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而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正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 研究内容(1)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策略;(3)设计并实施基于互动教学策略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4)评价互动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与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并整理有关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了解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3)策略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和理论基础,设计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互动教学策略;(4)实施与观察:将设计的互动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观察并记录教学效果;(5)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实验、学生成绩分析等方式,评价互动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与影响;(6)总结与反思: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形成一套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互动教学策略体系;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力;3. 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4. 培养一支具备互动教学理念和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大班额有效教学策略,解决大班额带来的教学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班额教学管理设计的改进。
针对大班额特点,设计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在大班额中的实施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大班额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
3、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针对大班额中个体差异大的问题,研究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4、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
通过改进教学管理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总之,本研究旨在解决小学数学大班额带来的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学校有23个教学班,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属于“特大班额”。
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纪律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
在乱哄哄的课堂上,就算是想研究的学生也无法好好研究,更不用说每班都有部分不守纪律的学生了。
七八十人的“特大班额”,一人小声说一句,也就是哄声一片,教师怎能上好课?通过实践,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首先探索建立一个好的班纪,建立好的班纪可以让教师更有魄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这三方面是相关联的。
概括地说,就是老师能让学生敬畏,这种“敬、畏”要学生从心底感悟,不是靠“打”、“骂”、“罚”而产生的后果。
参加实验的教师经常一起商讨,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好以下几个安排,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
首先是巧妙的座位安排。
在“特大班额”中,座位的编排是一件难事。
讲台周围都摆满了座位,编排时遵循高后矮前的原则。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把守纪与不守纪的学生要有机的搭配,同桌学生研究基础不同的进行搭配,这样以便让学生开展合作探讨与互助研究活动。
其次是统一指挥。
小学生表现欲望强,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回答或者不会回答的问题都会争先恐后的举手。
七八十人的“特大班额”,如果教师平时训练没有章法,人多势众容易生乱。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就是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理论上,转变学习方式,是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教育实践中,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过程。
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践上,转变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一)个体发展目标(1)、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
(2)、通过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善学习。
(3)、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广学习。
(二)课堂构建目标(1)、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包括:探索自主型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探索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探索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探索活动型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
(2)、课堂教学突破时空、内容的束缚,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包括: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探索图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探索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完整版)《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凸显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在我市启动,至今已有五年,五年来,我市小学数学教学面貌呈现了可喜的变化。
如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活动丰富了,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强了等。
然而,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许多困惑与问题也随之产生。
教学中生活味浓了数学味少了;合作探究多了,练习少了,预习没了,作业错误率高了;活动多了,独立思考少了;表扬多了,批评少了甚至没有了;学生体验多了,教学进度跟不上;学生个性发展了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真正做到教学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系列的问题成了数学教师的必答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对教学中涉及到的各部分策略,如备课改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反馈、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策略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出一套适合新课程小学数学最优的教学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教学策略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选择的有效的教学行为,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反馈方法的确立、教学成绩的评定等因素。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
但我们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专家深刻指出:“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
”“数学是核心技术。
”“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
”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在课程内容方面“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
”这标志着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强求统一到注重差异”的重大变革。
最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撰写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 研究报告。
研究价值和预期成果
研究价值
01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02 03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 研究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 数学思维能力。
实证研究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实验,探究有效 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 效果和可行性。
案例分析
搜集和分析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的典型案例,归纳和总结有效教学 策略的实践经验。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和调查数据 进行深入分析,为研究结论提供数 据支持。
研究步骤
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明确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主题和目标,确定研究 的重点和方向。
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 水平。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有效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多元化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
数学素养培养
总结了国内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元化教 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强调了多元化教 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项目式学习 、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 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创新性教学方法
介绍了国外小学数学教学在创新性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解决导向 的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的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高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为维扬区小学数学区域性课题,下设7个子课题,其中5个为扬州市教学研究第六期立项课题。
此课题自2005年7月开始正式启动,至今已有2年半的时间。
两年多来,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已基本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在请允许我以课题组主持人的身份,从八个方面做课题研究的总报告。
一、引言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开展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应运而生,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
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加里•D鲍里奇、梅里尔•哈明、佩尔•蒂埃三位学者分别著书研究有效教学,使有效教学在实证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有效教学”也十分关注,从学术界到学校,从学者到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吕渭源、陈德厚、韩立福等学者都有研究专著问世,钟启泉、孔企平、崔允漷等大量的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也大量地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有效教学之所以得到国内外教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其中几个重要的原因是:(一)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大量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的竞争对教育提出了高要求,培养会学习、善创造的社会有用人才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社会的需求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
(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日渐突出,有专家深刻地指出:“高技术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
”“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
”面对数学的急剧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应用数学的价值。
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有效的、开放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教学策略,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类别小学数学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高群负责人所在单位邹平县明集镇第二小学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了,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
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
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优化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鉴于此,我们于2014年1月申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旨在使我校数学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二、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优化教学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使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
这两种理解,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创新)是原因、形式和途径,教学的完美状态是结果、方- 1 -向和归宿。
因此,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能更全面把握优化教学的含义: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最佳教学状态。
优化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结构,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现实意义:1.本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3)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3)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
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提出问题多想,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
如教材中所出现的“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什么规律?”“你能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吗?”“你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这些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亲身感知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4、把“问”权利放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起源于“疑问”。
多问是开拓创新之门的钥匙。
好奇和好问是学生的天性,是求知欲的表现。
教师要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又如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资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所在单位申报人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所在组别数学组XX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2《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微型课题结题鉴定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由此可见,活动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许多形式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满堂议,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仍存在学生单纯的模仿,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与学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态。
所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研究,一方面,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能够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2.数学建模理论。
现代数学界提出的数学建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连的机会,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瓜州县渊泉小学课题组课题类别:瓜州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负责人:李会英开题时间:2011年6月2日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选题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但纵观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而无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自由的直接交往,更无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
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时,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对象看待,恰恰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识结构得到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从外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互动主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的。
由此可见,充分的有效的互动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
”现代合作教学理论也非常重视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状态,主张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特所谓学习中的“共生效应”,这种效应能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互动式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佳教学方式。
首先,互动式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主体性有着必然要求的教学方式,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互动式教学。
其次,只有在师生、生生的情感的、智力的互动中,师生、生生才会真正的了解对方或其他人。
小学低年级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数学研究的关键时期。
然而,许多学生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困难,无法有效地研究数学知识。
因此,研究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成绩和兴趣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低年级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2. 研究国内外数学教学策略的最新进展;3. 根据实地观察和教学实践,提出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4. 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施: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2. 实地观察:参观不同学校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亮点;3. 教学实践:根据前期综述和观察结果,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并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4.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反馈,评估所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成绩和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成果将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次,研究结果还将丰富数学教育领域的知识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背景研究和问题分析阶段: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研究目标和意义;2. 文献综述阶段: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策略的最新进展;3. 观察和实践阶段:参观不同学校的数学课堂,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并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4.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5. 报告撰写和答辩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答辩。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方案(西师版)一、课题的提出从20XX年开始,XX市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们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从课本中销声匿迹,取而代之是全新的“解决问题”,教师也是从这时开始,开始了孜孜不倦地寻求着解决问题教学的良策。
(一)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和平时与教师交流,我发现教师们对目前的解决问题教学存在以下误区:误区一:绚烂夺目的情境创设,冲淡了课堂教学主题西师版数学教材十分重视创设和再现生活情况,把解决问题教学放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所以我们有的老师误解了编者意图,为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创设了绚烂的情境,而忽略了解决问题本身。
误区二:车水马龙般的课堂活动,打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过程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学生训练有素的齐唰唰向后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部分调皮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这样讨论完后,很快,老师根据小组汇报,板书出了例题答案。
接着,老师布置课堂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我在听课时,发现有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和听课老师一样,当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当然也没怎么学会本节课的内容,就连课堂练习题的答案也是通过与同桌交流获得。
误区三:蜻蜓点水似的问题讲解,学生听课尤如雾里看花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转变角色,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部分教师片面地曲解课标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解决问题教学中不重视教师的讲解,完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替代了教师的讲解,结果适得其反。
误区四:机械重复的题海训练,忽略了教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多数老师知道解决问题教学难,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考试时所占的比重又大(一般20~30分),所以反复练习,强化训练就成了这部分教师最有效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创新教育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时代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
这就决定了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发挥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
2、课题研究的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3、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前言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的革命》也指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
美国未来科学家约·奈比斯指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
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
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的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学法,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知识的更新和终身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问题的提出因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在依据学校设置的课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的活动经验和思维品质等都会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决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小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就是基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各种指导策略的研究,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许多专家认为知识同化有两个重要过程:其一,知识同化是新学习的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二,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
上述两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才能完成的。
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而有的学生则不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除了我已研究的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等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能顺利同化新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了知识同化的进行。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2、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
三)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策略1、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妙和有趣之处。
2、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方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策略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观摩,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课题研究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绩。
4、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成绩。
4、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数学素养。
一、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研究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等;3. 研究如何通过数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探究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3. 设计并实施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反应和变化;4.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四、预期成果与贡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能够形成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五、研究计划与安排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XX年XX月XX月):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 实施阶段(XX年XX月XX月):设计并实施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收集并整理研究数据。
小学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篇一:《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内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东兴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
“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目前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
作业设计中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即模仿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训练多,开放作业少;机械练习多,探究体验少;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课内练习多,课外实践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
这样的作业设计,背离了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
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广大一线教师走进新课程必须面对并解决的具体课题,对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作业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凸显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在我市启动,至今已有五年,五年来,我市小学数学教学面貌呈现了可喜的变化。
如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活动丰富了,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强了等。
然而,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许多困惑与问题也随之产生。
教学中生活味浓了数学味少了;合作探究多了,练习少了,预习没了,作业错误率高了;活动多了,独立思考少了;表扬多了,批评少了甚至没有了;学生体验多了,教学进度跟不上;学生个性发展了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真正做到教学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系列的问题成了数学教师的必答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对教学中涉及到的各部分策略,如备课改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反馈、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策略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出一套适合新课程小学数学最优的教学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教学策略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选择的有效的教学行为,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反馈方法的确立、教学成绩的评定等因素。
课题中所说的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新课程理念去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谋略,它既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教学理念,又包含解决这类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
它介乎基本理念与具体方法之间,既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学方法的经验提升。
从理论层面上思考,研究课堂教学策略,要以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重点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从方法策略上探索,要构建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展个性的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二)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
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学、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分层教学。
(三)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是在这些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国内外研究现状:长期以来,我国数学课程和教学强调“双基”有余而重视“过程”不足;强调“实用性”目的有余而重视“文化性”目的不足,一句话,就是在“师本”的体系下,课程设置,以知识为本,教学过程,以老师为本。
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是以教材为依托的研究。
而西方数学教学以人为本的观念,使得他们的数学课堂更容易调动儿童的兴趣,更贴近儿童的生活。
新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充分汲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明确了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即“生”本。
为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理论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教学方法比选择教材更重要。
本课题把教学方法的问题上升为教学策略的问题来研究。
是想从单纯研究教法的思路中走出来,实现从研究教法到研究学法的转变,实现“从教师行为到学生行为的转变”。
这些转变将为儿童认知心理研究和数学教学法研究的结合,即我国目前仍然空白的数学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和实验空间。
实践意义:1、有利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的顺利推进。
2、有利于我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3、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应用价值:该选题符合当前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操作性强,对目前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的,如何处理好新理念和旧教材、旧方法之间的矛盾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能较好的实现教研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出新课程理念下科学的、有特色的、具创新性的有效的教学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彻底转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促使教师由“经验型”转化为“科研型”人才。
五、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能否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主动权往往在教师的手上。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基本内容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怎样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在实现数学教学的学科目标的同时,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
基本内容:1、新课程小学数学备课策略的研究2、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体现策略的研究3、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4、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策略的研究5、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的研究6、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策略的研究7、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8、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媒体选用策略的研究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1、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教学的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案例研究法:开展以教师“教学反思”的案例研究两方面为主的案例研究。
3、行动研究法:邀请省、市专家与我们一起制定方案,定期指导及时调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4、经验总结法。
总结经验教训,建构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模式。
七、实施步骤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月):理论学习、形成雏形1、在全市小学数学学科中挑选部分教学和教研骨干组建课题组。
2、收集资料,结合课改形势,分析我市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课题论证。
3、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学习、座谈、交流、讨论等方式,达成共识,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5年2月——2007年7月):全面实施,分县、校逐步推进,1、利用教学讲座,座谈,让全体教师明确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2、各县实验学校教师根据自己学校情况和教学能力确定分块研究内容、实验教师在各自任教班级开展“点”的实验研究。
3、利用教师座谈、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实验研究情况交流,实验教师互相进行教学策略实验方法观摩。
4、将研究出的教学策略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及相应的现场会、研讨会,并以点到面,逐步推进,边完善边提高。
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全面总结,构建特色1、全面总结,进一步明确“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指导思想,掌握从理论指导到具体实施的操作程序。
2、针对新课标,结合我市教学实际,提出该实验课题指导性意见,初步构建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新特色。
3、收集整理富有特色的、创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心得、反思等资料汇编成册,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八、课题成果形式1、调查报告。
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报告2、案例集、论文集、研讨课例汇编。
3、文献资料集。
4、图片、照片、录像光盘。
九、课题研究保障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部分成员承担过省级课题,曾主持过省级教科研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和教改实验,有一定科研能力。
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教学经验总结。
课题组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教研员14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0余名,其他成员也几乎都是各县各学校骨干教师,给课题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2.每年审定课题研究进程,对课题研究方向、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进行有效调控,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题建设。
3.依据实施方案,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每学年制定一次实施方案及实施策略,构建发展性、多元性评价体系。
4.加强动态管理,各子课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安排一次专题业务学习,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研讨会、观摩会、交流会。
5.学校将课题研究实施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部门的工作,课题领导组定期检查、考核、评估教师实施情况,并与学校奖励挂钩,与教师评先、评优挂钩。
6.课题组对教师进行课题主旨的培训,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开阔教学视野。
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组长:潘红霞,全面负责课题实施。
副组长:王俐、李国英、李文君,负责协助课题实施。
秘书长:姚顺姬、林艳负责协助课题实施。
子课题组长:张萍、刘正开、张七妹、兰美瑜、李忠勋、朱腮玉、郑通寿、刘月兰、郑金凤、杨月仙等负责子课题实施。
特邀顾问:廖肇银,江西教育期刊社编辑,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