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被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靡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合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三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岳。
”泰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奏不敢动。
(节选自《靡颇蔺相如列传》)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廉颇蔺相如计曰计:商量。
B.示赵弱且怯也示:显示。
C.赵王鼓瑟鼓:击鼓。
D.秦王竟酒竞:完毕。
9.对下列甸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③会于西河外渑池②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④终不能加胜于赵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A.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秦王身边的侍从都退却了。
B.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秦王身边的侍从都倒下了。
C.相如瞪着眼睛向自己的手下呼救,他们早都吓跑了。
D.相如瞪着眼睛向自己的手下呼救,他们吓得趴下了。
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交代了渑池会前的相关背景、赵国君臣的应对措施。
B.叙述了渑池会上秦、赵两国君臣争锋相对的斗争经过。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精讲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 第一部分(第1至第11段):介绍蔺相如的初步表现出的胆识。
包括他如何被赵王选中为使者去秦国,以及他与秦王的斗争过程。
2. 第二部分(第12至第15段):叙述蔺相如与赵王在渑池会上的斗争,表现出他的智勇双全和蔑视强权的气概。
3. 第三部分(第16至第21段):这部分描述了蔺相如的另一事迹,即“负荆请罪”。
这一部分体现了蔺相如的谦逊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4. 第四部分(第22段以后):这是全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廉颇和蔺相如的评价和赞美,同时也提到了他们后人的情况。
以上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段落划分。
整篇文章以蔺相如为主线,通过多个事迹的叙述,展现了他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谦逊退让等优秀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廉颇的忠诚和勇猛。
二、文章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重要传记,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两位名将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人文价值。
文章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描写,展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英勇形象和卓越才能。
廉颇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勇猛善战,对国家和民族忠诚不渝;而蔺相如则以其机智勇敢、善于辞令而著称,多次为国家化解危机。
两人的形象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赵国名将的群像。
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
例如,蔺相如在面对秦王和赵王的斗争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屈不挠地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这种坚定的信仰和忠诚精神,不仅是古代武将的必备品质,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文章还通过对比和烘托等手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例如,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中,通过对比两人的言辞和气势,更加凸显了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
同时,文章还通过对廉颇和蔺相如的交往和互动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默契,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作为一篇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古诗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赏析
古诗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
赵国实力比秦稍弱。
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国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的故事,主要包含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故。
【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导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一、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
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
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
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
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
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526,500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
二、解题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
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
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
战国后期是封建割据,诸侯纷争最严重的时期。
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尤其是西邻强秦的威胁最大。
本篇记叙廉颇、蔺相如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抗强秦,为赵国的安全和尊严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写了他们二人为维护赵国的利益,彼此搞好团结的事迹。
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三、注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
○先介绍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
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为:做,担任。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一、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
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
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
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
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
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526,500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
二、解题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
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
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
战国后期是封建割据,诸侯纷争最严重的时期。
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尤其是西邻强秦的威胁最大。
本篇记叙廉颇、蔺相如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抗强秦,为赵国的安全和尊严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写了他们二人为维护赵国的利益,彼此搞好团结的事迹。
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三、注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
○先介绍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
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为:做,担任。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通过描述赵国上卿蔺相如与大将廉颇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两位杰出人物的智勇与忠诚。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赏析,主要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
1.情节结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情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全文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为中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展现了蔺相如的智勇与廉颇的忠勇。
每个故事都有起承转合,环环相扣,使得整篇传记读来引人入胜。
2.人物塑造在这篇课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廉颇的忠勇善战、知错能改,都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叙述,使得这些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3.语言特色《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有力。
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刻画,使得整篇文章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同时,文中使用了许多成语和古汉语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4.主题思想《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题思想深刻。
它通过展现两位杰出人物的智勇与忠诚,弘扬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文中也体现了“和为贵”的思想,强调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
5.艺术手法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
例如,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性格和品质;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和情感等。
这些艺术手法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6.社会意义《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社会意义重大。
它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也提醒人们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有错就改。
同时,它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情节紧凑、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和价值。
《廉颇蔺相如列传》鉴赏
《廉颇蔺相如列传》鉴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情赞颂了廉颇、蔺相如两人的品德与才干,突出了他们身系赵国安危的历史作用,颂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传文着重刻画了蔺相如大智大勇的爱国主义者的英雄形象。
“完璧归赵”写其勇,“渑池之会”写其智,“将相和”写其德。
前两者姑且不论,就说“将相和”部分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加以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选材典型。
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写人物传记时,必须对这些传记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
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历史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
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出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
在共同抵御外侮取得成功之后,将相之间出现了不和谐因素。
廉颇为争个人名位,竟然意气用事,口出恶言,既炫耀自己战功,又鄙视相如出身卑贱。
按照常理相如理当针锋相对,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退避三舍,避免与之争锋,可谓顾全大局,忍辱负重。
面对门客的愤愤不平,相如道出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内心苦衷,从而赢得了门客的谅解。
最终廉颇幡然悔悟,立即肉袒负荆,向相如请罪,二人重新言归于好。
这个故事既写出相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情怀,又写出了廉颇知错即改的品质。
二人之所以成为“刎颈之交”,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有先公后私的思想。
也正是将相团结,强秦才不敢轻举妄动,从而延续了赵国和平安定的局面。
应当说这个故事的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的第二个艺术特色是反衬手法的运用。
运用反衬手法,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该文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也还写了其他一些人。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分析学完《史记》列传部分,我觉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叙事情节最为精彩、人物刻画最为精细的一篇。
读罢全文感觉故事内容一环扣一环,作者将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绳池之会蔺相如智折秦王,将相和廉颇负荆请罪三则故事巧妙地融合,勾勒出廉颇、蔺相如、秦王、赵惠王等人鲜明的人物性格,汇成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
故事的起初在蔺相如与秦王的周旋中展开。
秦昭王佯装以十五城池易赵国和石壁,其实是暗怀鬼胎想要逼赵国屈服于自己。
这一点上就足见秦王这人的政治野心,他恃强凌弱、贪暴成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这一时刻就应该站出来一位大智大勇的贤才来救国,这人便是蔺相如。
蔺相如本为宦官的一名舍人,出身卑微,名不显而声不彰,但由此宦者推荐后便一跃而起成为赵国的救世主。
在“完璧归赵”段落中,他只身赴会秦王已可窥见此人的大胆,在与秦王的面谈中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以玉石俱焚之状来逼迫秦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赵国,并以强烈激进的言辞来威吓秦王使其卸下强者的霸势。
大智大勇可见一般。
而同时我们也看见先前威风八面的秦王此时早已被蔺相如的态势吓住,开始一一按照相如的要求去做并设宴讨好相如,前倨后恭、吃软怕硬毫无强国君王模样。
但最后换来的只是空欢喜一场,中了相如“走为上计”只能是一肚子郁闷。
当然堂堂秦国君王在受此等羞辱之后,又怎会轻易善罢甘休,在绳池之会中,秦王将矛头指向赵惠王,邀其为自己鼓瑟。
而赵王竟然顺从其意,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地位“甘愿”受辱。
不知该说他愚昧无知,还是懦弱地屈服于秦王的霸权,总之是一个昏君。
幸好他的身边有蔺相如这位谋士,以他的忠心赤胆岂可眼看着本国受辱而不顾呢,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凭借自己的智勇双全再次让秦王计划落空,保全了赵国在秦人眼中的尊严与国格。
两次出色完成任务的蔺相如当然令人刮目相待。
在他的身上充满着智慧的灵气,在面对强敌之时更显示出他处事的沉着冷静与敢于冒险的勇气。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全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全解一、基础知识 (1)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6)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10)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比应用 (20)五、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七个成语的意思 (22)六、《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古代礼仪 (24)七、《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形象刻画 (25)八、《廉颇蔺相如列传》层次结构 (30)九、廉颇蔺相如列传写作特点 (31)十、《史记》中的门客形象浅析 (32)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反衬手法 (35)十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联 (37)十三、大忠大勇大胆识之廉颇 (37)十四、真实廉颇:胆小懦弱非英雄? (39)十五、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感 (40)十六、历史上真实的赵括 (41)十七、赵氏孤儿:历史哪有如此矫情 (48)十八、《廉颇蔺相如列传》艺术特色 (53)十九、历代名家评《廉颇蔺相如列传》 (56)二十、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与翻译 (56)二十一、从蔺相如的声音看其形象 (58)二十二、渲染铺垫陪衬映托—形象刻画方法 (62)二十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专练 (63)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训练 (70)二十五、散文阅读—寻访蔺相如故里 (76)一、基础知识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二、出自本文的成语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三、通假字1、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四、一词多义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五、词类活用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六、古今异义的词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鄙卑下贱七、句式归纳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比艺术赏析_宋飞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对比艺术赏析宋飞燕“对比”是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艺术手法。
它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就是通过恰当运用对比手法,让人物形象得到凸显,使故事情节充满张力。
一、通过廉颇与蔺相如身份地位的对比,为廉蔺矛盾埋下伏笔文章一开始即交代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身份,廉颇为“赵之良将也”,蔺相如为“赵人也”。
紧接着,文章用大量动词渲染了廉颇的“良将”,如“大破”、“取”、“拜”、“闻”等,一个武艺超群、作战勇猛、指挥有方、盛名于世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相反,对蔺相如的身份则轻描淡写,一句“宦者令缪贤舍人”交代完毕。
“舍人”义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权贵家里豢养的帮闲或办事的人,卑微低下显而易见。
一个是上卿,一个是门客;一个威震国家,一个寄生于权贵家中,孰高孰下一目了然。
正是由于两人地位高低悬殊、影响不同,在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就成为必然,所以就有了后文“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这一段。
这处对比,为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了伏笔。
二、通过廉颇等人与蔺相如应对秦王以城易璧的策略的对比,为后文蔺相如不辱使命、受到赏识作了铺垫面对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狡诈要求,赵国满朝文武包括廉颇在内是束手无策,“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请注意“谋”和“求”两个字,“谋”是商议、谋划的意思;“求”是寻求、找寻的意思,这两个字就形象地反映出赵国君臣焦虑万分、无计可施的窘迫之相。
而蔺相如一出场,便纵论天下大势,提出化解对策,还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2],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3]。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蔺相如出使,完璧归赵。
又随同赵王赴秦王的渑池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功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负,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相如。
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
后廉颇终于醒悟,向相如负荆请罪。
这篇文章叙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赵王如何识别人才、廉颇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顾全大局,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到了赵国,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
蔺相如完壁归赵后,秦王没有处罚他,却把他关进了监狱。
一次,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推辞说:“我不能。
”蔺相如说:“王顾臣,臣顾王,若今顾王,王岂敢不顾臣哉?”并且请秦王击缶(古代的一种乐器)。
秦王不肯击缶。
蔺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要拉他走,他坚持不动。
秦王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见时机成熟,就走上前对秦王说:“请大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见秦王没有反悔的意思,就走上前,取过相传是赵王的和氏璧,走到柱子旁边,双手举过头顶,狠狠地往地上摔去。
这一下,赵国的和氏璧竟被摔了个粉碎。
后来秦国不断地侵犯赵国,赵王和大臣们都感到忧虑。
蔺相如暗中和廉颇商量,想把国家的危急情况报告给廉颇,让他起兵反击秦国。
可是廉颇认为,强秦的兵马众多,而且又占据着有利地势,要想打败秦国,力量还不够,暂时不能起兵,免得惹祸上身。
廉颇的目光远大,见识卓越,但对敌我力量对比估计不足,最终未能发挥国家的最高战斗力,造成了这种悲剧。
廉颇终于明白了,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蔺相如和他结为生死之交。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盛,攻下了赵国的几座城池。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大将,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他的话语,使人们无不折服。
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在蔺相如之上。
廉颇对此感到很不满意,总是无端地找蔺相如的麻烦。
廉颇很自负,自以为他的本领大,蔺相如的职位低,不服气蔺相如。
所以当蔺相如门客有事求见蔺相如时,他叫门客先进去通报,然后才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与鉴赏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与鉴赏一、《韩非子·和氏》(节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二、相关评论两人为一传,中复附赵奢,已而复缀李牧,合为四人传,须详太史公次四人线索,才知赵之兴亡矣。
(〔明〕茅坤《史记钞》卷四九)相如渑池之会,如请秦王击缶,如召赵御史书,如请咸阳为寿,──与之相匹,无纤毫挫于秦,一时勇敢之气,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处,更著精神。
(〔明〕凌稚隆《史记评林》卷八一)以廉颇、蔺相如主名,中间赵奢、李牧周旋穿插,断续无痕,而赵之兴亡,节目全在于此。
数人共一传,只如一人。
贤才关系国家,从文字章法中错综写出,此史之识也。
(〔明〕钟惺《葛氏〈史记〉卷八一引》)《廉蔺传》或分或合,或详或略,真得奇正错综之法,而四人优劣自显。
(〔清〕陈仁锡《陈评史记》卷八)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钟伯敬谓,二人皆古人臣风,斯足以知廉蔺者也。
篇中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
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
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当人服耳。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名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赏析吧。
作者通过对廉颇和蔺相如言行举止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这两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形象,塑造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特点,而且对其它人物也有着深刻的描绘,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竟把勇武善战的将军廉颇和“应对如流”的名士蔺相如先后赶出了朝廷。
忠直老实、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宁可向赵王负荆请罪,也不愿让人抓住自己的把柄;即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迫低头认错,也不丧失原则;真是顾全大局,机智果敢,爱国爱民,堪称古代爱国志士的典范。
文章还写到:廉颇受到委屈时的愤怒,和蔺相如得知后尽力替他解围时的急智,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赞”体列传,通过对赵国君臣间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叙述,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智勇双全、宁死不屈、爱国、廉颇三个形象。
”作者善于运用烘托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比如,当廉颇和蔺相如“争列”时,写蔺相如因急于维护国家尊严,打消秦王阴谋,而“不为之屈”;但对待廉颇,却“倚势陵之”“欲与廉颇争列”,充分表现了蔺相如保护赵国利益的坚强决心。
同时,作者还十分注意对比映衬手法的使用,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蔺相如高贵的品质。
此外,还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深刻地展现了蔺相如性格的另一侧面:如“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寥寥数语,既有谦虚,又有感激,更有歉意,生动地勾勒出了蔺相如为国家、为朋友,不惧怕任何压力,勇于承担责任的光辉形象。
作者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还生动地叙述了蔺相如的身世、为官之道,表现了他清廉正直的品格和嫉恶如仇的性格。
首先,作者开篇交待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并用三个例子证明廉颇“勇于用”“为赵将,赵奢之子也”,为“能信”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完璧归赵剖析
司马迁
梳理情节
一,出使前 二,出使中
1,缪贤举荐 2,奉璧出使 1,献璧取璧 2,归璧于赵 3,廷斥秦王
1,功成加官 2,矛盾暂缓
三,出使后
分析人物: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缪贤:“其人勇士,有智谋”
分析人物: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第3段: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智
相关评论
4,你的看法?
相关评论
3.明
代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 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 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 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王,由“理屈”转为有理。
视频与原文对比赏析
相关评论
1.《史记评林》 赵王知相如之能完璧乎?曰:不能。相如能知 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之? 曰: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所任相如,璧完而 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赵亦重矣。 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相关评论
2.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自愿出使:
勇
第4段:如何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
1,章台非会见外臣的场所; 2,美人不是礼待外臣的人员; 3.秦王的“大喜”
与“左右皆呼万岁” (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第5段,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后
1.设计智取
2.说理斗争
3,誓死捍卫
考虑到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蔺相如又如何对 策?
1,用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行九宾礼; 2.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廉颇将》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廉颇将》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廉颇将》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部[2],杀栗腹,遂围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一、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
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
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辨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
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
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
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526,500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他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
二、解题页 1 第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
原为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
这是原传的第一大部分。
战国后期是封建割据,诸侯纷争最严重的时期。
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尤其是西邻强秦的威胁最大。
本篇记叙廉颇、蔺相如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抗强秦,为赵国的安全和尊严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写了他们二人为维护赵国的利益,彼此搞好团结的事迹。
列传,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三、注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
○先介绍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
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为:做,担任。
伐:攻打。
大破之,取阳晋,阳晋:本卫邑,后属齐,在今山东省郓(yùn)城县西。
○战功显赫。
拜为上卿,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
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的意思。
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
○地位极尊。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介词,凭,靠。
闻:闻名,出名。
○威名远扬。
蔺相如者,赵人也。
○次介绍相如。
平凡得很。
“赵人”与“良将刀相对,一贵一贱,对比鲜明。
为赵宦(huàn)者令缪(miào)贤舍人。
宦者令:官名,宦官的头领。
令,长页 2 第官。
舍人:门客。
战国时,贵族家里常养着一些门客。
○地位低微。
“舍人”与“上卿”相对,一尊一卑,十分鲜明。
概略介绍廉、蔺身世。
即点明题意,引出人物,总领全文,天为后文写廉、蔺矛盾伏下引线。
赵惠文王时,○点明时间。
得楚和氏璧(bì)。
和氏璧:楚国人卞(biàn)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而成璧。
壁,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秦昭王闻之,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公元前30年~前251年在位。
之:代词,指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一事。
使人遗(wèi)赵王书,遗:送给。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介词,用。
易:交换。
○以城易壁,纯属骗局。
交代故事起因。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诸:各位,众。
谋:计议,商量。
欲予秦,予:给。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受骗。
徒:副词,白白地。
见: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被动。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即:就。
患:担忧。
秦兵之来:主谓短语作“患力的宾语,“之”用在短语的主谓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寻找。
可使报秦者: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
使。
派遣。
报,答复。
○进退两难,一筹莫展,揭示秦赵矛盾尖锐及赵之大臣畏秦之甚。
为相如出场铺垫。
宦者令缪贤日:“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臣。
古人表示卑页 3 第谦的自称。
○“可使”二字,如奇峰突起。
王问:“何以知之?”何以:凭什么。
介宾短语作状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以“问黟带出下文,补叙前情,从侧面勾画蔺的轮廓。
对曰:对: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臣尝有罪,尝:副词,曾经。
窃计欲亡走燕。
窃计:私下打算。
窃,表示谦敬的副词。
亡:逃亡。
走:跑,此处有投奔之意。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止:阻止。
‘君何以知燕王?' 君:对人的敬称。
知:了解。
○发问令人深思。
臣语(yǔ)日,语:告诉。
臣尝从大(dài)王与燕王会境上,大王:对国君的尊称。
燕王私握臣手曰,私:秘密地,暗暗地‘愿结友',结友:交朋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只看现象。
相如谓臣日:‘夫(fú)赵强而蒸弱,夫:助词,用在全旬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而君幸于赵王,而:表顺承。
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
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
连词,因此,所以。
结于君:同您结交。
○透过现象,视其实质。
今君乃亡赵走燕,乃:副词,却。
亡赵。
从赵国逃亡。
走燕:跑到燕国去。
“赵”和“燕”都是补语。
○与“幸于赵王”对照,处境迥异。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其势。
作状语,照那种形势看来。
而束君归页 4 第赵矣。
束:捆绑。
归:送回。
○看发展,预见后果,不堪设想。
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请罪,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
表示服罪请求就刑。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
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斧,铡刀。
质,同“锧”,铁砧(zhēn),刑具的底座。
则幸得脱矣。
则:连词,就。
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
幸,副词,侥幸。
脱,免罪,免祸。
○与“欲亡走燕”对比鲜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幸:这个“幸”是表敬副词,不需对译。
○果是好计,预见何其正确。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以为:认为。
其人:那个人。
其,指示代词,那。
“其人勇士”是个判断旬形式的主谓短语。
○“勇”、“智”二字,贯彻全篇。
宜可使。
”宜:应该。
○极力推荐,可担重任。
以上一段插叙,先声夺人,初显其智勇双全,才识不凡。
下分三个场面对蔺相如进行正面刻画。
于是王召见,○紧承上文“可使”。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寡人:意谓寡德之人,为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可予不(fǒu)?”不:同“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许:答应。
○审时度势,结论明确肯定。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nài)何?”奈何:怎么办。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理曲,理亏。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比较这两个对策。
均,权衡,比较。
之,这,页 5 第代词。
宁许以负秦曲。
宁:宁可,宁肯,副词。
负秦曲:使秦负曲。
负,担负,承担。
○权衡利弊,明快决断。
与上文群臣谋而不决,形成鲜明对照。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必:副词,果真。
○与前文“未得”相应。
臣愿奉璧往使。
奉:两手捧着。
往使:前往出使。
○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敢担重任,胆识过人。
与前文群臣畏秦之甚亦对照鲜明。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请:表敬副词。
完璧归赵:把璧完整地送回赵国。
完,完整,此处有原封不动的意思。
○果敢坚决,显示蔺相如的智勇,也暗示其入秦必有一场激烈斗争,并为“完璧归赵”的结局设伏。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承接连词。
遂:副词就。
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奉璧使秦。
过渡,收结上文,开启下文。
以上写相如对策和接受出使。
是“完璧归赵”故事的第一个场面。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章台:台观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
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宾的地方。
在此接见相如,表示对赵国使者的轻视。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呈献。
○献璧过程一笔带过。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连词,连接“传”和“示”两个动词,表顺接,可不译。
示:给……看。
美人:指妃嫔。
左右:指身边的侍从人员。
页 6 第左右皆呼万岁。
万岁:永远存在之意,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
○自以为骗局得逞,故如此得意忘形。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偿:酬报。
“赵城”是双宾语。
乃前曰:乃:副词,就,表动作先后相承。
前:上前,动词。
“璧有瑕xiá),瑕:玉上的斑点,疵病。
请指示王。
”指示王:指出来给王看。
“指”、“示”是两个词,和现代汉语里作为一个词的“指示”不同。
王授璧。
授:交给。
○当机立断,巧设托辞,从容收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因:连词,于是,表承接上文。
却:后退。
倚柱,怒发上冲冠,因愤怒而竖起的头发向上冲动了帽子。
○如山洪暴发,飓风骤起,以极度夸张之笔,将蔺相如大义凛然、怒不可遏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xī)召群臣议,悉:全部。
皆曰:‘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
其:它的。
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 ○托辞委婉,揭暴其奸诈阴谋。
议不欲予秦璧。
予:给予。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布衣之交: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
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因以代指平民。
尚:副词,尚且。
况大国乎?况:连词,何况。
○旁敲侧击,刺其言而无信。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且:连词,而且。
表意思上的更进一层。
逆强秦之欢:触伤强大秦国对我们的感情。
逆,违背,触犯。
欢,欢心。
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乃:副词,就。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隆页 7 第重典礼之前,必须沐浴更衣,独宿,清心洁身,以表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拜送书:叩头跪拜,送出国书。
书,指答复秦国的信。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陈说赵王送璧礼仪之隆重,态度之友好,心意之真诚,娓娓动听。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修敬:表示敬意。
修:整饰,此处有“加强”之意。
○为下文指责秦的轻慢无礼作反衬,也为设缓兵之计做好准备。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guàn),列观:一般的宫殿(不是正殿),指章台。
观,建筑物的一种。
礼节甚倨(jù),倨:傲慢。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之:代词,指代璧。
以:连词,可译为“来”。
○处处与赵的“敬重”对照,慨然以严词相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yì),邑:泛指一般城市。
故臣复取璧。
复:副词,又。
○直截了当戳穿骗局,明收回宝璧有理。
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急臣”,使臣急,可译为“逼迫我”。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俱:一同,一起。
○表示决心同归于尽,严正不可侵凌。
相如持其璧睨(nì)柱,其:他的。
睨:斜视。
欲以击柱。
以:介词,把。
后省宾语“之”。
○看穿秦王贪璧而恐璧破之心,故作破璧之态,进行胁迫,智勇可见。
“睨”字颇传其神。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其:他,指代蔺相如。
乃:副词,就。
辞谢:婉言道歉。
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以页 8 第璧击柱。
固:副词,坚决。
○见其窘迫之状,果为相如智勇所屈。
召有司案图,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