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I卷(共5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己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 /mo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量转变为热能和光能B.丙烷的沸点比正丁烷高C.丙烷、空气及铂片可组成燃料电池,在丙烷附近的铂极为电池的正极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 + 5O2(g)=3CO2(g)+4H2O(g) △H= —2221.5kJ/mol【答案】A考点: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②B.②③C.①④⑤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名师点晴】基础考查,要注意知识的累积,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所有的燃烧、金属与酸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制水煤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特别注意吸热或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多数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如可燃物需要达到着火点才可能燃烧,据此分析判断。
3.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用下列两种方程式表示:①2H2(g)+O2(g)=2H2O(l)+Q1kJ ②H2(g)+1/2O2(g)=H2O(g)+Q2kJQ1与Q2的关系为A .Q1= Q2B.Q2 >Q1C.Q1>2Q2D.Q1<2Q2【答案】C考点:考查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QkJ,经测定生成的CO2恰好被100mL 5mol/L的KOH 溶液吸收生成KHCO3,则热化学方程式:C4H10(g)+6.5O2(g)=4CO2(g)+5H2O(l)的ΔH为A.-16QkJ/mol B.+16QkJ/mol C.-8QkJ/mol D.+8QkJ/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n(KOH)=0.1L×5mol/L=0.5mol,则由CO2~KOH~KHCO3,可知,n(CO2)=0.5mol,生成0.5molCO2时放出的热量为QKJ,据反应方程式C4H10(g)+13/2O2(g)═4CO2(g)+5H2O(l)生成4molCO2时放出的热量为4Q/0.5=8QKJ,故选C。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7高一上·金山期中) 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A . Na+和Cl-B . Cl-和ArC . Mg和Mg2+D . S和S2-2. (2分) (2017高一上·淄川期中)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学计量数为1:2的是()A . Fe+2HCl═FeCl2+H2↑B . 2HCl+Ca(ClO)2═2HClO+CaCl2C . I2+2NaClO3═2NaIO3+Cl2↑D .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3. (2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 . 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C . 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进行稀释,并不断搅拌D . 配制1.00 mol/L NaCl溶液时,将称好的NaCl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4. (2分) (2015高二下·泰州期中) 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 质子数为10B . 单质具有还原性C . 是单原子分子D . 电子数为105. (2分) (2018高一上·巴彦淖尔期中) 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 . 80g SO3B . 3g H2C . 16g O2D . 34g H2S6. (2分) (2017高一上·奉新期末) 已知Zn(OH)2与A1(OH)3一样,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它与强酸、强碱都能发生反应,但与A1(OH)3不同的是,Zn(OH)2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而Al(OH)3却不能.则下面四组物质的溶液,不能运用滴加顺序进行鉴别的是()A . A1Cl3、NH3•H20B . ZnCl2、NH3•H20C . A1Cl3、NaOHD . ZnCl2、NaOH7. (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第I卷客观卷(共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7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箱应贴的标志是2、标准状况下,a L气体X2和b L气体Y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LZ 气体,若2a=6b=3c,则Z的化学式为A.XY2B.X2Y C。
X3Y D。
XY33、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遇酚酞试剂变红的溶液:K+、Cu2+、NO3-、SO42-B.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K+、Na+、Cl-、CO32-C。
常温下pH<7的溶液:Ba2+、NH4+、NO3-、Cl—D。
无色透明溶液中:K+、Na+、MnO4-、SO42-4、将8g硫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剩余气体在标推状况下的总体积为A。
22.41 B.11.2L C.5。
62L D。
15L5、把0.05mol的醋酸分别加入100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明显的是A。
0。
5mol/L的NaOH溶液B。
0.5mol/L的盐酸C.0。
5mol/L的NH4Cl溶液D.0.5mol/L的氨水6、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与NaHSO4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A。
蓝色B。
红色 C.紫色D。
无色7、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
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8、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32—、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这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过量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过量AgNO3溶液④滴加过量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
④②③②①9、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Fe2O3、CaO、Al2O3都是碱性氧化物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氧气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④根据纯净物中是否含氧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将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热能可转化为化学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考点: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和计算。
2.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1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③X(g)+Y(g)Z(g)+W(s) △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④已知: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焓变⑤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⑥25℃,101kPa,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④⑤D.⑥【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反应热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等。
【名师点晴】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
物质的燃烧热,通常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一定是1 mol,即可燃物的计量系数一定是1,其他物质的计量系数可以用分数,反应中C→CO2,H→H2O(液),S→SO2(气)。
3.把温度为20℃,浓度为1.0mol·L-1的H2SO4和2.2mol·L-1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1,比热容为4.184kJ·K-1·kg-1),轻轻搅动。
5.【全国百强校word】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数学试题

数学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 A a b c =,,,{} B a b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 B .A C B B ⊆ C .A B A ⊆ D .B A ⊂≠ 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相等的函数是( ) A .()2y x =B .2y x =C .2log 2x y =D .2log 2x y =3.若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 ()12f =-()1.50.625f =()1.250.984f = ()1.3750.260f = ()1.4380.165f =()1.40650.052f =那么方程32220x x x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4.函数()()2lg 311f x x x=++-的定义域是( )A .1 3⎛⎫-+∞ ⎪⎝⎭,B .1 13⎛⎫- ⎪⎝⎭, C.11 33⎛⎫- ⎪⎝⎭, D .1 3⎛⎫-∞- ⎪⎝⎭, 5.函数x xx xe e y e e --+=-的图象大致为( )A .B . C. D .6.已知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f x x =+,那么不等式()210f x -<的解集是( )A.52 x x⎧⎫<<⎨⎬⎩⎭B.3522x x x⎧⎫<-≤<⎨⎬⎩⎭或C.32x x⎧⎫-<≤⎨⎬⎩⎭D.350022x x x⎧⎫-<<<<⎨⎬⎩⎭或7.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137,则判断框中应该填的条件是()A.5?k≤ B.6?k≤ C.7?k≤ D.8?k≤8.若关于x的方程()120 1xa a a a-=>≠,有两个不等实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0 1 1 +∞,, B.()0 1, C.()1 +∞, D.12⎛⎫⎪⎝⎭,9.已知()()21311xa x a xf xa x⎧-+<⎪=⎨≥⎪⎩,,满足对任意12x x≠都有()()()()1212x x f x f x-⋅-<成立,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0 1, B.12⎛⎫⎪⎝⎭, C.1[ 1)4, D.11[)42,10.已知函数()ln21xf x x x=++-,若()242f x-<,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2 2-, B.(2 5, C.()5 2-, D.()()5 2 2 5-,,11.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A .25B .9 C.17 D .2012.运行下列程序,当输入数值2-时,输出结果是( )A .7B .3 C.0 D .16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函数()3f x x x =+,对任意的[]2 2x ∈-,,()()20f mx f x -+<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函数()()()log 1401a f x x a a =-+>≠且恒过定点P ,若点P 也在幂函数()g x 的图象上,则()3g = .15.函数()()20.5log 82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16.已知幂函数()()223*mm f x x m N --=∈的图象与x 轴,y 轴均无交点且关于原点对称,则m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23A y y =<<,()22321122x x x B x --+⎧⎫⎪⎪⎛⎫=<⎨⎬ ⎪⎝⎭⎪⎪⎩⎭.(1)求A B ;(2)求{}C x x B x A =∈∉且.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为偶函数.(1)求a 的值;(2)求()221g x ax x =++在区间[]6 3-,上的值域.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 f x =(0x >)满足:()()()f xy f x f y =+,当1x <时,()0f x >,且112f ⎛⎫= ⎪⎝⎭;(1)证明:()y f x =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2)解不等式()132f x f x ⎛⎫->-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4log 412x f x kx k R =++∈是偶函数. (1)求k 的值;(2)若方程()f x m =有解,求m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2x ax b f x +=+且()512f =,()1724f =. (1)求 a b ,的值;(2)判断并证明()f x 的奇偶性;(3)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在[0 )+∞,上的单调性,并求()f x 的值域.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011x x a f x a a a -=>≠+且.(1)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2)讨论()f x的奇偶性;(3)讨论()f x的单调性.高一年级阶段性考试(12月)数学(答案)一、选择题1-5:BCCBA 6-10:BBDDD 11、12:CD 二、填空题13.22 3⎛⎫- ⎪⎝⎭, 14.9 15.()1 4,或[1 4), 16.2三、解答题17.解:由()22321122x x x B x --+⎧⎫⎪⎪⎛⎫=<⎨⎬⎪⎝⎭⎪⎪⎩⎭可得2232322x x x -+++<, 即有22322x x x -++<+, 即21x >,∴1x >或1x <-, ∴{}11B x x x =><-或. (1){}23AB x x =<<;(2){}123C x x x <-<<=或. 18.解:(1)由题意知()f x 是偶函数, ∵0a >,∴222a x x x x +>=≥-,(2)()()2211212122g x x x x =++=+-.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x =-,∴()g x 关于x 在[]6 2--,上递减,则()()()26g g x g -≤≤-, ()g x 关于x 在( 2 3]-,上递增,则()()()23g g x g -<≤,又()21g -=-,()2332g =,()67g -=,()g x 的值域为231 2⎡⎤--⎢⎥⎣⎦,.19.(1)证明:设220x x <<,则1201x x <<, 由题意()()()()()1111222222220x x x f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x x x ⎛⎫⎛⎫⎛⎫-=⋅-=+-=> ⎪ ⎪ ⎪⎝⎭⎝⎭⎝⎭,所以()y f x =是()0x >上的减函数;(2)由函数的定义域得:3010x x->⎧⎪⎨>⎪⎩,∴3x >,又∵112f ⎛⎫= ⎪⎝⎭,∴1111111242222f f f f ⎛⎫⎛⎫⎛⎫⎛⎫=⨯=+=+= ⎪ ⎪ ⎪ ⎪⎝⎭⎝⎭⎝⎭⎝⎭,由()132f x f x ⎛⎫->- ⎪⎝⎭得()132f x f x ⎛⎫-+> ⎪⎝⎭,即()1134f x f f x ⎛⎫⎛⎫-+> ⎪ ⎪⎝⎭⎝⎭, 314x f f x -⎛⎫⎛⎫> ⎪ ⎪⎝⎭⎝⎭,由(2)得314x x -<,14x -<<, 综合知34x <<为所求.20.解:(1)由函数()f x 是偶函数可知,()()f x f x -=,∴()()44log 412log 412x x kx kx -++=+-,即441log 441x x kx -+=-+,∴4log 44x kx =-,∴4x kx =-,即()140k x +=,对一切x R ∈恒成立,∴14k =-.(2)由()()4441411log 44log log 2222x xx x m f x x +⎛⎫==+-==+ ⎪⎝⎭,∵20>,∴1222x x +≥, ∴41log 22m ≥=. 21.解:(1)因为()()5121724f f ⎧=⎪⎪⎨⎪=⎪⎩,所以()()2251222172224a ba b f f ⋅⋅⎧=+=⎪⎪⎨⎪=+=⎪⎩,解得10a b =-⎧⎨=⎩.故 a b ,的值分别为1-,0.(2)由(1)知()22x x f x -=+,x R ∈. ()()22x x f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3)对任意12 [0 )x x ∈+∞,,,不妨设12x x <, 则()()()()()()1211221212121212112122222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 ⎪⎝⎭,①因为12x x <,且12 [0 )x x ∈+∞,,,所以12220x x -<,1221x x ⋅>,即12210x x ⋅->, 则()()120f x f x -<,即()()12f x f x <. 所以()f x 在[0 )+∞,上为增函数.又()f x 为R 上的偶函数,故()f x 在( 0]-∞,上单调递减,则当0x =时,()f x 取得最小值,为()0112f =+=,又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 +∞,,所以()f x 的值域为[2 )+∞,.22.解:(1)易得()f x 的定义域为{}x x R ∈,解法一:设11x x a y a -=+,解得11x y a y +=-- ①∵0x a >,当且仅当101y y +->-,即11y -<<时,∴()f x 的值域为{}11y y -<<.解法二:()122111x x x a f x a a +-==-++; ∵11x a +>,∴2021x a <<+,∴221111a -<-<+, ∴()f x 的值域为{}11y y -<<.(2)∵()()1111x xx x a a f x f x a a -----===-++且定义域为R ,∴()f x 是奇函数.(3)解法一:()()122111xx x a f x a a +-==-++(注:此处用到分离常数法) ①当1a >时,∵1x y a =+为增函数,且10x a +>, ∴21x y a =+为减函数, 从而()21111x x x a f x a a -=-=++为增函数. ②当01a <<时,∵1x y a =+为减函数,且10x a +>, ∴21xy a =+为增函数, 从而()21111x x x a f x a a -=-=++为减函数.解法二:设1x 、2x R ∈且12x x <, 210x x x ∆=->,()()2121211111x x x x a a y f x f x a a --∆=-=-++ ()()()()()()211221111111x x x x x x a a a a a a -+--+=++()()21212211x x x x a a a a -=++.当1a >时,x y a =为增函数,又21x x >,∴21x x a a >,∴21220x x a a ->, 又210x a +>,110x a +>,∴0y ∆>,∴当1a >时,()11x x a f x a -=+是增函数,同理,当01a <<时,()11x x a f x a -=+为减函数.。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扫描
版)
高一化学12月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C
二、简答题
19.(9分)
(1) Fe3O4FeCl3 Fe(OH)2
(2)4Fe(OH)2+O2+2H2O===4Fe(OH)3
Fe3O4+8H+===2Fe3++Fe2++4H2O
Fe+2Fe3+===3Fe2+
20(14分)
Ⅰ【答案】(1) 112 (2)NaOH、Na2CO3(3)0.15 mol·L-1
Ⅱ【答案】(1) Mg(OH)2、Al(OH)3 (2) 0.02mol; 0.03mol 。
(3) 130mL。
21.(9分)
(1)过滤 (2)Al2O3 +2NaOH==2NaAlO2+H2O
(3)坩埚
(4)NaAlO2氨水
22.(14分)
【答案】(1)B、D、;(2)1~100nm;丁达尔效应
(1)3Fe+4H2O(g) Fe3O4+4H2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如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滤液中含有Fe3+,否则不含Fe3+。
(3)如果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铁粉过量,可发生反应:Fe+2Fe3+ 3Fe2+,铁粉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为Fe2+,加入KSCN溶液后不会变为红色。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含解斩

第I卷(共48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O—16 H—1 N—14 S—32 Na—23 Cl—35。
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分)1.下列仪器垫石棉网加热的是A.燃烧匙 B.烧杯C.量筒D.试管【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实验室加热仪器的操作【名师点晴】常见加热类玻璃仪器中有直接加热的仪器;也有间接加热的仪器,其中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等,需垫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是量筒、集气瓶等各种试剂瓶等,据此分析解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休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纸上称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浓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C.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D.蒸发时待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剩余的水蒸干,故D 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 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制取氢气②粗盐提纯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mL0。
1mol·L—1的氯化钠溶液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实验所用的仪器的选用【名师点晴】了解常见的实验所用仪器的用途,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用到的仪器,应根据制取气体的原理,气体的性质先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再确定用到的仪器;在确定粗盐的提纯和配制稀盐酸使用的仪器,要根据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去确定。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8.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9.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大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第I卷(共48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O-16H-1N-14S-32Na-23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分)1.下列仪器垫石棉网加热的是A.燃烧匙B.烧杯C.量筒D.试管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休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纸上称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浓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3.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
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
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制取氢气②粗盐提纯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Al3+、Cl-、SO42-B.Cu2+、Cl-、NO3-、OH-C.Ca2+、Na+、CO32-、NO3-D.H+、SO42-、NO3-、O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B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D.液氨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6.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7.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硫酸、CuSO 4.5H 2O 、苛性钾B.硫酸、空气、纯碱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 2++2H 2OB.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 U +2H +=C U 2++H 2↑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2Ag ++Cu=Cu 2++2Ag↓D.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 ++OH -=H 2O9.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g 含有b 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A.A mN Vmnb B.A nN Vmmb C.mb VmnN A D.vmm nbN A 10.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 2)制金属钛可通过一下反应进行:2MgTiA.都是置换反应B.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钛元素都被还原D.加热时金属钛和氩气(Ar)能反应11.某溶质40%的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为19%,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氯化镁B.氢氧化钠C.硫酸D.酒精12.某碳酸钠溶液中的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是1:20,则该浓液的质量分数为A.6.4%B.25.6%C.12.8%D.60%13.单质X 和单质Y 反应生成X 3+和Y 2-,现有下列叙述:(1)x 被氧化,(2)x 是氧化剂(3)X 3+是氧化产物,(4)X 具有氧化性,(5)Y 2-是还原产物,(6)X 3+具有氧化性。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H-1 O-16 Zn-65 Fe-56 Cu-64 Mg-24 Al-27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1、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 3S + 6NaOH=2Na2S + Na2SO3 + 3H2OB. 2CH3COOH + Ca(ClO)2 = 2HC1O + Ca(CH3COO)2C. l2 + 2NaC1O3= 2NaIO3 + Cl2D. 4HC1(浓)+ MnO2△MnCl2十C12↑+ 2H2O3、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 SO2+ 2H2O = H2SO4+ 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Al + 2NaOH + 2H2O = 2NaA1O2 + 3H2↑B. 4Fe(OH)2 +O2 + 2H2O = 4Fe(OH)3C. BrCl+ H2O = HCl + HBrOD. 2Na2O2 +2H2O = 4NaOH + O2↑4、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 ,IO3-→I2,MnO4-→Mn2+,HNO3→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 H2O2B. IO3-C. MnO4-D. HNO35、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强电解质,第三种是混合物的是A.水、纯碱、空气B. H2SO4、NaCl、烟C. HNO3、盐酸、碱石灰D.Fe2O3、BaSO4、饱和食盐水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 K2SO4+2CO2↑+ 2H2O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ClO3发生还原反应B.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 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D.1mol ClO2生成,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Na+、K+、Cl-、CH3COO-B. Na+、MnO4-、SO42-、NO3-C. Mg2+、NH4+、SO42-、Cl-D. Ba2+、CO32-、NO3-、K+8、下列各项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醋酸与烧碱、硝酸与澄清石灰水B.氯化钡与硫酸钠、硫酸与硝酸钡C.碳酸铵与氢氧化钠、碳酸铵与石灰乳D.纯碱与硫酸、碳酸氢钾与盐酸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硝酸银溶液与铜:Cu + Ag+=Cu2++Ag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H+=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2H++Ca(OH)2 = Ca2+ +2H2O10、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 +5H2O。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O—16 S—32 Na—23 Al—27 Fe—56 Cu—64 Zn—65 Ag—10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一定不可以自发进行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C.NH4HCO3(s)=NH3(g)+H2O(g)+CO2(g) △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D.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平衡逆移,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减小2.《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到: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A.氢氟酸、食盐水B.氨水、碘酒C.石灰水、硝酸D.稀硫酸、食醋3.“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4.在一定条件下,使N2和H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0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5.在平衡体系2NO+O22NO2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NO2中C.只存在于O2和NO2中D.存在于NO、O2、NO26.为了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7.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12.20)化学试题 含答案

1、关于Na2O、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B。
都是碱性氧化物C。
都能和水反应形成 D.都是强氧化剂2、关于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
常温下的溶解性:NaHCO3〈Na2CO3C.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D.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HCO3>Na2CO33、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无K+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C.进行钠的焰色反应实验,可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单质具有的性质4、可以将NaCl、Na2SO4、Na2CO3、NaHCO3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
BaCl2溶液 B.Ca (OH)2溶液C.稀H2SO4 D. BaCl2溶液和盐酸5、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 : 3B.两种物质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 : 1 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 : l6、只含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某物质的分子组成C x H y O z,该物质mg 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mg ,则该物的分子组成必定满足A。
x=y B.x=y=z C。
y=z D。
x=z7、将铁放入下列溶液中,铁溶解而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FeCl2溶液B.稀H2SO4C.热的NaOH溶液D。
CuSO4溶液8、一定量金属钠及其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A的金属钠的质量比为A.1:1 B。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l—35。
5 N—14 C—12 O-16 Al—27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仪器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C.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D.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3.下列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操作中,需使用分液漏斗的是()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分液4.在1gO2和1gO3中()A。
所含原子数不相同 B。
所含分子数相同 C。
物质的量相同 D.所含质子数相同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aCl的摩尔质量是58。
5g B。
64g氧气中含有2mol氧C. 58.5gNaCl中含有lmolNaCl分子 D。
0。
lmol二氧化碳含有6。
02×1022个CO2分子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B. 2摩尔水的摩尔质量是1摩尔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C。
25 ℃,1.01×105Pa, 64g的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
l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 A7.如果l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 n/lmol-1B. 9n mol-1 C。
2nmol-1 D.nmol—1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9.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B.不用温度计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10.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B。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Cu 64 Cl 35.5 S 32 Na 23 O 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313 K时,水的离子积K w=2.9×10-14,则在313 K时,c(H+)= 10-7 mol/L的溶液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2.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 sp相等B.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C.T℃时,Ag2CrO4的K sp为1×10-8D.图中a=2×10-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B.根据K sp(CaCO3)<K sp(CaSO4),在生产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C.常温下,将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D.已知反应:3H2(g)+WO3(s)W(s)+3H2O(g)只有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则它的ΔS <04.将0.l 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80℃,溶液的c(H+)不变的是A.H2SO4B. CH3COOH C.NaOH D. NaCl 5.常温时,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A.用HA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B.HA和CaCO3发生反应放出CO2C.pH=2的HA溶液稀释至100倍,pH小于4D.pH=3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为10-11mol·L-16.一定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Na2S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减小的是A.c(OH-) B.K h(Na2S) C.c(H+)/c(S2-) D. c(Na+)/c(S2-)7.将一定量下列溶液混合后加热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不可能为纯净物的是A.FeCl3与FeCl2 B.KHCO3与KOH C.NH4Cl与NaCl D.AlCl3与Al2(SO4) 3 8.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五种溶液:①NH4Cl ②NaHSO4③NaCl ④C H3COONa ⑤Na2CO3,pH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⑤>④>①>③>②B.⑤>④>③>①>②C.⑤>④>①>②>③D.④>⑤>③>①>②9.草酸(H2C2O4) 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周练(10.14)化学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通(每小题有1 一2 个正确答案)l。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0。
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2。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
5molH20含有的原子数目为l。
5 N AC。
lmolH20含有的H20分子数目为N AD.0。
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
5mol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分子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分子量的6。
02×1023倍C。
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D。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B.蒸馏时冷水从上口进入C.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放出上层液体D.萃取时,将酒精和碘化钾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5. 2mol cl2和2molCO2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
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6。
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日与ll.7gNaO2 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6。
72L CO B.6。
6g CO2 C.8g SO3D。
9。
6g H2SO4 7.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
5×1019个 B.2。
5×1022个C.5×1019个 D.5×1022个8。
现有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Mr(X)<Mr(Y)=0。
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二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
初中化学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级化学一模考试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级化学一模考试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评卷人得分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
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都是物理变化D.都是化学变化【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我们已经学习很多物质并进行分类,下列各组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氢氧化钙、消l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5.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只能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T2℃时组成在M点的C与水的混合物降温至T1℃时,可能得到C的不饱和溶液【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6.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盐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碳酸钠溶液②紫色石蕊溶液③无色酚酞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③C.①或②l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D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8.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SO2B.H2C.CO2D.NH3【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9.20℃时,向100g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则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剂的质量【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0.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CO2HCl气体NaOH溶液B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CCO2CO点燃DCuOKNO3H2O【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4题)1.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D.上述过程中+3价砷类化合物是氧化产物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离时能够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B.难溶的物质(如CaCO3)不能发生离子反应C.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D.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3.下列化学方程式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硫酸和氢氧化钡B.氢氧化铜和盐酸C.盐酸和氨水D.氢氧化钠和硫酸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与O2B.Na2O2与CO2C.NaOH溶液与CO2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5.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6.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D.NaHCO37.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后,观察到的现象有()①钠浮于液面上②熔化成小球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④有蓝色沉淀产生⑤钠周围蓝色沉淀部分变黑⑥析出大量红色的铜⑦小球沉在溶液底部⑧小球在液面上游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D.②⑥⑦8.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2CO2→2Na2CO3+O2B.2Na2O2+2SO3→2Na2SO4+O2C.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Cr2O3→2Na2CrO4+Na2O9.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10.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2+和SO42﹣B.Cu2+和Cl﹣C.K+和SO42﹣D.Ag+和NO3﹣11.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A.铝跟NaOH溶液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热水D.Al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B.铁粉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中:2Fe+Fe3+═3Fe2+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2H2O+CO32﹣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固体,可用灼烧的方法B.用酚酞溶液可以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C.25℃,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大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与量有关14.120mL含有0。
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水溶液显碱性的离子是A.H+B.OH — C 。
Al3+ D.HCO3-2.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 ·L-1的NaOH 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
00mL ,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
00mL ,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A 。
大于10.00mL B.小于10。
00mL C 。
等于10。
00mL D 。
11。
00mL3. 对滴有酚酞试剂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 B 。
CH3COONa 溶液加热C 。
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 固体D 。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 固体4。
室温下,向10mL0。
1mol/L 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减小B 。
再加入CH3COONa 固体能促进醋酸的电离C 。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増大D.溶液中)()()(33--⋅OH c COOH CH c COO CH c 不变 5. 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pH=5的NH4Cl 溶液B.pH=5的NaHSO4溶液C 。
pH=8的CH3COONa 溶液 D.pH=8的NaOH 溶液6。
在恒温条件下,欲使CH3COONa的稀溶液中c (CH3COO)/(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 ③固体NaHS ④固体CH3COONa ⑤冰醋酸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⑤C。
只有②④⑤D。
只有①⑤7。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 c(NH4+)=c(C1—)的NH4Cl 溶液B.c(H+)=1×10—7mol·L—1的溶液C。
pH=7的溶液D.室温下将pH=3的酸与pH= 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8。
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A。
pH=9 B.c(OH—)≈10-5mol·L-1C.pH≈7D.c(OH-)<10—7mol·L-19。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 A a b c =,,,{} B a b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AB B = B .AC B B ⊆ C .AB A ⊆ D .B 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B 是A 的真子集,故A,C,D 正确,选B. 考点:集合之间的关系.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相等的函数是( )A .2y =B .y =.2log 2x y = D .2log 2x y =【答案】C考点:函数的三要素.3.若函数()3222f x x x x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那么方程32220x x x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为( )A .1.2B .1.3C .1.4D .1.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参考数据可得()()04065.1,0438.1<>f f ,又精确到1.0,所以近似根为4.1,故选C. 考点:二分法的应用. 4.函数()()lg 31f x x =++的定义域是( )A .1 3⎛⎫-+∞ ⎪⎝⎭,B .1 13⎛⎫- ⎪⎝⎭, C.11 33⎛⎫- ⎪⎝⎭, D .1 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01301x x ,解得131<<-x ,故选B.考点:函数的定义域.5.函数x xx xe e y e e --+=-的图象大致为( )A .B . C. D .【答案】A考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是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目.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可以使用排除法来确定选项,首先是定义域为{}0≠x x ,均满足题意,接着考虑函数的奇偶性,根据定义判断出函数为奇函数,因此排除D 项,再根据复合函数的同增异减法则,判断函数在()()+∞∞-,0,0,分别递减,因此排除B,C 选项,故选A.6.已知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f x x =+,那么不等式()210f x -<的解集是( ) A .502x x ⎧⎫<<⎨⎬⎩⎭ B .35022x x x ⎧⎫<-≤<⎨⎬⎩⎭或 C.302x x ⎧⎫-<≤⎨⎬⎩⎭ D .350022x x x ⎧⎫-<<<<⎨⎬⎩⎭或 【答案】B考点:1.函数的奇偶性;2.解不等式. 7.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137,则判断框中应该填的条件是( )A .5?k ≤B .6?k ≤ C.7?k ≤ D .8?k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11,7111713+-+=-+=k k S S,从第一次循环算起,1111111 (2231)S k k =+-+-++-+ 12,61k k =-∴=+,所以6=k 时,程序进行了最后一次循环,然后k 递增1,此时7=k ,程序跳出了循环,因此判断条件为?6≤k ,故选B. 考点:程序框图.8.若关于x 的方程()120 1x a a a a -=>≠,有两个不等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1 1 +∞,,B .()0 1, C.()1 +∞, D .10 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即函数a y a y x 21=-=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图知,120<<a 即210<<a ,故选D.考点:函数与方程.9.已知()()213 1 1x a x a x f x a x ⎧-+<⎪=⎨≥⎪⎩,,满足对任意12x x ≠都有()()()()12120x x f x f x -⋅-<成立,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1,B .10 2⎛⎫ ⎪⎝⎭, C.1[ 1)4, D .11[ )42,【答案】D考点:分段函数的单调性.10.已知函数()ln 21x f x x x =++-,若()242f 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2 2-,B .(2 C.() 2, D .()() 22 5,,【答案】D考点:函数的性质.11.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 )A .25B . 9 C.17 D .2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循环:;420,220,9812=+==+==+=T n S 第二次循环:9817,S =+=224,n =+=44220;T =+=此时满足S T >,输出17=S ,故选C.考点:程序框图.【方法点晴】本题考查学生的主要是程序框图问题,属于基础题目.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的表示算法的图形,高考中程序框图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能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以及条件结构的算法,其中条件结构主要在判断,分类,分情况的问题中解决,是易错点.12.运行下列程序,当输入数值2-时,输出结果是( )A .7B .3 C.0 D .16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62422,22-=-⋅+-⋅-=∴-=y x ,故选D.考点:程序框图.【方法点晴】本题考查学生的主要是程序框图问题,属于基础题目.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的表示算法的图形,高考中程序框图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能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以及条件结构的算法,其中条件结构主要在判断,分类,分情况的问题中解决,是易错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已知函数()3f x x x =+,对任意的[]2 2x ∈-,,()()20f mx f x -+<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32,2 【解析】试题分析:()x f 是奇函数,且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202f mx f x f mx f x ∴-+<⇔-<-()f x =-,()[]2,2021-∈∀<-+m x m 对即恒成立,构造()()()()⎩⎨⎧<-<--⎩⎨⎧<<--+=02302,0202,21x x f f m x m f 即,解得322<<-x ,故填⎪⎭⎫ ⎝⎛-32,2. 考点:1.函数的性质;2.函数的恒成立问题.14.已知函数()()()log 1401a f x x a a =-+>≠且恒过定点P ,若点P 也在幂函数()g x 的图象上,则()3g = .【答案】9 【解析】试题分析:()01log ,2=-=x x a 时 ,()x f ∴恒过定点()4,2,设(),242,g x x ααα==⇒=即()()2,39g x x g ∴==,故填9.考点:1.对数函数的定点;2.幂函数的解析式.15.函数()()20.5log 82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答案】()4,1或[)4,1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属于易错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要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对于一些常见的分式类型,根式类型,对数类型的函数,学生最容易忽略函数的定义域而直接求单调性;二是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满足同增异减,外层对数函数本身单调递减,因此要求()x f 的递增区间,即求内层二次函数的单减区间. 16.已知幂函数()()223*m m f x x m N --=∈的图象与x 轴,y 轴均无交点且关于原点对称,则m =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幂函数()()*322N m xx f m m ∈=--的图象与x 轴,y 轴无交点且关于原点对称,,0322<--∴m m且322--m m 为奇数,即31<<-m 且322--m m 为奇数,20或=∴m ,又2,*=∴∈m N m ,故填2. 考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是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幂函数的解析式为()αx x f =,其中变量x 的系数为1,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函数()()*322N m xx f m m ∈=--关于原点对称,即为奇函数,又与坐标轴无交点,即指数α为负数且为奇数,因此解出m 的取值范围,又,*N m ∈解得2=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23A y y =<<,()22321122x x x B x --+⎧⎫⎪⎪⎛⎫=<⎨⎬ ⎪⎝⎭⎪⎪⎩⎭.(1)求A B ;(2)求{}C x x B x A =∈∉且.【答案】(1){}32<<=x x B A ;(2)()()3,21, -∞-=C .考点:集合的运算.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0f x x x a =>为偶函数.(1)求a 的值;(2)求()221g x ax x =++在区间[]6 3-,上的值域. 【答案】(1)21=a ;(2)⎥⎦⎤⎢⎣⎡-223,1. 【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R x ∈,且()()11f f =-,解得21=a ;(2)将21=a 代入,()x g 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2-=x 的二次函数,在[]2,6--单调递减,(]3,2-单调递增,所以在2-=x 取得最小值,在3=x 取得最大值.(2)()()2211212122g x x x x =++=+-.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x =-,∴()g x 关于x 在[]6 2--,上递减,则()()()26g g x g -≤≤-, ()g x 关于x 在( 2 3]-,上递增,则()()()23g g x g -<≤,又()21g -=-,()2332g =,()67g -=, ()g x 的值域为231 2⎡⎤--⎢⎥⎣⎦,.考点:1.函数的奇偶性;2.函数的值域.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y f x =(0x >)满足:()()()f xy f x f y =+,当1x <时,()0f x >,且112f ⎛⎫= ⎪⎝⎭.(1)证明:()y f x =是定义域上的减函数; (2)解不等式()132f x f x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试题解析:(1)证明:设220x x <<,则1201x x <<, 由题意()()()()()1111222222220x x x f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x x x ⎛⎫⎛⎫⎛⎫-=⋅-=+-=> ⎪ ⎪ ⎪⎝⎭⎝⎭⎝⎭,所以()y f x =是()0x >上的减函数;(2)由函数的定义域得:3010x x ->⎧⎪⎨>⎪⎩,∴3x >,又∵112f ⎛⎫= ⎪⎝⎭,∴1111111242222f f f f ⎛⎫⎛⎫⎛⎫⎛⎫=⨯=+=+= ⎪ ⎪ ⎪ ⎪⎝⎭⎝⎭⎝⎭⎝⎭, 由()132f x f x ⎛⎫->- ⎪⎝⎭得()132f x f x ⎛⎫-+> ⎪⎝⎭,即()1134f x f f x ⎛⎫⎛⎫-+> ⎪ ⎪⎝⎭⎝⎭, 314x f f x -⎛⎫⎛⎫> ⎪ ⎪⎝⎭⎝⎭,由(2)得314x x -<,14x -<<, 综合知34x <<为所求.考点:1.函数的单调性;(2)解不等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4log 412x f x kx k R =++∈是偶函数. (1)求k 的值;(2)若方程()f x m =有解,求m 的取值范围.【答案】(1)41-=k ;(2)21≥m .试题解析:解:(1)由函数()f x 是偶函数可知,()()f x f x -=,∴()()44log 412log 412x x kx kx -++=+-,即441log 441x xkx -+=-+,∴4log 44x kx =-,∴4x kx =-,即()140k x +=,对一切x R ∈恒成立,∴14k =-. (2)由()()4441411log 44log log 2222x xx x m f x x +⎛⎫==+-==+ ⎪⎝⎭,∵20>,∴1222x x +≥,∴41log 22m ≥=. 考点:1.函数的奇偶性;2.函数的值域.【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数类型的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函数的解析式的化简,指对函数的化简方式一般是化为同底数,或者同底数的先进行运算,第一问奇偶性问题,即恒成立问题,与变量x 无关,可令系数为0;第二问化简可得,()()()124441log 41log 41log 42x xx f x x =+-=+-441log 2x x +=,再利用复合函数分别求值域即可.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2x ax b f x +=+且()512f =,()1724f =. (1)求 a b ,的值;(2)判断并证明()f x 的奇偶性;(3)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在[0 )+∞,上的单调性,并求()f x 的值域.【答案】(1)0,1=-=b a ;(2)偶函数,证明见解析;(3)单调递增,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将()()4172,251==f f 代入,解方程可得0,1=-=b a ;(2)()()()x f x f x f ∴=-, 是偶函数;(3)用定义法判断并证明,不妨设,012≥>x x 对()()21x f x f 和做差,代入解析式提取公因式化为因式乘积形式,分别判断正负,可得()(),12x f x f <所以()x f 单调递增,又()20=f ,且()+∞→+∞→x f x ,,因此值域为[)+∞,2.(3)对任意12 [0 )x x ∈+∞,,,不妨设12x x <, 则()()()()()()1211221212121212112122222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 ⎪⎝⎭,① 因为12x x <,且12 [0 )x x ∈+∞,,,所以12220x x -<,1221x x ⋅>,即12210x x ⋅->, 则()()120f x f x -<,即()()12f x f x <. 所以()f x 在[0 )+∞,上为增函数.又()f x 为R 上的偶函数,故()f x 在( 0]-∞,上单调递减,则当0x =时,()f x 取得最小值,为()0112f =+=,又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 +∞,,所以()f x 的值域为[2 )+∞,.考点:1.函数的奇偶性;2.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011x x a f x a a a -=>≠+且.(1)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2)讨论()f x 的奇偶性; (3)讨论()f x 的单调性.【答案】(1)定义域是{}R x x ∈,值域是{}11<<-y y ;(2)奇函数;(3)1>a 时,增函数,10<<a 时,减函数. 【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0>x a ,所以分母恒正,定义域为R ;求值域法一:因为0>x a ,()1111x x x x a y y a a a -=⇔+=-+101x y a y +⇔=->-,解出y 的范围即为函数的值域,法二:对()x f 分离常数,构成类似反比例类型的函数,利用()0≠=k xky 的性质解出y 的范围即为函数的值域;解法一:设11x x a y a -=+,解得11x y a y +=-- ①∵0x a >,当且仅当101y y +->-,即11y -<<时,∴()f x 的值域为{}11y y -<<. 解法二:()122111x x x a f x a a +-==-++;∵11x a +>,∴2021xa <<+, ∴221111a -<-<+, ∴()f x 的值域为{}11y y -<<.(2)∵()()1111x xxx a a f x f x a a -----===-++且定义域为R , ∴()f x 是奇函数.解法二:设1x 、2x R ∈且12x x <, 210x x x ∆=->,()()2121211111x x x x a a y f x f x a a --∆=-=-++ ()()()()()()211221111111x x x x x x a a a a aa -+--+=++()()21212211x x x x a a a a -=++.当1a >时,x y a =为增函数,又21x x >,∴21x x a a >,∴21220x x a a ->, 又210x a +>,110x a +>,∴0y ∆>,∴当1a >时,()11x x a f x a -=+是增函数,同理,当01a <<时,()11x x a f x a -=+为减函数.考点: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2.函数的奇偶性;3.函数的单调性.【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目.首先解决的是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具体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注意对数函数,幂函数,分式类型的函数以及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等,求值域的方法以基本函数用图象和复杂函数求导两种为主,复合函数一般分解为两个基本函数,分别判断单调性从中求出最值,另外分式分离常数,根式的换元法使用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H-1O-16Zn-65Fe-56Cu-64Mg-24Al-27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1、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答案】B考点:考查了钠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 3S + 6NaOH=2Na2S + Na2SO3 + 3H2OB. 2CH3COOH + Ca(ClO)2 = 2HC1O + Ca(CH3COO)2C. l2 + 2NaC1O3= 2NaIO3 + Cl2D. 4HC1(浓)+ MnO2△MnCl2十C12↑+ 2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3S+6NaOH==2Na2S+Na2SO3+3H2O反应中部分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部分降低,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A错误;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I2+2NaClO3==2NaIO3+Cl2,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aClO3是氧化剂,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2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D.4HC1(浓)+MnO2MnCl2+Cl2↑+2H2O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1是还原剂,没有发生变化的体现了盐酸的酸性,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MnO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晴】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需要注意: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较多,因此应注意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掌握。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③由于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并没有全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质量或两者的比例时易发生错误。
3、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 SO2+ 2H2O = H2SO4+ 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Al + 2NaOH + 2H2O = 2NaA1O2 + 3H2↑B. 4Fe(OH)2 +O2 + 2H2O = 4Fe(OH)3C. BrCl+ H2O = HCl + HBrOD. 2Na2O2 +2H2O = 4NaOH + O2↑【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分析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还原剂在反应中化合价要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可以用口诀: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4、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H2O,IO3-→I2,MnO4-→Mn2+,HNO3→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 H2O2B. IO3-C. MnO4-D. HN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氧化I-时,H2O2→H2O得到2个电子,IO3-→I2得到5个电子,MnO4-→Mn2+得到5个电子,HNO3→NO得到3个电子,I-→I2,失去1个电子,但IO3-由于也被还原为I2,则得到I2最多的是IO3-,答案选B。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5、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强电解质,第三种是混合物的是A.水、纯碱、空气B. H2SO4、NaCl、烟C. HNO3、盐酸、碱石灰D.Fe2O3、BaSO4、饱和食盐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水属于氧化物、纯碱是强电解质、空气属于混合物,A错误;B、硫酸是含氧酸、NaCl是强电解质、烟中含有固体颗粒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正确;C、硝酸是含氧酸、盐酸属于混合物、碱石灰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C错误;D、氧化铁为氧化物、硫酸钡是强电解质、饱和食盐水是溶液为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名师点晴】明确分类的依据及常见的物质的分类即可解答。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为酸,酸中含有氧元素,则为含氧酸;在水或熔化状态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则属于混合物。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 K2SO4+2CO2↑+ 2H2O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ClO3发生还原反应B.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 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D.1mol ClO2生成,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答案】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判断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Na+、K+、Cl-、CH3COO-B. Na+、MnO4-、SO42-、NO3-C. Mg2+、NH4+、SO42-、Cl-D. Ba2+、CO32-、NO3-、K+【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在酸性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MnO4-在溶液中显紫红色,不是无色,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Mg2+、NH4+、SO42-、Cl-四种离子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在强酸性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8、下列各项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醋酸与烧碱、硝酸与澄清石灰水B.氯化钡与硫酸钠、硫酸与硝酸钡C.碳酸铵与氢氧化钠、碳酸铵与石灰乳D.纯碱与硫酸、碳酸氢钾与盐酸【答案】B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硝酸银溶液与铜:Cu + Ag+=Cu2++Ag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OH-+H+=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2H++Ca(OH)2= Ca2++2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Ag+=Cu2++2Ag,A错误;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 Cu2++H2O,B错误;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正确;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名师点晴】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10、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
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A.+3B. +4C. +5D. +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得3×1+4×1=3×1+2n,则n=2,所以RO4n-为RO42-,该离子中O元素化合价为-2价,R、O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所以该离子中R元素化合价=-2-(-2)×4=+6,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计算11、24mL0.05mol/L 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0.02mol/L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6B. +3C. +2D.0【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名师点晴】注意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为:(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1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W2> Z2> X2> Y2,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的是A. 2W-+ Z2=2Z-+W2B. 2X-+ Y2=2Y-+X2C. 2Y-+ W2=2W-+ Y2D. 2Z-+ X2=2X-+ Z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A、氧化性是W2> Z2,则反应2W-+ Z2=2Z-+W2不能发生,A错误;B、氧化性是X2> Y2,则反应2X-+ Y2=2Y-+X2不能发生,B错误;C、氧化性是W2> Y2,则反应2Y-+ W2=2W-+ Y2能发生,C正确;D、氧化性是Z2> X2,则反应2Z-+ X2=2X-+ Z2不能发生,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13、下列导电能力最强的溶液是A. 100mL1mol/L NaCl溶液B. 50mL1mol/L MgCl2溶液C. 200mL1mol/L盐酸D.100mL1mol/L NaHCO3溶液【答案】B考点:考查溶液的导电能力14、将Al加入到氯化铁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下列不可能出现的阳离子组合A. Al3+、Fe2+、Fe3+、Cu2+B. Al3+、Fe2+、Cu2+C. Al3+、Cu2+D. Al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铁离子氧化性强于铜离子,铜离子强于亚铜离子,则铁离子首先氧化金属铝,然后是铜离子氧化金属铝,如果铝还有剩余,亚铁离子再氧化金属铝,所以溶液中不可能有铜离子,而没有亚铁离子,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名师点晴】注意理解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以及反应的先后顺序,注意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