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股东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
终极控制人、隧道行为与企业投资——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一
、
引 言
家, 我国终极控 制人 控制 权与 现金 流权 的偏 离是 否影 响其隧道行 为?这种两权偏离 在不 同类 型 的
大 小股东 的代 理 冲突是 公 司治理 领 域 研 究 的热点 之一 。S li r n i n ( 9 7 指 出 , he e dVs y 19 ) f a h 在股权 结构 比较 集 中的环境 中 , 控股 股东 与 中小 股东之 间代理 冲突是公 司主要 的代理 问题 。 从 已有文献 上看 , 于控股 股东 侵 占公 司资 关
控 制权 与现 金 流 权 的 偏 离度 越 大 , 极 控 制 人越 倾 向 于通 过掏 空 性 的 关联 交 易来 转移 上 市公 司的 资 源 , 终 并且
这种隧道行为主要 表现在性质为地方政 府与 自然人控制的上市公 司中; 进一步检验发现 , 终极控制人 的掏 空 性关联交易更 易导致投 资不足现 象, 而对投资过度 没有显著影响。因此 , 这就在终极控制人影响投资效率 的
题, 因而构成 了本 文的研究 主题 之一 。
进一步 , 作为公 司重要决策 , 资应受 终极控 投 制人 这种代 理 问题 的影 响 , 在我 国保 护小 股 东 的 法律 机制不完 善 的环境 下 , 这种 影 响应表 现 得尤
其明显。但 是 , 于大 股东 与企 业投 资关 系的研 关
股股东通过 侵 占方式 来 转 移 公 司资 源 的 动机 越
强。 由此引发 的问题 是 , 为最 大 的新兴 市 场 国 作
收稿 日期 :0 0—1 2 1 0—0 8
基金项 目: Βιβλιοθήκη 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9 J 60 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00 4 06 ) 0 Y C 3 12 、 2 10 72 5 和湖北省人文
产权性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产权性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作者:陈倩宋从涛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以2007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导致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
关键词: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过度投资,产权性质一、引言自La Porta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司的股权结构是股权集中以来,许多学者都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做出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股权集中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Claessens,Djankov and Lang,2000;Faccio and Lang,2002;施东晖,2000)。
此后,学者们进一步关注股权集中下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能够通过决定并参与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来为自身谋取利益,而且还能够通过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关联担保、多元化投资等形式转移公司资源,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Bae et al.2002;Cheung et al.2006;李增泉、孙铮和王志伟,2004;贺建刚和刘峰,2005;魏明海和郑国坚,2008)。
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建立在控股股东掌握一定的控制性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而投资作为形成控制性资源的重要手段,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决策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情况,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高低。
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特征是金字塔形式控制结构,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特征是否会造成企业投资偏离最优的投资规模?最终控制人通过金字塔形式对集团下属公司进行控制,国有企业受政府直接干预较多,这对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是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终极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来自...
南方经济2010年第2期终极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来自关联交易的证据蔡卫星高明华4内容摘要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
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
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关键词所有权控制权利益侵占皿分类:51,D23,G34中图分类号:FZ'/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249(2010)024XP.8-014引言与文献述评股权结构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寻找合理的股权结构以缓解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
对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研究集中在经理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JensenandMeckling,1976),近年来的研究开始转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LLs,1999)。
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控股股东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谋取私有收益(PrivateBenefitS),Johnsoneta1.(2000)将这种利益侵占行为形象地称为“隧道行为”(Tunneling)。
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Johnsoneta1.(2000)认为,控股股东疯狂的“隧道行为”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控股股东通过“隧道行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受到其享有的所有权(即现金流权或收益权)的制约。
Laportaleta1.(1999,2002)以及Claessenseta1.(2002)认为,控股股东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同时也会损害整个上市公司的利益,进而也会损害自身的现金流收益,给定其他情况,较高的现金流权将会导致较低的侵占,这种效应被称为“激励效应”。
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着 所 有 权 的 链 条 追 溯 出 谁 拥 有 最 大 的 权 分 离 ” 。 当 终 极 控 股 股 东 以 较 少 的 转 移 限 制 效 应 等 三 方 面 。 负 债 的 股 权 投 票 权 。 他 们 发 现 , 大 多 数 国 家 的 公 现 金 投 资 获 得 较 大 的 控 制 权 时 , 控 制 非 稀 释 效 应 是 指 终 极 控 制 股 东 在 需 要
金 流 量 权 ,从 而 得 到 与 他 所 持 股 份 比 司 资 源 、掠 夺 中 小 股 东 利 益 的 行 为 。 例 不 对 称 的 额 外 收 益 。 L ot之 后 , aP r a 控 股 股东 与 管 理 者是 公 司的 内 部人 ,
在 能使 管 理者 的行 为 受 到 约束 ,债权 人 可 以逼 迫债 务人 名 誉 扫 地甚 至 于 破 产 清 算 。但 是 ,在 金 字 塔 持 股 结 构
C a se s 研 究 了 东 亚 公 司 的 最 终 控 中 小 股 东 及 债 权 人 是 公 司 的 外 部 人 , le sn等 制 权 问 题 。结 果 表 明 在 东亚 国家 中 , 公 司 治理 机 制 因而 成 为保 护 外 部 人利 中 ,终 极 控 股 股 东 却 可 以 通 过 复 杂 的 超 过 三 分 之 二 的 公 司 被 一 个 股 东 独 家 益 不 受 内 部 人 侵 害 的 机 制 。 S li r hef 和 网络 关 系 使得 债 务 关 系 变得 复 杂 ,即 e
融 资时 选 择 多 负债 可 以更 多地 占有 资 司都存 在着 唯 一 的终 极 控 制 股 东 ,其 权 和 现金 流 权 就 会 发生 偏 离 。这 时 , 控 制 权 大都 集 中在 家族 或 政 府 手 中 , 终 极 控制 股 东 就 容 易产 生利 用 控 制地 源 的 同 时 又 能 阻 止 股 权 被 稀 释 。 F c i和 L n a co a g的 研 究 认 为 :债 务 的 存 并 且 终 极 控 制 股 东 的 控 制 权 会 超 过 现 位 获 得 超 额 利 益 的 动 机 , 出 现 侵 占公
重庆迪马股份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研究——基于微观认知的组织演化机制
题, 为此 领域 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 的案例支撑 。
二、 理论 分析框 架的构 建
( 一) 基于微观 认知的组织演化机制
阿什福思( A s h f o r t h ) 等认 为 , 组织演化是基 于 以往事 件为脚本 , 通过改善 内部微 观认知模 式 的演 进过程 ] 。 组织 由个体组成 , 组织演化是个体认 知磨合 汇总后 的群体认 知的结果 。个 体认知是 个人对 已有 经验及新 知识 的
权 大于现金 流权 , 以及资源调控权 力超出经济责任的现象 …。随后 , 克拉森 ( C l a e s s e n s ) 等、 莫克 ( M o r c k ) 等又对全
世界 范围内的多家上市公 司控制 权结构做了大量研究 , 详细 阐述 了终极股 东控制 的存 在条件和基本 属性 ~ , 形 成较 为固定 的股权 控制链 分析范式 。但 是 ,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 , 家庭文化及人情世 故等社会交 往观念渗入 公 司治理实践 , 单凭股权控 制链难 以说 明中国上市公司 中的终极股东控制 问题 。于是 , 高闯发现与之相辅 的社会 资本控制链 , 创造性地提 出终极股东 “ 双重 ” 控制链分析 范式 。 然而, 很 多研究 文献 只停 留在 对终极 股东“ 双重” 控 制链静态 的 、 直观 的形 态描述 上 , 缺乏对其 生成及 演化机 理 的有力解 释。虽然有学者提 出组织惯 例是 非常有 效 的解 释工具 , 但是莱 维特 ( L e v i t t ) 等认 为 , 组 织惯例 演化是 组织在 以往经验 的绩效反馈基础上 , 对先前行 为选择做 出适应 性调整 的结果 , 其过分强调 组织经验学 习过程 和 局部搜寻活 动 , 而弱化组织行 为领 导者认 知对组 织演化的驱动作用 。作为后续研究 , 本 文基 于微观认 知的组织演 化逻辑 , 通过构建终极股东 “ 双重 ” 控制链 的理 论框架 , 通过剖 析重庆 市迪 马实业股 份有 限公 司终极 股东控 制 问
终极控制权与控制权溢价
终极控制权与控制权溢价终极控制权与控制权溢价,经济关注,吴洪波约3217字一、研究假设的提出终极控制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和互为董事会等方式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从而造成了终极控制股东持股的最大特色,即其掌握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终极控制股东更有动机和能力侵害小股东利益。
那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理:如果大宗股权交易涉及到终极控制权的转移,此控制权溢价不仅包括一般不涉及终极控制权转移的溢价部分,还包括由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对小股东更多侵害所表现出的溢价部分。
根据现有的文献,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与终极控制权有关的因素影响控制权溢价的大小:1.终极控制权比例。
我们认为终极控制权比例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终极控制权比例的增高,其所代表对公司的控制权就增大,从而增强了终极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的能力;另一方面,终极控制权比例越高,终极控制股东从对小股东的侵害那里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将递减,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终极控制股东的侵害动机。
2.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
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将出现偏离一股一权的不合理现象。
终极控制股东可以利用很少的资源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从而降低了侵害小股东可能带来的对控制权共享收益的抵消作用。
3.终极控制股东是否为公司的管理者。
当终极控制股东是公司管理者时,他们可通过参与管理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控制权,因而终极控制股东将有更多的诱因和方式对小股东进行侵害。
Morck等的研究发现,当管理者是终极控制股东时,其进行侵害的几率增大。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终极控制权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提出以下4个研究假设:终极控制权转移时的控制权溢价高于一般控制权转移的控制权溢价;在较低的终极控制权比例上,终极控制权比例与控制权溢价正相关;在较高的终极控制权比例上,终极控制权比例与控制权溢价负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控制权溢价成正相关;终极控制权股东是公司管理者时的控制权溢价高于终极控制股东不是公司管理者时的控制权溢价。
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
经营 和管理也会造 成不 同的影 响。 上 市公 司 的终极 控 制人 不 同 , 政府 对 企业 干 预 程度 也不同 , 业财务 特征各 异 。孙 铮等 (20 ) 使企 05 发 现在 我国 , 区市场化程 度越高 , 地 企业 的长期债务 比例越低 。刘志远 等 (0 8发现政 府终极 控制人 的 20 ) 行政级别 越低 , 企业 长期债 务 比例越 高 , 相对 于 中央
收 稿 日期 :0 8 2 O 20 —1 —2
、
引 言
过 比较分析 现金持有 的成本 和收益来决 定其最优 的
作者简 介: 赵卫斌 (90 , , 18 一)男 陕西周至人 ,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财务理论与方法 ; 王玉春(96 15 )男 , , 安徽蚌埠人 , 南京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所长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财务理论与方法。
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分析
— —
基 于终极 控制人 的视 角
赵卫斌 , 王玉春
( 南京财经大学 会计学 院, 江苏 南京
204) 10 6
摘
要 : 企业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出发 , 从 本文引入企业终极控制人进行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通
过实证研究发现 , 企业的终极控制人不同 , 其现金持有量的影 响因素不同。具体而畜 , 中央政府金持有量影响力度也不 同。
关键词 : 终极控制人 ; 现金持有量 ; 财务特 征; 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2 F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2 8 72 0 )2 0 3 5 17 —2 1 (09 o 一o 7 —0
一
现金持有量。而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 公司不存在 现金 是公 司中流 动性 最强 的资产 , 如果公 司 缺 最优 现金持 有水 平 。权衡 理论和信息不 对称理论 都 乏足够的现金储备 , 其流动性就会面临巨大冲击 , 但 是从公 司的财务特征角度分析问题。根据相关研 影 现金 同时 也是企业 所 拥有 的获利 水平 最 低 的资 产 。 究 , 响企业 现金持 有量 的 财务 特征 因素主要 有 现 O l 等,99 H r e t 20 ) 投 因此, 根据企业 自身发展状况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 金流 量 ( p r 19 ; a 等,0 7 、 资机会 Hasae 等 20 ; t 20 )信 量就显得 格外重要 。布雷利 等(07列 出 了财务 学 ( uhl r ,07杨 兴 全等 ,07 、 用等 级 和 20 ) O l 等,99 、 e Bt 等, e 界 尚未解决 的十个 重 大 问题 , 中之 一就 是 如何 确 融资困境 ( p r 19 )现金替代物 ( a s 其 20 )财务 杠杆 ( ts ,0 8 彭桃 英 等 ,06 、 08、 a B e 等 20 ; 2 0 ) 定企业 的现金 和有 价 证券 持有 量 , 以使 企业 保 持 必 程 20 ) 银行 债务 比重 要 的流动 性 。有关 我 国上 市公司现金持 有 的影 响 因 债务期 限结构 ( 建伟 等,0 7 、 P k wt 20 )企业规模 (al ne,04 、 n z F u edr20 ) k 素 问题 , 目前 的分 析研究并 不是很多 , 究还处 于起 ( i o i 等,0 1、 研 李志杰等 , o ) 2 7等。 0 步阶段 , 与国外差距较大( 杨兴全等 , 0 ) 2 7 。与一般 股利支付水平( 0 根据 自由现金 流假说 , 当管理 者掌握 大量 自由 现金持有影 响 因素 的研究 不 同 , 文 按 照终极 控 制 本 人性质将上市公司分类 , 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 的 现金流时 , 更有可能从事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 目, 这 角度对企业 现金 持有影 响因素进行分 析 。 些投资可 能有 利 于管理 者 自身利 益 , 但却是 以损害 股东财富为代价的, 为缓和代理冲突, 股东倾向于减 二、 文献 回顾 与启示 少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假说的 研究拓展了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 即公司治理环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权衡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展开对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 境 的影 响。这 些影 响 因素 主 要 有 经理 层 持 股 比例 研究。权衡理论认为, 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是通 ( za O knA等 ,04 H r r, 08 、 20 ; a o 20 )投资者保护程 fd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20)考试辅导-第A108讲_终极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1)
第五章公司治理【知识点 8】终极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中,一般都是将如何保障公司股东利益不被侵占作为关注的重点,相应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也都是基于此种考虑进行设计的。
但在如今的现实世界中,委托—代理问题还体现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的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一、“ 隧道挖掘” 问题的成因(一)许多公司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具有绝对影响力的大股东;对那些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股东而言,实际上只拥有名义上的控制权,这与其所承担的实际风险并不对等。
(二)当资本市场缺乏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时,对公司经营活动具有控制力的大股东的行为更加不容易被约束,他们可能以牺牲众多的中小股东利益为代价,通过追求自利目标而非公司价值目标来实现自身福利最大化,从而导致终极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
(三)“隧道挖掘”行为的产生,在于控制股东“隧道挖掘”的收益大于其“隧道挖掘” 的成本。
( benefit> cost)1.收益来源于控制股东所掌控的权利;2.成本则反映了控制股东对其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二、“ 隧道挖掘” 问题的表现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是控制股东剥夺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即“隧道挖掘”行为。
剥夺是指终极股东利用控制股东身份侵犯公司资源,进而损害其他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其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滥用公司资源。
滥用公司资源是指并非以占有公司资源为目的,但也未按照公司整体目标为行动导向的行为。
终极股东滥用公司资源违背了其作为代理人的勤勉义务。
(二)占用公司资源1.占用公司资源是指终极股东通过各种方法将公司的利益输送至自身的行为。
违背了其作为代理人的忠实义务。
2.占用公司资源的利益输送行为,又可以分为直接占用资源、关联性交易和掠夺性财务活动三类。
( 1)直接占用资源。
直接占用资源是指终极股东直接从公司将利益输送给自已,表现为直接借款、利用控制的企业借款,代垫费用、代偿债务、代发工资、利用公司为终极股东违规担保、虚假出资、预付账款等。
京山轻机的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一个案例验证
一、引言到目前为止,终极股东控制的研究问题还是局限在“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
近年来,许多国内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高闯、关鑫,2008;赵晶、关鑫、高闯,2010),根植于欧美情境的“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在中国情境下可能并不适用,很多案列(如草原兴发(000780)等)表明判断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归属不能仅靠“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在中国情境下需引入社会资本来界定终极控制权。
事实上,在中国,实际控制人除了通过控制一部分股权还通过“血缘”连带或利用多种类型的网络连带关系(包括显性或隐性关系网)来获取或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高闯等, 2008)。
也就是说,在中国情境下,终极股东控制通过两条并行的控制链———“股权控制链”与“社会资本控制链”来对企业进行控制。
我们的问题是,在中国情境下,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一明一暗的两种控制链呢?在具体的企业实践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怎么逐步实现“股权控制链”与“社会资本控制链”的并行呢?两者谁发挥的作用更大呢?终极控制股东采取的这种双重控制链对各利益相关者影响如何,是否比单一的股权控制链更有优势?我们希望通过交易成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对这一现象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二、理论背景及假设建立1.终极控制论和股权资本控制。
终极股东控制理论认为,由于股权分散,所有权和控制权势必分离,公司大股东在上市融资的基础上又不愿放弃其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其往往会通过精心设计控股链条来隐藏自身对公司的控制状况,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看似遥远隐秘实则非常严密的控制。
而这种控制权往往会集中于一个终极控制人(可以是组织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手中。
如此以来终极控制人以较小产权达到了控制公司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规避经营所带来的种种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甚至可以利用种种剥夺行为来牟取私利(Morck, Shleifer&Vishny,2005)。
在La Porta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Claessens, Djankov,Fan&Lang,2000;Faccio&Lang,2002)对终极股东控制的性质以及存在条件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分析范式———股权控制分析。
终极控股股东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终极控股股东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摘要:本文以2003~2008年间发生大宗股权交易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124起作为样本,就我国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等因素对控制权私有收益获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成负相关关系;两权分离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也越高,终极控制权对私有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丰富了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现金流权;终极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一、引言自Berle and Means(1932)的开创性研究以来,早期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传统的代理问题上。
这一代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现代公司产生以来,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产生了分离,两权分离的状况使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一种风险:代理人可能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而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亦即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委托人(股东)收益最大化目标无法实现。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股权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是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
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的代理问题,大股东由于在投资企业存在重大经济利益,因此,他们有强烈的愿望密切地监视管理者,以确保管理者没有从事有损于股东财富的活动。
但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同时指出,大股东在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和监督、降低股东和经理人的传统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代理问题,即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
这种被控股股东掠夺了的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是控制权私有收益,是被控制性股东独自占有,而其它中小股东无法享有的利益。
伴随着这一代理问题的出现,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核心热点问题。
而在诸多研究中有较多学者认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目标函数的不同是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主观原因,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则是其根本原因。
二、文献回顾La Porta等针对全世界27个富有经济体进行研究,并首次沿着所有权的链条追寻出谁拥有最大的投票权,结果发现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都存在有惟一的终极控制股东,而且其控制形态大都集中在家族或政府手中。
产品市场竞争、终极控股股东控制与融资成本——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制权结构 等市场或者企业 因素通过对企业融资 决策和融资成本 的影响 , 必然影响到企业价值最 大化 的实 现 。
大股东天然地存 在着侵 占上市公 司利益 以各种 方式获取控制权私有 收益 的动机和能力的情况
下, 外部投资者( 中小股东和债权人 ) 就会提高其
xl 【 NJANG AT F ST E ARMs Ec。NOMY
到期债 务时 , 将会使公 司面临股价下跌 , 信誉下 降, 甚至被逐 出市场或者破产清算的情况。由于 产品市场竞争 的充分信息功能和破产清算压力 , 限制 了控 制 上 市公 司的 终极 控 股 股 东 对 控 制 权
收益 的攫取 , 有利 于提 升公 司价值 。 本 文利 用 我 国 2 0 0 3年  ̄0 6年 中 国制 造 业 20
融资“ 盛宴” 中。而当公司成功实现再融资 目的 之 之后 , 又频繁地变更 募集资金用途 , 甚至 出现滥 用募集资金的情况 , 这极大损害 了广大 中小股东 的利益和投资信心 , 显然会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再
融 资成 本 的提 高 。 根 据 以往学 者 的研 究 ( lesn t l2 0 ; Casese a,0 2 L m o n is20 )当控 股股 东控 制 权水 平 e m nadLn ,03 ,
』市公 司的财务数据 , 图结合 国内产品市场竞 二 试 争 与终极控股股东控制之间的作用 以及这种作 用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这一视角进行研究 。 研 究结论表 明, 我国产 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股股东
现金 流 权 在 企 业 融 资 成 本 的影 响 上具 有 正 面 效
越高时 , 企业价值越低 , 而当控股股东现金流水 平提高时, 企业价值越高。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水 平 越 高 ,其利 益 与企 业 的利 益 就越 趋 于一 致 , 就 会有更大 的激励去监督 管理者从事对企业价值 最 有利 的活 动 , 时 候 , 这 企业 外 部 的 中小股 东 “ 跟 庄” 才会更加安全 , 从而一定程 度上 缓解 了控股
终极控制股东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证研究
终极控制股东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证研究本文选择沪深两市A股2010-2012年连续3年共3059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
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主要考虑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性效应的前提下,终极控制人偏爱增加负债来防止其股权受到稀释甚至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比起长期债务,终极控制人更多的选择支配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来谋取控制权私利。
标签:终极控制权资本结构现金流量权控制权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99年,La porta等提出,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一个最终的控制股东,最终控制人通过金字塔持股、交叉持股和有限表决权等方式,达到对控制链终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一般将终极控制人拥有的对公司的控制权称为终极控制权,这个控制权有:一部分是指终极控制人因其所拥有的股份而获得的控制权;另一部分是指由于终极控制人通过控制董事会进而获得公司的剩余控制权。
终极控制权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1)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是多级的;(2)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着偏离。
这两个特征之间亦存在关联,正是因为终极控制人的多层级控制才导致的了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
1.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状通过将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的2661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公司存在终极控制人,在所有样本中只有12.25%属于分散持有型的上市公司(未排除未披露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不存在终极控制人。
另外,在存在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性质属于国有性质的占40.41%。
从终极控制权比例可以看出,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平均享有41.87%的终极控制权,可见,终极控制权结构展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
若按照10%作为终极控制权的判断标准,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之比为1.44,而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比为1.33。
这说明非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转移上市公司的经济资源,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获得控制权私利。
终极控制股东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研究
司 治
理
F E RI NDS OF A CCOUNT NG I
■—一 —- ●● ●■
终极控制股东及其对 中小股 东利益侵 占的研 究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陈晨蓓 源自【 摘要】 上市公 司股权结构 由分散转 为集 中, 统的股 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 步转 变为大股 东与 中小股 东的代理 矛盾 。终极控 传
候 , 国学 者一 般将 其 判断稍 作 改变 , 我 以符合 我 国的 现实
这 些 学者 虽然 发现 了公 司 股权 结 构 的转 变 ,但是 他 情况 。 刘芍佳 , 霈和刘乃全 ( 0 3) 孙 2 0 放宽 了条件 , 非上市 将 们 的 研究 都是 从第 一层 次 的股东 来描 述 的 ,并没 有深 入 的控股公 司也纳入 金字塔 结构 研究范 围。 晓琳( 0 0) 孙 2 1 在
进 行 研 究 , 明 终 极 控 制 股 东 的 存 在 , 此 , 于 股 权 结 构 层 的上市公司拥 有一个终极控股股 东 ;2 终极控股股 东对 证 自 对 ()
的研究 迈向 了一个新 的台阶 。越来越 多的学者都在终极 控 于控制链 中每个 中间层公司而言都 是实际控制人 ;3) ( 从终
控制公 司 , 一般 只要拥 有 1 %或者 2 %便 已经足 够 。 0 0 因为
有深入研究股东之 间的问题 。2 0世纪 8 O年代中期 , 一些研 大部分 中小股 东是不会 去参与股东 大会 的。 终极 控制股 东 究发现股权结构 已经 由分散转 向集 中。D ms t n e n e eza dL h 会通 过 金字 塔股 权结 构 、 又持 股结 构 , 交 以较小 的现 金流 (9 5 1 8 )对 美 国 的 5 1家 大 公 司 进 行 研 究 ,hefr n 1 S li d ea 权来 获得较 大投 票权 , 还会 通过委任 公司高 管来 影响公 司 结构是 终极 控制股 东最 常采 用 的一种 方法 , 有如 下判断标 准 : 1 有一 个终极 控 制股 东 ;2) 上 市公 司和 终极 控制 () ( 在 股东 的控制链 之 间至少有一 个上市 公 司。但是 , 国上市 我 公 司 中很 少 有符 合第 二条 的 ,故在 研究 金字塔 结 构 的 时
机构投资者、终极股东控制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
顾 乃康 , 融资约束的视角 ( 2 0 1 1 ) 发现增加融 资约束程 度会 提高现金持有价值 的研究结论 。克莱森斯 等 ( C l a e s s e n s e t a 1 . , 2 0 0 0 ) …认为 , 除英 、 美 等少数几个 国家外 , 世界上大 部分 国家 的股权 高度集 中。拉低塔 等( L a P o n a e t a 1 . ,
增加现 金持有价值 。
本 文的其余部分包括 以下 内容 : 第 二部分是研究假设 ; 第三部 分是数 据 、 样本及变量 定义 ; 第 四部 分是实证分
析; 第五 部分是) 终极股东两权分 离度 与现金持有价值
拉 伯塔 等 ( L a P o r t a e t a 1 . , 1 9 9 9 ) 认为 大多数 企业都 存在 股权集 中度较 高 的终极 股东 。而终 极 股东 通过
见, 中国公司治理 中最突 出的代理 冲突是大小股东的代理冲突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2 8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上市公 司如何选择并 购对 价与融 资方式——基 于嵌套结 构的经验研 究” (7 1 1 7 2 1 2 0 ) ; 辽 宁社会科学 规
了广泛 的研究 , 普遍认为机构投资者 有动机和能力监督大股东行 为 , 抑制 “ 内部人 ” 的机 会主义倾 向, 提高企业 的 市场价值 。
本 文从 终极股东 的视角研究 以控 制权与现金流权 分离度 作为终 极股 东与 中小股东 代理 冲突 的代 理变量 , 研
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盈余及时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极 控 制 股 东 对 企 业 盈 余 及 时性 的 影 响 进 行 了 实证 研 究 。研 究发 现 ,上 市公 司 的 终 极 控 静股 东对 企 业 盈 余 l
般认 为 ,在 现金流权 一定 的情 况下 ,当终 极控 制
股东的控制权较 低时 ,其 缺乏任 意控 制企 业 的能力 。其
干涉盈余质 量的能力 也较低 ,此时盈 余质 量较 高 ;随着
终极控 制股 东控 制权 的增加 ,对 上市 公司 的控制 能力 不
告时间 , 中 , 其 盈余 公告 时间等 于盈余公 告 日与上 一会
基本要 求 和 决 定 因素【 。Crs w& K p n (9 1 L 认 a l aa al 19 ) a 3 J
的上市公司报告及时性较好 。 从 以上文献可 以看 出,对 于从股 权结 构角 度进行 的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的研究 ,大部分 是从第 一大 股东 持股
为 ,及 时性就是指财 务报表 信息 能尽可 能快地被 其使 用
12 研 究 假 设 .
一
小公 司 比 中 等 规 模 公 司 披 露 报 告 更 及 时。 Elt lo it
(9 2 l 7通 过研 究 则 发 现 年 度 报 告 的 及 时 性 与 审 计 意 18 ) I 6 J
见 的 好 坏 存 在 显 著 的 相 关 性 。 C a br hm es& P n n ema (94 [ 认为 ,市场反应和盈余报告 的及时性 显著相 关。 18 )8 J 李维安等 (05 J 20 ) 用上 市公 司年度财 务报告 的披 露时 间 距离上一 会计 年度 结束 E ( 历每 年的 1 l 公 2月 3 1日)的 天数来 度量 年报 披 露及 时性 。程小 可 (0 5 用 基 于 20 ) 随机 游走模 型的年度盈 余报告 滞后天 数来衡量盈 余披露 及 时性 ,它等于本年 度盈余 公告 时间 减去上年 度盈余 公
终极控制股东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证研究
分 离 比为 1 . 3 3 。这 说 明非 国有 性质 的 终极 控制 人 更有 动机 转 移 上市公 司 的经济 资 源 ,从 而侵 占中小股 东 的利 益进 而获 得
正是 因为终 极控 制人 的多层 级控 制 才导致 的 了其控 制权 和现
金流权 的分离 。
般将 终极 控制 人拥 有 的对公 司的控 制权 称为 终极 控制权 ,这 决 策这 个更 细致 的层 面。长期 债务 和短期 债务具 有不 同的特
征 :( 1 )终 极控 制权 的控 制是 多级 的 ;( 2)终 极控 制人 的控 权 与 现金流权 发生 分离 时 ,会选 择短 期负债 而非 长期 负债来
控制 权私利 。 2 . 终极控 制人 与资本 结构决 策
选择债务 融资 的动 机更强 ,即上市公 司资产 负债率更 高 。 比起长期 负债 ,由于 短期债 务短 期负债 较强 的灵 活性 和
监督局限性更利于控股股东掠夺行为 的实施 ,另外 ,我 国的融 资制度对 国有企业来说约束性较弱 ,但是对 于民营企业来说 约
极 控制人两权 分离 比成 负相关 。 本文 提到 的终极 控制 人性 质采用 的是 刘峰 、贺建 刚 、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决 权 等方式 ,达 到对 控制链 终端 上市 公 司 的实 际控 制 。一 个控 制权 有 :一 部分 是指 终极 控制 人 因其所拥 有 的股份 而获 得 的控制 权 ;另 一部 分是 指 由于终 极控 制人通 过 控制董 事会 进而 获得公 司的剩余 控制 权 。终极 控制 权 的两个 最重要 的特 制权 与 现金 流 权存 在 着偏 离 。这 两个 特 征 之 间亦存 在 关联 ,
终极控制人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霍德尼斯 ( H o l d e me s s , 2 0 0 3 ) 认为 , 债务的存在会加 大企业 的相关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 企业的监控力度 , 如银企
关系 中的定期信息呈报 、 面对面的约谈 、 违约解释等 , 这在很大程度上 限制了控股股东掏空公司资源 的能力…。 笔者认 为 , 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之 间存在较 大分离的时候 , 终极控制人更 有动机 ( 低成本 ) 通过关联交易 和贷 款担保等方式将上 市公 司获得的债务现金资源转移 到 自己手里 , 且两权分离度越 大 , 其通过债 务进行 资金 占用 的
终极控制人性 质是指 终极控制人 的所有权性 质。其 中国有终极控制人包 括 : 国务 院国有 资产管 理委员会 , 各 省市级 国有 资产 管理 委员 会 、 国有资产经 营公 司、 国有独 资公司 、 地方人 民政府 和院校 ; 非 国有 终极控 制人包括 个 人和家族 、 社会法人 、 外 资股东以及其他 ( 指工会 、 村委会 、 职工 持股会等机构 ) 。
刘峰 、 贺建 刚和魏明海 ( 2 0 0 4 ) 的研究表 明 , 由于非 国有上市公 司的所有 权大 多属于个 人或 者家庭 , 因此终 极 控制人掏空上市公 司所获取 的控 制私利会转移到终极控制人 自己手 中; 而 国有终极控 制人最 终 的所有 者是 国家 ,
没有 明显 的掏空动 机 , 因而非国有上市公 司的终极控制 人选择债 务融 资 的动 机 ( 债 务 的股 权非稀 释性 、 获取债 务
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
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大股东是指在一家公司中拥有较大股份的股东,通常是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主要控股人。
作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大股东对公司的决策、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具有积极影响。
大股东通常在公司的战略制定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能够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强大的资源支持,为公司创新和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大股东由于对公司的长期利益有着明确的追求,能够在公司的经营决策中更多地考虑长远发展,从而对公司的成长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大股东可能过于关注短期利益,或者过度干预公司的经营决策,导致公司难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外,大股东的权力集中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影响公司内部的决策效率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可以通过构建相关的实证模型来分析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衡量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如市场价值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
接下来,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小上市公司样本,并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测算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可以引入其他中间变量,如公司治理结构、行业竞争程度等,以探究其中的内在机制。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以促进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首先,应加强对于大股东行为的监管,防止其过度干预公司经营和过度追求短期利益。
其次,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等多元股东来增加公司治理的多样性,减少大股东的权力集中。
此外,可以加强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促进其创新和扩张。
综上所述,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具有双重影响。
因此,在促进中小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大股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其负面影响,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治理措施来引导大股东的行为,以实现中小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基于上市家族企业实证研究
【基金项目】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智慧物流管理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 【作者简介】张靖(1982—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李定辰(1993— ),男,山西万荣人,山西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家族企业;李常洪(1973— ),男,山西洪洞人,博士,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合作与管理、家族企业
当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在较低的范围时,董事会、
(二)变量选取
监事会等对其监督更有效,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财务信息
1.被解释变量
和非财务信息操纵的能力受到限制,自利性业绩归因程度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不同类型的
较低。随着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的比例增加,第二类代理 上市公司,讨论分析部分的标题有所不同,在沪市 A 股上
客观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控制权的激励效应占主导。 究:最终控制者能追踪到自然人或家族;最终控制者直接
上市家族企业终极控制人会充分利用控制权,维护家族 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必须是被投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本
声誉和公司利益,降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因此提出以 文遵循以下原则剔除样本:第一,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在
借鉴相关研究,本文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 两权分离程度出发,研究其对年报非财务信息操纵的影响, 丰富了终极控制人对年度报告影响的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终极控制权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 在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较低时,董事会对其制约 较大,监督作用较强,终极控制人对非财务信息的操纵成 本较高,为了私利进行掩饰的可能性较低,终极控制人和 其他股东利益趋同一致,自利性业绩归因程度较低。 当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增加时,家族企业为了获取 私人利益,不顾其他股东的利益。终极控制人作为高层管理 者的一部分,董事会执行的监督活动通常被忽视。当公司业 绩下降或者不利于企业的其他信息时,终极控制人可以利 用他们相对于小股东拥有的信息优势,对年度报告业绩归 因进行掩饰,蒙蔽中小投资者,自利性业绩归因程度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极股东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
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效率,一直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一是基于企业绩效或价值;二是基于以投融资为代表的企业决策行为。
其中前一视角的研究非常丰富,但由于业绩指标的选择、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内生性、股权结构类型划分方法等问题的存在,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股权的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是由过去投资所产生的现有资产价值与未来投资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值所构成,因而投资决策可谓是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纽带,从而股权结构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另外中国上市公司出现了盲目投资、资金严重闲置、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投资方向随意改变等现实问题。
因此在现实背景下,研究股权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于股权结构的研究,主要对控股股东的股权性质和持股比进行研究,将控股股东定义为第一大股东(或将年报所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存在控制性关联关系的各方持股比例相加,持股比例最高的为控股股东),并没有逐层找到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出现了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在这种股权结构下仅研究第一层大股东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导致了新的两权分离,即出现了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的现象,终极股东拥有控制权却仅按照现金流权的比例来分享决策的后果。
终极股东对私有收益的追逐使企业投资决策的目标可能不再是追求企业整体价值(包括股权价值和债权价值)最大化,而是寻求大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加剧。
当然终极股东不仅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倾向,也有支持上市公司的作用。
终极股东拥有较高的现金流权使其有动力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
自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始披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情况,并以方框图的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和控制关系,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从而本文主要是从终极产权的视角,研究股东间利益的协调一致和利益冲突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清晰了解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及其拥有
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了解终极股东对企业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产生的影响,以期从终极产权的角度改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因此该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在文献梳理基础上,从理论上说明了终极股东具有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和掏空作用,并构建了终极股东的收益模型,在终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
提下,观察企业投资决策的选择;其次,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终极产权和投资的制度背景及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初步对终极股东影响企业投资业绩的情况作了描述性的统计;最后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1366个非均衡样本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利用托宾Q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将回归残差
作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变量,分别研究了终极股东对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以欧拉方程作为最优投资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研究结论:(1)理论模型表明,如果终极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则会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或使上市公司由过度投资倾向转为投资不足或加剧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如果终极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间接获取私有收益,则会使上市公司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并且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越严重。
(2)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即使终极股东不掏空上市公司,由于终极股东和中小股东可接受的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不同,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过度投资的倾向,而且非流通股的规模越多,股权再融资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越严重。
(3)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投资不足程度比国
有企业严重,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受现金流、宏观等因素的影响程度高于国有企业。
在国有企业之间,终极股东的行政级别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都有较高的影响。
(4)终极股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与企业过度投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控制权与企业的过度投资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无论是以两权之比还是两权之差来衡量两权分离度,都表明两权分离越严重,企业的过度投资越严重,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和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能有效地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上述因素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却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却较大。
(5)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金字塔层级的高低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影响没有通过
显著性检验,但是以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回归,结果表明金字塔层级较高的上市
公司过度投资明显低于层级较低的上市公司,这说明终极股东为政府机构时,金字塔的层级越多,上市公司受政府行政干预的力度就越小,过度投资水平越低。
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从终极产权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在借鉴国内外股权结构对企业投资规模影响和终极产权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中国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广泛采用,直接从终极产权的角度研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以考察终极股东对企业的支持和掏空行为。
第二,构建了终极股东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
在借鉴西方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从终极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间接获取私有收益两个方面构建了终极股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理论模型。
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可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或者加剧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也有可能使企业由过度投资的倾向变为投资不足。
在终极股东从企业投资中间接获取私有收益的情况下,本文从无控制权私有收益和存在控制权私有收益(又划分为股权分置和全流通背景)两个方面建立了终极股东的收益模型。
结果表明当终极股东从企业间接获取私有收益时,上市公司会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并且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而终极股东较高的现金流权有助于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体现出支持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全流通时的过度投资比股权分置时的过度投资有所缓和;投资者保护程度、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都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
第三,采用两个不同的投资模型计算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
本文是根据最优投资模型计算得出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基础上,研究终极股东的各个变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此非效率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
为了弥补托宾Q模型的不足,本文还采用了欧拉方程进行稳健性检验,即采用两个不同的投资模型来计算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
实证结果表明终极股东对“这两种不同模型计算出的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的结论基本一致,提高了本文实证结果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