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
透
摘要: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于社会认知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一个
人社会处世与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
时期创造良好的礼仪行为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从幼儿游戏活动的角度探
讨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游戏活动
在幼儿阶段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幼儿园素
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
以前的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
当基础。
”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时期作为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
的关键时期,所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会影响一生而成为
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
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
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在游戏活动中首先从教师提示入手,接
着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最后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游戏活动是载体,是文明礼仪的渗透。
在幼儿教育中采取适当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
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本文就游戏活动中的文明礼仪
教育进行探讨,分析文明礼仪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与渗透。
教师是孩子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行为,首先使用普
通话,学起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督促,让自己先做有礼貌的人、讲文明的人、懂礼仪的人:早上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不随意打断孩
子的讲话,用标准规范的手势与孩子交流……教师的身教起到潜移
默化的作用。
一、引出礼仪话题,培养礼仪教育的意识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
因此,幼
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
礼仪
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
节中,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教师在设计礼仪话题的时候注意将文
明礼仪与不同的游戏结合起来。
在游戏前,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引出礼仪的话题,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逐渐渗透礼仪行为。
如幼
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每天早上,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
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文明语言,学会
文明地寻找自己的同伴。
二、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
还是幼儿和教师心灵的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
教师引导幼儿在
谈话中创造文明的环境,采用多样的情景对话,在对话中积极融入
文明礼仪行为。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幺是教育?简单的一
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
”引导幼儿学会微笑待人;画一个嘴型
“喊出”、“您好”、“请”之类的文明用语,并在绘制过程中教会幼儿
使用这些文明语言。
礼仪教育必须具有生活性、经验性和适宜性,
关注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全身心、多感官地投入到以观察、操作、
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中。
通过晨检,幼儿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礼仪
教育在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和微笑中得以渗透。
时间长了,家长和小
朋友都能主动地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地向老师行问候礼,主动、
积极热情地向别人“问好”、“问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
早晨幼儿入园一声“老师早”、“小
朋友早”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同伴的距离,也调动了幼儿的情绪。
在文明礼仪的体验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适当放松对幼儿的管理,任其自由发展,有利于幼儿主动发现文明礼仪的真谛,从而学会将
之运用到生活中。
三、妥善处理冲突,巩固礼仪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最普遍也最基本的形式。
通过游戏,幼儿将
学到的东西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习得礼仪。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发生矛
盾是难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
矛盾冲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则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幼儿明白自己的错误出现在哪里。
当幼
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首先保持冷静,注意观察幼儿之间的反应,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教。
如果孩子们很快地解决并且重新愉快地玩耍,老师就可以不干涉,当幼儿之间的冲突失去控制、完全不能自己解
决时,要注意利用幼儿之间的分歧点,文明引导,让幼儿在解决冲
突的过程中学会文明礼仪。
如教导孩子在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
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
时把他扶起来,等等。
发生矛盾时会主动道歉,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此外,在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生活习惯。
比如可以在幼儿园大厅的墙面上贴上“七不规范”:不乱
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和粗话、不损
坏花草树木、不闯红灯、不损坏公共设施,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让孩子学会倾听别人
讲话,别人讲话时不插嘴,回答问题前举手,不大声吼叫。
陈鹤琴
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
”所以要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创造和谐
优美和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努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发挥作用。
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认可。
幼儿礼仪养
成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幼儿是被动、痛苦地接受;或是主动、快
乐地学习……其中幼儿内心的情感体验起着关键性作用。
正如着名
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
为强烈。
幼儿的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
活活动是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地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
知文明、学习礼仪。
参考文献:
[1]蔡菊红.礼仪之花美丽绽放——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开展[j].
时代教育,2014(18).
[2]张丽卿.让平常之事承载文明礼仪之教[j].内蒙古教育,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