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觉得赵越老师这节课上得很精彩,整节课她是以“奇”为中心主线,引领学生感悟文本。
具体有以下几个亮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入课“奇”
赵老师以绕口令《俗世奇人》开头,引出《奇》字,而且通过比赛的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紧接着,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什么叫刷子李?”“刷子李奇在哪儿?”,引领学生浏览课文,并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
如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给句子标上序号。
在交流、反馈中,教师引领学生对每一句话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到第五句话时,教师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匀匀实实”。
“匀匀”是什么意思,“实实”是什么意思,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从中落实词语教学。
教师教得实在,学生学得实在。
二、设计“奇”
赵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教授方式也很奇,本来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两部分内容是穿插在一起的,而赵老师却独具匠心地把他们截然分开,分成两条线来上,这样的设计显得条理清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感悟更加深刻,对刷子李的“奇”有了更充分地理解了。
三、板书“奇”
赵老师的板书与众不同,我们的板书一般是一项内容,而赵老师却板了两项内容,一项是围绕刷子李的“奇”来板书,写出效果奇、动作奇、规矩奇。
另一项是以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变化来板书,从曹小三看到师傅的黑衣服上连一个芝麻大的白点都没有从而对师傅感到很敬佩,认为师傅“牛”,到发现师傅的黑衣服上居然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只剩下失望的一个“唉”,后来又发现那个白点竟然是师傅在抽烟时不小心把裤子烧了一个洞。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的。
师傅的形象又在他的心目中变得“神”了。
这么一波三折的情感,赵老师就用简单的三颗心,三根线,三个字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算是一奇吧。
看法:因为对课文品味得多,相对来说读学生的时间就少了一点。
特别是对重点句的指导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