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天下第一团——谈新疆曲子剧的艺术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的天下第一团——谈新疆曲子剧的艺术魅力
摘要:新疆曲子剧俗称“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甘肃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俗曲传入新疆后,受新疆汉语方言字调(兰银官话)的
影响,并融合了新疆多民族音乐艺术,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汉、回、
锡伯族人民群众共创共演的地方戏曲剧种。

是新疆唯一以汉语言为基础表演的地
方戏曲剧种,早在1980年成立的呼图壁新疆曲子剧团是这个剧种唯一的剧团,
曾被中央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授予“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光荣称号。

剧团被专家学者誉为“团小事业大、人少贡献多”、“戈壁滩上的红柳”、“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2006年,新疆曲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评审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关键词:戈壁滩上红柳新疆曲子剧艺术魅力
新疆曲子戏为什么能够代代相沿、传唱至今而未曾消亡?反而更加繁荣昌盛,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群众和爱好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到底新疆曲子戏的魅力何在?
一、短小精悍,地域特色鲜明:
新疆曲子,具有活泼、幽默、自然、清新和载歌载舞的特点,在二百余年
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特点和美学风格。

新疆曲子是典型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小曲小调、小歌小舞,
十分生活,非常自由的表演艺术。

多以三小戏为主(即小生、小旦、小丑)深受
百姓喜欢。

如:《柜中缘》《小姑贤》《拾玉镯》等。

新疆曲子戏虽小,但有“戏”。

这个“戏”指的就是趣味性。

如劝人戒赌的《张琏卖布》,弘扬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的《墙头记》等。

虽然有的戏情节比较简单,但因趣味性很浓,观看时
不觉得乏味,却耐人寻味。

有的戏小中见大,富有哲理性。

二、唱腔优美,表演形式多样:
新疆曲子戏的唱腔悠扬婉转,俏丽飘逸,韵味浓重,感染力
很强,欢曲使人开怀大笑,悲调使人伤心落泪。

虽然唱的都是老调子,但依据剧
情的发展、人物剧情的变化,将老曲子在戏中调配的十分和谐。

同一个曲调,由
于演员行当不同,体会角色也不同,各人就有不相同的唱法。

由于唱法的不同,
唱腔就更加丰富多彩、优美动听。

新疆曲子戏以唱为主,分坐唱曲目和走唱曲目两种。

坐唱演出常以一人弹唱、二人对唱、数人轮唱等形式出现,无道白、无表演、无装扮,大都采用代言体,
以第三人称揭示主题。

其内容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劝善修行等。

如《八洞
神仙》,这类曲目多为文人书面创作,唱词格律严谨,曲牌连缀规范。

另一种是
走唱剧目。

这类剧目风格多样,以描写爱情婚姻、趣闻铁事、乡村风情居多。


重视唱腔,又有装扮。

多为人民群众和小知识分子集体创作的。

新疆曲子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不仅具有无戏不歌、无戏不舞的特点,而且
同许多从民间歌舞中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一样,还具有载歌载舞、边歌边舞的特点。

比如:《小放牛》,先是用说和舞来交代故事情节,待剧情发展到高潮时便
用唱、舞的形式来表现。

演员们表演时,扭的欢,走的漂,活泼清新,舞姿优美,感情亲切,使人看得出神。

三、语言风趣,地方特色浓郁:
新疆曲子戏的语言(道白)都是从群众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提炼出来的,其特点是生动、自然、流畅。

用的是本地方言(新疆土话),不仅让人能听清楚,而且还喜欢听,通俗的、口语化的简练、明了的叙事,抒情饱满酣畅,搞笑风趣
自然,方言朴素,爱憎分明,有着极好的演出效果。

在漫长的民间口头流传过程中,新疆汉语的方言俚语、语法修辞赋予它新的活力,集中了新疆汉、回、锡伯、维吾尔等多民族语言艺术的精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有甚者,在一段唱腔里,上半句用汉语演唱,下半句用维吾尔语演唱,唱起来合
辙押韵,听起来幽默风趣。

巧妙应用谐音,插科打诨,使智愚共赏、雅俗同欢。

四、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新疆曲子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草根艺术。

它生于民间、长
于民间、演于民间、传于民间,不论什么地方,不论有多少人,表演者都可以弹
起三弦就唱,拿起道具就演。

哪怕在百姓的炕头上,演唱者也可以独自表演,同
时听者唱和;哪怕在围观的场地里,表演者也可以插科打诨,同时观演交流;哪
怕在庙会的土台上,艺人们也可以唱念做打,同时无所顾忌。

所以,新疆曲子的
曲(剧)目,相当多是表现的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下三屯》、《张琏卖布》、《钉缸》、《小放牛》、《小姑贤》《两亲家打架》等,所反映的都是人
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人们的爱和恨;有同情赞美,也有鞭挞讽刺。

虽然
在舞台上进行了艺术夸张,但无论是历史神话题材,还是现实题材,都会使人们
觉得是身边发生的事,非常亲切。

如《哈哈泉子的户儿家》塑造的主人公徐飞燕
是一位地道的新时代农村妇女,他丈夫因酒后驾车命丧黄泉,但她深爱着脚下那
片热土,她舍弃了城镇优裕的生活环境,依然决然地组织、操办起农民自乐剧团。

高山仙,是位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他不仅带领大家致富,还弹的一手好三弦。


徐飞燕的真情唤起了他对参加自乐剧团的满腔热情,也唤醒了高山仙久埋心底的爱······豪爽、仗义的何一平,迷恋麻将的胡尔滨,杂话连篇的廖泽华等等众多剧
中人物生动而鲜活、朴实亦亲切地再现了农民身边的人和事。

所以它表演起来不
端架子,不装样子,亲切自然,轻松活泼,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新疆曲子这一剧种
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新疆曲子戏与其他戏种一样,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它凝结着新疆人的
性格和品德,反映着新疆人的理想和追求,蕴藏着深厚的新疆文化底蕴,具有较
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到2020年,新疆曲子剧团走过40个春秋。

40年来,新疆曲子剧团演职人员执着地坚守着,默默地奉献者,他们精益求精,东奔西走,活跃在城镇与乡村,演出数万场次,观众不计其数,为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
化生活,为传承新疆曲子文化传统,做出了有口皆碑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建国.新疆曲子剧七十年[J].新疆艺术(汉文),2019(05):32-39.
[2]尼加提·吐尔逊,王洪喜.浅谈新疆曲子剧的现状及建议[J].新疆艺术(汉
文),2019(04):88-91.
[3]王敏,姜凯丽.论新疆曲子剧的形成与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06):69-76.
[4]蔡江宁.简析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8(17):156-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