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测长江文化对王昭君的重要影响
昭君文化的现实意义简短的
昭君文化的现实意义简短的
昭君文化是指以昭君为代表的古代美女文化。
她是汉朝时期的美女,以其卓越的美貌和智慧才能闻名于世。
昭君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历史传承:昭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昭君的故事和形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
2.思想启示:昭君的智慧、聪慧和勇气给予了人们启示,鼓励大家追求美丽和智慧,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敢于克服困难和挑战。
3.美的追求:昭君作为古代美女的代表,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在的美丽都是人们所向往的,昭君文化带给人们追求美的动力和动力。
4.旅游推广:昭君文化在旅游业中有着重要地位,通过发展和宣传昭君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
5.文化交流: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通过向世界推广和传播昭君文化,可以增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总之,昭君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历史传承、思想启示、美的追求、旅游推广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王昭君,故乡人心中永远的美丽
王昭君,故乡人心中永远的美丽徐永才【摘要】昭君的故里是在湖北省兴山县.淳朴善良的乡情成就了昭君的性格与美丽,和平使者这一历史角色成就了王昭君的千古辉煌.【期刊名称】《语文学刊》【年(卷),期】2017(037)006【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王昭君;兴山;出塞和亲【作者】徐永才【作者单位】湖北省兴山县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12天地化物,钟灵毓秀。
在兴山,也有“兴山的女子秭归的汉”一说,兴山与秭归过去是一个县,后来一分为二,秭归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大诗人屈原。
昭君与屈原的出生地相距不过20公里,且在一座山脉的两个山洼里,一条如诗如画的香溪淌过昭君门前,又淌过屈原门前。
香溪的得名也是两说,一是昭君“恒于水中浣纱,溪水尽香”。
二是屈原汨罗投江,家乡人在河边呼唤魂魄归乡,名曰乡溪,乡与香同音,就归统为香溪。
不过,屈原比昭君早300多年,但同一座山、同一条河共同铸造了他们善良、正直、刚毅、爱国的品格,同样是横空出世,同样是万人景仰、世代流芳。
王昭君从我们这里走出去已经两千多年了,她带走了无数的美丽,惊艳全世界,同时她也留下了无数的芬芳,连许多的山石、树木、花草都因为昭君娘娘而生动起来,山叫妃台山,水为香溪河,泉名娘娘泉,滩曰离乡滩,连小沟小汊也赐名为大礼溪、小礼溪,等等。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昭君的美丽是因为有一个美丽的故乡。
正如新华社原社长朱穆之先生所言:“昭君去已远,溪水至今香。
”站在王昭君曾经居住过的农家小院里,面前就有实实在在的王昭君,不过她已经不朽成了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塑:高高的发髻,丰润的脸庞,透彻而又明亮的眼睛,挂满微笑的嘴唇,再配以亭立的身姿、飘曳的裙裾,活脱而出一位惊世骇俗的绝代佳人。
这尊雕像在这里已经站立20年了。
20年前,由内蒙古原博物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张恒创作,在呼和浩特雕刻完成后再千里迢迢用汽车把她送归故乡。
当年出塞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昭君,如今荣归故里的是一个不朽的昭君,这里面浸润的是蒙汉两个民族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课件
2
论文结构: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1 引言 2 昭君文化形象的内容 3 昭君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 4 昭君文化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5结语
3
引言: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1.简介汉代主要和亲公主 2.昭君出身的背景 3.史书中记载的昭君出塞 4.昭君文化形象形成的疑问
4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昭君文化形象的内容
7
结 语: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王昭君在古代和亲女子中虽然并非是对我国 古代边疆的和平事业贡献最大的一位,却是对 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女子
昭君虽已远去,历史不复再现,但昭君的文 化形象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不会褪色,她的形 象将会永远鲜活亮丽。
8
6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昭君文化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昭君的文化形象是以‘和合’的哲学主张为 基础,以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合作发展,共 同繁荣为核心,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 为目的的文化
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处理民族关系 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通过弘扬昭君文化,发扬了‘以和为贵’传统 理念,扩大了内蒙古的知名度以及对外影响, 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何为“昭君文化” 2.昭君形象的多义性 3.昭君的文学艺术形象 4.昭君的和平女神形象
5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昭君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
1.民间形象和百姓平民情结的契合 2.简略的史书记载预留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3.纪传体的特点以及故事富含的人文信息 4.昭君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成长 5.当代政府对昭君文化研究的重视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昭君文化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 “昭君出塞”此和亲壮举被传为家喻户晓的 美谈。作为文学和艺术的典范,其形象丰富而 复杂。在现在看来,王昭君是历史长河里一个 传奇人物,同时亦是文学作品里的一形象生成原因探析
王昭君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王昭君名人故事研究报告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名字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非常有名。
以下是关于王昭君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王昭君,本名王美人,高丽国(现在的朝鲜半岛)人,生活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据记载,王昭君是高丽国的一位贵族女子,身材娇小,容貌美丽,而且聪明伶俐。
西汉刘邦起兵推翻秦朝后,将高丽国囚禁在长安。
王昭君的美貌引起了刘邦的注意,他决定将她纳为自己的妃子。
尽管她从一开始就抗议要回高丽国,但她最终被迫留在了中国。
在中国,王昭君渐渐被人们所知,人们对她的美貌和传说经常传颂。
王昭君之美被形容为“飞黄腾达”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传,王昭君在长安的陶器店里争取到了做唐三彩瓷器的机会。
她以自己的美貌和灵巧手艺征服了工匠们,并且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红色釉料,使她的作品比其他人更加独特和精美。
这些优秀的作品引起了汉武帝刘彻的注意,他用茶色的漆来涂抹这些作品,使他们更加精美。
当王昭君的作品进入宫中时,汉武帝被她的美貌和技艺深深吸引,他决定将她纳为自己的妃子。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昭君的美丽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她通过努力工作和天赋获得成功的愿景。
此外,王昭君的故事还与爱情有关。
王昭君被迫留在中国后,刘邦死后,王昭君进宫与昭君传说的成为汉武帝的爱妃。
然而,汉武帝不满足于王昭君一人,他后来又宠幸了其他妃嫔,并且对王昭君变得冷淡。
相传,王昭君非常思念她的家乡,每次回忆起高丽国的美好时光,她就会流泪。
根据《汉书》的记载,王昭君在追求哲学上也非常有才华,她经常引用佛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寄托和情感。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她的美丽,才华和不幸的遭遇使她成为一个永恒的传说,也让她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她的名字经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也经常被提及在音乐,电影和戏剧中。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权力和政治的关系。
总结来说,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美貌和才华使她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象征。
论王昭君
论王昭君作者:马冀来源:《语文学刊》 2017年第1期[摘要]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佳话,广为流传。
从历史资料看,昭君的故里有兴山、秭归、归州、荆门、南郡、蜀郡等许多说法,经我们考证,这大多是历代地理沿革变化所造成的。
昭君的性格养成,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昭君出塞;汉宫文化;草原文化;和亲文化[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1-0040-14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7.01.006上篇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王昭君,西汉时期一个美丽的女子,以她柔弱的肩膀,承担了时代的重任,从江南水乡的柔媚,走向了塞外荒漠的刚强;同时也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成为传奇和信仰。
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佳话,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一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上自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骚人墨客,下至戍边将士、凡夫走卒、市井细民、思妇怨女,都曾为她的芳名、事迹而牵动内心的情愫。
在民间长期流传着关于她的故事和传说;在她的故乡到处都可以见到她的遗迹;在她途经、生活的塞外,甚至出现了十几座昭君坟。
围绕王昭君,历史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考证、探讨和争论;艺术家们创作了无数的绘画、雕塑、音乐、歌舞和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
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学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关昭君的作品,完全可以独立地编写一部《昭君文学史》。
从昭君故事的传播和影响来说,不但汉族人民对昭君故事耳熟能详,而且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之也如数家珍。
甚至远至外国,如越南、朝鲜、日本,昭君故事也广为人知,近年来在欧美等国也日益引起重视。
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中,王昭君更加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周恩来、董必武、谢觉哉、陈毅、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赞誉有加;无数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家研究和创作成果累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都表现出对王昭君的极大兴趣;昭君文化节、艺术节、研讨会年年举办。
王昭君人体艺术
王昭君人体艺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王昭君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她出身于汉代,是一个受到宠爱的美丽女子。
她与汉元帝刘启之间有一段颇具戏剧性和悲情色彩的爱情故事。
王昭君的美貌和才情深深打动了刘启,使她成为了古代中国美女的代表之一。
在后世文学作品、戏曲演出以及绘画作品中,王昭君的形象得到了广泛传颂,并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独特而神秘的传说。
对于王昭君的人体艺术,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王昭君的美貌常常被赞颂,她的身姿和容颜成为了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
许多古代绘画作品中,都描绘了王昭君美丽的形象,她的面容、身姿以及服饰都被绘制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美丽女性的崇拜和赞美。
在现代,王昭君的人体艺术作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发展。
一些当代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重新诠释了王昭君这一历史形象,赋予了她新的意义和内涵。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王昭君人物形象的再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批判和探讨。
王昭君人体艺术的存在必然会引发一些争议和讨论。
一方面,人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艺术家们有权利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个人的审美观点和文化价值观。
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不应该被过分夸大和调侃,以免对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王昭君人体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和讨论,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历史与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王昭君这一历史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更承载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昭君文化散论
昭君文化散论作者:王绍东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1年第04期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和亲是中华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汉代来看,与少数民族和亲,王昭君不是创始者,也不是终结者,但绝大多数远嫁他乡、和亲异族的妇女,其姓名事迹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情、赞扬和歌颂,并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
一、昭君——文化融合的符号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是华夏族群与周边少数民族不断碰撞、冲突、渗透、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类型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交汇升华,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中华文化倡导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和谐统一。
王昭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一精神。
首先,昭君身上体现了民间文化与宫廷文化的融合。
王昭君是今湖北兴山县城关宝坪村人。
由于西汉时没有设立兴山县,这一带属南郡秭归县所辖。
王昭君是“良家子”,应该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
作为农家女儿,她与童年伙伴们在香溪水边嬉戏,也应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
同时,由于家境比较殷实,她也可能接受了一些教育,并受到琴棋书画的训练和熏陶,否则,在选秀宫女的过程中,如果仅凭美貌,缺乏应有的气质和技艺,也是很难被选入宫的。
昭君的故乡民风淳朴,多情浪漫,与中原相比,受到的封建礼教束缚相对较少,同时受楚文化与屈原精神的影响,也具有关心国家、独立高洁、不随波逐流的社会风尚。
昭君被选为宫女,由民间进入皇宫,也把故土的文化带入了宫廷之中。
在皇宫生活期间,昭君必然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她关注国家大事,顾全大局的意识。
学者林干、马骥先生认为:“昭君久居皇宫,对当时汉匈关系的重要性,对汉匈关系的政治意义,不能没有一定认识,这是她自请出塞和亲的另一思想基础”。
出使匈奴后,昭君致力于发展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惜牺牲个人的情感和伦理信条,这种以国家为重,以大局为重的意识和选择,无疑与她几年的皇宫生活熏染密切相关。
不知魂归何处却福泽大汉万民的落雁美人王昭君
[键入文字]不知魂归何处却福泽大汉万民的落雁美人王昭君公元前33 年,一支王昭君,原名王蔷。
据说王昭君出生的地方在长江三鲜流域一个叫做秭归的地方。
此时的王蔷仅仅是一名平民百姓之家的女儿。
秭归虽在长江流域,但是王家人赖以生存的仅仅只有几亩薄田。
身为家中女儿的王蔷,每天跟着父母为了生计不停的做活。
建昭元年,汉元帝下诏,在民间甄选大量未婚适龄的女子,填充汉朝的后宫。
这一次的甄选,王蔷非常幸运的被选中。
但是,让王蔷意想不到的是,原来进了皇宫,就可以迎接新生活的想法是那么的天真。
汉元帝居住的未央宫是那么大,掖庭里面的女人是那么多。
而皇帝却只有一位。
此时的汉朝经历几代君主的发展和建设,早已经成了国力雄厚的一方霸主。
就连曾经的宿敌,远在草原的匈奴人,都早已被汉朝的军队驱赶到了草原的深处。
安居乐业的环境下,大汉朝的天子把心思都用在了休闲娱乐上。
为了便于自己筛选中意的女子,汉宫里面出了名的画师毛延寿,成了汉元帝筛选美人的重要马前卒。
为了自己能够在君王面前露脸,不少掖庭里面的女人纷纷贿赂这名汉元帝最信赖的画师。
偏偏王昭君是个不愿意趋炎附势的女子。
对于毛延寿的行为,王昭君很是不耻,她不卑不吭的态度激怒了毛延寿,因此一张严重被歪曲了事实的画像,被标上王昭君的名字,送到了汉元帝的面前。
画中的王昭君姿色平庸,脸上还被画上了一颗巨大的痣。
如此的长相让汉元帝把王昭君当做了最不被待见的掖庭女子。
二八年华入宫的王昭君,在汉宫里面一呆就是五年。
每一天度日如年的难熬。
终于公元前54 年,因为匈奴内部纷争,草原上的呼韩邪单于为了得到汉朝的帮助,自请为胥,主动提出和汉朝联姻时结束。
这一场政治婚姻,让那个汉朝的宗氏女子惶惶不安,没有人想要远嫁到远离故土的1。
王昭君故事研究报告
王昭君故事研究报告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也是王莽末年与王莽一起被董会迎进董贤家献舞的舞姬。
她的美貌和舞姿让众人为之倾倒,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然而,王昭君的故事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据史书记载,王昭君原名王美人,后改名昭君。
她是西汉王莽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山西襄汾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王智为了改变贫苦的境遇,将年幼的昭君送入宫中学艺。
她学习舞蹈和礼仪,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舞姬。
然而,命运却不公平对待昭君。
王莽下令将昭君带入宫中,为董贤及其宗女士献舞。
董贤看到昭君的美丽和才华后,决定将她送给了董卓。
董卓是当时西汉末年的一位权贵人物,他非常欣赏昭君的美貌,决定将她纳为志妻。
昭君嫁给了董卓后,却不得安宁。
董卓贪婪好色,喜新厌旧,虐待昭君并将她屈辱为奴。
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昭君努力学习文学和音乐,在非常苦难的环境下仍然保持了美丽和坚强。
然而,昭君的悲惨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
董卓被朝廷诸侯联军推翻后,昭君被送到了刘秀的身边。
刘秀是后来的东汉光武帝,他看到昭君的美貌和才华后,决定娶她为妻。
昭君和刘秀的婚姻生活相对幸福,她得到了尊重和爱护。
昭君为刘秀生下了一子,名叫刘麟。
然而,命运的坎坷并没有给昭君带来太多幸福。
不久之后,昭君因为生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
她的死让刘秀万分悲痛,他对她的深爱和尊重一直延续到了晚年。
通过对王昭君故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个坚强而聪明的女性。
尽管命运对她很不公平,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拒绝被人物化为一个无知无能的美女。
她在困境中努力保护自己的尊严,最终用自己的美丽和才华赢得了真正的爱和尊重。
王昭君的故事告诉我们,美丽和才华并不意味着幸福,尊严和自由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价值。
不论境遇如何,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被困境和他人压制。
这是王昭君的故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昭君文化
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呼和浩特,已经以草原第一歌《敕勒歌》闻名,以草原第一城“云中城”溯源,以草原第一都“盛乐古都”称雄,但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的角度看,她是以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最有说服力的人文环境和投资亮点。
其中,两千年前的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及其代表性人物王昭君、呼韩邪单于等,都是令我们引以自豪的历史人物。
文艺作品和戏剧舞台上的王昭君,多为悲剧性格,与悲苦、哀怨连在一起。
但史籍《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文物考古成果却雄辩地证明,王昭君是自愿出塞、深明大义,与呼韩邪单于情投意合,是促进汉族与匈奴化干戈为玉帛、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她不但至今活在湖北故乡人心里,而且也活在北方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心中。
据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1961年实地调查,仅阴山下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带就有多座昭君墓,这些地区的各族群众都说王昭君就长眠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同宗、同根、同乡、同亲。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董必武副主席1963年谒昭君墓时做了这样的评价:“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昭君出塞,以天下为一家;自愿和亲,使天下为一家。
昭君文化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层原因。
这种“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就是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人心向背的历史选择,是中华文化的先进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借鉴,代表了和平发展、世界大同的前进方向。
昭君文化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沿边开放城市的标志性文化代表。
昭君作为特殊的形象大使,已成为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以和为贵,以谐为荣”的历史见证和城市名片,是投资软环境良好的天然广告,也是呼和浩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之一。
1998年以来,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等就在呼和浩特市委的支持下积极筹备,首倡“昭君文化”,组织专家深入研究,搞了多次有影响的活动,包括在湖北兴山、呼和浩特市分别召开昭君文化研讨会;1999年首倡并举办昭君文化节;组织专家编写《王昭君研究文献资料目录》和《昭君文化丛书》牗一套五本牘等。
王昭君成了爱国女杰——析马致远《汉宫秋》中的王昭君形象
王昭君成了爱国女杰——析马致远《汉宫秋》中的王昭君形象王昭君成了爱国女杰——析马致远《汉宫秋》中的王昭君形象二千年来,关于王昭君的传说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今天在北方蒙古族人民心中,她还是民族友好的象征,蒙古大草原上盛传着青冢的故事,大青山南麓,有一片沙漠,由于埋葬了王昭君,沙漠变成了绿洲,所以青冢就成了昭君墓的专门名词。
魏晋以后,历代有许多诗人用诗词来歌咏她,有同情她的红颜薄命,有谴责画工的贪婪误国,有指责汉元帝的昏庸,有借此抒发人生离别的伤感,其中以唐代杜甫的那首《咏怀古迹》之三最为著名:“群山万壑赴津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从北宋开始,汉族人民先后受到辽、金、元的侵略,连年战乱,生灵涂炭,文学作品中的王昭君逐渐成为汉人饱受侵略而悲愤万分的象征,尤其是元朝,汉族人民沦为亡国奴,以昭君题材写的杂剧就出现了好几部,但写得最出色的还是独树一帜马致远的《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
是元代极负盛名的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在当时就被写《中原音韵》的周德清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明初,贾仲明撰《续录鬼簿》,对马致远的赞评是:“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
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满梨园。
《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内中提到马氏的第一部佳作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对历史史实作了较大改动的剧本。
剧情是:汉元帝派毛延寿挑选宫女,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他点破图像,致被打入冷宫。
后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美色,纳为贵妃。
毛延寿畏罪逃入匈奴,挑拨匈奴单于派使者入汉,强索昭君,并以出兵南侵相威胁。
由于满朝文武不敢抵敌,元帝只得忍痛让昭君出塞,亲到灞桥送别。
昭君到了边境,遂投河自杀。
元帝送别归来,梦见昭君从匈奴逃回,正在缠绵之际,忽然惊醒。
但闻长空过雁,凄怆飞鸣,铁马丁丁,落叶如雨,全剧在浓重的感伤气氛中结束。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作者:何海燕来源:《博览群书》2015年第11期“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诗经·大雅·瞻卬》)中国从先秦开始,女子便被视为祸水而排除在政治之外,但危难之际却总免不了牺牲女子以换取政治上的安稳。
王昭君这个原本“轻微”的女子因为政治的需要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后世瞩目的对象。
历史上的昭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后世文学及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又是如何?蒋方教授《汉月边关万古情》一书为我们做了最为周详的解说。
该书以详尽的史实和缜密的考辨还原着历史的真实,也以细腻真诚的笔触,系统探讨了昭君形象的流变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史书留给昭君的记载少而又少,后世关于昭君的民间传说和文人作品却是不计其数。
历史的昭君更多地被演绎成了文学和传说中的昭君。
蒋方教授开篇便在“史实篇”廓清了种种笼罩在昭君身上的迷雾:昭君名王樯、王墙还是王嫱;今天名为昭君村的宝坪并非真正的昭君村,史书上的昭君村当是与现在陈家湾相近;《琴操》所载昭君进京的故事是杜撰之说;昭君从兴山到长安的具体路线;昭君是自请出塞和亲等。
史书中的昭君当是一个“心有不甘的女子”,是一个勇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女子,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女子。
历史上自请出塞的昭君,内心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已不得而知,却留下令人悬想无限的空间。
蒋方教授反对“无视情境中人的痛苦”的冷漠,主张怀着“人性的慈悲”去理解,去感恩。
与史书语焉不详的记载相反,民间和文坛给予了昭君从未有过的长久吟诵,以至于一个弱小的女子竟成为“一种高度凝注的文学题材”,形成了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由于人们总愿意将自己的感受寄寓在昭君的遭际上,昭君也就有了多面的形象。
一些人将画工毛延寿与昭君对立起来,赞赏她那清正不阿的高洁与忠贞;一些人为出新论,不惜将昭君认作了“女祸”,伤害了本来就是弱者的昭君;一些人怀着美好的祝福,演绎昭君与呼韩邪、汉元帝之间的爱情故事,给予昭君爱的温润;一些人努力地去表现昭君的美貌,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美女昭君形象;一些人以无限的同情与悲悯塑造了千古悲怨的昭君形象,一些人视她为富有牺牲精神的和平使者等等。
王昭君历史资料
王昭君历史资料远嫁单于黯然神伤,子成就匈奴帝国.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长江三峡一个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王昭君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这里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亲,带着两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种些杂粮维持生计,过着勉强温饱的艰苦生活。
有时还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没有忘记他们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
王昭君有一个哥哥叫王新,有一个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
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一见面,首先由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
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莫不运用各种方式贿赂画工,惟独王昭君家境寒素,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延寿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
然而午夜梦回,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王昭君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意志消沉,“自叹人生皆有定”。
然而,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王昭君的民间形象及价值探究1
王昭君的民间形象及价值探究内容提要:王昭君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女人。
她的形象在过去各个朝代文人笔下有的凄美哀伤,有的积极开朗。
而她的形象在群众眼里则是兼具真善美的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神。
在这篇文章当中将以其在民间的形象和价值为主要讨论内容。
关键词:价值民间形象王昭君很多流传于民间关于昭君的故事投入了人民群众对昭君的拥戴与称赞,透过这些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她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美好的希望与向往。
在民间王昭君的形象被不断的放大和嫁接,闪烁出耀眼的光辉。
一、民间传说中的王昭君假如说文人通过史书记录历史,那民众则通过民间传说记录了历史。
民众以自己的生活情况为基础,创造了很多带有对昭君敬仰与缅怀之情的奇妙绚烂的传说,不仅描绘出一个光彩夺目的昭君形象,与此同时也展现了民众的美好希望与向往。
在民间昭君的形象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勤劳质朴,善良美丽的民间女子。
传说:昭君8月15出世这天其母梦见明月入怀,加之昭君对月唱歌弹琴和梳妆,月下绘画读书等,人们称她是嫦娥下凡的绝世美女。
还有传说讲:昭君见人们因大旱天没有办法灌溉庄稼,便率姐妹一同去开井,由于开井并非易事,不久便有人放弃,可昭君依然日以继夜的开凿。
最终上苍被她的真挚打动,得到了7位仙子相助并开凿成功,得名娘娘井。
昭君在民众的心中聪颖勤劳,美如天仙,乐善好施,传说在宝坪村有个老太已70多岁,有个叫三顺的儿,驻守边疆多年未回。
老太因思念,常伤心流泪致使失明。
昭君得知后,就同村上姐妹帮助老太提水洗衣,种地砍柴。
[1]民众以其自己的劳动生活及纯朴的感情为基础,将昭君视为是他们的骄傲,让她成为了一个勤劳质朴,美丽善良的民间女子。
2)充满智慧,遏恶扬善的侠女。
传说昭君渡:有条巨型蟒蛇在宝坪河附近危及民众安危,昭君祈求武当山的佛爷安排人前来为民众铲除此蟒蛇。
安排来驯服蟒蛇的和尚没能驯服蟒蛇。
最后还是昭君亲自铲除了蟒蛇,还将琵琶变为渡船,载民众过河。
王昭君魅力长存的奥秘
王昭君魅力长存的奥秘
马冀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3(0)1
【摘要】二千年来,有关王昭君的遗迹、坟墓、史料、民间传说、文学艺术作品十分丰富。
本文把它们视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揭开昭君魅力长存之谜。
首先,昭君史实中有六个要素和四个内在特点,使它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其次,把昭君故事放到中国社会的大系统中去,从社会、作者、作品、读者的相互关系中看昭君魅力长存的原因;第三,从民族心理文化角度(民族心理积淀、“世界大同”的理想、怀古情结等)揭示昭君魅力长存的奥秘。
【总页数】10页(P57-66)
【关键词】王昭君;系统论;民族关系;民族心理文化
【作者】马冀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C55
【相关文献】
1.缅怀周总理:40年魅力长存——40年,离开周恩来的日子 [J], ;
2.善者长存——东亚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奥秘 [J], 张进;胡畔;
3.别出机杼,魅力长存\r——《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叙事学解读 [J], 宋红军;石群
山
4.青春不再“疼痛”经典魅力长存——小说类图书市场分析 [J], 姜悦;
5.狄更斯的小说为何魅力长存 [J], 杨向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学中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的开题报告
中国文学中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也是中国文学中流传
最广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不仅被广泛地描绘在文
艺作品中,而且被人们传唱、祭拜和吟咏,成为不朽的文化传承。
然而,王昭君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对她形象的演
变和解读。
因此,本文将以中国文学中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为主题,
尝试回顾和探究王昭君形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演变历程进行探究和分析,从历史、
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王昭君这一重要文化符号所涵盖的文
化内在。
三、论文结构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王昭君的基本形象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从传说和历史角度探究了王昭君形象的古代演变。
第三部分则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考察了王昭君形象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最后,在结
论部分中,将总结王昭君形象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文化内涵及意义。
四、研究意义
王昭君不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古老
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淀。
对于如何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了解王昭君形
象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王昭君形象的演变也
反映出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美和美的追求以及女性地位的变化,对于研究
中国文化和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2022年浙江省各市名校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好题汇编 古诗歌阅读带讲解
2022年浙江卷语文模拟卷汇编——古诗歌阅读一、【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8分)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踏莎行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注】①蕙:香草。
②炷:燃烧。
1.两首词都属于(题材)。
《清平乐》首句“金风细细”中的“金风”是指。
(2分)2.两首词均运用了衬托手法,试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6分)【答案】1.闺怨;秋风2.①运用了正衬手法。
《清》词中,运用“秋风、梧桐、残花、斜阳”等意象,以景衬情,衬托出主人公酒醉浓睡后的冷清寂寞之情;《踏》词中,“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将“细草”的浓重愁绪以及“幽花怯露”的敏感情绪表现出来,衬托出主人公更深重的哀怨。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
《清》词中“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踏》词中“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都以“燕子双双”的团聚幸福反衬主人公此时的孤单和凄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题材的能力。
由词中所选意象分析。
《清平乐·金风细细》里“金风”“梧桐”“紫薇”“朱槿花”“双燕”“银屏”等意象,取自闺中之景物。
寄托了作者酒醉浓睡之后的孤单寂寞之愁,是典型的闺怨题材。
《踏莎行·细草愁烟》里“细草”“海燕”“罗衣”“垂杨”“春风”等意象也是闺中常见景物,寄托了作者敏感、失落、孤单之情。
综上所述,两首词从题材上看都是闺怨词。
李善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
”所以,金风指秋风。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衬托手法是指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指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反衬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论历代诗人笔下的王昭君形象
论历代诗人笔下的王昭君形象王昭君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从两晋南北朝以来,她就步入了文学殿堂,慢慢地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形象。
这应归功于历代诗人,他们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审美理想与丰富想象进行艺术加工,用设身处地的感受与体悟,充分而合理地发掘与揭示出昭君不同时期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从而共同创造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昭君形象,使她从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宫女,成为民族和睦亲善的使节。
纵观不同历史朝代下诗人们所题数百篇诗章,都是紧紧围绕着昭君的不得见御、出塞和亲与身死异邦几个方面进行叙写、抒情或议论,从而创造出丰满完整的,又是生动感人的、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王昭君形象,而产生这些不同的王昭君形象的原因除了时代不同之外,更主要的就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不同。
因此,对于同一个王昭君的歌咏却产生了不同的王昭君形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关键词:历代诗人;王昭君;形象;研究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不乏其人,而且大多是身份显赫的宗室之女。
但是,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随着历史的消逝,早已默默无闻了。
唯独“良家子”出身的普通宫女王昭君却名留千古,广为传颂。
王昭君,字嫱,南郡(今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
她有着惊人的美貌,却没有得到元帝的宠爱,最后不得已出塞和亲,从而成为汉代与匈奴和亲政策的实施者。
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她就步入了文学殿堂。
历代的诗人们,用自己全部的心灵,审美理想与丰富想象进行艺术的加工;用设身处地的感受与体悟,充分而合理地发掘与揭示出有着不同时期、复杂矛盾内心世界的昭君,使她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学形象。
王昭君形象的生成,不是历史和文学视野的一次性叠加完成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充实,是一个动态的历程,体现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野融合。
因为没有一种固定的观点会永远流行,每一代人都必须以新的方式阅读文本,都必须以自己的角度来咨询文本,并以自己的方式通过作品的问题来发现与自己时代有关的东西。
浅谈“昭君”形象的文化产业价值
・ 文化 综合 ・
浅谈 “ 昭君 ’ ’ 形象的文化产业价值
吴牧真 ( 陕西省 戏 曲研 究 院 陕 西西安 7 1 0 0 0 0 )
王 昭君 是 “ 对 发展 中华 民族 大家 庭 团结 有贡 献 的历 史人物 ” ( 周 恩 来 语 ) 。史 载 ,昭 君 姓 王 , 名嫱 ,字 昭 君 , 乳 名皓 月 , 汉 族 ,南 郡秭 归 ( 今 湖 北 省 宜 昌 兴 山县 )人 。公元 前 3 6 年 ,选
刻 ,再 次请 出昭 君这 位 “ 民族 友好 使 者 ”就是 要 回顾历 史 ,发扬 光 大昭 君文 化的 价值 ,促 进 活动所 在 地在 文化 、经 济 、旅游 、商 贸等 各个 方 面的 交流 合作 ,增 强 民族 团结 , “ 推动 不 同文 明友好 相 处 、平等 对 话 、 发 展繁 荣 ,共 同构 建 一个 和谐 世 界 ” ( 胡锦
涛语 )。 史 载 , 昭君 出塞 经 过 汉 长 安 、 冯翊 、北 地 、 上 郡 、 西河 、
朔 方 、五原 等七 郡 。既从 陕 西西 安 出发 、途 经 甘肃 庆 阳 、陕西 榆 林 、 内蒙古 东胜 、 临河 、包 头 ,出西 北进 大青 山 ,沿鄂 尔浑 河 东 岸 北上 ,最 后抵 达 蒙古 国乌 兰 巴托 附近 的大单 于庭 。通 过在 活 动 所 经地 组织 开展 丰 富的 系列 活动将 使 迎请 昭君 活动 成 为一 次生 动 具 体 的 民族 团结 精 神 的 教 育体 验 ; 民族 经济 文化 硕 果 的 展 示 宣 传 ;区域 特色 产业 、开发 项 目交流 洽谈 的盛会 。 “ 昭君 ”文 化 活动 主要 思路 有 :组织 以纪 念昭 君 为主题 的文
章 ,书 画 ,邮册 创 作征集 活 动 。组织 沿途 文 艺演 出和 艺术采 风 活 动 ; 品牌车 命名 试 驾活 动 。商贸 及交 流洽 谈活 动 。迎请 王 昭君 活 动 是 民族文 化 的盛 会 ,可 以通过 与不 同 企业 品牌 、不 同媒 体平 台 强 强联 合 ,加 强昭 君文 化与 企业 品牌 的动 感联 系 ,使 商贸及 项 目 王昭 君 是 中华文 化 的艺术 女神 。昭君 天生 丽质 ,聪 慧异 常 , 交 流洽 谈活动 成为 “ 迎 请王 昭君活 动 ”中 的亮 点 。 “ 昭君 ”专 题 片基 本理念 :主题 是 向海 内外 宣传 、展 示沿 途 琴棋 书画 ,无所 不精 ,是 我 国家 喻户 晓的 古代 “ 沉 鱼落 雁 , 闭月 羞花 ”四大 美女 之一 。古 往 今来 , 以王昭 君 为题材 的文 学作 品曾 各 个地 方 的社会 、文化 、风 俗 , 以及 “ 昭君 文化 ”对 于 当代人 的 出不 穷 。文史 记 载 ,反 映 王昭 君 的诗 歌 有 7 0 0 余 首 ,与 之有 关 的 思想 、情感 的影 响状态 。节 目应 遵 循新 闻和 传播 规律 ,增 强 节 目 迎 请 王昭 君活 动 ”和 我 们 的节 目, 小说 、 民间 故事 有近 4 0 种 ,写过 昭君 事迹 的有 李 白、杜 甫 、 自居 的亲和 力和 传播 效 果 。通过 “ 易 、郭 沫 若 、曹 禺 、老 舍 等古 今 著名 大 家 5 0 0 多 人 ,形 成 了长 盛 使 广 大观众 ( 包 括 外 国人和 海外 华 人 ),特 别是 主流 社会 , 了解 不衰 的 、独特 的 “ 昭君 文化 ”现象 。 沿途 各地 的现 状和 各 民族 的生存 情 况 ,看到 “ 昭 君文 化 ”影 响下 王 昭 君 是代 表 民族 团结 和 谐 的 典 型 形象 ,昭 君 的身 上 寄 托 的当代 人 的现 实生 活和 情感 世界 。节 目的主 体形 态 为记录 片 。节 着 中华 民族 追求 和平 、和 谐 的文 化情 结 ,闪耀 着 和平 、和 谐 、求 目展 现 的是 当前 时间正 在发 生 的人 物和 事件 。专 题 片应 有 自 己的 同存 异 的光 辉 ,体现 的是 中华文 化 的成熟 智 慧 ,得到 了世 界各 民 独特视 点和 倾 向性 ,体现主 流观 点 。 族 的深 切赞 美 ,众 多 国家领 导人 题词 敬仰 。 “ 昭 君文 化 ”具有 厚 “ 昭君 ”文 化 产 品 相 关创 意 : “ 昭 君 出 塞 ” 包 含历 史 、文 英 雄 、美 女 )以及 民族 、地 方风 重 的 民族底 蕴 ,广泛 的群 众 基础 和 巨大 的社 会影 响力 。 “ 昭君 ” 化 、地理 、 战争 、探 险 、人物 ( 离 开汉 都长 安后 一 生情注 民族 团结 ,但却 始 终未 能重 归故 里 。因 光 ( 旅游 )等 诸 多元素 ,是设 计一 出 同时包 含历 史 性 、文化 性 、 此 ,弘 扬 “ 昭君 文化 ”,策 划组 织 “ 迎请 王 昭君 活动 ”既 有着 历 娱乐性 和教 育性 , 以及 地方 特色 的文 化产 品的绝 佳题 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
长江文化是“ 多元一体” 的中华文 明中最具代表 大体系的重要元素 ,当然也是构成中国优 秀传统文 性 和影 响力 的主体 文化 之 一 ,是 以长 江流 域特 殊 的 化 的重 要资 源 ,是 中华 民族 精神 的具 体 展 现 。长 江 自然地 理 和人 文地 理 占优 势 、以生 产力 发 展水 平 为 文化 区无论 是先 行 凸起 的哲 学 ,还 是稍 后 繁盛 的 文 基础 、具有认 同性和归趋性 的一种文化体系 ,是以 学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 中都是出类拔萃或首屈 巴蜀文化 、荆楚文化 、吴越文化为主体 ,包含有滇 指 的。从 老子 到 屈子 ,一 个个 光耀 中华 大地 的智
蠡测 长 江 文化 对 王 昭君 的重 要 影 响
吴 绪 纲
( 湖北天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兴 山 4 4 3 0 0 0) 摘 要 :长江文化是 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 力的主体文化之一 ,是一个 多层次、多维度 的庞 大文化体
系。长江文化 不仅 大大提升 了 本地居 民的文化素养 ,而且对 中华民族乃至世界 文化的发展也发挥 了重要作 用。从
为 自己出生 在 昭君故 里 而倍感 自豪 ,同时也 引发 了 蜀地成为荟萃农耕 、游牧文化的聚宝盆。从先秦到
一
些 思考 。我想 ,这 一评 判 无疑 是从 三个 侧 面对 王 魏 晋南 北朝 时期 ,巴蜀 文化 主要 与荆楚 文化 、 秦 陇
昭君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女性作 出的中肯而崇高的 文化 、中原文化等交流与兼容 。 接受荆楚文化 , 把 评价 , 其 中“ 长 江女 儿” 一 说 ,也绝 非仅 就地 域 而言 , 《 楚辞 》发展为汉大赋 ;接受中原文化 ,使蜀人史
一
文化 、黔文化 、赣文化 、闽文化、淮南文化 、岭南 慧之星接连不断地升起 ,不仅提升了长江文化区的 文化 等亚 文化 构 成 的多层 次 、多维 度 的庞 大 文化体 品位 ,而且 大大 推 进 了长江 文化 区的 发展 ,有 效 地 系 。l J J 兴 山 位 于长 江 上游 与 中游 的结 合 部 ,西 陵峡 提 高 了本地 居 民 的文化 素养 ,对整 个 中华 民族 乃 至
夫 子岩 等 等 。有 专 家称 地 名是 历 史 的活 化石 ,我想 此的我们的先辈们那极其深刻的影响。 兴 山县 这 众 多关 于 孔子 的地 名 ,或许 就 是孔 子周 游 笔者 认 为 ,正是 长 江文 化 区丰 厚 的文化 底蕴 , 列 国 时 留下 足迹 的 历史 见证 吧 。另外 ,我们 从人 们 尤 其 是其 中荆 楚文化 “ 筚路 蓝缕 ” 、“ 抚 夷属 夏” 、“ 一
外婆 曾讲过许多有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 而地处长江文化 中心区、巴蜀文化与荆 楚文化结合 我孩提时 , 部 的兴 山秭归 一 带 ,无 疑是 受 这些 优 秀传 统 文化 影 让我听 , 如《 卧冰求鱼救父 》 、《 朱氏割肝救婆母 》 、
响最 为 深 远 的地 区 ;屈 原 和 昭君正 是 这些 优 秀 民族
个 古代 楚 国政 治 经济 和文 化 中心 为发 祥 地 的荆 楚 文
一
、
长 江 文化 是 培 育 大 美 昭 君 的 皇 天 后 化 ,其 “ 筚 路 蓝缕 ” 的创 业 精 神 、“ 抚 夷属 夏 ” 的 开放
精 神 、“ 一 鸣惊 人 ” 的创 新 精 神 、“ 深 固 难徙 ” 的 爱 国 精 神 、“ 止 戈 为武 ” 的和 合 精神 等成 为 了长江 文 化庞
长江文化 区环境氛 围和历史传承的蕴育、伟 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 引领、神农 身先士卒造福人类的意志感化等三
方 面 ,我 们 可 以看 出长 江 文化 对 王 昭君 一 生 的 重要 影 响 。 关 键 词 : 长 江文 化 ;王 昭 君 ;屈 原 ;神 农 中 图分 类 号 :G1 2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1 3 3 2( 2 0 1 4 )0 3 — 0 0 1 2 — 0 4
《 昭君娘娘和北番 》等 ,如今大都只记得一些梗概 了。总之 ,这不胜枚举的文化现象 ,不但可以折射
精神哺育出来的杰 出代表。
兴山境 内有不少地名与孔子有关联。从高岚河 出长江流域多种文化融合 、演进 的历史积淀 ,而且 上游往下 ,有孔子河 、孔子峡 ,还有县城古夫镇 的 可以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长江文化对世世代代居住于
在 内蒙 鄂尔 多斯恩 格 贝举 办 的 2 0 1 1中国 ・ 达拉 北侧 ,属大 巴山余脉 ,主要受巴蜀文化 ] 和荆楚文
J 的影 响 。 特 旗 昭君 文化 高层论 坛 上 ,中国 民族 学学 会 昭君 文 化 p
化研究分会的会长郝存柱先生在总结 昭君文化研究
众 所周 知 , 巴蜀文 化 因所处 地理 环境 的特 殊性 ,
与发展工作时介绍说 :昭君文化研究正逐步走向世 巴蜀先 民们 自古 就利 用盆 地周 围 山间 的江 河 、 山谷 , 界, 2 0 0 4 年联合国相关负责人 曾用“ 长江女儿 、 友好 并兴修栈道 ( 剑门蜀道 )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 , 使 者 、伟 大母 亲” 对 昭君形 象予 以定 位 。当时 ,我 即 接 受并 兼 容南 、北 、东 、西各 方 面的 文化 ,使 巴 山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4 — 1 2 作者简 介 :吴绪纲 ( 1 9 5 9 一) ,男 , 湖北兴 山人 ,湖北天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和高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 :地域文化。
l 2
蠡测 长江文化对王 昭君 的重要影响
世界 文 化 的繁 荣 发展 也 发挥 了 , 极其 重要 的作 用 。然 于巴东平 阳坝张姓望族 ,举止文雅 ,谈吐不俗。在
必 然有 其深 刻 的文 化 内蕴 。下 面 ,笔者 便 就长 江文 学 趋 于发 达 ;接 受秦 陇文 化 ,导 致工 商业 繁 盛 。此 化 对 昭君一 生 的重要 影 响谈谈 个 人 理解 ,并 以求 教 外 ,巴蜀文化还辐射到滇 、黔 、 甚至远达东南亚 ,
于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家 。 对 这些 地 区也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尤 其 是 以湖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