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教学设计(20200623143624)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井底之蛙》教学设计(通用12篇)《井底之蛙》教学设计篇1一、学生分析我所执教的四年三班有70名学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38人。
井底之蛙教学简案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比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树立自信,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主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 学会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井底之蛙》故事、多媒体课件、角色扮演道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思考故事寓意。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讲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听过的关于井底之蛙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井底之蛙》故事,思考故事中的寓意。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词,如“井底”、“青蛙”、“天”、“见识”等。
(三)小组讨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整个世界?(2)青蛙的观点对不对?为什么?(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见识?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角色扮演1. 学生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如青蛙、鱼、其他动物等,进行角色扮演。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五)对比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将《井底之蛙》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对比分析结果。
(六)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井底之蛙》故事的寓意,强调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见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疑问或分享心得。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井底之蛙》这一经典寓言故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点:1.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中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
3.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世界观的初步认识。
在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1.流利朗读并复述故事。
2.运用故事中的隐喻进行思考和表达。
3.练习写作,将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本课程期望学生能够:1.领悟到开阔视野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2.培养对传统文化和寓言故事的兴趣。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展开,具体包括:1.故事原文的阅读与解析,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深层含义。
2.词汇学习和语言运用,包括生词的解释、词语的运用练习。
3.寓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4.阅读拓展,推荐相关的寓言故事或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5.写作练习,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故事背景、寓意等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2.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情景模拟法: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体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井底之蛙》及相关阅读材料。
2.多媒体资料:故事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3.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等,用于情景模拟。
4.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寓言故事、学术论文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5.写作工具:如笔记本、作文纸等,方便学生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并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定期检查并评分。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寓意和内涵;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井底之蛙》的含义;2.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文本;2.寓言故事的课件或者PPT;3.小组合作讨论的工作卡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出寓言故事: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
2.展示故事题目《井底之蛙》:让学生猜测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
步骤二:理解故事(15分钟)1.故事背景介绍: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故事中的人物。
2.分组朗读故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朗读故事。
3.整体理解故事:提问学生故事中蛙的行为和心态,以及最后的寓意是什么。
步骤三:深入分析(20分钟)1.分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工作卡片。
要求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并记录在工作卡片上。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让各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和整个班级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四:拓展应用(15分钟)1.扩展阅读:提醒学生寓言故事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多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找出其中的寓意和道理。
2.创作寓言故事:组织学生自行创作寓言故事,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总结:1.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2.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3.鼓励学生多读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
六、教学延伸:寓言故事是一种既有趣又富有哲理的文学形式,通过对人物、事件及场景的象征和隐喻,给人以启示和教训。
《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蛙对外界的一无所知和狭隘的认知,以及当它看到一只从外面来的大海龟时,对海龟的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狭隘心态的危害,以及对待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中,通过阅读分析《井底之蛙》寓言故事,学生们不仅能够理解故事的寓意,还能够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成语故事教学井底之蛙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井底之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及引申义。
2. 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谈论和比喻狭隘的见识。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拓展视野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工具2. 小黑板或白板3. 活动卡片(写有井底之蛙相关内容的卡片)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青蛙生活在水井底部,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只青蛙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因为它被井墙所限制,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
导入:1. 出示“井底之蛙”这个成语,让学生猜测其含义并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猜测与其他同学分享,然后向全班解释该成语的真实含义。
讲解:1. 利用PPT或黑板,给学生解释成语“井底之蛙”的来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成语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该成语的用法。
运用:1. 分发活动卡片或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在句子中填入适当的成语“井底之蛙”以使句子完整且意义准确。
2. 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分享所填写的句子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是否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
2. 分组讨论并让学生给出自己所了解的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故事或事件。
总结:1.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和用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写一篇关于成语“井底之蛙”的文章,描写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2. 在下一堂课上,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写的关于成语故事的文章。
教学评估:1. 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卡片填写情况是否准确地使用了成语“井底之蛙”。
2.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是否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和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勇于探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井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井底之蛙吗?它为什么会成为成语呢?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井底之蛙”的理解,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述《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会成为井底之蛙?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2. 绘画:学生以“井底之蛙”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感悟。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以“井底之蛙”为主题,体现成语的含义。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井底之蛙”的含义和寓意,强调谦虚谨慎、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小组合作的新寓言故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井底之蛙”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收集其他类似成语、撰写心得体会等,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2.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明白目光短浅、见识狭隘的坏处。
2、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井底之蛙》这篇寓言故事。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与青蛙和井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青蛙在井里能看到多大的天空?”从而引出课题“井底之蛙”。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
3、精读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快乐?(2)引导学生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和它的认知局限。
(3)分角色朗读青蛙和海龟的对话,体会它们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4、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青蛙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为什么?(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人或事。
5、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有怎样的感受?(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续写这个故事,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6、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故事的寓意: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会让人自以为是,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
(2)鼓励学生要不断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7、布置作业(1)把《井底之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寓意。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及用法。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勇于探索和了解外面的大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
2. 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讲述故事内容,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
2.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成语“井底之蛙”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运用成语“井底之蛙”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入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用法。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包括故事内容、角色、情节等。
2. 讨论卡片:上面写有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问题。
3. 实践材料:如画纸、彩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谜语引起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兴趣。
2. 讲述故事:使用故事课件,为幼儿讲述“井底之蛙”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分发讨论卡片,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讨论与成语“井底之蛙”相关的问题,如:“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是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像井底之蛙一样呢?”4. 实践: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理解的“井底之蛙”场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幼儿在课后与他人分享所学内容,检验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实际运用情况。
九、教学拓展:为幼儿提供更多含有“井底之蛙”的例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成语的用法。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2.熟练运用【井底之蛙】这个成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3.掌握小品文的写作技巧,能够用小品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材为《井底之蛙》这篇小品文,课堂上将会通过讲解和分析文中的语言表现、情感表达等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小品文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训练和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重点1.掌握【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认知和运用;2.熟练掌握小品文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意识。
3. 教学难点1.着力讲解和分析小品文中的语言表现、情感表达等内容;2.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理解好的小品文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解导入法:通过讲解井底之蛙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进入主题;2.阅读分析法:学生阅读小品文并分析其中的语言和情感表现;3.问答交流法: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想深入的思考;4.课堂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品文的创作和修改。
四、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导入:介绍【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讲解导入法10分钟阅读:让学生阅读小品文《井底之蛙》并分析其中的语言和情感表现阅读分析法15分钟问答:通过问答交流的方式回答一些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答交流法20分钟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小品文的创作并指导修改课堂练习法5分钟结语: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结语总结五、教学评估1. 教学方法评估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其中,问答交流法和课堂练习法特别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生动和有趣。
2. 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文化内涵,并通过练习来巩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询问学生,了解到学生对于小品文的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及用法。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难点:让幼儿掌握成语的用法,并能用成语造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成语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引发幼儿兴趣,如:“什么东西,大大肚子,天天喝水不饿?”(井)2. 讲述故事:播放成语故事《井底之蛙》,引导幼儿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如:“井底之蛙为什么是井底之蛙?”“它为什么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等,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习成语:引导幼儿学习成语“井底之蛙”,讲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5. 造句练习:让幼儿尝试用成语“井底之蛙”造句,如:“他就像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井底之蛙”的意思和用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成语故事《井底之蛙》。
2. 让幼儿尝试用成语“井底之蛙”造句,并与家长分享。
3. 家长协助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并在生活中寻找机会运用成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成语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成语“井底之蛙”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成语接龙游戏,以提高幼儿对成语的兴趣和记忆。
2. 开展成语故事分享会,让幼儿自己选择成语故事进行讲述,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理解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避免误解。
《井底之蛙》教案设计,为小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井底之蛙》教案设计导言《井底之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蛤蟆生活在井底,视野狭窄,不曾见过外面的世界。
通过一些巧妙的手法,这只蛤蟆最终得以见到了真正的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眼前小小世界所迷惑,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思考自己是否也是井底之蛙,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打开自己的想象之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基本情节和寓意;2.能够感受和理解井底之蛙的心理状态;3.能够从故事中领悟到探索和创新的重要意义;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步骤1.单元引入(1) 观看动画片《井底之蛙》,学生发表感想。
(2) 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寓言故事是在故事的表面形式下,蕴含着深层的道德或哲理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
通过故事的生动形象和深刻寓意,能够使听众感受到道德东西。
《井底之蛙》寓意着“局限于眼前,无法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井底之蛙”。
2.教学主体(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或者教师可以指定。
(2) 听音导读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自由想象,描绘蛤蟆在井底的情景,以及蛤蟆看到外面的天地后的感受。
(3) 讲故事的主题和寓意让学生找出故事的寓意,同时也可以探讨寓意的深层含义。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就自己是否也有过井底之蛙的经历,以及如何才能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5) 创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以《井底之蛙》为素材,写一篇400字的故事,讲述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经历。
3.教学结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反馈和指导。
同时,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和创新的重要性。
三、教学效果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学会了用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井底之蛙”现象,并积极探索、创新自己。
此外,通过朗读和创作,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井底之蛙》
小班语言教案《井底之蛙》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 让幼儿知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世界有多么的广阔。
3. 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乐意参与表演故事。
二、活动重难点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 难点:知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世界有多么的广阔。
三、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幼儿对青蛙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准备:自制的水井、青蛙、小鸟的头饰,以及故事图片;《井底之蛙》的故事视频。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 教师播放音乐《青蛙最伟大》,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地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青蛙吗?青蛙住在哪里呢?(二)展开部分1.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逐张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理解故事。
2. 教师播放故事视频,让幼儿完整地观看一遍故事。
3.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它们在说什么?青蛙为什么不愿意跳出井口呢?4. 教师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如“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5. 教师邀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2. 教师小结:我们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要像小鸟一样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五、活动延伸1. 教师将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区,鼓励幼儿自由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2. 教师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井底之蛙的小和井的广阔,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挑战,拓展视野。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生字词语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认识“井底”、“之蛙”等词语,理解井底之蛙的意思。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
2、课文理解: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对话内容,以及井底之蛙在对话中的心理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井底之蛙和大海龟对话时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思想引导: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要勇于挑战自己,多出去看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4、课堂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一只井底之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通过与大海龟的对话,体验井底之蛙的心理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井底之蛙的视野局限性以及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出新课。
2、学习生字词语: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认识“井底”、“之蛙”等词语,理解井底之蛙的意思。
3、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井底之蛙和大海龟的对话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井底之蛙和大海龟对话时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思想引导: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小世界,而忽视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要勇于挑战自己,多出去看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5、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我是一只井底之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通过与大海龟的对话,体验井底之蛙的心理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井底之蛙的视野局限性以及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成语故事《井底之蛙》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成语学习兴趣。
2. 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成语“井底之蛙”的含义。
难点: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井底之蛙》2. 成语卡片:“井底之蛙”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青蛙故事或成语。
2. 讲述故事《井底之蛙》,引导幼儿理解成语的含义。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中井底之蛙的看法,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创意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现自己对“井底之蛙”的理解和想象。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井底之蛙》。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井底之蛙”,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听故事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幼儿在讨论环节的不同观点和创新思考,评估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3. 检查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成语“井底之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故事课件的选择和制作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思考讨论环节的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总结创意活动的效果,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对成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成语学习活动,共同探讨成语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青蛙和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3. 开展“成语故事会”,让幼儿自己选择成语故事进行讲述和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九、教学评估反馈: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井底之蛙》教案
《井底之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井底之蛙》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井底之蛙》,引导学生懂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主旨思想和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井底之蛙》课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教学卡片:生词卡片、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关注井底之蛙的形象。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井底之蛙》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4. 讨论与思考:(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
《井底之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井底之蛙》寓言故事的寓意,掌握故事中涉及的关键词汇和句型;2. 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情景对话,并复述故事;3.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的文学特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以《井底之蛙》为主题的寓言故事;3. 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井底之蛙》故事,认识到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不良后果,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关爱自然,关注社会;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阅读课,旨在通过寓言故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寓言故事具有较强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井底之蛙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b. 讲解:详细讲解《井底之蛙》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c. 互动: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悟;d. 应用: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e. 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作一篇以《井底之蛙》为主题的寓言故事。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导入,讲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b.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发展,探讨寓意,组织课堂讨论;c. 第三课时:设计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故事创作;d. 第四课时: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井底之蛙》的教学教案
《井底之蛙》的教学教案一、倾听,感受井蛙初步成长;浏览,寻找井蛙浅浅快乐。
师:昨天我给同学们聊到了坐井观天的故事。
首先听我再讲一讲这只青蛙的故事好吗?师讲故事:青蛙在水井里快乐的生活……有一天小鸟飞来了,……他决定不再老呆在井底,得出去看看。
青蛙费了很大的劲终于下定决心,跳出了井口,果然他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天,……他感觉自己很幸福,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很久没有人再说他是一只井底之蛙了,他高兴地和一切经过这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觉得自己的日子很充实也很愉快。
青蛙都有哪些快乐呢?师:今天咱们接着学习《井底之蛙》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青蛙的快乐。
(生寻找青蛙描述自己快乐的语句)师:找到了吗?青蛙一共对来自东海的鳖说了几句话?(生说有6句)青蛙说了6句,是吗?咱们来看看第一句在哪儿?生(齐读第一句):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师:第一句,有没有具体讲青蛙的快乐呢?生:没有。
师:那么青蛙的快乐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注意每个句子的开头。
(学生找到“高兴时……”、“疲倦了……”)师:接下来——生:跳进井水中。
师:“高兴时”、“疲倦了”,“跳进井水中”(一边说一边掰手指)能不能把这五个字改成三个字?生:跳进井。
师:是跳进水还是跳进井?生(齐说:)跳进水。
师:或者我们直接讲“井水中”行吗?(学生有些坚持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同意我的意见也可以坚持你自己的意见。
师:第五句“环顾……”讲到了具体的快乐了吗?生:没有。
师:好,那下一句,第六句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
生:跨井栏。
师:有不同意见吗?不倚井栏了?生:独占井。
师:真好!二、品读,体会快乐;感悟,反求诸己。
师:现在我们清楚了,青蛙一共讲了四个方面的快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生:高兴时、疲倦了、井水中、独占井。
师:下面自己来读一读,请同学们选择,你愿意读青蛙的哪一方面的快乐就读哪一句,总之要让我们感觉到青蛙的快乐。
先自己练习练习好吗?(一)、朗读,品味高兴时的快乐;想象,面对烦恼时的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1. 复习词语。
2.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青蛙和鳖在说自己的快乐,青蛙最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1、学习第一段(朗读)
(1)找句子
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对现在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它认为自己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舒适的,于是它就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板书),它在夸耀什么呢?是的,“生活在这里真快活!”你觉得该怎么读这句话?——夸耀,自满读。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 ,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 ”
“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
“跳进井水中……”哪儿写到在井水中的快活——绵软舒适,在稀泥里可以有绵软舒适的感觉,像踩在了棉花上一样。
环顾没有谁能像我快活,谁都比不上我的快活,这种
快活是世界上谁都比不上的,所以当环顾四周的时候,小青蛙完全陶醉在这口井中了
“而且,我独占一口井……”独占一口水井,那简直是井中之王呀,你能感受到此时的小青蛙是怎样的心情呢?——骄傲,知足感跃然纸上。
谁来试试做一只骄傲的小青蛙,读的真好。
2、学习第三段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水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了!但后来这只消青蛙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从夸耀到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这是为什么呢?(抽生说)
3、二段(想象,语言训练)
(1)因为遇到了一只鳖,一只来自——东海的鳖(板书“东海之鳖”)对青蛙讲述了自己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
(2)说说你对大海的认识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你认识的大海什么样?用一个词或一段话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大海。
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是说……
(2)古文与课文对照学习同学们对大海的感受是这样,东海之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
A师配乐范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鳖说的原话,听老师读你们注意把握停顿和节
B生读
听老师读了一遍之后想必你们也想自己来揣摩古文的韵味,注意读出节奏。
C对照课文学习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段话意思相同——第二段,请你先读一读古文,再快快用笔画下来文中哪些句子是想对应的,谁来读读。
(3)理解段落大意
A. 说说对大海的认识
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你对大海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抽生说)。
B. 理解
青蛙住在一个又小又窄的井里,而鳖生活在东海之中体会到的是东海的——辽阔,用千里之遥不足以说明海面的辽阔,青蛙把一座浅井当做自己全部的世界,它很快活,鳖却能在东海中因为千仞之高都无法形容海的深找到自己的家园。
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庄稼房屋被淹没,民不聊生,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为国君,而海面——(生接读)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颗粒无收,而海面——(生接读)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难道海水真的没变化吗?——不是,因为海太大了所以看不出来,这恰好和青蛙住的地方井“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读一读
谁能把海的辽阔,海的深和海的大美美地读出来?其他人自己感受
(抽生读)读的真不错,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海的那种宽广和舒适。
D. 说话
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出示课件“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现在你就是这只来自东海的鳖,你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海遨游吧。
(观看大海录像)
现在,我就是站在你面前的小青蛙,请你给我介绍一下大海里有意思的东西吧,以“我生活在这里也真快活”开头说一句话,注意,要把每句话说完整、说具体。
是啊,听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之后,我都想要亲自去体验一下生活在大海中的快乐了。
D.第三段
同学们,听了鳖的话,小青蛙一下子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想一想,浅井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有大海的深吗?——没有,有大海的辽阔吗?——没有,所以它能体会到生活在东海里的快活吗?——不能,当听到鳖说这么多关于大海的事情之后,鳖呆住了——瞠目结舌,什么意思——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谁来用表情表示一下鳖现在的样子。
做的怎么样,真棒,掌声送给他。
三、感悟寓意
听了鳖的话,再看看自己住在又狭窄又浅又小的井里面,如果此时你是小青蛙,你心里会怎么想呢?现在的小青蛙会思考了,我们也知道小青
蛙以后会看到自己的快乐的
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把它送给哪些人呢?一一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
眼光放远一点,不能鼠目寸光,这样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就会更少了。
四、拓展
寓言要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之后井底之蛙就成了人人皆知的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带寓言故事的成语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画龙点睛、指鹿为马、刻舟求剑、夜郎自大)课下把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