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流程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检测方法和技术综述
[基金项目]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创新项目(X J G -X N -0)收稿日期:2021-09-16;修回日期:2021-10-30作者简介:李恺翔(1990—),男,山西太原人,博士,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研究,E-m ai l :s xt yl kx@ 。
通信作者:王珺瑶(1990—),女,山西太原人,博士,主要从事储能和低碳技术研究,E-m ai l :w angj unyao_hkus t @ 。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检测方法和技术综述李恺翔1,2,王珺瑶3,李士戎4(1.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0;2.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34;3.中山大学低碳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4.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山西太原030001)文章编号:1674-9146(2021)11-042-06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相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和超级快充技术发展,随之带来更高的热负荷对电池系统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同时电动汽车热失控导致消费者对电池的安全焦虑日趋严重。
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EV S-G TR )和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均提出强化安全监测及预警功能,在发生热失控时需向乘员发出热事件预警并提示离车[1]。
为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热失控事故的发生,需要利用传感器技术对电池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
根据电池正常工作状态和异常产热状态各物理量变化,目前常用的检测信号有电压、温度、烟雾、特征气体、气压等,还有声学、膨胀力等前沿检测方法。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随着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电池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如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和过充、过放等问题,使得电池管理系统(BMS)变得至关重要。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旨在确保电池的安全、稳定和有效使用。
首先,BMS需要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通过传感器和电路的组合,BMS能够准确地监测电池的工作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电池过热、过充或过放。
其次,BMS需要具备电池的均衡功能,即当电池组中的某个单体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时,BMS能够自动调整每个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组的寿命和性能,并避免因单体电池失效导致整个电池组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另外,BMS还需要具备充电和放电保护功能。
在充电过程中,BMS需要监测电池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并根据电池的特性和充电速率进行控制,以防止过充和过放。
同时,在放电过程中,BMS 需要监测电池的放电电流和电压,并根据负载的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电池能够正常供电,并避免过度放电造成电池损坏。
最后,BMS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
当电池组中的某个单体电池出现故障或异常时,BMS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故障诊断信息,以便维修人员及时排查和修复问题,确保电池组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均衡电池、充放电保护以及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的实现,BMS能够确保电池的安全、稳定和有效使用,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为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导读:锂电池的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组的设计、滥用条件有很大关系。
对于单电池来讲,安全性除了和正极材料有关,与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都有很大关系。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
电池热失控都是由于电池的生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且热量大量累积而未及时散发出去所引起的。
从本质上而言,“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又反过来让系统变得更热。
不严格的划分,电池热失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图
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
第1阶段:电池内部热失控阶段
由于内部短路、外部加热,或者电池自身在大电流充放电时自身发热,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到90℃~100℃左右,锂盐LiPF6开始分解;对于充电状态的碳负极化学活性非常高,接近金属锂,在高温下表面的SEI膜分解,嵌入石墨的锂离子与电解液、黏结剂会发生反应,进一步把电池温度推高到150℃,此温度下又有新的剧烈放热反应发生,例如电解质大量分解,生成PF5,PF5进一步催化有机溶剂发生分解反应等。
第2阶段:电池鼓包阶段
电池温度达到200℃之上时,正极材料分解,释放出大量热和气体,持续升温。
250-350℃嵌锂态负极开始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第3阶段:电池热失控,爆炸失效阶段
在反应发生过程中,充电态正极材料开始发生剧烈分解反应,电解液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和大量气体,电池发生燃烧爆炸。
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及热失控快速检测方法
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及热失控快速检测方法——交流内阻法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我们看到和接触到电动汽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仍然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抱有怀疑的态度,其实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锂离子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电池包安全管理系统,例如热失控预警系统,快速灭火装置等近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便是锂离子电池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够提前预警,灭火剂压制热失控蔓延,为车内乘客逃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确保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1)外部原因,例如过充、外部短路、加热和机械滥用等;2)内部原因,例如内部的缺陷(如金属杂质等),正负极材料在循环中的衰降等。
引起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外部原因的监控比较简单,例如监测电压、监测电池表面温度等,但是监测锂离子电池内部原因则比较困难。
近日美国约翰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的Rengaswamy Srinivasan(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人研究发现通过监测锂离子电池内阻能够高分辨率的分析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的变化,在早期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进行预警,Rengaswamy Srinivasan将电池的内阻分为两个部分:1)阻抗振幅Z;2)夹角j,Rengaswamy Srinivasan 的研究发现夹角j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关系较小,但是与电池温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夹角j的变化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从而在热失控发生前进行预警。
上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的交流阻抗图谱,锂离子电池的交流阻抗主要包含两部分:实数部分Z’和虚数部分Z’’。
为了便于分析,作者将阻抗的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整合成为了两个部分:即振幅Z=(Z’2+Z’’2)1/2,以及Z’和Z’’之间的夹角j,因此Z’=Z cos(j),Z’’=Z sin(j)。
其中振幅Z与锂离子电池的尺寸和容量有关,一般电池越大Z越小,而夹角j则与电池的尺寸关系不大。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动态图、配方和工艺流程、具体制作参数全解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动态图、配方和工艺流程、具体制作参数全解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动态图、配方和工艺流程、具体制作参数全解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
随着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一、工作原理1、正极构造LiCoO2 导电剂粘合剂 (PVDF) 集流体(铝箔)2、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增稠剂 (CMC) 粘结剂 (SBR) 集流体(铜箔)3、工作原理3.1 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 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此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3.2 电池放电过程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
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
电子和Li 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 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3.3 充放电特性电芯正极采用LiCoO2 、LiNiO2、LiMn2O2,其中L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个Li离子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
通过研究发现当x >0.5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其外部表现为电芯的压倒终结。
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Li1-xCoO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4.2V那么x<0.5 ,这时Li1-xCoO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
负极C6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LiCoO2中的Li被充到负极C6中,当放电时Li回到正极LiCoO2中,但化成之后必须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心,以保证下次充放电Li的正常嵌入,否则电芯的压倒很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安全充电上限电压≤4.2V,放电下限电压≥2.5V。
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舱的热失控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一、引言伴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日益成为能源领域的关键研究领域。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成熟的储能技术,被大量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自身特性,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热失控问题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危害1. 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2. 热失控还可能导致储能系统性能退化,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
3. 热失控事件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污染和破坏。
三、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的意义1. 提前发现热失控迹象,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降低潜在的事故损失。
3. 促进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增强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信心。
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的原理1. 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内部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
2. 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比对。
3. 预警:当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情况时,预警系统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操作人员做出相应应对措施。
五、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技术:选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实现对电池内部各项参数的精准监测。
2. 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大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保证预警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预警信号传输技术:整合无线通讯技术,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输给操作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响应和处理。
六、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1. 温度监测:及时监测电池箱体温度,一旦发现升温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 压力监测:监测电池内部压力变化情况,一旦压力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维护检查。
3. 电流监测:监测电池充放电电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放电操作,并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七、结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作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安全性问题待解决。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抑制技术和热防护设计综述
工艺设计改造及检测检修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安全性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设计的核心性能之一,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电池安全事故明显增加,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China EV100)研究统计结果-《2019电动汽车安全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CEVE)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以及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NDANEV)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均指出由动力电池热失效造成的烧车事故呈连年上升趋势,电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3]。
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也对动力电池热安全防护提出了强制要求[4]。
当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持续向高比能量和集成化发展为电池安全设计带来挑战。
当前电池材料体系无重大突破,即电池本征安全短时间内无法明显改善,为满足电池安全性能要求必须对电池系统进行合理的热防护设计或应用热失控抑制手段。
本文通过总结梳理现有电池系统热防护设计思路,针对不同电芯热扩散路径和热失控特点,从电芯间热防护、模组间热防护和电池系统整包热防护3个层面解析了热防护材料和热设计方案。
此外还综合评估了紧急冷却、全氟己酮喷射、气溶胶和冷媒直冷等热失控抑制技术在电池系统上的应用。
1.电池系统热防护设计1.1电芯间热防护设计如图1所示目前消费类锂离子电芯主要有扣式、圆柱形、薄板型(软包)、方形4种形式,其中电动汽车主要用到的是圆柱形、薄板型(软包)、方形电芯,根据电芯形式不同,需针对性设计电芯间热防护方案。
圆柱电池一般采用极片卷绕方式,由于体表面积较大,散热性能要优于方型电池[5]。
此外,圆柱形电池可依据具体需求而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便于电池包空间的充分布局。
圆柱形电池的电芯间热防护方案一般采用灌封胶或结构胶如图2(a)中灰色部分所示。
每个电芯周围使用阻燃结构胶材料进行填充,当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后热量被约束在热失控电芯内,避免扩散至周围电芯从而阻断热失控连锁反应。
锂离子电池制作、表征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锂离⼦电池制作、表征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锂离⼦电池制作、表征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实验⽬的1、掌握锂离⼦电池正负极电极⽚的制备技术。
2、了解纽扣式锂离⼦电池的装配技术。
3、了解并掌握纽扣式锂离⼦电池的测试表征技术(充放电测试、CV测试及交流阻抗测试等)并会处理分析测试数据。
4、了解锂离⼦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种类,掌握区别锂离⼦电池材料的⽅法(例如SEM、XRD、电池充放电特性等)。
5、掌握成品电池的测试⽅法,会分析成品电池的测试数据。
⼆、实验原理锂离⼦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个部分组成。
⽬前商⽤的锂离⼦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负极是碳材料组成,如MCMB,天然⽯墨等;隔膜采⽤具有微细孔的有机⾼分⼦隔膜,如美国Celgard隔膜;电解液由有机溶剂和导电盐组成,有机溶剂采⽤碳酸⼄烯酯、碳酸⼆甲酯等,导电盐采⽤LiClO4、LiPF6、LiAsF6、LiBF4等。
负极的集流体为铜箔,正极的集流体铝箔。
通常使⽤的粘结剂为聚偏氟⼄烯(PVDF)等。
使⽤粘结剂把⽯墨、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粘附在铜箔上做成薄膜作为负极。
由于正极材料导电性不好,故必须加⼊导电炭⿊材料。
按照⼀定的配⽐,把活性料、炭⿊和PVDF混合均匀,加⼊适量溶剂制成具有⼀定流动性的胶状混合物,在铝箔上均匀涂布,经真空⼲燥后即可作为正极。
正负极都必须采⽤可以使Li+嵌⼊/脱出的活性物质,其结构⽰意图如图1所⽰:图1 ⼆次锂离⼦电池结构⽰意图由于扣式锂离⼦电池(CLIB) 质量轻、体积⼩,更能满⾜现代社会⽤电设备的⼩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前CLIB 已商品化,主要⽤作⼩型电⼦产品电源,如:电脑主板、MP3 ⼿表、计算器、礼品、钟表、玩具、蓝⽛⽿机、PDA、电⼦匙、IC 卡、⼿摇充电⼿电筒等产品中,寿命可达5~10 年。
另外, CLIB 较圆柱形和⽅形锂离⼦电池成本低,封⼝容易,设备要求简单,因此,近年来很多电池公司、⼤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部门对开发CLIB 越来越重视。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测控技术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0引言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满足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得到了快速发展,连续5年产销占比全球第一。
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达25%左右,2019年该比例为4.7%,未来6年有超5倍的增长,空间巨大,同时也说明完成的任务比较艰巨。
为了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人们购车的顾虑必须尽快消除。
2018年前10月,国内发生40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锂电池热失控是引发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1],是电动汽车消费的重大顾虑[2]。
1热失控机理现有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在自身因素和外部诱发的情况下,如果电池的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电池的温度会逐步升高。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电池的SEI膜、正极材料、电解液发生热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小分子气体如CO、HF、H2、CH4。
热量和气体的快速积聚又加剧了材料的分解反应,如此相互强化循环,温度上升加速,形成热失控。
在极短的时间内,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达到极限值,电池爆炸,电解液和气体喷出燃烧,产生火灾。
导致热失控的自身因素主要是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不高,热分解点低,外部诱发主要指散热不良、过充过放、持续大电流冲击、机械撞击、环境温度过高等。
2热失控防控措施从热失控的反应链可知,除了强化国家相关标准以外,可采取提高电池自身性能、杜绝诱发因素和加强散热性能的技术措施来预防热失控。
2.1强化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是新生事物,在我国是新兴产业,相关的安全标准在逐步建立和完善[3]。
健全的安全标准体系是电池安全的基本保障,涵盖电池的生产、测试、使用和回收环节。
随着整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和电池技术的进步,原有标准会及时修订,新的标准会相应推出。
2.2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包括电池生产和电池材料两个方面,电池生产主要是保证电池的一致性,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抑制技术和热防护设计综述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抑制技术和热防护设计综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抑制技术和热防护设计综述1. 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锂离子电池是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车等广泛应用的重要电源。
但是,由于其容易发生热失控反应,其应用场景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其发展速度。
因此,进一步了解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过程非常重要。
一、锂离子电池的构成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成是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正极是由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物质构成。
负极是由石墨、金属锂和锂合金等物质构成。
隔膜是由聚合物、陶瓷或复合材料制成。
电解液通常是有机溶液,由碳酸酯、聚醚、酮等组成。
二、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原因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原因是电池内部的热效应过于剧烈无法承受,导致电池内部出现极度的高温,导致正负极材料的分解和电解液异常剧烈的反应。
通常,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1)过充或过放:如果电池充电的时间过长或者其放电的深度太大,电池的内部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正极和负极上的材料可能会被过度氧化或过度还原,生成高温和有害的气体,导致热失控。
(2)过渡金属的析出:如果电池内部的过渡金属被过氧化或者快速的沉积,就会导致电池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热失控。
(3)电解液的分解: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电解液中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分解和分解产物的燃烧,从而导致电池的热失控。
三、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当电池内部温度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时,电池在使用时是安全的。
但是,一旦电池开始发生热失控时,它很快就会引起极度不稳定的反应,将电池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转变为一个极度暴力的状况。
通常,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会经过以下过程:(1)晶体外壳崩溃,电极短路当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时,其内部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很快就会引起电池表面的晶体外壳崩溃。
这会导致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因此在这一阶段,电池内电流会迅速增加。
(2)电解液极度加热电解液是导电性很强的物质,当电极短路后,电解液中的离子很快就会开始跑动。
这将导致电解液受热,并从而生成大量的热能。
如果这一步骤未及时处理,电池内的热能将会呈几何级数加大。
锂电池穿刺热失控灭火实验方案
锂电池穿刺热失控灭火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
咱们为啥要做这个实验呢?就是想看看锂电池穿刺后热失控了,用啥办法能把火灭掉,这就像是给这个调皮捣蛋(热失控)的锂电池找个能制服它的“超级英雄”。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 锂电池。
找几个不同型号的锂电池,就像找几个不同性格的小怪兽,有大的、小的,容量不一样的。
比如说18650型号的,还有那种软包的锂电池,这样实验结果能更全面。
2 这些锂电池得是正常的、充满电的,这样才能让它们在穿刺的时候有足够的“能量”来搞事情(热失控)。
2. 穿刺工具。
一根尖锐的钢针,这钢针就像是给锂电池捣乱的小刺头。
要足够坚硬,能轻易刺穿锂电池的外壳。
3. 灭火设备。
干粉灭火器,这可是灭火界的老大哥,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看看它对锂电池热失控的火管不管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就像个冷酷的家伙,喷出来的二氧化碳能把火包围住,看它能不能把锂电池的火扑灭。
水基型灭火器,这是个比较新型的灭火选手,看看它在锂电池火灾面前表现咋样。
灭火沙,沙子可是灭火的传统好物,就像个沉默的守护者,把火闷住。
防火毯,像个大被子一样,盖上去看能不能把火憋灭。
4. 监测设备。
温度计,用来测量热失控过程中锂电池周围的温度变化,就像个小间谍,随时报告温度的秘密。
热成像仪,如果说温度计是小间谍,那热成像仪就是超级间谍了,能看到整个锂电池表面温度分布的情况,看看哪里最热,火是怎么蔓延的。
5. 防护设备。
防火服、防火手套、护目镜,这些装备就像超级英雄的战衣一样,保护咱们做实验的人不被火伤到,毕竟锂电池热失控的火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实验场地。
1. 要找个空旷的地方,就像个大操场一样,周围没有什么易燃物,这样就算锂电池热失控起火了,也不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而且这个地方要有良好的通风,就像给这个危险的实验开了几个大窗户,把那些可能有毒的烟雾都吹走。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穿上咱们的防火服、戴上防火手套和护目镜,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就像要上战场一样。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导读:锂电池的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组的设计、滥用条件有很大关系。
对于单电池来讲,安全性除了和正极材料有关,与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都有很大关系。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电池热失控都是由于电池的生热速率远高于散热速率,且热量大量累积而未及时散发出去所引起的。
从本质上而言,“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升高的温度会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后温度升高,又反过来让系统变得更热。
不严格的划分,电池热失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图不同种类锂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机制研究第1阶段:电池内部热失控阶段由于内部短路、外部加热,或者电池自身在大电流充放电时自身发热,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到90℃~100℃左右,锂盐LiPF6开始分解;对于充电状态的碳负极化学活性非常高,接近金属锂,在高温下表面的SEI膜分解,嵌入石墨的锂离子与电解液、黏结剂会发生反应,进一步把电池温度推高到150℃,此温度下又有新的剧烈放热反应发生,例如电解质大量分解,生成PF5,PF5进一步催化有机溶剂发生分解反应等。
第2阶段:电池鼓包阶段电池温度达到200℃之上时,正极材料分解,释放出大量热和气体,持续升温。
250-350℃嵌锂态负极开始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第3阶段:电池热失控,爆炸失效阶段在反应发生过程中,充电态正极材料开始发生剧烈分解反应,电解液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和大量气体,电池发生燃烧爆炸。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安全性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虽然比较稳定,但嵌锂状态下的碳负极在高温下会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SEI的分解;嵌入负极的锂与电解液的反应;嵌入负极的锂与黏结剂的反应。
常温下电子绝缘的SEI膜能够防止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反应。
但在100℃左右会发生SEI膜的分解反应。
SEI放热分解反应的反应式如下:尽管SEI分解反应热相对较小,但其反应起始温度较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负极片的“燃烧”扩散速度。
ul9540a电芯热失控测试方法
(原创实用版4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ul9540a电芯热失控测试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ul9540a电芯热失控测试方法》篇1UL 9540A 是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其中包括了热失控测试方法。
热失控是指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温度不断上升,最终导致电池破裂、爆炸等安全事故。
UL 9540A 中定义的热失控测试方法如下: 1. 将电池组放置在温度为 50±2℃的环境中,然后通过电阻加热器将电池组的温度逐步升高至 150±2℃。
2. 在温度达到 150±2℃后,将电池组从加热器中移除,并观察电池组的温度变化。
如果电池组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下降至 120±2℃以下,则判断电池组通过热失控测试。
3. 如果电池组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未能下降至 120±2℃以下,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将电池组放置在温度为 120±2℃的环境中,然后通过电阻加热器将电池组的温度逐步升高至 200±2℃。
4. 在温度达到 200±2℃后,将电池组从加热器中移除,并观察电池组的温度变化。
如果电池组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下降至 120±2℃以下,则判断电池组通过热失控测试。
5. 如果电池组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未能下降至 120±2℃以下,则判断电池组未通过热失控测试。
《ul9540a电芯热失控测试方法》篇2UL9540A 是一种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测试标准,其中包括了热失控测试方法。
热失控是指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温度不断上升,最终导致电池破裂、爆炸等安全事故。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中的SOC变化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中的SOC变化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中的SOC变化
锂电池热失控实验是一种用来研究锂电池在极端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热失控现象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状态(SOC)变化,可以观察和分析电池的热失控过程。
下面将通过逐步的思考来描述锂电池热失控实验中的SOC变化。
1. 初始SOC设置:在进行热失控实验之前,首
先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初始SOC设置。
这个初始SOC可以是任意值,但通常选择一个较高的充电状态作为起点,以便更好地观察电池在高SOC下的热失控行为。
2. 充电过程:开始实验后,将电池连接到充电
装置,以实现电池的充电。
在这个过程中,电池的SOC会逐渐增加,同时电池内部会产生热量。
3. SOC监测:在充电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电池的SOC。
可以使用电压、电流等参数来计算SOC的变化。
监测SOC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池内部的能量储存情况,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热失控现象。
4. 热失控触发:当电池的SOC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会触发热失控现象。
这个SOC阈值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设计和电池的性能。
一旦触发热失控,电池内部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5. SOC变化停止:在发生热失控后,电池内部将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SOC的变化停止。
此时,无法继续监测SOC的变化,因为电池已经处于失控状态。
总之,锂电池热失控实验中的SOC变化是一个关键的观察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池在不同SOC下可能发生的热失控现象。
通过控制电池的SOC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和预测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电池热失控试验
电池热失控试验
电池热失控试验是指在不同温度下,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通过检测样品的温度升高率、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等参数,来评估电池的热失控性能。
该试验需要设备具有自动控制和监测功能,并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试验的一般步骤如下:
1. 对电池进行表面处理,清理表面并撕除可能导热性不佳的材料,以便热电偶可以更紧密地贴合电池表面。
2. 对电池进行活化,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SOC(荷电状态)控制。
在充放电过程中,需要防止虚接或短路。
3. 登记基础数据,包括电池的质量和电压,并留存图像资料。
请注意,电池热失控试验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在专业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对于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有充分的应急措施和安全保障。
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失控测试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失控测试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失控测试是保证电池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热失控测试主要通过在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模拟电池系统发生故障时产生的过热情况,以验证电池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下面将介绍热失控测试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热失控测试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热失控测试电芯内部加热触发装置用于模拟电池系统过热的情况。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内部加热触发:短路加热和外部加热。
短路加热方式是通过在电芯内部放置导线或短路装置,使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电流从而产生高温,模拟电池系统短路故障时的过热情况。
短路加热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外部加热方式是通过在电芯外部加热电芯表面,使整个电芯体温度升高,从而模拟电池系统发生外部高温时的过热情况。
外部加热方式具有对电芯结构的冲击较小、可控性强的优点。
二、热失控测试方法与流程热失控测试方法与流程主要包括样品准备、测试条件设定、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1. 样品准备:选择符合测试要求的电芯样品,确保样品完好无损,且电芯状态良好。
2. 测试条件设定:根据热失控测试的目标和要求,设定合适的测试条件,包括温度范围、加热时间、加热速率等。
3. 实验操作:根据设定的测试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对于短路加热方式,将导线或短路装置放入电芯内部,并接通电源,观察电芯内部温度的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对于外部加热方式,将电芯放置在外部加热设备中,并调节加热温度和时间,观察电芯外部表面温度的变化和热失控情况。
4. 数据分析: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时间和热失控情况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电池系统在热失控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通过以上方法与流程,可以对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失控情况进行有效测试,并提供参考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安全,避免产生意外事故,并遵守相关的测试标准和规范。
热失控测试步骤
热失控测试步骤
1.准备测试设备和样品:测试设备包括热损伤试验室、热像仪、数据采集器等。
样品应当符合测试要求,包括电池类型、电压等级、容量、尺寸等。
2.调整测试参数:根据测试要求,调整测试设备的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加热速率等。
3.开始测试:在测试设备内放置样品,开始测试。
测试期间需要记录数据,包括温度、电压、电流等。
4.监测样品状态:测试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样品的状态,包括变形、漏液、爆炸等。
5.停止测试:当样品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测试,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紧急排放电池内部气体等。
6.分析测试结果:根据采集的数据和测试结果,分析样品的安全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热失控测试是一种复杂的测试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测试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热失控测试步骤
热失控测试步骤
热失控测试是一种测试电池安全性的方法,它可以模拟电池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例如过热、过充、过放等。
这种测试可以帮助制造商评估电池的安全性能,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危险情况。
下面是热失控测试的步骤:
1. 准备测试设备
需要准备一些测试设备,例如温度计、电池测试仪、电池充电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以及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2. 充电测试
接下来,将电池放入测试设备中进行充电测试。
在充电过程中,需要监测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以确保它们不会超过安全范围。
如果电池温度过高或电压过高,需要立即停止充电并进行调整。
3. 放电测试
完成充电测试后,需要进行放电测试。
在放电过程中,需要监测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以确保它们不会超过安全范围。
如果电池温度过高或电压过低,需要立即停止放电并进行调整。
4. 温度测试
在充电和放电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电池的温度。
如果电池温度超过安全范围,需要立即停止测试并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进行温度循环测试,即将电池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以模拟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5. 结果分析
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如果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热失控等危险情况,需要进行改进并重新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符合安全要求,可以将电池投入生产和销售。
热失控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它可以帮助制造商评估电池的安全性能,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危险情况。
通过严格的测试和分析,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保障用户的安全。
电池 热失控 检测方法
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源储存装置。
然而,由于电池的特殊性以及使用环境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之一就是热失控问题。
当电池在使用或充电过程中出现热失控,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测电池的热失控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热失控的原因电池热失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1. 过度充放电:当电池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时,会导致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引发热失控。
2. 短路:电池内部出现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进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引发热失控。
3. 外部因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热失控。
二、常见的热失控检测方法针对电池热失控问题,目前存在多种检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温度检测法:通过在电池表面或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温度的变化。
当电池温度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时,即可判断电池可能存在热失控的风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温度传感器只能监测电池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无法全面了解电池内部的热情况。
2. 压力检测法:通过在电池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监测电池内部压力的变化。
当电池内部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时,可以判断电池可能存在热失控的风险。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电池内部的热态情况,但需要在电池内部设置传感器,增加了电池的复杂性和成本。
3. 电流检测法:通过监测电池内部的电流变化,判断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的风险。
当电池内部电流异常增大时,可能说明电池存在短路或过度充放电的情况,从而引发热失控。
这种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电池的热失控情况,但需要在电池内部设置电流传感器,增加了电池的复杂性和成本。
4. 热成像检测法: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电池表面或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判断电池是否存在热失控的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电池的热情况,但需要专用的热成像设备,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模拟电池箱、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模拟电池箱相连,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模拟电池箱相连。
本申请的系统能够观察记录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热失控引发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组失控效应参数变化,以及对气体产物的收集,能够探索电池组内某块电池发生热失控后对电池组内其他电池的影响等。
技术要求1.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1)、模拟电池箱(2)、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19)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通过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所述的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的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2)相连,所述模拟电池箱(2)、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中的测量部分、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放置在防爆试验室(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19)与模拟电池箱(2)的密封盖之间实现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梯形绝缘块和两个螺母,两个梯形绝缘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两个绝缘梯形块为等腰梯形较短的上底相邻的布置,且上下套装在导电柱(19)的外周,密封盖上设置有形状与绝缘梯形块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梯形绝缘块等腰梯形较长的下底通过螺母紧固,导电柱(19)上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电池箱(2)由满足材料强度和可燃性要求的材料制备,模拟电池箱(2)包括样品池和密封盖,样品池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样品池和密封盖由均布在四周的螺栓组实现夹紧密封;所述样品池其中之一的侧面设有圆形防爆玻璃窗,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口和多个气孔,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模拟电池箱(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热式,包括调压仪(16)、导电柱(19)和加热带(17);所述加热带(17)包裹在电池或电池组的外周,加热带(17)与导电柱(19)的下端相连,导电柱(19)的上端与调压仪相连,通过调压仪(16)调整加热带(17)的加热速率,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充式,包括充放电循环测试仪(18)和导电柱(19),所述充放电循环测试仪(18)与整个系统的控制系统(13)相连,所述导电柱为两个,两个导电柱(19)下端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两个导电柱(19)的上端通过导线与充放电循环测试仪(18)上的测试通道相连,通过充放电循环测试仪(18)对电池进行过充直至电池发生热失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7)、单向阀(8)、气体采集袋(9)、球阀Ⅱ(10)和真空泵(11);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通过连接管路和密封盖上的气孔相连,气孔通过连接管路与三通Ⅱ的一端相连,气孔和三通Ⅱ之间依次设置过滤装置(7)和单向阀(8),三通Ⅱ的另一端连接气体采集袋(9),三通Ⅱ的第三端通过球阀Ⅱ(10)连接真空泵(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代替气体采集袋(9),实现气体的在线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球阀Ⅰ(5)、气泵(6)、采集卡和控制系统(13);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密封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接口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为K型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3)为两个,一个固定在靠近电池或电池组的表面,用于测量电池或电池组表面的温度,另一个固定在模拟电池箱(2)中远离电池或电池组表面的区域,用于测量模拟电池箱(2)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通过导线连接相应的采集卡,采集卡连接控制系统(13);密封盖上的气孔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三通Ⅰ的一端,三通Ⅰ的另一端通过球阀Ⅰ(5)连接气泵(6),三通Ⅰ的第三端连接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通过导线连接相应的采集卡,采集卡和电脑控制系统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包括摄像仪或视频探测仪、模拟电池箱的防爆玻璃观察窗和LED灯,所述LED灯独立设置,采用纽扣电池供电;所述系统还包括排风净化装置(15),用于排出防爆试验室(1)内残留的气体。
技术说明书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近几年因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频繁引发的热自燃、爆炸事故使得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的安全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在热冲击、过冲、过放、短路、振动、挤压等滥用状态下,其内部的活性物质及电解液等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引起电池升温,若内部的热生成速率大于热散失速率,则体系内的反应温度就会不断上升,进一步加速化学反应,触发电池热失控,当热量和内压累积到临界极限时,就会引起电池的燃烧或爆炸。
充分认识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失控机制是解决其安全隐患的技术基础。
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加速量热仪、C80微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等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热失控研究。
量热仪主要通过将样品置于量热体系中进行反应,测得样品热分解过程的反应热。
C80微量量热仪能准确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组件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热效应,但因样品池耐压低、装载的试样量很小,无法进行单个电池的试验。
加速量热仪与C80微量量热仪相比,功能相近,试样量可大幅提高,但无法开展伴有较强燃爆危险性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蔓延规律研究。
此外,加速量热仪和C80微量量热仪以“量热”为主,无法实时观察电池热失控过程。
锥形量热仪擅长模拟火灾场景下材料的燃烧行为,具有烟气组分分析与热通量测量等功能,单次试验量较大,但不能进行存在爆炸危险的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蔓延规律类试验;另外,锥形量热仪测试时,试样暴露在空气中,而实际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组处于密封的电池箱内,锥形量热仪不能模拟电池箱内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过程。
现有技术不能对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进行以较完整的测试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本技术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
实现本技术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综合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防爆试验室、模拟电池箱、热失控引发装置、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通过导电柱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相连,所述导电柱与模拟电池箱的密封盖通过密封结构实现密封,所述的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与所述模拟电池箱相连,所述的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与所述的模拟电池箱相连,所述模拟电池箱、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中的测量部分、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放置在防爆试验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柱与模拟电池箱的密封盖之间实现密封连接的密封结构包括两个梯形绝缘块和两个螺母,两个梯形绝缘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两个绝缘梯形块为等腰梯形较短的上底相邻的布置,且上下套装在导电柱的外周,密封盖上设置有形状与绝缘梯形块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梯形绝缘块等腰梯形较长的下底通过螺母紧固,导电柱上设置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电池箱由满足材料强度和可燃性要求的材料制备,模拟电池箱包括样品池和密封盖,样品池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橡胶垫片,样品池和密封盖由均布在四周的螺栓组实现夹紧密封;所述样品池其中之一的侧面设有圆形防爆玻璃窗,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接口和多个气孔,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模拟电池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热式,包括调压仪、导电柱和加热带;所述加热带包裹在电池或电池组的外周,加热带与导电柱的下端相连,导电柱的上端与调压仪相连,通过调压仪调整加热带的加热速率,对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或,所述热失控引发装置为过充式,包括充放电循环测试仪和导电柱,所述充放电循环测试仪与整个系统的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导电柱为两个,两个导电柱下端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两个导电柱的上端通过导线与充放电循环测试仪上的测试通道相连,通过充放电循环测试仪对电池进行过充直至电池发生热失控。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单向阀、气体采集袋、球阀Ⅱ和真空泵;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通过连接管路和密封盖上的气孔相连,气孔通过连接管路与三通Ⅱ的一端相连,气孔和三通Ⅱ之间依次设置过滤装置和单向阀,三通Ⅱ的另一端连接气体采集袋,三通Ⅱ的第三端通过球阀Ⅱ连接真空泵。
进一步的,采用红外气体分析仪代替气体采集袋,实现气体的在线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内温度与压力在线测量与记录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球阀Ⅰ、气泵、采集卡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密封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接口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为K型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两个,一个固定在靠近电池或电池组的表面,用于测量电池或电池组表面的温度,另一个固定在模拟电池箱中远离电池或电池组表面的区域,用于测量模拟电池箱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相应的采集卡,采集卡连接控制系统;密封盖上的气孔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三通Ⅰ的一端,三通Ⅰ的另一端通过球阀Ⅰ连接气泵,三通Ⅰ的第三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相应的采集卡,采集卡和电脑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热失控视频记录装置包括摄像仪或视频探测仪、模拟电池箱的防爆玻璃观察窗和LED灯,所述LED灯独立设置,采用纽扣电池供电;所述系统还包括排风净化装置,用于排出防爆试验室内残留的气体。
一种采用上述的系统检测电池或电池组热失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打开模拟电池箱上的观察窗,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其中,并用加热带包裹住,将一个温度传感器固定在锂离子电池的表面,打开模拟电池箱内的LED灯,关上观察窗,温度传感器为K型热电偶,探针长度为30cm,直径为1mm;(2)实验环境条件为无氧时:关闭单向阀,打开球阀Ⅰ,使用气泵抽出模拟电池箱内、以及各个管路中的空气,关闭球阀Ⅰ,为实验创造无氧环境;实验环境条件为有氧时:关闭单向阀与球阀;(3)打开球阀Ⅱ,使用真空泵将单向阀另一侧电池热解气体采集装置管路及气袋中的空气抽出,关闭球阀Ⅱ,将采集装置抽成真空状态,可利用模拟电池箱与气体采集装置之间的压力差采集气体,同时又保证收集到的气体纯度;打开控制系统中温度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检测装置是否漏气;(4)通过调压仪调整加热带的加热速率,对电池进行加热,打开摄像仪记录实验过程,同时开启控制系统中温度压力软件进行数据采集;(5)待反应结束后,打开单向阀,将生成的气体采集到气体采集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