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发展与演变-2025届新高考语文之文言文模块备考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微的碎末
事物的末尾
“词义推演法”规律总结:
常见推演规律
1.词义扩大或缩小「范围或程度」 2.对象或应用场景转移「自身、他人、动物、事件、物品、抽象化(拔高)」 3.词性转移「本质是词类活用」 4.因果推演转移「变成最终的“结果”」
古文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词
单音节词:一字一义,文言文常用 双音节词:两字一义,现代文常用 多音节词:多字一义,现代文常用
刻意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琳山,
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 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刻石,亦名其文曰《居士集》。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词义推演之“及”
词义推演之“本”
和,与 接近
达到
到,到达
对人
追上,赶上
比得上
趁着;等到...时候
根本,基础、本源
农业
版本、稿本
词性转移
树木的根本
本来
推究本源
推及,涉及
奏章
解决方案:“词义推演法”
词义推演之“引”
延请
招引、引来
拉开弓
退却
延长 牵引
率领
词义推演之“末”
末了、最终
不重要的
树梢
工商业
对人
四肢
翻译无路 通假来助 多为谐音 偶有形近
小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含义。
①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知,同“智”,明智。 ②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说,通“悦”,喜欢、高兴。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荆轲刺秦王》) 反,通“返”,返回。 ④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还,通“环”,绕。 ⑤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距,通“拒”,据守。 内,通“纳”,接纳。 ⑥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要,通“邀”,邀请。 君子生非异也。(苟子《劝学》) 生,通“性”,天赋、天性。
高考链接
【2020·全国Ⅲ】《晋书·王彪之传》 朝巨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020·全国Ⅱ】《宋史·王安中传》 并言京欺君僣上、蠢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019·全国I】《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2017·全国I】《宋书·谢弘微传》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解决方案:“唐僧唠叨法”
逐字翻译 字字落实
古今词义的变化规律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古
今
词义转移
异
义
词义强化
感情色彩变化
1、词义扩大
江、河
古义:特指长江、黄河。 例:水由地中行, 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下》 ) 今义:泛指各类江河。
2、词义缩小
①山东 古义:峭山以东。 例: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 今义:山东省。 ②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 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 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 与迁、固【注】相上下。
文言文系列之
词义发展与演变
本课任务: 知识&方法——
掌握两大意识避开“以今律古”之坑
·用“词义推演法”速记文言一词多义 ·用“唐僧唠叨法”降低文言难度,避坑古今异义 ·用“形音通假法”认识文言通假字 ·用“快乐二选一法”翻译文言偏义复词
常考的300个实词,每个字还有这么多意思,能全部记住吗?
解决方案:“词义推演法”
解决方案:“快乐二选一法”
字义相近留相同 字义相悖看语境
高考链接
【2010·全国Ⅱ】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 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 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那文言的词义就有和现在一致的吗?
词义的沿用:
·关于自然现象、自然物的名称:风、雨、雷、电、日 Nhomakorabea月、星、山
·关于方位、时令的名称: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
·关于身体部位、器官的名称:
手、口、耳、胃、胸、面、心、骨、肉
·关于亲属称谓的名称:
父、母、兄、弟、妹、女、夫、妻、舅、姑
解决方案:一个字——“留”
公笃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 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而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 人,至为立生祠。
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其称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一时诸侯不能用,功业不见于天下,而其文卒 不可揜,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并为诸侯师。秦人虽以涂炭 遇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其 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其所及者如此。
3、词义转移
①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
古义:面容、脸色。例: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今义:色彩。
③抢
古义:碰到。
例:抢榆枋而止。 (《庄子·逍遥游》 )
今义:抢劫。
4、词义强化
①恨 古义:表遗憾、后悔 例: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今义:表示仇恨、怨恨。 ②诛 古义:责备 例:粪土之墙不可埒也,于予与何 诛?(《论语·公冶长》 ) 今义:诛杀。
偏义复词,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组成,但翻译的时候只取 其中一个语素的意思,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起构词的作用。
偏义复词的运用,从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者是相反。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者是相关。
怎么能搞定“偏义复词”呢???
5、情感色彩变化
①卑鄙 古义:卑贱鄙陋,中性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今义:表品德低,含贬义。 ②爪牙 古义:勇猛的得力帮手,含褒义。 例: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今义:跟走狗意思差不多,完全是贬义。
怎么能搞定“通假字”呢???
解决方案:“形音通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