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寓意是什么)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寓意是什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风俗呢?(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寓意是什么)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彝族的火把节最为著名。
白族火把节简介
白族火把节简介举办时间时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风俗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
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
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
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
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
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
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
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
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
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
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近尾声时还要跳火把。
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篝火。
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上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你知道火把节具体是怎么过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火把节的节日事宜吧,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火把节的资料简介(精选篇)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早就说这个暑假要带我回云南老家去过火把节。
我一直又紧张又期待,不知道火把节到底是怎么过的,火烧起来吓不吓人,会不会引起火灾啊?爸爸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是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很热闹的噢。
我们提前一天到达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就是我们老家,不过我还是第一次来。
这是一个非常安详宁静的小城,天气比杭州凉快不少,我们受到了老家亲戚们的热情接待。
火把节当天早上,我们起来后,看到街道上就到处充满了过节的气氛。
好多人家门口都摆上了大大小小的火把,还有人摆摊卖一种木棍和约一尺长的一截废弃的自行车轮胎接起来的东西,还有人用麻袋装着一堆粉末在卖。
我问爸爸这些是干吗的呀?我爸说晚上你就知道了。
哎呀,老爸你卖什么关子啊,真是急人哪!老房子门口搭了一个小棚子,摆了好多瓜子、红枣、花生、炒蚕豆等零食,还有一壶壶泡好的茶和备用的一次性杯子。
门口的街道上也堆了好些东西,最醒目的是一根8、9米长,直径约20厘米的松树,枝干笔直,顶部的松针都还是绿绿的;还有好多劈成长条的木块;另外有一个用竹条和纸扎好的架子(叫升斗),顶上是一个笑咪咪的大娃娃,四面都有脸的哦,憨态可掬,坐在莲花形的台子上,台子边缘写着平安吉祥,爷爷说这是莲花童子,是为小朋友祈福的,今年我家的这个火把是特地为我做的。
那些吃的喝的是为了招待街坊邻居的。
呵呵,看起来很象回事吧!请来的工人们忙着开始扎火把了。
他们把劈好的木块围在松树的树干周围,一圈一圈地围上去,今年是闰年,所以要围十三圈,一圈代表一个月,祈求全年都平安顺利。
围好后再把升斗插在最上面,再在火把上悬挂花红、梨子、铜钱等物,还要插上很多花花绿绿的小旗。
火把节的来源传说及习俗风情_节日习俗
火把节的来源传说及习俗风情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过节民族节期为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来源传说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
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怕外族的侵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次,汉族与白族发生纠纷,引起两族战争,白族王子用泥巴塑些泥人、泥马放在一个柜子里,每当敌人冲杀进来,王子便打开柜子,一念口诀,柜子里的泥人、泥马瞬间变成勇猛的将士,跟随白族王子与敌人拼杀,直杀得势力强大的敌人丢盔弃甲,才收兵回寨。
尽管这样,白族王子还是被敌人逮住了二十多次,每次被逮住就被拉出去问斩,可是每次都砍不死,他跑回来第二天照样威风凛凛地带领将士冲锋陷阵。
大家感到十分奇怪,谁也不知这其中的奥秘。
一次,白族王子又从虎口中逃回来,夫人为他接风洗尘,酒后便问:“夫君啊,你是英雄还是圣人,为什么被砍头二十多次都不死?”白族王子相信自己的妻子,就悄悄地告诉她:“夫人啊,神给我的头,用坚硬的刀是砍不死的。
要想叫我死,必须用狗肠子绑住我的双臂,用尖刀草杀我才会死,你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后来,敌人因杀不死王子,每次打仗都被王子的泥人打败,他们觉得长久下去,伤亡会更惨重,就想出一条毒计,出重金买通王子的妻子,知道了王子的致命弱点。
在一次交战中,王子不知道妻子出卖了他,仍橡往常一样奋勇拼杀。
这次战斗,他不幸又被敌人逮住,敌人真的用狗肠子绑住王子的双臂,拿尖草将王子杀死了。
王子遇难时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百姓们左盼右等不见王子胜利归来,便燃起火把四处寻找,找遍了村村寨寨、荒山野岭,还是找不到。
以后,白族人民为纪念王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大家就都点燃火把去寻找王子。
尽管找不到,却总抱着一个希望。
久而久之,便成为传统的白族火把节。
故事二:白牛献乳古时候,有一位白族老农饲养着一条白毛母牛。
这条母牛身体健壮,经常到人迹很少去到的深山老林里吃草,有时候还会爬上峭岩吃草,比岩羊都还灵巧。
后来,白母牛饱胎了,十个月后产下了一头小牯子。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简介_节日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节日这天,各村寨都要坚一把大火把,在上面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观看过大火把之后,各家各户的小孩耍玩小火把,并在大人的带领下,到田边园内用火把驱逐害虫,还在火把上撒把松香,以除害避邪,直至火把燃尽为止。
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水果和食物。
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赕诏主皮罗造的妻子柏洁慈善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
大理地区的火把节历史悠久,一说始于汉代,是纪念阿南夫人的;一说始于唐代,是纪念慈善夫人的;一说是纪念古代战争胜利的,众说纷法,各说其是。
根据史籍记载,火把节属于火崇拜,火把节古称“新火节”,因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理想和希望。
其始于时间,应在古代部落时期,古代先民取来火种,重新生火,目的是为了除旧布新,让火永不熄灭。
记载大理火把节最早的史籍是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是书《诸夷风俗》条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谓之躯攘。
”。
白族为什么过火把节火把节的风俗
白族为什么过火把节火把节的风俗火把节是云南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具有代表性,那么白族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族过火把节的起源传说,希望你会喜欢!白族过火把节的起源传说火把节是云南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具有代表性。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的周围,以示团结齐心。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通宵达旦。
火把节来临,无论男女老少,鄱要参加节日的各种活动。
男子主要是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爬杆等,妇女的活动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小伙子"敬酒"。
火把节也是彝族男女青年选择情侣的节日,人们在节日里接触、认识、谈情说爱。
火把节的高潮在夜晚,人们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和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照亮了茫茫黑夜,蔚为壮观。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到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惹怒了地上的一位叫包聪的大力士,双方决定以摔跤来分输赢。
他们搏斗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地上的大力士助威,终于打败了十大力。
恶魔发怒,放出各种害虫来糟踏人们辛勤种出的庄稼。
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把害虫全部烧死了,这一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鸡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彝族火把节以石林和楚雄两地最为隆重。
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
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
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
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讲大理故事,说人间传奇。
常常有外地朋友问,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其实这并非是哪个民族才有的问题。
在云南,白、彝、纳西、哈尼、傈僳、拉祜、普米等七个民族都过火把节。
节期于农历6月24日至26日,各民族日期不尽相同,过法和传说也各有特色。
白族火把节是6月25日,对于白族来说,这是个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
白天人们忙着扎制巨大的火把树,备办筵席,大宴亲朋,入夜则万人空巷地相聚火把树下,禳灾祈福,吹弹歌舞,彻夜狂欢。
其全民性、自发性无与伦比。
景象之壮观正如元代诗人文章甫描写的“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落人间”,年年如是,自古不渝。
白族的火把节何以如此隆重热烈?除了民族学方面的各种因素,核心是其中有个“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一位民族女英雄的追思和景仰。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白洁圣妃的故事。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洱海地区分布着蒙舍诏、蒙嶲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越析诏等六个部族小王朝。
他们本来各自都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各诏主也当任着各州刺使,受唐王朝剑南节度使管辖。
后来,蒙舍诏日渐强大起来,攻下了河蛮部族,诏主皮逻阁顿生吞并五诏的野心,图谋独霸一方,便用金银珠宝贿赂节度使王昱,得到朝廷默许。
当时的六位诏主都属同源同宗的远亲,日常素有往来,有一次皮逻阁应邓赕诏主皮罗邆的邀请赴邓川做客。
宴席间,他发现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美丽非凡,而且举止优雅,谈吐不俗,便产生了想要霸占为妻的欲望。
两个图谋联在一起,于是心生一计,在都城建了松明楼,以六诏的年节六月二十五日共同祭祖为名,邀请五位诏主赴宴,用一把火剪灭五诏。
话说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原系浪穹诏老诏主罗铎之女,自幼美丽善良,罗铎与邓赕诏主的父亲咩罗皮是好朋友,便将女儿嫁给邓赕诏主皮罗邆,因公主出身于浪穹宁湖之北,故又称为宁北妃。
这慈善公主宁北妃不但美丽善良而且聪慧贤淑,深爱着秉性忠厚的皮罗邆,一心辅佐他造福一方百姓,做个仁德之主。
此刻,接到蒙舍诏松明楼祭祖的请帖。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各民族火把节的来历与传说_节日习俗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各民族火把节的来历与传说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彝族、白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等部分小数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各民族的火把节都是源于对火的崇拜,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贵州的彝族则多在农历六月初六,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节期二至三天。
庆祝的方式及内容都很相似。
火把节的来历与传说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民间流传着各种传说故事,各民族也都有不同的说法,到底真实的来由尚有待考究。
在众多的传说中,摘录较被认可的几个列举。
1、彝族火把节的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
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
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
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2、彝族撒梅支系的传说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
3、彝族阿细支系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
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
白族节日习俗礼仪
白族节日习俗礼仪节日习俗传统节日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则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还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等其他的节日。
春节风俗白族的春节不以“腊八”节为起点,而是以立春为起点。
“立春”,白族俗称“代处”[dain cvnl],意为“打春”,也是夏历岁时第一个节气。
白族视立春为上年四时之终,下年四时之始。
民间有“迎春”和“打春牛”之俗。
旧时立春这天,县官率僚属耆绅着礼服至郊野的社稷坛,以五辛盘(俗称春盘)和春酒迎祭春帝与芒神,称为“迎春”。
祭祀毕,象征性地鞭打,俗称“打春”,衙役把泥塑春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块,放入处家田中,以祈庄稼避虫害,得丰收。
“打春”完毕,白乡人回到家中焚香静守,不出远门,以永一年四季平安,春节就这样开始了。
腊月三十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白语称“阳汪机”[yanp nga jix]或“斗己佳”[dop jit jia],即汉族的除夕节。
白族人视这一天为春节的重大节日,为了过好这个节日,以讲清洁卫生著称的白族人于腊月二十四日起就要拆洗铺盖、衣物,并要把家中里里外外扫除干净,谓之“凑巩”[co gonp],即除尘,寓意把一年苦愁扫除干净。
就在这天,白家人还要进行“送灶”[sonx zop],用饴糖祭灶君老爷,寓意封嘴,从此忌讲脏话、气话和不吉利的话,也有封住灶君老爷的嘴、不让他上天到玉帝那儿说坏话的说法。
年三十晚饭后必须洗脚,民间有“年三十洗脚,吃喝都赶着”的惬民谚,寓意年三十洗脚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比别人赶先。
除夕这一天,白族人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以自撰自写者为上,内容丰富,词藻高雅贴切,以显示门第、家风和情操。
凡家中当年无逝者均贴红联,若家中有丧事未满三年,则张贴绿色或黄色春联,以示春节对死者的追思和哀悼。
传统文化 ,彝族、白族火把节不同
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有关少数民族的节日:火把节。
提到火把节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名字,脑海里对火把节的投射都逃不过篝火晚会,但是火把节真的就只是篝火晚会般的狂欢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
大纲关于彝族、白族火把节的不同,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比较:火把节的时间、装饰道具、传说、风俗活动等。
在比较火把节之前,会简单介绍一下白族、彝族这两个名族,具体来说会讲到各民族的基本资料、衣、食、住、宗教等。
讲稿Ⅰ白族简介1、基本概况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昆明等地。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约为185万。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
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
如白族火把节传说《慈善夫人》,后面会具体讲到。
2、历史演变:先唐时代——原始白民族的预备期唐时期——白民族稳定共同体的形成期宋朝——白民族的成熟期南诏灭亡后,经过35年的三个迷你王朝后,大理国成立明清朝——白民族被同化明朝对白民族行了民族同化。
种族上则实行稀释政策。
明朝征服云南,焚毁了白族的历史文化书籍。
白族人丧失了文化遗产,白文因此灭绝。
民国时期——白族几近消失清末及民国时期,白族几乎失去了独立民族的身份新中国时期——白族意识的再唤醒1956年白族获得官方认可的民族身份。
大理成立自治州。
白民族的民族意识在濒临灭绝的条件下死而复生。
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和恢复。
总结: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了起起落落,但她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但是在当前社会大转型的情况下,白族又面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
记得当时问过一个当地的导游阿姨,既然没有文字怎么去传承他们的文化;“口耳相传”,这就是她的答案,看得出她对此很乐观。
杨昊3101中国民族节日(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 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 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漫山遍野奔驰,人们 游行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 “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节日当天,人们停止一切生产劳作,男女老少都 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竖大火把的地点,或村 中广场,或本主庙、古戏台前,大青树下,在热 闹的唢呐鼓乐声中,人们忙着扎制大火把,老爷 爷们演奏洞经古乐,老奶奶们齐声念诵经文。当 家妇女便要带着孩子备上盐、米、酒、茶到田间 焚香祝祷,祝愿五谷丰登。
每个村寨或片区都要共竖一株大火把,砍好一棵五、六丈高的火把树,通体用柴禾或 竹子捆扎,插满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红香,再挂上梨串、苹果、海棠等,称之为“火把 果”。顶端还要饰以火把节的大型标志物——“连升三级”的“升斗”,上书“国泰民 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升斗”顶端彩旗飘飘,拱托着一支振翅欲飞的白鹤。竖火 把之前,先由老人们以“三牲九礼”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火把竖好后,暮色降临 时,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唢呐鼓乐队的护送下从本主庙取来火种将火把点燃。
组长:
杨昊, 组员: 邵之瑜
很久很久以前,在哀牢山的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大妖魔,它身长八丈,头大如斗,獠牙似尖刀,爪子一尺 多长,它常在彝族人居住的山寨中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它经常把山寨中漂亮的姑娘抢去做媳妇,而且每天要吃三 对活人的眼睛,如达不到它的要求,就会降祸于各村寨,让人们得一种怪病,让人全身腐烂,臭味熏天,使人想死 不能,欲活不成,周围的彝族百姓为之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但因为魔王法力强大,众百姓无可奈何,每天只 好收拾没有眼睛的尸体或未死的残人,真是目不忍睹。 人们在喏吒王的淫威下度日如年,人人自危,不知什么时候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有一天寨中头人对大伙说:“乡 亲们,我们不能这样等着死吧!只有除掉妖魔,我们才有活路。”大家异口同声说:“请头人想想办法,救救我们 吧!”头人答应了大家的请求,决心除去喏吒王。他组织了一帮年青胆大、身体强壮的青年人,带上长矛、大刀、 火药,潜入喏吒王住的山洞里,只见那魔怪,恶眼圆睁,恰似两盏大灯。为了除害,勇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把长矛 大刀使劲投向喏吒王,谁知,喏吒王一点反应也没有,原来魔怪皮子太厚,长矛刀箭根本伤不了它,只好象给它搔 痒而已。头人又指挥大家把火药放在喏吒王身下,点燃引线“轰”一声巨响,喏吒王被炸了一个翻身,这下可把它 惹怒了,它张开那血盆大嘴,猛吸一口,将洞里洞外的人都吸入口中,成为它当天的腹中美餐了。 魔怪未被除掉,还吃了很多人,人们绝望了,被逼得逃命他乡。所以,这里原本人丁兴旺的彝乡变得人烟稀少,农 田荒芜,村落破败。 在这危难的时期,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从下江(古时指景东一带)走来了一位道人,他清风道骨,一身正气,身着 黑衣道袍,手握降魔杖,身后背着一个小竹篮,走进村寨,只见一幅破败景象,人烟极少,偶尔见人一问,得知妖 魔作祟。道长下决心为民惩治妖魔,他放下小竹篮,取出斩妖剑,在竹篮上贴上符章,举剑念咒语,不到一个时晨, 顿时飞沙走石,山崩地裂,只见喏吒王急急忙忙跑来,又哭又叫,悲哀地跪在小竹篮边,身体越来越小,道长用手 捏住魔怪的身子,骂道:“你这个畜牲,为何在此地害人,今天你受罪的日子到了。”说完,道长把喏吒王放进小 竹篮中,背到巍山和南涧交界处的太极山下,囚在一个岩洞中,使它永不得出山害人,只让它在每年农历6月25日 从岩洞中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当地的彝族百姓们恨透喏吒王,每当它探头往外看时,人们都要抬着火把,洒着松香, 漫山遍野地喊叫着:“烙!烙!感谢老道长,烧死喏吒王……”千万人的火把照亮天地,万千人的喊声震天动地,几年 后的农历6月25日晚,喏吒王被吓死在洞中,人们更加兴高采烈,奔走相告,点起火把,烧起篝火,唱起山歌,跳 起舞蹈,庆祝妖怪的死亡,欢呼彝山的安宁。所以火把节就这样形成,并一年年一代代地传下来,一直传到现在。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白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
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怕外族的侵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次,汉族与白族发生纠纷,引起两族战争,白族王子用泥巴塑些泥人、泥马放在一个柜子里,每当敌人冲杀进来,王子便打开柜子,一念口诀,柜子里的泥人、泥马瞬间变成勇猛的将士,跟随白族王子与敌人拼杀,直杀得势力强大的敌人丢盔弃甲,才收兵回寨。
尽管这样,白族王子还是被敌人逮住了二十多次,每次被逮住就被拉出去问斩,可是每次都砍不死,他跑回来第二天照样威风凛凛地带领将士冲锋陷阵。
大家感到十分奇怪,谁也不知这其中的奥秘。
一次,白族王子又从虎口中逃回来,夫人为他接风洗尘,酒后便问:“夫君啊,你是英雄还是圣人,为什么被砍头二十多次都不死?”白族王子相信自己的妻子,就悄悄地告诉她:“夫人啊,神给我的头,用坚硬的刀是砍不死的。
要想叫我死,必须用狗肠子绑住我的双臂,用尖刀草杀我才会死,你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后来,敌人因杀不死王子,每次打仗都被王子的泥人打败,他们觉得长久下去,伤亡会更惨重,就想出一条毒计,出重金买通王子的妻子,知道了王子的致命弱点。
在一次交战中,王子不知道妻子出卖了他,仍橡往常一样奋勇拼杀。
这次战斗,他不幸又被敌人逮住,敌人真的用狗肠子绑住王子的双臂,拿尖草将王子杀死了。
王子遇难时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百姓们左盼右等不见王子胜利归来,便燃起火把四处寻找,找遍了村村寨寨、荒山野岭,还是找不到。
以后,白族人民为纪念王子,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大家就都点燃火把去寻找王子。
尽管找不到,却总抱着一个希望。
久而久之,便成为传统的白族火把节。
故事二:白牛献乳古时候,有一位白族老农饲养着一条白毛母牛。
这条母牛身体健壮,经常到人迹很少去到的深山老林里吃草,有时候还会爬上峭岩吃草,比岩羊都还灵巧。
白族的传统风俗
白族的传统风俗
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
以下是一些白族的传统风俗:
1. 饮酒文化:白族人喜欢饮酒,举办各种宴会和聚会时,都会邀请亲朋好友共饮美酒。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技艺,如著名的三月三白酒。
2. 节日庆典:白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
泼水节是白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用水彼此洒水,象征一年的顺利和洗去不吉利的事情。
3. 歌舞表演:白族有着独特的舞蹈和音乐表演艺术。
他们喜欢跳跳舞、草鞋舞等,舞姿优美、动作翩翩。
4. 传统服饰:白族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男性通常穿着白色上衣和黑色裤子,头上戴一顶圆形的黑色帽子;女性则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袍,脚上系着布鞋。
5. 婚礼习俗:白族的婚礼非常庄重,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准备三个拜帖,分别拜父母、拜长辈和拜岳父母,寓意着尊重和感恩。
6. 纳彩礼习俗:白族人纳彩礼时,通常会送一些当地特色的礼品,如黄米、鸟蛋、鸡蛋、纸钱等。
这些礼品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丰收的意象。
这些传统风俗展现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们对家庭、友情和社区的重视。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导读:火把节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各地少数民族地区就热闹非凡,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庆祝,那么火把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不同民族之间有着怎样的习俗差别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
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
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
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
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6月25、26、27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
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
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
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关于火把节的介绍
关于火把节的介绍
在我们这儿,火把节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
这个节日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好多民族都特别重视的节日呢。
每到火把节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白天,大家就开始忙活着各种准备工作。
小孩子们呢,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欢快的小兔子。
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晚上啦。
人们会把早就准备好的火把点燃。
那火把呀,在黑夜里就像一条条燃烧的巨龙,特别壮观。
大家举着火把,在村子里的小道上穿梭,一边走一边大声呼喊着一些祝福的话。
火光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彤彤的,那笑容啊,比火把的光还灿烂呢。
这时候,还有好多好玩的活动。
比如说摔跤比赛,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都想在这个时候展示自己的力量。
他们在场上扭打在一起,周围的人就大声地加油助威,那声音,感觉都能把天都震破了。
还有跳舞呢,男女老少都加入进来。
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欢快地跳着。
那舞步啊,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只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想怎么跳就怎么跳。
那种自由又欢乐的氛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在火把节这一天,大家还会做很多特色的美食。
像坨坨肉啊,那味道,咬上一口,满嘴巴都是肉香。
还有荞饼,有着独特的香味。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一边吃一边讲述着过去一年的故事,有欢笑,也有感动。
火把节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每一年的火把节,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爱的氛围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这就是火把节,一个充满魅力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的传说相传,火把节的由来与诸葛亮有关。
很久以前,云南维西地区的百姓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
有一年,诸葛亮率兵来到这里。
在一次庆祝战胜大鬼主(古代彝族奴隶主)的酒席上,诸葛亮了解到当地百姓不会耕种水稻,他就率领大家刨土、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同时派人去四川拉稻种。
一天夜里,诸葛亮得悉去拉稻种的人马被瘴气和黑暗困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便决定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迎接运送稻种的汉兵,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了。
以后每到这一天,当地人就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幸福的日子。
火把节的来历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
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
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日由来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
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火把节有什么习俗火把节有什么习俗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等等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节是很多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火把节有什么习俗,希望有所帮助!火把节的来历及传说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
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节日:火把节(中国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以彝族和白族过得最隆重和认真。
大理地区的白族过六月二十四日,彝族过六月二十五日。
节日这天,各村寨都要坚一把大火把,在上面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观看过大火把之后,各家各户的小孩耍玩小火把,并在大人的带领下,到田边园内用火把驱逐害虫,还在火把上撒把松香,以除害避邪,直至火把燃尽为止。
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水果和食物。
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赕诏主皮罗造的妻子柏洁慈善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
大理地区的火把节历史悠久,一说始于汉代,是纪念阿南夫人的;一说始于唐代,是纪念慈善夫人的;一说是纪念古代战争胜利的,众说纷法,各说其是。
根据史籍记载,火把节属于火崇拜,火把节古称“新火节”,因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理想和希望。
其始于时间,应在古代部落时期,古代先民取来火种,
重新生火,目的是为了除旧布新,让火永不熄灭。
记载大理火把节最早的史籍是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是书《诸夷风俗》条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谓之躯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