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孩子起跑领先只是一种虚幻的表 象,美国基础教育使得孩子后劲十足,才 是中国人不可忽视的真相
3、中国基础教育属于灌输知识类,美国式 培养能力型
总结
我们应该把中国注重基础教育跟美国的注重 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起来,既要打好基础, 又要学会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外国的教 育方式,鼓励孩子创新,注重学习的过程,而 且,从今天来看,中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的完 善,比如高考制度的改革等,都体现了中国在 进步。还有就是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 潜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中国教育跟美国教育各有利弊,我们要做 到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更 应该自觉的为提高自己而努力,勇于实践,积 极参与有益于发展的社会活动,同时兼顾学 习。
销售 销售额, 第 额, 第四季 三季度, 1.2 销度售, 1.4 额, 第
二季
度, 3.2
销售 额, 第 一季 度, 8.2
美国也有高考,有SAT考试和ACT考 试。跟中国高考不同的是,学生可以 考很多次,考试的成绩只是大学招生 官员审核你入学资格的一部分。在美 国,每年有半数以上的”高考状元” (SAT满分2400分)与常春藤名校无 缘,而哈佛大学去年录取的新生SAT成 绩最低的不到1800分。哈佛大学招生 委员会给申请人的信这样写道,”学 业表现包括高中成绩、SAT I 和SAT II 或 ACT 分数,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
中国的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 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 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 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不愿意招收中国 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 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Home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
六、总结反思
Summary Reflection
追根溯源
(一)教育投入有差距 1、美国教育遭灾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就占据了每年GDP的7%. 2、2004年4月国务委员报告时 表示,我国将尽快使全国教育 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 2010力争达到5%。
(二)中国式教育
1、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 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 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 ——以中美为例
16 港口物流管2班 朱一帆 54号
内容提要
01 教育理念 02 教育目标 0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04 课外生活 05 考试制度 06 总结反思
一、教育理念
Education Philosophy
中国 VS 美国
然而,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特长、参 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 要。招生委员会会很细致的阅读推 荐信和学生作文。我们寻找的是各 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 由此可见, 美国名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 质“,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不是 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这样美国学生 在选择大学时,所享受到的是更公 平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和中国的 教育相比,美国的教育更注重育 人,而不是单纯追求考试成绩
美国:美国教育非常注重学生自身 的实践。
二、育人目标
Educational Goal
美国 VS 中国
美国: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中国: 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
美国: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其看重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发生美国白 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很“可笑”的事情 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抓紧培 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基础知识仅仅渗透在课 堂教学的一部分。
五、考试制度
Examination System
销售 销售额, 第 额, 第四季 三季度, 1.2 销度售, 1.4 额, 第
二季
度, 3.2
销售 额, 第 一季 度, 8.2
销售 销售额, 第 额, 第四季 三季度, 1.2 销度售, 1.4 额, 第
二季
度, 3.2
销售 额, 第 一季 度, 8.2
2、中国的教育方式沿袭旧法,灌输知识,导致 学校考试和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 戏。
美国:1、美国教育注重的是学习过程,所以他 们比较在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导致西方的学生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 力。
中国:中国的教育以理论为主,即 使中国师生已经认识到了实践的重 要性,可是没有付出实践,所以中 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成功之路必须 要通过一条独木桥,这就是高考。 对很多中国学生而言,可能会因为 一分只之差,而幸运的跨进一流学 府的大门,也可能会因为一分之 差,而被残酷地淘汰。对于中国的 高等学府而言,你是否是个有理 想、有抱负、有责任心的学生,都 不重要,只要你的高考成绩符合大 学的招生要求,这种单纯的量化标 准把很多优秀的学生挡在大学门 外。
中国家长
1、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者爷爷 奶奶那里。 2、家长经常拿着调羹缀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3、中国父母会先回答插话孩子的话题。 4、父母让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怎么 做家务。 5、很少鼓励孩子兼职或者打寒暑假工挣钱。 6、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一切都围绕孩子的读 书和高考。 7、往往有意无意的鼓励小孩攀比消费。
中国
事先安排好学习的内 容,以教师传授为主, 学生主动发现为辅。
美国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 容,以学生兴趣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其一
其三
中国:中国的教育带有浓重的 国家色彩,学生的一些思想收 到桎梏。
其二
美国:每股的学术提倡自由, 中国:1、中国教育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所以 富有较强的创新探索能力。 导致中国馆会以考试的成绩评论学生的好坏。
四、课外生活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 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 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 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中国的学生课外生活基本上 被作业占领了。而且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课堂氛围
美国课堂: 美国课堂学生是非常自由的,如:上课不用端坐在桌前,课 上可以随时去洗手间、讨论问题、发言可以不用举手,可以 任意向老师提问,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中国课堂: 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紧张氛围,埋头记笔记,不能再课堂上做 小动作,回答问题要拒收,整个课堂氛围庄重严肃。
班级规模
中国: 中国虽然明文规定每班不能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城学校班级 人数平均60人,就此问题,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 美国: 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人就属于喂饭教育法,美 国人看重的是诚信—不敢越雷池半步。r
中国:
师生关系
1、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 高高在上,视老师为权威,基本上不敢对老师的言论提出质 疑。
2、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导致中国教师有 一种潜在的优越感。
美国:
1、在美国,即使是大学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言,美国人不 承认权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交谈,师生之间是很要好的朋友。
中国 VS 美国
家庭教育
内容
方法
教育 学校教育
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 课堂氛围 班级规模
差异
差异
中国家长 VS 美国家长
美国家长
1、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单独睡觉, 没有家人陪同。 2、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 任何特殊待遇 3、美国父母不准孩子随意插话。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鼓励孩子自己劳动赚钱 6、尊重孩子的医院,开发孩子想象力,培养他 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7、即便是富有家庭的孩子,都从小灌输要节 俭。
教学内容
美国:
美国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包括经 济、技术及实践性知识,中学实行选修制,设置了学术性、中 间性及职业性选修课,教学灵活多样,如中小学教师经常出思 考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着答案。
中国:
中国基础教育则重视文化课知识的记忆,要求学生在熟识的基 础上学会结题,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形式以传统教课,学生完 成课后作业为主,形势单一,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