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使用望远镜、标尺和螺旋测微计等测量仪器。
4、学习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
设一根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拉力 F 作用下伸长了ΔL。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力(F/S)与应变(ΔL/L)成正比,
比例系数即为杨氏模量 Y,其表达式为:
\Y =\frac{FL}{S\Delta L}\
由于金属丝的伸长量ΔL 很小,难以用常规的测量工具直接测量,
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法进行测量。
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其前足置于固定平台上,后足置于金属丝的测量端。
当金属丝伸长或缩短时,光杠杆的后足会
随之升降,带动平面镜旋转一个微小角度θ。
通过望远镜观察经平面镜
反射的标尺像,可以测量出标尺像的移动距离 n。
根据几何关系,有:
\\tan\theta \approx \theta =\frac{n}{D}\
其中 D 为光杠杆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
又因为\(\Delta L =\frac{b}{2D}n\),其中 b 为光杠杆后足到两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
将\(\Delta L =\frac{b}{2D}n\)代入杨氏模量的表达式,可得:\Y =\frac{8FLD}{S\pi d^2 n b}\
其中 d 为金属丝的直径。
三、实验仪器
1、杨氏模量测量仪:包括底座、立柱、金属丝、光杠杆等。
2、望远镜及标尺:用于观测光杠杆反射的标尺像。
3、螺旋测微计: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4、游标卡尺:测量光杠杆后足到两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 b 和金属
丝的长度 L。
5、砝码若干:提供拉力。
四、实验步骤
1、调整仪器
调节杨氏模量测量仪底座水平,使金属丝竖直。
调整望远镜与光杠杆平面镜高度大致相同,使望远镜光轴与平面镜中心等高。
调节望远镜目镜,看清十字叉丝;调节望远镜物镜,使能清晰看到标尺的像。
2、测量金属丝长度 L、直径 d 和光杠杆常数 b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长度 L,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用螺旋测微计在金属丝的不同位置测量直径 d,共测量六次,取平均值。
用游标卡尺测量光杠杆后足到两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 b,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3、测量望远镜到标尺的距离 D
用米尺测量望远镜到标尺的距离 D,测量一次。
4、加载砝码测量
先在砝码托盘上预加 1 2 个砝码,使金属丝伸直。
依次增加砝码,每次增加相同质量的砝码(如 1kg),记录每次增加砝码后标尺的读数。
加到最大砝码后,再依次减少砝码,记录相应的标尺读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原始数据记录
金属丝长度 L =_____(单位:m)
金属丝直径 d(单位:mm)
|测量次数|1|2|3|4|5|6|
||||||||
|直径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杠杆常数 b =_____(单位:mm)
望远镜到标尺的距离 D =_____(单位:m)
|砝码质量(kg)|0|1|2|3|4|5|6|
||||||||
|增加砝码时标尺读数(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砝码时标尺读数(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处理
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
\d =\frac{d_1 + d_2 + d_3 + d_4 + d_5 + d_6}{6}\
金属丝伸长量的计算:
\n =\frac{1}{2}\left\left(n_1 n_0\right) +\left(n_2 n_1\right) +\cdots +\left(n_{12} n_{11}\right)\right\
金属丝横截面积 S:
\S =\frac{\pi d^2}{4}\
杨氏模量的计算:
\Y =\frac{8FLD}{S\pi d^2 n b}\
计算杨氏模量的不确定度。
3、结果表达
最终结果表示为:
\Y = Y \pm \Delta Y\
六、误差分析
1、测量误差
测量金属丝长度、直径、光杠杆常数和望远镜到标尺的距离时,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和读数误差,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偏差。
螺旋测微计和游标卡尺的零点误差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实验装置误差
实验装置的安装不水平或不垂直,可能导致金属丝受力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光杠杆和望远镜的调节不准确,可能导致读数误差增大。
3、环境误差
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金属丝的长度和杨氏模量发生变化。
周围环境的振动可能影响读数的稳定性。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要确保仪器安装牢固,各部件调节到位。
2、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实验系统产生冲击。
3、读数时要保持视线与望远镜和标尺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视差。
4、实验结束后,要将砝码取下,整理好实验仪器。
八、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测量得到了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在实验过程中,掌
握了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多种测量
仪器,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误差分析。
同时,也认识到在实验
中要注意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