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2.3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八年级目标确定的依据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
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
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藏书印的相关基础知识2.了解印章的结构3.掌握印章的分类4.了解印章的制作步骤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手工实践方式,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但是学生目前对藏书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方法,材料工具。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制作。
教学过程:1、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师:大家知道藏书印吗?对它了解吗?生回答,师进行补充。
展示事先做好的PPT,展示藏书印的历史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藏书印,带领学生感受它的美。
2、介绍本课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并解释使用方法,从而引出篆刻刀法。
示范:冲刀法,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
教师示范:五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切刀效果小结: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地刻成线条。
学生体验制作过程:3、布置作业制作藏书印。
老师在旁边指导。
4、进行评比、相互欣赏并总结。
教学反思:。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篇一:第六课方寸钤记-藏书印】第六课时《》设计人:张宝玉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10.08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
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
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及处理事情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作品的作者、国家和绘画形式2、难点:独立进行作品赏析。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问、比较、分析、讨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欣赏导入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 2、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2008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
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吧。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小组合作赏析篆刻的表现形式对比两枚印章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白文(阴刻)——刻字朱文(阳刻)——刻背景一、篆刻章法姓名章中字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的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第4课 方寸钤印——藏书印-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4课方寸钤印——藏书印-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书印的起源、种类和用途。
2.掌握方寸钤印的制作方法。
3.学会在制作方寸钤印的过程中,进行形体构思和图案设计,并进行刻制操作。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藏书印的起源和种类2.方寸钤印的制作方法3.方寸钤印的形体构思和图案设计4.方寸钤印的刻制操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藏书印的起源、种类、用途以及方寸钤印的制作方法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演示,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刻制方寸钤印的操作技巧和图案设计思路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1.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互动教学法3.实验教学法2. 教学步骤:(1)导入1.本课将围绕“方寸钤印”这一主题进行教学。
2.展示一些藏书印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种类和用途。
(2)讲授1.简要介绍藏书印的起源和种类,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初步了解。
2.详细讲解方寸钤印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方寸钤印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进一步讲解方寸钤印的形体构思和图案设计,示范如何根据主题、用途和创意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4.强调刻制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
(3)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方寸钤印的制作过程。
2.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
(4)总结和评价1.让学生就本课所学进行总结,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
2.通过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方寸钤印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实验操作组织得非常成功,学生们都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方寸钤印的制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一些学生出现了刻制操作不规范、刻花不清晰的情况,需要一定的教师指导和纠正。
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不断深化知识的掌握。
第3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印刷技艺中的“藏书印”
2.掌握使用“藏书印”制作装帧册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藏书印” 操作技巧
2.制作一本精美装帧的小册子
教学难点
1.样板册子的制作和设计
2.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和文字,引入“藏书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快速了解印刷技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步:示范
老师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制作精美小册子的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
第三步:练习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自己的小册子,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展示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制作的小册子,课堂上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展望和拓展。
学生评价
学生能够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掌握制作一本小册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身审美和创造能力。
教学延伸
推荐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装帧设计,利用“藏书印”的技艺进行创作。
并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
初二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节第三课方寸钤记-藏书印一、课题藏书印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制作一枚自己的藏书印;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特点;并通过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基本制作;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我国的篆刻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篆刻藏书印的制作;2、难点:能正确运用篆刻刀法制作藏书印;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学生:篆刻工具(刻刀、空白印章)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多媒体展示几组印章。
提问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上面的文字内容是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含义?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藏书印,是藏书人的名字+收藏/或其他二字,用来印在自己收藏的书画上,表示自己收藏过这些书画(物品的所有权)。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藏书印,了解藏书印,以及学习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藏书印老师展示几枚藏书印,讲授藏书印的构成:书法:印章上是什么字体?篆书章法:这些字如何布局?疏密有致刀法:雕刻的刀工如何?走线清晰,线条古朴,阴刻/阳刻2、如何制作印章播放一段印章制作视频,边播放边讲解制作流程。
设计印稿:字体、布局,字的结构/位置、笔画的粗细写稿上石:把印稿写在纸上,在翻一面扣在印石上刻制修正:合适的刀法(冲刀法/切刀法)进行刻制蘸泥钤印:印章蘸印泥进行拓印,看效果3、老师演示两种刀法课堂演示一下冲刀法/切刀法(三)巩固展示课堂练习,每个人练习一个简单的字的雕刻,老师巡场指导。
结束后,学生展示,老师做正向点评。
(四)小结作业老师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作业是每个人独立完成一枚属于自己的藏书印篆刻。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 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藏书印的起源、种类和艺术价值,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到藏书印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藏书印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藏书印的制作过程,包括印章的选材、雕刻技巧及墨色的运用等。
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藏书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表达出藏书印的独特美感。
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安全操作意识的培养,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充足的藏书印样品供学生欣赏,准备雕刻工具、印章石料、墨水等制作材料。
同时,教室需提前布置好,确保有足够空间供学生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展示一系列精美的藏书印章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印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方寸钤记藏书印》。
二、知识探究1. 印章基本知识介绍教师将详细介绍印章的种类、材质、制作工艺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重要用途。
通过PPT展示和口头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方寸之间的印章世界有初步的认识。
2. 藏书印的特色与功能重点讲解藏书印的特色,如它的尺寸小巧、设计精巧、寓意深远等。
同时,阐述藏书印在藏书文化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使学生能够理解其文化内涵。
三、实践操作:认识与感受1. 实物观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藏书印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其形状、纹理、材质等细节,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2. 触感体验引导学生用手触摸印章,感受其质感和温度,增强他们对印章的直观感受。
四、互动学习:动手制作初步尝试1. 材料准备与安全说明介绍制作藏书印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石料、雕刻刀等,并强调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雕刻基础教学教师示范雕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掌握力度、如何处理线条等。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精品教案系列】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1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教学准备:刻印的主要工具:综合材料、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印床、印谱、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设计:一、引导阶段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发展阶段1、篆刻的定义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
凡是在金桐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
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别称有“治印”“铁笔”“刻印”“图章”“印信”“押”“戳子”等。
2、汉印欣赏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汉代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得随意宽松许多。
无论官印、私印,主要以铜质为主。
有印家谓:“史在官印,艺在私印”。
即官印史学价值高,私印的艺术价值高。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印章。
3、篆刻的表现形式对比两枚印章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一个字是白的,一个字是红的。
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白文(阴刻)——刻字朱文(阳刻)——刻背景学生欣赏并构思自己的印章用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事先做好准备,即“行成于思”一、探究阶段教师演示制作印章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不小心刻豁了怎么办?刻完之后如何进行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二、评价总结阶段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初中美术_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学校:授课教师:《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印章的历史,藏书印的定义、构成、材料、形状、字体,印章的分类、章法以及橡皮章的制作过程。
2、在欣赏、分析印章的基础上设计藏书印的草稿。
3、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书、藏书的情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印章的历史,藏书印的定义、分类、章法。
2、教学难点:藏书印草稿的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视频,分辨属于哪种艺术形式一枚小小的印章可以蕴含无限的意境,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出示课题:方寸钤记——藏书印(解释qian)【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预设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1、了解印章的历史(印史之美)播放视频:深入了解印章的历史【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如此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需要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守护与传承。
感受印史之美。
2、什么是藏书印展示图片:思考为什么要在书籍的扉页上盖印章?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者专门钤印于书籍或图册扉页,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并表达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
藏书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藏书印的概念,运用白板注释功能强调重点,强化学生对篆刻知识、藏书印的的认识。
3、印章的构成、材料、形状、字体(外形之美)展示图片:藏书印作品,观察组成部分印章的构成:印钮、印台、边款、印面【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归纳分析印章的构成,教师运用白板总结其构成,感受外形之美。
(1)印章材料:玉、石、金、木等(2)印面的形状:方形、圆形等(3)字体:篆书、草书、隶书、行书等4、印章的分类展示图片:根据下方的文字提示,观察表现题材的特点,进行分组,并说出理由。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布局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藏书印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藏书印的用途及分类,藏书印的布局章法。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布局章法以及制作过程中刀法的控制。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学具: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宣纸、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吗?谁能说一说它的会徽是什么模样?(学生回答)展示视频: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
师: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并欣赏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体会以篆刻形式设计标志的独特性。
)二、新课讲授(一)教师讲授1.藏书印的起源。
师:藏书印始于唐代,后经历代的沿革与发展,传承至今。
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趣。
2.藏书印的用途。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钤印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
3.藏书印的分类。
依印章内容区分,一般的藏书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名印:名印或名章是藏书章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印章的内容是书主人的名字或称号等能够表明身份或情况的文字,表明书籍的归属。
鉴赏印:鉴赏印或鉴赏章也是一种常见的藏书章。
鉴赏印分为两种:偏向鉴定的印章和偏向表达赏评趣味的印章。
八年级上册《方寸铃记藏印》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并记录方寸铃记藏印的形态、工艺特点,以及其在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
-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你的所见所感。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方寸铃记藏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分析不同时期的方寸铃记藏印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配合实物图片,直观展示方寸铃记藏印的形态与特点;
-结合历史故事,讲述方寸铃记藏印的发展演变。
3.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方寸铃记藏印的基本知识;
八年级上册《方寸铃记藏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章节《方寸铃记藏印》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铜器文化,特别是铜铃与印章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方寸”、“铃记”、“藏印”等,并能够准确运用。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对方寸铃记藏印的鉴赏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识别不同时期的铜铃与印章特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铜铃与印章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方寸铃记藏印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古代铜器的美感;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如古代礼仪中使用铜铃和印章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研究不同的方寸铃记藏印,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方寸钤印藏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寸钤印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印章作品。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难点是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刻刀、印泥等工具材料进行方寸钤印的制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章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赏析不同风格的印章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设计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掌握钤印的基本技巧,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提交方式:以草图或效果图形式,展示设计思路和创意,下节课进行课堂讨论。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协助学生收集资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
3.作业提交后,教师要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印章工具和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印章作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1.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刀法的运用和印文的布局。
2.尝试融入个人情感和创意,使作品具有独特性。
3.遵循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课堂秩序。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给予解答。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提交方式:以文字描述和图片形式,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分享。
3.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我国印章艺术的发展历程,选择一位著名的篆刻家,介绍其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 2023—2024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美术第3课《方寸铃记-臧书印》。
主要内容包括:1.藏书印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藏书印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2.藏书印的分类:根据材质、形状、用途等方面对藏书印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藏书印的特点。
3.臧书印的制作与鉴赏:介绍臧书印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鉴赏藏书印的优劣。
4.臧书印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探讨藏书印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收藏、鉴赏、文化交流等。
5.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臧书印,提高动手能力和对臧书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藏书印的起源与发展,掌握藏书印的分类,并了解藏书印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鉴赏藏书印的优劣,提高对藏书印的审美能力,并能够制作简单的藏书印,提高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藏书印这一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藏书印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5.思维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藏书印,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印章的知识,如了解印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方法等。
同时,学生对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尤其是对具有历史底蕴的藏书印。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藏书印的优劣。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和实践,乐于探索和尝试。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藏书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a.对藏书印的起源与发展缺乏了解,难以理解藏书印的文化内涵。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五、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强调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准备工具、材料
让学生仔细观看,感受博物馆国宝带来的震撼,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交流中让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类的方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认识读书与自身文化修养及长远发展的重要关系。
学生互动分析
学生分辨出一种是凸状,一种是凹状,篆刻刻法分朱文、白文。
2、利用多媒体出示与读书活动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感受我国文明进程的辉煌史实、成就和传统。
3、简介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历史背景和分类。适时引出与读书、藏书、爱书有关的藏书印艺术,引导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并欣赏作品。引出新课《方寸钤记-藏书印》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结构、功用、审美特征,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内容表达的内涵和意蕴。(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⑴、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并能简单的掌握技法。了解讨论与读书有关的场所,名人轶事,认识读书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懂得藏书印制作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藏书印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藏书藏的兴趣,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学生情操。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藏书印的篆刻的布局、篆刻的审美、篆刻的形式。为此,我将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补充说明藏书印一般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凸状为朱文或阳文,印章的文字镌刻成凹状称白文或阴文。
3、学生欣赏历代篆刻名印。
4、介绍工具材料,示范刻法、刀法:冲刀法、切刀法。
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藏书印的用途和分类;了解藏书印所用材料和工具;了解藏书印布局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藏书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藏书印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的观察生活及处事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藏书印的用途及分类,藏书印的布局章法。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布局章法以及制作过程中刀法的控制。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学具: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宣纸、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吗?谁能说一说它的会徽是什么模样?(学生回答)展示视频: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
师: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并欣赏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体会以篆刻形式设计标志的独特性。
)二、新课讲授(一)教师讲授1.藏书印的起源。
师:藏书印始于唐代,后经历代的沿革与发展,传承至今。
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趣。
2.藏书印的用途。
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藏书者专门将其钤印于书本图册等的扉页,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人性情志趣的一种印迹。
3.藏书印的分类。
依印章内容区分,一般的藏书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名印:名印或名章是藏书章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印章的内容是书主人的名字或称号等能够表明身份或情况的文字,表明书籍的归属。
鉴赏印:鉴赏印或鉴赏章也是一种常见的藏书章。
鉴赏印分为两种:偏向鉴定的印章和偏向表达赏评趣味的印章。
前者内容一般包括“校订”、“鉴定”、“审定”、“考定”、“甑定”等字样。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单元 3《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3 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教学目标:学会制作藏书印;通过对藏书印的欣赏、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及处理事情的态度。
初步认识中国藏书印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教学思路:本课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材料,尽力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原则下步步推进,既要有一定的欣赏性,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性。
老师不仅要亲自示范篆刻技巧,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优秀印章,引导学生掌握印章的篆刻方法;也可从学生的创作中发现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创作经验,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篆刻方法和技巧。
同时,强调篆刻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在参考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可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审美修养,陶冶审美情操,培养爱书、藏书的兴趣。
活动一欣赏与研究通过赏析和评述著名的藏书印,了解我国藏书印的发展沿革与书法、篆刻艺术之间的关系。
尝试从书法、章法、刀法的角度评鉴一枚藏书印。
活动二设计与制作学习藏书印的制作方法,查阅篆书字典,为自己设计并尝试刻制一枚藏书印,并钤印于所藏的图书扉页上。
教学过程:一、篆刻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它吗?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它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以篆刻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中国的篆刻是非常讲究材质的,这枚印就是刻在上乘的新疆和田玉上面的。
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吧。
学生欣赏并回顾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体会以篆刻形式设计标志的独特性。
二、篆刻章法姓名章中字的笔画比较多,可取其中的一个字刻在石章上。
印章可分一字印、二字印、三字印、四字印等。
形式上也可朱白相间。
三、制作教师讲解:介绍本课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并解释使用方法,从而引出篆刻刀法。
示范:冲刀法,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