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脚铃舞曲 樱花谣-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脚铃舞曲樱花谣-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并回答问题:《脚铃舞曲》和《樱花谣》的区别,以及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情感表达。
2.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并表达出来。
3.能够通过演唱、体验、创作等多种方式感受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脚铃舞曲》和《樱花谣》的音频或视频文件,以及与歌曲相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两首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听一遍并尝试听辨。
然后,老师提问:这两首歌有什么区别?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1. 《脚铃舞曲》的节奏明快、欢快、动感; 2. 《樱花谣》的节奏缓慢、柔和、优美。
第二步:学习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师播放两首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再次聆听。
然后,老师提问:这两首歌的情感表达是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1. 《脚铃舞曲》表达的情感是欢快、愉悦、充满活力; 2. 《樱花谣》表达的情感是怀旧、温馨、感性。
第三步:理解歌曲的意义,表达出来
教师让学生动笔记录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和思考,然后请学生阅读《脚铃舞曲》和《樱花谣》的歌词,并尝试理解歌曲的意义。
接着,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并以演唱、朗诵、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第四步:在课堂中体验和创作
学生分小组,一组演唱唱《脚铃舞曲》,另一组演唱《樱花谣》。
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情感,进行舞蹈、手语、情景表演等自由创作,在表演中表达歌曲的情感。
第五步:课堂小结
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并对下节课进行展望。
教学评价
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学生创作出的歌曲、手语、表演等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意,能够有效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