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
sòng dú( )古书可明智,从《论语》的jiào huì( )中我们学会学习方法。
《三国演义》《水浒传》shù shuō( )历史故事,让人看得jīn jīn yǒu wèi( ),其中很多yīng xióng( )人物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二、读句子,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
1.我的哥哥乘坐着列车直奔.(bēn bèn)远方,为的是向博闻强识.(shízhì)的老师求教。
2.前段时间,爸爸出差.(chāi chà)的时候给爷爷买了一幅珍贵的画卷.(juǎn juàn)。
三、选一选。
(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呻.吟(shēn) 水浒.传(hǔ)
B.借鉴.(jiàn) 报偿.(cháng)
C.过瘾.(yǐn) 发酵.(jiào)
D.馈.赠(guì) 沉淀.(diàn)
2.下面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厌.(满足)
B.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说)
C.心到最急.(着急)
D.默而识.之(记住)
3.下列名言不适合张贴在阅览室的是( )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放假了,小杰准备练习毛笔楷书。
下面作品适合他用来临摹练习的是( )
A. B. C. D.
四、词句段运用。
(19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2分)
不( )而喻一( )半解牵( )挂肚不求( )解
如饥似( ) 千( )一律别出( )裁呕心( )血
兴亡盛( ) 流光( )彩浮想( )翩 ( )欢离合(1)仿照画线词语,写出两个含有“如”字的四字词语:、。
(2分)
(2)刚开始读书时,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的味道。
后来,人物的常常使我 ,我开始地阅读。
(选词填空)(4分)
2.仿写句子。
(2分)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 ;书,。
3.请给下列句子排序,将序号填在前面括号里。
(5分)
( )有一天,一位先生问他:“你是怎样选择书的?”
( )这位先生惊讶了:“哎呀,你的志向真伟大!不过,读书要选定目标,向着目
标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
( )他从小酷爱读书,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到图书馆看书。
( )这次偶然的谈话,对他后来的成长有着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 )“我是按书架上的次序读的,想挨个儿读完。
”他回答道。
五、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以下任务。
(11分)
【任务一】跟随古人学习读书态度与方法。
(7分)
1.古人对读书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论语》中有言:“ , ,是知也。
”“我非 ,好古,。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
”这些见解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2.只有多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活力,并持续进步。
这正如朱熹诗中所说:“?。
”
【任务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学校举行了“爱阅读”活动。
同学们都积极地推荐了不少好书,有冰心的《寄小读者》,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你一定也读过不少课外书,选择书里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与同学交流一下吧!(4分)
我最喜欢的人物
人物: .
出处:《》
喜欢的理由:①;
②.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4分)
(一)忆读书(节选)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多选)(2分)
A.词句华丽的文章。
B.带着真情实感的文章。
C.十分质朴浅显的文章。
D.无病而呻的文章。
2.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加点词“消遣”的理解。
( 2分)
3.画“”的句子中,作者用的方法,对《西游记》和《封神榜》的进行了比较,又对《水浒传》和《荡寇志》的进行了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好书的标准是。
(4分)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二)
材料一:读书小古文
读书须有疑[宋]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材料二:名人的读书观
鲁迅读书,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这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
材料三:读书故事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
他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
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就在封面画上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
阅读时,他总是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或是作批注,或是写读书笔记,或是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疑渐渐释.(消除) B.方.始是学(方向)
C.敏.而好学(聪敏)
D.而义自见.(显现)
6.三则材料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有质疑法、、、。
(3分)
7.根据材料一梳理朱熹描述的读书进程,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4分)
8.五年级(1)班针对全班同学开展了读书情况调查,针对阅读中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提出改进建议。
(2分)
9.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种读书方法最适合你,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说明理由。
(3分)
读书方法:。
理由:。
七、习作。
(30分)
以“我与书的故事”为话题,选取一两件你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一篇习作。
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诵读教诲述说津津有味英雄
二、1.bèn zhì 2. chāi juàn
三、1. D 2. C 3. B 4.D
四、1.言知肠甚渴篇心沥衰溢联悲
(1)[示例]如鱼得水如花似玉
(2)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
2.[示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远航者的灯塔
3.2 4 1 5 3
五、【任务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心到、眼到、口到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任务二】[示例]细马草房子
①细马勇敢,有责任心。
养父母的房子被淹,养父病逝后,他主动挑起生活的重担,承担照顾养母的责任
②细马乐观坚强。
细马虽是被收养的孩子,刚开始也无法适应新生活,但在与养父母和同学们的相处中逐渐变得成熟而懂事
六、(一)1.BC
2.“消遣”指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
这个词说明作者认为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对比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人物栩栩如生
4.这句话告诉我们开卷有益,要博览群书,而且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二)5.B 6.[示例]反复读提问法动笔法
7.未知有疑渐渐有疑节节有疑有疑,却要无疑
8.[示例]结合董遇的名言和毛主席的故事,建议大家对好书要反复研读,透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9.[示例]读书动笔的方法。
我读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
手中拿着笔随手圈画重点或写下批注,对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所以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我。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