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物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清洁PPT课件

一次性用品
尽量使用一次性清洁用品,用后立即 丢弃,避免二次污染。
彻底消毒
清洁完毕后,应对清洁区域进行彻底 消毒,确保病原体被完全杀灭。
手部卫生
清洁过程中及结束后,应及时用流动 水和肥皂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
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03 呕吐物处理方法 与步骤
初步清理去除固体残留物
1 2 3
穿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在处理呕吐物之前,务必穿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 罩,以防止直接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使用纸巾或抹布吸附
将足够数量的纸巾或抹布覆盖在呕吐物上,吸附 大部分固体残留物。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将 呕吐物抹开。
刮除固体物质
使用一次性刮板或硬纸板等工具,将纸巾或抹布 上未吸附的固体物质刮除干净,并放入垃圾袋中 。
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处理
睡眠干扰
异味和不适感可能干扰婴幼儿的睡眠,影响睡眠 质量。
情绪影响
面对脏乱的环境,婴幼儿可能产生不安、焦虑等 负面情绪。
家庭环境卫生维护
01
02
03
细菌滋生
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细菌滋 生的温床,若不及时清理 ,可能导致家庭环境中细 菌数量激增。
异味扩散
呕吐物和排泄物的异味容 易扩散至整个居住空间, 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 。
将干净的尿布垫在宝宝臀部下方 ,注意尿布的前后位置和贴合度 ,避免侧漏或后漏。
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深度去污
选择适合婴幼儿使用的专用清洁剂,避 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
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清洁剂残留。
用手轻轻搓洗或刷子轻刷污渍处,直至 污渍完全去除。
按照清洁剂的使用说明,将适量清洁剂 倒入清水中稀释。
加强培训
针对清洁消毒操作,应加强对 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
尽量使用一次性清洁用品,用后立即 丢弃,避免二次污染。
彻底消毒
清洁完毕后,应对清洁区域进行彻底 消毒,确保病原体被完全杀灭。
手部卫生
清洁过程中及结束后,应及时用流动 水和肥皂清洗双手,或使用含酒精的
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03 呕吐物处理方法 与步骤
初步清理去除固体残留物
1 2 3
穿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在处理呕吐物之前,务必穿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 罩,以防止直接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使用纸巾或抹布吸附
将足够数量的纸巾或抹布覆盖在呕吐物上,吸附 大部分固体残留物。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将 呕吐物抹开。
刮除固体物质
使用一次性刮板或硬纸板等工具,将纸巾或抹布 上未吸附的固体物质刮除干净,并放入垃圾袋中 。
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处理
睡眠干扰
异味和不适感可能干扰婴幼儿的睡眠,影响睡眠 质量。
情绪影响
面对脏乱的环境,婴幼儿可能产生不安、焦虑等 负面情绪。
家庭环境卫生维护
01
02
03
细菌滋生
呕吐物和排泄物是细菌滋 生的温床,若不及时清理 ,可能导致家庭环境中细 菌数量激增。
异味扩散
呕吐物和排泄物的异味容 易扩散至整个居住空间, 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 。
将干净的尿布垫在宝宝臀部下方 ,注意尿布的前后位置和贴合度 ,避免侧漏或后漏。
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深度去污
选择适合婴幼儿使用的专用清洁剂,避 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
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清洁剂残留。
用手轻轻搓洗或刷子轻刷污渍处,直至 污渍完全去除。
按照清洁剂的使用说明,将适量清洁剂 倒入清水中稀释。
加强培训
针对清洁消毒操作,应加强对 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PPT课件

尿液一般检查
正常人为0.56~5.0mmol / 24h 定性试验阴性 若定性为阳性:糖尿 一般指葡萄糖尿。
尿液检查
• (三)化学检查
2.尿糖(GLU)
尿液一般检查
【临床意义 】
(1)血糖增高性糖尿:①糖尿病;②甲状腺 功能亢进;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如肢端肥大 症;④嗜铬细胞瘤;⑤Cushing综合症。 (2)肾性糖尿:①家族性糖尿;②慢性肾炎 或肾病综合症;③妊娠。 (3)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如大量进食碳水 化合物等;②应急性糖尿如颅脑外伤等。 (4)其他糖尿:如乳糖、果糖等。
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
尿液一般检查
细胞量超过管型体积的 1/ 3 ①肾小管上皮管型:意义同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红细胞管型:意义同血尿
③白细胞管型:意义同白细胞
乳糜尿
胆红素尿
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振荡后泡沫 呈黄色。 见于阻塞性和肝细胞性黄疸
尿液检查
• (二)一般性状检查
3.气味: 4.酸碱反应(pH):
【参考值 】
尿液一般检查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 尿pH约6.5(5~6) 波动在4.5~8.0之间
1.pH降低(酸度增高):见于酸中毒、发热等;
2.pH增高(碱性尿):见于碱中毒、膀胱炎等。 【临床意义】 3.用药指标。
尿液检查
二、一般性状检查
尿液一般检查
1、尿量:
【参考值】
正常成人尿量1000~2000ml/24h, 平均1500ml
【临床意义】
(1) 少尿:24小时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 ml 无尿:24小时少于100 ml。 常见病因:①肾前性:严重脱水等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②肾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③肾后性:尿路梗阻等。 (2)多尿:24小时尿量多于2500 ml。 常见原因:暂时性:饮水过多、输液等。 病理性:①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②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等。 ③精神性多尿。
肾的排泄ppt课件

2. 血浆胶渗压: 快速输入大量注入生理盐水时→血浆Pr被稀释→血浆胶渗压↓→
GFR↑ →尿↑。
2024/10/21
.
28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1. 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80~180mmHg (10.7─24.0KPa)时间,肾血流量有自 身调节,肾血流量相当稳定,完成泌尿 功能.
机制:肌源学说—调节入球小A口 径.
➢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 收与分泌的因素
2024/10/21
.
27
一、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Cap管腔变窄→滤过面积 ↓ →GFR↓→尿↓ 孔径↑→ GFR↑ 肾炎,缺O2,酸中毒→ 负荷↓→Pr尿,血尿
(二)有效滤过压 )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P(80─180mmHg),肾有自身调节,肾小球Cap血压稳定,GFR不变 BP<80mmHg→肾小球Cap血压↓→GFR↓→尿↓
2024/10/21
.
18
Na+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机制:1)泵-漏模式
小管腔
组织 间隙
扩散 泵 回漏
2024/10/21
重吸收量 = 泵出量 - 回漏量
.
19
2)Na+-H+交换方式
Na+
3)Na+-葡萄糖等同时转运
H+
glucose Cl-
2024/10/21
.
20
2. H2O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U.V C= P
U:尿中浓度 V:每分尿量 P:血中浓度 C:清除率
意义:测定肾功能,推测GFR和肾血流量和肾小管 转运功能
2024/10/21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课件

6
一般性状的检测-气味、PH、比重
3.气味:正常尿液气味来自挥发性的酸,长时间放 置出现氨臭味。
4.PH 参考值:6.5,波动在4.5-8.0之间 临床意义: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状况、药物干预。 5.比重: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
比,受可容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 参考值:1.015-1.025 临床意义:糖尿病和尿崩症的鉴别,
健康人尿液中存有硝酸盐,这是机体的 正常代谢产物。当存在尿路感染时,一些 感染病原菌如肠杆菌科的细菌(埃希菌属 和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 为亚硝酸盐,
由于肾盂肾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阳性率 可达69%---80%。因而临床上常把尿液亚 硝酸盐试验作为尿路感染的一种快速过筛 试验。
15
质病变。
19
尿液的显微镜检测-结晶
3.结晶
(1)生理性结晶: 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结 晶性尿酸盐、马尿酸结晶、磷酸钙结晶、磷酸铵镁 结晶、尿酸铵结晶、碳酸铵结晶、尿酸钙结晶等;
(2)病理性结晶: 胆红素结晶 ----见于各种黄疸患者;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
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白血病或伤寒等;
检测方法:测定丙酮和乙酰乙酸,试带法、朗格法。 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酮尿。
9
尿液的化学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元
4.尿胆红素、尿胆元
原理:结合胆红素增高 参考值: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尿胆元定性阴
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鉴别黄疸原因。
14
NIT称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PH、渗透压的影响,出现大小、形态、血红蛋 白含量的变化;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均一性。
一般性状的检测-气味、PH、比重
3.气味:正常尿液气味来自挥发性的酸,长时间放 置出现氨臭味。
4.PH 参考值:6.5,波动在4.5-8.0之间 临床意义: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状况、药物干预。 5.比重: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
比,受可容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 参考值:1.015-1.025 临床意义:糖尿病和尿崩症的鉴别,
健康人尿液中存有硝酸盐,这是机体的 正常代谢产物。当存在尿路感染时,一些 感染病原菌如肠杆菌科的细菌(埃希菌属 和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 为亚硝酸盐,
由于肾盂肾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阳性率 可达69%---80%。因而临床上常把尿液亚 硝酸盐试验作为尿路感染的一种快速过筛 试验。
15
质病变。
19
尿液的显微镜检测-结晶
3.结晶
(1)生理性结晶: 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非结 晶性尿酸盐、马尿酸结晶、磷酸钙结晶、磷酸铵镁 结晶、尿酸铵结晶、碳酸铵结晶、尿酸钙结晶等;
(2)病理性结晶: 胆红素结晶 ----见于各种黄疸患者;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 ----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
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白血病或伤寒等;
检测方法:测定丙酮和乙酰乙酸,试带法、朗格法。 参考值: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酮尿。
9
尿液的化学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元
4.尿胆红素、尿胆元
原理:结合胆红素增高 参考值: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尿胆元定性阴
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鉴别黄疸原因。
14
NIT称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PH、渗透压的影响,出现大小、形态、血红蛋 白含量的变化;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均一性。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分泌物检验(临床检验课件)

直接玻片协同凝集反应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 义
淋球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STD
4
检查新进展
检查新进展
1.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2.流式细胞术在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应用 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在阴道涂片检查的
应用 4. 计算机在阴道涂片筛选中的应用
5
质量控制
检查新进展
质量控制
1.涂片 2.显微镜检查遵守操作规程,观察标准一致 3.统一报告方式 4.加强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畸形分类: 头形畸形: 比例:
体部畸形: 比例:
尾部畸形: 比例:
混合畸形:
比例:
精液其他成分:上皮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生精细胞:
其他:
检验日 期:
检验医师:
7
检查新进展
检查新进展
01 精液分析仪应用于精液检查
02
生精细胞凋亡的分析
03
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在精液检查中的应用
04 流式细胞术在精子(精液)检查中的应用 超微成像显微镜(成像仪)在精液检查中的
胞
包括精原细胞、初 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和发育不 完全的精子细胞
其他细 胞
WBC用正甲苯胺蓝 过氧化酶染色法或 免疫细胞化学法区 分、上皮细胞、外
周血细胞
精子凝集的检查
高倍镜10个视野凝集超 过10个为阳性,可能存 在免疫性不育
4
化学检查
精浆果糖(fructose)
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活性测定 (lactatedehydrogenase-X,LD-X)
精 液 量:
颜 色:
pH:
液化时间:
粘稠度:
稀释比:
检验精子总数: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 义
淋球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STD
4
检查新进展
检查新进展
1.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2.流式细胞术在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应用 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在阴道涂片检查的
应用 4. 计算机在阴道涂片筛选中的应用
5
质量控制
检查新进展
质量控制
1.涂片 2.显微镜检查遵守操作规程,观察标准一致 3.统一报告方式 4.加强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畸形分类: 头形畸形: 比例:
体部畸形: 比例:
尾部畸形: 比例:
混合畸形:
比例:
精液其他成分:上皮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生精细胞:
其他:
检验日 期:
检验医师:
7
检查新进展
检查新进展
01 精液分析仪应用于精液检查
02
生精细胞凋亡的分析
03
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在精液检查中的应用
04 流式细胞术在精子(精液)检查中的应用 超微成像显微镜(成像仪)在精液检查中的
胞
包括精原细胞、初 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和发育不 完全的精子细胞
其他细 胞
WBC用正甲苯胺蓝 过氧化酶染色法或 免疫细胞化学法区 分、上皮细胞、外
周血细胞
精子凝集的检查
高倍镜10个视野凝集超 过10个为阳性,可能存 在免疫性不育
4
化学检查
精浆果糖(fructose)
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活性测定 (lactatedehydrogenase-X,LD-X)
精 液 量:
颜 色:
pH:
液化时间:
粘稠度:
稀释比:
检验精子总数: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件

排泄物
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它们通常通过肠道、尿道或皮肤排出 体外。根据来源和性质,排泄物可以分为固体排泄物、液体排泄物以及气体排 泄物等。
分泌物
是指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产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它们通常通过腺体或组 织分泌到外部,包括唾液、眼泪、汗液、精液等。
体液检查的意义与范围
01
称重或测量体积
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称重或测 量体积,以便于计算和检测。
加入固定剂
将排泄物分泌物加入固定剂, 如甲醛、乙醇等,以保持标本
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分装和保存
将排泄物分泌物分装到干净的 容器中,并保存于低温或冷藏
环境中。
排泄物分泌物的保存与运
01
02
03
标记标识
应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标 记标识,包括患者信息、 标本信息等。
汗液异常
体液检查的异常结果分析
血液异常 脑脊液异常
胸腔积液异常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联合异常结果分析
粪便和尿液联合异常
尿液和血液联合异常
粪便和血液联合异常
06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 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尿液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尿液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用 的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肾脏和泌 尿道的病变情况。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 件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 排泄物分泌物的采集与处理 • 体液检查的方法与流程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临床应
用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异常结 果分析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分 享与讨论
01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排泄物分泌物的定义与分类
发展
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它们通常通过肠道、尿道或皮肤排出 体外。根据来源和性质,排泄物可以分为固体排泄物、液体排泄物以及气体排 泄物等。
分泌物
是指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产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它们通常通过腺体或组 织分泌到外部,包括唾液、眼泪、汗液、精液等。
体液检查的意义与范围
01
称重或测量体积
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称重或测 量体积,以便于计算和检测。
加入固定剂
将排泄物分泌物加入固定剂, 如甲醛、乙醇等,以保持标本
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分装和保存
将排泄物分泌物分装到干净的 容器中,并保存于低温或冷藏
环境中。
排泄物分泌物的保存与运
01
02
03
标记标识
应对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标 记标识,包括患者信息、 标本信息等。
汗液异常
体液检查的异常结果分析
血液异常 脑脊液异常
胸腔积液异常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联合异常结果分析
粪便和尿液联合异常
尿液和血液联合异常
粪便和血液联合异常
06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 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尿液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尿液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用 的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肾脏和泌 尿道的病变情况。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课 件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 排泄物分泌物的采集与处理 • 体液检查的方法与流程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临床应
用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异常结 果分析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的案例分 享与讨论
01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概述
排泄物分泌物的定义与分类
发展
寄生虫实验技术ppt课件

/ 已知雌虫每天排卵总数 ❖ 成虫总数=雌虫总数×2
定量透明法
❖ 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 ❖ 将约4×4cm的100目尼龙网或金属筛网覆盖粪便,
自筛网上刮取粪便,填满置于载玻片上的定量板的 模孔。掀起定量板,将留下的粪样覆盖一含甘油- 孔雀绿溶液的约为5.0~2.6cm的玻璃纸条,展平加 压后粪便铺成长椭圆形。经1~2h粪便透明后镜下 计数。 ❖ 将所得虫卵数×24,再乘粪便性状系数,即为每克 粪便虫卵数。
❖ 须立即检查,否则幼虫变得模糊,不易检出。 ❖ 也可经组织固定后作切片染色检查。
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 5. 皮屑检查:疥螨。用刀片刮取健康部和病患交界 处的痂皮进行镜检(需出血)。
❖ 直接检查法:置平皿或黑纸上,曝晒或加热(4050℃ ),30-40分钟后,移去皮屑检查白色虫体。
❖ 显微镜镜检:置载玻片,滴加煤油、10%NaOH、 液体石蜡,50%甘油后,上加另一载玻片按压后检 查。
❖ 2.淋巴结:利什曼原虫、丝虫成虫:切面涂 片,染色后镜检。
❖ 3.直肠粘膜:日本血吸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 等。从直肠粘膜病变组织取样,压片镜检或 染色镜检。
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 4.肌肉压片检查:旋毛虫幼虫、猪囊尾蚴等。 从腓肠肌或肱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的肌肉 或肌肉结节,置于载玻片上,加50%甘油一 滴,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用力压紧,低倍镜 下观察。
免疫酶染色试验
❖ 免疫酶染色试验是以组织切片,印片或培养 物涂片用作待检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特异免 疫染色,在光镜下检示样本的特异性抗原。
❖ 在蠕虫和原虫感染中均有应用。血吸虫病、 丝虫病、囊虫病、华支囊吸虫病、肺吸虫病、 包虫病和弓形虫病等。
单克隆抗体
❖ 单克隆抗体(McAb)广泛用于寄生虫病 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型和鉴定;免疫诊 断方法以及寄生虫感染免疫,保护性免 疫和虫苗制备等方面。
定量透明法
❖ 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 ❖ 将约4×4cm的100目尼龙网或金属筛网覆盖粪便,
自筛网上刮取粪便,填满置于载玻片上的定量板的 模孔。掀起定量板,将留下的粪样覆盖一含甘油- 孔雀绿溶液的约为5.0~2.6cm的玻璃纸条,展平加 压后粪便铺成长椭圆形。经1~2h粪便透明后镜下 计数。 ❖ 将所得虫卵数×24,再乘粪便性状系数,即为每克 粪便虫卵数。
❖ 须立即检查,否则幼虫变得模糊,不易检出。 ❖ 也可经组织固定后作切片染色检查。
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 5. 皮屑检查:疥螨。用刀片刮取健康部和病患交界 处的痂皮进行镜检(需出血)。
❖ 直接检查法:置平皿或黑纸上,曝晒或加热(4050℃ ),30-40分钟后,移去皮屑检查白色虫体。
❖ 显微镜镜检:置载玻片,滴加煤油、10%NaOH、 液体石蜡,50%甘油后,上加另一载玻片按压后检 查。
❖ 2.淋巴结:利什曼原虫、丝虫成虫:切面涂 片,染色后镜检。
❖ 3.直肠粘膜:日本血吸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 等。从直肠粘膜病变组织取样,压片镜检或 染色镜检。
其它器官组织检查
❖ 4.肌肉压片检查:旋毛虫幼虫、猪囊尾蚴等。 从腓肠肌或肱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的肌肉 或肌肉结节,置于载玻片上,加50%甘油一 滴,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用力压紧,低倍镜 下观察。
免疫酶染色试验
❖ 免疫酶染色试验是以组织切片,印片或培养 物涂片用作待检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特异免 疫染色,在光镜下检示样本的特异性抗原。
❖ 在蠕虫和原虫感染中均有应用。血吸虫病、 丝虫病、囊虫病、华支囊吸虫病、肺吸虫病、 包虫病和弓形虫病等。
单克隆抗体
❖ 单克隆抗体(McAb)广泛用于寄生虫病 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型和鉴定;免疫诊 断方法以及寄生虫感染免疫,保护性免 疫和虫苗制备等方面。
实验诊断2016粪脑等-PPT文档资料

一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通常采用自然排出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常规检查标本
a.用干燥洁净的容器留取新鲜标本,不得混有尿液或其他物质。 b.有脓血时,应取脓血及粘液部分涂片检查,外观无异常的
粪便要多点取样检查。 c.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取粪便。 2.寄生虫检查标本
a.对某些寄生虫及虫卵的初筛检测,应采取三送三检。 b.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等寄生原虫,应注意保温,30 min内送检。 3.隐血试验 患者应于素食三天.禁食铁剂、维生素C。
。 透性及脑脊液中糖酵解速度的影响
参考值 : 成人 2.5-4.5mmol/L 儿童 2.8-4.5mmol/L
临床意义: 1)脑出血、血脑屏障破坏、血糖增高时可使csf中的葡萄糖增高 2)细菌、微生物感染时可消耗csf中的葡萄糖,细胞破坏释放葡萄糖酵解 酶,使葡萄糖减少。 3)恶性肿瘤:癌细胞酵解csf中的葡萄糖,使csf 中的葡萄糖减少。
阿米巴痢疾 血为主,血中带脓, 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细菌性痢疾
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脓性及脓血样 肠道下段的病变,如痢疾,结核、结肠炎、直肠癌
米泔水样
霍乱与副霍乱
粘液便
各类肠炎、痢疾
稀糊状或水样便 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细条样便
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小儿肠炎时粪便 呈绿色稀糊状, 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 并含有膜状物时 见于假膜性肠炎
脑膜炎、出血、药物中毒
脑神经系统病变使屏障通透性增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脑脊液循环障碍 如:脑部肿瘤、椎管内梗阻 ↑↑↑
鞘内免疫球蛋白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
性神经根病等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甲状腺及旁腺功能减退、尿毒症等)
a.用干燥洁净的容器留取新鲜标本,不得混有尿液或其他物质。 b.有脓血时,应取脓血及粘液部分涂片检查,外观无异常的
粪便要多点取样检查。 c.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取粪便。 2.寄生虫检查标本
a.对某些寄生虫及虫卵的初筛检测,应采取三送三检。 b.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等寄生原虫,应注意保温,30 min内送检。 3.隐血试验 患者应于素食三天.禁食铁剂、维生素C。
。 透性及脑脊液中糖酵解速度的影响
参考值 : 成人 2.5-4.5mmol/L 儿童 2.8-4.5mmol/L
临床意义: 1)脑出血、血脑屏障破坏、血糖增高时可使csf中的葡萄糖增高 2)细菌、微生物感染时可消耗csf中的葡萄糖,细胞破坏释放葡萄糖酵解 酶,使葡萄糖减少。 3)恶性肿瘤:癌细胞酵解csf中的葡萄糖,使csf 中的葡萄糖减少。
阿米巴痢疾 血为主,血中带脓, 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细菌性痢疾
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脓性及脓血样 肠道下段的病变,如痢疾,结核、结肠炎、直肠癌
米泔水样
霍乱与副霍乱
粘液便
各类肠炎、痢疾
稀糊状或水样便 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细条样便
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小儿肠炎时粪便 呈绿色稀糊状, 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 并含有膜状物时 见于假膜性肠炎
脑膜炎、出血、药物中毒
脑神经系统病变使屏障通透性增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脑脊液循环障碍 如:脑部肿瘤、椎管内梗阻 ↑↑↑
鞘内免疫球蛋白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
性神经根病等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甲状腺及旁腺功能减退、尿毒症等)
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验培训课件

肾小管间质病变:间质肾炎、感染性肾盂肾炎、Fanconi综合症、慢性失钾性肾炎 中毒性肾间质损害: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如苯、四氯化碳以及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一些中草药如木通、马兜铃等可引起高度选择性肾小管蛋白尿,常伴有明显管型尿
2. 肾小管性蛋白尿 感染或中毒所致肾小管损害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能力下降,出现的蛋白尿称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尿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 表现为β2M、溶菌酶升高;尿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 尿蛋白定量:1-2g/24h 定性:为+→++
1.尿蛋白 ①肾小球滤过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②肾小管病变导致其重吸收功能受损 ③血浆蛋白成分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④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
方 法
尿蛋白定性 尿蛋白定量
参考值
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20-80 mg/24h
蛋白尿 尿液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蛋白定性检查为阳性
细菌感染,尿液量增多,使硝酸盐稀释,可出现假阴性 尿高比密、维C、进食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等可出假阳性
5.尿隐血试验 (urine occult blood, BLD)
方 法
干化学试纸法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①尿路出血 尿路炎症如急性肾炎、肾盂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结核,肿瘤如癌、肾上腺瘤,出血倾向如白血病、血友病,丝虫病和特发性肾出血等尿中红细胞排出增多 ②尿中Hb排出增多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感染、败血症、严重烧伤、输血反应等 ③血尿与Hb尿的鉴别 显微镜
3. 酮体 -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当机体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代谢增加,血中酮体升高,过多的酮体从尿中排出,称为酮尿
粪便检验-ppt课件

(3)米苷样便:呈白色陶米水样,多见 于霍乱、副霍乱,为白色淘米水样。
(4)柏油样便:因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隐
血试验强阳性。 (5)白陶土样便: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及
钡餐造影术后。 (6)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
裂、痔疮。 (7)胨状便:见于慢性菌痢及过敏性肠炎。
(8)黏液便:粘液混匀于粪便中,见 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中且较集 中,见于大肠病变;粘液粘附于粪便表面, 常见于直肠炎;透明胶冻样粘液附于粪便 表面时,见于粘液性肠炎、痉孪性便秘、 情绪激动等。
➢正常粪便,无或偶见白细胞。 ➢结肠炎,白细胞分散存在,一般少于15个 /HFP;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时,可见大量 的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以及吞有异物 的小吞噬细胞; ➢肠易激综合症、肠道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
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3)巨噬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菌痢 的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时,亦可偶见。
➢寄生虫检测应多次取样,并注意取样方式。 ➢阿米巴滋养体等原虫检测,应及时、保温送
检。 ➢粪便隐血检测应于试验前素食三天,并禁服
铁剂、及维生素。
第二节 理学检查
1、粪便量 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呈黄褐色,婴 儿粪便呈黄绿色或金黄色糊状。
常见颜色的改变见下表:
颜色 黄褐色 金黄色
灰白色
绿色 红色 酱色
真菌 假丝酵母菌
念珠菌
粪便检验
粪便检查主要用于协助诊断消化道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 2、肠道寄生虫感染; 3、消化道出血鉴别与肿瘤筛检; 4、了解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5、黄疸的鉴别诊断。
粪便成分主要有:
1、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 2、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 3、消化道分泌物; 4、分解产物; 5、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6、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
(4)柏油样便:因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隐
血试验强阳性。 (5)白陶土样便: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及
钡餐造影术后。 (6)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
裂、痔疮。 (7)胨状便:见于慢性菌痢及过敏性肠炎。
(8)黏液便:粘液混匀于粪便中,见 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中且较集 中,见于大肠病变;粘液粘附于粪便表面, 常见于直肠炎;透明胶冻样粘液附于粪便 表面时,见于粘液性肠炎、痉孪性便秘、 情绪激动等。
➢正常粪便,无或偶见白细胞。 ➢结肠炎,白细胞分散存在,一般少于15个 /HFP;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时,可见大量 的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以及吞有异物 的小吞噬细胞; ➢肠易激综合症、肠道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
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3)巨噬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菌痢 的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时,亦可偶见。
➢寄生虫检测应多次取样,并注意取样方式。 ➢阿米巴滋养体等原虫检测,应及时、保温送
检。 ➢粪便隐血检测应于试验前素食三天,并禁服
铁剂、及维生素。
第二节 理学检查
1、粪便量 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呈黄褐色,婴 儿粪便呈黄绿色或金黄色糊状。
常见颜色的改变见下表:
颜色 黄褐色 金黄色
灰白色
绿色 红色 酱色
真菌 假丝酵母菌
念珠菌
粪便检验
粪便检查主要用于协助诊断消化道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 2、肠道寄生虫感染; 3、消化道出血鉴别与肿瘤筛检; 4、了解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5、黄疸的鉴别诊断。
粪便成分主要有:
1、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 2、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 3、消化道分泌物; 4、分解产物; 5、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6、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
[诊断学]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课件
![[诊断学]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72893650e52ea54189820.png)
②结核性脑膜炎,中性粒.淋巴.浆细胞同时存在;
③病毒性脑炎、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
(3)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 40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二、检验项目
(四)细菌学检查
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
– 化脓性脑膜炎:革兰染色 – 结核性脑膜炎:抗酸染色 – 隐球菌脑膜炎:墨汁染色
易假阳性 • 8、无自动排便而又必须检查→肛门指诊法。 • 注:灌肠或服用油类泻剂的粪便不能用于标本检查
. 6
第二节 粪便检测
二、检验项目
(一)一般性状检查:
1、量:
– 正常成人,每日一次,100-300g,与饮食的量、种类及消化器官 功能有关。
2、颜色和性状:
– 正常成人:黄褐色,成型。 – 婴儿:黄色或金黄色,可不成型。
(二)显微镜检查
• 2、染色涂片
– (2)细菌学检测 – 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
革兰氏染色检测细菌和 真菌感染, – 进一步作痰培养。
白细胞吞噬细菌
. 31
. 32
一
尿液检测
二
粪便检测
三
痰液检测
四
脑脊液检测
五
浆膜腔积液检测
六
生殖系统体液检测
. 33
第四节 脑脊液检测
•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 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的超滤和分泌 ,其余由脑室的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所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 入静脉。
(7)稀糊状或水样便:腹泻,如急性肠炎等。
黄绿色稀汁样便,假膜性肠炎;
出血坏死性肠炎,红豆汤样便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阴道分泌物检查实验(临床检验课件)

试验器材、试剂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
试剂 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一)
01
02
准备
(1)取一个干净的玻片。 (2)在标本中加入生理盐水。
涂片
将用生理盐水 稀释的标本,涂 在干净的玻片上。
03
镜检
放在显微镜上 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一)
1
2
3
取样前准备
注意用药影响
操作
标本采前24小时内, 禁止性交、盆浴、阴道灌 洗和局部上药等。
取阴道分泌物时应停 止外用药2~3天,以提 高阳性检出率。
应执行无菌操 作。
请认真书写实 验报告
临床检验基础
第二十八讲 阴道分泌物
目录
CONTENTS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试剂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来自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用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涂片,根据 多视观察到的白细胞(或脓细胞)、上皮细 胞、乳杆菌、杂菌的多少,将阴道清洁 度分成I~Ⅳ度,以反映阴道自洁程度。 通过形态学特征查找病原体如霉菌、滴 虫等。
标本采集PPT课件

护理学基础
标本采集
知识准备
标本是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痰、鼻分泌物)、呕吐物、 体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脱落细胞(食道、阴道)等样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一、 标本采集的原则 1. 遵照医嘱采集标本。 2. 严格查对:检查项目、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3. 正确采集:方法、时间、量、容器。 4. 及时送检。 5. 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6. 标本的容器贴好标签,附上验单: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送检目的、送 检日期和时间等。 7. 每次采集血标本时应做到“三个一”(一患者、一化验单、一容器)。 8. 一般培养标本的采集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知识准备
5. 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协助诊断。 【采集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呕吐,避免患者在进食后2 h以内采集咽拭子标本,同时动作轻柔、敏捷。 (2)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3)采集真菌培养标本,应在口腔溃疡面上采取分泌物。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准备【采集与运送】 ①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 ℃冰箱,但保存不超过8 h。 ②女性病人收集标本前用清洗液冲洗干净,从前向后仔细擦洗尿道区域分开阴唇,开始排 尿排出几mL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③男性病人回缩包皮并清洗龟头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3)12 h或24 h尿标本 【目的】 尿生化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操作要点】 ①7 p.m.(a.m.)排空膀胱→翌日7 a.m.请病人先把尿液排到便盆或便壶内,再置于3 000~5 000 mL带盖的清洁容器内。 ②用物 a. 集尿容器(容量为3 000~5 000 mL)。 b. 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有甲醛、浓盐酸和甲苯等。
标本采集
知识准备
标本是指采取患者少许的血液、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痰、鼻分泌物)、呕吐物、 体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脱落细胞(食道、阴道)等样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患者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
一、 标本采集的原则 1. 遵照医嘱采集标本。 2. 严格查对:检查项目、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3. 正确采集:方法、时间、量、容器。 4. 及时送检。 5. 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6. 标本的容器贴好标签,附上验单: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送检目的、送 检日期和时间等。 7. 每次采集血标本时应做到“三个一”(一患者、一化验单、一容器)。 8. 一般培养标本的采集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知识准备
5. 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的】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协助诊断。 【采集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呕吐,避免患者在进食后2 h以内采集咽拭子标本,同时动作轻柔、敏捷。 (2)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3)采集真菌培养标本,应在口腔溃疡面上采取分泌物。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准备【采集与运送】 ①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 ℃冰箱,但保存不超过8 h。 ②女性病人收集标本前用清洗液冲洗干净,从前向后仔细擦洗尿道区域分开阴唇,开始排 尿排出几mL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③男性病人回缩包皮并清洗龟头排出几毫升后,不停止尿流,采集中段尿。 (3)12 h或24 h尿标本 【目的】 尿生化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操作要点】 ①7 p.m.(a.m.)排空膀胱→翌日7 a.m.请病人先把尿液排到便盆或便壶内,再置于3 000~5 000 mL带盖的清洁容器内。 ②用物 a. 集尿容器(容量为3 000~5 000 mL)。 b. 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有甲醛、浓盐酸和甲苯等。
婴幼儿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清洁PPT课件

02 婴幼儿呕吐物清洁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及安全防护措施
准备清洁工具
包括一次性手套、口罩、消 毒液、垃圾袋、清洁布等。
做好个人防护
穿戴好一次性手套和口罩, 确保自身安全。
安置婴幼儿
将婴幼儿带离呕吐物区域, 并安抚其情绪。
现场初步处理流程示范
覆盖呕吐物
用消毒后的清洁布或卫生纸覆盖呕吐物,避免其 扩散。
维护环境
及时处理这些物质,有助于保 持婴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 生。
保障婴幼儿健康
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 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 长和发展。
家长及保育员责任明确
家长应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当婴幼儿发生呕吐或排泄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家长责任
保育员责任
保育员在照顾婴幼儿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确保生活环境 的清洁卫生。同时,保育员还应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共同维护婴幼儿的健康。
健康安全隐患认识
病菌传播
呕吐物和排泄物中可能含有大 量病菌,如不及时处理,容易
引发疾病传播。
环境污染
这些物质长时间滞留,会对周 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婴幼儿
的生活环境质量。
婴幼儿健康
婴幼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 ,接触到这些污染物更容易导
致健康问题。
及时有效处理意义
预防疾病
迅速清理呕吐物和排泄物,可 以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降低 婴幼儿患病风险。
注意通风换气
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婴幼儿吸入消毒液的气味
。
03 排泄物清洁方法与步骤
尿布更换时机掌握和技巧展示
掌握更换时机
在婴幼儿排泄后立即更换尿布,避免排泄物长时间接 触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 无分叶核细胞。 (2)RBC:(-)
18
2、临床意义: (1)感染: ①化脓性脑膜炎:重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逐步过度为以淋巴细胞为主; ③病毒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④隐球菌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⑤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2)肿瘤: ①脑瘤:正常 / 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②脑膜白血病:细胞显著增高,可发现白血病细胞。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红细胞、粒细胞。
14
二、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
1、参考值: (1)定性:阴性 (2)定量:儿童:0.2~0.4g/l,
成人:0.15~0.45g/l 2、临床意义: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
等。 (2)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部肿瘤。 (4)椎管内梗阻等。
15
2、调节颅内压。 3、为脑、脊髓运送营
养物质及运走代谢产 物。 4、调节神经系统酸碱 平衡与渗透压。
4
检查目的
1、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5
适应症
1、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 考虑为神经系统疾患者。
16
(三)氯化物
1、参考值: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 (1)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①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明显减少; ②化脓性脑膜炎:可减少; ③病毒性感染:正常 (2)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正常。 (3)低氯血症:脑脊液氯化物减少。
17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 + 细胞分类
1、正常参考值: (1)WBC:0~8×106/L
N为主
类 L 为主 晚期L为主
L为主
L为主 RBC为主
检 癌细飑 (-)
(+)
细菌检查 (-) 抗酸杆菌(+)
(-)
(++)
(-)
(-)
22
浆膜腔积液检查
24
概述
1、浆膜腔: 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
2、生理状态下: 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
25
一、一般性状检查
(一)颜色:
1、正常:无色。 2、异常颜色: (1)红色: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2)黄色:陈旧性出血、蛛网膜下腔梗阻、
高胆红素血症。 (3)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常见于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
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 (5)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二)葡萄糖
1、参考值:儿童:2.8~4.5mmol/l 成人:2.5~4.5mmol/l
2、临床意义:葡萄糖降低常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
①化脓性脑膜炎显著减少 ②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 发生在中、晚期, ③病毒性脑膜炎多无变化。 (2)低血糖。 (3)颅内肿瘤。
每管1~2ml。 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作常规检查
必要时再留一管进行细胞学检查。 3、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9
脑脊液压力检测
10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颜色、透明度、凝固性
二、化学检查: 糖与蛋白质定性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总数 + 细胞分类记数。
11
其他排泄物检查
内科教研室
1
一、脑脊液检查
2
脑脊液(CSF):
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 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 明液体。
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 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的 联合过程形成的,形成 的CSF经第三、第四脑 室进入小脑延髓池,再 分布于蛛网膜下腔内。
3
CSF的生理功能
1、提供浮力保护脑和 脊髓免受外来机械性 损伤。
12
(二)透明度
1、正常CSF:清晰透明。 2、临床意义: (1)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CSF
也可呈透明外观。 (2)化脓性脑膜炎:混浊。 (3)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混浊。
13
(三)凝固性
1、正常CSF:24h不凝固。 2、临床意义: (1)结核性脑膜炎:12-24h液面有薄膜形成。 (2)化脓性脑膜炎:1-2h出现凝块与沉淀物。 (3)蛛网膜下腔梗阻:黄色胶冻状。
3、淋巴回流障碍。
3、肿瘤:直接或间接侵
4、其它原因:
犯浆膜腔。
如醛固酮分泌增加。 特点:
大分子物质与细
常见于严重全身性水肿。 胞均能通过。
28
29
检验内容
一、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 (二)化学检查:
Rivalta试验、糖、蛋白质定量。 其他: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
浆膜腔积液检验目的
1、鉴别积液性质: 漏出液 / 渗出液;
2、渗出液的病因诊断。
26
标本采集
浆膜腔穿刺术
27
漏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渗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非炎性疾患所致,
多为局部炎症所致
基本机制如下
1、感染性浆膜炎症。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血液积聚:创伤、组
2、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织破裂、出血性疾病。
2、疑有颅内出血者。 3、有脑膜刺激症状者。 4、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5、脱髓鞘疾病。
6
CSF穿刺的禁忌症
1、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状态; 2、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3、有视乳头水肿的颅内压升高者; 4、脑疝。
7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术:
8
1、穿刺后先作压力测定; 2、分别收集CSF于3-4只无菌试管内
状 凝固性* (-)
同上
(-)
(+)
(-)
(-)
化 蛋白质 (-)
(+)
(+~++)
(+) (++)~(++++) <(+)
学 葡萄糖 2.5~4.5* 降低
正常
显著降低 正常
多增高
查 镜
氯细化飑物 计1<280×~110360/*/L降增低高
正常 增高
显著降低 显著增高
正常
正常
稍增高 增高
分N
早期N为主
(ADA)以及淀粉酶(AMY)等。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总数 + 细胞分类记数。 2、细胞学检查:检查有无肿瘤细胞。 (四)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检查以及细菌培养等。
19
四、病原学检查
(一)细菌学检查
20
(二)细胞学检查
21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
项 目 正常 Tb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肿瘤 蛛网膜下腔出 血
一 压力 40~60滴/分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般 颜色 无色 毛玻璃状** 无色
脓性
无色
血性
性 透明度 透明 静置表面薄膜 微浊
浑浊
可微浊 不透明
18
2、临床意义: (1)感染: ①化脓性脑膜炎:重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逐步过度为以淋巴细胞为主; ③病毒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④隐球菌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⑤寄生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2)肿瘤: ①脑瘤:正常 / 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②脑膜白血病:细胞显著增高,可发现白血病细胞。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量红细胞、粒细胞。
14
二、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
1、参考值: (1)定性:阴性 (2)定量:儿童:0.2~0.4g/l,
成人:0.15~0.45g/l 2、临床意义:CSF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
等。 (2)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部肿瘤。 (4)椎管内梗阻等。
15
2、调节颅内压。 3、为脑、脊髓运送营
养物质及运走代谢产 物。 4、调节神经系统酸碱 平衡与渗透压。
4
检查目的
1、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疗效观察。
5
适应症
1、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 考虑为神经系统疾患者。
16
(三)氯化物
1、参考值: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 (1)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①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明显减少; ②化脓性脑膜炎:可减少; ③病毒性感染:正常 (2)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正常。 (3)低氯血症:脑脊液氯化物减少。
17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 + 细胞分类
1、正常参考值: (1)WBC:0~8×106/L
N为主
类 L 为主 晚期L为主
L为主
L为主 RBC为主
检 癌细飑 (-)
(+)
细菌检查 (-) 抗酸杆菌(+)
(-)
(++)
(-)
(-)
22
浆膜腔积液检查
24
概述
1、浆膜腔: 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
2、生理状态下: 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
25
一、一般性状检查
(一)颜色:
1、正常:无色。 2、异常颜色: (1)红色: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2)黄色:陈旧性出血、蛛网膜下腔梗阻、
高胆红素血症。 (3)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常见于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
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 (5)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二)葡萄糖
1、参考值:儿童:2.8~4.5mmol/l 成人:2.5~4.5mmol/l
2、临床意义:葡萄糖降低常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
①化脓性脑膜炎显著减少 ②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 发生在中、晚期, ③病毒性脑膜炎多无变化。 (2)低血糖。 (3)颅内肿瘤。
每管1~2ml。 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作常规检查
必要时再留一管进行细胞学检查。 3、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9
脑脊液压力检测
10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颜色、透明度、凝固性
二、化学检查: 糖与蛋白质定性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总数 + 细胞分类记数。
11
其他排泄物检查
内科教研室
1
一、脑脊液检查
2
脑脊液(CSF):
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 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 明液体。
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 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的 联合过程形成的,形成 的CSF经第三、第四脑 室进入小脑延髓池,再 分布于蛛网膜下腔内。
3
CSF的生理功能
1、提供浮力保护脑和 脊髓免受外来机械性 损伤。
12
(二)透明度
1、正常CSF:清晰透明。 2、临床意义: (1)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CSF
也可呈透明外观。 (2)化脓性脑膜炎:混浊。 (3)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混浊。
13
(三)凝固性
1、正常CSF:24h不凝固。 2、临床意义: (1)结核性脑膜炎:12-24h液面有薄膜形成。 (2)化脓性脑膜炎:1-2h出现凝块与沉淀物。 (3)蛛网膜下腔梗阻:黄色胶冻状。
3、淋巴回流障碍。
3、肿瘤:直接或间接侵
4、其它原因:
犯浆膜腔。
如醛固酮分泌增加。 特点:
大分子物质与细
常见于严重全身性水肿。 胞均能通过。
28
29
检验内容
一、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 (二)化学检查:
Rivalta试验、糖、蛋白质定量。 其他: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
浆膜腔积液检验目的
1、鉴别积液性质: 漏出液 / 渗出液;
2、渗出液的病因诊断。
26
标本采集
浆膜腔穿刺术
27
漏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渗出液及其形成机制:
非炎性疾患所致,
多为局部炎症所致
基本机制如下
1、感染性浆膜炎症。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血液积聚:创伤、组
2、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织破裂、出血性疾病。
2、疑有颅内出血者。 3、有脑膜刺激症状者。 4、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5、脱髓鞘疾病。
6
CSF穿刺的禁忌症
1、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状态; 2、局部皮肤有炎症者; 3、有视乳头水肿的颅内压升高者; 4、脑疝。
7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术:
8
1、穿刺后先作压力测定; 2、分别收集CSF于3-4只无菌试管内
状 凝固性* (-)
同上
(-)
(+)
(-)
(-)
化 蛋白质 (-)
(+)
(+~++)
(+) (++)~(++++) <(+)
学 葡萄糖 2.5~4.5* 降低
正常
显著降低 正常
多增高
查 镜
氯细化飑物 计1<280×~110360/*/L降增低高
正常 增高
显著降低 显著增高
正常
正常
稍增高 增高
分N
早期N为主
(ADA)以及淀粉酶(AMY)等。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总数 + 细胞分类记数。 2、细胞学检查:检查有无肿瘤细胞。 (四)细菌学检查:直接涂片检查以及细菌培养等。
19
四、病原学检查
(一)细菌学检查
20
(二)细胞学检查
21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
项 目 正常 Tb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肿瘤 蛛网膜下腔出 血
一 压力 40~60滴/分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般 颜色 无色 毛玻璃状** 无色
脓性
无色
血性
性 透明度 透明 静置表面薄膜 微浊
浑浊
可微浊 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