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病人心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其他事情的兴趣降低,情感显得矛盾, 会特别注意身体上的一些变化。放弃复原的希望、拒绝接受协助、 对治疗怀疑、避免谈及自己的问题与感受及不能合作等。
三、疾病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恢复期
病人经过治疗和护理,身体逐步康复,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心理反应也多种多样,主导心理需要为对外部信息的需要。
四、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否认心理 2.疑虑、恐惧心理 3.自尊增强 4.自卑、抑郁情绪 5.幼稚或退化心理 6.孤独、寂寞心理
7.拒绝、依赖药物心理 8.企盼、担忧心理
第三节 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急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急性病(acute disease)指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发展迅速、 症状较重的疾病。病人对患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2、情绪活动变化 3、意志活动变化 4、人格特征变化
三、病人的一般心理表现
(二)病人常见心理反应
1、焦虑 2、恐惧 3、抑郁 4、孤独感 5、退化 6、猜疑
7、否认 8、愤怒 9、自我意识紊乱 10、过高的期待 11、遵医行为问题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儿童的身心特点 儿童期包括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
2、心理表现 1.焦虑、恐惧
2.敏感多疑、易激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悲观、抑郁
二、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慢性病(chronic disease)一般指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 因素综合致病,病因复杂、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由急性 病转为慢性过程的疾病
2、心理表现 1.自卑与自责 2.孤独与抑郁 3.脆弱易激惹 4.猜疑与抗拒 5.角色强化与依赖习惯化
第七章 病人心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病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常见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反应。 2、熟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症状病人的心理特点。 3、了解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征。 4、知道病人角色的概念和特征。 5、在护理工作中学会识别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并且具备
应对病人不同需求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 病人角色与心理需要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三节 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四节 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6、信息需要 病人入院后在适应新环境中需要大量信息,需要了
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如诊断结果、治疗方案、 疾病的进展等;另外还需要了解医院的相关信息,如医 院的规章制度、医疗水平等。
三、病人的一般心理表现
(一)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1、认知功能的变化
(1)感知方面的变化 (2)记忆方面的变化 (3)思维方面的变化
4、需要归属感 病人住院后,离开熟悉的家和工作环境,进人完全陌
生的医院环境,他们渴望被医务人员和病友这个新群体接 纳和关心,以满足情感上的归属需要。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5、需要适当的活动和刺激 需求刺激是人的一种基本特征。良性刺激对机体健
康是有积极作用的,住院病人长期待在医院内,生活比 较单调,可以给康复期病人提供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做。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青年人的身心特点
青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18~35岁的年龄阶段。青年 人的身心有以下的特点: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 熟水平;思维和认知语言能力成熟;情绪情感丰富强 烈但不稳定;意志发展迅速;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个性趋于定型,人格逐渐成熟;社会适应能力、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
1、社会角色退化 2、自制能力减弱 3、求助愿望强烈 4、合作意愿增强 5、康复动机强烈
一、病人角色
(三)病人角色的适应与偏差
1、病人角色适应的过程
2、病人角色适应的偏差
1、否认、不安阶段 2、接受阶段 3、恢复阶段 1、角色行为强化 2、角色行为缺如 3、角色行为消退 4、角色行为冲突 5、角色行为异常 6、角色认同差异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震惊 2、否认 3、主观感觉异常 4、情绪不稳定 5、孤独寂寞
三、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处于青年期和老年期之间。 中年人的身心特点是: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 逐渐衰退。体魄健全、精力充沛、心智成熟、知识经 验丰富,善思考;情感趋于稳定,意志耐受力强,人 格基本定型,但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心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2、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是病人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因为病
人受到疾病的威胁易产生不安全感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3、需要尊重和关心 作为“弱者”,病人往往自我评价较低,对别人如
何看待自己极为敏感,自尊心易受伤害,希望得到他人 尤其是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尊重,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和 破格对待。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疾病初期 疾病初期是指从健康到生病期。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1、放弃原来的社会责任 2、接受别人的帮助、诊断和治疗 3、与人合作以恢复健康 4、寻求适当的帮助
二、疾病治疗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治疗期
疾病治疗期指的是接受生病期。此期始于病人接受生病的事实, 且扮演病人角色的时候。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三、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
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
1.焦虑与恐惧 2.依赖心理 3.自责心理
三、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
2、手术后病人的心理特点
1.短暂喜悦 2.谵妄 3.烦躁、抑郁 4.角色行为强化 5.担忧心理 6.投射心理 7.缺失与阉割心理
四、传染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 1.自卑与猜疑 2.孤独与寂寞 3.悲观与焦虑 4.回避心理 5.迁怒情绪
五、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1、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 性肿瘤。
2、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
(1)发现期:极度恐惧心理,急于求证的焦虑情绪。 (2)确诊期:休克—恐惧阶段
否认—怀疑阶段 愤怒—沮丧阶段 接受—适应阶段 (3)治疗期:缺失感,极大的心理压力,陷入严重“趋—避”式冲突 中,顾虑重重,焦虑、绝望、悲伤、精神错乱等。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病人随着体力的恢复而逐渐能独立,愿意协助自己,积极参加 复健活动,可以多做一些决定,并逐渐增加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表示自己已在康复之中。不适应的病人行为会停留在第二阶段。
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临终病人概念
临终病人(terminal patient)是指医学上已经判定在当前医学 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
儿期和学龄期。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育的重要 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 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是一个从量变 到质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
1、分离性焦虑与恐惧 2、行为退化与依赖 3、皮肤饥饿 4、不合作 5、偏执、敌对
6、孤独、抑郁 7、注意力容易转移 8、交流障碍 9、偏食习惯 10、需要模仿与赞赏
二、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中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精神压力大 2、疑心重 3、行为退化 4、理智感强 5、更年期综合征
四、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60岁以上即为老年期,该阶段老年人不仅生理上 衰老,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抽象思维能 力、理解判断力,特别是近事记忆力都有所减退。习 惯性心理十分牢固,人格特征突出定型化,表现为刻 板、固执。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在患病期间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需 要,护士在工作中若能及时识别病人的心理需 要,将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行为,并提供针对性 的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病人 康复。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1、需要康复 病人把早日康复视为求医的最终目的,病人希望
医护人员采取最好的手段、最正确的方法,早日使自 己脱离疾病状态。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1、库伯·罗斯临终心理发展理论
否认期 愤怒期 协议期 忧郁期 接受期
2、帕蒂森临终心理发展两阶段理论
急性危机期
慢性生存-濒死期
六、疼痛病人的心理特点
1、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现象,是伴随着 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 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 性防御反应。
2、疼痛病人的心理反应 1.恐惧、焦虑
2.无助、抑郁
第四节 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初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一节 病人角色与心理需要
一、病人角色
(一)病人角色概念
1、病人角色:又称为病人身份,是一种社会角色。
2、社会中的一切行为都与各自特定的角色相联系;反 之,由其所处角色又可期望其发生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
3、当一个人被确诊患有疾病时,就具有了病人角色, 在心理和行为上也就产生了变化
一、病人角色
(二)病人角色的特征
三、疾病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恢复期
病人经过治疗和护理,身体逐步康复,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心理反应也多种多样,主导心理需要为对外部信息的需要。
四、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否认心理 2.疑虑、恐惧心理 3.自尊增强 4.自卑、抑郁情绪 5.幼稚或退化心理 6.孤独、寂寞心理
7.拒绝、依赖药物心理 8.企盼、担忧心理
第三节 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急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急性病(acute disease)指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发展迅速、 症状较重的疾病。病人对患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2、情绪活动变化 3、意志活动变化 4、人格特征变化
三、病人的一般心理表现
(二)病人常见心理反应
1、焦虑 2、恐惧 3、抑郁 4、孤独感 5、退化 6、猜疑
7、否认 8、愤怒 9、自我意识紊乱 10、过高的期待 11、遵医行为问题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儿童的身心特点 儿童期包括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
2、心理表现 1.焦虑、恐惧
2.敏感多疑、易激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悲观、抑郁
二、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慢性病(chronic disease)一般指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 因素综合致病,病因复杂、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由急性 病转为慢性过程的疾病
2、心理表现 1.自卑与自责 2.孤独与抑郁 3.脆弱易激惹 4.猜疑与抗拒 5.角色强化与依赖习惯化
第七章 病人心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病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常见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反应。 2、熟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症状病人的心理特点。 3、了解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征。 4、知道病人角色的概念和特征。 5、在护理工作中学会识别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并且具备
应对病人不同需求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 病人角色与心理需要 第二节 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三节 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四节 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6、信息需要 病人入院后在适应新环境中需要大量信息,需要了
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相关信息,如诊断结果、治疗方案、 疾病的进展等;另外还需要了解医院的相关信息,如医 院的规章制度、医疗水平等。
三、病人的一般心理表现
(一)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
1、认知功能的变化
(1)感知方面的变化 (2)记忆方面的变化 (3)思维方面的变化
4、需要归属感 病人住院后,离开熟悉的家和工作环境,进人完全陌
生的医院环境,他们渴望被医务人员和病友这个新群体接 纳和关心,以满足情感上的归属需要。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5、需要适当的活动和刺激 需求刺激是人的一种基本特征。良性刺激对机体健
康是有积极作用的,住院病人长期待在医院内,生活比 较单调,可以给康复期病人提供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做。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青年人的身心特点
青年期一般是指个体从18~35岁的年龄阶段。青年 人的身心有以下的特点: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 熟水平;思维和认知语言能力成熟;情绪情感丰富强 烈但不稳定;意志发展迅速;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个性趋于定型,人格逐渐成熟;社会适应能力、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
1、社会角色退化 2、自制能力减弱 3、求助愿望强烈 4、合作意愿增强 5、康复动机强烈
一、病人角色
(三)病人角色的适应与偏差
1、病人角色适应的过程
2、病人角色适应的偏差
1、否认、不安阶段 2、接受阶段 3、恢复阶段 1、角色行为强化 2、角色行为缺如 3、角色行为消退 4、角色行为冲突 5、角色行为异常 6、角色认同差异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震惊 2、否认 3、主观感觉异常 4、情绪不稳定 5、孤独寂寞
三、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处于青年期和老年期之间。 中年人的身心特点是: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 逐渐衰退。体魄健全、精力充沛、心智成熟、知识经 验丰富,善思考;情感趋于稳定,意志耐受力强,人 格基本定型,但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心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2、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是病人最普遍、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因为病
人受到疾病的威胁易产生不安全感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3、需要尊重和关心 作为“弱者”,病人往往自我评价较低,对别人如
何看待自己极为敏感,自尊心易受伤害,希望得到他人 尤其是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尊重,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和 破格对待。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疾病初期 疾病初期是指从健康到生病期。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1、放弃原来的社会责任 2、接受别人的帮助、诊断和治疗 3、与人合作以恢复健康 4、寻求适当的帮助
二、疾病治疗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治疗期
疾病治疗期指的是接受生病期。此期始于病人接受生病的事实, 且扮演病人角色的时候。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三、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
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
1.焦虑与恐惧 2.依赖心理 3.自责心理
三、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
2、手术后病人的心理特点
1.短暂喜悦 2.谵妄 3.烦躁、抑郁 4.角色行为强化 5.担忧心理 6.投射心理 7.缺失与阉割心理
四、传染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传染病病人的心理反应 1.自卑与猜疑 2.孤独与寂寞 3.悲观与焦虑 4.回避心理 5.迁怒情绪
五、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
1、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 性肿瘤。
2、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
(1)发现期:极度恐惧心理,急于求证的焦虑情绪。 (2)确诊期:休克—恐惧阶段
否认—怀疑阶段 愤怒—沮丧阶段 接受—适应阶段 (3)治疗期:缺失感,极大的心理压力,陷入严重“趋—避”式冲突 中,顾虑重重,焦虑、绝望、悲伤、精神错乱等。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病人随着体力的恢复而逐渐能独立,愿意协助自己,积极参加 复健活动,可以多做一些决定,并逐渐增加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表示自己已在康复之中。不适应的病人行为会停留在第二阶段。
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临终病人概念
临终病人(terminal patient)是指医学上已经判定在当前医学 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
儿期和学龄期。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育的重要 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 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是一个从量变 到质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
1、分离性焦虑与恐惧 2、行为退化与依赖 3、皮肤饥饿 4、不合作 5、偏执、敌对
6、孤独、抑郁 7、注意力容易转移 8、交流障碍 9、偏食习惯 10、需要模仿与赞赏
二、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二)中年病人的心理反应
1、精神压力大 2、疑心重 3、行为退化 4、理智感强 5、更年期综合征
四、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60岁以上即为老年期,该阶段老年人不仅生理上 衰老,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抽象思维能 力、理解判断力,特别是近事记忆力都有所减退。习 惯性心理十分牢固,人格特征突出定型化,表现为刻 板、固执。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在患病期间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需 要,护士在工作中若能及时识别病人的心理需 要,将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行为,并提供针对性 的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病人 康复。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1、需要康复 病人把早日康复视为求医的最终目的,病人希望
医护人员采取最好的手段、最正确的方法,早日使自 己脱离疾病状态。
(二)病人的心理特点
1、库伯·罗斯临终心理发展理论
否认期 愤怒期 协议期 忧郁期 接受期
2、帕蒂森临终心理发展两阶段理论
急性危机期
慢性生存-濒死期
六、疼痛病人的心理特点
1、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现象,是伴随着 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 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 性防御反应。
2、疼痛病人的心理反应 1.恐惧、焦虑
2.无助、抑郁
第四节 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一、疾病初期病人的心理特点
第一节 病人角色与心理需要
一、病人角色
(一)病人角色概念
1、病人角色:又称为病人身份,是一种社会角色。
2、社会中的一切行为都与各自特定的角色相联系;反 之,由其所处角色又可期望其发生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
3、当一个人被确诊患有疾病时,就具有了病人角色, 在心理和行为上也就产生了变化
一、病人角色
(二)病人角色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