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研究
摘要:现如今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点,环境污染严重影
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制约城市健康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环境整体质量。

污水处理作为环境工程中的重点,处理好城市污水才能够促进城市生态均衡发展。

但是,当前城市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
合理有效的对策将污水治理水平提升。

因此,研究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城市污水;处理措施
1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1.1 污水管网设计亟待优化
市政污水管网是污水处理厂与污水来源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般来说,新住宅
区或扩展市区的污水处理工程,可通过旧式及小型城市的分流及合并系统,转为
闭路系统。

而联合下水道只能在降雨量有限的地区使用,如果封闭时间较长,在
旱季和雨季,污水量就会有明显差异。

同时,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亦会有相应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冲击负荷。

因此,在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时,必须要根
据污水管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参数,并适当进行优化。

而在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必须要分析和控制水质和水量的变化,以确保径流有效达到标准。

1.2 污水处理设施有待完善
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的种类已经多样化,但其处理技术并没有相应的改变,因此,往往无法进行有效处理。

当前,由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即污水处理系统和设施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处理效
率低下,技术仍有待更新。

而且,相关部门没有在特定领域积极引进先进的污水
处理手段和技术,所以,这非常不利于城市排污事业的发展[1]。

此外,污水处
理系统缺乏适当的规划,大部分市区污水系统一般都会根据以往收集的用水数据,制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要求,而这些数据已往往也不适合处理城市区域的污水。

2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策略
2.1 合理设计污水处理管网
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时,全面考虑人口、排污量、污水处理设施的技
术经济指标、环境影响、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因素,综合分析污水管道系统、
水系规划、城市建设布局等条件,对多种可能的方案进行优化比选,考虑大中小
规模相结合、污水回用等因素,合理选址、科学布局。

加强雨污管网管理与建设,摸清雨污管网底数,绘制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图[2]。

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的设
计下水道管道设施,新建区域应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老城区宜逐步改为雨污分
流排水体制,没有条件的老城区可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

避免在雨季
或者水流量较大的时候,出现下水道堵塞的情况,从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全面控制对水体污染物的排放,推进综合治理严把环境准入,加强涉水项目
全过程控制,严把企业准入审批关,禁止新建高污染项目,无环境容量和总量的
区域,禁止新建、扩建污染项目。

加强对工业企业排污及污水处理设施的环保检
查力度,对于环保设施配套不完全、运行不稳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
依法处罚或取缔。

强化生活源污染治理,重点解决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收集的问题。

尤其是涉及疫情的医院与酒店等场所的废水,应按照医疗废物的管理手段强
化监管。

逐步解决污水处理厂分布不合理、雨污不分等问题,继续完善污水管网
建设,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
连片综合整治,加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合理控制化肥、农
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2 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新技术
对于污水处理工作而言,优良的污水处理技术会更好地完成污水处理工作。

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一套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体系。

我国在环境工程中城市污
水处理的技术主要有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以及生物处理法三种技术。

常用的
比较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有AB法、A2O法、氧化沟法、CASS法、SBR法等,不同
的技术适用条件不同,因此不同的城市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应根据城市实
际因地制宜的选择。

近年来,超滤膜过滤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
应用前景广阔,能够更科学有效的处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的污水能够达到回用
水标准要求,国内外已经有较多工程应用[3]。

此外,培养污水处理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推进“环保管家”企业的发展,建
立一支专业、高效的城市污水处理人才队伍。

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即使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容易在后续的运行管理上出
现问题,导致工程设施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应推广环保管家模式,委托专业的
管理污水处理管理公司对污水处理设施统一管理,以此避免由于人才短板导致的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问题。

2.3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度,加强中水的再利用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好建筑物、道路以及
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加强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对于已经建成的老城区,要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应逐步
实施;对新城区建设,应按照“海绵城市”新理念和指标要求规划建设。

可规划
建设雨水渗透到地下的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以自然方式进行水土渗透、而非传统
硬质驳岸的公园水景观等。

在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中,应增加雨水利用工程。

按照“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原则,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尤其是水资源
短缺地区应提高再生水利用率[4]。

以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作为原水,经过不
同程度的深度处理得到不同品质的再生水,再回用到各个用户,从而减少污水的
排放量和新鲜水的取水量。

将再生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冲厕和小区、工
业冷却用水、锅炉用水,商业楼酒店等用水较大的场所以及洗车、消防,水源水
补充。

加大再生水在人工景观水体用水领域的使用,减少人工景观水体直接取用
自然水体的水量,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2.4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两微一端等宣传手段,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水环境保护知识。

积极践行低碳、绿色的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加强舆论监督与引导,宣传奖励先进典型,曝光污染行为,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市民节水意识认知度,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自觉使用再生水,节约优质水资源。

加大生态环境宣传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力度,研发推广生态环境文化产品。

开展绿色创建,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

推进绿色消费,引导公众线上线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建立社区共治的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模式,提高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污水处理对于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国家在环境工程方面,要提高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人们对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视。

同时,对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创新给予扶持,从资金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徐继君.城市污水处理对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8):15-16.
[2]陈海,潘金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进展研究[J].清洗世界,2021,37(07):86-87.
[3]曹小勇.微生物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1,
37(06):21-22.
[4]尹建坤,冀志国.城市污水处理后污泥资源化有效利用的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0):99-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