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2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焊接操作、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焊接设备管理与维护、焊接设备及焊接材料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范的意识。
(8)具有控制焊接质量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备识读焊接装配图、绘制简单机械零件图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图样的能力。
(2)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3)具备焊接冶金的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4)掌握常用焊接方法和焊接设备的基本知识。
(5)具备选择并实施焊接工艺的能力。
(6)掌握普通焊接的操作技能,并取得焊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7)具备选择检验部位、检验方法及分析和处理焊接缺陷的基本能力。
(8)具备使用与维护焊接设备的能力。
(9)具备焊接生产管理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方向——特种焊接(1)掌握焊接材料的种类、性能,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焊接材料。
(2)了解常用特种焊接方法及其应用领域,掌握1种特种焊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按工艺要求实施特种焊接操作,完成结构件的焊接。
(3)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特种焊接设备及工具的能力。
(4)能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已从传统的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在我国应对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需求量较大;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3、焊接钢材用量大;4、用人单位需求急;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二专业发展历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本方案借鉴唐山松下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建设奥运场馆鸟巢时,控制产品质量的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把校内“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要素与企业无缝对接,改变过去纯消耗性单项实训教学课题,打破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充分利用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人员,引进企业产品、能工巧匠,将三年学业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坚持“立足实用性、满足区域性”的宗旨,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确定以满足企业“首岗胜任、多岗适用”需求,培养具有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产学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共同评价下,通过“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对接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对接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采用“产品+课题”教学模式,即:以课题为引领,以产品为载体,专项训练打基础,制作产品练综合;深化“做中教、做中学”,以实践应用为主,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职业素质得到企业的认可;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职工角色”的有效对接,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地区,服务于造船、石油化工、汽车、桥梁、钢结构等行业;坚持“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具备焊接结构设计、安装以及焊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能进行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适应钢结构焊接生产第一线需要并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表1、人才培养目标三、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二学制:三年三毕业条件:全日制学习期内,完成所有能力模块的学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绩及格以上或达到规定学分,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中级焊工鉴定考试和特种作业证考试;学生毕业须获得三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特行证;四就业方向:1、企业一线焊接加工操作人员;2、经企业的培养和锻炼,还可从事焊接检验员、焊接工艺员的工作;3、其它相关岗位工作;五就业范围:1、钢铁行业 5%、2、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行业 65%3、建筑安装、汽车制造等其他行业 30%四、课程设置一总体安排表2、教育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二课程设置表3、课程设置及课时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焊工工艺及技能训练以岗前培训为前提,以焊条电弧焊和气割为基础,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为重点,以先进的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焊为发展趋势,以典型产品制作课题训练为提高,以电阻焊等其它焊接方法为完善,以焊接检测手段为有益补充;2、焊接检测讲授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四种探伤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探伤缺陷辨识;3、焊接结构生产讲授焊接结构件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生产工艺;熟悉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原因和常用防护措施,了解焊接生产工艺和常用工艺装备,并能够看懂焊接技术图纸中的焊接符号4、焊机维修1学习焊机区域电气部分的巡检与维护;2对发现的设备异常和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设备及部件的易损、易磨和易发生异常部位,探索掌握设备的维修规律;3熟悉设备的原理、性能、接线、运行特点,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工艺方法,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力提高工作技能;五、教学组织与实施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专业:焊接技术应用起点:初中学制:三年职业资格:中级焊工采用周倒形式教学一周理论一周实习;前四学期在学校学习,第五、六学期到企业工学结合;5、“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环节安排表含校内和校外六、人才培养与教学环境条件保障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领导为负责人,教学系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2、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院教学负责人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3、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计划选定8家优质企业,在工学结合、师资互派、技能培训、产品研制、项目开发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二实训条件配置保障1.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拥有教学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4个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氩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3个手工电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比较先进的焊接设备实训室,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各类设备设施186套台;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拟增建1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1个计算机控制数字化焊接实训室,计划增加设备仪器20台套;表6、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2、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的现状、水平表4-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2、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1签订基地协议选定4家钢铁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计划在唐山范围内选2家,京津地区选2家;与相关企业进行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协议包括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习期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和生活条件等;2制定管理制度依托学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责任,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方法;3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校、系、室管理机构;负责工学结合的组织、规划、协调、实施、管理、检查、评估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教学系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4 制定工学结合计划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规定的学时数量,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在企业实习教学内容和要求;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与保障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双师教师培养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教育素养的培养,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教学做一体双师教师团队;主要实施路径1、进修培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安排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利用寒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学校学习“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数字信息化焊接操作系统实作”和“焊机维修技术”;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职教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引导教师自学和研究职教理论和规律;2、企业锻炼,增加企业经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安排教师到唐山松下、唐山信德锅炉、天津新华昌、天津荣成钢铁等企业锻炼,每人每年不少于四周;3、开发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教改研发能力;拟编制五本校本培训,新开发二个实训课题,建设二个实训车间,改造和自制二个实训设备,提升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4、参加进修考级,提高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5、承担技能大赛训练和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如下要求:①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与指导;②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③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实施能力;④具有较高的整合教学资源能力和指导技能竞赛能力⑤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2、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立足校企人才资源共享,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8人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在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和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保持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学对技术发展的引领性和前瞻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整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如下:①焊接专家优先考虑②具有10年以上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经历;③拥有大学学历、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④在行业企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⑤愿意致力于中职教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人文素质;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参考劳动部教学大纲,计划编写以下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教材,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使学生具备会用能修焊接设备技能的焊机维修;推出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3门网络课程;打造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为精品课,制作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冷作工实习多媒体课件40个课题;完成非核心课程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试题汇编;建立焊工专业初、中、高级、技师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建立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试题库、焊接机器人操作习题库;自制、机械基础模型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电子挂图;制作完成焊工实训仿真教学片,为教学中运用仿真、虚拟等信息化方式,提供充足资源,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立体融合,多渠道系统优化了教学过程;七、学生学业评价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234”模式,即: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两个过程,由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参与,从考试与操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技能鉴定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组成为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综合考量不同的学习、实习环境;不同的评价主体和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建立四类评价指标:1、考试成绩与操行评定主要侧重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在校行为习惯和心理精神状态;该类评价中,客观指标较多,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理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水平以及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素质;2、产学评价侧重学生在学校接受一体化培养和“产品+课题”学习过程中技能水平和素养评价;此类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式,评价学生教学生产过程中,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工学评价该评价是侧重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时的生产实践能力评价;该评价由“指导教师评价”、“车间班组评价”组成;此类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指标体系中主观指标较多,反映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纪律观念、人际关系、生产能力、安全意识、效益意识、责任意识等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4、技能鉴定通过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鉴定机构职业能力鉴定,此成绩客观评价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两方面的能力;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成立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制定教学管理制度3、加强过程与结果考核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通过日常检查、推门听课、学生评教和产工学成绩,由企业、学校、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二0一三年九月。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在我国各大中职院校中,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的面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优质的未来社会焊接工程人员。
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使其具备较强的焊接产品技术研发水准、焊接方面设计工艺的能力、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以及行业领域的创新能力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充分掌握各项能力,各大中职院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需要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焊接专业素质。
关键词:焊接技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已经从一种学科型转变为一种与应用技术型并行的学科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其他文件均指出,高等教育专业人员追求的目标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在有力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
这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特殊焊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是在院校现有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训的基础上,融合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轨道交通、建筑等行业广泛应用的焊接技术,兼顾发展趋势和实施成本,结合国际焊接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归集而成的适应当前通用焊接技术和特种焊接技术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发电设备制造安装、重型机械制造、油田与管道建设、汽车制造、机车车辆制造及铁道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建筑工程建设、航天器制造、航空制造工程、压力容器制造、桥梁建造、堆焊及再制造等行业或技术领域,面向焊接与工艺设计、焊接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按技能难度等级从事不同的焊接相关操作、设计、管理等工作。
在招聘时对取得特殊焊接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绩优秀者将会优先考虑。
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融合了集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由此可见,其在发展过程中,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
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年高职)一、专业名称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二、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75.18%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意向性要求。
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8.92%;其中,对16–24岁、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33.99%和24.93%。
企业对新招员工的职业技能明确要求。
对企业调查中,企业招工岗位中近1/3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
其中,要求具备初级工水平的岗位占25%,要求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占7%,对职业资格暂无要求的占68%。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求人倍率为0.92,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01、1.44、1.46、1.74、1.84、1.62、1.5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56.01%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2.09%。
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36.64%,其中54.47%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4.79%;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3.38%;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5.18%。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4、0.84、1.05、1.01和1.13。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3+2年学习形式:全日制四、培养模式“一主线、双平台、双通道、三环境”模式。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焊接技术已从传统的热加工工艺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
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3、焊接钢材用量大;4、用人单位需求急。
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
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
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专业发展历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
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
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
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 大连交通大学教务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装备、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成形和加工工程的基础知识;4.按国际焊接工程师要求,系统地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主课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要求优化、设计有关工艺系统及设备;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6.了解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7.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8.了解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的能力并能在团队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9.能有效的运用外语了解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国际发展动向,具备国际视野和与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建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专业定位与特色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以轨道交通材料的焊接与连接技术为特色,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装备、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整版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试行)颁布时间: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遵照中央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依据由张祥生等行业专家起草,并经四川省经济委员会论证通过、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发文准许试行的“焊接制造岗位职业标准”制定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中后全日3年制普通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目的在于为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和考核标准。
也可以作为其他学制教育和短期技术培训的参考。
本标准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中心会同行业专家共同拟定,在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教学委员会专家组审议通过,并经学院颁布后方可实施。
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体系后续进行研究,并作为单独条款补充进本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按照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焊接技术专业人才的综合要求,规定了我院焊接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旨在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概览性描述和界定,为各课程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提供指南和依据。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中后全日三年制普通高职。
二、制定依据1. 《焊接制造岗位职业标准》(已由四川省焊接学会、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和中国机械联合会分别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中职业Ⅰ、Ⅱ类岗位要求,同时参考Ⅲ类岗位部分知识与技能要求;2. 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学生基本能力素质标准凡本标准适用范围的合格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与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熟悉我国国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思想,坚持正义,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祖国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新形势下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立足于新形势下焊接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征,应如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逐步确立焊接人才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有效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合理运用教学方式以及重视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对策焊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现代化经济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焊接人才,技术学校焊接专业则承担着这一重大的人才培养任务,只有不断尝试,大胆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培养出合格的焊接人才。
一、焊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当前,我国钢产量迅猛增长,年产量已经超过5亿吨,而焊接结构占总产量的3/5,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个比例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焊接工作量庞大,焊接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加大。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中专培养了无数的焊接人才,而这些人才也成为了当前焊接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
但由于以往社会环境、教育模式的限制,焊接专业出现了适应性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提出和落实,国家教育部对中专人才培养提出了“通才”理念,就是将焊接、铸造和锻压三大专业进行合并,最终形成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并按照此专业目录进行招生。
而这种注重基础的教育模式对焊接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巨大冲击,一方面,毕业生中基本没有了专业的焊接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实际生产的技术需求。
自2005年伊始,中等职业院校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纳入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范畴,并以此目录进行招生,在加上焊接人才培养成本较高以及生源等问题,开设焊接专业的院校非常少。
所以针对焊接专业人才的短缺,很多企业也面临着人才招聘难的问题。
此外,焊接专业术语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焊接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正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中专学校专业发展的宗旨和目的。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焊接技术已从传统的热加工工艺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
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3、焊接钢材用量大;4、用人单位需求急。
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
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
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专业发展历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
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
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
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能源行业等多个行业。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全面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焊接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包括焊接原理、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包括焊接设备调试、焊接工艺参数设置、焊接质量检验等实践技能。
3.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焊接项目实训,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跨学科知识培养: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的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跨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管理和沟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焊接原理、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焊接实验,熟悉焊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3.实训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焊接项目实训,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校外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5.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提升学习效果。
四、考核评价1.课堂考核:定期进行课堂测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训考核:根据学生在项目实训中的表现评估其综合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焊工”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方案(纯方案,41页)
响应文件目录1.所投货物的详细情况(技术条款)一览表 (2)1.1.项目概况 (2)1.2.投标产品详细技术参数 (2)1.2.1.气保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2)1.2.2.视频教学推车 (6)1.3.投标产品技术说明 (8)2.货物技术服务方案 (10)2.1.售后服务与保障 (10)2.1.1.售后服务承诺 (10)2.1.2.技术支持方案 (11)2.1.3.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17)2.2.实施措施及质量保证 (18)2.2.1.项目实施方案 (18)2.2.2.培训方案 (34)2.2.3.质量保障方案 (37)2.3.现场演示内容 (40)2.3.1.演示内容 (40)2.3.2.演示安排 (41)1.所投货物的详细情况(技术条款)一览表1.1.项目概况“焊工”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国家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子项目,项目投资50万元,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投入,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室建设50万元,学校对基地运营管理、课程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项目给与相应支持。
焊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术专业,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和长安福特华南培训中心进行建设。
第一构建完备的焊工培训体系,依托一汽大众大城工匠室、长安福特华南培训中心、江铃汽车南区培训中心,焊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一年后,焊工专业在焊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成较为完备、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第二形成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
通过实施焊工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增强规模化、系统化、个性化培训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在气体保护焊、手工电弧焊和汽车钣金等几个项目上形成特色。
焊工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两年后,在焊工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年培训能力不少于50人/第三总结技能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施焊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总结焊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提炼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系统化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高校焊接人才培养
714289877@ 职成教苑作者简介:卜智翔(1975-),男,工学博士,讲师㊂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高校焊接人才培养ʏ㊀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㊀卜智翔㊀王辉虎㊀王立世㊀王志伟㊀㊀摘要:针对焊接方向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在校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IWE )资格认证的内容,结合本校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本科焊接方向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了强化㊂实践表明,学生在专业知识㊁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㊂关键词: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人才培养1996年,国内的焊接专业被合并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称材控)中,高等院校焊接人才培养及焊接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相关的课程和实践内容被大量缩减,材控专业的毕业生在生产实际中很难适应企业的技术要求㊂为适应用人企业对焊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各高校于2004年先后开展了材控专业焊接方向培养的模式㊂2009年,教育部审批通过了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此后材控专业焊接方向培养模式可以转变成焊接专业的培养模式,约50余所高校开设了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然而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仍有部分高校的材控专业实行焊接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㊂湖北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了第一批基于焊接方向培养的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㊂随着 中国制造2025 和 互联网+ 等发展战略的实施,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 新工科 建设,传统的焊接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㊂为了适应专业建设的新形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根据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 ,IWE )相关培训的内容要求,本专业焊接方向的人才培养适当改进了焊接方向培养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㊂1㊀在校生的IWE 培训要求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隶属于国际焊接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Welding ,IIW )建立的国际焊接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㊂为了推进焊接技术的发展,IIW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程和培训考试程序,统一了焊接人员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㊂根据ISO 14731-2019的规定,国际焊接工程师是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也是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㊂国际焊接工程师可以负责与焊接技术有关的结构设计㊁生产管理㊁质量保证㊁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㊂根据IWE 培训规程的精神,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IWE 的学习途径提供了两种可选方式,分别是免集中培训和集中培训两种途径㊂而针对国内大学本科以上焊接专业毕业,并已取得学士学位者,则需要参加至少84个学时的培训,通过相应考试后,方可获得IWE 证书㊂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是国内唯一获得国际焊接学会授权的培训机构,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等19所大学拥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了在校生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焊接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提供了取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的机会㊂本专业焊接方向的在校生从第7学期末开始,在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焊接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时间至第8学期结束㊂培训结束后学生需要参加四门课程的考试(含笔试和口试),每门课程总成绩至少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而且学生还需要在毕业时取得学士学位证书,才能获得IWE 资格证书㊂针对在校生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资格认证,其培训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焊接基础㊁实习及演示和主课程㊂培训内容中焊接基础部分可纳入本科教学内容;实习及演示共4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常规焊接方法的实际操作培训和特殊焊接方法的演示;主要课程四门共计210学时,培训内容包括焊接工艺及设备㊁焊接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㊁焊接结构及设计与焊接生产及工程应用㊂为了适应本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㊁技能和能力,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开展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职成教苑714289877@焊接工程师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适应企业的需求㊂2㊀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教学体系改革湖北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2004年增设焊接方向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多次修订㊂自2013年开始,本专业焊接方向的本科生在武汉理工大学的IWE联合培养基地参加了相关培训㊂根据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内容,整个培训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即基础理论学习㊁基本实践操作㊁生产实践及标准㊂在本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均有相应的教学环节与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相对应,其中课程体系主要对应的是基础理论的培训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对应实践操作和生产实践及标准的内容㊂2.1㊀理论课程体系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焊接方向的专业理论课程近年来被削减了较多学时,以本专业2018级焊接方向执行的课程体系为例,其中专业理论课见表1,总计232学时,而2013级的总学时为296学时㊂课程体系修订过程中,缩减了专业理论课程课时并整合了部分教学内容,比如焊接结构和焊接生产实践两门课合并成了焊接结构生产,增加了焊接成形数值模拟课程等㊂目前的理论课程体系保持了相对完整性,能够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对焊接基础理论内容的要求㊂表1㊀本校焊接方向专业理论课程课程性质2018级2013级课程名称学时数课程名称学时数专业课焊接方法与设备40焊接方法与设备48焊接结构生产48焊接结构32焊接冶金学40焊接冶金学48金属焊接性32金属焊接性40弧焊电源24弧焊电源32焊接检测24焊接检测32焊接成形数值模拟24钎焊32焊接生产实践32总计 232 296 2.2㊀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材控专业焊接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焊接工程师㊂焊接工程师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焊接方向毕业生应该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㊁制造与控制方面的科技开发㊁应用研究㊁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解决焊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㊂在本专业的培养体系修订过程中,一直遵循不弱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因此实践类教学环节的学时数未作变动,见表2㊂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部分实践环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㊂往年的毕业实习往往属于参观类性质,学生不能直接体会生产各环节的具体细节,考虑到学校每年焊接方向毕业实习的人数一般不超过35人,从2013级学生开始,尝试进行了分散式毕业实习,即每年联系5家跟焊接直接相关的企业,每家企业安排6~7人左右进行顶岗实习,每家企业学生还需要进行多岗位轮换㊂通过这种实习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的接触到企业生产环节,体会和收获更深刻㊂在课程设计环节,将焊接结构生产㊁专业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课程实践整合成理实一体化课程,以焊接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设计为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在产品结构设计和绘图㊁标准文献应用㊁焊接工艺编制方面的实践能力㊂在焊接综合实验环节,除了加强学生对焊接设备的操作能力外,还增加了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分析测试实验,实验内容设置更能体现焊接产品加工的完整性㊂表2㊀学校焊接方向专业实践课程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时数专业实践生产实习3周毕业实习4周专业课程设计2周专业综合课程实践3周焊接综合实验1周总计13周3㊀效果及意义将学校材控专业焊接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㊂通过整个教学体系的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㊁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使得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㊂毕业生专业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㊂在对本专业焊接方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通过工程实践的锻炼,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㊂正是基于以上持续改进,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于2017年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㊂参考文献[1]吴林,闫久春.加入WTO以后中国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焊接,2004,(09):13-14.[2]初雅杰,王章忠,李晓泉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结合[J].中国冶金教育,2011,(06):44-47.[3]谢芋江,黄本生,周培山等.新工科背景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198+207. [4]钱强.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培训及资格认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焊接,2008,(11):61-64.[5]初雅杰,王章忠,李晓泉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结合[J].中国冶金教育,2011,(06):44-47.责任编辑㊀孙晓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阳泉高级技工学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够胜任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及各种自动化焊接方法的施焊操作;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实施,焊接设备维修及管理,焊接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级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2.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加工企业、个体从事各种金属的焊接工艺,熟悉各种材料的对接技术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1.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电气知识。
2.具备一定的钳工、车工、电工的初级知识。
3.具备焊接专业知识。
4.具有良好的各种焊接操作技能。
(二)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1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工作勤奋踏实,有创业精神。
2.业务素质(1)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某项专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业务。
有初步的现代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具有成本、效益和质量观念;(2)领会与行业、专业有关的法令法规、安全生产条例,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
掌握行业、专业的有关标准;(3)整理并保持有序的工作环境,有做工作计划、总结和保持工作或技术记录的习惯。
勤于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反应敏捷,处理问题果断;(4)善于收集信息,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文化素质(1)毕业生具备技工人才所需的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风严谨,实事求是。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成为了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目前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
因此,为了培养更适应发展需求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本方案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以满足相关行业对于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工作;2.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注重社会责任和安全意识。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焊接工艺学、焊接材料学、焊接自动化技术等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实践课程:包括焊接操作实训、焊接工艺设计与优化等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综合课程:包括焊接质量控制、焊接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综合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焊接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知识。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战场地,提供真实的焊接操作环境。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实习机会为了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5.实际项目合作学校应积极与焊接技术相关行业开展实际项目合作,配合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培养模式的。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更好地了解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三、评价体系为了评价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一、专业背景分析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焊接技术应用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焊接技术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各种常见金属材料的焊接工作;2.熟悉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具备焊接工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焊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4.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并融入工业生产环境。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三个阶段。
(1)基础课程阶段:学习基础数学、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学习焊接工艺学、焊接材料与设备、焊接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焊接技术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3)实践实训课程阶段:进行焊接实训和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实际操作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人才的关键,我们将设置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学生将参与焊接实验,学习正常和异常焊接现象,从而掌握焊接技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2)实习环节:学生将参与企业的实习活动,亲身经历焊接工作的实际情况,锤炼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将进行毕业设计,通过独立完成一个焊接工程项目,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
3.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焊接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四、人才培养要求1.知识与能力:(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备日常焊接工作的操作技能;(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焊接问题。
2.素质与能力:(1)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2)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建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职业教育要适应国家需求,产业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必须加快转变自身发展方式。
目前,国内开办焊接专业的职业学校较少,毕业生数量远远不够,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焊工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上岗前培训,一些求职者为了就业的需要,通过上岗前短期培训,掌握焊接基本操作技能和必要的技术资格;二是在岗培训。
但是这两种培训都是短期培训,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甚至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多功能人才,这就需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
我校位于芜湖市二坝经济开发区,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2007年我校被定为无为县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开设专业就有电工和焊工,对焊工的培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并和一些企业联合办学,就业渠道也已打开。
而且我校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筹建实训基地,无疑是必须的和高瞻远瞩的。
该项目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1)焊接实训中心是全天候开放的教学基地,可以同时容纳40人进行实训。
实训主要以现场技能培训为主。
焊接训练中心除学校安排的实训课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提前预约进行实训。
(2)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开发一系列培训项目。
可以联合一些高校的教师和周边大型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再集合校内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技术专家,成立教材编写组,编写出一套焊接运用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实训教材,开发出手工焊、氩弧焊、气保焊等培训项目。
(3)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突出体现新技术的培训。
在实训基地发展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数字化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技术等现代焊接技术,开设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实习内容。
焊接专业教学计划
焊接专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机械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就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产教融合下的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分析
产教融合下的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3T15:47:44.69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8期作者:吴金梁[导读] 在中职院校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下,产教融合观念的提出和实施为现代职业教育革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吴金梁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230031摘要:在中职院校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下,产教融合观念的提出和实施为现代职业教育革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中职焊接专业在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应当紧跟焊接就业市场的发展需求,全面落实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下的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院校;焊接专业;培养措施;引言:产教融合的本质在于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的顺利对接,在中职焊接专业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如何在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过程中实施产教融合则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需要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优化策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相互合作和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而有效促进中职焊接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可知,现代企业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具有较好的要求,同时明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焊接设备使用、焊接工艺方案制定等相关知识内容,还需要根据焊接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焊接技能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中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还存在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具备适应现代社会以及焊接行业的核心能力,这不符合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也就容易造成中职焊接专业就业难的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焊接技术已从传统的热加工工艺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
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
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3、焊接钢材用量大;4、用人单位需求急。
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
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
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专业发展历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
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
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
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以此作为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本方案借鉴唐山松下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建设奥运场馆鸟巢时,控制产品质量的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把校内“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要素与企业无缝对接,改变过去纯消耗性单项实训教学课题,打破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充分利用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人员,引进企业产品、能工巧匠,将三年学业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
(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坚持“立足实用性、满足区域性”的宗旨,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确定以满足企业“首岗胜任、多岗适用”需求,培养具有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产学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共同评价下,通过“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对接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对接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培养目标。
专业核心课采用“产品+课题”教学模式,即:以课题为引领,以产品为载体,专项训练打基础,制作产品练综合。
深化“做中教、做中学”,以实践应用为主,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职业素质得到企业的认可。
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职工角色”的有效对接,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地区,服务于造船、石油化工、汽车、桥梁、钢结构等行业。
坚持“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具备焊接结构设计、安装以及焊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能进行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适应钢结构焊接生产第一线需要并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表1、人才培养目标三、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学制:三年(三)毕业条件:全日制学习期内,完成所有能力模块的学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绩及格以上或达到规定学分,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中级焊工)鉴定考试和特种作业证考试。
学生毕业须获得三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特行证。
(四)就业方向:1、企业一线焊接加工操作人员。
2、经企业的培养和锻炼,还可从事焊接检验员、焊接工艺员的工作。
3、其它相关岗位工作。
(五)就业范围:1、钢铁行业 5%、2、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行业 65%3、建筑安装、汽车制造等其他行业 30%四、课程设置(一)总体安排表2、教育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二)课程设置(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焊工工艺及技能训练》以岗前培训为前提,以焊条电弧焊和气割为基础,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为重点,以先进的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焊为发展趋势,以典型产品制作课题训练为提高,以电阻焊等其它焊接方法为完善,以焊接检测手段为有益补充。
2、《焊接检测》讲授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要求学生掌握四种探伤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探伤缺陷辨识。
3、《焊接结构生产》讲授焊接结构件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生产工艺。
熟悉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原因和常用防护措施,了解焊接生产工艺和常用工艺装备,并能够看懂焊接技术图纸中的焊接符号4、《焊机维修》(1)学习焊机区域电气部分的巡检与维护。
(2)对发现的设备异常和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设备及部件的易损、易磨和易发生异常部位,探索掌握设备的维修规律。
(3)熟悉设备的原理、性能、接线、运行特点,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工艺方法,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力提高工作技能。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专业:焊接技术应用起点:初中学制:三年职业资格:中级焊工定,采用周倒形式教学(一周理论一周实习)。
前四学期在学校学习,第五、六学期到企业工学结合。
5、“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环节安排表(含校内和校外)六、人才培养与教学环境条件保障(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领导为负责人,教学系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2、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院教学负责人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计划选定8家优质企业,在工学结合、师资互派、技能培训、产品研制、项目开发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
(二)实训条件配置保障1.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拥有教学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4个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氩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3个手工电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比较先进的焊接设备实训室,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各类设备设施186套台。
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拟增建1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1个计算机控制数字化焊接实训室,计划增加设备仪器20台套。
表6、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2、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的现状、水平)表4-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2、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1)签订基地协议选定4家钢铁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计划在唐山范围内选2家,京津地区选2家。
与相关企业进行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
协议包括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习期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和生活条件等。
(2)制定管理制度依托学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责任,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方法。
(3)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校、系、室管理机构。
负责工学结合的组织、规划、协调、实施、管理、检查、评估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教学系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4) 制定工学结合计划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规定的学时数量,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在企业实习教学内容和要求。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与保障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双师教师培养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教育素养的培养,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教学做一体双师教师团队。
主要实施路径1、进修培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安排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利用寒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学校学习“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数字信息化焊接操作系统实作”和“焊机维修技术”。
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讨会。
邀请职教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引导教师自学和研究职教理论和规律。
2、企业锻炼,增加企业经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安排教师到唐山松下、唐山信德锅炉、天津新华昌、天津荣成钢铁等企业锻炼,每人每年不少于四周。
3、开发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教改研发能力。
拟编制五本校本培训,新开发二个实训课题,建设二个实训车间,改造和自制二个实训设备,提升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
4、参加进修考级,提高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5、承担技能大赛训练和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如下要求:①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与指导。
②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③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实施能力;④具有较高的整合教学资源能力和指导技能竞赛能力⑤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2、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立足校企人才资源共享,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8人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在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和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保持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学对技术发展的引领性和前瞻性。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整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如下:①焊接专家优先考虑②具有10年以上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经历。
③拥有大学学历、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
④在行业企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
⑤愿意致力于中职教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人文素质。
(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参考劳动部教学大纲,计划编写以下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教材,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使学生具备会用能修焊接设备技能的《焊机维修》。
推出《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3门网络课程;打造《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为精品课,制作《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冷作工实习》多媒体课件40个课题;完成非核心课程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试题汇编;建立焊工专业初、中、高级、技师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建立《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试题库、《焊接机器人操作》习题库;自制、《机械基础》模型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电子挂图;制作完成《焊工实训》仿真教学片,为教学中运用仿真、虚拟等信息化方式,提供充足资源,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立体融合,多渠道系统优化了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