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分析
摘要:医联体全称为医疗联合体,是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大中型医院联合基层
卫生机构所构建的非独立法人组织,统一规范为联合体的章程。

本文对于医联体
医疗信息平台的应用作出具体研究,首先分析医联体的发展情况,之后提出医联
体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应用
前言:对于我国而言,医疗资源在分布上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为
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就通过医联体的建立,实现对于患者就医的有效引导,确
保医疗资源的均衡和优化。

资源共享作为医联体建设的中心和立足点,随着近些
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医联体的资源共享提供信息化平台,满足医院间信息数
据互通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将平台作用发挥出来,就要加强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

1 医联体的发展情况
医联体通过对于各个类型级别医疗机构的整合,并构建分工合作机制,具有
较强的可行性。

我国的医联体具有三种主要模式,分别为松散型、紧密型、半紧
密型,并在2017年由国务院发表针对医联体相关的指导意见,明确划分医联体
的四种模式,分别为医疗集团、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以及远程医疗协作网,对
医联体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务必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资源流动的纵
向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对于信
息互通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远程医疗、电子档案、医疗教
育咨询、双向转诊等。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收
获良好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应用问题,比如说信息安全隐患、单一功能、
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因此医联体信息平台的建设依然有待强化和完善。

2 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2.1 系统架构
针对医联体信息平台,以最标准或标准化接口为依托,进行医院间信息的联通。

在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将各个院区的诊疗数据接入其中。

在具体的
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信息注册服务功能,并面向多院区,构建患者主索引,
实现患者数据的整合。

在交互平台中,借助规则引擎,整合各个院区的医疗数据
并展示。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信息平台中的远程医疗平台为依托,确保医
生对于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快速获取,并通过视频掌握患者的最新病情,实现
高效率的医疗会诊,保障医疗安全。

另外,基于信息平台,通过医联体App的建
设和应用,促进各个院区业务的拓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便捷性。

针对信息
平台的建设,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分别为数据平台、交互平台以及后台管理。

第一,数据平台。

针对患者身份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包括影像数据中心和临
床数据仓库,有效提供数据服务,比如说数据的储存、查阅等。

第二,交互平台。

这一平台针对异构系统接口,进行总线化管理,包括消息
转换、服务注册、数据管理等多样化的功能。

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

将数据上传
接口划分为医嘱、患者、CDR。

数据接口具有开放式特点。

支持多种方式,比如
说开放库表、网关等,对于所接入的医疗机构存在不同的信息化水平的问题,做
到有效的适应。

第三,后台管理,其中包括多个模块,分别为数据导出服务、文档以及影像
管理、规则引擎管理、安装配置等[1]。

2.2 功能应用
2.2.1 医联体App
针对各个院区医疗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区域eMPI,实现患者信息关联,这样患者就能够利用院区切换方式,对于各项业务进行便捷的办理。

在这一系统中,涉及三个模块内容,即门诊业务模块、住院模块以及体检业务模块。

在门诊
业务模块中,具体功能包括预约挂号、检查、报到、自助交费、专家简介、医保
信息等。

在住院模块中,以入院登记、缴费、手术进度、住院报告等多种功能为
主。

而体检预约、套餐查询、报告查询等属于体检业务模块的功能。

另外在医联
体App中还设置了互联网咨询、导航便民功能,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

App和
院区的平台相互联通,能够实时进行缴费、报告、处方的信息的推送。

2.2.2 门户
以医联体信息平台为依托,在信息管理平台中统一集成各项系统资源,包括
互联网资源、数据资源以及应用系统。

这样就能面对各类用户,通过统一的界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医护人员患者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卫生资源的共享。

系统同时支持App以及PC端,涉及到门户网站和门户管理两大模块。

通过
门户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展示,提供应用列表。

而在管理模块中,具有应用用户
机构以及权限管理等功能[2]。

2.2.3 双向转诊
在平台上提供双向转诊服务,针对下级医院支持其电子化上转,而上级医院
则能够下转患者。

在转诊的过程中,首先医院方面,向所转诊的联盟医院发出申请,比如说通过短信、消息通知等方式,由系统自动发送给医院负责转诊的管理
人员。

在其收到转院申请之后,审核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如果符合转院条件,则
通过转院申请,并将消息通知发送给患者。

患者在指引之下,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便于转院就诊。

在医疗机构和医联体信息平台完成对接之后,只需要将患者
的门诊号输入其中,就能实现对于或者信息的快速获取,更加便捷的填写转诊申
请单。

基层医院的向上转诊操作,需要满足如下标准:首先无法有效确诊或者是
救治的危重病患者;其次针对重大伤亡事件难以有效处置的患者;最后受限于技
术设备无法诊治的患者。

而上级医院转诊到下级医院也有着相应的标准要求,所
转诊的患者必须为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只待后续康复、或者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无需特殊治疗的常见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肿瘤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患者。

2.2.4 远程医疗平台
通过整合医联体信息平台,相关的医院能够针对患者的资料,进行便捷的查看,并且在预定的会诊时间内通过视频的方式,由患者和主治医生对话交流,便
于医生掌握患者的最新病情。

以平台为依托,实现多种功能,即远程视频会诊以
及病例、影像、心电的诊断。

如果合作接入单位属于紧密型,那么就要充分对接
信息平台,自动上传患者的诊疗报告以及病例。

2.2.5 HEADss决策系统
在多医疗机构数据基础上,建立HEADss决策系统,从而针对各个医院加强
医疗质量管理,提高运营管理的水平。

在系统内部建立权限管理机制,加强对于
关键数据的保密。

通过这一系统,还能够对各个院区具体的工作量、运营收入等
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3]。

2.2.6 患者360度视图
通过信息平台的数据集成,建立患者病历资料,统一浏览展示的界面,促进
医疗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就医体验,并针对检验结果的互认,实现进一步推进,为居民健康档案体系的建设,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

在该系统
中提供便捷的检索功能,针对患者的历史就诊信息,进行一键式搜索。

另外提供
对于患者的各种病历文书、检验报告,以及放射、超声等影像图片资料浏览的功能,支持患者检查指标变化趋势、影像对比的查看。

作为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治
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结果的评估。

通过这一模块的内容,能够针对患者的就诊
医疗事件,运用时间轴的方式展示,并通过建立在Web基础上的调阅接口,从而
实现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

结语:通过医联体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促进医联体内部各个院区实
现信息的互通和交流,并对于患者的历史就诊数据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医生
借助患者360度视图的功能,实现对其资料的直接、快速地获取,有助于医疗工
作效率的提高。

在转诊操作中,通过医联体信息平台,使得整个转诊流程更加简便,实现线上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艺祥.基于计算机服务总线引擎的医联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分析[J].软件,2022,43(12):105-108.
[2]尹依. 医联体信息平台下EHR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
[3]王婧.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