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搭石》教学反思(四篇)
《搭石》教学反思上完特级教师的指导课《搭石》,加上刘宏老师一针见血的点评,我收获颇多。
现反思如下:1、课堂语言优美,情感体会到位。
2、条理清晰,环节流畅,重点把握恰当。
3、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启发,引导不紧不慢,逐层推进,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得。
4、在理解“面对面怎样过搭石”一环节时,采用师生合作表演的形式,直观简洁易懂,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课文最后升华阶段,教师先自己有感而发,写几句诗,让学生和着音乐吟颂,紧接着说话训练(此时此刻,你想对搭石说些什么?)水到渠成,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
《搭石》教学反思(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
《搭石》描写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课文语言质朴,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动,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风景"这个词,深入学习课文。
整堂课,我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让学生学习体验。
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悟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并达到既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和作者"同命运,共呼吸"的境界。
《搭石》教学反思(三)不足之处:1、导入不够明确,让人误以为是上第一课时。
其实可以先直接回顾上节课所学,“什么是搭石?”后再一起去看看作者刘章的家乡(欣赏家乡风光图,说感受),接着引出作者心中的那一道独特的风景——“搭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㈠导入1、文本导入:出示情景图及潺潺流水声,师声情报并茂介绍画面就是作者的家乡。
2、揭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板书:21搭石生齐读㈡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认真阅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读课文。
3、检查字词:⑴检查生字:①自己读一读,读不准的问问学习伙伴。
②指生读字,组词。
③关于字音字形,你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④请同学们把难写的字在本上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
⑵检查新词:开火车、齐读。
㈢再读课文、理清条理、知道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想好后与同桌交流。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⑴学生汇报一段时说“什么是搭石”,师引导:也可以说是乡亲们摆搭石。
板书:摆。
⑵学生汇报二段时,师板书:调。
⑶学生汇报“一行人走搭石。
”师板书:走。
⑷学生汇报“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让对方先走。
”师板书:让。
⑸学生汇报“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师板书:背……过。
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预设)⑴生:课文主要讲了乡亲们怎样摆搭石和走搭石。
⑵师:还可以怎样概括?⑶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搭石和乡亲们怎样摆搭石。
⑷师:还有其他说法吗?⑸生:课文主要写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5、小结:(指板书)象这样写事物的文章,我们既可以用把相同段落的意思合并起来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文中重点句子来概括主要内容。
《搭石》教学反思(共五篇)
《搭石》教学反思(共五篇)第一篇:《搭石》教学反思《搭石》教学实践反思本节课以“走搭石”为切入点,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引导学生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调整搭石的画面以及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练写身边平凡事物的“美”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我让在初读课文后,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以课文中的关键短语“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线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悟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最后以反复诵读最后一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以及拓展朗读一首诗《搭石·乡情》结束教学。
一节课下来,教学过程较流畅,重点也比较突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特别是在三个走搭石的画面的教学中,学生都能较好地抓住重点的字词去体会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理解了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也是刘章爷爷心中的一道风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一些重点词语的教学还是动了一翻脑筋的,也运用了多样的方法,有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也有教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等。
比如在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时,不但要求学生读准,部分词语还随机地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义,比如认读“俗语”一词,让学生说说文中出现了哪句俗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俗语后再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在教学“协调有序”一词,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是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结果学生描述的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美。
课后反思一下,生活实际中学生根本就没看到过这样的美景,也难怪想象不出,如果当时能有图片的补充展示,学生一定会理解得更深。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搭石”这种围赤定石的方法。
–掌握使用石块进行搭建结构的基本技巧。
–能够通过搭建石结构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搭石活动,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整理好所需的石块、图纸和搭石工具。
2.确保教室桌面整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准备好介绍“搭石”活动的教材和视频资料。
4.分组准备好小组合作所需的任务分工表和合作规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搭石”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搭石现象。
•看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搭石活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习搭石方法•教师示范搭建基本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块的形状和大小,制定搭石的计划。
3. 小组合作搭石•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搭石任务。
•学生按照任务分工表,合作完成搭石任务,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4. 展示和讨论•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和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搭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反思•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积极合作?•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如何?•教师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石”的意义?•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或引入更多互动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延伸阅读•《搭石的由来和发展》:探究搭石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应用。
•《搭石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搭石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参考资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搭石》课本教材•互联网相关资源搜索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准备:拍摄搭石,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渲染情境,揭开文本之面纱。
1、看大屏幕: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非常美丽。
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21搭石),齐读课题。
请同学翻开课文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读课文)2分钟左右二、初读文本,相约便民之搭石。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
2、组织交流。
(1)师:同学读书都非常的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请一生说)你找的很准确。
(2)、师质疑: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大屏幕出示:“挽”。
“挽wǎ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⑴读通句子,正音。
⑵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⑶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⑷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⑸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⑹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⑺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⑴指名读:正音:伏。
⑵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⑶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⑷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搭石》教案篇一今天,我上的《搭石》一课,是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的课文。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
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案三、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伟大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谈话导入,构建阅读背景。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组内自由朗读)。
2、提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成一个片段全班交流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能从“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句话中体会到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我觉得中年人也会这么做,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是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2、我能从这句话中“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
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我能自由读课文,寻找“美”。
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体现搭石美丽,是一道风景的句子或段落。
4、我能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5、我能从生活中知道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人教版《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人教版《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搭石》这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写的是乡村质朴的事物,用的是乡村般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村民们质朴纯洁的美好心灵。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碑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仅在于供人们在溪面上行走,它还联系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谴、惰、绰等7 个生字,读准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溪水猛涨、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在朗读和评价过程中品位拖鞋绾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等词,并感受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教学过程:一、揭题,初识搭石。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从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呀,一块一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摆在小溪就是搭石齐读课题2、课文中有一句话具体地描述了什么是搭石,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3、现在你会介绍搭石了吗?二、整体感知,疏通课文。
1、自由读读课文。
出示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交流释疑,理解搭石的重要性。
那如果没有这些搭石,家乡的人们都怎么过小溪的呢?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重点理解脱鞋绾裤)四、感悟搭石,构成风景.1、摆搭石那么有讲究,走搭石就更有讲究了,你知道走搭石要注意什么吗?出示: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2、自主交流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搭石》教学反思(15篇)
《搭石》教学反思(15篇)《搭石》教学反思1《搭石》一课,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刘章爷爷通过平凡的搭石,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已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搭石,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理清了__的基本结构。
然后用小标题的形式知道__围绕搭石只要讲了哪几件事。
在大家自学的基础上得出:精心摆放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谦让有礼过搭石和背老人过搭石。
本节课的导学设计,主要是围绕“读、勾、品、写”这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寻美、品美,合作寻美、悟美,展学、话美。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和文字所表达的人文美,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读出那种美,从而达到对美的通感和对人们行为的思考和认同。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在简单的回顾《搭石》的主要内容后,从学生的角度总结出阅读方法,即“读、勾、品、写”让学生带着这种阅读方法自主寻美、品美,然后出示自主学习提示,让孩子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
二、自主寻美、品美。
通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体会“和谐美”,伴着优美的音乐通过自己的朗读加深这种美的感受,达到美的共鸣。
三、合作寻美、悟美。
在互学寻美、悟美时,引导学生从“精心摆放搭石、谦让有礼过搭石和背老人过搭石”中去合作寻美,带上之前学的“读、勾、品、写”阅读方法,再次加深阅读方法的渗透和巩固,让孩子学以致用。
并且知道勾关键词语,了解这些关键词不仅是形容词,还有可能是关联词、动词、连接词。
通过这些关键词品悟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体会“奉献美”“谦让美”和“敬老美”。
并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四、展学、话美。
在展学时,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展示和合作学习的成果,台下的孩子给予相应的补充或者提出合理的意见,非常锻炼孩子的个人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
2.掌握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通过讲述搭石的故事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进行简单句子的书写和造句。
3.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辨,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鼓励学生帮助他人。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护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搭石》的故事情节和核心内容。
2.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感受到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搭石》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讲述了小动物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发挥智慧,共同努力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反思并思考如何把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搭石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互助友爱的力量。
五、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软件或教具呈现一些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搭石”。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搭石”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可能和什么有关?2. 学习活动(30分钟)•听读课文《搭石》,教师讲解生字词语。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故事?分享给同伴。
3. 拓展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小绘画比赛,绘制搭石场景或人物形象。
•学生展示,相互欣赏。
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提出自己对友爱互助的想法,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部编版四上语文《搭石》教案、教学反思(5篇范文)
部编版四上语文《搭石》教案、教学反思(5篇范文)第一篇:部编版四上语文《搭石》教案、教学反思21、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主学习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
(2)组内互相检查,字字落实。
3.重点指导。
“涨”和“间”是多音字。
4.要求写的字,学生先自己字形,然后临写,比较。
纠正。
5.教师根据学生写字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行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1)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么样?(2)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3)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4.学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
5.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的?“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引导体会“构成了家乡的地道风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事例?(3)指导回答。
(4)交流:从“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直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搭石》教学反思(12篇)
《搭石》教学反思(精选12篇)搭石教学反思篇一记得《搭石》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想好好地给孩子们上上这一课。
为了上好《搭石》,我从网上下载了几个课件,然后把这些课件综合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名师的课堂实录。
我首先让学生按照我的预习设计预习好了课文,然后学生就用了一节课的准备。
我从课文的承上启下句入手,问学生:“搭石给人的印象怎样?”学生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紧接着问:“从哪儿可以看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呢?”学生们再从课文中找。
有的学生先说走搭石的部分,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提醒学生尽量按顺序找,这样不会把美丽的片段遗漏掉。
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找到文中整搭石的片段。
我出示学生找的部分,让学生找找本部分的关键词语。
“那一行人走搭石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很快找到了。
“那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哪个小组的学生用你的声音来展示一下人们走搭石的美景?”刚开始学生读得有些慢,我提醒学生:“千万别掉到小溪里去了。
”第二小组的学生展示的就更紧凑,只听前面的一个学生一读完“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一个学生赶紧接上“后面的紧跟上去”。
经过这样一番展示,学生仿佛看到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我觉得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文本,读出文本蕴藏的'深意,这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境界。
后面的部分,学生也在刚才愉快的氛围中逐渐体会到了。
《搭石》是让学生爱上阅读语文的好文章,希望编导们多让学生学习这样的美文,爱上语文指日可待。
我说的不知对不对呢?搭石教学反思篇二《搭石》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文,不仅美在文字,更美在它的内容以及其中包含着的丰富的人情味。
因此,本堂课我以让学生欣赏家乡这一道美景为主,让学生在看到搭石美的同时,也能够看到家乡人淳朴善良的美。
课文的朗读由我和学生分段配合完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朗读不仅声音洪亮,也有效改善了"拖音'的习惯,并带上了一丝自己的感情。
《搭石》教案(优秀7篇)
《搭石》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搭石》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搭石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去过哪里旅游?觉得哪儿的景色最美?可是,无论哪儿美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美。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景?二、导入刘章爷爷也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
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溪水潺潺。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在轻音乐中边叙述,边在黑板上画上小溪、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让我们和刘章爷爷一起,走进小村庄。
三、读文,寻找“美”,欣赏“美”1、请大家打开课本103面,自由读课文,用心去品味文中流淌着的美。
2、拿起你们的笔,默默地、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能够感受到美,觉得它是一道风景,就把那几句话画下来。
3、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体会这其中流淌着的美。
4、交流勾画的句子,欣赏“美”。
⑴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想象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师语言描述,范读,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来;生练读,指名读。
)过渡:踏踏的声音,漾漾的清波,绰绰的人影,这是看得见、听得见的具体的“美”。
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美”,同样也是一道风景。
哪些同学找到了?⑵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教学反思(15篇)
搭石教学反思(15篇)搭石教学反思1《搭石》是一篇以爱为主体的文章,通过家乡人们主动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体会到家乡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我引导学生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一中心句,抓住“老人摆、行人走,面对面让,年轻人背”四个画面,来逐步体会在教学第二自然段老人摆搭石时,我引导学生们体会“无论……只要……一定……”这几个词语,让学生们想象老人可能急着去干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他可能急着赶火车”,“他可能急着替自己的亲人去买药”,甚至还有同学说“他急着去上厕所”,总之体会到老人当时着急的心情,我又接着引导想象可不巧的是他踩在了一个不稳的搭石上,他想“……”。
学生立马举手“他想我还是摆稳吧,要不有人不小心掉在水里可怎么办呢?”“他想如果我知道不稳还不搭上,心里怎么对得起乡亲们呢?”顺着学生的话,我又往下引导“于是,他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放下手中的东西,来摆石。
”于是学生们在想象老人的情况,心理动作过程中体会到老人的心灵美,然后又回到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理解了风景美和情感美。
在教学三段行人走搭石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想象人们走搭石的画面。
然后采用朗读的方法去感悟。
学习“两人面对面”“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当两个相对而行时,他们这么做,又说了些什么?然后有找人情景再现,模拟表演。
最后又抓住“理所当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指的是相互谦让,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补白、想象、朗读感悟,模拟表演三种不同形式,有详有略地带领学生逐层深入领悟到家乡人们纯真、质朴的`美好心灵。
正因为形式多样,也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才表现得生龙活虎。
这也提醒了我在今后的备课中,一定要把备学生提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心理。
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俗语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农村孩子们搭石玩耍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农村生活的乐趣。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有一定的感悟。
但农村生活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环境。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朗读感知文本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农村生活图片等,辅助教学。
2.道具:准备一些石头,用于课堂表演。
3.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村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农村生活的印象。
然后引入课文《搭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搭石?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一首和谐的旋律一道别样的风景
——《搭石》课堂教学课例与反思
一,词语导入
1, 听写词语,指名板书: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拖鞋绡裤风景
2, 集体订正。
师:看最后一个词语”风景“,你觉得前面的几个词描绘的是风景吗?
师:--提到风景,他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雄伟的高山,清澈的小河,美丽的花朵.
生:我会想到美丽的大草原.
生:……
师: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屮, 我们用眼睛就能真切地看到其屮的美•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
[先听写词语,再由■'风景”一词导入,先声夺人・]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读课文,呈现这道风景.
师:课文读完了,这道风景也就出来了・(板书: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好像谈不上什么美不美,那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样的风景屮,流淌着的又是怎样的美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 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能够感受到它的美,觉得它是一道风景,就把这几句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3,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读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三,交流深化
学生读勾画的句子,谈感受.
1,第三自然段屮嗨当上工,下工厂行人走搭石的吋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
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般
的美感•“
生:从这段话我感受到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特别默契,走起来动作十分协调,看着很整齐,
很美.
师:默契也是一种美•想想这搭石本来并不好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厂-个人走还
好说,如果很多人走,大家一个紧接一个,走得都那么平稳,又那么轻快,这就需要很高的
默契度了,再看看脚下溪水潺潺,人影晃动,轻快的音乐加上和谐的画面,有声有色,谁
能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带着这样的想象,让我们读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
师:感觉有了,但还不够,如果能读出诗一样的韵律来就好了.
出示文段:
学生练习后,指名读.
师:听着同学们的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
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
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厂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
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
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加进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教师加上手势.
[朗读指导具有层次性,特别是将文中的这段话改成小诗的形式,学生的读一下子找
到了感觉,虽然没有音乐,但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一曲清新,和谐的旋律在课堂上回响
・]
师:读到这儿,你觉得搭石是风景吗?
学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师(过渡):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屮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美,同样是一•道风景•请
同学们找找,你还看到了怎样的风景。
2>第四自然段.
生:从这段屮,我感受到这里的人很谦让,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
生:我觉得这里的年轻人很好,老年人腿脚不好,年轻人就主动背老人过去. 帅:即便是
索不相识也让你感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亲近,和睦,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理所肖
然”怎么理解
生:理所半然就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没什么可奇怪的.
生:大家觉得背老人过河是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从这个次我看出这里的人很善良.
师:是啊,正是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让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
平凡的美!]
3、第二自然段.
生:我勾画的是第二自然段,从这段话屮,我知道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他们一定会重新摆放好.
师:现在我就找一-位上了点年岁的人问问.
(教师指一名学生发问)
师:现在你就是那位上了点年岁的人,请问您这么急匆匆的是要赶去干嘛?为什么又停下来呢?
师:多么细心的大叔哇,谁来读一读,赞美一下这位可敬的老人. 教师指名读,让刚才扮演大叔的同学评价.
师:搭石连同这善良的老人一同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很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这勤劳之美,善良之美,人性之美・] 4, 第一自然段.
生:从这段话我看出这里的人摆放搭石特别细心,挑选的都是平整方正的石头, 并且都
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排列,正好人们能够一步跨过,所以人们走在这搭石上才能那么协调
有序.
师:精心的挑选和摆放搭石,这种细心仅仅是为了自己方便吗
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的纯朴和善良,不能不说----------- 搭石,构
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全课的学习都是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来进行,思路清晰流畅,每交流一段,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强化这种认识,相信这道特殊的风景已经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头脑中・]
四,全课小结
师: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生:是乡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牛:是联结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
生: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搭石已不再是普通的搭石,它是善良平凡的家乡人的生动写照,乡亲们无私
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一句
”搭石是什么”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
师:在这篇课文屮,作者以它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蕴涵在”搭石”这一平凡事物屮的美,写出了这么朴实优美的文章•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老帅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
教师朗诵诗歌《乡村小路》
师:记得有一句格言说“生活屮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光用我们的眼睛,更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屮.
反思:
平时,我喜欢读各类的文章,这些文章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们风格各异•,甚至迥然不同•读这些文章的吋候,我常'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阅读一篇篇不同体裁,不同语言风格的课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也应是不同的:或清新隽永,或慷慨激昂,或生动活泼,或简约朴素……
散文《搭石》质朴纯真而又简约蕴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搭石在文屮实际上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山民们的美德:为他人着想,谦让礼貌,和谐共处,而这些和文屮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就让全篇文气贯通,气韵流动•我想,教帅在教学吋,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景与人统一的和谐之美•因此,在教学过程屮,我没有将景美与人美割裂开来,也没特别强调某一方,而是以”风景”一词切入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全部融合在“风景叫叮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开全课的学习,通过巧妙的师牛对话,诗化的朗读指导,教师适吋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去感受这道特殊的风景,努力在课堂上,在学牛的心间奏响这曲和谐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