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页/共65页
Question 6 对臭氧转变成氧的反应
2O3(g) 3O2(g)
其历程为:
O3
O2+O (快)
O+O3
2O2(慢)
适合此历程的速率方程是什么?
a. kc2 (O3) c. kc(O3)2c(O2)
b.kc(O3)c(O) d. kc2 (O3) c-1(O2)
第26页/共65页
反应速率 = k
2. 对气相反应和有气相参与的反应, 速率方程中的浓度
项可用分压代替。碳与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
常数亦可表示为:
反应速率 = k’ p(O2)(显然k’不是k)
第24页/共65页
(2)非元反应
由两个或多个基元反应步骤完成的反应: 如, H2(g) + I2(g) =2HI(g) 实际是两步完成 I2(g) = I(g) + I(g)
即 v = k c(A) c(B) 或 v = k c 2 (A) (A=B)
对一般元反应,则 v = k ca(A) c b (B) ‥· (质量作用定律)
k 为速率常数 (比率常数):
▲ 与T有关,与c无关 ▲ 浓度均为单位浓度时,则
称为比速率,k大v就大 ▲ n= a+ b + ‥·(反应级数)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equation
第20页/共65页
4.3.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4.3.3 反应物之间的接触状况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Effect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reactants on the rate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Question 2 对应2HI H2+I2,若每次碰撞都反应, T=500℃ , c(HI)=1.0×10–3mol·dm-1, d
(HI) = 4.0×10–10m。则理论碰撞次数和实
际碰撞次数各为多少?
Solution
Ea
Z P f Z P e RT
以碰撞频率公式计算:
Z 2N 2d 2 RT
4.3.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Effect of catalyst on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第21页/共65页
4.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元 反应的速率方程
在温度恒定情况下, 增加反 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白磷在纯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的燃烧
a.
dc(X) dt
dc(Y) dt
b.
dc(X) dt
dc(W ) dt
c.
dc(Z) dt
dc(Y) dt
d.
dc(Z) dt
dc(W ) dt
(同学们自己回答)
第8页/共65页
4.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Brief introductory to reaction rate theory
4.2.1 碰撞理论 Collision theory 4.2.2 过渡状态理论 Transition state 4.2.3 活th化eo能ryEa Activation energy
H2(g) + I (g) + I(g) = HI(g) + HI(g) 通过实验可以找出决速步骤(Rate determining step)
A2+B → A2B
A2→ 2A Slow reaction 2A+B→A2B Fast reaction
所以 v= k c(A2)
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浓度常用moldm–3,时间常用s,min,h,d,y。 反 应速率又分为平均速率(平均比率)和瞬时速率(瞬间 比率)两种表示方法。 以H2O2在水溶液中的分解反应为例讨论这两个概念。
2 H2O2(aq)
2 H2O(l) + O2(g)
第4页/共65页
分解反应的数据分析
t/s 0 400 800 1 200 1 600 2 000 2 400 2 800
定义: Ea E* E k
E*
Ek
第16页/共65页
Ea 与 △rH 的关系
energy
O3 (g) NO(g) NO 2 (g) O2 (g), r H 199.6 kJ mol 1
★ 反应物的能量必 须爬过一个能垒 才能转化为产物
★ 即使是放热反应 (外△r界H仍为必负须值提),供 最低限度的能量, 这个能量就是 反应的活化能
v dc(N2O5) dt
lim v t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时间(s)
c(N2O5)/mol·dm-3 0.90
v/mol ·dm-3 ·s-1 5.4×10-4
0.45
2.7×10-4
第7页/共65页
Question 1 反应 2W+X Y+Z
哪种速率表达式是正确的?
4.4 化学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study methods
第1页/共65页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增加,使 得酸雨的“浓度” 也在增加。结果文物被 腐蚀的速度也在加快。
化学动力学(化学的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进行的速 率, 并根据研究反应速率提供的信息探讨反应机理,即研 究反应的快慢和反应进行的途径。
用来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定量的关系式 叫速率方程(比率相等)又叫速率定律(比率定律)。
反应速率∝碰撞次数∝反应物浓度
4次碰撞
6次碰撞
8次碰撞
第22页/共65页
16次碰撞
(1) 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反应物分子在有效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
反应称为元反应(初步的反应)。
对元反应 A+B→产物
v ∝ c(A) v ∝ c(B) v ∝ c(A) c(B)
4.1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 瞬 时速率 Average rate and instantaneous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4.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Brief introductory to reaction rate theory
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nfluential factors on chemical reaction rate
▲用不同物种的浓度表示v时,k值也不同
第23页/共65页
气相和固相中的k
Rate constant 1. 在多相反应中, 固态反应物的浓度和不互溶的纯液体
反应物的浓度不写入速率方程。
C(s) + O2(g)
CO2(g)
2 Na(l) + 2 H2O(l)
2 NaOH(aq) + H2(g)
速率方程分别为:反应速率 = k c(O2)
c(H2O2)/mol·dm–3 2.32 1.72 1.30 0.98 0.73 0.54 0.39 0.28
△t/s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c(H2O2)/mol·dm–3
-0.60 -0.42 -0.32 -0.25 -0.19 -0.15 -0.11
average rate
第18页/共65页
Questi而停止?
具有各动能值分子的分布情况是由温度决定的。温
度一定,分布情况就一定。
(1) 反应是放热的,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可能
升高,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不但不减小反而增加了。
(2)反应是放热的,如果维持体系温度不变,则活
H2与O2具有生成H2O的强烈趋势, 但室温下气体混 合物放置1万年仍看不出生成H2O的迹象。为了利用这 个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 就必须提供适当的动力学条件。 因此,化学动力学研究还在于其实用意义。
第2页/共65页
4.1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Average rate and
instantaneous 4.1.1ra化te学o反f c应h的em平i均ca速l 率reTahcetaiovenrag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4.1.2 反应的瞬时速率Instantaneous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第3页/共65页
4.1.1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定义
反应速率 (反应比率) 是指给定条件下反应物通过化 学反应转化为产物的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 的减少或者产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 速率方程相同,但各自的k不同。
第6页/共65页
4.1.2 反应的瞬时速率
1.00
瞬时速率只能用作
0.80
c(N2O5)/mol·dm-3
图的方法得到,例如对 0.60
于反应(45 ℃ ): 0.40
2N2O5 →4NO2+O2
0.20
v=5.4×10-4 mol ·dm-3 ·s-1 v=2.7×10-4 mol ·dm-3 ·s-1
介绍一种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
— 初始速率法
第10页/共65页
对于反应
O 118pNm
O+ C O
113pm
O
C
O
O
N
活化络合物
(过渡态)
N O+O C O
115pm 116pm
第11页/共65页
对 HCl 和 NH3 的气相反应,显然 HCl 的 H 端只能通过狭窄的“窗口”接近孤对电子, 发生有效碰撞的机会自然小多了。
第12页/共65页
0.50
400 1200 2000 2800
T/s
第5页/共65页
平均速率用反应物和产物表示都可以
General formula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yY + zZ
dcA dcB dcY dcZ
adt bdt ydt zdt
▲ 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往往取决于哪一种物质更易 通过实验监测其浓度变化。
活化络合物
产物
(始态)
(过渡态)
(终态)
过渡状态又叫活化络合物 (有活性的复杂的)
第14页/共65页
Question 3 所示反应图上哪一点代表反应中
间产物?哪一点代表活化络合物?
2
3
势
1
能
4
反应过程
第15页/共65页
4.2.3 活化能 Ea
各种教材给予活化能的定义不同,本课程使用如下 定义,即活化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平均动能之差.
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也不变;如果环境不能供应热量,
体系温度则降低,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将随之减小。
即便这样,体系总还存在一个动能分布,总有一定数量
的活化分子。
第19页/共65页
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nfluential factors on chemical
reaction rate
4.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元 反应的速率方程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rate
(-△c(H2O2)/△t)/mol·dm–3·s–1
15.0×10-4 10.5×10-4 8.0×10-4 6.3×10-4 4.8×10-4 4.8×10-4 2.8×10-4
反应的平均速率=
-△c(H2O2) △t
2.50
1.50
c(H2O )/ 2mol·dm-3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氧水的浓度在减小!
M
这里,Z
P
f
碰撞总数 取向因子 能量因子
4.6 1028次 dm1 s1
则 7.6104 mol dm1 s1
实际反应速率仅为1.2×10-8mol·dm-1 ·s-1,两者相差1012倍。
第13页/共65页
4.2.2 过渡状态理论
A+B-C→[A‥·B ‥·C]* →A-B+C
反应物
第17页/共65页
活化能的特征
Character of activation energy ▲ 每一反应的活化能数值各异, 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得
到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Ea是动力学参数。 ▲ 一些反应的Ea
21 SO2(g) + O2(g) = 2SO3(g), Ea=251 kJ·molN2(g) + 3H2(g) = 2NH3(g), Ea=175.5 kJ·mol-1 HCl + NaOH → NaCl+H2O, Ea≈20 kJ·mol-1 ▲ 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的Ea都很小 一般认为Ea小于63 kJ·mol-1的为快速反应 小于40 kJ·mol-1和大于400 kJ·mol-1的都很难测定出
第9页/共65页
反应速率理论
4.2.1 碰撞理论
Reaction rate theory
1918年 Lewis以气体分子运动论为基础提出。
对于反应
O3 (g) NO(g) NO2 (g) O2 (g)
ν kc(NO) c(O3 )
发生有效碰撞的两个基本前提:
● 碰撞粒子的动能必须足够大
● 对有些物种而言,碰撞的几何方位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