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1.(3分)2014年6月2日在省城大明湖举行了端午节龙舟大赛。

在划龙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划龙舟的桨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
D.停止划桨后,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龙舟运动的原因
2.(3分)物理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

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匀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3.(3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投入使用,飞机可以在舰上起降,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机是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造的
B.飞机的机翼是根据伯努利原理设计的
C.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时,航母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D.航空母舰上安装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现军事目标的
4.(3分)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坐在行驶车里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6.(3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B.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7.(3分)质量为8kg的均匀木块,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若用2N拉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1m,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大小是2N
B.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
D.拉力在此过程中做功是2J
8.(3分)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处不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9.(3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6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A.拉力F的大小为50N
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m/s
C.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J
D.拉力F的功率为10W
10.(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若改变F的大小,则下列判断不可能正确的是()
A.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D.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11.(3分)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质量为1200kg的“嫦娥三号”在距月面4m高处短暂悬停,然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

已知地球上g取10N/kg,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嫦娥三号”悬停时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的大小分别是()
A.2×103N 8.0×103J B.2×103N 4.8×104J
C.1.2×104N 8.0×103J D.1.2×104N 4.8×104J
12.(3分)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正比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的乘积。

现有实心木球甲、乙和实心铁球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所示,三球的半径关系为R
>R乙>R丙,若三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则下列结论不可能正确甲
的是()
A.v3>v1>v2B.v1>v2>v3C.v1>v3>v2D.v1=v2=v3 13.(3分)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

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

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
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
D.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
14.(3分)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

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

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g/cm3
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1.52N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g/cm3
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15.(3分)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
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运动的
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J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
二、填空题
16.(3分)2013年12月15日,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上月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从地球到月球,月球车的质量,惯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3分)在如图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F1=N,F2=N,F3=N。

18.(3分)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重力及摩擦均计。

则当甲、
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地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是N。

19.(3分)小明坐在前往西藏的火车上,心情很激动,拿出一小瓶氧气玩,不小心碰到压柄,部分氧气喷出,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火车高速经过时,人站在铁路附近有被“吸向”火车的危险,其原因是。

20.(3分)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车轮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留下黑色印迹,路上的行人闻到刺鼻的橡胶味,这说明橡胶分子在;同时发现轮胎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使轮胎的内能增加。

21.(3分)重8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恰好以0.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为W,运动5S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J;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a。

22.(3分)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

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填“增大”或“减小”)切菜的阻力。

23.(3分)斜面长15m的电动传送机把质量30kg的货物送至8m的高处(如图甲所示).货物在这过程中的s﹣t图象如图乙(g=10N/kg)。

求:
(1)货物在0至5s的运动情况是;
(2)传送带运转时,货物的运动速度是m/s;
(3)在第5秒到第20秒这段时间内,传送机的功率W。

三、实验题
24.小明总结初中两年物理学习所做的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大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

例如在甲图所示的实验中,应让木块在木板上做运动,摩擦力的大小就是通过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间接反映。

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间接反映出来的。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都有关系时,就要采用方法。

例如要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同时保持不变。

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的具体办法是。

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不变。

具体办法是:换用并让它们从由静止滑下。

25.根据下表所给的实验仪器图或实验装置图,把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26.(6分)周末小丽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

回家后她想知道牛奶的密度是多大,于是她向老师借来天平进行实验:
(1)小丽把天平放在上,并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处。

(2)她用称量为1000g的天平测盒和纯牛奶的质量,如图所示,盒和牛奶的总质量是。

(3)牛奶盒标识牛奶净含量是250ml,小丽找来同一品牌的一个空且干净的盒子测得它的质量是6g,这样她测得该品牌的牛奶密度约为g/cm3。

(4)她把末端切尖的吸管轻易插人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5)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你认为是原因使它的牛奶盒变瘪了。

五、计算题
27.我国自行研发的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平直路面上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2m2,以3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的输出功率约72kW,g取10N/kg。

(1)中巴车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静止在平直路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3)中巴车以30m/s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多少?
(4)中巴车改用汽油机作动力,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0%.以72kW的输出功率行驶1h,至少要燃烧多少kg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28.某同学用滑轮组从装满水的水井中将一铁块匀速提升了2m(铁块始终未露出水面).已知铁块体积0.006m3,铁块的密度为7.9×103kg/m3.(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不计,g=10N/kg)
求:
(1)铁块的重力大小;
(2)绳子AB给铁块的拉力大小;(3)在此过程中人做的功。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4年6月2日在省城大明湖举行了端午节龙舟大赛。

在划龙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划龙舟的桨一定是一个省力杠杆
D.停止划桨后,龙舟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龙舟运动的原因
【解答】解: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和运动员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龙舟是静止的。

故A错误;
B、桨往后划,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
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B正确;
C、在划桨时,手移动很小的距离,船桨就能移动很大的距离,因此船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
臂,是费力杠杆。

故C错误;
D、停止划桨后,龙舟受到阻力会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故D错误。

故选:B。

2.(3分)物理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

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匀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y与x成正比;
A、密度不随质量变化,因此不存在正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物体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B不符合题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投入使用,飞机可以在舰上起降,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机是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造的
B.飞机的机翼是根据伯努利原理设计的
C.飞机在航母上起飞时,航母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D.航空母舰上安装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现军事目标的
【解答】解:A、飞机在选材时,既要选择牢固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密度小的物质。

故A 正确;
B、飞机的机翼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伯努利原理设计的,故B正确;
C、飞机起飞时,飞机与航母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以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该选项
说法错误;
D、航空母舰上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

故D正确。

故选:C。

4.(3分)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解答】解:
A、研究蒸发和沸腾时,采用的是比较法,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C、5欧与10欧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与一个15欧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运用的
是等效替代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斜面实验,最终进行推理,得到“当阻力
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的结论,用的是逐渐逼近法,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坐在行驶车里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解答】解: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选项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故B选项正确;
C、冰的密度是0.9g/cm3,水的密度是1.0g/cm3,故C选项错误;
D、坐在行驶车里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和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人是运动的,
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6.(3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B.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解答】解:A、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木块两次都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故A选项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的质量不变,所以第二次木块具有
的动能多,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
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次实验的拉力
和摩擦力均相等;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W=Fs
=Fvt可知,拉力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大;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7.(3分)质量为8kg的均匀木块,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若用2N拉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1m,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大小是2N
B.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
D.拉力在此过程中做功是2J
【解答】解:A、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物体在此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也不
变,所以机械能不变。

故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物体是在水平桌面上,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它的力的作用,所以物体对桌
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G=mg=8kg×10N/kg=80N。

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8000Pa;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通过的距离s=1m,受到的拉力F=2N,所以拉力在此过程中做的功:W=Fs=2N
×1m=2J;故D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3分)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处不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解答】解:由图知,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的摩擦力。

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

故选:B。

9.(3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6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A.拉力F的大小为50N
B.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m/s
C.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J
D.拉力F的功率为10W
【解答】解:
A、使用的是定滑轮,不能省力,不计摩擦,拉力F=G=100N,所以A错误;
B、使用的是定滑轮,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与物体的速度相同为0.2m/s,所以B错误;
C、拉力F所做的功W=Fs=100N×6m=600J,所以C正确;
D、拉力F的功率P=Fv=100N×0.2m/s=20W,所以D错误。

故选:C。

10.(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若改变F的大小,则下列判断不可能正确的是()
A.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D.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解答】解:由于此时物体保持静止,物体的重力和摩擦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AB、若F适当增大,物体会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故A项不可能正确、B项可能正确;
C、若F适当减小,物体可能向下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小于重力;而原来静摩擦力等于重
力,比较可知,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故C项可能正确;
D、若适当减小F,物体可能仍静止,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故D项可能正确。

故选:A。

11.(3分)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质量为1200kg的“嫦娥三号”在距月面4m高处短暂悬停,然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

已知地球上g取10N/kg,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嫦娥三号”悬停时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的大小分别是()
A.2×103N 8.0×103J B.2×103N 4.8×104J
C.1.2×104N 8.0×103J D.1.2×104N 4.8×104J
【解答】解:着陆器在空中悬停时,受力平衡,根据F=G=mg得,F=1.2×103kg××10N/kg=2×103N;
着陆器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W=Fs=2×103N×4m=8×103J。

故选:A。

12.(3分)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正比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的乘积。

现有实心木球甲、乙和实心铁球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所示,三球的半径关系为R
>R乙>R丙,若三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则下列结论不可能正确甲
的是()
A.v3>v1>v2B.v1>v2>v3C.v1>v3>v2D.v1=v2=v3
【解答】解:
三球匀速到达地面时,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阻力f,二力平衡,G=f;
由题意可知,阻力f=kRv,
又知G=mg,故mg=kRv;
而m=ρπR3,
联立解得:v=πρR2g,
因为三球的半径为R甲>R乙>R丙,且ρ甲=ρ乙<ρ丙,
根据:v=πρR2g可知,v1>v2,且v1、v2与v3的大小都有可能,故D不正确。

故选:D。

13.(3分)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

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

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
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
D.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
【解答】解:(1)由图知,OM:ON=4:2=2:1,
∵p=,
∴A对桌面的压力:
F压=pS=300Pa×0.1m×0.1m=3N,即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3N,故A错误;
又∵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减去杠杠的拉力,即F压=G A﹣F M,
∴F M=G A﹣F压=G A﹣3N,
∵杠杠平衡,
∴F M×OM=G B×ON,
∴F M=G B=×4N=2N,
即:G A﹣3N=G B=×4N=2N,
所以G A=5N,故B错误;
(2)当物体B向右移动一格后,OM:ON′=4:3,
∵杠杠平衡,
∴F M′×OM=G B×ON′,
∴F M′=G B=×4N=3N,
所以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3N﹣2N=1N,故C错误;
所以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故D正确。

故选:D。

14.(3分)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

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

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A.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g/cm3
B.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1.52N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g/cm3
D.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解答】解:(1)设放水前后作用在A端绳子的拉力分别为、,圆柱体的体积为和密度分别为V、ρ,则
F1×OB=×OA;F2×OB=×OA
由上面两个式子可得==3:4 ①
ρ水Vg+3=G=ρVg ②
Vg+3=G=ρVg ③
联立①②③得圆柱体的密度ρ=3ρ水=3×1.0g/cm3=3g/cm3.故A错误;
(2)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滑轮下的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又另一种液体的深度比水少2cm,
故物体浸入另一种液体的深度是12cm﹣2cm=10cm
水的体积是V水=50cm2×20cm﹣10cm2×12cm=880cm3,
未知液体的体积是V=50cm2×18cm﹣10cm2×10cm=800cm3,
由于质量相等,ρ水V水=ρV,故未知液体的密度ρ液===
1.1g/cm3=1.1×103kg/m3;故C错误;
(3)F3=×(G﹣F浮)=2×(3×103kg/m3×10N/kg×10×12×10﹣6m3﹣1.1×103kg/m3×10N/kg×10×10×10﹣6m3)≈1.67N;故B错误;
(4)P=ρ液gh=1.1×103kg/m3×10N/kg×0.18m=1980Pa;故D正确。

故选:D。

15.(3分)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
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运动的
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J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
【解答】解:
A、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所以物体A对滑轮的拉力也是5N,手拉滑轮的力为
F=2×5N=10N
手拉滑轮的速度为v=×0.2m/s=0.1m/s,
所以拉力的功率为P===Fv=10N×0.1m/s=1W.故A正确;
B、匀速拉动滑轮过程中,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离滑轮越来越近,所以是运动的。

故B正
确;
C、因为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0J.故C错误;
D、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拉=
5N.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6.(3分)2013年12月15日,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上月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从地球到月球,月球车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答】解:
月球绕地球转动,月球车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所以月球车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运动;不变;不变。

17.(3分)在如图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F1=3N,F2=6N,F3=1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