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武昌东湖城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武昌东湖城规划方案背景介绍武汉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和经济的集聚效应在武汉市已经形成了非常显著的局面。
东湖区是武汉市中央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武汉市政治、文化、商业、金融、商业中心。
全区总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万。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东湖区的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城市服务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为了提升东湖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武汉市政府在2019年启动了“东湖城市改造计划”,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来推进该计划的落实。
开发愿景东湖城市改造计划的重点是先行区改造,主要包括道路拓宽、住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等方面。
其中,武昌东湖城区是本次改造计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武昌东湖城区的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对老城区的拆迁重建、城市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等方式,来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具体的开发愿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园,提供各种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环境;•拆除老旧的、城市规划不合理的建筑,重建新的商业、住宅、综合用地;•加快道路改造和交通疏散,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便捷性;•创建以新科技为导向的城市创新实验区,推动城市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
规划方案根据武昌东湖城区的开发愿景,制定以下规划方案:1.优化城市公园建设东湖城市公园,规划面积约为2000亩,包括采石厂公园、红山公园、武汉动物园等现有公园和武汉大学生态园等新增公园。
在公园内建设运动场馆、亲水休闲区、社交广场、自行车道等多种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锻炼的需求。
2.改造住区拆迁武昌东湖城区老旧的、城市规划不合理的住宅,重建新的、符合现代城市规划标准的住宅小区。
新住宅小区的建筑风格采用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建筑结构、材质、色彩等方面都注重环保、低碳、节能的原则。
2024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2024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引言: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市在全国乃至全球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武汉市人民始终坚定地与疫情进行抗争,并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4年,武汉市将继续努力,致力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经济发展:1.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重点推进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进一步缩短城市交通拥堵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2.创新科技产业:武汉市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
鼓励创业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落户武汉市。
3.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4.发展现代农业:武汉市将加大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事业:1.提升教育质量:武汉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2.强化医疗卫生体系:武汉市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资,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均衡性。
3.加强社会保障:武汉市将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水平。
加强对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4.加强环境保护:武汉市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监测和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文化建设:1.丰富文化活动:武汉市将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武政规〔2012〕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业支撑”的发展格局,促进“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全面提升,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服务业实现大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缓解节能减排压力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政策障碍和要素瓶颈制约,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张,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做大总量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艰巨。
对此,各区、各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大跨越。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功能完善和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1—以开展国家服务业试点为契机,以高端化为方向,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以集聚园区为载体,以完善政策体系和要素支持为突破,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能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整体质量,促进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形成新热点,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十二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谋划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武汉作为全国市场中心的地位,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商贸物流中心,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力支撑。
武汉市武昌区十二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规划【范本模板】
武汉市武昌区“十二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规划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回顾一、武昌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一)经济效益增长明显(二)产业结构调整显现(三)三大功能启动建设(四)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二、武昌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环境分析一、优势分析(一)武昌地缘优势明显(二)省会所在优势独特(三)科教资源优势雄厚(四)软硬环境优势突出 6二、劣势分析6(一)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科技含量不足(二)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型企业数量较少(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机遇分析(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 7 (二)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确定(三)“十二五”我区着力实施“321"发展战略 8二、威胁分析8(一)国内市场竞争力压力加剧 8(二)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 8 (三)区域之间竞争加剧9第三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9二、总体思路三、发展目标第四章空间布局与发展重点一、江南金融集聚功能区二、滨江商务集聚功能区三、首义设计集聚功能区4四、东湖创意集聚功能区五、白沙信安电子集聚功能区6第五章重点工程(项目)一、江南金融集聚功能区重点工程(项目)18——文化保利广场项目 18—-工行·知音大厦项目 18—-1818中心项目 18--中北路红岭1+8城市广场项目 18——武重数控机床研究中心项目 18二、滨江商务集聚功能区重点工程(项目)18——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项目 18 —-武汉积玉桥万达广场项目 19三、首义设计集聚功能区重点工程(项目)19-—武船科技大厦研发中心项目 19--719所海王科技园和中国船舶研究数据中心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技首义创业中心项目——中南电力设计院办公楼项目——中南建筑设计院科研设计中心项目四、东湖创意集聚功能区重点工程(项目)——楚天181科技创意产业园”项目 20 ——湖北省新闻中心项目 20——普提金国际金融中心项目20 ——武汉东创研发设计创意园项目 20 ——凤凰科技创意产业园项目 2 五、白沙信安电子集聚功能区重点工程(项目)——武汉中部信息安全产业基地项目 21 —-武昌现代制造业孵化基地 21 ——汽车电子科技园项目21第六章保障措施一、组织实施保障2(一)成立武昌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领导小组 22 (二)制定武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功能区实施工作方案 2 (三)着力建设和完善服务型政府 22二、政策扶持保障2(一)制定促进自主创新扶持政策23(二)建立集聚功能区建设绿色通道 23 (三)加大对集聚功能区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三、创新服务保障(一)激发入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创建自主创新服务(三)转化科研成果和引进技术创新 3 四、投资融资保障(一)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功能区建设(二)鼓励金融企业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4 (三)拓宽利用外资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4 五、人才激励保障4(一)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库 4 (二)加大人才的培养,加快人才的引进 5(三)完善鼓励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5第一章“十一五”回顾一、武昌区生产性服务业1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为支撑的“1+4”产业格局;着力实施建设公司总部区、滨江商务区、武昌古城三大功能区,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保护山水自然资源的“321”发展战略,促进了武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本文从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特点,武汉市服务业发展问题,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目标等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结合武汉市服务业的特点、发展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措施。
标签:服务业特点问题目标措施1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1.1 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特点1.1.1 武汉市的服务业迅速崛起,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业城市中心的转变最新统计消息显示武汉市服务业的市值会超过4400亿元。
而现代服务业将达到2640亿元,这一数字是整个服务业的一半以上。
在全国工程设计企业60名中,武汉市有12名,优势明显的产业有金融、会展、物流、文化创意产业。
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增加城市作用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加美好,这样在2013年武汉市决定实施“武汉市服务业升级措施”,全面推动服务业升级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服务业将成为评判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在2013年武汉市服务业中的融资规模会超过3336亿元,在600个展览中,工程设计行业实现收入8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720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市形成了金融、物流、会展、文化创新、信息和现代商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趋势。
1.1.2 集聚态势日益显现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素,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武汉市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心城市的贡献值超过了百分之七十,而中心城市使武汉市的聚集效应不断提升。
武汉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增长迅速,从1989年只包括解放大道、江汉路、中南路在内的商业区发展为4个服务区:建设大道金融区,黄陂汉口大道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东湖高新技术区光谷动漫文化产业园区,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的集聚区。
1.1.3 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从传统的贸易发展到如今集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商业服务、外包服务等多元化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
现代物流、融资、供应链、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成长与更新,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各种主题公园、游乐场所、大型超市、超大型购物广场等等的发展为武汉市发展服务业提供了载体,不断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汉阳四新工作规划
一、规划背景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汉阳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区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新区域作为汉阳区的城市副中心,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任。
为充分发挥四新区域的潜力,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二、规划目标1. 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区:通过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2. 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为核心,吸引高端总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四新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
三、重点任务1. 优化城市布局(1)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四新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2. 发展现代产业(1)以工程设计建造产业为核心,吸引高端总部企业入驻。
(2)培育新兴产业,如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推动产业升级。
3. 提升城市品质(1)加强城市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2)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4. 完善基础设施(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三横六纵”九条地铁规划,打通四新通往全城的经脉。
(2)完善道路网络,提升区域交通便捷度。
5.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四新。
(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区域人才素质。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四新区域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资金。
3.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实施进度和质量。
5.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四新区域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措施,汉阳四新区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
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作者:来源:武汉之窗魅力武汉日期: 2008-12-19 浏览次数: 367 (一)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紧紧抓住武汉市制造业发展需求和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带来的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
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46:51,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50亿元以上。
(二)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在物流、商贸、金融、旅游、专业服务、房地产等6大领域,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聚集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1、物流业以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形成区域内物流、区域间物流、国际物流三足鼎立的格局。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快速便捷的多式联运通道及系统。
积极扶持发展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和企业物流,加快引进国际知名的物流跨国大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以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
“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武汉北铁路编组站、集装箱转运中心、长江内河航运中心等一批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在主城区外围临近高速公路入口、铁路枢纽站、港埠港区、航空港等区域,建设服务于区域间物流的阳逻港、舵落口、常福、郑店、宋家岗五大综合型物流园区;在毗邻制造业聚集区、开发区及大型专业市场等区域,建设丹水池—后湖、汉西、高桥、沌口、青山—阳逻、关山、白沙洲等七大综合型和专业型物流中心;在主城区内繁华地域外围,建设一批服务于制造业企业或商贸企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
通过上述努力,力争到2010年使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000亿元。
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资料
用地规模
公建规模
性质
功能定位
王家墩商务区
核心区面积170公顷
300万平方米
5.建立合理的开发机制,保证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
政府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17.4亿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由国资占大股东地位的陆家嘴开发公司,承担陆家嘴地区的开发工作。既保证了政府的领导作用,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运作,为陆家嘴的开发建设提供体制保证。
三.经验借鉴
打造城市滨水核心区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世纪大道、延安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和地铁二号线、地铁四号线及六号线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使其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2.现代公共服务功能突出,具有集聚优势。
以国际一流的金融保险机构和要素市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职能总部以及法律财会咨询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招商引资重点。
国家化大都市都有体现或展示其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品牌区域,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环、上海的陆家嘴。
汉口滨江地区已形成了层次丰富、起伏有致的滨江界面,武昌滨江地区有必要建设与之相呼应的、具有标志性和品牌效应的滨江核心区。
二相关规划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延续圈层发展、组团布局的思想,引导主城区结构调整为中央活动区、东湖风景区和15个城市综合组团。中央活动区分为滨江活动区、中北路商务区等只能区域。空间上形成以滨江活动区、王家墩商务区、环沙湖公共服务中心区、中北路商务区等职能区域。空间上形成以滨江活动区为主体的滨江文化景观观轴和依托青岛路过江隧道、轨道2号线的垂江商务中心轴。
传统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区位选择
位于城市中心区,沿城市生活性交通干道布局,且与城市居民生活区紧密相关
对区域规模、交通条件、环境品质要求高
大成武昌 高位奋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蓬勃力量
财经•地理——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蓬勃力量策划/武昌区委宣传部执行/昊迪况删卢云成李敏杰刁少红柯文翔武昌沙湖大桥区域经济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面对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武昌区委区政府坚持应收尽收、坚持生命至上、坚持群防群控、坚持慎终如始,发动全社会力量,釆取超常规举措,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住了一方平安,守好了共同家园。
武昌人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以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筑起了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武昌区始终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以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全面精准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取得重要进展,牢牢稳住发展底盘。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坚强保障,为"十四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夯实基础。
财经"地理过去五年,武昌区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区建设实现新跨越,城区更新改造和腳化管理实现新提升,社窃理和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五首之区”的发展支撑動口有力、品质内涵動口充实、品牌形象動口彰显。
武昌现代商贸"清明上河图最"34HUBEI PICTORIAL区域经济汉街游人如织疑高质・则要求,0域经合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6%,2017年突破干亿元,2019年跃居中心城区第一。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8年以来稳居中心城区第一。
出台“1+8”产业政策,引逬中德安联、法国电力、毕马威、中铁磁浮等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15家,纳税亿元楼宇达28栋。
金融、商贸、工程设计、文旅等传统优势产业逬一步发展壮7匕占GDP比重达60%。
武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
维普资讯
服务业 年 均 增 长 速 度保 持 在 1% 以上 ,服务 业 增 6
股票 市 场 、债券 市 场 、黄 金 交 易 市 场 ,争 取货 币 、
加值提高到 20 亿 元左右 ,占 G P比重约 6 %。 50 D 0 力争把武汉建成服务我国内陆腹地并与国际市场对 接的区域性金融 中心、商务中心、物流中心 、信息
展现 代服务 业 ,尽快形 成 与特 大 中心 城 市和 现代制
带动现代制造业的升级 ,两者相辅相成 。以信息产
业 为 主导 的现代 服务业 是 当今世 界上最 先进 的产业
造业基地相对应 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体系,对于武汉 抓住当前一些重要的战略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 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持政 府 引 导 、市 场运 作 ;坚 持 突 出 重 点 、分 类 推
别是现代服务业来实现。现 代服务业的产生与发 展 ,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
半个世纪的世Βιβλιοθήκη 城市发展历程表明, 随城市变革 伴
和产业 集 聚 ,现代 服务业 已成 为引领 城市 发展 的新
契机 。
改革 开放 以来 ,特 别是 “ 五” 以来 ,武汉 市 十
委、市政府把服务业作为武汉经济的支柱产业 , 加
快商 贸 、金融 、交 通运 输业 整合创 新 ,大 力发展物
进 ;坚持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坚持空间集聚 ,合
理 布局 。
流 、信息、旅游业 ,积极培育教育、文化 、科技服
5 8 决 策咨询通 讯 ・ 】 第 7卷
( )战 略 目标 。从 20 到 2 1 ,现 代 三 05年 00年
业 发展 能级偏 低 。
展起来的 ,信息 、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主 要包括金融 、保险 、信息 、会计 、法律、咨询 、广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鄂政办发[2008]76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08.11.20【实施日期】2008.11.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鄂政办发〔2008〕7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7〕57号),制定本规划。
一、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主要成就和基础。
“十五”以来,全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促进了全省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1%,高于同期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十一五”头两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75亿元和36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5.2%。
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7%;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7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0.1%,高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4.2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其中: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比重由1980年的38.6%下降到2007年的26.1%,下降12.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比重由1985年的16.8%下降到2007年的12.9%,下降3.9个百分点。
同时,新兴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房地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5.1%提高到2007年的9.7%;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组成的大文化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13.3%提高到20%以上。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第三章建设国家示范区,提升武汉战略地位一、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典型示范区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第四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三、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五章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智慧城市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二、完善市政设施网络三、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二、全面改善农村面貌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四、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第七章完善区域功能,优化城乡总体布局一、有序推进空间开发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三、加快区级经济发展四、加强功能区开发建设第八章彰显滨江滨湖特色,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四、保护和修复生态第九章实施科教兴市,打造人才强市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五、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六、提高人才使用效能第十章推进文化强市,提升文化竞争力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推进文化创新三、繁荣文化事业四、发展文化产业五、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第十一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推进所有制改革三、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四、加快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第十二章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一、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加强对内开放合作第十三章发展社会事业,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六、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第十四章健全保障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一、扩大消费需求二、保持投资增长三、加强政策引导四、健全实施机制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武汉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武汉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武汉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服务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生活服务业则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武汉现已具备支撑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市场、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
紧密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武汉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规划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服务业,促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加快实现我市城市发展目标和商务工作目标的重大课题和重要途径。
一、武汉服务业发展现状武汉因其特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决定,历来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商贸服务业中心。
“十五”以来,武汉服务业健康成长,已成为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商贸零售、餐饮住宿等为代表的武汉生活服务业则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市服务业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处于优势地位。
1、武汉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长分别为13.7%、6.3%、9.9%,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9.4%。
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金融、房地产为代表的资金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势头好,2007年1-9月,四行业增速分别为25.6%、17.5%、15.2%、14.4%,均高于服务业同期增速。
2、武汉生活服务业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在全国位居前列。
近十几年来,武汉商贸零售、餐饮住宿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活力。
2007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8.30亿元,增长17.4%。
亿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排序居第7位,仅次于上海(3848亿元)、北京(3800亿元)、广州(2595亿元)、深圳(1915.03亿元)、重庆(1661.23亿元)、天津(1603.74亿元)。
餐饮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01.17亿元,在全国居第7位,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天津、成都、深圳。
餐饮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1、规划依据《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武昌区“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武昌区“十一五”旧城改造专项规划》《武昌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武昌特色区域商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武昌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2、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表1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SWOT分析(1)优势①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武昌区拥有丰厚的区位、金融、科教、智力、行政、通讯等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必不可少的资源。
先天的资源优势为武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武昌区应努力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提升其区域竞争力。
②产业发展块头较大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方面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设计、投资及商务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武昌区现代服务业迎来了绝好的发展契机,武昌区应充分抓住这个机遇,在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实力。
③区域发展契机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1+8”城市圈的建设,武昌区作为省会之区与中部核心重镇的地位更为突出。
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昌区主导产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迅速增长。
(4)威胁①同城竞争的影响与武昌区相仿,武汉市其它一些城区如江汉区等也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因此,武昌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它城区在获取产业资源、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同城竞争。
应该看到,武昌区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与其它城区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武昌区应尽量避开与其他城区进行正面的、激烈的竞争,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走有武昌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之路。
②行业运营成本加大作为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武昌区西临长江,其他三面为青山区、洪山区和东湖风景区所围合,向外拓展的土地空间几乎没有。
看过来!武汉市武昌区明年将实施这些重大项目和惠民工程
看过来!武汉市武昌区明年将实施这些重大项目和惠民工程极目新闻记者李庆通讯员吴迪况昕昀12月27日,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透露,明年,武昌区将对标一线城市先进城区,抢抓“数字”“双碳”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以科技、人才、金融为主要要素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城区样板,在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全市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大会现场力争招商到位资金突破千亿元2022年,武昌区策划实施区级重大项目212个,新开工武昌湾等亿元以上项目38个,阿里巴巴华中总部、江城之门等78个在建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长江产业大厦等17个项目顺利竣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历史新高,投资支撑强劲有力。
明年,该区将聚焦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力争全年招商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全年签约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50个以上,引进500强企业总部项目不少于5个。
同时,强化基金招商,遴选引进优质项目30个以上,实施优质特色楼宇培育计划,新增市级总部企业5家、“亿元楼宇”2栋。
武昌区工程设计底蕴深厚,明年,该区将持续壮大设计之都,支持工程设计龙头企业探索城市更新牵引产业升级路径,推进铁四院片、中南二路片、首义路片工程设计集聚区建设,鼓励发展EPC及一体化工程服务等新业务,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
同时,壮大文旅胜地,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武汉文创大厦、四美塘文创天地等一批文产项目,推进长江国家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旅游人数达到4500万人次。
围绕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该区明年将建成投用新的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让企业群众获得极简便捷智能高效的办事体验,力争新增市场主体2.5万家、“四上”企业300家。
形成武昌数创滨江大走廊武昌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近年来,该区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攻方向,加快实施“黄鹤楼星空”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1、规划依据《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武昌区“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武昌区“十一五”旧城改造专项规划》《武昌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武昌特色区域商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武昌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2、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表1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SWOT分析(1)优势①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武昌区拥有丰厚的区位、金融、科教、智力、行政、通讯等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必不可少的资源。
先天的资源优势为武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武昌区应努力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提升其区域竞争力。
②产业发展块头较大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全口径税收的角度来看,现代服务业在武昌区“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0.1%,在三大产业中块头最大。
其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弥补武昌区过度型工业退出所留下的GDP和税收缺口,同时对武昌区现代都市工业和文化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③龙头企业地位突出本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7.5%)、设计业(77.8%)、金融业(42.9%)、现代物流业(34.3%)、批发和零售业(33.8%)等都是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产业,行业内龙头企业地位突出。
龙头企业的壮大对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加快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有助于提升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表现为行业全口径税收及企业户数增加较快:从全口径税收来看,武昌区现代服务业2004年、2006完成总税收分别为79550.03万元、175602.6万元,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8.6%,比武昌区GDP增速(13.97%)多出近35个百分点;从企业户数来看,武昌区从2004年到2006年现代服务业企业户数年平均年增长比率达11.1%。
(2)劣势①空间再布局有难度武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武昌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此,有必要从武昌区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出发,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及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对武昌区现代服务业进行空间再布局。
但要真正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再布局却面临一些困难,具体体现在:第一,现有的城市布局已基本固化,要想改变,将会面临土地征用、拆迁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而且拆迁费用不菲;第二,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第三,可能会影响原址处企业的商业利益,增加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冲突的可能性;最后,再布局必然会增加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施工量,且在施工期间,其正常使用会受到影响。
有鉴于此,在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方面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设计、投资及商务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武昌区现代服务业迎来了绝好的发展契机,武昌区应充分抓住这个机遇,在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实力。
③区域发展契机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1+8”城市圈的建设,武昌区作为省会之区与中部核心重镇的地位更为突出。
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昌区主导产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并将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迅速增长。
(4)威胁①同城竞争的影响与武昌区相仿,武汉市其它一些城区如江汉区等也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因此,武昌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它城区在获取产业资源、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同城竞争。
应该看到,武昌区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与其它城区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武昌区应尽量避开与其他城区进行正面的、激烈的竞争,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走有武昌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之路。
②行业运营成本加大作为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武昌区西临长江,其他三面为青山区、洪山区和东湖风景区所围合,向外拓展的土地空间几乎没有。
武昌区过渡型工业企业退出及旧城改造腾出的土地亦相当有限,因此土地资源稀缺将引发经济地租上升,加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会使行业运营成本增加,迫使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过高,不利于培育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不充分,也会使那些留在武昌区的大企业,缺乏竞争意识,眼光向内,不利于其业务向区外拓展,从而也无法真正“做大做强”。
因此,区政府应出台一些市场导向性政策,对于那些有市场前景,为人民生活所必须的中小服务业企业加以保护、扶持,抑制行业集中度过高的倾向,并鼓励业内大企业充分参与武昌区外市场的竞争。
3、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思路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的思路为:以总部经济区为核心,打造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现以核聚群,以核群驱动现代服务业的聚变式发展。
“以总部经济区为核心”:从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来看,总部经济区不仅在武昌区地理区位上处于核心位置,且是现代服务业的高度集聚区。
“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中南路和水果湖,其中设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尤为突出,核心区内各产业的集中度、空间集聚度及关联度均较高。
“以核聚群”:核心区内不仅汇聚了武昌区几乎所有门类的现代服务业,而且集聚了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以及各产业的龙头企业。
应充分利用总部经济区内龙头企业聚集的优势,发挥其带动、辐射功能,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以核群驱动现代服务业”: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及其拓展的产业集群为纽带,引领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4、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指导原则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规划的指导原则如下:(1)辐射带动原则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作为武昌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在立足武昌,实现与武昌区都市工业以及文化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具备承接武汉市以及“1+8”城市圈相关经济活动的能力,将其服务空间辐射至中部地区乃至更为广阔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资源基础原则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武昌区由区位、科技、信息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引发的产业优势及其对潜在优势产业的影响。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以武昌区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3)重点突出原则武昌区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业、中介咨询业、设计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服务、批发和零售业、现代物流业、住宿与餐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十大门类。
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本着“三突出”的原则,即突出重点行业、重点招商领域及重点项目,突出重点行业有助于凸显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并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竞争力;突出重点招商领域及重点项目是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
(4)远近结合原则制定武昌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短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遵循高标准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兼顾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考虑武昌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亦必须考虑将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空间布局方面,既要考虑武昌区现代服务业长远发展所遭遇的土地资源等瓶颈,同时亦必须认识到武昌区“退二”的发展趋势将使得现代服务业能够突破空间资源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
5、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依托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及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力争到2010年实现3大目标:(1)建设1个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以总部经济区高度集聚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发展武昌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以洪山广场为核心的2平方公里区域内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发挥核心区的辐射与拉动效应,到2010年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总税收46亿元。
吸引20至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核心区;在中介咨询业,科学研究与服务业中培育5至6家税收过百万的企业;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设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培育3至5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为核心区发展积蓄动能。
(2)培育4大强关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设计业产业集群。
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省直支行为龙头发展金融业产业集群。
以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武昌分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亚贸广场购物中心、湖北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商广场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产业集群。
以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湖北省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直属分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产业集群。
(3)建设5维全方位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技术维:建设若干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工程,发展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实现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和支撑。
——市场维:到2010年引入、建设技术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
——人力维:以武昌区教育资源为依托推进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推进武昌区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到2010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达到20万人次。
——信息维:以华中商务网为依托,构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信息平台,为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资金维:设立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促进基金,为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6、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1)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阶段(2007-2008年)第一,确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设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加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五大产业带与五大集聚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推进“退二进三”以及旧城改造工作进程并深化、细化、实化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布局与发展方向。
第三,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高度集聚,期末总税收超过30亿元。
(2)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阶段(2009年)第一,五大优势产业产出规模快速增加,税收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40%,潜在优势产业税收年均增长比率不低于60%。
第二,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趋于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门类不断丰富,以满足武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现武昌区现代服务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武昌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3)现代服务业产业蜕变阶段(2010-2012年)第一,武昌区现代服务业市场空间迅速拓展,辐射至“1+8”城市圈以及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