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物保护等级

中国传统文物保护等级

中国传统文物保护等级
中国传统文物保护等级是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保存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划分的。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物保护等级的相关信息:
1. 一级文物:又称“国宝”,是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它们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受到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

2. 二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这些文物在历史、文化或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价值,也需要受到严格的保护。

3. 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这些文物虽然不如一级和二级文物那么重要,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除了以上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文物,如革命文物、民族文物等,它们也受到相应的保护和管理。

文物保护等级的划分旨在确保文物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管理,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不同等级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包括限制出入境、限制交易、加强保护管理等。

同时,文物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专业机构、文物保护志愿者和公众的参与,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文物保护等级评定标准和程序可能会因地区和管理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你对特定文物的保护等级感兴趣,建议咨询相关的文物保护机构或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二讲 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二讲 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主讲人:赵树廷
二个问题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 影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 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 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化 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华文 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 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 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唐朝疆域图
•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 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 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 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 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 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 宏篇巨著。
元朝疆域图
•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 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 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 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 域相似。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 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 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秦朝疆域图
•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 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 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 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 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 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综合研究它在中国这个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中国文化是一个富有东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整体。

《中国文化地理》将通过对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化特征、中国文化的扩散、中国文化区域差异等与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特征的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开放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献计献策。

第一章绪论一、文化与地理环境1、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定义,文明与文化,文化类型。

2、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发展的关系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客观性。

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发展影响的正确观点。

从宏观和长期视角看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从局部和短期看人地之间的或然关系。

二、文化地理与中国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学及其研究领域文化地理学。

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区域是其研究领域。

2、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把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中国文化在中国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3、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对外开放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为各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第二章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地理背景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第四纪冰期的苦难历程后,在距今1万年前迎来了温暖的全新世,人类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掀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屹立于世界古典文明之林。

尤其是距今5000-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多姿的古文化盛开在以中原为核心的辽阔土地上。

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即是证明。

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深严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所拥有的建筑规模和形制都有严格的规定。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分类体系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古建筑是指具有极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古建筑,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

这类古建筑通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二级古建筑是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但相较于一级古建筑,声誉和规模略逊一筹的古建筑。

三级古建筑是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但相较于前两级古建筑,价值和规模都较小的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各朝各代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周代时,王侯都城的大小、高度就有了等级差别。

堂的高度和面积,门的重数,宗庙的室数逐级递降。

只有天子、诸侯宫室的外门可建成城门状,天子宫室门外建一对阙,诸侯宫室门内可建一单阙;天子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外,诸侯宫室的影壁建在门内;大夫、士只能用帘帷,不能建影壁。

天子的宫室、宗庙可建重檐庑殿顶,柱用红色,斗、瓜柱上加彩画;诸侯、大夫、士只能建两坡屋顶,柱分别涂黑、青、黄色。

连椽子的加工精度也有等级的差别。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8章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8章 中国古代教育

• 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不应将科举制的功能和具体内容相混淆。
• 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项创举,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 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它的积极部分值得 我们继承和发展。 • 就制度本身和实际录取而言,即使到清末,其客 观性和公正性还是主流的。进士中的绝大多数并 非“不学无术”、“平庸低能”之辈,对科举考 试内容的智力性不应怀疑。
另一位赞美科举的伟人就是孙中山。民 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 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
的重要性。他在《五权宪法》等演说中多次说
过: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
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
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 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
把那些热中科举的人称为“禄蠹”。对八股文更是深恶痛 绝。他说:“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 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谁要是劝他常和那些为官作宦 的人讲谈讲谈“仕途经济”,他就会大觉逆耳,说这是“ 混账话”,即使是原来和他非常亲密的姐妹,也要和她“
•1840年 ,这一年是己亥年,是道光十九年。 有感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著名的思
人民实行“乐教”。
• 据《尚书· 尧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 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 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fǔ石,百兽 率舞。’" • 【大意】舜说:“夔!我任命你掌管音乐事物,教育 我们的子弟,要正直又温和,宽厚又严厉,刚正但不 暴虐,随和但不傲慢。诗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歌是唱 出来的语言 ,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 谐五声的。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 次序,那么神和人都会因此而和谐了 。夔说:"是! 我将用有节奏的音乐,使各部落做到步调一致。"

中国武术段位手册

中国武术段位手册

中国武术段位手册一、手册简介中国武术段位手册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中国武术段位制而编写的权威文件。

本手册详细介绍了武术段位制的各个方面,包括段位等级划分、晋段考试内容、技术等级标准、培训指导机构与考核认定机构等。

本手册旨在推动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提升武术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并为武术段位制的实施提供全面的指导。

二、段位等级划分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段位划分为三级九段,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

每个级别又分为一段至三段,共计九段。

这种段位等级划分有助于客观地评价武术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明确的晋级目标和动力。

三、晋段考试内容晋段考试是武术爱好者提升段位的重要途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考核、理论考试和体能测试三个方面。

技术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的武术技能水平,理论考试则考察考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体能测试则评估考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四、技术等级标准为了确保武术爱好者能够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本手册详细规定了各个段位的技术等级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技术动作的要求、动作的完成度、劲力与呼吸的配合等多个方面。

根据这些标准,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技术水平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段位要求。

五、培训指导机构与考核认定机构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实施武术段位制,本手册明确了培训指导机构与考核认定机构的职责和要求。

培训指导机构负责向考生提供技能培训和理论指导,而考核认定机构则负责组织和实施晋段考试,并对考生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和认定。

六、证书样本与段位标识为了方便考生了解证书样本和段位标识,本手册提供了相关的样本和图片。

这些样本和图片包括各个段位的证书样式、段位徽章和段位证书的填写要求等。

考生可以参照这些样本和图片了解自己的证书和段位标识的具体样式。

七、考段申请程序与要求考生在申请晋级段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本手册详细介绍了考段的申请程序与要求,包括申请材料的准备、申请表格的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的安排等。

考生应当认真阅读并遵循这些要求,以确保自己的申请能够顺利通过。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中国的茶文化常识

中国的茶文化常识

中国的茶文化常识中国的茶文化常识大全中国的茶文化常识大全就在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看看下面的文化介绍吧!中国的茶文化知识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

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国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

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古镇建筑风貌等级划分

古镇建筑风貌等级划分

古镇建筑风貌等级划分一、背景介绍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而古镇建筑作为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展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镇建筑,将其按照风貌等级进行划分,以确保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的保留。

二、一级古镇建筑一级古镇建筑是指那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建筑。

它们通常是古镇的核心建筑,代表着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一级古镇建筑多为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建筑形式独特,结构稳固,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大多为古代寺庙、官衙、会馆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二级古镇建筑二级古镇建筑是指那些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但不及一级古镇建筑的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

二级古镇建筑多为民居、商铺等,建筑形式多样,有木结构、砖石结构等。

这些建筑虽然不及一级古镇建筑那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三级古镇建筑三级古镇建筑是指那些在历史上没有特别重要地位,但仍然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为民居、作坊等,建筑形式简单朴素,保存状况较差。

尽管如此,这些建筑仍然能够反映出古镇的传统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五、四级古镇建筑四级古镇建筑是指那些在历史上没有重要地位,也没有特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为普通民居、小型商铺等,建筑形式简单,对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没有重要的贡献。

虽然这些建筑并无特别的价值,但它们作为古镇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建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街景,为古镇增添了生活气息。

六、结语古镇建筑作为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保护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古镇建筑的风貌等级划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镇建筑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同时,也能够增强古镇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到古镇感受古镇的魅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古镇建筑,让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第二章)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西文化 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是属于平行发 展、交流甚少、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 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 陆农耕文化,西方文化则属于地道的滨海商 业文化。”
(一)、如何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1.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地球表层” 。这里主要指自然环境。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 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 切王国的第一位”,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 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
“异常炎热的气候有损于人的力量和勇气,居住 在炎热的天气下的民族秉性懦怯,必然引导他们落到 奴隶地位。而寒冷的气候则赋予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以 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和勇气使他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 难的、伟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使他们保持住自由的状 态”。
4. 古典文化的大总结与整理:《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
考据学
(八)、近代以后─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 侵,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文化发生 了激烈碰撞。
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统文化既 受到严重冲击,又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 化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 要突破旧的”的特征。
古代中国广阔的地域空间、腹地纵深宽广,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为中国文化奠 定物质基础与宽绰的回旋余地。
2. 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经济 类型→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
▲多样性与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 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衣食住行方面 不同的风俗习惯。 (秦榆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 文物 分类 标准

中国 文物 分类 标准

中国文物分类标准中国文物分类标准是根据文物的性质、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等因素来进行分类的。

根据中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文物保护政策,中国文物可以分为国宝、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等不同级别。

一、国宝国宝是指珍贵的具有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

这些文物象征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并在国家层面上受到特殊保护。

国宝的评定标准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保存状况等多个方面。

二、一级文物一级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物。

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传承的精髓。

一级文物通常是历史上重要事件的见证和重要人物遗物。

三、二级文物二级文物是指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物。

这些文物在研究学术、社会文化价值方面有一定意义,但相对于一级文物而言,其价值和重要性稍低。

四、三级文物三级文物是指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物。

这些文物在研究学术、社会文化价值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但相对于一级、二级文物而言,其价值和重要性稍次。

除了以上的四级文物分类,还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些不具有实体形态,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通过口头传承或实际操作来传承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文物分类标准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这些分类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并为后代提供更好的文化资源和研究材料。

中国文物的分类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不同级别文物的分类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对文物的分类和研究,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源地和文化区冯友红教学目标了解文化源地的概念及分类

文化源地和文化区冯友红教学目标了解文化源地的概念及分类

3.4文化源地和文化区冯友红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源地的概念及分类.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和文化系统源地的差异3.了解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空间特点4.通过对教材所举文化现象和文化区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科间知识的迁移能力与综合能力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教学难点文化源地和文化系统的源地学法指导学习本课,首先要搞清文化源地的概念,在内容上为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在形态上几乎是一个或几个点为文化事象源地, 在内容上为一系列文化事象综合起来的文化体系,在形态上结构完整特征明显为文化系统源地,前者如中国古代造纸术或欧洲革命中心源地,后者如世界部分文明发源地.其次要理解文化源地和文化区的联系,了解文化区是文化事象分布范围扩大,由源地向新区发展,形成文化事象或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第三,对文化区的学习重点是掌握其空间特点,可用中国语系分布图来分析文化区范围有大有小,边界有虚有实,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第四,要理解文化事象组合形成文化综合体,若干有联系的文化综合体构成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分布区为文化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文化源地?1.概念: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

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如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种植;家禽家畜的驯化和饲养;服装的用料与款式;风俗习惯的养成与沿革;房屋的建筑与风格等等。

2.文化系统: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傣族文化;文艺复兴时的文化等等。

什么是文化综合体?文化综合体是指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下列有关概念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A.文化----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B.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电脑-----文化C.文化----电脑------科学技术------物质文化D. 文化-----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文化区▲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每项发明的源地和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的类别是否相同?(两者的类型不同.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每项发明是属于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的源地,而四大文明古国的源地则是指文化整体而言,属于文化系统的源地.)4.分析比较“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的分布”图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进一步明析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 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贡眉等级划分标准

贡眉等级划分标准

贡眉等级划分标准
贡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等级划分标准也十分严格。


据传统标准,贡眉可以分为三级:上品贡眉、中品贡眉、下品贡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等级的标准。

上品贡眉是最高等级的贡眉,其色泽呈淡黄色或淡绿色,叶片带有白
色毫。

茶叶味苦涩,但回甘甜爽。

叶下喉有诸多绒毛,手感十分柔软,可用沸水冲泡,味道鲜美浓郁。

上品贡眉的产地一般在四川的峨眉山
和江苏的吴中,其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精心照料。

中品贡眉是次一级的贡眉,色泽呈淡黄或淡绿色,比上品贡眉的茶味
更为柔和,但同样清香甜爽,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求采摘时留有较多
茎叶。

常常被用来舀茶接待来客,原产地一般在江苏南京和浙江绍兴
等地。

下品贡眉是等级最低的贡眉,味道苦涩略带酸味,不如上品贡眉和中
品贡眉那样回甘甜爽。

它的茶叶呈淡黄色,叶子较干燥,喉部有几根茎,整体手感不如上品和中品,且容易有杂味。

但其价格更为亲民,
是广大茶友的选择。

原产地一般在安徽、湖北等地。

总的来说,贡眉的等级划分标准十分严格,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味道和特点,适合不同口味的茶友。

无论品质等级如何,贡眉都是中国茶文化中的文化瑰宝,值得品尝和传承。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各地纷纷采取了分区保护原则。

这一原则旨在通过将传统文化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来保护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财富,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将传统文化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例如,将古建筑区域划分为保护区,可以保护古建筑的原貌和风格,使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古建筑的技艺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特资源,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观光和投资。

例如,将传统手工艺品区域划分为保护区,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和工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购买和欣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将传统音乐区域划分为保护区,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的曲调和演奏技巧,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己的音乐文化。

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传统文化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同时,传统文化分区保护原则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高二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干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辟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干系。

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文化地理
文化的定义人类在社会成长历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产和物质财产的总和。

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工具、技能、生活用具)和物质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
文化景观的组成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稳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效用性、空间性、时代性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干系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有一定的范畴性)。

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干系明白本地物质文化环境(公交汽车站牌)和物质文化环境(地名)
文化源地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常点状)和文化系统(常面状)最初产生的地方
文化区的空间特点范畴有大有小、边界有实有虚、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有关文化概念的干系文化事物文化综合体(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级划分地区(东部农业、西南农业、西部游牧)亚区副区
文化扩散类型扩展扩散(传染扩散、品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远隔断)
高二地理文化地理知识点就为大众先容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时行政区划

古时行政区划

古时行政区划
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

在秦朝时期,中国的行政区划首次进行了集中统一的改革,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辖若干县,实行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此后,继承了秦朝行政制度的汉朝、唐朝、宋朝等朝代也都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和改革。

在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一般是按照自然地理、军事防御、治安管辖等考虑因素进行的。

例如,北魏时期,为了加强对北方的边疆防御,将喜乐都设为大都督府,下辖数州和军区。

这种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体现了一国治理的需要和政治属性的要求。

而在唐朝时期,行政区划的划分在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按照中央集权的原则,全国分为朝野以及诸侯领、道州府、州县、镇等等行政区域。

这些区域的划分更多的是基于中央权力集中和地方分权的角度进行的。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历经数千年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分封制到统一制,始终以国家力量管理和治理国家,达到了相对较稳定的局面。

尽管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对行政区划的划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
革和调整,但在中国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制
度和功能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政治制度的深厚底蕴,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今中国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

总之,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是为了管理国家、保障治安、防卫外敌等目的而进行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今天,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非常完善,涵盖了省、市、县、乡、社区等
多级行政区域。

这些行政区划的划分和调整,仍然是我们日常政治生
活中的重要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区
1.东部农业文化地区(北方文化亚区,南方文化亚区)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

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

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满族星散其间,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地区有朝鲜族。

汉族和朝鲜族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其他少数民族多为渔猎。

不同的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

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2)燕赵文化副区: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

此区民族以汉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

这里的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之风普遍,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豪侠之士。

燕赵地区的艺术形式多样,代表性的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3)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

此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这里历史悠久,主体民族为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

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留给这里大量的物质文化景观,今陕西省被称为“地下文物博物馆”,山西省被称作“地上文物博物馆”。

这里的民风热情、朴实,艺术风格高亢激越。

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4)中原文化副区: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

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横贯中原大地,历史上它与黄土高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继黄土高原之后的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

由于这里长期为帝都所在,因此历史上曾云集了许多天下有识之士。

本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5)齐鲁文化副区: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大地。

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

此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从这里扩散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

在尊孔崇儒的上层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讲礼数、重义气的齐鲁之地民风特点。

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是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6)淮河流域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淮河流域,大体上北界陇
海铁路,南濒长江,西临河南、湖北,东达江苏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

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还是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本区都位于重心区的边缘,加上这里是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因此本区文化也带有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过渡特点。

表现之一,这里的传统经济虽以农耕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从旱作向稻作过渡的特点;表现之二,这里的语言也具有汉语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的特征。

本区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淮海戏、柳琴戏等。

(7)巴蜀文化副区:位于四川盆地,3 000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 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

本区虽偏处西南,但是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8)荆湘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东有幕阜、武功诸山与吴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别山与中原分野,南以五岭为界。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因此传统农耕业比较发达。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本区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文明中心,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黄河文明中心扩散后的又一个中心。

无论本区与黄河流域文化有何关系,人们都承认本区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对后来本区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戏剧方面,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汉剧、楚剧、花鼓戏、采茶戏等外,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也比较丰富。

(9)鄱阳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一带,以今江西省为主。

本区一面对水(长江),三面环山。

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

本区多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许多风景秀丽之山被儒家、道家和佛教选为圣地,例如庐山和龙虎山。

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它是中国四大声腔(余者为江苏昆山腔、浙江余姚腔和海盐腔)之一,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10)吴越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

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

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

昆剧、越剧是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11)岭南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南岭以南。

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本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

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12)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基本上与今天的福建和台湾两省范围符合。

本区西部与鄱阳文化副区相连,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吴越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接壤。

尽管台湾与福建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例如妈祖信仰。

本区多山,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山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历史上许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护所”,如汉语的古音、高山族的文化。

2.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
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为主体,包括今天的滇、黔、桂的一部分。

尽管本区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但是其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又与东部农业文化区有很大区别。

本区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文化特点也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

从物质文化层的起居、饮食、服饰到精神文化层的风俗、信仰、艺术等都能体现这种
3.西部游牧文化地区:
(1)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

这里自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

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①内蒙古文化副区
②北疆文化副区
③南疆文化副区
(2)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

宗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