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机理
水污染治理技术—吸附
3.吸附等温式
• BET吸附等温式 • 表示吸附剂上有多层溶质分子被吸附的吸附模 式,各层的吸附符合朗格谬尔单分子吸附公式。
q Bcq0
cs c 1 B 1 c
cs
c 1 B 1 c cs c q Bq0 Bq0 cs
从上式可看出,与呈直线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求 q0、B值。
从吸附设备中排出,并同时加入等量的吸附剂,也称为
脉冲床。
移动床一次卸出的炭量一般为总填充量的5~20%。
在卸料的同时投加等量的再生炭或新炭。移动床进水的
悬浮物浓度不大于30mg/L。较大规模的废水处理多采用
这种形式。
(3)流化床
流化床是指在操作过程中吸附剂悬浮于由下而上的 水流中,处于膨胀状态或流化状态。 一般连续卸炭和投炭,要求上下不混层,保持炭层 成层状向下移动,所以运行操作要求严格。 适于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废水,不需要进行反冲。
(1)pH值
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有较高的吸附率。通过 实验确定最佳PH值范围。
(2)共存物质
一般共存多种吸附质时,吸附剂对某种吸附质的吸附能力比只含 该种吸附质时的吸附能力差。
(3)温度
物理吸附是放热过程,所以低温有利于吸附。
(4)接触时间
二 活性炭吸附工艺与设备
(一)吸附操作方式 吸附操作分为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两种。
(二)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加热再生法、药剂再生法、氧化再
生法。
1.加热再生法:分低温和高温两种方法。
(1)低温法 适于吸附浓度较高的简单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和芳香 族有机物的活性炭的再生。由于沸点较低,一般加热到 200℃即可脱附。一般采用水蒸气再生。 2)高温法 适用于水处理粒状炭的再生,高温加热再生过程一般分 5
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主要的污染来源,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并介绍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一、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光催化降解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吸附有机污染物到光催化剂表面,并通过激发光的能量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引发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将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光催化剂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
通常采用的光催化剂主要包括二氧化钛(TiO2)和铁基催化剂等。
二、光催化降解的机理研究多年的研究表明,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光照条件下,光催化剂表面的电子会被激发到传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接触到氧分子或氧化剂时,会引发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电子从传导带跃迁至价带,形成带负电荷的还原物质,而空穴则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具有氧化性。
这些自由基会与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将其降解为无害物质。
3. 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液的pH值、光照强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情况,从而影响光催化降解的效果。
三、光催化降解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光催化降解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
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治理:光催化降解能够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能够净化水源,还可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微生物对水污染物的吸附与去除研究
微生物对水污染物的吸附与去除研究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存在着昂贵成本、能源消耗高、处理效果有限等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微生物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资源,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对水污染物的吸附与去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吸附污染物的机制微生物吸附污染物的机制主要包括电化学吸附、生物化学吸附和生物聚集等。
微生物表面的负荷带使其与污染物之间产生静电力,进而实现污染物的吸附。
此外,微生物表面还存在着丰富的功能基团,可以与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发生微生物-污染物的生物化学吸附作用。
此外,微生物之间也会发生生物聚集作用,将污染物聚集在微生物的表面,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与去除研究进展1.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与去除重金属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如蓝藻、腐殖质和微生物团均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
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中,利用微生物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还原、生物矿化等方式对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去除,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2.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有机污染物是水体中另一大类污染物,包括农药、有机溶剂和染料等。
研究发现,某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利用这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和吸附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三、微生物吸附与去除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微生物种类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优化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不同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吸附和去除能力,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处理至关重要。
此外,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速率。
2. 微生物吸附与去除的工程应用与经济性微生物吸附和去除技术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应用微生物吸附和去除技术需要考虑工程实施的成本和实用性。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原理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原理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悬浮物去除、溶解物去除、颜色去除、杂质去除、细菌去除和气体去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处理原理。
首先是悬浮物去除。
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例如泥沙、胶体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澄清、过滤和沉淀。
澄清是利用物理方法使悬浊物分散均匀,使其悬浮在水中。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例如砂石、活性炭等,将悬浊物截留下来,从而实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沉淀是利用物理方法使悬浊物沉降到底部,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来收集沉淀物。
其次是溶解物去除。
溶解物是指水中溶解的颗粒(离子)状物质,包括硬度物质、有机物质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蒸馏、反渗透和电离交换。
蒸馏是将水加热,使其蒸发后再冷凝成纯净水,从而实现去除溶解物的目的。
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将溶解物截留下来,使水通过膜的纯净面,从而实现去除溶解物的目的。
电离交换是利用树脂将溶解物中的离子吸附去除,再通过再生使树脂恢复吸附能力。
颜色去除是指水中有色物质的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吸附、沉淀和过滤。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有色物质,使其从水中吸附出来。
沉淀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有色物质沉淀到底部。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有色物质截留下来。
杂质去除是指水中的杂质(如铁、锰等)的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氧化、过滤和沉淀。
氧化是利用强氧化剂将杂质氧化成沉淀物,再通过过滤或沉淀将其去除。
过滤和沉淀原理与前面的悬浮物去除和溶解物去除类似。
细菌去除是指水中细菌的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紫外线灭菌和过滤。
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细菌。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将细菌截留下来。
最后是气体去除。
水中常见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可以通过曝气方式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从而达到氧气去除的目的。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通入空气或加入复碱来去除。
综上所述,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原理涵盖了悬浮物去除、溶解物去除、颜色去除、杂质去除、细菌去除和气体去除等方面。
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从而获得清洁的水资源。
水中有机物污染与清理的机理及技术
水中有机物污染与清理的机理及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水中有机物(OM)污染是目前水环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OM污染不仅会给水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有必要对水中OM污染的机理和清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建立高效的治理方案。
一、水中OM污染的机理水中OM污染指的是水中存在的各种天然或人为的含氧和不含氧化合物,如石油、农药、柴油等,其化学结构和毒性各异。
OM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业污染等,这些污染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OM。
OM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通过溶解和悬浮两种方式存在于水体中。
其中,溶解OM是水中OM的主要组分,而悬浮OM相对较小。
OM通过溶解和悬浮两种方式存在于水体中的形态不同,因此污染物释放的方式和治理技术也略有不同。
二、水中OM污染清理技术1.“化学氧化还原”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可以有效地降解OM污染物。
该技术主要通过添加氧化还原剂使OM的化学键断裂,从而将OM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其中,常用的氧化还原剂有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2.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降解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反应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界的湿地生态系统,另一种是人工制造的生物处理系统。
生物反应器可分为生物过滤器和生物反应器两种类型。
生物过滤器是利用自然矿物质过滤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水中OM进行净化的一种技术。
而生物反应器则是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将水中OM降解成无害物质的一种技术。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膜、悬浮生物等方式去除OM,其效果十分显著。
3.吸附吸附是目前常用的OM污染物清理技术之一,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毒或有害的OM污染物。
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将污染物分离出来,从而对水中OM进行净化。
吸附剂是一种具有活性表面的物质,可在水处理系统中有效地吸附OM污染物。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机理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机理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机理1. 引言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
有机物是水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处理方法对于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机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2.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的特性2.1 简介表面氧化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赋予了它优异的吸附能力。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和丰富的可调节表面官能团等特点,这些特性为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 特殊结构和化学性质表面氧化碳纳米管的结构由层状石墨烯卷曲而成,形成中空管状结构。
这种结构赋予了它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经过氧化处理后,表面会引入大量的氧含量,形成丰富的官能团,如羟基(-OH)、羰基(-C=O)和羧基(-COOH)。
这些官能团使其表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增加了与水中有机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3. 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机理3.1 π-π堆积作用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具有骨架上的石墨结构,石墨结构含有大量的π电子。
有机物中的大多数化合物也含有π电子,例如芳香环化合物。
当水中有机物与表面氧化碳纳米管接触时,由于π-π堆积作用,有机物分子便会与表面氧化碳纳米管形成相互吸引的力,从而发生吸附现象。
3.2 静电吸附作用表面氧化碳纳米管上的官能团,如羟基和羧基,具有极性。
而许多有机物分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极性官能团,例如羟基和胺基。
这种极性作用使得有机物分子与表面氧化碳纳米管之间存在静电吸引作用,有机物分子会被表面氧化碳纳米管的极性官能团吸附住。
3.3 疏水作用表面氧化碳纳米管的石墨骨架上存在大量非极性区域,这些区域可与水中的非极性有机物相互作用。
这种疏水作用会使得水中有机物分子在接近表面氧化碳纳米管时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强的吸附能力。
水污染治理技术—吸附
3.吸附等温式
• BET吸附等温式 • 表示吸附剂上有多层溶质分子被吸附的吸附模 式,各层的吸附符合朗格谬尔单分子吸附公式。
q Bcq0
cs c 1 B 1 c
cs
c 1 B 1 c cs c q Bq0 Bq0 cs
从上式可看出,与呈直线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求 q0、B值。
实际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往往相伴发生,且是 综合作用,比较如下:
吸附性能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作用力
选择性 吸附层
分子引力(范德华力) 剩余化学键力
没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
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层 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吸附热
较小,⋖41.9kj/mol
较大,相当于化学反应热, 83.7-418.7kj/mol
· 吸附热大,一般在较高温下进行。
· 具有选择性,单分子层吸附
· 化学键力大时,吸附不可逆。
3)交换吸附:
静电引力
吸附质的离子 → 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同时 吸附剂也放出一个等当量离子。 · 离子电荷越多,吸附越强。 · 离子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影响交换吸附势的重要因素是离子电荷数和水合半径的 大小。
根据平衡吸附试验数据,以㏒C和㏒q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便得
到一条直线,称为Freundlich等温线,这条直线的截距为㏒K,斜
率为1/n。由此可求出常数n和K值。 1/n越小,吸附性能越好。一般认为 1/n = 0.1 – 0.5 时容易吸附; 1/n大于2时难于吸附。
3.吸附等温式
• 郎格谬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
1.吸附剂的种类
工业吸附剂必须满足下列要求:①吸附能力强;②吸附 选择性好;③吸附平衡浓度低;④容易再生和再利用;⑤机 械强度好;⑥化学性质稳定;⑦来源广;⑧价廉。一般工业 吸附剂难于同时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不同
水污染处理原理
水污染处理原理
水污染处理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受污染的水资源恢复到一定的安全和可接受的水质标准的过程。
水污染处理采取多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吸附、沉淀、浮选等方式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
其中,过滤使用不同孔径的过滤介质,可以去除较大颗粒的固体污染物;吸附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沉淀通过让污染物颗粒在水中沉积下来,从而实现去除;浮选是利用气泡与污染物团聚使其上浮脱附。
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沉淀或结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实现去除。
其中常用的化学净化方法包括混凝、氧化、还原、沉降等步骤。
例如,混凝通过添加铁盐或铝盐来形成絮凝剂,使颗粒物集聚成较大的沉淀物,便于去除;氧化则通过添加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来分解有机物质,使其转化为易沉淀或易降解的物质。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是一种环保、经济且有效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常用的生物处理方式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植物处理法。
综上所述,水污染处理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从而提高水质,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水污染的不同特点和程度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水体颗粒物对有机物的吸附机理
水体中的颗粒物(如悬浮颗粒、沉积物)对有机物的吸附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机制进行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附机理:
1.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由于颗粒物表面的物理结构和静电吸引力导致的吸附过程。
颗粒物表面通常具有孔隙、表面电荷和吸附位等特征,能够吸附有机物质。
物理吸附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吸附量与有机物浓度和颗粒物表面积有关。
2.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指有机物与颗粒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的吸附过程。
颗粒物表面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胺基等)可以与有机物中的功能团(如羰基、氨基、羟基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
化学吸附通常比物理吸附更牢固,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3. 表面沉积:颗粒物可以通过表面沉积作用使有机物附着在其表面。
这种机制是指有机物质悬浮在水体中,在颗粒物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吸附层,类似于胶体颗粒的吸附。
表面沉积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受到溶液中有机物浓度、颗粒物表面特性和悬浮颗粒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4. 配位吸附:在某些情况下,有机物质与颗粒物表面的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发生吸附。
这种机制在含有金属离子的颗粒物中较为常见,例如铁氧化物和铝氧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颗粒物和有机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吸附机理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溶液中的环境因素(如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也会对吸附机理和吸附强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水体环境中,吸附机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释。
吸附剂治理水污染的原理
吸附剂治理水污染的原理
吸附剂治理水污染的原理是通过吸附剂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污染物从水中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吸附剂通常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高的孔隙度,这使得吸附剂能够提供足够的接触界面,与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
吸附剂的表面通常具有电荷或亲水性质,使其能够与污染物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
在物理吸附中,吸附剂与污染物之间通过范德华力或静电力相互作用,使得污染物附着在吸附剂表面或孔隙中。
物理吸附通常具有可逆性,吸附剂可以经过再生或处理后再次重复使用。
在化学吸附中,吸附剂表面具有特定的官能团或化学反应位点,与污染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或结合。
化学吸附通常比物理吸附更为牢固,但也更难以再生或处理。
吸附剂治理水污染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吸附剂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形成接触界面。
2. 污染物与吸附剂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污染物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或孔隙中。
3. 吸附剂与污染物之间的接触继续进行,直到达到平衡吸附量或吸附剂饱和。
4. 吸附剂中的吸附物质可以通过再生或处理恢复其吸附能力,以进行再次使用。
总而言之,吸附剂治理水污染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剂与水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将污染物从水中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治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催化剂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催化活性,进而使水中有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一、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是基于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
当催化剂被光照射时,其表面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使水中污染物得到氧化分解。
催化剂的表面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因此,其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TiO2、ZnO、Fe2O3等,其中TiO2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光催化剂之一。
具体来说,光催化反应是由催化剂表面吸收光能,激发催化剂表面的电子,使之跃迁到导带中,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的形成是光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
随后,电子空穴对将在催化剂表面漂移,与水中的溶解氧或OH-等合成·OH自由基,这种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氧化能力的一氧化碳活性物质,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使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
当污染物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后,这些化合物就可以安全地被分解和清除。
二、光催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因素1. 光催化剂的物性催化剂的物性是影响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首先,催化剂的晶型会影响其光催化活性。
通常而言,具有高晶质性和良好晶格结构的催化剂会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
此外,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会对光催化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催化剂比表面积越大,百万分之一的催化剂就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并催化污染物的分解。
2. 光源的性质在光催化反应中,光源的性质也是影响光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光源的波长和强度直接影响催化剂吸收光的能力。
因此,常用的高压汞灯、钠灯、氙灯等具有不同的波长,适用于不同的催化剂。
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都有可能成为合适的光源,但在选用时需要根据环境及污染物的特性进行选择。
3.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也对光催化活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化学吸附水中杂质的原理
化学吸附水中杂质的原理
化学吸附水中杂质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溶质分子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方式。
化学吸附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化学键或静电作用与吸附剂表面形成化学键或化学吸附层的过程。
化学吸附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剂通常具有一定数目的表面活性位点,这些位点上带有不同的电荷。
当水中的离子分子与吸附剂接触时,原先吸附剂表面的离子会被水中的离子所取代。
这种离子交换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例如石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 氢键作用: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是一个带负电的中心,氢原子是带正电的团簇,因而有较强的极性。
吸附剂表面上的活性位点可以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分子,例如酚、醇等。
3. 化学键形成:吸附剂表面的功能基团可以与水中的溶质形成化学键。
例如,在去除水中的有机腐殖质时,活性炭表面的羟基和羧基可以与腐殖质中的羟基、羧基等形成化学键。
4. 静电作用:吸附剂表面带有正负电荷的情况下,可以引起水分子中离子的吸附。
这种静电作用是根据吸附剂表面的电荷与水中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吸附剂的电荷性质可以通过控制pH值来调节,从而改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总的来说,化学吸附水中杂质的原理是基于吸附剂表面活性位点与水中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相互作用,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化学键形成或静电作用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
这样一来,水中的杂质分子就可以被有效去除。
不同的吸附剂在吸附效果和机制上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吸附剂。
吸附法原理
吸附法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吸附法原理呀!这吸附法就像是个神奇的小魔术呢!你看啊,吸附法就好比是一群小卫士,专门去抓那些“坏分子”。
这些“坏分子”可能是各种污染物啦、杂质啦之类的。
而我们的吸附剂呢,就是这些厉害的小卫士。
它们有着特殊的能力,能把那些“坏分子”紧紧地吸附住,让它们跑不掉。
想象一下,一个大房间里到处都是乱跑的“坏东西”,这时候小卫士们出现了,它们迅速行动,一个一个地把“坏东西”抓住,让房间重新变得干净整洁。
吸附剂不就是这样嘛,在各种环境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比如说在水处理中吧,水里可能有好多杂质呀、污染物呀,这时候吸附剂就出马啦!它们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吸附到自己身上,让水变得清澈干净。
这多厉害呀!难道不比那些神奇的魔法还神奇吗?而且哦,吸附剂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
就像不同的小卫士有不同的本领一样,每种吸附剂都有它独特的地方。
有的擅长吸附这个,有的擅长吸附那个,真是各显神通啊!再想想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到处都有吸附法的影子呢。
比如我们用的空气净化器,不就是利用吸附剂来把空气中的脏东西吸附掉,让我们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吗?这多重要啊!还有啊,在工业生产中,吸附法也是大显身手呢!它可以帮助分离混合物,可以去除有害物质,用处可太多啦!那为什么吸附法这么好用呢?这就得说说它的原理啦!吸附剂和被吸附的物质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就像两块磁铁相互吸引一样。
这种吸引力让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吸附的效果。
而且啊,吸附法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行呀!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和操作,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不是很方便吗?咱再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没有吸附法,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水可能是浑浊的,空气可能是污浊的,那可太糟糕啦!所以说呀,吸附法可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呢!总之呢,吸附法原理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秘密武器,在我们的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默默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
光化学吸附法处理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光化学吸附法处理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资源遭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这些污染物会影响水的质量和生态环境,而且很难被传统的净水方法去除。
然而,光化学吸附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方法,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VOCs,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光化学吸附法的工作原理光化学吸附法(PC-ADS)结合了光化学反应和吸附作用两种机制,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VOCs。
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紫外线照射水中的VOCs,激发它们进入高激发态,然后将它们与吸附剂共同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
因为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径结构,能够提高VOCs的吸附效率。
此外,活性炭还能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活性来降解一些难降解的VOCs,从而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
二、光化学吸附法的优势(一)高效去除VOCs光化学吸附法的去除率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高出很多。
研究表明,PC-ADS能够将水中的VOCs降解至不同程度,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完全降解的效果。
这归功于PC-ADS的高效吸附和光催化反应机制。
(二)废水净化PC-ADS可以有效地将工业生产废水中的VOCs去除。
例如,含有芳香族溶剂和混合溶剂的污水,经过PC-ADS后,含量可以降至几乎为零。
同时,它对废水中其他杂质的去除也有很好的效果,起到了净化作用。
(三)低成本、易操作PC-ADS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即可完成去除过程。
此外,它所需的装置和设备维护成本低,无需依赖极其昂贵的成套设备和操作技能。
因此,PC-ADS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且易操作的水处理技术。
三、光化学吸附法的应用前景目前,PC-ADS已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化工行业、制药工业、电子工业、印刷厂、光气处理等。
具体来说,它被广泛用于净化含有VOCs、颜料、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废水,为实现绿色化生产和循环经济作出贡献。
特别是在化工行业和制药工业,PC-ADS可以时刻监测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保证其生产安全。
研究水体中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机制
研究水体中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机制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水体中不同污染物的降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制1. 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降解来去除。
微生物通过吸附、吞噬或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水体中的细菌和藻类可以降解有机物,还可以分解有机物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
2. 光解降解光解降解是指有机污染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降解为无害物质。
光解降解主要依赖于紫外线辐射的作用,通过紫外线的能量激发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使其发生断裂,从而实现降解。
例如,水中的苯等芳香烃类物质可以通过紫外线的作用发生光解降解。
3. 化学降解化学降解是指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使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解为无害物质。
化学降解可以分为氧化降解和还原降解两种方式。
氧化降解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解为无害物质。
还原降解则是通过添加还原剂,如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等,使有机污染物发生还原反应,从而降解为无害物质。
二、无机污染物的降解机制1. 吸附降解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可以通过吸附作用与水中的悬浮物、沉积物等发生结合,从而降低其浓度。
吸附降解是一种物理过程,通过吸附作用可以将无机污染物从水体中转移到固体表面,从而实现降解。
例如,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吸附作用与沉积物结合,从而降低其浓度。
2. 沉淀降解沉淀降解是指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沉淀,从而降低其浓度。
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与水中的离子、悬浮物等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质,从而实现降解。
例如,水中的磷可以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磷酸钙沉淀,从而降低水体中磷的浓度。
3. 氧化还原反应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发生降解。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通过给予或接受电子来实现物质的转化。
五种去除在自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五种去除在自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吸附机理发生在有机物与水体内部或底部固体颗粒之间,在达到饱和之后,有机物将随固体颗粒的沉降被水体截留。
决定该部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有机物分离系数(Koc) 和水体颗粒的浓度。
系数越大,水体可吸附颗粒越多,有机物被吸附的可能越大。
在地表水体中,颗粒成分一般不超过10g/L,多数有机物的Koc在10-3以下,所以有机物在地表水中被吸附的量一般不会超过10%。
其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地下水,可吸附土壤超过1000g/L,停留时间超出百倍,故大多数有机物都能被地下含水层截留。
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可分为有氧和无氧两种。
前者一般存在于浅层地表水中,而后者多为地下中。
由于微生物的无处不在,生物降解几乎发生在任何地方。
它对有机物的去除速度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阳光)、化学因素(如营养物的存在,氧气),生物因素(如微生物的种类、数目、驯化程度),等等。
对此机理比较抗拒的有机物多为农药(如666),洗涤剂(TDE)等含氯程度比较高的物质。
气提(volatilization):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自身因素如亨利常数、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也受水文因素(流动速度、搅拌程度),温度、及空气流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数值越大,一般就越容易被气提。
所以,气提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快速流动、搅动剧烈的水体中,如山泉、瀑布等。
此外,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有机物(如有机酸)有很强的亲水性能,也不容易被气提。
所以有机物的酸碱分离常数pKa 也常常是鉴别有机物是否能被气提的标记。
水解(hydrolysis):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从分子结构讲,水解的程度和速度主要受化学熵能量的影响。
因此,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化学键种类,和结构都是水解的控制因素。
从反应速率角度讲,水解可能由水的酸性,碱性,和中性情况决定,不同的化学物表现不同。
基于这些控制因素,通过了解化学物在某两个或三个温度或酸碱度条件的表现,就能推导出其在其它任何条件的表现。
第六章 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机理
Ce
Ce
Ce
qe
qe
qe
第一节 吸附概述
▲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方法:
在恒温下,于几个烧杯中放入V (L)溶质浓度为C0 (mg/L)的
水样,在烧杯中同时投加不同量m (mg)的活性炭,分别进行 搅拌,搅拌时间等于接触时间。实验中,不断测定各烧杯水 样中的溶质浓度Ci,直到溶质浓度不变的平衡浓度Ce (mg/L) 为止。 ▲吸附容量——由试验结果可以算出单位重量活性炭可吸附 的溶质量。
其吸热比较低、吸附速度快而且没有选择性。 化学吸附——作用力为化学键力,其吸热比较高、
吸附速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并且 有一定的选择性。
●水处理吸附——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臭味,使水中大部分 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等能牢固地吸 附在吸附剂表面上或孔隙中,并使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 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qe=x/m——饱和吸附容量 Ce——平衡浓度 K, n——常数
等式线性化:lgqe=lgK+1/nlgCe 以qe=x/m 为纵坐标,以Ce为横坐标,可得直线。
由等温线可以比较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并计 算溶质从C0降到要求浓度,所需投加的活性炭数量:
a=(C0-Ce)/(x/m) (mg/L)
2. 朗格谬(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总之,臭氧活性炭处理饮用水将臭氧的化学氧化作用、杀菌消毒的作用与 活性炭的物理化学吸附、生物氧化降解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 进,取得了多重效应。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4)臭氧活性炭去除的主要污染物
① 有机物 ② 氨氮 ③ 嗅味物质 ④ 色度物质 ⑤ 微量有毒有害物质 ⑥ 影响生物稳定性物质 ⑦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的活动,水体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其中有机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一种。
有机污染物不仅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研究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水中有机污染物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1. 农业活动所产生的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虫和肥料,但不法生产厂家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添加违禁成分,严重威胁水体生态环境。
2.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所放出的污水,工业废水一般含有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城市污水处理厂放出的污水也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3. 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医疗废水,医院内使用的一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和医疗废液等都会污染水体。
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由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因此降解机理也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可分为3种形式:生态红化、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其中,最常见的是生态红化和生物处理。
1. 生态红化生态红化是指通过天然生态环境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
其主要原理是,将污染源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让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将污染物降解。
例如,水体中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或改变水流速度等方法,将底泥中的有机质释放到水中。
底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这些有机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吸收并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物质来完成降解过程。
目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氧化、还原、硫化和氢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催化剂等来促进反应过程,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例如,在常温下,将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混合使用,并加入氧化剂,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会加速氧化反应,而NaOH和HCl则可以调节反应的酸碱度,促进反应的进行,并保持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水体中污染物去除
污水中污染物去除一、自然水体有机污染物降解污染物的稀释降解过程主要是水体对污染物进行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共同结果。
物理作用主要包括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吸附、沉淀、凝聚等方面,例如高浓度废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会受到水体的混合、稀释,水量越大或径污比越大,稀释效果越好;污染物同时也会被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所吸附、沉淀,致使污染物浓度下降;化学作用是污染物与水体组份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化学作用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分解等方面。
例如水体中亚硝酸盐等一些还原性污染物会在氧的作用下,逐步氧化至硝酸盐;一些重金属离子如Fe、Pb等,在碱性水环境条件下(如黄河水体的PH值一般在8.0左右,呈弱碱性),会和水中的OH-结合产生沉淀,使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下降;水体的生化作用是污染物被水体中各种微生物所分解的过程,如水中的好氧微生物会在氧的作用下,把一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把氨转化为硝酸盐,使水体得到净化。
有机污染物降解又称BOD降解。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因氧化分解而发生的衰减变化过程。
它是水体污染物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转化反应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也是可为人们利用的自净作用。
在有机物氧化降解时,将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体中的耗氧速率大于供氧速率时,水体将出现缺氧,以致使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中可生成甲烷气等发臭气体,使鱼类乃至原生动物死亡。
污水生物处理时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微生物代谢由分解代谢(异化)和合成代谢(同化)两个过程组成,是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总称。
微生物可以利用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作为营养源,这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通常称之为底物或基质。
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在生物体内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化学变化的物质都被称为底物。
分解代谢是微生物在利用底物的过程中,一部分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并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作生物氧化。
水中的氨气去除原理
水中的氨气去除原理水中的氨气去除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原理来实现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原理及其应用。
物理吸附是指氨气分子通过物理作用力被吸附在一些具有较大吸附表面积的物质上。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和分子筛等。
这些吸附剂表面具有很多微孔和介孔结构,能够扩大吸附表面积,从而增强吸附效果。
当水中的氨气经过吸附剂床层时,氨气分子会与吸附剂表面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和亲疏水性等力使氨气被吸附下来。
物理吸附具有吸附速度快、容易恢复和重复使用等优点。
但是,由于物理吸附是通过弱力作用实现的,所以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吸附剂可能发生反应热力学平衡,导致吸附剂失活。
此外,物理吸附对氨气的选择性不高,也容易受到其他气体的干扰。
化学反应是指将水中的氨气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氨气转化为其他物质来完成去除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氯化铝法、氯化二氧化硫法和种子法等。
以氯化铝法为例,当水中的氨气与氯化铝反应时,生成的反应产物氯化铵极易溶于水,从而将氨气从水溶液中去除。
氯化铝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反应速度快、去除效果好的优点。
但是,化学反应会产生有毒物质,例如氯化铵在高浓度下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水中的氨气去除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原理来实现。
物理吸附通过物质的吸附表面积增大和氨气分子与吸附剂表面力的相互作用来去除氨气。
化学反应通过将氨气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将氨气转化为其他物质来去除氨气。
这两种原理各具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氨气的去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氨气的去除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
Ce
Ce
qe
qe
qe
第一节 吸附概述
▲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方法:
在恒温下,于几个烧杯中放入V (L)溶质浓度为C0 (mg/L)的
水样,在烧杯中同时投加不同量m (mg)的活性炭,分别进行 搅拌,搅拌时间等于接触时间。实验中,不断测定各烧杯水 样中的溶质浓度Ci,直到溶质浓度不变的平衡浓度Ce (mg/L) 为止。 ▲吸附容量——由试验结果可以算出单位重量活性炭可吸附 的溶质量。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5)影响臭氧活性炭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
① 臭氧投加量(>1.5mgO3/mgCODMn) ② 臭氧扩散效率。 ③ 臭氧停留时间。 ④ 活性炭停留时间(水力负荷)。 ⑤ 水温。 ⑥ pH。 ⑦ 碱度 ⑧ 污染物负荷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6) 臭氧活性炭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机理
(应属于深度处理范畴)
一、吸附概述 二、主要吸附剂 三、吸附效果的评价方法 四、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五、活性炭吸附工艺和设备 六、活性炭再生方法
第一节 吸附概述
一、吸附现象
▲吸附——在两相界面中,其中一相物质能自动地富集到另一 相上的现象。
▲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 ▲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物质。 ▲吸附作用力:通过氢键、偶极矩作用、范德华力和化学键力
1. 活性炭 种类很多,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粉
状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PAC;粒状 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粉末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制备容易, 价格较低,再生困难,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颗粒状的活性炭价格较贵,但可再生后 重复使用,并使用时的劳动条件较好,操作 管理方便。因此在水处理中较多采用颗粒状 活性炭。
◇采用测量活性炭对水中四种典型有机物(腐殖酸、富里酸、
木质素、丹宁)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方法,可以反映活性炭对 天然水中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好坏,可用于筛选吸附天然水中有 机物的水处理用活性炭。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1.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1) 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有卓越的吸附特性 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
总之,臭氧活性炭处理饮用水将臭氧的化学氧化作用、杀菌消毒的作用与 活性炭的物理化学吸附、生物氧化降解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 进,取得了多重效应。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4)臭氧活性炭去除的主要污染物
① 有机物 ② 氨氮 ③ 嗅味物质 ④ 色度物质 ⑤ 微量有毒有害物质 ⑥ 影响生物稳定性物质 ⑦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qe=x/m——饱和吸附容量 Ce——平衡浓度 K, n——常数
等式线性化:lgqe=lgK+1/nlgCe 以qe=x/m 为纵坐标,以Ce为横坐标,可得直线。
由等温线可以比较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并计 算溶质从C0降到要求浓度,所需投加的活性炭数量:
a=(C0-Ce)/(x/m) (mg/L)
2. 朗格谬(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2.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活
性炭的性质、水中污染物
(1)活性炭本身的特性: 1) 活性炭材质 2)孔穴率
的性质、活性炭处理的过 程原理以及选择的运转参 数与操作条件等有关。
3)孔径分布
4)表面官能团特性
应有三项要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机械强度好。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 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可达 800~2000m2/g,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孔隙
第二节 主要吸附剂
2. 腐殖酸类吸附剂 天然的富含腐殖酸的风化煤、泥煤、褐煤等。将富含腐
殖酸的物质用适当的粘合剂制备的腐殖酸系树脂。 含有活性基团,有阳离子吸附性能,对阳离子的吸附,
椰壳活性炭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2)颗粒活性炭的影响因素
1)活性炭颗粒尺寸 。 2)接触时间, 床深和水力负荷 。 3)反冲洗 。 4)生物活性.
5)有机物含量 6)部分无机物含量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4. 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
(1)臭氧活性炭的特性
臭氧活性炭通常也称为生物活性炭,是指臭氧氧化与 活性炭吸附结合,通过臭氧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为活性炭 上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基质,同时通过臭氧分解为微生 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强化活性炭上微生物的生长, 通过微生物作用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微量有机物、嗅 味物 吸附概述
二、吸附规律——等温吸附模型
▲吸附剂的重要特征——吸附剂吸附量
就是吸附剂所能吸附的吸附质的量。
吸附剂吸附量与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关,一般须通过吸附等温线试验来确定。
▲吸附等温线——在恒温及吸附平衡状态下,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qe和平衡 溶液浓度Ce之间的关系曲线常。见的几种吸附等温线:
V(C0-Ce)/m=x/m=qe
由吸附容量qe=x/m和平衡浓度Ce的关系所绘出的曲线—
—吸附等温线(活性炭柱泄漏曲线或叫穿透曲线)
第一节 吸附概述
三、描述吸附等温线的代表性模型
——弗里德里希吸附等温式和朗格谬吸附等温式
1. 弗里德里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经验公式:qe=KCe1/n
硅藻土
第二节 主要吸附剂
● 活性氧化铝:
具有许多毛细孔道,比表面积大, 可作为吸附剂、干燥剂及催化剂使用。
活性氧化铝除氟类似于阴离子交 换树脂,但对氟离子的选择性阴离子 树脂大。活性氧化铝吸附脱氟效果好, 容量稳定,每立方米活性氧化铝吸氟 6400克。活性氧化铝球直径为Φ2~3, Φ3~5,Φ4~6 。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1)颗粒活性炭的特性
1)粒度分布。不同大小的颗粒的相对数量 2)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单位体积活性炭(包括颗粒之间 的空隙的体积)里未分层的干活性炭的质量。 通常在350500kg/m3。 3)颗粒湿密度。指单位体积活性炭固体和填充内部孔隙所需 的水之和所占的质量。湿密度典型值在1300-1500kg/m3。 4)强度。 5)碘值、亚甲基蓝值和酚值。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臭氧活性炭在处理工艺中的位置
臭氧活性炭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3) 臭氧活性炭净水原理
① 臭氧对水中的病毒和两虫等有很好的灭活效果。 ② 臭氧可氧化部分溶解性有机物,提高有机物的可吸附性。 ③ 臭氧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 ④ 臭氧有充氧作用,使生物活性炭有充足的溶解氧用于生物氧化作用。 ⑤ 活性炭通过吸附去除有机物。 ⑥ 活性炭通过炭表面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 ⑦ 活性炭破坏水中残余臭氧。
第二节 主要吸附剂
● 硅藻土: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丹麦、法 国等国 。
硅藻土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硅藻土通常呈浅黄色或浅灰色,质软, 多孔而轻,工业上常用来作为保温材料、过滤材料、填料、研磨材料、 水玻璃原料、脱色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性能:多孔性、较低的浓度、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的不可压缩性及化 学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石油、食品、环境保护等工业。 用水冲洗既可再生。
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 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和其他化学法难以去除的有机污 染物,如色度、异臭、亚甲蓝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杀虫 剂、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胺类化合物,及许多人 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等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 活性炭对水质、水温及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吸附质特性:
1) 分子量大小
2)亲水性
(3)水质因素:
1)本底有机物含量
2)水温
3)pH(pH值的增加而降低,pH值高于9时,不易吸附)
4)其它竞争性吸附质
(4)吸附操作条件:
吸附装置的型式、接触时间(通水速度)等对吸附效果有影响。
第四节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
3. 颗粒活性炭( GAC )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包括离子交换、鳌合、表面吸附、凝聚等作用。 同时还可以吸附废水中的许多金属离子,如汞、铬、
锌、镉、铅、铜等。
第二节 主要吸附剂
3.其他吸附剂:沸石、硅藻土、 活性氧化铝等。
● 沸石:是一网架状铝硅酸盐火山岩 矿物。由于含有移动性较大的阳离子和 水分子,可进行阳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质。 (1)可对有机物吸附去除(水中极性分 子更易被去除); (2)通过离子交换去除水中氨氮,并可 再生处理; (3)可作为水质软化、去除水中重金属 离子,可用食盐水再生。
1) 微生物安全性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活性炭上会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
朗格谬从功力学观点出发,通过一些假设推导出单 分子层吸附理论公式。
qe=qmaxbCe/(1+Ce)
qmax、b是常数,b 与表面吸附能量有关。
将上式改为倒数:1/qe=(1/qmaxb)(1/Ce)+1/qmaxb由 试验得qe和Ce,则可求出qmax和b
第二节 主要吸附剂
吸附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活性炭和腐殖酸类吸附剂。
等多种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使得吸附质 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 ▲脱附——与吸附过程相反,即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质从 吸附剂表面脱落的过程。 ▲吸附平衡——当吸附为可逆时,吸附速度和脱附速度相等 时,吸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不再降低。
第一节 吸附概述
● 吸附类型(作用力)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其吸热比较低、吸附速度快而且没有选择性。 化学吸附——作用力为化学键力,其吸热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