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
上海上门养生按摩
20种常见病症按摩手法,在家自己就调理了需要安排请!【连@起173?电】0024?】微1491】20种常见病症按摩手法,在家自己就调理了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
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
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
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 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6 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
配刺血法。
19 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按摩5大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人体穴位图
按摩5大穴位治疗坐骨神经痛人体穴位图
坐骨神经痛
按摩环跳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环跳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环跳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按摩承扶穴
具体手法:同上。
功效:同上。
按摩殷门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殷门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殷门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按摩委中穴
具体手法:同上。
功效:同上。
按摩膝阳关穴
具体手法:身体保持坐姿,两手拇指指腹按住膝阳关穴。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力旋转按摩膝阳关穴。
重复动作15次左右。
功效: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提示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
坐骨神经炎、椎间神经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些病症都可能引起坐骨神经疼痛,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上面这些穴位都在坐骨神经的附近,经常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有效地预防坐骨神经痛。
当坐骨神经痛发作时,及时按摩也可以大大缓解疼痛感。
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
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中医情志调摄——调节情绪的穴位情绪的波动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情绪的平衡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五脏相互关联,情志的失调会导致气机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调节情绪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至关重要。
在中医学中,通过调节穴位可以改善情绪状态。
下面将介绍几个调节情绪的重要穴位。
1. 神门穴(GV 20)神门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五脏六腑的调节有着密切关联。
按压或轻抚神门穴有助于放松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和焦虑,平复情绪起伏。
这个穴位经常被用来提高注意力、增强自信和改善心情。
2. 鱼际穴(GB 20)鱼际穴位于头侧部,两个穴位对称分布于颅骨与颈椎之间。
按压鱼际穴有利于缓解颈椎疼痛、头痛和情绪紧张等问题,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三阴交穴(SP 6)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脚踝骨约四指宽。
按压三阴交穴可以平衡激素分泌,改善情绪波动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此外,这个穴位还有助于缓解疲劳和失眠。
4. 合谷穴(LI 4)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是身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压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和颈椎疼痛等不适感,同时也能调节情绪,减轻愤怒、焦虑和压力等负面情绪。
5. 内关穴(PC 6)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距腕横纹约三指宽。
按压内关穴可以缓解胸闷、心悸和焦虑等不适感。
此外,内关穴还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平衡情绪波动。
调节情绪的穴位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体质不同,所选择的穴位也可能有所差异。
在尝试按摩穴位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便能够得到更加个性化的建议。
此外,适当的饮食、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以帮助平衡情绪。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和谷物等,有助于稳定情绪。
同时,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内分泌的平衡,改善情绪波动。
此外,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心理活动,如学习放松技巧和与他人交流等,也是维持情绪平衡的重要方面。
总之,中医情志调摄是一种有效而自然的方法,通过按压或刺激穴位来调节情绪。
穴位按摩治疗手法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等。
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主治:⼩便⾚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图解:五、⽳位:⼼经(⼼⽕)位置:中指掌⾯。
操作:①补⼼经:在⼩⼉中指⾯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热神昏,烦躁,夜啼,⼝⾆⽣疮,⼩便短⾚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的,⼤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没做的好。
只是上⾯说的是患⼉,应该对应⼤⼈的也可以的,中医⽳位是⼀样的。
健⾝是全民的,⽆论是以什么⽅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下试试了! 常见病⽳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常有效,合⾕⽳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痛、⾼⾎压、⾯疱也很有效。
“合⾕”是将拇指和⾷指张成45度⾓时,位于⾻头延长⾓。
2.治疗便秘的⽳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肌⾁,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肠,使⼤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强压⼀⾯吐⽓,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代劳时,采⽤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配。
所以,称为“阴⾕”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左右上⽅的⽳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处的⽳位,对治疗多汗症⾮常有效。
阴⾕能够缓和冲击⾁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位,肾俞⽳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道。
4.治疗低⾎压的⽳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的指压叫“百会”的⽳位。
“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将两⼿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强⼒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慵懒、⼿脚冰泠、⽬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位是在脚踝的正后⾯。
⽤⼤拇指及⾷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同样的要领强⼒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穴位治百病
瘦身——滑肉门
这个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中医说胖人多痰湿,痰湿往往是由于饮食过于肥厚、甜腻等伤了脾胃引起的,另外内分泌失调也很容易形成痰湿。滑肉门最大的作用就是润滑,将没用的东西分泌出去,所以,痰湿体质、脾虚、想要减肥的人一定要多利用这个穴,平时没事就多按摩摩。
可以在工作间隙来做,先将右手搭到左肩,四指尽量展开,抓牢肩部,掌心紧贴肌肉,做旋转按摩,同时其余四指做抓提的按摩动作。另外还有一个方法,效果更好,那就是拔罐。可以去除人体的寒气,对于因为气血不通和寒凉形成的冻肩有很好的作用。
落枕——悬钟
引发落枕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肩部受凉、寒气侵袭导致的。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的地方,同时刺激手上的后溪穴和脚上的悬钟穴,等于双管齐下,手脚并用,给我们的颈椎一个有力的支撑。
痔疮——长强
对于中气下陷,如脱肛、痔疮、便秘等,可以通过按摩长强穴来防治。趴在床上,让家人帮忙艾灸长强穴,每次20分钟左右,长强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将双手搓热,然后趁热顺着腰椎尾骨往下搓,搓100下,让长强穴处感到发热就可以了。
脚气——委中、委阳
侧卧,弯曲膝盖,在腘窝中点的位置就是委中,委中旁边就是委阳。在腘窝内抹一点点润肤油,将腿伸直,用食指和中指在腘窝内用劲按摩。长期坚持,不仅可以防止脚癣毒气的深入发展,也是防治膝盖、腰背疼痛的好方法。
玉枕穴在后脑勺,很不好定位,所以将先前推荐过的“手指犁”改造一下,变成“五指梳”,也就是将五指自然放松,散开,像一把梳子一样。然后从前额梳到后脑勺,用指腹的位置,这样不容易伤到头皮,要稍微用劲一点,这样头皮才能受到刺激,梳个50次左右,一直到头皮有酸胀的感觉为止。
穴位按摩——肩颈腰椎疾病
降低血脂——丰隆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作镮跳。
属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太阳之会。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与中三分交点处。
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
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直刺2-3寸。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定位】环跳穴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有臀大肌,坐骨神经和股方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
深层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动、静脉等。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证。
【操作】直刺2~3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配风池、曲池主治风疹。
详细解释1、环跳。
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
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
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2、膑骨。
膑,膝盖骨也。
骨,肾气也。
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
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
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
分,分而散之也。
中,与外相对,指内部。
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
4、环各。
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
各,指穴周各部。
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
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
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
枢,门户的转轴也。
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
点按手上一穴位,可调百种病(手掌点穴按摩法)
点按⼿上⼀⽳位,可调百种病(⼿掌点⽳按摩法)当你⾝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掌⽳位进⾏调整达到治病强⾝⽬的,可以⽤按摩,也可以⽤⼿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部的⼀些特定⽳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之⼤络也。
”⼿为上肢末端,为⼿三阴、三阳经络⽓⾎交会联络的部位。
⼿部经脉与全⾝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掌⽳位按摩疗法,针刺⼿部特定⽳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能对全⾝各部的病痛进⾏治疗。
⼿掌侧⽳位胃肠点:位于劳宫⽳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病。
1.胃肠点:疟疾点:位于第⼀掌⾻与腕关节结合处,⼤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2.疟疾点:哮喘、咳嗽点:⼿掌⾷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3.哮喘、咳嗽点:哮喘新⽳:位于掌⾯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4.哮喘新⽳: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第⼀掌⾻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跟痛。
7.⾜跟痛点:8.定惊点:定惊点:位于⼿掌⼤、⼩鱼际交接处。
主治⾼热、惊厥。
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9.急救点:肺点:位于掌⾯,⽆名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0.肺点:⼤肠点:位于掌⾯,⾷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1.⼤肠点:脾点:位于掌⾯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2.脾点:⼼点:位于掌⾯中指第⼆、三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管病。
13.⼼点:⼩肠点:位于掌⾯⾷指第⼀、⼆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肠病。
14.⼩肠点: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人体经络与重要穴位(中里巴人),坚持按摩可治百病
人体经络与重要穴位(中里巴人),坚持按摩可治百病肺经:由胸走手。
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
1、中府穴:胸骨旁开六寸(四横指是三寸,一横拇指是一寸)处。
治疗:气不足、咳喘、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胳膊腋横纹下三寸处。
古人找此穴的方法:两胳膊前伸端平,掌心相对,用鼻尖找胳膊的点,该点就是天府穴。
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端末处。
尺是肾的意思,泽是恩泽,所以此穴是补肾穴。
按揉此穴,让气下行,治疗高血压、哮喘。
(肾虚就是肾不纳气。
气走上边来了,人就会头重脚轻)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处。
此穴较深,按揉时要重些压。
主管所有的毛孔,是治疗鼻孔出血、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或大夏天不出汗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是郗穴,郗治急症,治急性咽喉痛。
5、列缺穴:两个合谷(虎口)相对,食指下面的凹陷处就是。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特别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以及头项的病。
因为不好找此穴,所以人们用的少,其实它很重要。
6、经渠穴:治咳嗽。
7、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
补气,是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等。
此穴较深,要用大拇指硌它。
从太渊穴到孔最穴之间,这一段为“止咳点”,大家在咳嗽时,可以找此处最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症状马上就会减轻。
8、鱼际穴:小儿咳、热、积食。
9、少商穴: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点刺放血最佳。
大肠经:由手走头。
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
功能:打通大肠经,可防皮肤病;可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如果排便不畅就敲打大肠经小臂这一段,边排便边敲打效果更明显。
长期便秘的人,在肘下这一段很痛,很敏感,要常揉。
还有一个好办法,用大拇指内侧推二三间到商阳,两边都要推,肚子就会有感觉,一定要推到商阳穴,这是排便捷径。
1、商阳穴:在食指指甲盖底的外侧处。
用指甲掐,治便秘。
2、三间穴:位于食指近拇指侧根部,第二掌指关节后,好找,按摩方便,随时都可以操作。
它最善通经行气,上可通达头面,治疗三叉神经痛、齿痛、目痛、喉肿痛和肩膀痛;下能通腹行气,泻泄可止,便秘可通。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位汇总(附详图)⽳位保健是⼀种简单、⽅便且⾏之有效的保健⽅法,通过刺激⼈体特定的⽳位,激发⼈的经络之⽓,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的。
⼈民健康⽹推出《⾦台养⽣园》栏⽬,为您盘点最养⽣的⽣活⽅式,今天与你聊聊⽳位养⽣的话题。
温敷四⽳暖全⾝《黄帝内经》中有“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的说法,意思是阳⽓就像天上的太阳,丢掉会影响寿命,强调保护阳⽓的重要性。
中医也认为,阳⽓充盛,则正⽓存内、邪不可⼲,⼈会少⽣病,有活⼒。
寒冷冬季最易折煞阳⽓,因此应着重养阳来强⾝健体、延年益寿,这⾥给⼤家推荐四个“阳⽓⽳”,它们能参与全⾝的能量代谢、温暖全⾝之阳。
关元。
将⼿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它是任脉和⾜三阴经的交会⽳,也是阴阳元⽓交关之处,故名为“关元”。
元⽳就像⼈⾝体的⼀个阀门,将⼈体元⽓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藏精、⼥⼦蓄⾎之处。
经常按摩关元⽳能起到补益元⽓、强⾝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每天早晚将双⼿重叠,以关元⽳为中⼼按揉50下左右,然后⽤双⼿⾷指指腹重叠在⼀起,点按⽳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海。
该⽳为⼈体先天元⽓聚会之处,位于肚脐直下⼤约⼀⼨半。
经常按摩⽓海⽳,可补中益⽓、温煦百脉、培元补虚。
按摩时以掌⼼紧贴⽓海⽳,先按顺时针⽅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时针⽅向重复。
动作宜轻柔缓慢,以腹部感觉徐徐⽣热为度。
神阙。
此⽳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的功效。
同时,⽳位⼜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邻近胃和⼤⼩肠,所以该⽳还能健脾胃、理肠⽌泻。
每晚睡前将双⼿搓热,叠放于肚脐,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门。
命门⽳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它就像两扇门,保护着肾脏,故⼜叫“精门”。
中医认为,肾藏精,若⼀个⼈肾精充⾜,则阳⽓充⾜、⽼⽽不衰。
命门可温煦⼈体阳⽓,喜暖不喜寒,临床常⽤艾灸的⽅法进⾏保健。
但艾灸是个技术活,⾃⾏操作难,平时可⽤暖⽔袋温敷该⽳,并注意防⽌烫伤。
人体穴位功效按摩功效及方法大全
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xx: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xx: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xx: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xx: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xx: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一指。
注意不要找到胆经上了。
去除高血脂,去痰湿。
手腕神门穴,调理十大疾病!一按就灵!
手腕神门穴,调理十大疾病!一按就灵!神门穴,顾名思义,是安定心神的门户。
神门穴位于人体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是于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作用,临床验证以下10种疾病或症状,按压神门穴就能轻松搞定,太神奇了!一定要学会~1、心痛、心悸,就按神门穴神门穴能调节心脏功能,治疗心脏相关疾病如:心痛、心烦、心悸等。
按压神门穴,就能缓解心痛、心悸等症状。
2、焦虑、心神不宁,刮拭神门穴神门穴具有安神、定志的效果,按压、刮拭神门穴,能够即刻缓解心神不宁的问题。
3、防晕车,按揉神门穴中医认为,肠胃功能弱的人容易出现晕车,这是因为吃下去的食物不能消化,浊气上头导致的。
如果出现晕车症状,不妨按按神门穴,它可以帮助将过多血液补到肠胃:肠胃安定,气血充足,晕车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4、睡不着、失眠,按按神门穴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侯中伟建议,晚上经常睡不好,容易失眠的人,不妨试试睡前点按“神门穴”。
按摩此穴有泄心火、和脾胃,可以增加困意,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5~6分钟。
今晚就试试5、消化不良、便秘,按神门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所以按神门可以让心脏的血液供应给脾胃,促进消化,缓解便秘。
具体方法为:在神门穴上做按掐,一掐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6、胸闷,也要按压神门穴神门是心神出入之门,体表和体内的心经气血在此交会,按压神门穴有助于保护人的神气,因此也能保护心脏。
7、更年期,神门穴是救星更年期常有心悸、失眠、手掌发热、焦虑等问题,透过按摩神门穴有助于改善。
另外像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痴呆、癫狂痫、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症状,通过按压神门穴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
8、多按神门穴,预防老年痴呆50岁以后可以多按神门穴预防老年痴呆。
因为心主神志,聪不聪明就要看心的功能,多按神门穴可以大补心气,心气足了,老年痴呆的机会也就少了。
对大脑好的穴位
对大脑好的穴位身体中有很多穴位联通着我们的五脏六腑,如果掌握穴位按摩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养护内脏,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那么对大脑好的穴位是哪些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对大脑好的穴位,一起来看看吧!对大脑好的穴位头部的穴位都对大脑好,尤其是百会、四神聪、风池、印堂。
根据肾主骨,生髓,髓聚为海即为脑的道理,肾经上肾俞也对大脑有好处。
又根据心主神明,神明也即中枢神经的作用。
所以,心经上的心俞也对大脑有好处。
对身体好的7大穴补肺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
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
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
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保健穴位中里巴人
肺经第一条肺经,从中府到少商,共十一个穴位。
肺经通常适于治疗咳喘、感冒、皮肤方面的疾患。
首先讲云门穴。
云门是气体宣发的一个穴位。
通常我们感觉四肢烦热,心里堵闷,就是体内的浊气排不出去,此时按揉云门穴,通过打嗝,即可将浊气排出。
云门下一横指是中府穴,这是专门调治中气不足的一个大穴。
它是肺经的一个募穴,也是脾肺两边的一个交汇穴,所以这个穴调气最好。
如果人身体的气乱了,觉得老是气比较乱。
比如,经常的咳嗽哮喘、上气不接下气、气堵闷等等,一定要多揉中府穴。
此外,中府穴还可以预防心绞痛和咳喘。
中府穴和云门穴这两个穴位可以一起来推。
用大拇指按着中府穴,然后向上推云门穴。
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经常有咳喘问题的朋友,如果一推之下觉得这块儿很痛,要把这痛的地方给推开了,把气给它散掉,会立刻感觉胸腔里面特别舒服。
天府穴。
古代中医讲,“鼻窍通于天”,“天府” 一词暗含着一个含义,即治疗鼻子的各种疾患。
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等,都可以通过天府穴来得到缓解。
天府穴既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那它就有一个消炎抗过敏的功能,因而皮肤经常容易过敏的,也可以揉这个天府穴。
侠白穴。
它是给肺经补充力量的一个穴位。
如果肺气不足,侠白穴就会令你感觉力气劲头饱满。
侠白穴主要治疗由于肺气不足造成的经常恐惧、心跳过速。
为什么人会恐惧呢?因为人首先会忧虑,忧虑解不开,就恐惧了,就会伤肝,就会气上两肋,所以这个穴位还可以治疗肋间神经痛。
凡是跟恐惧忧虑有关系的气不足、心跳快,就要赶紧揉这个侠白穴。
尺泽穴。
尺泽是补肾的要穴。
揉这个穴位,可以把肺经多余的能量补到肾上去。
因为尺泽是合穴,“合穴属水,内应于肾”,而这条经是肺经,属金,金能收水,所以这个穴是专门补肾的,这个补肾方法就叫“泻肺补肾法”。
通过揉这个穴位,我们就能够令身体的能量在自身转化。
如果患有上实下虚之症,高血压、头重脚轻、哮喘,都可以使用这个穴位,以便很好地实现气血的转化。
鱼际是一个退热的穴,它善于退热:心里有火,它能去;肺燥咳嗽,它也能去。
董氏针灸常用穴位第九讲—手掌部位之灵骨穴、大白穴
董氏针灸常用穴位第九讲—手掌部位之灵骨穴、大白穴灵骨穴【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1掌骨与第2掌骨结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第1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肺功能不足之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难产、经闭、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取穴】拳手立掌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1掌骨与第2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1.2寸,与重仙穴相通。
【操作】用1.5寸至2寸针,平掌深针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
【注意】孕妇禁针。
大白穴【部位】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1掌骨与第2掌骨中间之凹处(应紧贴第2掌骨)。
【解剖】此处为第1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热(特效)、肺机能不够引起之坐骨神经痛。
【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1节握拳),当虎口底外开5分处取之。
【操作】用1寸针,针4分至6分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热及急性肺炎(特效)。
【临床运用及说明】灵骨穴作用特性:具有温阳补气、益气固脱肃肺平喘、通经活血的作用特性。
大白穴作用特性:具有宣通上焦、发汗解表、补益肺气的作用特性。
1.本穴组可谓董氏针灸第一大穴组,临床运用范围极广,大有波及全身之用。
通过其主治来看,可波及临床各科,灵骨穴与传统针灸合谷穴位置非常相近,合谷穴本就是传统针灸之重要穴位,有全身治疗的功效,为止痛的要穴,面部疾病之特效穴。
而灵骨穴完全贴骨进针,针刺要深,常与大白穴合用,所以本穴的作用超越了合谷穴的功效。
灵骨穴为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作用广泛,疗效强大。
所谓绝针则是说明其穴位的功效强、作用广之意,强调了其重要性。
本穴最主要的功效当抓住“肺功能不足”的病理现象运用,凡因肺气不足而致的相关疾病,皆可取用本穴组,肺主气,其穴组处于多气多血的阳明经脉上,所以有补气行气调气温阳的作用,这是本穴组运用之核心。
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12例
E 3 ] 张昌茂 , 韩德韬 . 不当推拿致 急重 型腰椎 间盘 突 出 2 4例分 析E J ] . 福建 医药杂
志, 2 0 0 5 , 2 7 ( 3 ) : 8 %9 0 .
[ - 4 3 q c 诗忠 , 陈水 金 , 龚德贵 , 等. 分期综合疗 法治疗颈椎 间盘 突出症临床 观察 [ J ] . 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 , 2 0 0 5 。 1 1 ( 1 0 ) : 8 5 9 - 8 6 0 . [ 5 ] 辛保安 , 范立 祥. 针刺委 中穴致 筋膜 间隙综合征 的反思 E J ] . 中国针灸 , 1 9 9 5 , 1 5
治疗急性腰椎 间盘突出症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 。 目前对于急性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治疗 ,大多数 医学 专家主张非手术 治疗 ,只有 少数病 例需要 手术治疗 。非
缔组织及腓肠肌 内、外侧头之 间,深 面的结 构为胫神经 、 胴静脉和胴动 脉。临床 中针刺委 中穴时若 针刺过 深 ,容 易伤及胭动 脉或其分 支 ,导致血 流不止 ,甚 至有截肢 的 报道[ 5 ] 。因此 ,针刺委 中穴时要严格把握针刺深度 。 拍打法是用虚掌平稳而有 节奏地拍 打体 表一定部 位 的手法 。本法具 有舒筋 通络 、行气 活血 的作用 ,适 用于 肩 背部 、腰臀及 下肢部 位病症 ,如腰背筋 膜劳损 、腰椎
委 中穴 ( B L 4 0 ) ,又名郄 中 ,归属 于足太 阳膀胱 经 ,
肉。肾虚则骨质 软化 ,肝 虚则筋 络失养 ,脾虚 则肌 肤失 润。以中医拍打 的疗法 ,拍打 经络 、穴 位 、患部 ,有利 于疏通经 络 、行气 活血 、伸筋疏 络 、活血 化瘀 、调 理营 卫 、补肝益 肾 ,促进新 陈代谢 ,控 制炎症 反应 ,抵 御外 邪侵袭 。拍 打委 中穴治疗 急性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具 有简
人体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及图解!!!
⼈体经络⽳位按摩⼤全及图解!!!⼈体经络⼆千五百年前,中国诞⽣了第⼀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发现⼈体上有⼀些纵贯全⾝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发现这些⼤⼲线上有⼀些分枝,在分枝上⼜有更细⼩的分枝,古⼈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简和绵阳⽊⼈经络模型等出⼟⽂物中逐渐找到。
这些早期⽂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的医疗⼿段:⼀个是灸法,⼀个是砭术(即⽤⽯头治病的⼀种医术),另⼀个就是导引术(⼀种古⽼的⽓功),⽽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们制成了⾦属针,称为微针,并⽤微针对经脉进⾏治疗。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中⼈体最重要的⽣理结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平衡阴阳、濡养筋⾻、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象的描述。
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千多年前的,给现代⼈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的困难。
因此,从⽂献和实验等多个⽅⾯揭⽰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经络系统组成经络作为运⾏⽓⾎的通道,是以⼗⼆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经别,是⼗⼆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脉,沟通脏腑,加强表⾥经的联系。
⼗五络脉,是⼗⼆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前、后、侧三部的重要⽀脉,起沟通表⾥和渗灌⽓⾎的作⽤。
艾灸常用穴八髎穴
艾灸常用穴——八髎穴艾灸常用穴——八髎穴艾灸八髎穴主要治疗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位置】:骶椎。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八髎(liáo)位于膀胱经上,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
髎,孔隙也。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四白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四白穴作用与功效
四⽩⽳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四⽩⽳作⽤与功效四⽩⽳位位置标准定位:四⽩⽳在⾯部,瞳孔直下1⼨,当眶下孔凹陷处。
四⽩⽳的准确位置图取⽳⽅法取⽳时通常采⽤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位于⾯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厘⽶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正坐位,四⽩⽳在承泣直下3分,当眶下孔凹陷处取⽳。
正坐或仰卧位,眼向前平视,当瞳孔直下,眶下缘下⽅约1⼨眶下孔中取⽳。
⽳位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肌之间;有⾯动、静脉分⽀,眶下动、静脉有⾯神经分⽀,当眶下神经处。
四⽩⽳下为⽪肤、⽪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
有⾯动、静脉分⽀,眶下动、静脉。
分布着⾯神经分⽀,正当眶下神经处。
⽪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
针由⽪肤、⽪下组织经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深进眶下孔、眶下管,可能刺及孔、管内的眶下神经、动脉和静脉。
针沿管下壁,可⾄近眶下壁后部结构。
所经表情肌由⾯神经的颧⽀和颊⽀⽀配。
层次解剖⽪肤→⽪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颔⾻。
⽪肤→⽪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
⽳区神经、⾎管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眶下神经、动脉经过,并有⾯神经颧⽀分布。
布有⾯神经分⽀,正当眶下神经处;并有⾯动、静脉分⽀及眶下动、静脉分⽀通过。
四⽩⽳的作⽤四⽩⽳意义:胃经经⽔在此快速⽓化成为天部之⽓。
⽓⾎特征:⽓⾎物质为雾状之⽓,所在为不太⾼的天部层次。
运⾏规律:散热后聚集并向巨髎⽳下⾏。
四⽩⽳功效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湿。
四⽩⽳有祛风明⽬,通经活络,疏风明⽬,疏肝利胆的作⽤。
⾜阳明之经别“还系⽬系”,⾜阳明之经筋“为⽬下纲”,四⽩⽳正处⽬下,故主治眼病。
主治病症指压该⽳位,能提⾼眼睛机能,对于近视、⾊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通过指压此⽳位来减轻⾊盲。
四⽩⽳主治⽬⾚痛痒,⽬翳,眼睑动,迎风流泪,急、慢性结膜炎,⾓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头⾯疼痛,头痛,⽬眩,⼝眼斜,⾯风,⿐炎,⿐旁窦炎,胆道蛔⾍症,三叉神经痛等,是眼科⼿术针⿇常⽤⽳之⼀。
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一个在手上另一个在小臂上单点
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一个在手上另一个在小臂上单点导语:谈到腰椎,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问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当然了,还有人想问云南白药气雾剂能缓解颈椎病吗?,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呢,下边小编就来告知大家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欢迎大家阅读!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颈椎腰椎是后溪穴治疗颈椎下面我给你两个治疗颈椎病的穴位,一个在手上另一个在小臂上,单点也可以,要是两个配合点按效果更明显----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
一后溪因为该穴位于小指本节后的横纹头处,比前谷高起,有小肉之会的意思,故名后溪。
位置: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后方,握拳时在小鱼际外侧掌纹头处。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头项强痛、颈部扭伤、耳鸣、耳聋、瘫痪。
二列缺颈肩寻列缺,“列”为裂开、分裂开、别行之意,“缺”缺口。
本穴为肺经的络穴,别走大肠经,点按可使人清爽,故名列缺。
位置:腕横纹上一寸半,两手虎口交叉时食指尽处。
主治:落枕、颈椎病、咳嗽、气喘、牙疼、半身不遂、头顶痛、口眼歪斜。
颈椎病按哪个穴位?有很多颈椎病患者都苦不堪言,因为颈椎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复发。
所以不知道怎么能把颈椎病根治。
很多颈椎病已经患有很多年了,不能彻底的根治了。
只能够缓解疼痛。
中医擅长针灸与按摩来缓解疼痛,中医讲究很多穴位。
早期的时候可以用针灸的方式来根治颈椎病,那我们来了解一下脊髓型颈椎病穴位治疗方法。
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二、神经痛吃什么好*三、如何治疗神经痛
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1、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坐骨神经痛
1.1、按摩环跳穴
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下肢枢纽的髋关节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痹症,痿症等下肢疾病和腰脊痛的常用特效穴之一。
定位:在股外侧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两侧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
也可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每次3分钟。
1.2、按摩秩边穴
秩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痔疮等症。
定位:在臀部,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压3分钟,也可以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
2、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三叉神经痛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分别按压其印堂、攒竹、太阳穴各
20-30次,接着推前额3-5次。
被按摩者还是取坐位,按摩者先是按揉其风池穴20-30次,
接着拿合谷穴20-30次,最后掐揉神门、内庭穴各20-30次即可。
按摩者两手掌相互搓擦至有灼热感时放于被按摩者的两侧
面部,对面部的各个方位以及耳前耳后进行20-30次的摩擦即可。
此按摩方法每日2次,10天可作为一个疗程,坚持几个疗程,痛感会明显减轻。
3、神经痛按摩什么穴位之肋间神经痛
3.1、推擦大椎穴
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3.2、揉按肩井穴
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适当用力揉按
0.5~1分钟。
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3.3、掐合谷穴
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3.4、按揉曲池穴
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附在肘后,适
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3.5、合按内关、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3.6、掌揉膻中穴
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针摩揉0.5~1分钟。
以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神经痛吃什么好1、黑豆
黑豆自古即因能治气喘及具解毒作用,而广为人知。
它又含有我们容易缺乏的必需胺基酸(离胺酸Iysine,色胺酸tryptoph 一1ane、亚麻仁油酸ein01eicacid、磷脂质1ezhine),而且含量极丰富,故常食用黑豆,即能预防血管硬化的现象。
黑豆对风湿病也有很特殊的疗效。
2、马铃薯
一般薯类食物因为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所以不宜多食,而马铃薯味道较清淡,糖分也少,又有大量的钾、维生素及胺基酸,是吃肉时不可少的蔬菜,对痛风也有治疗的效果。
3、小黄瓜
小黄瓜含有丰富的钾,能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及血中毒素,有
利尿及净血的功效。
如将小黄瓜汁和红萝卜汁混合饮用,还能有效地排除体内的尿酸,对风湿病患者很有益处。
4、芹菜
又称三叶芹,有青茎与白茎两种,其效果是一样的。
这种本来就以能增加精力而出名的蔬菜,由于含有丰富的B类维生素以及镁、钠等矿物质,除能强精、解毒外,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神经痛及风湿病患者是种极适宜的食物。
如何治疗神经痛1、积极预防:学会怎样坐、站、正确地背东西,是预防各种神经痛的最好办法。
一些不同的理疗方法可以教你怎样正确地行动以防止疼痛发作,可以与一个有训练的治疗者商量治疗方法。
2、用冰袋按摩:用冰袋按摩可以中断信号沿神经通路传导,被温度信号取代,这样就可缓解疼痛。
3、留起胡子:若是三叉神经痛的男士可以留胡子把脸挡起来以免受凉,寒冷有时诱发疼痛。
4、针灸治疗:在治疗神经痛时,针灸是很有效的,如果疼痛剧烈,5到10个针灸疗程可能有效。
5、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
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