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转移集聚,提升(精)

合集下载

2024年关于农村建设新建住房集中建设的方案(三篇)

2024年关于农村建设新建住房集中建设的方案(三篇)

2024年关于农村建设新建住房集中建设的方案一、背景____年,我国农村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建设水平,解决农村地区住房问题,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我们制定了新建住房集中建设的方案。

二、目标1. 提升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实现居住安全、舒适、环境卫生的标准;2.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政策措施1. 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农村住房建设专项资金,增加政府财政补贴,鼓励农村居民参与住房集中建设。

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优先保障贫困户的住房需求。

2. 加强土地调配。

鼓励农村用地向住房建设倾斜,优化土地使用结构。

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土地或者集体土地入股的方式,引导住房开发商参与农村住房建设。

3. 完善住房设计标准。

制定适合农村条件的住房设计标准,注重住房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同时,鼓励绿色环保,采用可再生和节能材料,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新能源设备。

4. 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制度。

加强对住房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监督,建立住房质量监测机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验收,确保住房质量安全。

四、实施步骤1. 指定建设计划。

由农村建设部门确定新建住房集中建设的区域范围和数量规模。

优先选择贫困地区,重点关注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住房需求。

2. 筹措资金。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筹措资金,优先满足贫困地区的住房建设需求。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住房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3.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地区的住房设计方案。

注重房屋的安全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鼓励设计师和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优化,确保住房设计合理科学。

4. 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住房建设所需土地的顺利腾空。

要公开透明,合理补偿被征地农民,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

5. 进行住房建设。

由专业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住房的实际建设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要点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要点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要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要点。

一、农村土地规划农村土地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村功能布局的合理化。

重点是优化农田布局,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和农产品生产用地的比例,并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电力、通信、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重点是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方便农民出行;加强农村供水和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升信息传输能力;提升农村医疗和教育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三、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要通过培育农村经济新动能,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重点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民的产业附加值;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挖掘农村文化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自治能力,促进农民的参与和自我管理。

重点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养老、医疗、教育等全方位保障;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保障每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文化和娱乐的需求。

五、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防洪和灌溉能力;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措施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被提上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农民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共同努力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下面将探讨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措施。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农村地区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

首先,政府出台政策推动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

其次,鼓励农民自主建房,提高农民的住房安全感和幸福感。

还通过土地流转、集体建房等方式,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不仅仅是简单地修缮房屋,更需要解决农民居住问题的根本困难。

比如,提升农村住房的保温性能,改善居住环境,增加房屋的采光性。

同时,注重农村住房的文化内涵,保留乡村特色建筑,传承乡村文化。

在改善农村住房条件的过程中,政府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建房的优惠和便利。

农民则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自觉参与到住房改善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此外,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还需要注重科技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农村房屋的建设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比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房屋自动化管理,提高住房的舒适度。

同时,农民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住房改善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的评估机制,对农村住房改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确保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农民也可以对自己家庭的住房条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在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农村住房的改善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政府和农民需要携手合作,形成合力,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应用、监督评估等多种手段,共同推动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5)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6)2.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要求 (7)2.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 (9)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0)3.1 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11)3.2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3)3.3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4)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5)4.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17)4.2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8)4.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9)4.4 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20)4.5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21)4.6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22)4.7 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23)五、典型案例分析 (24)5.1 案例一 (25)5.2 案例二 (27)5.3 案例三 (28)六、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结论总结 (30)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旨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期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篇常考热点增分练热点3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家园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篇常考热点增分练热点3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家园

热点3 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家园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湖北选考模拟]“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下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服务短缺 B.基础设施落后C.生态环境脆弱 D.乡村人口迁移2.“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①增加村民财产收益②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顺应了(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2021·安徽省马鞍山市一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

据此完成4~6题。

4.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 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 D.适应市场5.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宜居②农业高产③绿色发展④农民增收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6.“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 )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 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2021·深圳市一模]2021年3月26日,四川省青川县“白叶一号”白茶进入实验采收阶段。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

读图,完成7~9题。

7.青川县种植茶叶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开阔 B.气温年较差大C.春季降水丰沛 D.土壤呈微酸性8.为让“扶贫茶”真正成为“致富茶”,安吉县的工作重点是( )A.改良茶叶品种 B.落实销售渠道C.持续提供资金 D.提高机械化水平9.青川县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将( )①吸引农民回乡就业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③提高城市等级④带动高新技术发展⑤促进生态环境改善A.①②③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③④⑤''[2020·浙江7月卷]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7)2.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要求 (8)2.3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 (9)3.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0)3.1 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与特征 (11)3.2 农村土地流转的类型与现状 (12)3.3 土地流转对农民权益的影响 (14)4.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5)4.1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16)4.2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17)4.3 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18)4.4 土地流转对农业市场的影响 (19)5. 案例分析 (20)5.1 实施土地流转的典型地区分析 (22)5.2 案例地区土地流转的影响评估 (24)5.3 案例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与教训 (25)6. 政策建议 (26)6.1 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 (28)6.2 强化农业市场体系的构建 (29)6.3 提升农业科技和服务水平 (30)6.4 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权益 (31)7. 结论与展望 (32)7.1 研究总结 (33)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34)7.3 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35)1. 内容综述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的集中、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流转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土地流转可以吸引城市居民投资兴办农业项目,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又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保护农民利益,土地流转可以使农民从繁重的土地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产业和领域。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宅基地是农民的土地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宅基地制度对于解决农民住房问题、促进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将宅基地使用权划归农民个人,使农民在土地流转、土地交易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权益,有助于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的土地保障水平。

三、促进农民的城镇化进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农民的城镇化进程。

通过改革宅基地制度,将农民的宅基地转变为商品化资源,可以吸引更多农民向城镇流动,加速农民转移就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改革宅基地制度,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激发其投资农村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结构升级,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改革宅基地制度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合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六、推动农村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于推动农村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推进,农民将逐渐成为土地的主体和所有权人,将需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能力,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公共利益。

七、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和管理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导致农村住房条件普遍较差。

通过改革宅基地制度,可以促进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与思考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与思考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与思考作者:张美双潘兆星张鑫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8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空间布局的深度调整,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现象愈发严重,加剧了乡村振兴中土地资源供给“紧约束”困境。

该研究以洛阳市孟津区为例,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和建议,对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孟津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情况孟津区地处河南省中西部,洛阳市北部,下辖10个镇,4个街道,270个行政村(社区),面积838.7 km2,总人口55万,共有农户12.46万户,宅基地11.56万宗。

自入选全国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孟津区聚焦各项重点工作,精心部署,大胆探索,通过抓实“四个关键”,探索“四种模式”,实现“三大转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一)抓实“四个关键”,夯实改革根基1.强化顶层设计。

孟津区成立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确权、赋权、活权等重点,制定宅基地审批、监管、有偿使用、流转、退出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8个,形成了宅基地“1+8+X”制度体系。

2.打牢“宅改”基础。

孟津区全面完成223个行政村11.56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形成宅基地数据库;高标准完成148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实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域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对符合发证条件的45 033户全部确权颁证。

3.重塑管理秩序。

孟津区设立联审联批窗口,建立“农民申请、村级审核、镇级审批、区级监管”审批流程,开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宅基地“信息一张图、审批一条链、监管一张网”。

4.突出农民主体。

孟津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先后开展专题培训138期,创新设立积分兑换超市,将宅改事项纳入“道德红黑榜”“星级文明户”评选内容,提高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作用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作用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作用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作用进行分析。

一、保障农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和利益,推动农村扶贫政策的落地实施。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

二、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战略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挖掘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业。

这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文化自信,也加强了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供优质的农村住房,让农民在家乡获得舒适的居住环境,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生产模式,解决乡村农业水肥、土壤等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乡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乡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扩大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激发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潜力。

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两加两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

“两加两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

“两加两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农村住房新建和旧房改造工作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是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通过实施这项工程,一大批农民从危房危窑搬进了质量可靠、功能完善、宽敞明亮的新房和安全住房,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乡村环境,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农民群众众口一词由衷称赞共产党好、习总书记为民、党和政府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心。

关键词:“两加两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农民集中居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土地资源,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对促进农村脱贫帮困具有积极意义。

建议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集中居住为契机,通过“两加两减”,不断提升脱贫帮困工作实效,增加贫困群众获得感。

1两加两减的概述1.1做保障的加法帮扶农村贫困户的难点和重点是在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时,提前考虑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保障机制,比如道路出行、雨污分流、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以及保障他们继续从事赖以生存的养殖、种植、拾荒、手工加工等一系列问题。

加强大病统筹、医疗救助、低保救助等方面保障力度,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实现保障的兜底性。

1.2做收入的加法实施集中居住后,土地资源得到整合,要考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集体成立土地合作社,经营或参与以其他方式获得土地收益,为集体经济“造血”。

与此同时,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在就业、用工方面给予倾斜,如新建小区物业人员的招聘、土地合作社经营用工要以贫困户为先。

1.3做负担的减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搬进集中居住小区后可能面临的费用支出新难题。

如对贫困户在房屋装修方面未雨绸缪,建议由政府统一装修,也可以采取补助方式;对他们的水电、物业等生活基本开支实施针对性减免。

1.4做后遗症的减法贫困户集中居住易造成拆迁补偿、原房屋复垦后土地产权确权、房屋产权等纠纷,以及贫困户心理落差等一系列后遗症。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及政策建议作者:朱欣吕桂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2期2018年中央在借鉴义乌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实行“三权分置”,2020年、2021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在“三权分置”格局下,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宅基地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其宅基地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农户资格权基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设定,还应考虑居住保障权。

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对宅基地的继承、租赁、转让等权利。

农村实行宅基地“三权分置”可以激活存量闲置土地资产,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一、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一)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民法典》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是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前提,也是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的基础。

落实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宅基地管理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对本村宅基地的管理权,包括分配宅基地、对超占面积进行管理、对闲置低效宅基地进行监管、对违规使用宅基地进行整治等。

落实宅基地管理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确定宅基地规模和布局,明确宅基地开发利用强度。

以保障农户资格权为前提,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盘活利用,对宅基地流转进行引导与管控,保证合法合规使用宅基地。

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来落实宅基地管理权,实现对宅基地分配、占地面积标准确定、资格权认定、宅基地有偿退出、宅基地流转等的管理。

2. 落实村庄规划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应按照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积极参与编制村庄规划,并落实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宅基地在不同区域实现户有所居的形式,对农房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

在城市或乡镇规划区内,集中建设农民公寓、农民新型社区,严格限定面积标准;在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集中统建、多户联建的方式;在传统农区,提倡统一规划、农户自建,实现“一户一宅,面积法定”。

专题71: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71: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时事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

【拓展练习】一、单选题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完成下面小题。

1.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传统二元城乡关系体系下,乡村地区持续衰落,“乡村病”问题突出。

下列属于“乡村病”的是A.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B.乡村人口明显老弱化C.农村住宅日益奢华化D.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化2.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该目标体现的地理内涵是A.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B.推动乡村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建设宜居乡村D.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答案】1.B 2.A【解析】1.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本是城乡之间的差异,A错误。

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1、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分合作制改革。

推动()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单选题)A.资源变资东B.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C.资金变股金D.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您输入的答案:D回答正确2、下面不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优点() (单选题)A.有利于分工与专业化、机械化、释放企业家能力,进而提升竞争力B. 有利于监管,提升食品安全C.有利于与大市场对接D. 降低农民收入水平您输入的答案:D回答正确3、2022 年《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 () “三权”分置。

(单选题)A.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B.所有权、资格权、经营权C.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D.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您输入的答案:A回答正确4、将()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

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单选题)A.2022B.2022C.2022D.2022您输入的答案:D回答正确5、下面哪项不属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总要求()。

(单选题)A.管理有效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生活富裕您输入的答案:A回答正确6、下面不属于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 (单选题)A.农产品价格过低与过高并存B.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C.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D. 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您输入的答案:A回答正确7、莫干山民宿主要盘活了哪种资源() (单选题)A.宅基地B. 农地C.林地D.人力资源您输入的答案:A回答正确8、2022 年末,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C) (单选题)A.2.51:1B.2.61:1C.2.71:1D.2.81:1您输入的答案:B正确答案:C.2.71:1解析:回答错误9、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 ()是根本。

新农村建设方案例文(三篇)

新农村建设方案例文(三篇)

新农村建设方案例文第一章绪论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农村人口外流、农业生产方式老化、农业支持政策不完善等。

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我们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就业,推动乡村现代化。

方案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农业产业化、乡土文化传承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为目标,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改善的生活条件。

第二章农村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2.1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农村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们将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和流转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同时,加强土地质量监测和评估,促进土地的保护和恢复。

2.2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升级农业生产方式的老化是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将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章农村产业发展3.1 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同时,还将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和价值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2 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推动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还将鼓励农民培育新品种、开发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第四章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4.1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农村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力度,挖掘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点,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促进农民集聚居住

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促进农民集聚居住
二、强化改革 创新,推进改造模 式向分类实施、多元并进转变。在实
际操作中,主要 采用以下五种形 式:一是拆迁新 建。结合新城区 开发和小城镇建 设,按照城市社 区标准,对城中 村、近郊村、园 中村、重点工程 建设需要整体搬 迁村,通过挖掘 土地潜力,运用 市场机制实施拆 旧建新,通过整 体拆迁、集中改 建、统一安置的 办 法, 选 择 合 适位置,建设都 市 型 小 区。 目 前,全区已建成 因拆迁而新建的 都 市 型 社 区 35 个。二是整理改造。根据各镇、村所 处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按照规划要 求、群众意愿,采用功能配套、部分 改建或形象改观等办法进行改造。截 止 2008 年底,全区 已有 84 个村 实施 整理改造。三是移民迁址。结合实施 “欠发达村奔小康”工程,鼓励引导高 山村和地理位置偏僻村以整体迁移或 分散落户等办法,向中心村或城镇集 聚,目前已有 18 个村 实行移民迁址。 四是安居保障。把农村住房制度改革 与解决农村大龄青年、住房困难户紧
密结合起来,通过镇村联动、村村联动、 村户联动,集中选址、整体布局、统 一建设一批住宅小区,安置大龄青年、 无房户和部分拆迁户,同时加快完善 多层次住房保障救助体系。到 2008 年 底,全区已落实大龄青年安置房 4490 多户、55 万多平方米。五是制度创新。 一手抓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鼓励 跨村、跨镇入住,实行异地安置 , 同 时要求农村居民家庭与所在村签订原 宅基地回收或不再申请宅基地的协议。 在法律法规允许下,对符合条件的允 许农民补缴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证和 房产证 后上市交易。截至 2008 年底, 列入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的 5 个村, 共建造多层住宅 448294 平方米。一手 抓建设用地试点,充分挖掘土地资源 潜力,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土地置换工 作,目前有 9 个 村共 530 余亩土地实施置换。

乡村振兴农房知识点

乡村振兴农房知识点

乡村振兴农房知识点
乡村振兴农房是指通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项工作。

以下是关于乡村振兴农房的一些知识点:
1. 农房建设:乡村振兴农房建设注重以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

2. 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农房建设不仅仅包括住房建设,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 住房改造:乡村振兴农房注重改造老旧住房,促进农村住房环境的改善,提高农民住房质量和舒适度。

4. 保障性安居工程:乡村振兴农房中也注重保障性安居工程,通过政府购买建设方式,为农民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满足农民住房需求。

5. 产业发展与住房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农房建设强调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结合,鼓励农民将农房和农田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6. 生态农房建设:乡村振兴农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房建设,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7. 政策支持:乡村振兴农房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房建设。

8. 保障农民权益:乡村振兴农房推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保障农民乡村振兴农房的权益,防止土地流失和农民利益受损。

乡村振兴农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课件班考试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课件班考试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课件班考试题一、单项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们就是要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建立超()的投入机制。

正确答案:()A、完全由地方投入B、完全由中央投入C、中央投入为主,地方财政补助D、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财政补助2、2018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正确答案:()A、《关于推动乡村发展的意见》B、《关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意见》C、《关于继续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见》D、《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作用。

正确答案:()A、压舱石B、稳定器C、稳定石D、基础石4、发挥()的带动作用,通过民办公助、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直接受益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正确答案:()A、政府投资B、社会投资C、外来资金D、集体投资5、我们还采取()的带动效应,通过民办公助、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和参与直接受益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

正确答案:()A、农民集资B、企业投资C、社会捐助D、政府投资6、乡村振兴,要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

正确答案:()A、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B、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乡风文明建设行动D、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行动7、健全()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制,县乡党委要定期排查并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问题。

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

正确答案:()A、县级B、市级C、省级D、镇级8、乡村振兴要靠人去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关键。

当前针对城乡建筑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模式的研究类型比较多,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方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城乡统筹工作创新。

但是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城乡权益、村集体权益以及土地质量和农民生计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协调,使工作开展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加强对城乡建筑用地增减挂钩策略的优化和创新,为城乡建筑用地的开发提供保障作用。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用;问题;策略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十四五”的到来,使农村住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同时农村人口外涌的情况也异常严重。

很多村落中出现空心村的问题,导致农村建筑用地效率低,存在大量浪费的情况,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的土地供需失衡,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策略,通过审批程序的完善以及结余指标调整等加强对人居环境的改革和优化。

通过多年的实验发展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新模式,解决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失衡问题。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作用(一)促进新农村发展从当前新农村的建设情况来看,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农村生活水平落后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研究,结合农村村庄的自然变化情况,对农村的土地利用现等,了解农村土地的亚空心、空心以及再实心化的发展过程。

但是这种发展规律并不符合所有农村发展,一般只有比较适合居住或者区位位置比较好的农村可以实现再实心化发展,而一些不适宜居住的村庄正在经历空心化后逐渐消失[1]。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处于空心化的情况,因此需要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方式进行优化,促进农村再实心化的发展。

将农村一些破旧、空置的房屋和宅基地等进行整治。

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与乡村振兴

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与乡村振兴

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与乡村振兴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指导和支持,有序的城乡规划和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一、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可以提供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传统农村存在土地碎片化的问题,资源利用率低下。

通过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可以科学地规划土地用途,并合理规划农田、耕地、农村建设用地等,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可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

通过规划村庄建设区域和农田联片区域,可以避免农田与建设用地混杂,保护农田资源。

同时,规划还可以合理布局农村经济建设、村庄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宜居农村。

三、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发展的空间支撑。

通过规划农田和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指导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规划中可以安排农业产业集聚区,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单一耕种向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化的高效农业转变。

四、保护生态环境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有助于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保护农田、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等。

规划还可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例如推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的环境质量。

五、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可以促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规划,可以合理布局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田的灌溉条件,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有助于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通过规划土地用途和农业产业布局,可以明确土地的经营方向,为农民提供流转土地的依据。

规划中还可以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交易机制,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统筹发展农民异地转移集聚的有关政策
为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促进农民转移集聚, 提升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委〔 2010〕 65号的有关要求和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鼓励农民放弃
现有全部农村宅基地、住房及附属设施置换安置房, 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及
乡镇政府所在地村转移集聚。

到 2015年,县城集聚人口累计达 4万人以上,中心镇
集聚人口累计达 3万人以上, 每个中心村常住人口达 1500人以上。

二、规划建设
(一编制规划。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农民居住集中、土地集约节约、
产业集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的要求,在 2011年 4月底前编制完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农民集聚安置区五年规划,并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实施。

(二供地方式。

农民集聚安置区建设可采取土地出让、行政划拨和农村集体
建设用地等三种方式灵活供地, 多模式探索和多途径推进农民转移集聚。

县城原则上采取出让和行政划拨两种方式供地, 中心镇采用出让、行政划拨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三种方式供地, 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方式供地为主。

对出让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的安置房, 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行政划拨方式供
地的安置房上市交易,按交易时成交价的(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按评估价执行 2%补交土地出让金,补办土地出让手续。

(三开发建设。

农民转移集聚安置区由政府负责组织新农村建设开发公司实施, 鼓励其他国有公司参与开发建设。

县城规划安置区建造公寓房, 由政府实行统建; 中心镇规划安置区以建造公寓房为主, 适当建造联排式住宅, 由政府实行统建; 中心
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规划安置区以建造联排式住宅为主, 实行政府统建与农户自建相结合, 严格控制建造独立式住宅。

三、人员确定
(一对象确定。

本县范围内自愿永久放弃现有全部农村宅基地、住房和其他附属设施实施异地转移集聚的在册农户。

(二人口认定。

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农民异地转移人口:
(1在册农业人口;
(2户口外迁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凭学校证明 ;
(3在部队服役未提干的现役军人(凭部队证明 ;
(4服刑及劳教人员(凭司法机关证明。

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住房置换优惠政策,不享受转移安置补助资金:
(1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人口,且已按规定处理完毕的(凭所在地乡镇政府证明 ;
(2独生子女家庭且子女未婚嫁的或已婚未育夫妇增计 1人。

四、转移安置
(一安置方式。

异地转移农户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集中安置是指在统一规划的农民集聚安置区置换或自建安置房的;分散安置是指在县内自购商品房安置的。

(二安置房类型。

安置房分公寓房和联排式住宅两种类型,公寓房户型按建筑面积分为 70㎡、 90㎡、 110㎡、 130㎡四种;联排式住宅按占地面
积分为 70㎡、 90㎡、 110㎡三种。

(三置换标准。

置换县城公寓房建筑面积标准为每户基数 40㎡, 再加每人 15㎡, 超面积
部分不得超过 20㎡,每户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 160㎡;置换中心镇、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公寓房建筑面积标准为每户基数 40㎡, 再加每人 30㎡, 超面积部分不得超过 30㎡, 每户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 260㎡;置换中心镇联排式住宅的必须为 3人(含 3人以上户, 置换标准为 3~4人户占地面积 70㎡、 5~6人户占地面积 90㎡、 7人户以上占地面积 110㎡;置换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联排式住宅的标准为 1~2人户占地面积 70㎡、 3~4人户占地面积 90㎡、 5人户以上占地面积 110㎡。

五、安置政策
(一购房政策。

1、公寓房:标准面积内按成本价购置,超标准面积部分按市场价购置。

2、联排式住宅:中心镇按市场价购置;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政府统建的,按成本价购置。

成本价、市场价以及层次差价系数由建设单位组织测算和评估, 经县委、县政府审核后发布。

(二经济补助政策。

由县财政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 按转移农户人口、原住房及宅基地状况, 并结合转移安置类型分别不同标准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助:
1、安置补助标准:
安置补助
转移范围自购商品房安置(万元 /人公寓房安置
(万元 /人联排房安置
(万元 /人
县城中心镇县城中心镇中心村
可复垦整体搬迁 5 4.5 1 3 2.5 1.2
其他搬迁 3.5 3.2 0.7 2.1 1.8 0.8
2、宅基地补助,包括放弃的全部原宅基地、住房和其他附属设施面积(以权证登记为准 , 按 90元 /㎡的标准予以补助。

3、原住房(以权证登记为准按建筑面积予以补助,标准如下:
使用年限
房屋结构 10年以内
(元 /㎡ 11-20年
(元 /㎡ 21年以上
(元 /㎡
砖混 400 360 320
砖木 300 270 240
土墙及其它 220 200
4、联排房安置的,第 2、 3项补助合计不足 8万元的,第 1项予以补助,但三项补助总额每户不超过 8万元;第 2、 3项补助合计超过 8万元,第 2、 3项按实予以补助,第 1项不予补助。

(三其他扶持政策。

1、异地转移农民享受居住地同类居民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待遇,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2、异地转移农民继续享受原有的库区移民、低收入农户等扶持政策。

3、县委、县政府每年从专项扶持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民异地转移集聚工作经费补助,具体办法由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另行制定。

六、农村有房非农业户住房处置政策
属宅基地复垦区内的农村有房非农业户, 自愿永久放弃全部的农村宅基地、住房和其他附属设施的,每户可置换 1套中心镇、中心村或乡镇政府所在地村的公寓房, 70㎡以内按成本价购置, 超面积部分按市场价购置。

对不需置换安置房的, 宅基地和原住房参照农民转移集聚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七、申办程序
(一申请。

符合条件的农户及农村有房非农业户以户为单位向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并出具自愿永久放弃农村原宅基地、住房和其他附属设施的承诺书, 承诺书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全部家庭成员签名, 同时提交户口簿、身份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等相关材料。

转移农户自购(含已购商品房安置的,还须提供商品房房产证、土地证、契证等相关材料。

(二公示。

经所在地村委会初审后,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 7天。

(三审批。

初审和公示无异议,经所在地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 报县农民异地转移办公室审批。

(四签订协议。

经批准的异地转移农户与所在地乡镇政府签订转移安置协议。

原已取得合法建房审批手续而未建造的农户,需一并办理注销手续。

(五选房换房。

公寓房或联排式住宅竣工验收后,由政府组织进行摇号选户、选房,预付房款, 签订合同。

对政府统一规划由转移农户自建的联排式住宅, 乡镇组织
摇号选户、选址。

(六资产处置和户籍管理。

转移农户在签订换房合同后, 所在地乡镇政府收回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并予以注销。

在签订换房合同后 6个月内(或农民自建房选址后 8个月内 , 自行拆除原住房的, 残值归转移农户所有, 逾期由所在地乡镇政府统一处置, 对符合复垦条件的宅基地必须实施复垦。

转移农户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继续保持不变, 提倡依法有偿流转、置换城镇社保或折价入股。

户籍按有关规定迁入新居住地实行统一管理。

八、工作要求
成立县农民异地转移集聚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农民异地转移办公室, 具体负责指导、督促和协调推进。

各乡镇是农民转移集聚工程的责任主体, 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 落实工作机制, 加快推进本地的农民异地转移集聚工程。

扶贫办、发改、国土、建设、规划、公安、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 共负其责, 齐心协力推进农民异地转移集聚工程。

农民转移集聚工程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委、县政府将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进行问责。

中共淳安县委
淳安县人民政府
2011年 3月 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