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引进师资人才的入职政审和师德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引进师资人才的入职政审和师德考
核
摘要:在人才优势是最大竞争优势的当前社会背景下,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
对中小学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中引进师资人才的入职政审、师德考核工作
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质量高低,基于此本文展开对落实引进师资人
才的入职政审和师德考核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师资人才;入职政审;师德考核;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越发重要,中小学中,人才尤其是高层次
人才的拥有量,决定着该校的竞争实力。
很多中小校都是求才若渴,投入大量资金、资源以吸纳专业、高素质人才,但常常忽略了对人才的政审考核以及后续的
师德考核。
政审工作是党组织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选贤求能的重要门槛,尤其
当前,针对中小学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而言,政审坚决不能放弃、也不能形式化,必须要着重、全面、深入地展开对教师人才的政治思想、品行等考核,唯有如此
方能挖掘和挑选一批思想品德优质、态度认真积极、专业能力高超的教师人才,
使之成为中小学人才库的重要一份子,为推动中小学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1.
落实引进师资人才的入职政审措施
1.
知晓政审职责,创建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准则,要把用人单位的党政负
责人当作第一责任人,创建人才引进的政审工作机制。
遵循践行党管人才的准则,最大化发挥出党在人才工作当中的优势和功能,组织好对引进师资人才的政审工作。
学校教工部、人事处等要紧抓引进师资的政审工作,并把对师资人才的操守、
师德等当作一项关键的考核内容。
外事处、保卫处等也要在必要情况下跟进对引
进师资的全面核实,确保引进师资人才的政审合格、师德达标。
1.
创建问责制,加大政审力度
依据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准则,各部门都要做好人才引进
的政审工作,当前因为对政审工作的把控不够严苛,所以常常出现政审工作未遵
循相关规定践行落实,以致于放入了大批有政治问题的人。
这是相关领导、负责
人的失误,因此必然要后续加大跟进和监督,比如对相关人才进行教育改造,或
者加强对政治问题师资人才的防控,总而言之要遏制和最大化降低师资人才出现
政审不合格现象,必要的问责制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和防控作用,从而提高引进
师资人才的质量,进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1.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政审的覆盖性
中小学可以通过函调、阅档、外调、面谈等方式来对引进师资人员的政治态度、工作态度、守法情况、道德情况、思想观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审查,从而加
大把控力度。
对于拟定好的引进人才,中小学可以委派专人到其原单位、原户籍
所在地等地区了解其具体情况,对于留学归国、境外人员等更应严加审查,对其
档案、经历进行全面了解,也可通过谈话等更深入和真实的了解详细情况,当然,谈话内容必须要以文本或者图像方式记录下来,留存以待后续使用,也可以作为
后期追责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1.
延长政审考核期,重视对人才引进的后政审考察
对于引进师资人才的政审考察可以适度的延长,比如延至试用期。
因为师德、政治面貌等是在长期的实践历练中形成的,较为稳定,也具有隐藏性。
所以不能
只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其静态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等,而更需拉长时间,在更长的
教学过程中去观察老师的品德、道德感等,观察其能否为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影
响,引导学生塑造形成更完善、健全的人格。
政审考察过程中,要对引进的师资
人才在试用期的表现进行全程记录,而后把这一期间的表现和此前的政审调查相
对比,以此作为最终能否聘用的依据。
1.
师德考核内容
1.
建立道德行为、诚信品德为前提的评价退出机制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颁发《关于分类推荐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要把品德评价当作人才评价的第一内容。
当前,引
进人才入职报告中,不但要具备和学校签订的相关教学任务等目标责任书,而且
还要签订学术规范协议、师德师风规范协议等。
这意味着,学术诚信规范、师德
师风是人才考核的一大重要内容。
百人计划长聘评价考核制度中,这也是极为关
键的核心指标,通过师德、学术诚信规范来起到一定的制约力,甚至引进人才的
道德情况、诚信问题会成为最终关键的决定票。
1.
优化考核主体,给予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的权利
师资人才的道德、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团队的素养和能力高低,同时
对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所以中小学引进人才一方面要具
备高水平高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具备合格的道德素养、品格修养。
在相关合同中
也要明确划定关于老师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的内容,主要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师德目标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老师在入校后能否认真研读
和践行党的相关指导方针、政策、教育理论、政治理论等,有无真心热爱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上有无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否自觉主动遵守各项法规制度,能否主动恪守学术规范、诚信等准则,无不良违反学术诚信行为。
第二,考核方式上可以年度考核,也可以聘期届满考核、届中考核等。
年度
考核指的是每年末进行考核,评估老师师德师风、工作情况等,聘期届中考核则
是合同期中期考核,届满考核即在岗位聘期届满之前三个月进行考核。
第三,最终考核结果的通报和使用。
比如可以把引进人才年度考核结果当作
下届聘任合同的依据,合格者可获得全年人才待遇,反之则可发放70%,剩余在
其合格后进行补发。
同时给予一年的整改期,如果一年后仍未合格则考虑停发。
聘期届中考核、届满考核结果合格者,也可如此施行,签订聘任合同,发放全额
待遇,反之不合格者可暂停发放,或者按比例发放,而对于是否继续聘任则要由
校党组织研究后再定夺。
1.
结语
中小学引进师资人才的政审工作、师德考核等和学校人才引进的落实、教师
团队质量、教学成效等都密切相关,所以各中小学要予以重视,积极施行相关措
施来确保引进师资人才的政审达标、师德合格,并订立有关人才管理机制来强化
对人才的管理和防控,这样才能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中小学内在竞争
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守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9, 000(016):P.90- 90.
[2]马惊鸿.高校教师职业权利的特殊性及其保护[J].教育科学, 2020,
No.544(04):280+282.
[3]胡俊.基于引进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 000(003):263.
[4]梁邱波.高校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考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20, v.32;No.295(11):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