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栗江镇隆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
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其理由是他()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2.近代以来,印度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章西女王和“圣雄”甘地所领导的反殖民侵略斗争最大的不同是()
A.对象不同
B.目的不同
C.方式不同
D.影响不同
3.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

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

能印证此材料的史实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4.孤证不立,无征不信。

下列材料可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直接证据的是()
A.文献《宅地法》
B.电影《乱世佳人》
C.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D.油画《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
5.美国史学家爱默生在评价南北战争时,认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革命总是永远地为人民所记忆”。

对“符合社会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缓解了美苏矛盾
C.构建了共和体制
D.维护了国家统一
6.如图反映了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状况。

图中信息反映了日本当时面临的问题是()
A.民族危机
B.门户开放
C.倒幕运动
D.社会危机
7.20世纪初,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装的男子;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

这一现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废藩置县
C.推行地税改革
D.建立新式军队
8.“这次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

“文中”这次革命“指的是()
A.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9.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德国人本获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10.两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

这些变化不包括()
A.欧洲国家推行大众教育
B.妇女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C.人们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城市人口急剧涌向农村
11.这一理论不仅告诉人们世界万物都是可以演变和进化的,而且让人类认识到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世界。

提出这一理论的学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迪生
12.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影显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下列作品表达了
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是()
A.《蒙娜丽莎》
B.《英雄交响曲》
C.《向日葵》
D.《战争与和平》
13.如果把一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SO2”来表示,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A.德军突袭波兰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索姆河战役
14.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
了全部的对外投资。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15.“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
竞争的世界新格局。

”这里的“它”指()
A.完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
16.如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重绘版),漫画中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

这反映了()
A.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B.《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
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华盛顿会议的决议
17.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素材可以选用的是(

①图片《巴黎和会三巨头》②视频《新中国的成立》③文件《九国公约》④文章
《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1921年春,西西伯利亚爆发了激烈的农民起义,导致余粮收集制被迫在13个州完
全停止。

为此,苏俄政府()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
农业集体化的利弊 C.自由放任政策的利弊
(1)分别简述俄、美两国“废奴”的历史背景。

(4分)
(2)根据表中俄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条文,分析俄国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这样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条件实现的?(2分)
(3)根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条文,概括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获得了哪些权利。

(4分)
(4)概插俄、美两国“废奴”的共同历史意义。

(3分)
2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

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技术。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

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阶段上发生的变化。

(2分)
(2)列举两例图1人物的发明。

(2分)图2和图3的问世得益于哪一发明?(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4分)
24.(20分)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一战及战后初期的世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
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一[地图呈现--查寻战后变化]
(1)观察以上地图,指出欧洲格局发生的两处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4分)
4)根据材料以“格局、和平、祸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小短文。

(分)
答案:
1-5 DCBAD
6-10 AADCD
11-15 BCCBB
16-20 BCCDB
21.(1)彼得一世改革
(2) 牛顿
(3)人间喜剧
(4) 二月革命
(5) 扎格鲁尔
22. (1)俄国: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战争的失败以及国内起义的不断爆发使俄国内
外交困.美国:美国的奴隶制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的不同加剧了南北矛盾,国
家处于分裂的边缘.
(2)变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条件:通过向地主赎买高出当时地价的土
地实现.
(3)人身自由和服兵役的权利.
(4)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3.(1)新特点:新工业发展迅猛,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变化: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发明:内燃机.
(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
(4)等.对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
化等带来的挑战.
24.(1)变化:一战前的奥匈帝国在战后分裂为多个国家,战前的俄国在战后改称苏联.原因:德国承认奥地利、
波兰等国独立;一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后又有一些国家加入,1922年年底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2)成就: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主要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原因:新宪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措施: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
(4)题目:格局、和平、祸根.论述:一战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战后新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国家暂时缓和了各国之间的矛盾,维持了和平,迎来了短暂的繁荣发
展期,但是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因为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的基础
之上的,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胜国
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