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合集下载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6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6个阶段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毛主席提出了三大政策
中国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 关系
1950年5月,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 年 月 中国建交的国家。 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年6月,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年 月 瑞典是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积极参与国际活动,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此外,在朝鲜战场上,中国给美国以 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 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作 用 和 影 响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了中国与 国 的 和 了中国在国际上的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出现了破裂,并一步一步恶 化,影响到了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中国重点发展了与亚、非、拉“第三世界”的 关系, 加强了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于是,出现 了与非洲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高潮。 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 及其走狗”的口号。 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 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1963年底到1964 1963年底到1964 年底到 年初, 年初,中国领导 人先后访问亚非 国家, 国家,掀起中国 第二次建交高潮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中国团结第三 世界国家,加强与第二世界的联系,坚决反 对霸权主义,世界上出现了美、苏、中“大 三角”的政治格局。 1971年7月,基辛格(Kissinger )秘密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 (Nixon)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8年1月,,中英达成协 年 9月 1984年月 外交部副部长周 年 月 南和葡萄牙驻华大使瓦莱里 议并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 问题的联合声明12月 日 问题的联合声明 月19日, 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北京互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 换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 署了联合声明。 署了联合声明。 明的批准书。 明的批准书。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和优势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和优势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和优势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的大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为其赢得广泛赞誉和合作机会。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特点和优势。

特点一: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中国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倡导世界和平与稳定,并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等行为。

这种和平发展的特点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合作伙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特点二:多边主义多边主义中国提倡,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金砖国家合作等。

通过多边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均等互利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全球发展与治理,维护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多边主义也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权力均衡和公正性,使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副标题一: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

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这一倡议的推行,不仅加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也推动了国际间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副标题二: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

中国不仅承担了大量减排和环保的责任,还通过国际合作和合理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优势一:经济实力经济实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市场规模庞大,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意愿强烈,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的动力也非常强大。

基于这一优势,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外交发展的特征(1)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美国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采取一边倒的措施。

新中国建立之初,急需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从而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而且也得到了苏联对中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大力支持。

(2)在发展外交关系的同时,还在积极思考和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和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成立之初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

(3)中国积极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就是得到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在外交关系上,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策略。

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希望同中国建立正常的关系,对抗苏联,中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出发,进行了积极回应。

2、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第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确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按提出的顺序依次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对帝国主义“不承认”和站在苏联阵营一边的“一边倒”等等。

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是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边倒”最具有代表性。

第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第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2)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3)我国的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4)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作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 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 作用: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 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末 ➢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阶段
➢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 ➢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内容(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 特点:“一边倒”以及后期的“两只拳头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 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进一步促进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出
现。
➢ 背景 ➢ 过程 ➢ 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消息,如同一股旋 风,迅速刮向全球,引起各个国家和各方人士的震惊。 震动力度最大的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新 中国成立以后,日本政府一直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日 本政府顿感措手不及。在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 动下,日本政府明确表示: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的外交成就(分三个阶段:50年代、70年代、新世纪以来)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外交成就:一、建国第一年与等个国家建交。

(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是)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时间: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2、提出者:(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3、内容:、、、、五项原则。

4、作用:三、万隆会议(也称亚非会议)1、时间:2、地点:的万隆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4、内容: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5、作用: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6、什么是“万隆精神”?答:在万隆会议上,亚非人民撇开分歧,团结一致,保卫了世界和平,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这种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第二阶段(70年代)问答题: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请你列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大事记。

答:1、中美建交:(1)1971年--- 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会谈。

(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双方在上海签署《》。

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是中国的一部分。

2、年10月25日在第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作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答: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一、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1、时间:年(新世纪的第一年)2、地点:中国3、组织名称: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是什么?答:“、:”。

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自从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的制定外交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它每前进一步,显示出出外交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从建国初的“一边倒”方针,到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再到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

在新世纪,打开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纪元。

一、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一阶段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发展好友合作关系,把中同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基本奠定了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实行“一边倒”是新中国外交迈出的第一步,总的来看,这个决策是成功的。

在“一边倒”的格局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以大国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二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在时局动荡不安之中,稳住阵脚,面对敌人的挑衅,无所畏惧,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尊严。

中国继续支持亚非拉等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和维护独立的斗争,创造性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主题,广泛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一方面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坚决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积极支持第三世界人民为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赢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信任。

从而中国与一批亚、非、拉国家及西欧的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解决了同某些邻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签订了一系列边界条约。

但是,当时的领导者对资本主义的危机估计过高,从而在外交上也有一定的偏颇。

三、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三阶段70年代,毛泽东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格局,打破了外交的僵局,使外交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外交事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时期中国外交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和平发展理念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核心原则。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不侵犯、互利共赢。

中国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争端和分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样板。

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中,中国积极参与并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通过支持多边主义和构建更加平等互信的国际体系,维护了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还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积极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亚欧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中国大力推动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同时,中国还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四、保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外交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不仅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还积极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形象。

中国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分歧。

中国不寻求扩张,但也不会放弃对自身核心利益的维护,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回击。

五、推进国际合作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通过与各国加强交流与对话,推动信息、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领域与各国加强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谊和合作。

总之,新时期中国外交具有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保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推进国际合作等特点。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_课件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_课件

1.面临形势: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国际: 亚非拉国家独立
有利
美国敌社视会孤主义立阵封营 锁 不利
国内: 历史:国民资党本主残义余阵营及其它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现家 实:百废待兴 最大特战点后国:际两关大系阵的营主的要对特立点和是对什么抗?
21.94独9年1立91520月自年,2主月毛,主的签席和署访《问平中苏外苏联友抵交好达方同莫盟斯针互科助车条站约时》情,景周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绝不忘记,
直接原因:
中美关系正常化
决不宽恕,
最大障碍:
历史问题 但要向前看。”
突出特点:
—犹太人评价德国 政冷经热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 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打破中国外交僵局,开创外交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中美关系改善成为中国外交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 方针。
三、70年代外交局面的新突破
1.中国重返联合国 原因:a.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根本)
2.中美建交 b.第三世界的支持(关键)
3.中日邦交正常化
(60年代外交一大片面的结果)
东方红一号1970年
首 颗 原 子 弹
1964

第一颗氢弹1967年
——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求同存异 同:共同经历: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任务: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 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 社会习俗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成立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材料: 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 英、法及有关国家于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 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 美国代表团极力反对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在讨论老挝、柬埔寨问题遇到困难时,6月16日, 周恩来提出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六点建议, 得到许多国家赞同和支持,为解决老挝和柬埔寨 问题提供基础。 1、这次会议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说明什么?
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国际地位提高
2、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什么作用?
作用:提出六点建议,推动会议进展
3、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相比,最 能说明国际外交中存在的一个什么现象?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2、万隆会议
1955年4月,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 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五国政府总理发起的、有29个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风景秀丽的山城万隆 召开了。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一边倒”意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边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另起炉灶” 关系,另建新的平等新 地位,在政治上独立 自主。 交关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 础。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 处于孤立地位。
“打扫干净 先清除帝国主义一 屋子再请客” 切特权,再考虑建交。
屈辱
(一)制定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 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 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以上材料中提出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外交事务也开始有序开展,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新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中国推行了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建立了一整套的对外政策体系。

这种外交体系除了是新中国建国之初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其主要特征和强大吸引力也被广泛认可,被不少新兴国家所效仿模仿。

因此,本文将从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时新中国处于外交上的万里长城之内,中国需要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新的形象,并与国际接轨。

新中国外交的初期主要依赖苏联这个强大的后盾,但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由友好转向敌对,迫使中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并与国际上的各个国家展开深入的交往。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有以下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在世界上争取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的环境。

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提出自己的对外政策:“一边倒”、“三个世界”和“不结盟”。

2、调整期: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初期,中国与苏联出现矛盾并被孤立,中国认识到必须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这一时期,在争取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展自己的经济、建立贸易关系,加强与拉美、中东等国的外交交往。

3、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进一步调整了自己的外交走向。

主张“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

新中国外交在这个时期已成为现代的、既注重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又关注维护和发挥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应有的作用。

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避免历史的重复,中国高度重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时代,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原则,在与各国建交后,不仅不会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也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涉。

第三个阶段联美

第三个阶段联美

第三个阶段联美祖国外交历史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为联美遏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10年的屈辱历史,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为了打开我国外交的困境,赢得中立国家的支持,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此外,在朝鲜战场上,我国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卫了我国的独立和安全。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

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

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

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是“联美遏苏”,即“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提要: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

本文研究的新中国外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到1954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

以往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于描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总画面和影响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种种内外因素,其不足之处在于一直未能进一步探讨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这种探讨,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至少是不完整的,而且肯定无法深入理解后来中国外交的发展。

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弥补这一不足,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新中国外交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含义。

一、"一边倒"与新中国外交的革命性对新中国外交制定阶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对中共与苏联、美国的关系分别进行的深入探讨,丰富和加深了对新中国外交起源的解释。

有关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大致从1948年底开始考虑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此后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原则便确定下来了。

按提出的顺序,这些原则包括对帝国主义"不承认"和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后来被简称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等。

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是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边倒"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

在1949年1月上旬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领导人讨论了与对外政策有关的问题。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在不断提升,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1.和平发展: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强调与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2.非干涉原则:中国主张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

中国强调国家的独立性和平等,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3.全球化:中国支持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4.务实合作:中国外交注重实际合作,追求共同利益。

中国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5.和谐共生: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互利共赢的发展。

中国强调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1.多边外交:中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和进步。

2.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强调坚持和平、发展、公正、合作的价值观。

中国主张国家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实现共同发展。

3.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该倡议旨在加强亚洲与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间的发展和繁荣。

4.大国外交: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大国。

中国外交逐渐从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和引领,通过主动出击,塑造自身利益和形象。

5.公共外交:中国外交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和形象塑造。

中国通过媒体、文化交流等形式,向世界传递积极的形象和声音,推动国际间的理解和友谊。

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和平发展、非干涉、全球化、务实合作和和谐共生。

未来中国外交的趋势是多边外交、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外交和公共外交等。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摘要: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新时期中国在外交中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全方位和平发展主动权正文: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

多边的外交。

冷战结束以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

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

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

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法杖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

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

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意义:它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 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意义:它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也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 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1950.01.18 越南
1950.04.01 印度
1950.04.13 印度尼西亚 1950.05.09 瑞典
1950.05.11 丹麦
1950.06.08 缅甸
1950.09.14 列支敦士登 1950.09.14 瑞士
最早于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关 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来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 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 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 定的坚定力量。
三大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含义: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意义: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 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 原因: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20大起,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原因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原因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国际国内客观条件的具备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06 重视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07 重新获得的自信。
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取得的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 成就中在外交部分列举了以下成就: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 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
1979年
1979 年 1 月 1 日 , 中 国 和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 关系。
2012年
党的十八大召开
第三个阶段(1979年—2012年),现状外交
党的十八大后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1979年到2012年的 中国外交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阶段 中国外交秉持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更多强调与世界各国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 前十年 共同发展。
第二个方面,坚持正确义利观。
第三个方面,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 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 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第四个方面,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 的维护者。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用一个词表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 内涵——“奋发有为” 这种奋发有为不仅体现在实践层面,也体现在 理念层面:一是新型国际关系,就是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就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 容、清洁美丽。

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3.掌握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一、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它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第二、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二、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

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三、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第一、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

第二、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

第三、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四、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逐步改善和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五、九十年代(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简述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

简述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

简述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原则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二是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原则。

多边主义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石,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和地区性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国际体系和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重大倡议和机构的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五、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五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中国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合作,推动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六、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新时代大国外交的特点之六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中国始终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国际秩序。

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
4 影响:①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 业的重大胜利.②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 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③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 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 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 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 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 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 被恢复。
3、请你阐述一下,它提出的过程?
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2)再次提出:在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
3)最终完善: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
4、它的提出,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超 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 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 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友
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发展经济、维 护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 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外交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 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跪倒在地办外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掌握新中国外交的阶段以及外交特点
一、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
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它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第二、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二、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
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

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三、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
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第一、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

第二、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

第三、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

四、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逐步改善和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五、九十年代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