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木星的基本特征,如大小、质量、卫星数量等。
学生能够描述木星的外观和大气层。
学生能够解释木星对太阳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木星的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木星的基本特征,如大小、质量、卫星数量等。
木星的外观和大气层的特点。
木星对太阳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木星大红斑的形成和特点。
木星卫星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木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木星的相关图书和资料。
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创造探索的氛围。
学生座位安排,便于小组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木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木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木星的特点和对太阳系的影响。
2. 探究活动:分组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木星的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木星的基本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木星的外观和大气层的特点。
3. 知识讲解:讲解木星的基本特征,如大小、质量、卫星数量等。
讲解木星的外观和大气层的特点,如大红斑的形成和特点。
4. 应用拓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木星卫星的分类和特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制作关于木星的展板或海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木星的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木星的外观和大气层的特点的描述能力。
3. 学生对木星卫星的分类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馈与调整1. 教学评价的实施:在课程结束后,通过作业、小测验或者课堂提问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木星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反馈的整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分析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需要重点解释和巩固的知识点。
聆听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目标•能正确听辨出片段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清晰地口唱出来•了解《欢乐使者》这首曲子的背景与含义•能够感受到木星的神秘与威严,从音乐中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神秘教学过程导入1.播放《木星》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让学生聆听,尝试感受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引导学生表达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和想法,让全班一起分享。
学习片段1.演奏《欢乐使者》的片段,并让学生跟随旋律口唱。
在口唱之前,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高低起伏和节奏的快慢变化。
2.分小组让学生练习口唱片段,鼓励他们多多练习,争取口唱得更加流畅准确。
学习背景1.介绍《欢乐使者》这首曲子的背景和创作故事,讲述作曲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写下这首曲子作为庆贺和纪念。
2.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是什么?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和感受?感受木星1.播放一些关于木星的有趣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木星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特点。
可以讲解木星的大小、重量、距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通过音乐和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木星的神秘和威严。
可以用一些形容词和画面,比如:宏伟、壮观、神秘、充满能量等,来描述木星。
总结1.让学生再次口唱《欢乐使者》的片段,并让他们分享在今天的课堂上收获最多的内容和体会。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强调口唱的重要性和练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常常练习,才能唱好这首曲子。
总结本节课以《欢乐使者》作为学习片段,结合科普和思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了木星的神秘和威严。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除了增强音乐素养,也能从中感受到宇宙的神秘和威严,增强自己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含5篇)
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含5篇)第一篇: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欣赏《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音乐的方法,感受音乐表现的情绪。
2.通过分析、旋律记忆等方法,反复聆听音乐,分辨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
3.通过欣赏作品,促进学生对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歌词的创编与曲谱的编配,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色彩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星空畅想”。
自古以来世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星空的美丽神话,你都听说过哪些呢?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关于星空的图片,看到这幅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式的交流,让同学们对星空产生无限遐想,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美好愿望。
通过观察图片展开联想,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建议】在看图联想的环节,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为接下来的欣赏做铺垫。
可以选一些音乐片段,让学生选择出表现太空的音乐,说明理由,引出本课欣赏作品,并对表现太空的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2.完整聆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与太空和九大行星有关的大型交响乐作品《行星组曲》中的一个乐章《木星——欢乐使者》。
(1)初次聆听,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与感受。
(2)介绍作品及作者。
(3)分析作品,分段聆听。
整首乐曲共分三个部分:①第一部分分别表现了三个不同的主题。
教师: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②第二部分《欢乐颂歌》作为主旋律重点欣赏。
教师:这段音乐的速度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音乐的情绪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③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设计意图】将整首乐曲划分为三个部分,边欣赏作品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建议】在分析作品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给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例如:引导学生在分析作品时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聆听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8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8一. 教材分析《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木星带来的欢乐氛围。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和谐美,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概念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感受《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的旋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和谐美,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旋律美和和谐美。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反复聆听《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和和谐美。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音乐曲目、图片、文字等元素的课件。
2.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播放《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
3.乐器:准备一些简单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课堂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木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星的特点。
然后播放《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详细介绍《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的曲作者、创作背景等。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美和和谐美。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的旋律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小学音乐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7七色光彩《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7七色光彩《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一、教学内容1、课题: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七色光彩》----《木星—欢乐使者》2、课型:1课时欣赏课3、设计理念:《木星—欢乐使者》选自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创作的《行星组曲》中的第四乐章。
作品规模较大,需要分析两部分共四个主题的要素、乐器分类及旋律特点。
因此我在设计时,自制了微视频,创设了“星球大战后,地球与木星建交,‘我’来破译音乐密码”的情境,调动学生欣赏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使命感的作用下,愿意自主思考、共同探究作品。
我将作品两部分设计为“一号密电”、“二号来信”。
其中“一号密电”通过分析A、B、C主题的三要素、乐器音色、旋律特点了解木星使者性别、年龄段、性格、形象、喜好。
“二号来信”在分析三要素、音色、旋律特点后,总结木星是“欢乐”使者。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种要素,灵活的教法与学法,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参与度高。
创编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全面参与;成果汇报,既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老师检测和强化的环节;汇报式的强化过程落实到每个学生;这些都有效防止了教学的空讲、花架子和形式单一、防止了学生学习的泡沫和师生为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我设计只欣赏作品的两部分。
原因有以下2点:1、这是一首欢乐颂歌,因为完整聆听需要将近9分钟,如果欣赏完整,肯定要舍弃一些环节,考虑到《音乐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音乐课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本节课应给孩子留下体验、创编的环节。
2、教科书提供的音响资料本身的就是没有第三部分的《木星-欢乐使者》,《教师用书》中第87页提出,如果时间充足,可以欣赏完整。
为了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时间的安排非常紧张,因此放弃欣赏第三部分。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6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名师教案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互动法。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地点:录播教室。
课题:《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管弦乐曲带来的优美旋律及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变化带来的美感,增强学生对管弦乐作品的的喜爱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讲解、互动,让学生在音乐要素的对比中,感受两部分音乐的色彩变化。
3、知识与技能:通过哼唱等方式,体验第二部分颂歌题材饱含深情的情绪,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感受两部分音乐的色彩变化。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约1分钟)师生问好。
师:欢迎步入音乐课堂(约1分钟)二、复习:谱例。
三、导入新课:(约4分钟)师: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四、讲授新课:(约20分钟)1、请同学们先来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并思考音乐给同学们怎样的感受。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
3、讲解第一部分音乐结构(A、B、C三个主题),导入并欣赏A主题,然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师生互相讨论相关问题并作以归结。
4、导入并欣赏B主题,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师生互相讨论相关问题并作以归结,完成相关活动。
5、导入并欣赏C主题,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师生互相讨论相关问题并作以归结,完成相关活动。
6、导入并欣赏乐曲第二部分(颂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师生互相讨论相关问题并作以归结。
7、复习巩固《欢乐颂歌》乐谱。
五、学生提高和创意练习:(约6分钟)欣赏: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欢乐颂歌》。
六、学生巩固练习:(约7分钟)欣赏:完整看视频欣赏管弦乐曲《木星——欢乐使者》并简介作者。
七、小结:(约2分钟)音乐……八、质疑:(约1分钟)你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吗?九、作业:(约1分钟)上网聆听行星组曲的其他六个乐曲。
聆听《木星──欢乐使者》教案
聆听《木星──欢乐使者》教案教材分析:管弦乐合奏《木星──欢乐使者》由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创作。
教材选取的是第四乐章,乐曲一开始出现了欢闹的主题似乎众神把天堂都震动了,接着音乐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最后出现了书中出示的旋律,宽广而神圣,犹如宗教里感恩歌的音乐。
教学目标:1、通过多次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2、反复聆听,听辨乐曲的乐器和速度。
3、熟悉第二部分旋律,并用口琴吹奏欢乐颂歌。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辨每部分主题的力度、速度与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熟悉第二部分旋律,并用口琴吹奏欢乐颂歌。
教学准备:PPT、口琴、卡纸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3分钟)导语: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步入音乐课堂!叶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们一起欣赏。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的心情是如何的?(激动、高兴、自豪、骄傲)二、聆听第A部分(5分钟)1、初次聆听A主题师:通过宇航员的探索,让我们知道了地球以外更辽阔的世界。
今天让我们也登上宇宙飞船,开启奇妙的太空之旅。
师:小宇航员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
让我们一起感受飞船强大的加速力第二次的加速,准备。
旁白:小宇航员们,我们已顺利进入太空(欣赏图片)师:第一次登上太空,你们的心情如何?2、再次聆听A主题师:宇宙浩瀚无边,充满着未知,音乐是通过什么主奏乐器描绘出来的?是管乐还是弦乐?(管乐)师小结:这段音乐中管乐为主奏乐器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弦乐为伴奏乐器,带领我们在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宇宙中不断地穿行。
3、聆听B主题师:小宇航员们,请你们紧握方向盘,让我们继续前进三、聆听第一部分(C主题)1、出示木星图,介绍木星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了这趟神奇之旅的目的地——木星。
你们了解木星吗?师: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巨大呢,一个木星可以装下一千多个地球,木星公转一周需要11年。
2、初次聆听C主题,画图谱师:木星围绕太阳飞行,它一共飞行了多少次呢?请随老师画一画木星飞行的轨迹?3、再次聆听C主题,速度和力度师:木星飞行的轨迹是一样的吗?师:后面的飞行轨迹越来越大是因为它飞行的速度和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渐快,渐强)4、三听C主题,听辩乐器师:木星每一次的飞行,音乐中演奏的主奏乐器是一样的吗?你听出了哪些乐器?师: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管乐组的有圆号,小号,长号和长笛,弦乐组的有小提琴,还有打击乐器组的定音鼓、三角铁、铃鼓、大镲。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木星的基本概况,如位置、大小、结构等;(2)培养学生对木星探测的认识,了解探测方法及探测成果;(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木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木星的相关知识;(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探测木星的方法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怀;(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木星的基本概况;(2)木星的探测方法及探测成果。
2. 教学难点:(1)木星探测方法的理解与应用;(2)分析探测成果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木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设计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木星的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木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木星;(2)提问:“你们对木星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已知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木星的基本概况,如位置、大小、结构等;(2)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木星的探测方法,如地面望远镜观测、航天器探测等;(2)介绍探测成果,如木星的卫星、行星环、大红斑等;(3)分析探测成果的意义,如对了解木星及宇宙的认识。
4.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探测木星的方法和成果;(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2. 收集有关木星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3. 思考:如何探究宇宙中的未知星球?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木星基本概况和探测方法的理解。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木星-欢乐使者》教案(片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木星的基本知识,如木星的特征、位置和卫星等。
2. 通过观察木星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探索木星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木星的基本特征:大小、质量、外观等。
2. 木星的位置和运动:太阳系中的位置、公转和自转等。
3. 木星的卫星:四大卫星的名称和特点。
4. 木星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磁场、风暴、陨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木星的基本特征、位置和卫星、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木星的磁场、风暴和陨石等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木星的特征。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木星的位置和卫星。
3. 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木星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木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木星的特征。
2. 讲解:讲解木星的基本特征,如大小、质量、外观等。
3. 观察:播放木星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木星的外观和运动。
4. 讨论:分组讨论木星的位置和卫星,分享学习心得。
5. 案例分析:分析木星对地球和人类的意义,如磁场、风暴和陨石等。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木星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木星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来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木星位置、卫星知识以及木星对地球和人类意义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发言,以此评估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木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确保其清晰度和相关性。
2. 准备教案中所需的PPT或黑板,标注和展示关键信息。
3. 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相关资料,如木星的磁场、风暴和陨石的研究报告。
4.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总体良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星——欢乐使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察夜空时是否注意过那颗最亮的星星,那就是木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星的奥秘。
举例:讲解木星的引力作用对地球的稳定作用,以及木星如何帮助地球避免小行星撞击的实例。
(4)人类对木星的探测:回顾人类对木星的探测历程,如伽利略号、朱诺号等,了解人类对木星的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举例:介绍伽利略号和朱诺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和发现,强调人类探测木星的意义。
2.教学难点
(1)木星的外观特征形成原因:学生对木星外观特征的形成原因理解较为困难,需要详细解释。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木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积极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星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木星——欢乐使者》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木星》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并进行创作和表现,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插图、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五年多的音乐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理解音乐作品。
但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木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木星》,理解其音乐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木星》,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木星》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让学生聆听《木星》,感受其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3.学唱:教授学生演唱《木星》,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4.演奏:引导学生用乐器演奏《木星》,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5.创作: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将《木星》的旋律进行变化,或创作新的旋律。
6.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乐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旋律:上升下降•节奏:欢快、活泼•情感:欢乐、热情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星——欢乐使者》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木星作为欢乐使者的形象。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和明亮的旋律描绘了木星带来的欢乐气氛;第二乐段则以慢速的旋律展现了木星安静的一面。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歌曲的内涵理解尚有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木星——欢乐使者》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木星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木星——欢乐使者》的曲调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歌曲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媒体资源,营造欢乐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歌曲《木星——欢乐使者》的音频、视频文件,以及与木星相关的图片、动画等。
2.准备乐谱和歌词,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歌曲的相关信息和文化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木星——欢乐使者》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同时,展示木星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管弦乐《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管弦乐《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星-欢乐使者》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首管弦乐作品。
这首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展现了木星带来的欢乐气氛。
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管弦乐队的基本组成,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管弦乐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木星-欢乐使者》的乐曲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4.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3.管弦乐队的基本组成和协作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乐曲,使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2.讲解法:教师对乐曲、乐器和演奏技巧进行详细讲解。
3.实践法:学生亲身体验乐器演奏,掌握演奏方法。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木星-欢乐使者》乐曲。
2.准备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曲谱,供学生实践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木星-欢乐使者》的乐谱,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标题和作者。
播放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欢乐气氛。
2.呈现(10分钟)教师对乐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不同部分。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演奏整个乐曲。
教师观察学生的演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乐器图片教学设计7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乐器图片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一首曲目,这首曲目以描绘木星为主题,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木星的神秘和欢乐。
乐曲中运用了多种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使乐曲具有丰富的音乐形象和鲜明的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以这首曲目为主线,通过图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某些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乐器的认知和演奏技巧的培养。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乐曲《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的主题和音乐形象。
2.认识并了解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
2.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音乐欣赏和演奏技巧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图片教学:通过展示乐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
2.音频教学: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并分析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演奏,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乐器的图片和音频资料。
2.准备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木星的形象,引导学生产生对木星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
2.呈现(10分钟)展示乐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性和演奏方式。
同时,播放乐曲《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分析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人音版
举例:歌曲中的特定旋律、节奏型,如长音、附点节奏等,需重点讲解和练习。
(2)木星基本知识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木星的特征、位置等,拓展学生的宇宙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木星——欢乐使者》,提高对旋律、节奏的辨识与理解;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锻炼表情、动作等表演技巧;3.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木星相关知识,拓展对宇宙的认知;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组合作进行歌曲练习,增强集体荣誉感。以上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索了木星的奥秘,学习了歌曲《木星——欢乐使者》。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意识到在讲解木星知识时,需要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木星的特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加入更多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木星的魅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讨论主题不够明确或者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为了改进这一点,我将在下次课程中明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同时,我会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展开讨论。
最后,我觉得在总结回顾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知识的梳理中来。例如,请学生来总结木星的特点或者分享他们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收获。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把握不够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简单的音乐练习,如节奏拍击、旋律模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7课《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案,教学内容源自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四章《太阳系》第三节《巨行星》。本节课主要围绕木星展开,内容包括:
1.木星的概况:介绍木星的基本特征,如质量、体积、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等。
2.木星的结构:讲解木星的内部结构,包括核心、大气层等。
-卫星特点的掌握:木星的卫星各有特色,如何区分和记忆它们的特点,如木卫一的热火山活动,木卫二的冰层覆盖。
-探测任务的了解:各个探测任务的细节较为繁杂,学生可能难以记忆,如“伽利略号”探测器的具体任务和发现。
-宇宙空间尺度的感知:由于缺乏直观体验,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尺度感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木星的结构特点和大红斑的形成机制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动态图解和比较地球的气象现象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星相关的问题,如木星卫星的特点、木星的探测任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木星模型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木星卫星的运动轨迹和特点。
3.木星的大气现象:探讨木星大气中的著名风暴——大红斑,以及木星的其他气象现象。
4.木星的卫星:介绍木星的部分卫星,如木卫一、木卫二等,并分析其特点。
5.人类对木星的探索:回顾人类对木星的研究历程,以及我国在木星探测方面的贡献。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学习木星的基本特征、结构及大气现象,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宇宙空间的观念。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操作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年级【音乐(人音全国版)】木星—欢乐使者(片段)-1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聆听乐曲的片段,听辩演奏乐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5’
一、导入
1.观看关于星空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音乐片段为视频进行配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聆听学生配乐效果
9’
二.聆听乐曲片段,学习西洋管弦乐队排列
1.介绍《木星-欢乐使者》创作背景,了解作品创作来源。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2、通过配乐,聆听、听唱等实践活动,感受乐曲的风格,记忆乐曲的旋律。
3、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乐队现场演奏的氛围。
2.聆听乐曲第一部分A段感受音乐情,辨别演奏乐器并随音乐模仿。3.学习铜管乐和弦乐组乐器排列位置。
4.聆听乐曲第一部分B段感受音乐情绪,辨别演奏乐器,理解乐音不同情感产生的原因。
5.学习打击乐器和木管乐器的排列位置。
6.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感受音乐情绪并记唱音乐旋律。
5’
三、观看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视频
观看乐队演奏视频,感受现场演奏气氛。
1’
总结
课下完整聆听这首音乐作品。
六上音乐第七课1、木星——欢乐使者讲课教案
(1)初听主题1,感受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听后学生自由回答。
(2)再听主题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你能听出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学生听后回答,如果不能准确听出是圆号,只说出是西洋乐器的铜管乐器组也可以。
(3)三听主题1,记录a、b、c出现的顺序。对照教科书提供的谱例,边听边用自己的方
区上画出或摆放乐器的图片。
5、对照教科书中的“西洋管弦乐队排列图”,认识管弦乐队的组成与排列。
6、结合本课聆听的曲目,听辨乐器的音色,说出分别是哪些乐器和哪个乐器组演奏的。如
能提供管弦乐队演奏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认识、复习、巩固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排列方法,效果会更好。
三、全课总结。
谈收获,说感想。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使学生了解这首乐曲的背景及主奏乐器和旋律特点。
六上音乐第七课1、木星——欢乐使者
课题
第七课七色光彩
课时
1
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能哼唱《木星——欢乐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 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重点难点
听辨主奏乐器和旋律特点
教学方法
听赏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二)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1、以不同的形式复习西洋乐器的分类以及各乐器组的乐器名字、音色。
2、听一听,说一说。播放一段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属于哪个乐器组。
3、看一看,连一连。出示乐器图片或实物,列出乐器的名字和组名,学生把相应的乐器名
字和组名连起来。
4、猜一猜,填一填。出示乐队排列分区图,教师说出乐器名字或出示乐器图片,学生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音乐的方法,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2、通过分析、旋律记忆等方法,反复聆听音乐,分辨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
促进学生对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记忆乐曲的主题旋律。
2、分辨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木星──欢乐使者》由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创作。
教材选取的是第四乐章,乐曲一开始出现了欢闹的主题似乎众神把天堂都震动了,接着音乐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最后出现了书中出示的旋律,宽广而神圣,犹如宗教里感恩歌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教师简介《行星组曲》(包括介绍作者霍尔斯特及乐曲创作背景),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
二、欣赏《木星──欢乐使者》第二乐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教科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第1──9小节),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使学生初步熟悉。
师:主题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一开始音乐很欢快,接着出现了节奏比较宽广的主题旋律,表现了庄严肃穆的情绪。
1、教师完整地演奏这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2、复听全曲《木星──欢乐使者》。
师: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学生自由回答。
生:感受音乐:主题出现时晃动身体感受主题旋律舒展宽广的特点。
三、器乐演奏:
用口风琴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重点是1至9小节。
学生进行练习。
四、学生创作(可两人合作)。
教师给出创作标题──飞船发射、飞船航行、胜利欢庆等内容。
学生进行创作。
老师提示要在练习前先决定要表达的音乐情绪是什么,再决定节拍,然后决定第一音,顺着试写下去,不要写得太难。
虽然只有短短4小节,其中最好要有重复的节奏,结束音要有稳定的感觉。
五、作品展示:
1、教师选择公布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创作(其中有较好的,也有较差的)。
师生共同评论,使学生逐步增加一些旋律创作的理性认识。
2、选择几个较为优秀的旋律,师生共同用课堂乐器演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创编了四小节旋律,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改正。
在今后的课程中还要不断练习,为今后创作简单的旋律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