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

合集下载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有感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有感

楼锡德 (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东阳 322100)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核心理念。

读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回首自身三十余年思想品德课教学、教研的经历,这一理念再次清晰地浮现于眼帘。

是的,
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也应该从这里开始,追求
与往昔不一样的精彩吗?!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实践者,怎样做才能追寻到不一样的精
彩呢? 1,追求不一样的精彩,教学目标上就不能短斤缺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校是传播科学理论、传播真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

思想品德课的课程
性质和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和能力的培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寓于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之中。

通过教学以帮助学生价值
定向和人生奠基,为他们的
楼锡德 (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东阳 322100)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核心理念。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 0 1 1 版课程标准 去掉了抽象的 “ 社 会主 义”要求 , 增加了 “ 热爱家 乡,关注农村孩子”的内容以及内容主
题 跨学 段 的要 求 ,这 些改 变均 反映 了 课程 标 准尊 重 学生 的 身心 发 展特 点 而做 的 恰 当调 整 。具体 列 举 说明 如 下 :
在 课程 目标 部分 ,由实验稿 “ ……为成 为具 有爱 实验稿没有在课程内容 中设置对应的学段要求 ,而 心 、责任心、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 且不是所有的课程 内容都有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2 0 1 1
格 公 民 奠 定 基 础 ”改 为 “ …… 为 成 为 具 有 爱 心 、责 任 版 的这个变化 ,使得各项课 程内容有 了对应的学 段分 心 、良好的行 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公民奠定基 础” ,去
级 ,更方便教材编写者具体把握相关内容在各个年级的 掉了 “ 社会主义合格 ”的定语 。在小学阶段 ,品德与社 合理分布 ;而且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也为教材编写者提 会课程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社会性 ,社会主 供了一个设计的方向参考 。 义是一个 比较抽象的概念 ,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
体 列 举说 明 如 下 :

“ 家 乡” 、 “ 上网”等内容 ,反映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具 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 ,适当拓展相关 内容 ,选择贴近 当地 生活的素材” 。这反映 了对农村学 课程内容范畴除了原有的品德和规则教育 ,爱国主 生身心特点的重视 ,我国城 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一些不 义 、集体主 义和 社会主 义教育 ,历 史与 文化 、国情教 同的特 点 ,在教材 中需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 ,加入 育 ,地理和环境教育外 ,还明确增加了 “ 生命与安全教 农村的相关 内容。教材内容长期以来都偏重城市 ,轻农 育 、民族 团结教 育” 。增加生命与安全教育 ,这是 对现 村 。2 0 1 1 版 强调爱家 乡,突出农村学 生的需 要具有重 代社会 儿童人身安全受到的威胁增大 ,及儿童对待 自己 要 的意 义 。一方 面 ,可 以让 农村 的学 生 在 教材 中 看到 自 生命态度 出现偏差情况的 积极回应 ;明 确民族团结 教 己熟悉的生活 内容 ,感受到农村内容也是教材 中的重要 育 ,也 反 映我 国局 部存 在 的 民族 冲 突与 不 稳 定 ,从 而提 内容 ,让他们感受到尊重 ;另一方面 ,可以让城市的学 出 开展 民 族 的 多元 文化 教 育 从儿 童 阶段 开 始 。 生在 教 材 中看 到不 同于 自己却 又是 真 实存 在 的农 村 生活 在课程 目标的 “ 知识 ”部分 ,明确提出 “ 人类共同 内容 ,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 ,感受农村生活美好的一 面临的人 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增加了 “ 初步 了解 面 。 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 。以上 内容反映 了 2 0 1 1 版课 程内容部分 ,出现 了 6个 内容 主题 ,即 对全球社会 共同问题的关注及对学 生全球视野的培养 , 我 、家庭 、学 校 、社 区 、国家 、世 界 ,其 中每一 个 主 题 是对全球化社会要求回应的表现 。 又细分成许多的次主题 ,并对应了相应的学段 ( 具体可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心得体会在研读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修订思路:1、是巩固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改革的基本经验;2、是深入分析并积极回应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3、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前瞻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挑战,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更新与发展。

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

思想品德课程则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性。

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和重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

四、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

在内容上增加了与公民意识及其教育、信息化等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是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适应、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关联程度有所降低的内容进行了删减,这几种体现在法律部分相关内容的调整上。

修改的内容居多:指导思想的更新、课程立足点的更新、文字表述的更新。

在结构上将“我与集体的关系”部分从第三部分调整到第二部分,将原来“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拆,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作为“我与国家和社会”的第二节,将“成长中的我”中的第三节“学法用法”修改为“心中有法”,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品德”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的“积极适应社会进步”修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该部分的“法律与社会秩序”修改为“法律与秩序”。

认真研读2011年版思品课标修改(胡云琬)

认真研读2011年版思品课标修改(胡云琬)

注:同类文章还可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3期 18页、第4期19页(张国军)认真学习2011年版思品课标不断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胡云琬遵循与时俱进的精神,教育部组织有关人员对2003年5月印发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了认真修订,并于2011年12月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予以颁布。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改的总章程。

它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学的指南。

只有反复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了解其主要变化,弄清其具体内容,落实其各项要求,才能提高思品课程教学效益,才能确保思品课改深入进行。

本次思品课标的学习、研讨活动之内容,拟由“简要介绍2011年版思品课标的主要变化及其具体内容”“实施2011年版思品课标必须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2011年版思品课标的主要变化及其具体内容一、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思品课标(2011年版)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与2003年版相比更加全面、清晰,凸显了两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重要观点。

一是强调这门综合课程是“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二是明确这门综合课程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对于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应这样理解:第一,指的是学习主体的生活,即学生的生活,但不排斥成人的生活。

第二,指的是现实生活,但不排除以往生活和未来生活。

在初中阶段,国家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在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

据此,“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表述明确地写进了课程性质中。

这一表述,鲜明体现了思品课程的德育性。

二、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与思品课标(2003年版)相比,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上作了调整。

将“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修改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并把它放在三大理念之首。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作了哪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作了哪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作了哪些调整?有什么心得体会?答: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调整有:课程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内容本身,即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一部分是教学建议部分,即对如何实行课程内容建议或提示采用的方法。

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是由课程定位及其性质决定的。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 年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概括地说:1.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内容《标准(2011 年版)》指出:“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在《标准(2011 年版)》中,将“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改为“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另外,第 4 条提出了“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的要求,使儿童了解个人生活与家庭和公共环境的关系。

在安全地生活方面,《标准(2011 年版)》对“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部分做了调整,强调应对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第 6 条),认识常见的安全、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第 9 条),增加了“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第 8 条),“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第 10 条),“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第 9 条)等内容。

并要求“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使得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加全面具体,符合现实的需要。

第 11 ,12 条,从熟悉、喜爱学校,过愉快的学校生活方面,增加了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的内容。

2.愉快、积极地生活的内容《标准( 2011 年版)》指出:“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

第一部分 前言
明确课程基本理念
(2011年版)(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
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 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 能为学生真正接受。
第一部分 前言
清晰课程设计思路
(实验稿)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 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设计力求增强 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增加课程内容
1、生命教育 一是让初中生“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从整个生命体的高 度来认识各种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人类对于整个生命体的价值和意义, 学会在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这体现了中小学 的衔接,道德层次的递进,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理解生命。 二是强调生命既有多样性问题,也有独特性问题。通过不断接近学生 的个体生命,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努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生存能力、体现生命价值。 上述内容的增加,体现了对生命教育理解的全面性,有助于帮助初中 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起始阶段,更好地服务于初中生的生命成长需要。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 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 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 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 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 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 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doc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doc

学习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这门课之后,请完成一篇学习体会。

(字数不少于500字)学习体会连云路小学张永利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品生、品社都有其综合性,品生强调活动性主张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开放性,有弹性的特征,这次修订更具体化了,无论品生、品社都有三条主线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讲让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强调学生积极的生活体验,使其心情愉悦积极向上,让他们有应付挑战的勇气,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充满童真欣赏的眼光看自然,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通过感受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倾听表达,学会多角度评价别人,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迎难而上,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老爱幼热爱集体,遵守社会规则有初步的是非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环境,把握好品生品社的度,定位准确,在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方面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更多方面去创造,要保护学生兴趣的积极性,学会动手设计制作的情趣,在更多的方面去创造,要保护学生兴趣的积极性,学会动手设计制作善于思考,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观察春天的景象,观察气温图的变化,还注意让学生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注重教学的连续性,在教学中突出个性,创造性注重把握开放整合及参与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有童趣的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们的课要接近生活源于儿童生活,教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本学期我在区教研活动中做了一节观摩课,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我亲自去公园照了许多现在春景的画面让学生明白虽然现在是春天,但受春天倒春寒的影响现在的春天还是很寒冷的,但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还是能够捕捉到春天的美景的。

[转载]学习《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感悟

[转载]学习《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感悟

[转载]学习《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感悟学习《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感悟(原创)由朱小蔓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书是对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背景、新课标内容: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具体说明,浸透了了专家、学者和优秀思想品德教师的心血与汗水,为我们一线教师细致的解析了标准中涉及的先进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建议等,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思品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实现途径。

读完本书,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课标的重要地位:课标是指导思品课教学、教材编写、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由于连年教毕业班,对课标的重要性也是有点了解的,但只是凤毛麟角。

较全面的了解,还是源于今年春天,市教研室专门开的“基于课标的”复习研讨会,在那次会议,不管是公开课、典型发言、还是陈老师的总结,都是围绕课标来的,用实例和理论告诉我们复习时课标的地位。

本书的内容分上下两篇,共八章。

上篇《思想品德课程改革10年:成就、问题与挑战》,包括:第一章《思想品德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教育动因》、第二章《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过程与成效》、第三章《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挑战与回应》、第四章《思想品德课标修订:调整与完善》;下篇《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包括:第五章《前言解读》、第六章《课程目标解读》、第七章《课程内容解读》、第八章《实施建议解读》。

此次课标修订的基本原则,一是完善课标原则:修改个别用词表述不当的地方,兼顾品德形成的两个方面——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二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

修订的依据: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国家政策文件重要理念精神对修改工作的指导,体现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通过读《解读》了解,修改后的课标之所以叫“新课标”,是“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在“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新增加“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内容,旨在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全球意识相贯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曾经仔细拜读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今天又和五年前一样读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按着滕春友老师说的策略,从了解概貌到深入细究,从深入细究到为我所用——这是我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读着新课标,想着旧课标。

“新”和“旧”之间,换“汤”不换“药”,但是这换的“汤”也正是这课改走过十年历程的一次总结和再革新。

正如鲁迅对我国传统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样,新课标坚定了旧课标中正确的,摆正了原来偏颇的,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新课标一如继往地坚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坚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的三个维度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低段的学生“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写字教学原则;坚持阅读的个性化、阅读量的保证、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重要……十年的课改,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往这些方向走下去。

对于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也时常发觉到旧课标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偏颇。

新旧对比,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有多于200处的修改,其中最多的是语言表述上的修改。

我选择其中自己感受相对深的三点来谈谈新课标之“新”:一新:倡导“自然的朗读”在旧课标的阶段目标中,四个学段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前面的词不同,或“学习用”,或“能用”,或只是“用”。

新版的课标对于这一句话中的“有感情朗读”做了解释:“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造作的腔调。

”有感情朗读,乍一看,朗读时候必须有感情。

有学生不管拿到怎样的文本,都一副深情款款的样子,绘声绘色地朗读。

这就是矫情造作。

这样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很容易被教师误导。

然而,怎样的文本,需要怎样的朗读。

比如,王崧舟老师读《长城》,读完,我们只是听着,并不鼓掌。

2011年版小学品德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小学品德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小学品德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2011年版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

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

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邬冬星)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要作了以下修订: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体会及今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体会及今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体会及今后的教学策略。

我今年担任初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经过了近一年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在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相、网络等引入课堂。

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在八年级的法律常识的教学中,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名人面对面”等节目,有时我会把一些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

例如:我在“今日说法”栏目录制了二个节目,节目一:某中学一名初中女同学在课间下课时被一名男同学不小心踩了一脚,当时男同学也没有向女同学道歉,女同学心里很不舒服,回家后告状她爸,说班里有同学欺负她了,当天下午上课之前,她就带着她爸来到课室打男同学,结果男同学被打死了。

这父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判处死刑。

看完录像后,我就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导致惨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女同学该不该向她父亲告状?她父亲打死了那个男同学,她是不是就赢得了胜利?如果男同学马上向女同学道歉的话,那结果又会怎样呢?同学们对上述问题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然后老师对案例点评:指出导致惨案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宽容的胸怀,如要女同学宽容一点,那惨剧就不会发生,如果男同学向女同学道歉一下,也许惨案就不会发生了。

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

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

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高排中学钟海金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在已经制定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通过学习,有几点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1、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目标更为明确。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

课程建构的基础是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课程的追求是帮助学生学习做敢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培养公德意识),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功能,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积极向上的评价体系,努力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活动引领教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2、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合的品德教育观。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丰盈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传统思想品德教材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没有从学生成长、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没有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由于传统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脱离学生实际,面对教材,学生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思想品德课程无法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构成有效的吸引和挑战,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要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使三者形成网络,产生合力,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点滴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点滴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点滴体会作者:赵建龙周海燕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1期2011年12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国家教育部印发,这是继2003年印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又一次修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政治性更浓,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标准(2011年版)的定位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注他们成长的需求点,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在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它贴近实际生活,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特别注重初中生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支持,比如心理、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

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变化的探讨与思考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深社会教育水平,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去拓展自己的知识,发掘课程的价值。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被视为中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人文与社会学课程标准的基础。

它要求中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律、哲学、历史知识,扩大人文及社会视野,增
强对社会秩序的知识,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从根本上讲,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道德素养。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坚守良知,尊重公德,仁爱他人,讲究公平正义,要
求自己团结协作,担当社会责任,健全自身本领,做到正确引导他人发挥新作用等等。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它强调学生平日的专业和文化课程学习;实践实践,熟悉道德素质的学习方法和用具等;重视学生在他人和社
会中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在团体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在行为上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技能。

总体而言,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学生新时代的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而且要积极实践,发掘课程的价值。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协助、促进学生接受此标准,以确保能完成这一任务,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收获和感想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收获和感想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收获和感想---林英妹新课程标准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教育理念。

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对音乐学习方法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过作者的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

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

也了解了音乐课程目标为何要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分类。

新课程标准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音乐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表现。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找不出答案,请教别的同学寻求帮助和提示,集思广益营造出热烈活跃的气氛,这样既能动员所有的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又从博采众长中感受到乐趣,这样的交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好风气。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一些,一般都有录音机,电脑,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业余时间把自己演唱的歌曲录制下来,并把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带到课堂上,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来激发其成功感和自豪感。

这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越来越高。

二、关注学生多点评价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演奏)等方式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自评、互评,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乐趣。

义务教育思品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剖析

义务教育思品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报告剖析

研读课标精神,落实课标要求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省级研训组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在省教育厅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标准(2011年版)》和《<人民教育>增刊》上刊登的由课标修订组撰写的《进一步实现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一文,集体研读、充分领会、共同思考,并结合我省的教育实际,形成以下研训报告。

第一部分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及基本原则介绍《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于2003年颁布,它力图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步的德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诉求,表达我国第八次基础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实施效果获得教育理论界和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认同。

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教育理念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学校教学条件变了……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但是,改革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很大,致使个别地方的改革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很重,已引起全社会的诟病;教学改革仍然举步维艰,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评价方式,仍广泛存在;教学条件落后难以满足课改之需;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令课程改革不得不进行深入研究、深刻反思。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比如,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社会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不断出现,致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需要我们反思当前的教育,调整教育方案、修订教育内容。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研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研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读报告根据教育部教基二〔2011〕9号通知精神和委厅领导的具体要求,本人对《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认真地学习与研读。

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现作如下汇报:一、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新课标很好地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和课程改革理念。

《纲要》的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纲要》的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中都更好地强调了育人为本,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的纲要精神和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标很好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品德教育为主线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新课标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努力反映德育的科学规律,着眼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发挥课程的德育影响力。

新课标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

根据《纲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中坚持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观,突出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三维目标为引导,让课程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真正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新课标坚持了方向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根据本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根据实践层面的需要,新课标中既增加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增强操作性,又体现了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政策性、方向性引导。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容量上比较适中,结合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充实、完善、提高。

新增加的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非常必要,教学方面也便于操作。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体现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解读及实施建议一、修订的基本原则与思路自2002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颁布已经过去近10年。

10年来,我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党和国家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素质、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回应这些要求,充分体现这些要求。

为了深化推进课程改革,更好地实现课程的价值,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标准修订组依据教育部的要求,确定了以下修订思路和原则:1.体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性。

在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的基础上,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10年课程改革的进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新目标。

根据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部分做出更清晰、严谨的表述,对内容标准做必要的补充与修正。

2.立足课程改革的原则。

本次修订遵循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补充的原则,调整、补充与完善课程标准的表述。

3.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

在课程设计方面,更强调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关系、课程设计的逻辑主线以及板块组成;进一步明确课程内容的开放和生成性。

4.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适当减少相关内容点的要求,适当降低难度。

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安排做出更为具体的建议和说明。

5.贯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教育公平的原则。

为体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开发课程资源等做出更为详细、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基于这些思路,修订组力争使修订体现:①前瞻性——着眼于今后的发展;②务实性——着力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审慎性——保持稳定、维护大局。

各部分的修订重点如下:“前言”部分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课程目标”体现合理性和全面性;“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体现明确性和可行性;“实施建议”体现实用性和普及性。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改进、充实和完善:(一)在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物质生活的丰富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深刻的挑战。

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正面回应新的挑战。

为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行为选择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这一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本次修订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国家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坚持了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的表述上突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强调“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这些公民素质的培养;从主题、内容、实施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贴近儿童社会生活世界,帮助儿童理解从生活中产生道德观念、实践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使“品德与社会”真正成为具有时代感、关注社会发展和变化、关注现实学生成长变化的课程,从而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增强课程对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

(三)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更加清晰和适度作为学校实施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要明确指向公民素质的培养,并突出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

具体目标和学习要求应尽可能分层,并使用行为动词进行表述,以便教师确定符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外,删减了要求过高或过低的内容,改进过于笼统、抽象的表述,列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使课程标准的表述更加简练、清晰,以便于教师操作。

(四)课程内容的编排更加合理《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而实际上如何融合是一大难题。

基于主题(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方式能够整合多门学科知识,整合儿童的社会生活与学科知识,整合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已经初步包含了基于领域构建课程内容的方法,其“点”即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三个“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被隐含于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这个被称作生活领域的“面”中。

这种表述方式反映了该课程注重品德教育,关注生活的特点,显示了独特的内容综合方式,但如何按照三个要素罗列相关的课程内容,展现每个要素依年级而螺旋上升的顺序,使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综合、系统地认识社会生活,提高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则是应当进一步清晰的。

因此,修订时,要通览每个领域内容标准所隐含的三个要素,对其进行梳理、调整和修订。

按三要素排列内容,分析与每个要素相关的课程内容是否达到了螺旋上升。

(五)与相关课程衔接更有层次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内容的构建不能依据某个学科体系来组织,而应有机融合该课程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及其综合主题。

首先是与相关课程的纵向衔接。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为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或历史与社会)课打下基础的课程。

因此,应注重课程自身内在的持续连贯性,即与上述相关课程的合理衔接。

其次是与相关课程的横向衔接。

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多门具体的学科课程内容,同时,课程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些活动既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有较强的联系,又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

因此,要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其他门类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有机协调其与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与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重点“前言”部分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明确性和可行性;“实施建议”的实用性和普及性。

修订具体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前言”理念与设计思路部分按照教育部文本体例的统一要求,在《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简述本课程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以及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并着重阐释了本学科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课程性质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是实验区教师意见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为明确、准确地表述本课程的性质,体现德育为核心,一是从总体上修改了《标准(实验稿)》将“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列的提法;二是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删除《标准(实验稿)》中目标的表述,避免前后重复。

2.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未作大的调整,只对文字做了局部调整和重新梳理,使之更简洁。

如:将“学习做人”改为“学会做人”;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的表述;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改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使之更符合课程名称,和品德与生活课的表述有所区别;将“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改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之聚焦、凸显课程本身的追求。

3.课程设计思路关于课程设计思路未作大的调整,但呈现格式上做了简约化处理。

具体表现在:第一,接受来自实验区的建议,调整了各个主题板块的名称,使之表述更加合理、一致。

将“家乡(社区)”改为“社区”;“祖国”改为“国家”,“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改为“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第二,为易于教师理解,清晰了设计中“线一面-点”的关系以及年级间的递进关系,对“螺旋上升”的表述做了修改。

第三,删除了课程关系图和结构示意图等,使之更简洁。

(二)“课程目标”部分为使课程目标更加简洁、清楚,有别于分类目标,在不改动原意的条件下,对文字做了简要处理。

修改分类目标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将社会发展、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纳人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思想品德课的衔接,表述的深浅程度是否适当;难易度是否符合该年段学生发展的特点,每一条目标是否清晰、合理。

修改后的总目标如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莫定基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第一条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二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

为降低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

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做了调整,以简化内容,降低难度,便于教师把握。

(三)“课程内容”部分“课程内容”部分总体上没有大的修改,但为使内容安排更加合理,便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避免教材编写过于随意和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每一条内容标准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

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删减了个别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条目,适当调整和合并课程内容的条数,总条目数量有所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