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作业及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分子质量和计量系数的乘积之比).
微观意义: 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微粒个数比
(即化学式前的量系数之比).
二、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方法和步骤
注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应用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 总质量.
现象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 总质量.
X = --8-0--×-3-g 48
X=5 克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 烧可生成氧化镁 5 克。
(5)……

(6)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学以致用
4、20g的石灰石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容器 内剩余物质的质量是65.6g 求:(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 量。
学以致用
1、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
C g水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只含有碳元素 B、碳氧两种元素
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 …. .设
2Mg + O2点=燃=== 2MgO
(2)写出化学方程式-写
48
80
3g
X
4 -88--0-
=
3--g X
(3)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 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找 (4) 列比例式.….… 列
8.7
31.6
O.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1)待测= __3_9_._4__ (2)该反应属于 分解 类型的反应
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化学方程式是指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课
思源实验学校
刘运洪
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 燃烧的类型 •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 防火安全知识
瘪气球
白磷
灭火方法: 将燃烧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森林灭火方法: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灭火方法: 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离
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 (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写、配、注、等、查
(半数配平法)
学 例 NH3+O2—NO+H2O 以

KClO3 MnO2 KCl + O2

(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该化学反应的事实;还表示反应中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H2 + O2 点燃 22H2O

32
36
质的意义: 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意义: 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即
防火的安全知识
消 防 安 全 图 标
遭遇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火警电话119;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巨人的足迹
波义耳
1673年,化学 反应后物质质 量增加了
拉瓦锡
1777年,化学 变化前后质量 不变,被公认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