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吐温的幽默及技巧运用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马克吐温,这位独特的美国作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美国式幽默,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到了美国的独特文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这种幽默风格的内涵与表现。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独特的讽刺手法。
他常常通过夸大、夸张、巧妙的语言技巧来展示人性的种种缺陷,从而让读者在欢笑中认识到社会的种种问题。
例如,在《百万富翁》中,马克吐温通过一个突然变得富有的穷人的故事,揭示了金钱、权力对人的异化,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虚伪。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还体现在他善于捕捉和描绘细节上。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例如,在《淘金热》中,马克吐温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疯狂淘金的状态,以及因此引发的种种社会乱象。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不仅令人捧腹大笑,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贪婪和盲目。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既是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
他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让读者在欢笑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这种幽默风格也成为了马克吐温作品中最具魅力和最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
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也能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文学和文化,以及隐藏在这种幽默背后的美国式价值观。
马克吐温,这位著名作家、演讲家和,以其独特的讽刺和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马克吐温的几篇作品入手,探讨他在讽刺和幽默方面的表现。
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中,《百万英镑》和《镀金时代》以其轻松的幽默吸引了无数读者。
让我们以《百万英镑》中的一段经典段落为例:亨利·亚当斯,一位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卷入了一场英国贵族的无聊赌局。
他被赠予了一张价值百万英镑的支票。
支票的持有者是一对富有的兄弟,他们为了解决一个争论,想看看一个普通人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
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共3篇
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共3篇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1不朽的马克·吐温——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演讲家以及幽默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讽刺和幽默,以及深刻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幽默家之一”。
本文试析马克·吐温的讽刺与幽默,以了解他不朽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一、马克·吐温的讽刺马克·吐温的讽刺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的批评和揭露之中。
他通过揭示名利场上的虚伪和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黑暗面。
例如,在《拍卖公主》一文中,他以扭曲的形式描绘了以财富和美貌作为交易筹码的世界,讽刺了财富与自由和人权之间的矛盾。
他深刻揭示了社会虚假与道德沦丧的丑恶现象。
马克·吐温的讽刺也体现在他对政治和官僚主义的批评上。
他认为政治是一桩闹剧,政府则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存在。
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他对奴隶制度以及政府无所作为的批评讽刺,直接批判了当时的政治现状。
他以富有幽默感的方式,揭示当时的政治沦为了官僚主义和腐败。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限于单纯的娱乐,更多地是通过幽默的方式传递他的思想和观点。
他的幽默跟社会现实相关,通过描绘人物、场景、对话等多种方式,揭示了社会的弱点和不平等。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以温馨的幽默描绘了两个孩子的冒险,不仅让读者笑声连连,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教育价值。
马克·吐温的幽默富有批评性,他常常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打开人们的思路,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例如,在《百万英镑的笔记》中,他通过诡计,让人们看到了金钱的虚弱性和道德的崩坏。
他的幽默往往以解构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的弱点和矛盾。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目录
01 一、幽默语用的特点
02 二、幽默语用的类型
03 三、幽默语用的作用
四、从文本和历史角
04 度解读马克吐温的幽 默语用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的幽 默语用分析
马克吐温(Mark Twn)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和幽默大师,他的短篇小 说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在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中,幽 默语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次演示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 小说中的幽默语用特点、类型、作用等,并探讨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五、结论
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的幽默语用是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通过 独特的幽默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个荒诞而又真实的情境中,让人们在欢笑中 领悟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幽默的语用不仅为作品增色不少,还反映了当时美国社 会的文化特点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吐温的幽默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 有社会意义和启示作用。
然而,随着马克吐温个人经历的转变和他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他的幽默风格 也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和磨难之后,马克吐温逐渐成为了黑色幽默的 代表人物。这种幽默以悲观、讽刺和荒诞为主,与传统的幽默风格有着明显的区 别。在黑色幽默中,马克吐温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不公。
例如,在《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通过一个普通人在意外得到一张价值百 万英镑的支票后,被整个社会疯狂追逐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和权力的腐蚀 作用。而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他则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社会的 虚伪和残酷。这些作品充满了讽刺和荒诞,让读者在痛苦和哀笑中反思人性和社 会。
3、性格幽默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常常通过性格特点来表现幽默。在《百万 英镑》中,亚当斯的朋友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时的种种反应,让人捧腹大笑。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荒诞与人的愚蠢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一位美国作家和幽默家,以他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荒诞与人类愚蠢的洞察而闻名。
其中,《汤姆·索亚历险记》(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探讨马克·吐温如何运用幽默与讽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荒谬与人类的愚蠢。
1.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马克·吐温以他独特而生动的幽默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和调侃等手法来揭示现实中的荒谬和虚伪,并用令人捧腹笑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他对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的观察。
2. 历险记中暴露社会荒谬《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小说,但它并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描述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马克·吐温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的许多问题。
a. 教育制度的荒谬在小说中,马克·吐温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进行了讽刺。
他通过描绘陈旧、僵化的学校教育和严厉、虚伪的教师形象,暴露了这种制度对孩子们成长与创造力发展的抑制。
b. 社会道德腐败的揭示马克·吐温通过《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出的一系列角色和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腐败和虚伪现象。
他用幽默的方式讽刺那些只注重外表、表面功夫却没有真正品德与价值观念的人们。
c. 种族歧视与奴隶制度批判《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涉及到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作者以黑人角色吉姆为例,通过他的形象来呈现并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肤色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问题。
3. 幽默与讽刺表达的意义马克·吐温运用幽默与讽刺的手法,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读者,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社会上存在的荒谬与人类愚蠢,让人们反思并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种唤醒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力量使他成为一个伟大而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马克·吐温的幽默
○的马克·吐温幽默车票马克吐温一次乘车外出,火车开得很慢。
当查票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
查票员调侃道:“我还真没看出您还是个孩子呢!”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票上车时还是个孩子哩。
”广告一位商界阔佬对马克吐温说:“我想借助您的大名,给敝公司做个广告。
”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
”第二天在马克吐温主办的报纸上登出了如下文字:一只母苍蝇有两个儿子。
她把这两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爱护备至。
一天,母子三个飞到某某商业公司的商店里。
一只小苍蝇去品尝包装精美的糖果,忽然双翅颤抖落下来,一命呜呼!另一只小苍蝇去吃香肠,不料也一头栽倒,顷刻毙命。
母苍蝇痛不欲生,扑到一张苍蝇纸上意欲自杀,尽管大吃大嚼,结果却安然无恙!阔佬看完广告,气得直翻白眼。
必须站着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马克吐温说。
“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是的。
”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登记马克吐温有一天来到一个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馆过夜。
旅馆服务台上的职员请他将名字写到旅客登记簿上。
马克吐温先看了一下登记簿,他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这位著名的作家于是也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吃鱼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质,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行."代言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篇一:马克·吐温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幽默风格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他的幽默充满了智慧、讽刺、反思和调侃,常常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生的深刻意义。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有很多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讽刺和反讽。
他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类弱点,让人在笑声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例如,他曾经说过:“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动物,他们的缺点在于他们总是从错误中学习。
”这句话既有调侃的意味,又有深刻的道理。
此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语言和词汇的巧妙运用。
他善于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双关语来制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他曾经说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认为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我老了,我知道了这一点。
”这个笑话的效果正是来自于“重要”的双重含义。
除此之外,马克·吐温的幽默也常常来自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善于用幽默来表达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复杂性,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类的共性和独特性。
例如,他曾经说过:“婚姻是一个美好的机构,但是不适合每个人,就像长袜子一样。
”这个笑话既有幽默的效果,又展现了婚姻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
总之,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是富有思想性和智慧性的。
他的幽默不仅仅是为了逗笑,更是为了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作品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也为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
篇二:马克吐温是一位被誉为世界幽默大师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作为一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独具特色,其幽默智慧与机智让人无不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自带讽刺与反讽的元素。
他常常使用夸张和反讽的手法,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进行嘲笑和批判。
例如,他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南方农村社会的种种荒谬现象,令人深思,同时也充满着幽默诙谐。
马克吐温的幽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用幽默的方式批判社会的不公和虚伪,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马 克 ・ 温 卓越 的 幽 默讽 刺 艺 术 不 仅 在 当时 的美 国文 坛 独 吐
树一 帜 . 且 对 以后 的美 国文 学 也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 响 。 而 幽默 渗 透 在小 说 的人 物 刻 划 、情 节 结 构 、语 言 表 达等 要 素 之 中 ,竞 选 州 《 长》 就体 现 了他 独 特 的幽 默 风 格 , 说 靠 “ ” 引 大 量 报 刊 、 小 我 摘 信
马克 ・ 吐温 的 幽 默讽 刺 艺 术 ,还 通 过 作 品 的语 言 显 示 出来 。
党 的 竞选 人 怎 么 会 这 样 “ 实 ” 正派 ” ? 怎 么会 在 不 作 任 何 努 诚 “ 呢 力 、 何 回击 的情 况下 便 心 甘情 愿 地放 弃 竞 选 呢 ? 任 这篇 小说 的典
切 感 , 小 说 具有 很 强 的艺 术魅 力 。 使 《 选 州 长 》 的 “ 克 . 温 ” 是 一 个 塑 造 出来 的 人 物 形 竞 中 马 吐 ,
恫吓攻击 , 向对 方 施加 政 治 压 力 : 们 甚 至 教 唆 9个 刚 学 走 路 的 他
孩子 。 住我的腿 , 抱 叫我 爸 爸 , 向他 们进 行 恶 毒 的 人 身攻 击 。 些 这 描 写 . 用 了漫 画 化 的夸 张手 法 , 就 是 政 治 漫 画 的 巨 大讽 刺 力 运 这
性 就 充 分暴 露 出来 了。 同 时 , 种 “ 意 ” 极 其 短 暂 的 , 即就 这 得 是 立
有 “ 股 不愉 快 的浑 浊 潜 流 ” 浑 我那 快 乐 心 情 的 深处 。 “ 心 一 搅 使 我 里越 来 越 烦 躁 ” 因 为 “ ” 到 自己 的 名 字 同 那 两 个 政 治 流 氓 . 我 感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摘要: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杰出的小说家。
他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用幽默、讽刺和诙谐滑稽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与风土人情。
后期作品对美国社会的虚伪,种族歧视与对外侵略扩张,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其作品大量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幽默和讽刺是马克·吐温作品显著的标签。
关键字:幽默讽刺引言幽默了一辈子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临死也不改本色,向床边一群与他告别的人说了一句:“再见,我们很快还会相逢呀。
”就与世长辞了。
此举让他的亲朋好友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因为,“再见”虽然无法逃过,但谁也不想和他很快“相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一生幽默的小说家,他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开创了一代文风。
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幽默讽刺更是让人记忆马克·吐温的创作被分为三个阶段从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他幽默讽刺风格的转变一各时期创作《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创作的代表作。
作品中,马克·吐温装作天真无知的主人公,用天真无知的眼光看待在竞选州长这一系列闹剧中发生的一切,达到最终的喜剧效果。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臭名远扬的伪证犯IP、蒙大那盗窃犯MT、盗尸犯BS、酒鬼DT、行贿犯FC和诈骗犯LE 的马克·吐温。
”○1这是小说最后作者发出的感叹。
讽刺了“民主政治”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客争权夺利、残酷倾轧的遮羞布。
小说也讽刺了资本主义“言论自由”的虚伪。
资产阶级的所谓“言论自由”实质就是用谎言来诬蔑、攻击、陷害对方,来蒙蔽欺骗人民群众。
“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2这是小说中经典的桥段,让人记忆犹新。
九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对同一个人叫爸爸,明显是不符合逻辑显得荒诞。
马克·吐温的幽默
马克·吐温○的幽默车票马克吐温一次乘车外出,火车开得很慢。
当查票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
查票员调侃道:“我还真没看出您还是个孩子呢!”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票上车时还是个孩子哩。
”广告一位商界阔佬对马克吐温说:“我想借助您的大名,给敝公司做个广告。
”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
” 第二天在马克吐温主办的报纸上登出了如下文字:一只母苍蝇有两个儿子。
她把这两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爱护备至。
一天,母子三个飞到某某商业公司的商店里。
一只小苍蝇去品尝包装精美的糖果,忽然双翅颤抖落下来,一命呜呼!另一只小苍蝇去吃香肠,不料也一头栽倒,顷刻毙命。
母苍蝇痛不欲生,扑到一张苍蝇纸上意欲自杀,尽管大吃大嚼,结果却安然无恙!阔佬看完广告,气得直翻白眼。
必须站着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马克吐温说。
“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是的。
”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登记马克吐温有一天来到一个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馆过夜。
旅馆服务台上的职员请他将名字写到旅客登记簿上。
马克吐温先看了一下登记簿,他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 这位著名的作家于是也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吃鱼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质,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才行."代言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赴宴⼀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
席间,他对⼀位贵妇说:“夫⼈,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却说:“先⽣,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同样的话回答你。
” 头脑灵敏,⾔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样说假话。
”吃鱼有⼀天,马克·吐温收到⼀个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
信中说:“听说鱼⾻头⾥含有⼤量的磷质,⽽磷质有补于脑⼦。
那么要想成为⼀个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吧?您是否吃了很多的鱼?吃的哪种鱼呢?”马克·吐温在回信中告诉他:“看来你要吃⼀对鲸鱼才⾏。
”车票马克·吐温⼀次乘车外出,⽕车开得很慢。
当查票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张⼉童票。
查票员调侃道:“我还真没看出您还是个孩⼦呢!”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了,但我买票上车时还是个孩⼦哩。
”演讲马克·吐温来到法国旅游。
⼀天,他独⾃去理发店理发。
“先⽣,您像刚从外国来的?”“是的。
”“您真⾛运,因为马克·吐温先⽣也在这⾥,今晚您可以去听他演讲。
”“我不得不去。
”“先⽣,您有⼊场券吗?”“没有。
”“这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师说,“和马克·吐温在⼀起可真糟糕,他⼀演讲我就得站着。
”没事的时候法国名⼈波盖取笑美国⼈历史太短,说:“美国⼈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祖宗,可是⼀想到祖⽗⼀代,就不能不打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亲是谁,可是很难弄清楚。
”油画马克·吐温在著名画家惠斯勒的画室参观时,伸⼿去摸了⼀下⼀幅油画。
惠斯勒装着⽣⽓地喊道:“当⼼!难道你看不出这幅画还没⼲吗?”“啊,没关系,反正我戴着⼿套。
”马克·吐温答道。
借书马克·吐温喜欢借书。
邻居很⼩⽓,不想借给他,于是他想了个主意。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与社会时评》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与社会时评一、引言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幽默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尖锐评论而闻名。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元素和社会时评,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意义。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马克·吐温以其犀利而机智的幽默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嘲笑等手法,揭示人性的荒谬和社会弊端。
例如,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他通过描述少年哈克贝里在南方种植园主动买卖奴隶,展现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极度残酷和虚伪的一面。
三、马克·吐温对社会现象的尖锐评论除了幽默表现力,马克·吐温还以自己犀利的口笔所以切中要害地评论当时的社会现象。
他关注种族歧视、政治腐败、宗教偏见等问题,并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传达警示和呼吁改变。
例如,《托马斯·萨沃瑟候选人》就是对当时美国政治腐败的一次尖锐批评。
四、马克·吐温的思想与意义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不仅有幽默元素和社会时评,还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意义。
他常常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剖析,呈现出对真理、自由、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他探讨了成长与自由、友谊与背叛等主题,并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深思。
五、结论马克·吐温作为一位杰出作家,通过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尖锐评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遗产。
他的作品不仅带给读者欢乐,更引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细致观察和犀利洞察,他将他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忧虑融入作品中,成为了无数读者心中的经典。
论《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之幽默建构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作为马克·吐温的经典之作,通过 独特的幽默建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虽然其中的幽默元素和情节 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经典的幽默作品。通过 分析和探讨这部小说的幽默建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吐温的创作风格和 幽默智慧,同时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欢笑。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欺骗”在小说中的作用,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个具体情节 进行深入探讨。在故事中,利普·特纳与杰姆·斯普林吉进行了一场赌博比赛。 利普·特纳在关键时刻使用了一只神奇的跳蛙,它似乎能帮助他预测出杰姆·斯 普林吉手中的牌。实际上,这只跳蛙是被精心设计的欺骗工具,而利普·特纳对 此一无所知。这一情节充分展示了“欺骗”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并突显了马 克·吐温式幽默的讽刺意味。
三、语言的幽默
三、语言的幽默
马克·吐温在《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 营造幽默氛围。他以讽刺、夸张等手法,将人物形象和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例 如,主人公在故事中对跳蛙的描述:“那是一只最古怪的四足动物,它有弹性的 小尾巴一伸一缩,两只大耳朵摇摇晃晃……”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令读者捧 腹大笑,同时也突显了马克·吐温高超的幽默艺术。
谢谢观看
基本内容
而故事的情节更是荒诞不经,跳蛙比赛竟然赌注高达数千美元,这种不切实 际的设定给作品增添了许多笑料。在语言表达方面,马克·吐温运用了夸张、反 讽等手法,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幽默气息。
基本内容
这些幽默元素在故事中相互组合,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幽默主题。其中最明显 的便是“夸大其词”和“反讽”。通过把小事夸大成大事,或者反讽正面的事物, 马克·吐温带给了读者许多笑料。另一个主题是“自以为是”,小说中的角色大 多都存在这种性格缺陷,他们盲目自信,自以为很了不起,实则不然。例如,那 位把所有财产押在跳蛙比赛上的银行家,他的盲目自信让人觉得既可悲又可笑。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幽默和讽刺著称。
在他的小说中,幽默和讽刺成为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使得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本文将探讨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和讽刺的运用,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马克吐温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幽默风格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
他巧妙地运用语言、对话和情节来产生笑料,并以一种轻松而诙谐的方式展现出人类生活中荒谬可笑之处。
妙语连珠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经常使用妙语连珠来引发读者的欢笑。
例如,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贝里·费恩常常通过滑稽而机智的言辞逗乐读者。
打破常规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他善于打破常规和传统观念,暗示社会上存在的荒谬和虚伪。
他通过夸张、讽刺和反讽等手法,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常识化看法颠覆,并带给读者一种令人发笑又警醒的体验。
马克吐温的讽刺意味除了幽默外,讽刺也是马克吐温小说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他通过对个人、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进行尖锐而犀利的批评,展现出自己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观察力。
对人性的戏剧化描绘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他经常以荒诞和夸张来揭示人性的各种弊端。
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主人公汤姆·索亚童年时期屡次蛮横妄为,从而暴露出人性贪婪、自私等不良品质。
社会问题的批判马克吐温更是通过小说来探讨一些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他以尖锐的眼光看待种族歧视、奴隶制度和社会道德等问题,并用讽刺和讥讽来揭示它们的荒谬。
影响与意义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和讽刺的运用不仅仅为读者带来欢笑,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思与启发通过幽默和讽刺,马克吐温成功激起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弊端的警觉。
他引导着读者审视自己,并关注并改善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
文学形式的革新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一种新型文学形式,在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很多作家受到他幽默和讽刺手法的启发,将其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并推动了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的幽默与社会讽刺
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的幽默与社会讽刺导言马克·吐温(Mark Twain)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暗讽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中运用幽默与社会讽刺营造出令人捧腹大笑和深思的情景。
幽默风格与技巧马克·吐温被称为"美国幽默之父",他善于运用多种幽默技巧,如夸张、讽刺、荒诞等手法,来揭示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中的荒诞之处。
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情节,吐温成功地打动了读者,并引起了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思考。
社会讽刺主题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社会讽刺,以嘲笑尖锐地批评当时美国社会及其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
例如,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吐温通过描述南方的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揭露了美国文化中的偏见和不公正。
在《托马索·索耶历险记》中,他嘲笑了当时美国西部拓荒者对外部世界的浪漫化想象以及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对人性的幽默观察吐温对人性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并利用幽默手法揭示人们常常隐藏起来的弱点和虚伪。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汤姆以其顽皮淘气而备受读者喜爱,吐温通过他的形象展现了儿童天真与张扬自我特点。
在《心灵鸡汤》这一朗诵品中,吐温戏剧性地夸张了人们对屁股传统医疗方法的信任并嘲弄了自己曾经相信过这些方法。
影响与传承马克·吐温作品中运用幽默与社会讽刺的风格对于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当代作家,如约翰·斯坦贝克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等。
他也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开创了一种幽默写实主义的风格,深受现代文学爱好者的钦佩。
结论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尖锐讽刺,成为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
通过他作品中生动有趣、富于笑料与社会讽刺的描绘,吐温成功地捕捉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荒诞和悲喜,并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进行思考。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阅历识解关键词:马克·吐温;短篇小说;言语幽默;幽默手法;幽默效果马克·吐温作为19世纪末期的美国文坛巨匠之一,其言语幽默的机灵言辞和幽默性智慧都成为世人的经典。
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研究
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研究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坛中杰出的文学巨匠、幽默大师,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幽默风趣是他文笔比较突出的特点,与此同时,他还比较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来揭露美国最真实的社会现象。
本文主要对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讲解和分析。
作者将会以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来具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幽默艺术气息,从而让更多爱好者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的写作风格。
一、马克吐温小说中幽默风格的来源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家,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从小受生活环境的严重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他的主题思想和创作风格都遭受到很大的改变,他的笔风从以前的轻松、幽默风格逐渐转变为讽刺、悲观的风格。
美国文学史上,他是唯一一个在作品中使用完全、纯粹口语的小说家,鲜明的主题思想蕴藏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使用幽默、滑稽和诙谐的语言,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矛盾与问题,并将血肉模糊的残酷现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只要是读过他的作品,你就不难发现,马克吐温的大部分作品都难以抹去幽默的痕迹。
然而,在幽默的背后,你肯定会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那幽默的写作风格肯定不只是为了博得读者们的微微一笑,更多的是对那些令人心酸幽默背后所隐含的讽刺与无奈应该都会有所领悟。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几个充满幽默感的人,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心果类似的人,如果在进行创作时能把幽默作为一种写作风格,一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作品中的幽默不能只是让笑笑就够了,,而是要让人们通过这个幽默看到真正的内涵所在,并能够对此有所领会和感悟。
二、透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分析其中的幽默艺术马克·吐温,作为世界闻名的幽默大师,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会运用的语言风格主要是以幽默为主,当然还有讽刺意味存在。
相比于传统文学作品,他的文学作品摆脱了传统文学语言模式的限制,他经常会在他的作品中恰当地加入部分美国俚语以及地方性方言等口语化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幽默感。
马克·吐温小说中美国式幽默语言
马克·吐温小说中美国式幽默语言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美国式幽默语言探析摘要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充满了美国式的幽默以及对现实的讽刺。
他以犀利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揭露当时腐朽的社会,抨击伪善的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他通过幽默讽刺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变型扭曲的世界。
本文主要分析了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语言的特点,即他擅长通过夸张和对比等写作手法表现自己的幽默,在让人发笑的同时,引导人们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以及人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语言幽默夸张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马克·吐温既是一位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社会批判家。
作为一名幽默文学大师,马克·吐温通过他美国人的思维、幽默讽刺的文笔记录了当时美国社会发生的可笑又可泣的事件,并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刻画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人们各方面的影响,让众多读者忍俊不禁。
然而,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幽默的潜意识不是喜而是悲”。
他的作品在通过幽默为读者提供笑料的同时,也对当时的许多社会现象加以嘲讽,引导人们去思考社会以及人生的一些荒谬的现象。
二幽默语言的特点
幽默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一种可以控制人的情绪与健康的药物,人们也因此想到了幽默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幽默可以。
读书心得——浅谈幽默手法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运用
读书心得——浅谈幽默手法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运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发表于1876年,在这部小说中,一个诡计百出、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和属于他的全部世界被马克·吐温细腻传神的塑造出来。
汤姆·索亚(Tom Sawyer)是一位由波莉阿姨(Aunt Polly)领养的孤儿,经常与朋友乔·哈伯(J0e Harper)和哈克贝里·费恩(Huckleberry Finn)进行冒险旅程。
汤姆总爱出鬼点子,喜爱恶作剧。
汤姆喜欢一位叫贝琪·柴契尔(Becky Thatcher)的女孩,每当无法赢得她的芳心时,就会沉浸在寂寞的心情里或是开始一段冒险。
小说以幽默的手法刻画了汤姆这一文坛著名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中西部老百姓的生活,将当时的社会陋俗和社会中的丑陋现象以幽默的手法巧妙展现出来。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orne Clemens),少年时代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小城汉尼拔(Hannibal)度过。
其最著名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的圣彼得堡镇(St. Petersburg)就是以汉尼拔为原型。
马克·吐温经历了从一个拥有奴隶的富人家庭到父亲去世,家庭衰败的过程。
他当过排字工,作过引航员。
美国南北战争初期,马克·吐温加入过同盟军,做过记者,写一些短篇杂文。
在报社资助他去桑威奇(Sandwich Islands)的夏威夷群岛旅行的过程中,他写的一系列旅游见闻讽刺了那些按图旅行的旅行者。
由于这些作品和他作过的一些演讲,人们开始把他看作文风粗犷的幽默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当中,作者都喜爱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这样使用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修辞学家W·C·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这样说道:“将在小说里承担叙述功能的一个人物称为戏剧化的叙述,就是把叙述者完全戏剧化,把他们变成与其所讲述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车上人吃人纪闻》中的这个“我”既是作者本人,但又超乎其上。“我”作为一个参加者,每一个行动、每一次的讲话都是面对读者“现身说法”,从整体上直接影响着故事的进程;同时,“我”又作为一个旁观者,对故事中人物和事件常常作出道德品评,以批评与鉴赏的眼光来摄取整个西部画面传达给读者。
我们知道幽默通常是引人发笑的,但马克·吐温决不让读者仅停留在笑上。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来反映深刻重大的社会内容,给予人们以人生的警觉和启迪。他在《自传》中曾说过:“有人说小说应当是一部纯粹的艺术作品,不应当在其中进行言传或说教,也许小说可以这样,但幽默却不能。幽默不应该公开声称要教训人,要进行宣传,但它如果想不朽就得这样做……”
3.对比
妥善地运用对比,总能给艺术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曾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手段和目的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思维和方式之间的不和谐,此外,伟大的令人尊敬的、豪华的、壮丽的事物和无价值的、卑鄙的、低微的事物之间的对比,都是可笑的。”在《车上人吃人纪闻》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撑起车座的靠背,搭起临时的饭桌,然后各自就位,大家满怀感激的心情,面对着那一顿在痛苦难熬的七天里只有美梦时能看到的最精美的晚餐。跟短短几小时以前的处境相比,瞧我们现在的情况改变了多少啊!记得前几天是饥饿,是愁人绝望的痛苦,是忧心如焚的焦急,是无法摆脱的困境;而现在呢,是感激的心情,是宁静的气氛,是无法尽情表达的喜悦。我知道,那是我纷纷扰扰一生最为欢欣的时刻。风呼号着,那雪在我们的牢笼四周猛烈地吹着,但是它再也不能给我们带来烦苦了。我很喜欢哈里斯,也许他可以被整得更好一些,但是,我可以说一句,再没谁比哈里斯更配我的胃口,再没谁比他更使我感到满意了。梅西克也很好,虽然香料放得太浓了些;但是,讲到真正营养丰富,肌理细腻,我还是更喜欢哈里斯。梅西克自有他的优点———这一点我并不试图否认,也根本无意加以否认———但是,先生,如果就着他吃稀饭,那他并不比一具木乃伊更好———一点也不比它更好。”
生活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时代的马克·吐温更是这样,他那由幽默而生发出来的理智使他打破了寄希望于资产阶级新派势力的美梦。清醒地看到了南北战争后阶级矛盾的不断尖锐和激烈,看到了新上台的资产阶级怎样尔虞我诈,贪污受贿,损公肥私,道德败坏,看到了繁荣后面大量的贫困和饥饿,同时看到了假民主、假自由的不能长久和那个社会的必然衰落。他的理智使他对丑恶的现实生出强烈的厌恶和憎恨之情,以至使他不能不对此进行有力的鞭挞和批判。
为什么他的作品会引起大众的回应呢? 原因在于他的幽默特点能捉住大众的幻想。那么,到底马克·吐温的幽默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它们是刺激的、紧张的、怪诞的,甚至是恐怖的。它们像是故意做成诙谐,同时文词中还显示作者特别的喜欢暗示。有人曾对马克·吐温做过这样的评价:“他(指马克·吐温)的幽默流动在全书字里行间,不断地涌现和更新,给人丰富的感受,如同血液的循环流动,既不炫耀也不喧嚣。”其次是他的众多小品幽默,构思奇巧,处理精当,技巧娴熟,不落俗套。
这段话描写的是疯子议员在吃了人后对那些牺牲者的可耻评述,让读者不知不觉会对那些嗜人者产生憎恨的情绪。脑中只有一个声音———他们是魔鬼,是真正吃肉不吐骨头的魔鬼。
在《车上人吃人纪闻》中,不了解真相之前听到疯子议员的故事后,“我”的反映是:“他走了,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一次像当时那样惊奇,那样不快,那样惶惑。然而,我在心底里却由于他走了而感到高兴。尽管他的态度是那样亲切,他的声音是那么柔和,但是,每当他把那饥饿的眼光投向我身上时,我就会不寒而栗;当我听说我已赢得他含有危险成分的好感,而且已经几乎和已故的哈里斯同样被他看重时,我的心差点儿停止搏跳了。我并不怀疑他所说的话;我不能对他那样一丝不苟地叙述的任何细节提出疑问。”为什么一个作为正常人的“我”会对这个陌生人所叙述的故事深信不疑呢?这充分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相信“人吃人”的现象,或许不是以这种动物式的方式把人给活吃了,但或许是以其他的方式出现罢了。将立法议员冠冕堂皇的议事程序尖刻地形容为野蛮人弱肉强食的残暴行为。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特点及运用缘由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幽默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逗乐;另一种便是用幽默讽刺社会不良现象或人们身上的特点,以幽默的形式说笑、逗乐。许多有幽默感的人都具备这一素质,但以幽默为文学武器来揭露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人却只有我们的文学大师。用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洞察社会的一切,以幽默这种艺术手段来达到他们揭示社会现象的目的。这两种幽默特点在马克·吐温得当时的一位评论家诺厄·布鲁克斯曾有过一番描述:“马克·吐温慢声慢气的说话姿态,焦急不安的面部表情,字斟句酌,煞费苦心的样儿,听众兴高采烈地发出轰然大笑时,他脸上显得惊奇而又意外。”可见他逗笑的本领之高,但他并不是那种仅仅只会逗乐的人,在他成熟的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的幽默主要用于批判社会,作品中所体现的幽默是有价值的,发人深思的。
作为美国19 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为什么会用幽默这一艺术手段来进行文学创作呢?大家想必都知道,就其马克·吐温个人经历来说,那是辛酸的、不幸的。早年因丧父经济无着落,只好退学谋生,当送报人、学徒、流浪工人、水手,其生活的坎坷和辛酸程度绝非“强说愁”的人所能体会的。就其社会环境来说,也绝无轻松甘甜可言。在马克·吐温眼中看到的只是蓄奴主的种族歧视,无数的黑人在压抑和迫害中流亡,看到的是上层社会的虚伪、荒淫、贪婪和残忍,下层人民的痛苦呻吟等等。我们明白幽默的作用往往给那些长期含辛茹苦、酸楚不堪的人们带来一点安慰,一点欢乐或者一种希望,一种理想。为了减轻或摆脱沉重的压抑,给人生一丝轻松的活力,马克·吐温选择了幽默这副绝好的调节剂。他喜欢看美国流行的滑稽歌剧,并极为赞赏有幽默天性的人,他说:“谁能讲笑话谁就能得到尊重。”在他看来,能够用幽默态度去对待痛苦的人生,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通过这种形式来消除受苦人的内心世界的沉闷感和压抑感,宣泄忧愁情绪。他说,生活需要幽默,辛酸苦涩的生活更需要幽默来调节,同时让自己和自己的读者理智地去看待现实,看待社会和人生。
2.荒诞
在马克·吐温的众多作品中,许多的题材都十分的荒诞。拿《车上人吃人纪闻》来说,人处于严重饥饿的状态下,还能理智地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来解决肚子饿的问题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一夜都睡不宁,老是梦到大吃大喝,但醒来又得熬受饥饿的痛苦折磨。凶残的饥饿从每个人的眼中眈眈狞视。可以从其中看出一些恐怖的含义———它预示每个人心中都在隐约地构思一件什么事情———一件还没人敢用言语将其说出的事情。”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大家饥饿的程度,同时也给读者设下了一个悬念,到底人们心中在共同构思着一个什么想法?“诸位先生:我们再也不能拖延了,时间已经紧迫了!我们当中由哪一位为其余的人提拱食粮而自我牺牲;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了!”原来这个共同想法是以吃人的方式来解决饥饿问题。在我们听来,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啊!同时也倍觉荒诞可笑。这种近似动物、毫无人性的荒诞行为不但得到支持,更为可笑至极的是,在这种荒诞可笑、残忍的行为里却生出点假人道来,这些人竟然以组成委员会的形式,通过他们所谓的民主选举来决定该先吃谁? 当他们将这些被选中的人吃下时,感觉特别美味时,所谓的民主选举是多么的可笑与无力啊!马克·吐温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荒诞素材来揭示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上述的故事就极为准确,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假民主和人吃人的本质。读者在苦笑之后也会去深思些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幽默呢?简单地来说,就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巧妙地诱人发笑。这是一项艺术。在马克·吐温看来,幽默作品首要的目标是引发其接受者的笑声,或者至少使他们的面部绽出笑容,让他们在开怀大笑中得到松弛,在会心的微笑中得到愉悦,在无奈的苦笑中得到解脱。可见,在幽默大师的心中,幽默是让我们读者在笑后的基础上获得些什么,这种获得是精神上的。
[摘要]美国19 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以其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世界。其语言风趣、诙谐,表现手法老练、不拘一格。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经常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用了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大量荒诞不羁的素材,内容上经常让人发笑,但又发人深思。读者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透视当时的美国社会。本文试从幽默喜剧色彩及其幽默技巧的运用来予以论述。
当了解真相之后,“我”的反映是:“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知道刚才听到并不是什么嗜血吃人的真实经历,而只不过是一个疯子想入非非,但无伤大雅的胡诌罢了。”
作者通过“我”对疯子议员所讲述的故事真相前后的反映,揭示了人吃人的荒诞,邪恶,故事发人深省。马克·吐温就是常常利用这样恰当的场合进行道德教育,鼓吹政治改革,鞭挞官场腐败,使这一切与其幽默风趣的语言融为一体,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
马克·吐温采用这种叙述角度有他独到的艺术旨趣。首先,这种叙述角度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效果。读者往往忘记自己是在阅读作者讲述的故事,而不自觉地进入作者创造的意境之中,好像亲眼目睹一个事件的经过,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真实感,故事的喜剧效果自然得到增强。其次,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可以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判断,提供作者抒发感情的机会。
[关键词]第一人称;对比;夸张;荒诞;松散结构
马克·吐温是广大读者所熟悉的美国作家,他对儿童心理的深刻揭示和精彩描写、对人类以及美国社会的了解和对美国英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令读者最难忘怀的无疑是马克·吐温的幽默。他不仅继承了以华盛顿·欧文、罗塞尔·罗威尔为首的美国传统幽默,而且还创造性地发挥并成功地使用了幽默这一武器,让幽默昂首阔步地登上了美国文学的殿堂。本文拟从马克·吐温的某些文学著作中挖掘其幽默技巧的运用,去体会他不拘一格的幽默风格。
一、幽默简介
在介绍马克·吐温的幽默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幽默”这个词的含义。到底什么才叫做幽默?汉语词典上说,幽默是指言谈举止诙谐风趣而意味深长(the abilityto understand and enjoy amusing situations or laugh atthings)。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幽默的第一要素便是其语言、行为等滑稽,风趣,让人发笑,同时又意义深刻。即:在笑声的背后,你能够领悟到它更深一层的含义,或称之为言外之意,或是讽刺,或是揭示某一现象,或是活跃现场气氛等等,并不是为了纯粹的讲笑话而已。讲笑话只是幽默的初级阶段,而幽默则是讲笑话的高级阶段。懂幽默的人并不会为了讲笑话而去讲笑话,而对于文学大师们来说,更是如此。陆一帆先生在他的《文艺心理学》中指出:“喜剧(幽默属于喜剧的范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悦和发笑,这与人的另一个心理活动有联系,这就是对真理的突然发现。”当我们欣赏他人智慧(即幽默中所蕴含的隐身义)时,由于探究本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