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磨山镇山南社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陵县磨山镇山南社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
Village Planning of Shannan Community in Moshan Town, Lanling
County
VILLAGE
PLANNING
兰陵县磨山镇人民政府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专家评审稿
目录01项目背景
02现状解读
03目标定位
04统筹国土空间,优化用地布局05加强建设管控,提升村庄风貌06健全配套设施,改善生活品质07
近期建设与实施保障
1.1政策背景
1.2村庄规划新政解读1.3规划依据与原则1.4规划范围与期限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1.1政策背景
1.2
村庄规划新政解读1.3规划依据与原则1.4规划范围与期限1.5现状调研情况1.6 技术路线
“四梁八柱”——五级三类四体系三类
五级
总体规划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省国土空间规划
市国土空间规划
县国土空间规划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边界外)
详细规划
(边界外)
村庄规划
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利用在空间
和时间上作出的总体安排。
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强度作出的实施
性安排,法定依据。
在特定区域/行业,为体现特定
功能,对空间利用和保护作出的
专门安排。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规划。
➢村庄规划是整合原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已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下的新任务。
总体规划
全
国
省
级
市
县
︑
乡
镇
➢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
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
国务院审定后引发。
侧重战略性
➢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落实;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
➢由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
国务院审批。
➢对上级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和具体安排。
可因地制
宜,将市县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合并编制;也可以
几个乡镇为单元编制。
➢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侧重协调性
侧重实施性
专项规划
海岸带、自然保护地
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
区域或流域的国土空
间规划,由所在区域
或上级自然资源主管
部门牵头组织编制,
报同级政府审批。
交通、能源、水利、
农业、信息、市政等
某一领域专项规划,
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
编制。
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
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政
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
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
府审批。
城镇开发边界内
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详细
规划,报同级政府审批。
《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2019年5月9日):明确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规划。
村庄规划是整合原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已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下的新任务。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新要求
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内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开发
边界外
功能单元
规划/村庄
规划
国家
全国国土
空间规划
纲要
省
省级国土
空间规划
市
市级国土
空间规划
县
县级国土
空间规划
乡(镇)
乡镇国土
空间规划
战略性纲要性实施性
落实总体
规划的专
项规划
特定区域
或行业专
项规划2020年,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升温,村庄规划转型之年
“八统筹一明确”
统筹村庄发展目标统筹生态保护修复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统筹农业发展空间统筹农村住房布局
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明确近期建设项目库
“政策支持”
优化调整用地布局探索规划“留白”机制
“编制要求”
强化村民主体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主导
开门编规划因地制宜,分类编制
建明成果表达
◼国家层面
(1)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9年1月发布农规发﹝2019﹞1号文《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明确要求: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
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实际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应编尽编,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
(2)2019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强化乡村规划引领。
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
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
(3)2019年5月29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
明确了村庄规划的规划定位。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层面
(1)2019年6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19]49号),提出:2019年9月底前,对已编制完成的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综合评估;2019年底前全省完成1000个左右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2020年底有条件、有需要的村庄做到应编尽编。
(2)2019年9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引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引导村庄建设,推动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2020年2月11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实施村庄规划精品工程的通知》,通过编制一批高质量村庄规划助力乡振兴一批高质量村庄规划助力乡振兴
(4)2020年2月28日,为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省委宣传部自然厅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庄规划设计大赛的》。
•集聚提升类: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
✓集聚发展类。
指村庄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
✓存续提升类。
指有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变化不大,村庄建设规模增长需求不高,仍将长期存续的村庄。
•城郊融合类: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
•特色保护类: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
•搬迁撤并类: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
•其他类:对于看不准的村庄可暂列为此类。
•发展分析与定位
•生态保护与修复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细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敏感区脆弱区,明确管制规则和管控。
•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
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
合理制定农用地整理、农村建
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
地开发、土地生态修复等方案。
•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农房建设规划
•景观绿化规划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
•文本(三表一则)规划控制指标表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近期建设项目表
村庄规划管制规则
•图件
•数据库
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按
照统一的图层和数据标准,形成
村庄规划数据库。
矢量数据:
期末地类图斑
土地用途分区
建设用地管制区
规划村范围
村庄分类编制内容成果要求山东省行政区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适用范围
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
编制单元
新
常
态
下
村
庄
规
划
相
关
内
容
解
读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9.09
村庄规划的新要求多规合一
村民主体
成果简明
生态优先
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
坚持县域一盘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打造各具特色、不同
风格的美丽村庄
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内容深度详略得当,不面面俱到,不贪大
求全,规划成果要吸引人、看得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关键是要让村民能接
受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防止调减耕地和
永久基本农田、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毁坏历史文化景观;做好土地存量管控,解决农
村土地低效利用问题
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
业景观、乡土文化
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求,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详略得当
规划村庄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
村庄分类概念建设用地控制
集聚提升类
聚集发展
类
主要指现状基础相对完善,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村
和农村新型社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建设形式:集中拆迁建设农村社区和保留原村庄风貌,提升服务能力,作为中心村;
✓改善环境:统一增配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
✓增强产业:产业用地集中在该类村庄布局;
✓风貌整治:对建筑物、绿化系统、公共空间等进行统一整治。
(重点是确定居民点建设
用地、居民点建设控制指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存续提升
类
主要指有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变化不大,村庄
建设规模增长需求不高,扔将长期存续的村庄,是乡村振兴
的重点。
控制村庄增长边界;识别闲散用地,腾退用地规模;不再新增产业项目;需要新增住宅或产
业项目的,集中到所属中心社区。
(重点是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相关内容)
城郊融合类
主要指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所在街道办内的村庄和农村新型
社区。
规划适当预留新建用地,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特色保护类
主要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落、特色景观
旅游名村,以及自然分镜、村落风貌、非物质文化要素等特
色资源丰富的村庄。
村址整体保留,开展风貌整治;
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依托民居发展民宿等旅游服务;(重点是村庄风貌和历史保护、村
庄产业和相关对外服务设施配套)
搬迁撤并类
主要指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或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地区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或因重
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
规划予以边界管控,严禁边界外新增建设用地,在条件成熟时引导其迁建。
(结合聚集发展
类,统筹考虑)
其他类暂时看不准、发展前景不明确的村庄可暂列为此类。
村庄类型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其他类等五种。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9年9月
(1)规划依据(2)规划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 18055-2000);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到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3】35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06年);
⚫《山东省国土资源关于规范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2016);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9);
⚫《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兰陵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
⚫《兰陵县磨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兰陵县磨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
⚫规划村庄现状基础资料和镇政府关于本次规划的设想与意见。
——多规合一、统筹安排
在上位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按照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要求,充分衔接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等相关规划,合理确定发展定位,统筹安排村域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居民点建设等各类空间。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加强对各类生态保护地、地质遗迹、水源涵养区和优质耕地等的保护,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节约集约
优化村域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盘活利用村庄闲散用地,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建筑布局,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
传承乡土文化,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特有的村庄肌理、建筑风貌、农业景观,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营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人居环境。
——尊重民意、简明实用
规划编制应体现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划成果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村民接受和执行。
1.3
规划依据与原则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20—2035年。
近期:2020—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1)规划范围
山南社区的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共计572.78公顷。
1
.4 规划范围与期限
(3)工作底图
◼统一坐标体系:本次规划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1985国家高
程基准,三度分带高斯克里格投影。
◼统一地图底数:本次规划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和国土数字正射影像图
作为工作底图,并用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实地调查等作补充。
地形图采用1:500(村庄居民点)实测工作底图
山南社区
1
.5 现状调研情况
现场踏勘
入户访谈
问卷发放
资料收集
◼
调研方法
村庄座谈会
镇政府座谈会
◼调研路线
1
.6 村民意愿整理
村民急需想改善的问题
51%
15%
45%
63%
0%
10%20%
30%40%50%60%70%村庄环境
村庄安全
基础设施
村庄产业
村民想从事的产业比例是否有意愿留在村里工作
居住需求
翻新建筑层数
建筑风貌
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1)64%的村民有重新翻建住宅的想法,大部分村民不能接受多层社区。
(2)翻新村民中,65%的村民想翻建为二层住宅。
(3)风格方面,69%的村民更能接受红砖红瓦的传统民居风格。
村民犹豫问题:
(1)家庭经济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进入新社区的后期费用(物业费)。
(2)如果村庄有一定的产业,21%村民愿意留在村庄,村民对于村庄产业发展持观望态度。
55
13
26
6
10
203040
5060种植
养殖
务工其他产业
21
65
24
1020304050
6070愿意看政策不愿意
22%
64%
14%
0%
10%20%30%40%50%60%70%维持现状翻新改造多层社区
20%
65%
15%
0%
10%20%30%
40%
50%
60%70%一层两层三层
69%
34%
15%
25%
0%
10%20%30%
40%
50%
60%
70%80%红砖红瓦灰墙白瓦水泥平房欧式建筑
1.1政策背景
1.2村庄规划新政解读1.3规划依据与原则1.4规划范围与期限
现状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2.1 上位规划解读2.2 发展现状分析2.3 现状问题总结2.4 规划策略
(1)《兰陵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
◼县域空间结构
规划县域城镇体系分为四个等级,磨山镇被定为是第四级一般镇。
第一级:县域中心城镇,即兰陵县城,是全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人口规模为59万人。
第二级:县域副中心,即兰陵镇。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以兰陵文化为特色、以城市综合功能为指导的镇,人口规模为10万人。
第三级:重点镇,包括尚岩镇、长城镇、矿坑镇、神山镇。
第四级:一般镇,包括磨山镇、新兴镇、向城镇、庄坞镇、金陵镇等乡镇。
◼县域产业布局
县域产业布局:形成“一心三片、一区五园”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磨山镇定位为南部农业种植区。
兰陵县主城区
磨山镇区
磨山镇区
确定磨山镇为旅游型城镇,形成依托枣岚高速出入口的交通优势和观光农业为主导的县域南部的生态旅游型城镇
◼镇村等级结构
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镇村等级结构。
其中,将磨山镇规划为第四级—一般镇之一。
山南社区为中心村。
◼产业布局方面
在产业分区体系规划中,将磨山镇划分为中部综合产业区。
(2)《兰陵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6-2030
年)》
◼镇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特色多点”的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是镇驻地行政办公区;
◼四区并列:兰陵东城生活区、矿业生态修复区、高效农业生产区、工业区;
◼特色多点:包括东部燕子河生态点、社区绿地等。
山南社区位于高效农业生产区。
◼产业布局方面
在产业分区体系规划中,将磨山镇划分为中部综合产业区。
(3)《兰陵县磨山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
山南社区
◼产业发展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空间规划结构。
具体指:◼“一心”:镇驻地行政办公区。
◼“两轴”:分别是沿燕子河的滨河生态轴;沿南环路的城镇发展轴。
◼“三片区”:东城新区、生态修复区、农产品种植区。
山南社区位于农产品种植区。
山南社区
(1)区位分析
◼紧邻兰陵城区,磨山镇位于兰陵县东部,距京沪高速公路苍山出口6公里,苍(山)郯(城)公路和泉重公路交
叉横贯全境,地理优越,交通便利。
山南社区位于镇驻地西南2.3km 处,且距离兰陵东环路4.5km
,近郊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便利。
兰陵城区
郯城县
神山镇
临沂市
山南社区
芦柞镇
磨山镇
磨山镇
山南社区
兰陵东环路
(2)村庄用地现状——农林用地占绝大部分,耕地资源丰富
兰陵县山南社区村庄土地总面积572.78公顷,包括农林用地493.09公顷,建设用地70.00公顷,自然保护保留地9.70公顷。
地类
基期:2020 年
面积(ha)比例
农林用地
耕地
水浇地455.34 79.50%
小计455.34 79.50%园地
果园0.08 0.01%
小计0.08 0.01%林地12.07 2.11%
其它农用地
设施农用地 5.42 0.95%
农村道路9.30 1.62%
坑塘水面0.81 0.14%
沟渠10.06 1.76%
小计25.59 4.47%合计493.09 86.09%
建设用地村庄居住用地
村庄宅基地58.42 10.20%村庄公共服务设施
用地 1.29 0.22%
村庄公园与绿地0.00 0.00%
小计59.71 10.42%中小学用地0.650.11%
幼儿园用地0.370.06%
村庄工业用地0.52 0.09%
村庄物流仓储用地0.40 0.07%
村庄道路用地 5.90 1.03%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1.16 0.20%特殊用地 1.47 0.26%
合计70.00 12.22%
自然保护保留
其他自然保护保留0.070.01%
陆地水域9.63 1.68%
合计9.70 1.69%
总计572.78 100.00%
86%
12%
2%
农林用地
建设用地
自然保护保留
(3)村庄道路交通现状——道路路况一般,基本未硬化
◼山南社区现状道路分为‘’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村庄支路、农村道路‘’四个等级,对外联系道路通达性较好。
◼村庄内部道路通达性较好,但道路质量一般,路面不平整且有裂缝现象,道路两侧缺少绿化;道路硬化率较低,村庄支路大部分未硬化。
村庄主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村庄支路
(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基本满足村民生活需求,但设施分布不均,缺少公共活动空间
◼山南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小学、幼儿园,多处超
市等,基本满足村民生产和生活需要。
◼配套设施多分布在村庄东侧与南侧,分布不均匀。
◼
村庄内住宅建筑密集,几乎无空闲地,缺少公共活动场所。
社区服务中心
山南海树小学、幼儿园
山南卫生室
商业
商业
商业
幼儿园
(5)村庄建筑现状——建筑质量一般,建筑密度高,风貌不协调
◼建筑质量整体一般,存在一部分质量较差的建筑。
◼山南社区建筑密度较高,居住集中,空闲空间极少。
◼建筑层数多样,分别为一层、两层、两层半、三层、四层,其中一层和两层半较多;◼建筑风格多样,欧式、中式、法式等等,风格不统一;
◼建筑屋顶不均,平屋顶和坡屋顶参差不齐;
◼给水现状
村庄为市政自来水供水。
◼排水现状村庄内为自然排水。
◼污水现状
村庄内无污水处理设施。
◼照明设施现状
村内村委附近有少量路灯,其余大部分道路没有路灯。
◼通信设施现状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畅通,基本能满足村民使用需求。
◼环卫设施现状
环卫设施数量能满足使用要求,但缺乏维护与清洗。
◼环境卫生现状
整体环境一般,缺少绿化。
(6)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基础设施亟需完善
路灯
明沟
管线
垃圾箱
2.3现状问题总结
小结
村民诉求:改善村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村居建筑:风格色彩杂乱,缺乏地域特色;
公服空间:缺乏公共空间,设施类型单调;
市政设施:市政设施欠缺,户外管线凌乱;
如何提升村庄风貌?如何完善服务设施?
2.4规划策略
统筹国土空间,优化用地布局
加强建设管控,提升村庄风貌
健全配套设施,改善生活品质
1.1政策背景
1.2村庄规划新政解读1.3规划依据与原则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目标定位
Target location 3.1 村庄类型及目标3.2 人口预测3.3 约束性指标
3
.1村庄类型及目标
打造生态、宜居、振兴的现代化乡村,力争到规划期末把山南社区建设成为:
田村共荣、绿色低碳的生态乡村动能转换、产业创新的产业乡村宜居宜业、配套完善的振兴乡村
生态田园·宜居山南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依据《兰陵县村庄布局规划(2020-2035)》、《兰陵县磨山镇总体规划
(2013-2030年)》等上位规划要求,从产业创新、文化融合、生态文明多个维度进行整合,明确山南社区目标战略:
村庄类型:存续提升类
3.2人口预测
(1)人口现状
山南社区现状户籍人口为5045人,1460户。
(2)人口增长的途径分析
◼村庄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
自然增长是村庄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放开的国策的影响下、医疗、福利等水平的提高,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差值会呈现稳定减小趋势。
近期取4‰,远期取2‰
◼村庄人口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
由于磨山镇山南社区属于北方常规村庄,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和产业优势。
反之由于孩子上学、考学等因素,村庄会有部分人口迁出。
因此,机械增长方面为负增长。
近期取-6‰,远期取-10‰。
(3)人口预测
山南人口增长主要包含两部分,现有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近期人口
P n=P0(1+R)n
P0——规划期初人口,即2020年人口5045人;
P n——规划期末人口,即2025年规划近期人口;
R——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机械增长率-6‰ 。
n——预测年限
通过计算得出山南社区近期2025年约为4995人。
◼远期人口
P n=P0(1+R)n
P0——规划近期人口,即2025年人口4995人;
P n——规划期末人口,即2035年规划远期人口;
R——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机械增长率-10‰ 。
n——预测年限
通过计算得出山南社区远期2035年约为4610人。
山南社区人口:近期2025年,总人口为4995人;远期2035年,总人口为4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