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马远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
进行调整,所有活动都有方案、总结、记录、图片等;
6、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老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有了很
大的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7、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绩喜人;自从我们开展课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学
校环境资源,坚持每星期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如跳绳、同心协力、篮球、
足球、羽毛球、游戏、越野跑、爬山、阳光伙伴等,其他竞赛队都坚持每天训练,训练科学、形
式多样,如田径队,我们原来连续四年没有拿过第一,而且都差人四五十分,现在变成我们连续
三年拿第一,而且都多出四五十分,三年获体育贡献奖;
8、课间操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形成了“2+1”的模式,每个级都会根据场地、学生特点、兴趣、季节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内容等,效果非常好;
9、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地制宜制作器材;到目前为止,学校自制了很多的体育器
材,这些器材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如纸足球、空饮料瓶做的简易保龄球、向四个方向用力的拔河器、实心球投准,拖轮胎、降落伞式手榴弹、塑料毽子、废篮球、足球做的橄榄球、劳动基地等,这些自制体育器材有经济、有趣、量大、多用、耐用、安全、方便、适用的优点。

二)、工作安排与设想:
我们的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是具体的实施总结价段(2010年9 月~2012年7月)。

主要落实、
总结课题的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全体实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
到理论,不断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习效率进行
评价.
1、进一步加强研究与资料整理,争取在2012年7 月结题。

2、2011 年2-3月写出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3、2012 年4月前收集、整理问卷调查资料,补回初一、二的分析资料,形成报告。

4、2012 年5月前补回对初一、初二全体学生的各项身体体质指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分析学生的各种情况,并写出分析报告。

5、2012 年5月前全部资料要补齐,准备结题。

6、2009 年9月—2012年3 月,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7、2012 年5月前写好结题报告、申请等。

8、2012 年5月再次检查资料,查缺不漏。

9、2009 年9月—2012年3 月构建课堂教学的模式:
(1)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设置好的场地和器材,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创造形成具有自己农村
校园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建立民主、轻松、愉快、自然、和蔼、宽松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与兴趣,培养成一种自觉、愉快、和谐、内容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构建课堂教学的模式:建构“心理准备—情景唤起——主动投入——活动展开——挖掘深入——延续拓展”的六个环节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研究小结,归纳,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形成有一定
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习效率进行评价(主要对学生的体育状况进行测试、比较、分析、评价),
(4)进行实验报告、分析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反思等的撰写与收集。

10、2009年9月—2012年3 月,构建师生主动参与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操活动模式。

利用学校环境等资源实行大课间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以劳动、歌舞、兴趣小组、健身、体操、武术、狮艺、爬树、攀岩、攀越、打秋千、挑战极限、团队合作、过桥、涉水、上坡下坡、
滑地、野外行走、越野跑、捉迷藏、长距离走跑交替、变速跑、信任背等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模式。

11、2010年2月—2012年3 月,构建学生---家庭---学校一体化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

利用学生进行传播、带动家庭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发挥学校体育流传到社会的重大传媒作用,引入民间艺术,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形成师生、家庭同乐的效果,创新与探索亲子体育活动
的模式,并且定期进行竞赛、活动等,形成一种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锻炼的理验,创造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造和谐、乐学、自律、自爱家园式校园。

12、编写校本教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模式,撰写总结性论文、教学案例等。

12、课题研究小组人员及具体分工:
课题组长:梁用泰,学校校长,负责总体研究设计与组织、调配。

课题副组长:姚洪、周水坤,负责研究策划与组织、调配。

课题顾问: 佛山教科所舒悦博士、佛山教育学院黄惠教授、湛江师范学院章晓霜院长、肖杰主任、李应桃主任等、进行研究指导,策划等。

课题主持:马远生,负责研究组织、策划、实施、调配等全面的研究工作。

课题副主持:刘杰枫、罗木生,负责协助课题全面工作。

课题组成员:李国兴、钟志峰、陈敏来、黄明峰、卢德全、钟瑜伦、杨植明、梁日长、张锡海、
陈承坚、王颖,负责研究实施。

4、经费投入需要不断的加大和保证。

5、宣传、实施、推广的力度依然需要加强,老师、学生对利用学校环境资源依然不够深,思
维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够开阔、改革的胆量不够。

6、由于场地的变化(投资了2千多万),所以很多资料很难整理,特别是校本教材的编写,由
于时间关系,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

7、改革与成绩之间的矛盾:按现在的实验看,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出现成果了,但怎样推广,
还是个问题。

二、1—2 项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一)、基本内容:
1、我们拍了一些的视频,编写了一些教材等供大家参考。

2、与课题相关成果:
1)、马远生的微课《运动的天堂》参加市微课评比获二等奖,
2)、马远生的微课《看我们多快乐》参加市微课评比获一等奖》,
3)、马远生的论文《谈“如何利用农村学校环境资源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获镇、市论文评比获一等奖,
4)、罗木生的论文《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环境资源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获市论文评比获二等奖,5)、周水坤的论文《提高课堂效率全攻略》获市论文评比获二等奖。

6)、陈敏来的论文《花毽基础动作教学初探》获市论文评比获三等奖。

7)、马远生的论文《谈上好初中体育课的“三诀窍”》获镇、区论文评比获一等奖,
8)、马远生的论文《利用农村学校环境资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行动研究》获镇、区论
文评比一等奖,市的三等奖,
二)、学术价值、社会影响:
1、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变,
课题主持人马远生连续八年承担镇以上的研究课,2010年10月进行了以课题为主题的《运动的天堂》的南海区骨干教师示范课,效果明显,得到市、区、镇领导的高度评价。

2、06 年、08年和2011年被评为南海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08年评为镇优秀中心教研组成员、2010年度被评为南海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2、连续三年课间操被评为镇第一名、连续三年获镇体育贡献奖、参加各项比赛成绩突出,体
育中考成绩优越、为镇、区的体育教育改革作出比较大的贡献,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影响。

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签章)
年月日
注:如项目研究工作需推迟结项时间、调整研究方向、变更重要课题组成员等重大变更事项,需另填报《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