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现将其报告与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容摘要如下:一、面临挑战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
面对这种情况,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围考虑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现实中令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带来太多的东西。
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
这种情形之下,甚至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
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
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从1991年到2000年国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市增长了6.05倍,为5.22倍,7.86倍,6.89倍,6.34倍,7.56倍,7.13倍,6.66倍。
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即便的增长速度低于,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
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
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
(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东南大学规划院
合肥市创新产业发展 迅速,以科技企业孵 化器为形态的众创产 业已经形成集群。 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 最新评价显示,合肥 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 全国第7位,稳居全国 高新区第一方阵。
以高新区为核心 的众创产业集群
以东部新中心 为核心的小微 型众创中心
合肥创新产业现状 东部新中心的优势
空间优势:近22平方 公里可利用地。 文化优势: 367公顷 工业锈带独一无二。 经济优势:GDP增速 ≥10%。 景观优势:现状水系 长度近16公里,景观 优美。 人口及人才优势:人 口稠密,产业基础强。
马钢 南淝河
现状鸟瞰照片
合钢
联系通道现状 为棚户区
四条生长廊道:巟业文明生长廊道
巟业文明生长廊道生长路径: 随厂区及其周边逐渐完成土地修复后,结合保留的巟业遗迹,通过功能植入对场所进行更新; 幵随着周边社区建设,不社区生活网络融合,将孤立的巟业厂房转化为连续的城市创意绿廊。
1. 评估幵修复污染土地。
总体定位二:青年中心
精准定位青年的个性不习惯,精细设置符合青年喜好的文化休闲设施和多样、时尚、劢感、现代 的公共活劢场所,形成青春气息浓郁的新社交空间、新活力舞台。 通过滨水公共空间不主题街巷营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对接、青年喜爱的时尚潮牌入驻、灵活 炫酷的空间形体设计,为青年群体提供包括巟作、玩乐、聚会、庆典、运劢等在内的最全面、最 前沿的服务,促进青年中心的形成。
创新产业 带
以创客空间为主要形态,东部新中心将被打造成为小微 型众创中心,与高新区众创产业集群一起,共同促进合 肥建设成为全国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
总体定位一:众创中心
小微创客企业青睐功能多样交织、空间多元聚合的特色场所。规划结合基地资源特点及其分布特 征,安排多种形式的小微创客集聚区,满足创客人群多元化空间需求,同时在中心区规划创新企 业所急需的釐融、教育、交流、展示、信息、中介等设施。小微创客集聚区主要分两种: 一.社区型小微创客空间:结合保留的标志性巟业遗迹,有机添加社区型创意孵化站,形成不居
收藏!合肥最新至2035年城市规划图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区,建13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
收藏!合肥最新至2035年城市规划图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区,建13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我是合肥买房参谋吴哥,211大学毕业,十余年房产经验,熟悉合肥买房政策、区域规划与学区,成功指导数千名购房者合肥置业。
以下为“合肥买房参谋”微信公众号粉丝问答精选提问分享。
合肥买房参谋公众号粉丝提问:您好,我长期外地工作,老家是安徽下面地市的,最近几年有回合肥发展的打算,但是不知道合肥未来发展怎么样?不知道可有详细的合肥空间规划发展介绍?合肥买房参谋回答:正好最近,合肥2021-2035年规划草案公布,未来15年合肥详细发展规划曝光!我们可以看到合肥未来整体的一个发展目标,全合肥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
冲国家中心城市、每年流入超24万人,骆岗成合肥中心,运河新城、少荃湖与蜀西湖同级,三县或县改区...合肥,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自古以来勇于开拓的楚风和婉约秀丽的吴韵在这片土地上交融生长,凝结成“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永续发展的无限动力。
建国后的合肥,作为“最年轻的省会之一”,短短几十年蝶变为以科教和新兴产业著称于世的特大城市,绿楔入城的扇叶格局成为中国规划教材上的经典范例,“翡翠项链”成为合肥市民的经典记忆。
今天的合肥,正以追赶者的姿态融入长三角、逐梦新时代,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国家使命,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2020年,合肥已经站上了“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近千万、市场主体超百万”的新台阶,迎来了历史发展新起点。
面向2035年的未来,我们理想中的合肥究竟应是怎样的模样?这里承载了我们关于合肥未来的无尽憧憬——明天的合肥,将成为“全球科创新枢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才贡献智慧、发挥才干;将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让年轻人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将成为“美丽中国新样板”,让八百里巢湖更加美丽动人,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将成为“城市治理新标杆”,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将成为“美好生活新天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诗意栖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同济大学方案在对合肥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战略规划实施四个专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应是创造新的繁荣,战略规划实施重点是要扩大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建构区域性大都市圈;培植城市创新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增强区域性服务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网络,建设有机整体的城市化空间系统;有序发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有机生长;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居性,塑造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强化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建设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整体效率;完善政府机构协同机制和城市规划实施机制。
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偏弱的城市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竞争优势逐渐取代城市的比较优势而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通过对合肥市集聚能力、扩散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测度与比较,可以看到:合肥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尚处于欠发达阶段,在全国各城市的发展中,位居中下游水平,在全国35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人均GDP排位倒数第三。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在全省中的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也显较弱。
2000年,合肥市的市区人口只占全省人口的 2.16%,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0%左右。
在对外交通联系方面尚不及芜湖、安庆、巢湖等城市。
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进入投资驱动阶段,但投资力度严重不足,2000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32位;在安徽省内,也低于铜陵和芜湖,显现了发展能力的不足。
合肥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差别明显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劳动者素质低、创业水平较差等,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二)不能失去的机会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已逐步形成了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集聚效应。
长江领域已成为我国一个最有希望的经济发展先行区,并将成为今后数十年中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经济地带。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方案集合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方案国际招标方案(一)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迈向创新、多元的长三角第四极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
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
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巢湖市区与庐江县划归合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赋予合肥新的历史使命——整合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带,引领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未来的合肥,将成为长三角西翼的现代服务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基地。
为了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中心城市,从“中部增长极”到“长三角第四极”的崭新跨越,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应是合肥的战略追求!“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
在“一心两带、环湖一体”的空间格局下,优化提升中心城,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创建城湖共生的生态宜居名城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合肥都市区将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双心两扇两翼”的功能空间形态,以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发展规划图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2011年2020年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简本合肥市人民政府一、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
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七、合肥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9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1.5%;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10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3%。
合肥十三五规划
合肥十三五规划
根据合肥市的十三五规划,合肥将致力于实现人民富裕、城市宜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治理有效的目标。
以下是合肥市在十三五期间的规划重点:
一、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合肥的经济质量和效益,构建现代产业集群。
二、城市建设:推进合肥城市功能提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注重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质量发展。
三、人民生活: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四、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修复工作,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五、文化与教育:推动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文化活动供给,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六、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和公共服务能力,构建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合肥市的十三五规划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通过此规划的实施,合肥将实现人民富裕、城市宜居、社会和谐、生态良好、治理有效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分析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分析摘要:文主要介绍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
文章详细阐述了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保协同和社会治理协同等核心策略,强调了这些策略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还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举措,包括交通网络优化布局、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智慧交通建设以及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区域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文章强调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推进的重要性,通过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建共享,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福祉。
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方面,文章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点项目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创新实践、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推广活动开展等多个层面,旨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最后,文章展望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设定,同时强调了加强区域合作和拓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以共同推进区域繁荣进步。
目录第一章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背景与意义 (1)一、合肥都市圈概述及发展历程 (1)二、一体化发展政策背景与支持 (2)三、高质量发展目标与愿景 (3)四、研究意义与价值阐述 (4)第二章合肥都市圈现状分析与评估 (4)一、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剖析 (4)二、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情况 (5)三、创新能力与科技资源分布 (6)四、存在问题及挑战识别 (7)第三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8)一、产业协同发展与优化升级策略 (8)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 (9)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10)四、改革开放深化与营商环境优化 (11)第四章策略分析:创新驱动能力提升 (12)一、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机制构建 (12)二、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体系完善 (13)三、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模式探索 (14)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优化 (15)第五章策略分析: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实施 (16)一、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 (16)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策略部署 (17)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举措 (17)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推进 (18)第六章策略分析:绿色低碳发展 (19)一、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点项目推进 (19)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创新实践 (20)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构建 (21)四、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推广活动开展 (22)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23)一、合肥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果回顾 (23)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策略制定 (24)三、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25)四、广泛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区域繁荣进步 (26)第一章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背景与意义一、合肥都市圈概述及发展历程合肥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长三角西翼,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联系的关键枢纽。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汇报2
合肥相当一个时期 的发展过程应该是 发展壮大中心城市 的过程。 历史地看待,合肥 目前正处于快速发 展时期(其速度可 能不低于前50年), 产业结构面临转变。 而产业结构的转变, 往往引发城市结构 调整,往往成为城 市大规模改变的重 要原因。由此我们 深刻感到合肥城市 拓展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
调整行政区划--保证市县联动发展
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实例(北 京)
当北京最终放弃 著名的“梁陈方 案”而选择中心 放射发展时就为 今天北京的种种 问题埋下了无尽 的后患――“城市 大饼”仍旧在摊、 历史文化名城的 “体形环境”在 继续遭受破坏、 开中国之首的小 汽车浪潮令城市 日夜处在尴尬之 中……由于北京 的问题是结构性 的,所以其解决 之道自然只能是 治标不治本:禁 用含铅汽油、不 断提高汽车排放 标准、开新路、 拓旧路、建立交 等等。
针对城市发展的框架, 合肥必须有所作为!
城市用地与空间
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趋 势
向心发展--“大饼” 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双心发展模式依然重压旧城
目前双心发展 的规划模式
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实例(常 熟)
以古城为中心的蔓延式 生长方式造成了常熟古 城区的巨大压力
考虑城市用地需 要和环境保护与 协调发展的需要, 市区沿四个方向 扩大至店埠镇、 上派镇、义城镇、 双墩镇,总面积 由596 平方公里 扩大为1672.5平 方公里。 肥西、肥东两个 县城与合肥合并 发展,有利于皖 中、皖江两个城 市群的联动发展, 有利于带动合肥 市域经济全面发 展,有助于合肥 现代化大城市的 形成。
战略之根本--具体的任务 抑制“大饼”式发展 趋势,构建全新城市 框架,着力于高品质 城市的追求--保持 旧城传统格局,新区 建设发扬光大! 两个非常具体的任务 1、确立新的发展极 2、发展新中心
合肥城市规划案例分析.ppt
141城市发展规划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 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 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 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 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 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 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 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 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 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 居住新区
生态建设区包括中
心城市等设施或人文规 划
生态协调区介于生
态保育区和生态建设区 之间
2 、绿地格局
合肥城市绿地总体格局呈两环、两片、六线、 数点的空间分布。两环:环城公园,二环路绿带; 两片:蜀山森林公园、清溪公园;六线:美菱大 道、黄山路、姥山路(马鞍山路)、南淝河绿带、 和平路及胜利路绿带;数点:逍遥津、杏花、包 河、花冲、瑶海、徽园、天乐、明珠广场等。 城市绿地在各城区的分布
合 肥 市 城 市 规案 划例
分 析
合肥市规划总图
城市性质
根据合肥市最近修编的总体规划,合肥市 的 城市性质是: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 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区域 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同时,合肥市也是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 金融信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这种城市性 质决定了合肥市将来是客流、物流的聚集高地, 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将十分旺盛。
发展现实基础
1、经济基础:2009年合肥GDP同比增长17.3%,增速分别高于全 国、全省8.6和4.4个百分点。
2、土地资源:合肥市域面积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城镇密集区 范围包括市区以及周边乡镇,面积2329平方公里。合肥的市区面 积838.52平方公里。是安徽省重点支持的城镇化发展地区
合肥市工业布局现状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合肥都市圈是指以合肥市为中心,覆盖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城市群,是安徽省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肥都市圈的建设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制定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加强交通建设。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交通建设。
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合肥都市圈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提升整体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需要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合肥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引导产业向都市圈内部辐射,形成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提升都市圈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要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各城市间要加强合作,形成紧密的城市群网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城市间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各城市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进行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六、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要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各城市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更加便利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的跨地域流动和交流。
七、加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
各城市要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的整体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八、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
合肥都市圈实施方案还要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
各城市要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共享,形成文化共同体,增进都市圈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合肥总体规划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地形地貌条件分析:合肥城市地形基本为岗 冲起伏的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区 除沿南淝河两侧有些洼地外,大部分地区高 于洪水位。城市建成区高程(吴淞零点)为 12~45米,少数沿河洼地高程为10~12米, 大蜀山海拔高程282米。地形地貌条件对城市 北部和西部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10月
汇报内容
1、 合肥市概况 2、 修编背景与指导思想 3、 规划回顾与评价 4、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5、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 城市性质职能、规划层次范围与期限 7、 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8、 市域城镇体系与空间管制 9、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0、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1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2、生态与环境保护 13、市政基础设施 14、城市综合防灾 15、近期建设与城市远景
水资源开源可行性 (1)淠河引水工程 合肥市西部的大别山区,降水量丰富,水质优良。根据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 向非农业供水规模可达到11.67亿立方米。根据水利部门的 意见,合肥市城市取水量可达到4.0亿立方米。
(2)引江济巢工程 开展引江济巢工程,根本改善巢湖水环境(大部分为现有 工程,局部改造); 东移巢湖取水口,提高取水安全性,巢湖水质改善后,作 为城市重要水源。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人口与用地规模均有较大突破; 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带来的新机遇; 市委、市政府提出面向未来的“141”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指导思想
• • • • • 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科学发展) 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条件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保障(优先发展) 突出合肥特色和比较优势 (重点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 (目标发展)
合肥城市规划 PPT课件
滨湖新区的“十二五”目标是:建设六大中心,打造“一岸三轴 新地标”。道路围合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新增50平方公里;建 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新增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 着力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以此带动合肥经济的全面发展。
2020/3/30
12
关键词:便利的交通
合肥位于“京福”高铁(四纵之一) 和“沪蓉”高铁(四横之一)两条大 动脉交叉点。合肥高铁南站建成后将 是继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之后的华 东第三大车站。
关键词:从141到1419
对于城镇化建设,合肥未来将大力发 展1419新城镇体系,即在原“一中心, 四组团,一新区”的基础上,增加9城 镇建设。
重点打造滨湖新区,提升主城区,拓 展四个副中心城区的基础上,加快小 市镇和新农村建设。即肥东县重点发 展长临、梁园和石塘;肥西重点发展 高刘、紫蓬山、三河;长丰重点发展 水家湖、吴山和下塘
“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 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
“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 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 的核心区域;
“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 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2020/3/30
到 “十二五”末,合肥市域人口将达 到700万,其中市区人口将达到400万, 建成区面积也将达到410平方公里。
7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契机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 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 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 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 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合肥城市总体规划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
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
《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
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人口与用地规模(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2%;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00万人;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核一圈五轴”。
合肥剑指国家中心城市破解南京都市圈放大招
合肥剑指国家中心城市破解南京都市圈放大招上图是合肥滨湖新区当年的一张中心区效果图示意。
也就是说,合肥滨湖新区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
早在2006年11月,滨湖新区便已正式启动建设,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规划实施。
十年之后的今天,安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滨湖新区提档升级,直接瞄准国家级。
国家级新区推动形成全国性区域增长极事情不仅仅止于此,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安徽省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旨在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形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这个定位就不得了了。
我们来看看半年前获批的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定位是什么样的:江北新区的发展定位是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开放合作示范新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发展支点;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的新增长极。
表面上看,两个新区对于定位的描述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江北新区就事论事,重点描述自己的身份,而滨湖新区则完全不同,不可不谓之高瞻远瞩,站在合肥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点,指向的是全国重要增长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是发端于江苏的一则典故。
如今,安徽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意在何处,已是愈来愈显山露水。
米字型高铁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开通运营。
以合肥为中心的“1、2、3、4、5小时高铁都市经济圈”得以确立,合肥跃升为名副其实的高铁枢纽。
商合杭高铁、合安九高铁、郑合高铁、合蚌连高铁……合肥“米”字形高铁网络逐步成型,“水陆空”立体大交通全方位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愈加凸显。
合宿青高铁绕开南京深入苏北腹地2015年末,最牵动江苏北部地区网民眼球的铁路——合宿青高铁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合宿青高铁途经定远、明光、五河、泗县、泗洪、宿迁,在新沂接徐连客运专线至连云港,接在建青连铁路延伸至青岛。
合宿青高铁一旦建成,合肥将直接绕开南京,深入苏北腹地,直达胶东半岛。
(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东南大学规划院
老城中心 政务文化新区中心
合肥南站中心 滨湖中心
徽州大道发展轴 龙川路-龙岗路发展轴
东部新中心
主 城
巢 湖 交
通 走
廊
合肥城市空间拓展轨迹
低碳 城市
海绵 城市
智慧 城市
人本 尺度
开放 街区
公交 导向
紧凑 发展
多元 混合
24小 时活
力
立体 交通
绿色 出行
信息 化建
设
总体格局
基亍总体定位和现状特点,规划构建了
创业服务 创新数据中心
保留标志性构筑物,植入新建筑
四条生长廊道:城乡一体生长廊道
城乡一体生长廊道规划策略: 尊重现状建设情况,依据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有机增 长、渐进发展的弹性生长框架,促进城乡社会、经济、文化、 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营造城市不乡村和谐共生,传统不 现代交相辉映的新城乡空间。
合肥市创新产业发展 迅速,以科技企业孵 化器为形态的众创产 业已经形成集群。 2016年国家级高新区 最新评价显示,合肥 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 全国第7位,稳居全国 高新区第一方阵。
以高新区为核心 的众创产业集群
以东部新中心 为核心的小微 型众创中心
合肥创新产业现状 东部新中心的优势
空间优势:近22平方 公里可利用地。 文化优势: 367公顷 工业锈带独一无二。 经济优势:GDP增速 ≥10%。 景观优势:现状水系 长度近16公里,景观 优美。 人口及人才优势:人 口稠密,产业基础强。
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暨核心区城市设计
总体定位
众创中心——长三角西部小微众创基地 青年中心——华东地区的青年活力舞台 东部中心——城市未来再次跨越的引擎
总平面图
总体定位一:众创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方案从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全球化时代的合肥、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城市空间形象策划等七个方面对合肥城市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进行分析。
现将方案要点摘要刊登如下。
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合肥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肥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合肥市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化,WTO和新经济合肥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要改变地处“半边缘”地理区位的现状,强化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南京的区际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核心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经过长江三角洲尽快导入合肥市区,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向核心积极靠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二)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竞争长江下游“T”型结构是合肥发展的依托。
综观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在21世纪前20年,将形成以长江流域崛起为标志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
长江作为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级轴线,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东西南北经济形成一体。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依靠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下游地区的“T”型结构的顶点,拥有许多发展机遇。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带动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最近的省会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无疑对合肥市产生影响。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
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
随着合肥到芜湖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的陆续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合肥与上海、南京的距离,使合肥尽快融入其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
(四)南京大都市区的合作与竞争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区为中心,其范围包括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地区。
随着宁合高速公路和合芜高速开通,合肥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络都在2小时以内,宁西铁路已经在建,合肥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门户和节点。
合肥与南京联系的便捷,意味着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和知识等)的流动更加容易,争夺更加激烈。
如果合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失将更为严重。
事实上,随着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出口商品集装箱、航空客运市场,文化、医疗卫生等消费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被周边城市夺走,苏皖六城市打造的“南京都市圈”必然造成对合肥传统经济腹地的挤压。
(五)合肥城市发展优势从全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合肥市已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
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已成为安徽全省的公路交通中心,随着“312”国道和“206”国道在合肥交汇,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合铜、合宣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宁西铁路的建设,合肥还将成为三条国家重点干线铁路的交汇点和辐射五个方向的大型铁路枢纽。
合肥机场也有直接国内大中城市20余条航线和直达香港的航班。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合肥将成为西电、西气、西油东送管线的必经之地,同时也将成为沪、苏、浙商品西输,生产要素东流的集散地,一个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域交通枢纽将很快建成。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数、各类科技人员数、平均每百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每千人中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人数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合肥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上佳的人居环境。
(六)城市发展障碍整体实力不强。
合肥尽管 50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其它历史悠久的省会城市相比,在23个省会城市中(除人口少的藏、青、宁、内蒙古等外)综合实力最弱。
在南京经济区19个城市中,市区GDP总量居第3位,人均GDP却列第10位。
从长江产业带看,若以整个市辖区比较,合肥GDP总量、人均GDP分列第22位和23位,尤其人均GDP只相当于长江产业带各城市平均水平的60%左右。
合肥的人口、土地面积与南京、苏州相当,GDP仅及它们的1/3-1/5,人均GDP为1/3-1/4,机场客运量仅及南京的1/9左右。
产业层次偏低。
合肥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按GDP三次产业构成为14.8:46.5:38.7,按就业三次产业构成是51.4:21.3:27.3,这在省会城市中明显偏高。
合肥工业结构的轻重工业比为39:61,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工业占52.2%,绝大部分属初加工;重工业采掘业和原料工业占40%。
除机械工业外,大部分加工程度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
合肥在50年发展历程中,明显地表现出城市地区发展迅速,郊区发展缓慢。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也呈扩大之势。
1990年以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都在1:3,1994年上升为1:3.83。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73元,与全省平均水平1863元相近。
现代化大城市同落后农村并存,“省会大城市带国家级贫困县”,城乡差距大,城乡矛盾突出。
行政资源分割。
合肥城市发展迅速,产业、资金、技术、人口的高度集聚,加剧了城市内部的地区差异。
由于合肥市与下辖县区之间由于经济实力差异和利益主体的不同,在开发和管理方面,按行政区权限下放,实施分权发展,导致各辖区县的发展各自为政,存在明显的分离趋势,尤其市区之间、市区与辖县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竞争关系,从而形成市与辖区县的发展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表现为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不协调。
城市开发分散。
合肥市自90年代以来陆续建设了多个开发区,目前已成为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和外资集中区域。
从全市范围看,众多开发区呈分散分布之势,无论是开发面积、工业总产值还是吸引投资额均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安徽为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在以合肥为中心,由南京-徐州-开封-郑州-武汉-黄石-南昌等大城市包围的区域内,还没有形成特大城市。
从安徽省来看,合肥市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其在安徽省内的地位比较明显,具有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潜力。
合肥的发展只有高起点、大规模,才能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
城市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GDP 总值过千亿,人口规模300万。
(一)城市发展目标合肥市2000年市区人口134.5万,2001年GDP总量325亿元。
合肥要想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就必须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假设合肥市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十五”计划预测的增长速度(11%、10%、9%),以2000年为基年,可以得到2001-2020年GDP总量按不同方案的预测值。
如果GDP总量要达到1000亿元,即使按11%的年均增长率,也要到2011年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若9%方案的增长率计算,则要到20 14年才能达到GDP千亿目标。
因此,要在2010年达到千亿目标,必须考虑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城市整体发展策略合肥要在远期实现千亿GDP的经济发展目标,一方面,扩大金融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利用充足的土地资源,以土地交换资金,鼓励外资成片开发与改造,扩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外,充分利用合肥市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利用合肥市作为全国科研教育基地的基础,发展教育,提高整个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努力将智力因素转化为经济效益。
1、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与交通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在于:(1)强化接受辐射的能力。
合肥接轨长江三角洲,地处宁郑汉大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因此,合肥的发展要注重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区域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三角洲技术、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势,主动接受长江三角洲乃至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建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基地。
(2)加快交通体系的发展。
合肥市经济地理的优势取决于交通地理的优越程度,要改善合肥地处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处境,必须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将合肥市与长江三角洲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靠拢的目的。
(3)优化产业结构。
合肥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比例呈现“二、三、一”型,今后应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要盲目追求其它城市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做法。
合肥产业结构优化要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国家级制造业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以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主。
2、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南进东拓西缓北抑合肥城市发展的空间要素主要有三:(1)宁西铁路。
作为全国的铁路主干线,呈东西方向绕城北横贯合肥市区,可以拉动未来合肥市的整体空间向东西方向发展。
(2)巢湖。
位于合肥东南部,是合肥城市扇形结构的开敞空间的楔状地带,将制约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
(3)地形地貌。
合肥北部是老工业区,且有丘陵阻隔,限制了城市的北向延伸。
西部地区是合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有蜀山、紫蓬山的阻隔,也将对城市的西部扩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目前的合肥市的城市形态为扇形结构,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
城市空间拓展保持原有扇形结构,以主城为核心,加快肥东、肥西新城区建设,采用“南进-东拓-西缓-北抑”的空间发展战略,以城区周边的绿地控制组团的发展规模和方向,采用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组团式的结构布局,将合肥城市做大、做强。
南进--新城区在312国道南侧依托老城区相对独立发展;东拓--沿长江路向东经肥东县城拓展到高速公路立交桥附近;西缓--312国道北侧为未来城市第三翼伸展区;北抑--西北为城市水源地,北为宁西铁路、对外交通站场、新飞机场选址区,用地潜力不大,限制发展。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向巢湖拓展。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撤消巢湖地级市,将中心城区调整为合肥市巢湖区,所辖庐江县一并划归合肥市。
城区向东建设完善新火车站综合试验区和龙岗工业区,向北延伸建设完善双凤工业区,向西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郊游憩风景区,向南建设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桃花工业区,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绿地楔入、绿带环绕、多中心、组团式的总体布局。
老城区成为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多功能综合区;新城区在绕城高速公路南侧,发展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独立组团,成为布局合理、风格独特、功能完善、环境舒适、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区。
东部利用交通枢纽优势,结合肥东县城发展流通、物流组团。
远期沿宁西铁路方向,跨越蜀山,采用飞地式向西延伸,形成新的高新产业区或科学城。
城市结构从单一中心大城市结构向一主两辅中心的都市区结构转变。
(三)城市发展战略地点1、主城区:优与美的提升合肥主城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园林城市的典范,城市的发展主要在于优与美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