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击实试验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毕业论文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

25 河雷公路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基层质量控制摘 要:河雷公路沿线有丰富的天然砂砾材料,为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利用资源,经过试验 研究,确定了路面基层的合理碎石用量,提出了施工压实度控制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稳定基层;试验研究;压实度控制0 前言河雷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全长27.55km ,设计路面结构形式为5cm (AM —20I )沥青碎石+20cm 水泥稳定砂砾掺碎石基层,路面宽12m ,设计累计标准轴次1.25×106。

基层7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2.8Mpa 。

该公路沿线河床开阔,河床砂砾材料储量较丰富。

施工单位在材料调查时,用19mm 方孔筛对砂砾进行控制性过筛,利用筛余材料作为水稳基层组成骨料,粒径大于19mm 的砂砾材料用作路面垫层。

经试验,筛余混合料的水稳砂砾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仅为2.3Mpa ,强度未能达到规范要求。

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为了能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造价,根据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试验规程,我们进行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掺碎石和施工压实度控制试验研究。

通过一系列室内外的实验,提出了水稳砂砾适当掺加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得到了合理的碎石掺量和施工压实度的控制方法。

1 合理的碎石掺量试验研究材料颗粒分析试验与基层组成设计。

在市局试验检测中心做击实试验,得出基层中各种碎石含量对应的最大干容重与最佳含水量。

1.1砂砾颗粒分析对19㎜以下材料进行颗粒分析,结果如表1。

1.2碎石颗粒分析河雷公路沿线有3处石灰岩矿,储量极为丰富。

利用19mm 孔径控制性过筛,筛余部分用做沥青碎石面层,大于19mm 材料,用于掺加水稳砂砾基层。

经对19mm 以上的部分进行颗粒分析,结果如表2。

1.3混合料级配调整对上述的砂砾和碎石进行级配调整,使之符合水稳基层现行规范所要求的级配(见下表3)。

经调整,要符合规范的级配范围,碎石用量不可超过45%、砂砾用量不低于55%。

1.4碎石用量确定1.4.1根据级配确定。

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

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

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土的压实效果与压实时的含水量有关。

土在最佳含水量(wop)时压实填料,可以获取最经济的压实效果和达到最大密实度。

最佳含水量是一相对值,压实功能的大小和土的类型而异,所施加的压实功越大,压实土的细粒含量越少,则最佳含水量越小,而最大密实度越高。

因此,最优含水量指的是对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击能量下达到最大密实状态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施工中很难到达最优含水率,因此,在回填土施工中并不要求达到最优含水率,而是用“压实系数”来控制回填土质量。

一般影响土压实的因素有这几种:压实力,含水量和土的厚度。

那么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干燥的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易压实,含水量大了,那么土的压缩性就大,强度就低了。

在最优含水量的条件下,土可以获得最大的重力密度。

各种类型的的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重力密度都由击实试验取得。

对于干密度,就是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干密度)来控制土的夯实标准。

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___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___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过程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在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常将填土夯实。

夯实土样是最简单易行的土质改良方法,土样经夯实后,土体变得密实又坚硬,对工程很有利,所以工程上利用干密度作为夯实的质量检验指标。

室内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选择填土密度、夯实次数等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关键词:击实试验压实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例如修筑道路、堤坝、飞机场、运动场、挡土墙、埋设管道、建筑物地基的回填等。

为了提高填土的强度,增加土的密实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通常用分层压实的办法来处理地基,通过对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研究来提高土的击实效果。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室内击实试验来测得,室内击实试验采用击实仪法,是用锤击实土,使土密度增大,测定土样在一定压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作为选择填土密度、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或夯实次数以及压实工具等的主要依据。

试验时将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同一种土,配制成若干份不同含水率的试样,用同样的压实能量分别对每一份试样进行击实后,测定各试样击实后的含水率w和干密度ρd,从而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此关系曲线称为压实曲线,如图1所示。

在压实曲线上的干密度的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与之相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它表示在击实功能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图1 压实曲线目前国内常用的室内击实试验方法有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

轻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库、堤防、铁路路基填土;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填土和机场跑道等。

标准击实实验

标准击实实验

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1mm,击锤质量为2.5kg,落距为305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1.6kJ/m3;分3层夯实,每层25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击实筒内径为152mm,筒高116mm,击锤质量为4.5kg,落距为457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3m(其他与轻型击实相同);分5层击实,每层56击。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图6-1):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天平:称量为200g,感量为0.01g;称量为2kg,感量为1g;(3)台秤:称量为l0kg,感量为5g;(4)推土器;(5)筛:孔径为5mm;(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图6-1 击实仪四、操作步骤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对于重型击实试验为50kg。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5mm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20mm的筛(重型击实试验),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5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一次相差为2%,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按式(6-1)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1(000w w w m m w -⨯+= (6-1)式中,w m 为所需的加水量(g);0m 为风干土样质量(g);0w 为风干土样含水率,按小数计;w 为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小数计。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击实试验GB/T 50123-1999)一、分类和试验范围:本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二、击实功率: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2684.9KJ/m3。

三、设备要求:1.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电动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轻型53.5°,重型45°)均匀分布的装置(重型击实仪中心点每圈要加一击)。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台秤:称量10g,最小分度值5g。

4.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m。

5.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四、试样制备方法: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g(重型为50kg),风干碾碎,过5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本标准第3.1.6条4、5款的步骤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2 湿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筛(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五、试验步骤:击实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分析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分析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分析作者:陈松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0期摘要:本篇文章基于土的击实试验,测定试验目标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了确保这两项参数的准确性,应在具体操作中确定击实标准和击实方法。

本篇文章基于此,首先进行简要的击实试验概述,然后分析影响击实试验结果的各项因素。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前言:常规土建工程中,填土的压实度是路基质量的关键参数。

对于需要填土操作的工程来说,特别注意它的透水性和压缩性。

按照在这方面的国家相关规定,需要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在工程中采用哪种碾压方法、夯击力度。

在这项试验中,需要特别注意两个参数,即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要保证它们的准确性。

1击实试验概述在我国最为常用的击实试验方法,主要有轻型和重型两种,其中前者的试验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后者主要用于道路工程建设。

试验方法参照我国《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土工试验规程》。

这种试验主要对土体进行夯击,以此打散原有的土体结构,实现土粒重新排列,提高土体的压实率,降低孔隙率,通过这样的操作保障工程用土的稳定性、承载力。

含水率与干密度呈现一定关系,因此在试验中要注意击实功能大小。

此外,土体原本的干密度、试验方法也会影响试验结果,为了避免在这过程中出现误差,需要尽可能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此保证试验结果精确度。

2击实试验准备以及最大干密度和含水率因素分析2.1击实所需设备以及操作步骤试验所需设备以及仪器的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除了表1所示的设备之外,还有烘箱、喷水设备、碾土器、推土器、修土刀。

关于土样制备,要求其重量小于20kg,将土壤自然风干或采用相关仪器进行烘干处理后,采用孔径5mm 的筛拌匀,然后按照每份2.5kg一份的要求分成5份,估计这些土样的最优含水率,每一份含水率相差2%,以此为一组。

按照上述步骤,由此得出一份最接近最优含水率的土样[1]。

关于试验的操作步骤,主要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将土样(600g~720g)装入击实筒内进行夯击操作,要求在这个过程完成后,土样高度仍大致相同,并且每层交接面刨毛。

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之南宫帮珍创作本试验的目的,是用轻型击实方法,或某种击实仪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测定土的含水量与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该土的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料。

粗、细、混合料中如粒径大于5mm的土重小于总土重3%时,可以不加校正。

在3~30%范围内,则应用计算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校正。

一、轻型击实法(1)仪器设备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①轻型击实仪:技术性能为:锤质量2.5kg;锤底直径51mm;落高305mm;击实筒:直径102mm,高度116m,容积m3;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1.6kJ/m3(分三层击实,每层25击)。

②天平:称量200g,感量;称量2000g,感量1g。

③台称:称量10kg,感量5g。

④筛:孔径5mm。

⑤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及保湿设备等。

(2)操纵步调①将代表性的风干或在低于60℃温度下烘烤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或碾土机械碾散,过5mm筛拌匀备用,土量为15~20kg。

②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按土的塑限估计其最优含水量,选择5个含水量,依次相差约2%,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优含水量。

所需加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m——所需的加水量(g);m0——含水量ω0时土样的质量(g);ω0——土样已有的含水量(%);ω1——要求达到的含水量(%)。

③按预定含水量制备试样。

称取土样,每个约2.5kg,分别平铺于一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的水量,稍静置一段时间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盛样器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对高塑性粘土(CH)不得少于一昼夜,低塑性粘土(CL)可酌情缩短,但不该少于12h。

④将击实仪放在坚实底面上,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g(其量应使击实后试样略大于筒高的1/3)倒入筒内,整平其概况。

并用圆木板稍加压紧,然后按25击击数进行击实。

击实时击锤应自由铅直落下,落高为305mm,锤迹必须均匀分于土面,然后装置套环,把土面刨成毛面,重复上述步调进行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击实,击实后超出击实筒的余土高度不得大于6mm。

路基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数值分析方法

路基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数值分析方法

路基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数值分析方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比值。

1、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

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6%,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4%,150cm以上应不小于93%;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80cm应不小于96%。

由于土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土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不同性质土的最大干密度确定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击实法适用于细粒土,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

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土的性质选用干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

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土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

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

影响击实试验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因素分析王红博发布时间:2021-09-14T07:05:53.66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7期作者:王红博吴帅屈旭宁王伟张强[导读] :本文针对击实试验过程中可能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行分析的角度是土样多次使用及试样分层高度和试样的均匀性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王红博吴帅屈旭宁王伟张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本文针对击实试验过程中可能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行分析的角度是土样多次使用及试样分层高度和试样的均匀性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土工击实标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影响条件;土样多次使用;分层高度;试样均匀性引言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将土当做回填材料是十分常见的,那么填土的压实问题就不得不进行面对,举个例子:在公路、运动场、路基、飞机场等地方,为了增强用作回填物的承载能力,提升土质的整体密实度,减弱其压缩能力和透水能力,应该根据施工工艺或图纸设计要求,使用重锤夯实、机器滚动压实或者是通过振动等技术来将填土进行相应的压实,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正常情况下,采用最大干密度来对土的击实程度来进行表示,而相应的击实情况下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率便是最佳含水率。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了解回填土击实特征最有效最实用的方式是室内的击实试验,试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因此基于这两个数据,可以了解土壤的压实特性。

有两种类型的室内压实试验,一种是轻型击实试验,另一种是重型击实试验。

下面便利用了一个实际的工程作为例子,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 影响条件击实顾名思义就是对土进行类似于压实的操作。

具体是指,借助一些外物的力量或者是其他的击实能量,让土颗粒的排列变的更加的规范整齐,达到土颗粒之间的缝隙缩小的效果,而密实度也随之增加,这样回填土的硬度和密度才会符合标准要求。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探讨_张志权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探讨_张志权

第21卷 第2期 2004年6月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Jour 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Arch.&Envir.Science Edition)Vo l.21 No.2Jun.2004文章编号:1001-7569(2004)02-0007-04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准确性探讨张志权1,王志勇2(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2.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8)摘 要:对土的压实原理做了简单论述,同时还提出了提高击实试验结果准确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介绍了击实规范中规定的击实标准及在实际工作中击实方法的选择;对试验时采用不同土样制备方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进行了比较和较透彻的理论分析;对击实功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做了一定的试验研究。

同时,关于余土高度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提出余土高度控制在3mm以内得到的结果比较理想,而且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产生的偏差,提出借助Ex cel或插值函数计算法来处理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数据。

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准确性中图分类号:TU411.99 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precision of biggest dry density and optimum water contentZH A N G Zhi-quan1,WA N G Zhi-y ong2(1.Scho ol o f Civil Engineer ing,Chang'an U niv ersit y,X i'an710061,China;2.Institute o f the First Hig hwa y Surv ey and Design o f China,Xi'an710068,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compaction test w as simply discussed.Besides,several pr oblem s on pr ecision in the indoor s co mpactio n test w ere putted up and discussed.The com paction standards and the selection of com paction standards in actual w or k w er e simply intro duced;the big gest dry density and optimum w ater content for different method o f prepared soils were co mpar ed and analy zed;based on the test,the influence for the big gest dry density w as studied.M eanw hile,about the height of mo re soil,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result w ould be pr oper if the heig ht can be under3mm to decrease the manual err or for the big gest dry density and optimum w ater content,finally w e should deal w ith the result thro ug h Microso ft Ex cel or interpo lation function.Key words:com paction test;the biggest dry density;optimum w ater;precision0 引 言土的人工压实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经济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土的工程性质,以提高其抗剪强度,降低其压缩性及渗透性,满足工程的要求。

土工击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土工击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各种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大致在什么范围
一、采用不同的击实方法,其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是 有一定差异的,一般而言,重型比轻型击实试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 平均提高约9.9%,而最佳含水量平均降低约3.5%(绝对值)。即击实功 能愈大,土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愈高。另外,采用 重型击实标准后,土基压实度至少可增加6%,而处理过后的土层强度 可以提高32%以上。
砾砂
10-1
粉砂
10-3 ~ 10-4
砾石
>10-1
细砂
10-3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2-5
土类 k(m/s) 土类
k(m/s)
土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粘土 <5×10-9 粉质粘土 5×10-9~10-8
粉土 5×10-8~10-6
粉砂 细砂 中砂
10-6~10-5 10-5~5×10-5 5×10-5~2×10-4
粗砂 砾石 卵石
k(m/s) 2×10-4~5×10-4
5×10-4~10-3 10-3~5×10-3
详细范围值如下: 1、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8~12;最大密度(kN/ m3)为:1.8~1.88。 2、亚砂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9~15;最大密实度(kN /m3)为:1.85~2.08。 3、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6~22;最大密实度(kN/ m3)为:1.61~1.8。 4、亚粉土:最佳含水量(按重量计)%为:12~20;最大密实度(kN /m3)为:1.67~1.95。
二、一般情况下,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时,土的最佳含水量对于黏性 土约相当于塑限的含水量;对于非黏性土则约相当于液限含水量的0.65 倍。
表2-1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

标准击实试验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文档资料

标准击实试验测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文档资料

II1 5 4.5 45 10 12.7 997 5 27 2687.0
25
II3 5 4.5 45 15.2 12
2177 3 98 2677.2
38
1
3)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01g。 台秤:称量10g,感量5g。 圆孔筛:孔径38 mm、25mm、19mm、5mm各一个。其他工具设备。
图1 大击实仪
实验1标准击实试验1目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方法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方法3仪器设备天平
实验1
1)目的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方法
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
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方法
类锤 锤 落
试筒尺寸
层 每 击实功 最大
底质 直量
内径 高 容积


粒径
径 别 (cm)
(kg)
高 (cm)
(cm) (cm) (cm3) 数 数 (kJ/m3) (mm)
4
5)击实试验
(1)将试筒组装好后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土样分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小筒分5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400~500g; 大筒分3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800~900g。
(2)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击实,击完一层后进行拉毛处理,再进行下一层 击实,直到完成击实工作。
注意最后一次击实土样顶面应满足以下条件: 小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5mm;大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6mm。 (3)用修土刀对击实筒顶面进行修整,直到将顶面修平为止。 (4)称重,之后进行脱模,取中部土样进行含水量试验。 (5)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土样击实工作。
5
6)试验结果处理
每次击实试验得到的含水量和湿密度,每次试验得到的干密度: d=s/(1+0.01W)

击实试验测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测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人工击实试验一、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不同含水量的土体进行标准击实,使土体在夯实功作用下达到密实,从而测定出各种状态下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击实曲线,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二、实验原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本试验采用轻型击实)三、实验装置1. 标准击实仪(手动):RJS —ⅡAa.击实锤:mm 51φ、锤重2.5kg ,落高H=305mmb.击实筒:mm 102φ、h=116mm 、V=948mm2. 名称:10kg ,感量5g3. 其他设备:烘箱、干燥缸、天平、取土器(千斤顶)、土样筛、拌盘、子铲、量杯、削土刀等四、实验步骤1. 试验前准备工作:a. 备料(干土法和湿土法):干土法取代表性土样风干、碾碎、过5mm 筛,用四分法取筛下土样约10kg ,并测0ωb. 称取3kg 土样5份,分别加入不同的含水量(按2%的比例递增),拌匀后焖料24h 备用c. 将击实筒内涂一薄层凡士林,以利脱模。

2. 实验操作步骤:a.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次装入筒内,每次试样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每层击27下,击实锤应自由垂直下落,锤迹应均匀分布在土样表面。

每层击实后,将层面“拉毛”,以利于层间结合,然后再装入套筒。

b. 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试样击实后,试样不应当高出自筒顶面5mm ,且不能低于筒面。

c. 用削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利,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筒+湿土重1m 准确至1gd.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15—20g ,测其含水量(精确至0.1%),然后擦净击实筒,称筒后量2m ,准确至1g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1.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湿密度:V m m 21-=湿ρ (3/cm g ) 2.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i dωρρ01.01+=湿3. 取两次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含水量的测量值4. 绘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大含水量。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要点(击实试验GB‎/T 50123-1999)一、分类和试验范‎围:本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二、击实功率: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应为26‎84.9KJ/m3。

三、设备要求:1.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电动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轻型53.5°,重型45°)均匀分布的装‎置(重型击实仪中‎心点每圈要加‎一击)。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台秤:称量10g,最小分度值5‎g。

4.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 m。

5.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四、试样制备方法‎: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g(重型为50k‎g),风干碾碎,过5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本标准第‎3.1.6条4、5款的步骤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2 湿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筛(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发布者:中煤30处王玥明中煤三建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李桂云发布时间:2006-11-17 10:29:00内容摘要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数值分析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基础回填及公路填方路基工程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回填土压实度的主要判定指标。

规范推荐通过绘制- 曲线图的求解方法,实验数据计算而得数据大多是离散的,因而曲线的任意性空间较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人为误差,不能绘制出合理的标准曲线,本文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方程并绘制逼近曲线,从而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前言压实度是控制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并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做标准击实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的规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根据击实试验结果,手工绘制- 曲线图,按曲线的峰值点来确定。

而此项试验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往往因不同试验人员的经验、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绘制比例等,导致求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结果差异较大,得出的标准密度往往偏离其真实值,以至于施工中出现压实度总是不合格或压实度大于100%的现象。

不能正确指导施工,从而引起质量事故。

笔者结合工程实例, 对上述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和绘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值分析原理和工科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提出了按最小二乘原则确定对应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从而为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依据,并给示例进行计算。

1 击实试验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分析1.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及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的峰值点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图#).如果曲线不能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但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同一组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也可以绘制不出明显的峰值点,这样将导致不同的人在处理数据时对是否需要重做或补点有不同的判断.同时,同一组试验数据,不同的人会绘制出不同的曲线,导致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产生偏差,而这些误差正是在处理数据时无法避免的。

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第三节施工检(试)验报告目录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19)土壤(轻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20)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 (221)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 (222)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224)填石路堤弯沉测定检验报告 (226)填石路堤弯沉测试记录表 (227)粗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28)细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31)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混合料掺配试验报告 (233)水泥稳定土击实试验报告 (23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试压报告 (235)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236)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237)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238)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239)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0)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1)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检验报告 (242)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3)混凝土试块抗渗检验报告 (244)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24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6)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7)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汇总表 (24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 (249)钢筋焊接检验报告 (250)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汇总表 (251)表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取土地点:土壤种类:落距:45cm 每层击数:98 击锤质量:4.5kg审核计算试验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施工单位:取土地点:土壤种类:审核计算试验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击实种类:试验日期:审核:试验:计算: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报告编号:测试中心盖章:批准:审核:测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224有关说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对填石路堤压实密度以试验路段来确定。

我们根据台州地区填石路堤的大量工程经验,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如下:η=1-ρd/G(η-孔隙率;ρd-填料干密度;G-填料视密度)例:凝灰岩填石路堤的填料干密度ρd=20.1kN/m3; G=26 kN/m3则η=1-ρd/G=1-20.1/26=22.7%。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运结构与地基-基础练习题-第三部分-3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水运结构与地基-基础练习题-第三部分-3

[单选题]1.试验室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标准击实法,如增大实际击实功,则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会有什么变化:()A.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量变大B.最大干密度不变,最佳含水量变小C.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量不变D.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量变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材P369页,由图可知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为二次抛物,当增加击实功,干密度变大,含水率变小[单选题]2.为了确保击实试验成果的准确度,标准中规定试样击实后的余土高度不得超过:()A.5mmB.6mmC.10mmD.20mm参考答案:B[单选题]3.击实试验中,至少应制备的不同含水量试样为()个。

A.3B.4C.5D.6参考答案:C[单选题]4.土样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A.5mm土、20mm粘性土B.5mm、40mmC.20mm、40mm土D.5mm粘性土、20mm土参考答案:D[单选题]5.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比较,试验结果()。

A.ρdmax大,ωopt大B.ρdmax小,ωopt小C.ρdmax大,ωopt小D.ρdmax小,ωopt大参考答案:C[单选题]6.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土,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比轻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A.ρ重>ρ轻B.ρ重<ρ轻C.ρ重=ρ轻D.无规律参考答案:A[单选题]7.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dmaxB.ωρC.ωρdD.ωpρ参考答案:A[单选题]8.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土,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比轻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的大小关系是()。

A.ω重>ω轻B.ω重<ω轻C.ω重=ω轻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单选题]9.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的本质区别是()。

A.击实次数B.击实锤重量C.击实筒大小D.击实功能参考答案:D[单选题]10.在击实实验中,()。

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他含水率对应干密度较小D.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所对应的含水率最小参考答案:C[单选题]11.测定细粒土的渗透系数,一般采用()试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仪器设备
天平:感量0 01g 天平:感量0.01g。 台秤:称量10g,感量5g。 台秤:称量10g 感量5 10 圆孔筛:孔径38 mm、25mm 19mm mm、 mm、 mm各一个 其他工具设备。 各一个。 圆孔筛:孔径38 mm、25mm、19mm、5mm各一个。其他工具设备。
图 1 大击实仪
用击实试验结果得到试验土体待定参数方程, 用击实试验结果得到试验土体待定参数方程,对W求导。 求导。 /dw=0 得到试验土体最大干密度ρ 和最佳含水量w 令dρd/dw=0,得到试验土体最大干密度ρdm和最佳含水量w0
图 2 小击实仪
图3
击实锤
4)试样准备
试样用量: 试样用量: 标准击实试验至少进行5次不同含水量击实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至少进行5次不同含水量击实试验,每次击实试验需要使用 的试样: 的试样: 小筒为3kg,大筒为6.5kg。 小筒为3kg,大筒为6 kg。 试样准备: 试样准备: 可以采用干土法或湿土法。 可以采用干土法或湿土法。 土样过5 mm筛 加水,每个试样含水量控制相差2% 3%,闷料6 24h 2%~3% 24h后进 土样过5 mm筛,加水,每个试样含水量控制相差2% 3%,闷料6~24h后进 行击实试验。 行击实试验。
6)试验结果处理
每次击实试验得到的含水量和湿密度,每次试验得到的干密度: 每次击实试验得到的含水量和湿密度,每次试验得到的干密度: ρd=ρs/(1+0.01W) ρ ( ) 绘制成干密度—含水量曲线, w曲线: 绘制成干密度 含水量曲线,即ρd—w曲线: 含水量曲线 ρd=aw2+bw+c 式中 待定系数。 a、b、c—待定系数。 待定系数
5)击实试验
(1)将试筒组装好后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土样分层装入。 )将试筒组装好后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土样分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小筒分 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为400~500g; 层装入, 每层装土量:小筒分5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 ; 大筒分3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 大筒分 层装入,每层装土量为800~900g。 层装入 。 (2)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击实,击完一层后进行拉毛处理,再进行下一层 )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击实,击完一层后进行拉毛处理, 击实,直到完成击实工作。 击实,直到完成击实工作。 注意最后一次击实土样顶面应满足以下条件: 注意最后一次击实土样顶面应满足以下条件: 小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5mm;大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6mm。 ;大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 小筒高于筒顶面应小于 。 (3)用修土刀对击实筒顶面进行修整,直到将顶面修平为止。 )用修土刀对击实筒顶面进行修整,直到将顶面修平为止。 (4)称重,之后进行脱模,取中部土样进行含水量试验。 )称重,之后进行脱模,取中部土样进行含水量试验。 (5)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土样击实工作。 )重复以上试验步骤,直到完成所有土样击实工作。实验源自 实验1 标准击实试验1)目的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方法
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方法
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方法 试 筒 尺 寸 层
锤 锤 落 击实功 最大 每 底 质 粒径 层 内径 高 容积 直 量 击 径 高 数 (cm) (cm) (cm3) 别 (cm) (kg) (cm) 数 (kJ/m3) (mm) II1 5 4.5 45 10 12.7 997 5 27 2687.0 25 II3 5 4.5 45 15.2 12 2177 3 98 2677.2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