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四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四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________)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________)
3.等边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______)
4.小数点后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________)
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6cm和5cm,第三边的长度一
定小于11cm.(_________)
二、仔细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6.下面各数与“1”最接近的数是().
A.1.1 B.0.99 C.1.002
7.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缩小100倍
8.班里王晓宇坐的位置在(3,2),那他的正后面一个位置应该是()。

A.(2,2)B.(3,3)C.(4,2)
9.笑笑搭一个,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A.B.C.
10.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后,再将得到的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86,这个数原来是( )。

A.58.6B.5.86C.0.586
三、认真填一填。

(每题2分,共20 分)
11.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_________).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________)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这是一个_____角三角形.
13.下图中,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______);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D旋转到指向(______)。

14.2.06吨=(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860000=(__________)万
3 米5 厘米=(__________)米250米=(_________)千米
15.5.2kg=(________)kg(________)g;1.43km=(________)m;7.4dm2=(________)cm2
16.○、□、△分别代表三个数,并且△+△+△=○+○+○+○,○+○=□+□+□,△+□+○+○=60,则○=_____,□=_____,△=_____.
17.三角形中两个内角都是65°,这个三角形叫(________)三角形。

18.若1元人民币可以换0.2079澳元,则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________)澳元。

19.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它数位上的数字为0,这个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

20.明明在班级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3),他后面芳芳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芳芳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

军军在班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7,6),如果他正好坐在班级里的最后一位,这个班有(______)名学生。

四、细心算一算。

(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0.77-0.23=1+0.32=7-0.7=7.3+2.7=
9.24+3.01=0.1+0.001=1-0.21= 4.52-2.16=
7.2+5.64= 4.9+5.01= 3.4+2.02=9.2-2.9=
22.用竖式计算。

0.28×3.5=10-5.62= 5.38×0.6=
23.用短除法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6和24 25和30 18和12
五、动手操作。

(每题 6 分,共 12 分)
24.连一连.
25.连一连。

46×2.5×8=46×(2.5×8)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乘法结合律
六、想一想,解一解。

(每题 6 分,共 30 分)
26.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正好是顶角的2倍。

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5分)
27.超市购进了78套下面的服装,一共用了多少钱?
68元32元
28.一个石灰厂五月份生产石灰630.5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生产23.98吨,五、六月份一共生产石灰多少吨?
29.京城拖拉机厂要生产1070台拖拉机,已经生产了7天,平均每天生产85台,剩下的要5天完成。

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台?
3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8秒可传播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判断。

【详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特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如果有一个角是60度,其它两个角也都是60度,所以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故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熟记这个特点。

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并结合题意“两个内角的和等于90"”可知:该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第三个内角度数)用“180°-90°”即可可求出,进而判断即可。

【详解】180°-90°=90°;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关键牢记“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对称轴的定义可知,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对称轴的定义,灵活运用定义判断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
【详解】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0.70=0.7,105.0900=105.09。

本题叙述不够严谨,小数点后面与小数点末尾是两个概念。

故答案为:×。

5、√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可得:6﹣5<第三边<6+5,
所以:1<第三边<11,即第三边的长度在1厘米~11厘米之间(不包括1厘米和11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二、仔细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6、C
【详解】略
7、B
【解析】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缩小10倍;
故选B.
【分析】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1位,即缩小了10倍,缩小原来的;据此选择.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8、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判断王晓宇在班里的具体位置,再看他正后面一个位置是几列几行,用数对表示。

【详解】王晓宇在班里的位置是(3,2),即他在班里的第三列,第二行。

他正后面的一个位置就是第三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3,3)。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9、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0、C
【解析】略
三、认真填一填。

(每题2分,共20 分)
11、1 1
【分析】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只要除以不是1的数,都得1.(1)根据题意,假设被减数是11,因为被减数等于减数,所以减数也是11,然后再相减即可;(2)根据有关1的除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1)假设被减数是11,那么减数也是11;11﹣11=1;所以,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1.
(2)根据1的除法可得:1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得1.
故答案为1,1.
12、70°锐
【解析】因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
则另一个底角也是55°,
所以顶角为:180°﹣55°×2
=180°﹣110°
=7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70°,锐.
13、B C
【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根据图形,判断出指针指向即可。

【详解】,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B;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D旋转到指向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

14、2,60,86,3.05,0.2
【解析】试题分析:(1)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单名数化复名数,2.06t看作2t与0.06t的和,把0.06t乘进率1化成60kg,再与2t写在一起.(2)是整数的改写,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3)、(4)是长度的单位换算.其中(3)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5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05米,再与3米相加;(4)由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
解:2.06t=2t60kg;
(2)860000=86万;
(3)3米5厘米=3.05米;
(4)20米=0.2千米;
故答案为2,60,86,3.05,0.2.
点评:注意,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要带计数单位.
15、5 200 1430 740
【分析】kg和g之间的进率是1000,km和m之间的进率是1000,dm2和cm2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2kg=5kg200g;1.43km=1430m;7.4dm2=740cm2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换算。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16、15 10 20
【解析】略
17、锐角
【解析】略
18、2079
【分析】1元人民币可以换0.2079澳元,则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0.2079×10000澳元。

【详解】0.2079×10000=2079(澳元)
则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2079澳元。

故答案为:2079。

【点睛】
小数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19、600.066 六百点零六六
【解析】略
20、(4,4)(3,4)(5,4)42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知道明明在第4列,第3行;他的后面列不变行加1;他的同桌可能在他的左边也可能在他的右边,行数不变,列数加1或减1;由军军的位置可知这个班共有7列,每列6人,依此即可求出班级的人数。

【详解】明明在班级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3),他后面芳芳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4),芳芳同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可能是(3,4),也可能是(5,4)。

军军在班里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7,6),如果他正好坐在班级里的最后一位,这个班有7×6=42(名)学生。

【点睛】
此题是考查点与数对,关键记住: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

四、细心算一算。

(每题6分,共18分)
21、0.54;1.32;6.3;10
12.25;0.101;0.79;2.36;
12.84;9.91;5.42;6.3
【详解】略
22、0.98;4.38;3.228
【分析】小数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由此计算。

【详解】0.28×3.5=0.98 10-5.62=4.38 5.38×0.6=3.228
0.28
3.5140840.980
⨯ 10
- 5.624.38••
5.380.63.22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减法、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3、8;48;5;150;6;36
【分析】求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依次解答即可。

【详解】(1)16和24
21624
2812
246
23
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2×2×2=8
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2×2×2×2×3=48
(2)25和30 52530
56
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5
25和30的最小公倍数:5×5×6=150
(3)18和12
21812
396 32
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2×3=6
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2×3×3×2=3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

五、动手操作。

(每题 6 分,共 12 分)
24、
【解析】略
25、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六、想一想,解一解。

(每题 6 分,共 30 分)
26、36°、72°、72°
【详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一个顶角,底角是顶角的2倍,可画图分析如图:
顶角:180°÷(1+2+2)=36°
底角:36°×2=72°
答: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36°、72°、72°。

综合式按步得分;分步列式算对全得分,若第一步错全扣;若最后一步得数算错扣一半分。

答名、单位名称各0.5分。

27、7800元
【解析】78×(68+32)=7800元
28、1284.98吨
【解析】630.5×2+23.98=1284.98(吨)
29、95台
【分析】用要生产的总台数1070减去7天生产的7×85台,剩下的台数除以5天,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要生产的台数。

【详解】(1070﹣85×7)÷5,
=(1070﹣595)÷5,
=475÷5,
=95(台);
答:平均每天要生产95台。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理清思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0、2720米
【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求8秒可传播多少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相应数值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340×8=2720(米)
答:8秒可传播2720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