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合集下载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1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1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教育的发展(本章习题)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功能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两种基本功能。

1.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

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只是指人类的繁衍,而且包括使个体社会化,形成社会的新生一代。

社会新生一代的形成必须通过教育,因为人类文化思想的世代相传不能通过遗传实现,新生一代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继承人类历史文明的遗产,并在此过程中达到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教育可以让人在现有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财富、知识和经验,不断地向新的领域进军,做出新的贡献。

另外,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也离不开教育。

第一,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二,教育的社会功能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

教育的这个功能在现代社会更为明显地增强了社会的活动和应变能力,加速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

第三,教育的社会功能还突出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即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具有政治功利性。

教育的政治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因服务的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的关系不同,可能具有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的功能。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4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4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四章学习动机复习提要本章介绍了关于学习动机的含义、结构和种类等基本知识,详细阐述了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并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

知识点梳理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信念等。

学习需要又称为学习驱力。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2.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6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6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类型:(1)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2)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1)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①从功能上来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②从测量的方式来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③从心理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④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⑤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2)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联系:①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②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8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8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八章中等学校教学中等学校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修改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关系是各种专门价值规律和劳动后备力量的科学文化水平,学校教学工作无论对个体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等学校的教学任务包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奠定科学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劳动观;四、发展学生的体力;培养健康体力。

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

《中庸》明确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教学过程的注意始自苏格拉底。

昆体良比较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模仿一讲述一练习三个顺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思维教学五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论评断-验证结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中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第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第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敏感,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第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第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水准相统一的规律;第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第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4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4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学校教育及作用(一)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个体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构成了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

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相比而言,遗传与社会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系统的培养。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严格地说,教师应该受过严格而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恰当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教学,因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一般社会环境中缺少这方面的专职人员,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教育效率也不高。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

学校尽管不能全部加以控制,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种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下,如按性格分班,按智力分班等等。

(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从总体来看,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不外乎体质、道德、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

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来说,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第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1900年)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动物界已经存在教育的观点。

他以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水为例,证明教育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并早在人出现以前就存在了。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中认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也就是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它标志着教育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第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其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尚未有我们今天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

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学说认为教育起源是遗传性的和先天的,是本能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第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对于教育起源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解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

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12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1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十二章名词:课外活动工作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辨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教育渠道,他们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和范围,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形式。

他有固定的班级,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的安排进行。

课外活动则是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一方面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爱好专长,扩大和加深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眼界。

选择,古代著作《学记》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锯削,藏息相辅。

就是说既要安排好正课学习,又要组织好课余活动。

中等课外活动的意义(简答)1、中等学校课外活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2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起着重要作用。

3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4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增长才干的重要措施。

课外活动的任务(简答)1、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造才能。

3、陶冶思想情操。

4、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知道学生职业选择。

选择,参观、访问调查,旅游活动,是组织学生进行群众性实地学习的良好形势。

选择,墙报,黑板报,是学校重要的宣传方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阵地。

小组活动时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

小组活动要列入学校统一安排日程表,每次活动不能超过两小时多选,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阅读书籍,写读书心得,观察或试验,采集或收集标本等多选,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有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展,各种业余体校。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6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6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但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人们理解的角度却差异甚大。

如从教师功能及作用的角度对教师概念做出界定,“师者,教人以遭者之称也”,“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从教师应有的品质的角度对教师概念做出界定,“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这些界定仅仅从某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特征,但要全面理解教师这一概念,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职业是依据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性质与形式而划分的社会劳动集团,“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知识、经过政府认可的行业”,“是一种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和专业化训练基础之上的服务社会的行业”。

教师职业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并以此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教育、教学事务”,而教师便是从事这样一种职业的人。

一般认为,凡是受社会的委托,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国民素质的专业人员都可称为教师。

社会学者常常把职业划分为专门职业与普通职业,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等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人员,而且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职业。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2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二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概念词源:教育:一词最早是在《孟子.尽心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教育狭义教育仅指通过专门组织的教育机构所进行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它是根据社会的需要,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狭义的教育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其他动物界都不存在教育现象。

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动物不属于教育,只是动物一种本能。

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从事社会生产劳动。

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社会实践起源论。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现在认同观点是劳动起源论。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必然带有阶级性。

案例分析题:出个例子然后问反映什么问题。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

(2)教育活动具有实践性。

(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

(4)教育活动的三要一素:教育者,教育媒介(又可以分为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就变成四要素),受教育者。

(5)教育的多功能性。

学校教育:教育仅指通过专门组织的机构进行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一种影响,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借助于一定教育手手段和教育媒体,通过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形成预期的品质。

我国夏朝就已经存在教育机构叫“庠”“序”“校”。

简述:我国中等教育的现状。

答:我国中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布局趋向合理。

我国普通中学分初中阶段的高中阶段。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不是。

普通中等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6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3年。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第八章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策略的特征有: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3.元认知策略。

它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1)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2)监视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调节策略(测验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题目、阅读困难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4.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社会资源利用管理。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目的是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采取策略:总结、提问、析疑、预测);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时,多看看教材,熟悉各章节考点,这样复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由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等方面的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站!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第三章学生——第二节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一、杜威与皮亚杰的贡献对于解答儿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让?皮亚杰做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

皮亚杰在其1968年出版的《结构主义》和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以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具有说服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结论。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

这一自我调节过程得以产生的基础是儿童健全的神经系统。

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这三者之间,惟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

所以,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皮亚杰非常重视儿童的自主能动的自我调节功能,认为它在儿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他清楚地阐述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三者的关系及其各自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对儿童发展观的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脱离儿童经验,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置于被动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杜威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

2015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2015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与生产力水平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水平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内容;影响教育技术2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教育与文化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2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保存传递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没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2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得影响②1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得控制和利用④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2不平衡性,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 3稳定性与可变性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我国当前学制改革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我国学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1传统的学校教育史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教育,网络教育确实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网络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3传统学校教育是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网络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存在着时空限制,网络是跨时空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2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及其作用(一)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

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

遗传下来的特点,特别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例如,神经系统是一切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无脑畸形儿不但不能产生心理,而且也活不长。

色盲是由遗传而来的,后天不能补救。

所以,色盲者不能成为画家,也不能从事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

个体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先天的心理特征,也会对他后天的学习和社会成功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1972年,在印度一森林中发现了与狼生活在一起的“狼孩”,这“狼孩”已没有人的社会特征,不懂人类语言,从而也没有人类的意识。

在“狼孩”回到人类中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仍狼性不改,昼伏夜行,吃了就睡,饿了就引颈长嚎……这一事实说明,人虽然有无比优异的遗传素质,但是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失去了教育影响,就不能得到发展,甚至失去人的特征。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

新生儿呱呱落地,有的安安静静,有的大哭大叫……这表明神经类型的特点不同。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笔记资料(8)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笔记资料(8)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笔记资料(8)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1、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

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2、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地。

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领会与应用:1、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9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9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点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也影响问题解决。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两种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6.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5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复习知识点5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学生与教师第一节学生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在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要研究教育系统,研究教育系统中人的活动,首先必须研究学生和教师,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虽然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

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对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不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1.学生是人学生是人,这是不需证明的、人所共知的命题。

但是在教育的实际活动中,甚至在教育理论中,却往往会出现否定学生的人的属性的情况。

学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与生产劳动的对象不同,教育的对象——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和植物,而是活的能动体。

所谓能动体,首先,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

他不仅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够通过对外界的摄取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得以保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他还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能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发展自己的身心。

其次,他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即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师相重叠的目的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各具其思想感情。

这也是与作为物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的。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反映不仅限于认知范围内的,这也即是说,与其他的实践对象不同,在教师的心理上,应不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而且应与学生在其他心理系统,诸如情感、需要等建立联系,这种心理联系是双向的,如教师对学生产生某种感情,学生对教师也有感情。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定义,教育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分期。

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意志行动的发展过程,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格特质的发展与变化。

3、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分类,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4、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品德的含义,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论,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5、教育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二、学生指导1、心理健康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基本概念,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概念与意义,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课程1、课程论课程的定义,课程类型及其特征,课程编制的基本要素。

2、教学论教学的定义与其首要任务,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分类,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四、教育教学组织实施1、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定义及其制定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容。

2、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及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作用。

3、课外教育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其组织形式,课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五、教育教学评价1、测试与评价测试与评价的定义,测试与评价的分类,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2、教学反思与评价教学反思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8章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8章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第8章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八章德育复习提要本章概述了小学德育的构成、意义、目标和内容,重点论述了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

知识点梳理1.德育和学校德育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全球性特征。

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和奠基性。

2.小学德育的构成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准备。

3.小学德育的意义’(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4.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11

2015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章节精华复习资料11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将在2月底3月初报名,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帮助大家备考。

第十一章名词: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法》吧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判断:原始社会没有学校就没有教师,封建社会出现学校出现教师。

(判断)·中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简答)1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2教师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期劳动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3教师劳动的方式决定其劳动具有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4教师劳动的内容决定期具有多方面性的特点。

5教师劳动的职业要求决定其具有示范性特点。

6教师劳动的效果决定其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材料分析:反映了教师的劳动的特点的复杂性,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有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复杂性等决定。

教师劳动的价值。

简答: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隐含性、奠基性和滞后性。

首先,作为教师的劳动成果—人才的价值是通过他本人所做出的贡献显示出来的,而教师劳动的贡献则隐含其中。

其次,教师的劳动有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的,他们使学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有小的方式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再次,教师的劳动贡献不不是即使显示的,而要等到若干年后才能估计他们的价值。

2,每个教师劳动的价值是不平等的,创造的劳动价值的根本在于贡献。

中等教师的素养(简答)1,时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素养。

时代精神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灵魂,也是每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2职业道德素养。

《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八条内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科学知识文化,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认识过程的认识能力结构,如记忆力观察力。

二是认识能力基础上的教育劳动特点的实际操作能力结构,如教育能力基础,表达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笔记8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策略的特征有: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像、语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3.元认知策略。

它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1)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2)监视策略(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调节策略(测验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题目、阅读困难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4.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社会资源利用管理。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目的是教成绩差的学生学会阅读,采取策略:总结、提问、析疑、预测);合作学习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