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共18页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对教师从业者能力、素质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师要具备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2.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掌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教育教学设计和评估:教师要能制定教育教学设计计划、实施评估,并能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教育管理和服务:教师要能管理、服务和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协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等问题。
5.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规范,以示范和榜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人生观。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教师从业者的行为和要求,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的发展和进步,并提高了全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PPT课件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 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 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赞科夫
含义: 以学生的学为本(基础和前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归宿和目的)
具体内涵: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Logo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知道为谁教、知道教什么
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在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素质和丰 富的知识水准之外,还要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
知道如何教
标准强调:“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 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 多, 上课就越轻松。
(一)每位教师都要掌握当好班主任的知识和技能 。 (二)突出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个体性 。 (三)认识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对“专业知识”维度中“基本要求”内容 的部分诠释
(四)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 (五)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 (六)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 。 (七)拥有丰富学科知识并能呈现给中学生 。
对“专业能力”维度中“基本要求”内容 的部分诠释
(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 (八)注重言语表达能力 (九)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中的独特性 。 (十)强调中学教师四个基本能力 。
五、《标准》的
基本性质
>>>>>
导入 背景
意义
基本理念 框架结构 与内容
中小学教师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张荣军《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中学阶段英语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应是从事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素养的总和。
1.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师德要求,要求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增强学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三)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结合教学实践的理解,通过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到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尊重教育规律,不体罚或变象体罚学生,关爱体贴学生,对待学生提问,耐心细致,尊重每一个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让每一位学生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
作为教师,最重工业的就是热爱自已的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只是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精神,才能为教育作出真正的贡献。
3.中小学专业标准的差别:学科知识在小学教育阶段相对于中学作用更小,过程和手段对小学教育更加重要;差异性、儿童观、教学设计是小学教师专业迫切需要的部份。
从内容上看,他觉得小学教师有六外维度。
从实质上看对于小学而教师而言,儿童的活动、过程很重要;而中学教师中,教育教学知识应该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小学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德为先,难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反思。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嘉禾县教师进修学校xxx20XX年12月12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品质的确立和提升,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并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
教师专业地位的体现,一方面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更需要依赖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
为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规范,厘定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引导立志成为小学教师者以及小学在职教师自觉加强修养,倡导与践行公平公正。
(三)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四)为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标准》的制定为小学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标准》中突出了“能力为重”,有利于教育、人社部门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小学教师的质量。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课件PPT

法律依据
国际教师专业 标准的借鉴
政策依据
教育研究的 成果借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制定, 1994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 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 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从此案例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
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扬了 三次:第一次表扬学生的诚信,遵守约定按时来与他见面;第二次表扬学生对 老师的尊重;第三次又一次以奖励一块糖的方式表扬了他的正义,能够仗义 执言,帮助弱小的同学。在这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 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 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 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
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
专业标准
专业理念 与师德
1、专业理念与师德(4个领域19项要求)
职业理解 与认识
教育教学的 4个领域 态度与行为 19项要求
对学生的 态度与行为
个人修养 与行为
2、专业知识(4个领域小学17项要求,中学 18项要求)
通识性 知
教育 知识
专业知 识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1)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领域3)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 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 适合的教育。 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教师:XXXXXX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
它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研究。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研究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三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中小学教师业标准解读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 基本要求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四)个人修养 与行为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
明礼貌。
维度二:专业知识
四个领域: (五)教育知识(小学生发展知识) (六)学科知识 (七)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二)对学生的 态度与行为
作业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在写作业。 生当作人杰,死也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人生..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领域 基本要求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 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 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的态度与行为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 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 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 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 育引导作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六个问题
1.为什么要出台? 2.怎样出台的? 3.有什么用? 4.是什么? 5.有哪些内容? 6.我们怎么做?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1.为什么要出台?——出台背景 2.怎样出台的? ——产生过程 3.有什么用? ——作用与意义 4.是什么? ——性质 5.有哪些内容? ——理念、结构与要点 6.我们怎么做? ——教育行政部门、教师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并掌握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能力的要求和期望,它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也是教师培训和评价的依据。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理论素养。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同时,还应该具备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设计能力。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实施能力。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此外,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
最后,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保障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还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能力,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实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要求的各项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全面、清晰的教师职业标准是构建教师职业发展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准。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也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应对教育改革的需求。
本文将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进行探讨,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教师专业标准的分类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素质标准、专业基本素质标准和工作能力标准。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标准和专业基本素质标准是所有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工作能力标准则因教师不同岗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思想政治素质标准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标准。
例如,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理念,遵守纪律,严守教育教学本身的原则和政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专业基本素质标准专业基本素质是教师具备的必备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
包括学科知识教学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素质。
以语文教师为例,其专业基本素质标准包括以下方面:•语言文字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语言要素的语文知识,具备较高的汉字书写和修辞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教学知识与技能: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课程教学设计并能有效开展教学。
•数据分析与评价:能够利用现有的阅读分析工具,评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和解读具体评估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教学方式。
•学科教育研究:具备一定的学科研究能力,定期开展学科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工作能力标准工作能力标准是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特定的要求而设计的。
举例如下:•教育评估师:精通评估教育目标、方案等评估标准,实现评估文件的编写和各项指标的量化,具备评估数据分析、结果报告撰写能力。
•班主任: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技能,包括家长沟通、学生关怀、心理疏导和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素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教师:北京教育学院李晶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三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专业标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师德师风。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应该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二、教育教学能力。
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设计并实施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能力。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
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学生发展指导能力,能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落实教育教学计划,保障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能够与家长、社会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专业发展能力。
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自主学习、不断进修的意识,注重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体系,要求教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都要具备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和完善的目标。
希望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规范,它涵盖了教师的知识、能力、品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家长的期望,与同事合作共同进步。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
最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小学教师从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规范,教师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不断提升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希望广大小学教师能够以此为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共20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