中国古代文论 中有关艺术理解的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艺术理解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的本体论:古代文论认为艺术是表达情感和精神的手段,是“心”的表现。

例如,北宋李公麟
认为自己的画作是类似于抒情的诗歌,是“骚人赋诗,吟咏性情”的表现。

这种以“心”为本的绘画本体论强调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和精神。

2.艺术的创作论:古代文论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意在笔先”,即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应先有构思和立意。

如张彦远认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艺术家应该通过构思和立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3.艺术的表现论:古代文论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追求“气韵生动”,即表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力。

例如,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中说:“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 画是画家“高雅之情”的寄托,“高雅之情”是画之本体。

这种对“气韵生动”的追求体现了对艺术作品内在精神和生命力的重视。

4.艺术的鉴赏论:古代文论强调艺术鉴赏需要用心感悟,通过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来获得美
的享受。

如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

”绘画是“性情之事”,通过感悟和体会来达到心灵的共鸣和陶冶。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艺术理解的论述主要关注艺术的内在情感和精神,追求“气韵生动”,强调艺术的创作和鉴赏需要用心感悟和体会。

这些观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及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