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特点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学案
一、选择题
( )1.《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建国初期,我国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
1Hale Waihona Puke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从新中国成立后就确定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3)特点: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4)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课堂研讨
1、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2、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存异”的“异”指的是什么?
备 注
课后反思
课堂检测——第19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姓名: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什么?
(2)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3)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现实意义?
(2)外交方针: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基础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浅析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对政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缓解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它稳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缓解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的局面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禁运,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对我们当下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标签:建国初期;外交环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从政策实行到中苏关系恶化,“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打破了建国初期外交困局。

一、“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1.苏联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明确了要建立继苏联之后在东亚的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急需得到其他国家对我国经济建设上的援助。

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两级格局下,“中国要想中立,那简直就是一种骗人的鬼话”[1]。

因此,中国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国内外条件。

其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头号大国,在冷战初期处于劣势,也需要争取新中国作为它在远东地区同美国抗衡的伙伴,客观上为中国外交环境的制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美国的敌对与封锁。

美国在解放战争初期便制定了扶蒋反共的政策,并且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成立,美国依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的态度,。

例如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就对中国东北边境经行了轰炸,趁中国解放台湾时直接出动第七舰队对台湾海峡进行封锁,都是粗暴干涉新中国内政和直接威胁新中国国家安全的表现。

这些举动无疑加速了新中国导向苏联的速度。

其次,新中国其实也曾尝试与美国缓和关系进行合作,然而由于冷战特殊形势,社会意识形态对立尖锐,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对新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禁运,外交孤立等手段。

“美国政府不给我党留下选择余地”[2],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推向苏联。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总结提升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总结提升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
——摘编自张红军《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1952年与1949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情 况。
材料三 “一五”计划规定,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 中 , 农 林 水 利 等 为 32.6 亿 元 , 占 7.6% , 工 业 部 门 为 248.5 亿 元 , 占 58.2%,其中轻工业占工业总额的11.2%,重工业占88.8%;在经济发展 速度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3%,工业平均增长14.7%,其中轻工业 年均增长12.4%,重工业年均增长17.8%。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 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总结提升
【体系建构】
【通史整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1)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 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 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 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 性。
2.特点。 (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 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3)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依法治国成为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 影响。 (1)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2)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接着在国际上出 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第二次高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高三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点归纳

高三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点归纳

高三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点归纳高三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点归纳一、静心自学、主干梳理(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及外交政策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怎样的外交形势?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有利形势: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②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不利形势:① 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②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外交政策及基本方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政策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新中国初期外交基本方针是之一是“一边倒”,分析实行这一外交基本方针的原因有哪些?①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②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封锁政策。

③从国家性质上看: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注意:“一边倒”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

(二)第一次建交高潮 1、中苏关系①中苏建交;②毛泽东、周恩来访苏;③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巩固中苏团结针对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一节新中国初期外交

一节新中国初期外交
(3)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 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 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
要在于
()
A.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它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意在考查学生获 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日内瓦会议时,中 苏关系尚未恶化,A项错误;中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B项错误;当时,中美关系尚未缓和,更谈不上 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C项错误;“必须走出去”意 为参加国家间的活动,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D 项正确。
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
原则:
各国主权平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会员国不得侵犯它国的领土完 整或政治独立;
不得干涉它国内政;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会 员国遵循上述原则;
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 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 项,但这项规定不应妨碍 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以 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方针
①“另起炉灶” “学习思考”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49年底至1950年初 毛泽东出访苏联
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15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课题2与时俱进开创外交新局面——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激烈斗争。

2.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

(3)“一边倒”: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原因: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经过(1)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中、印、缅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系的基本原则。

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结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3)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2.万隆会议(1)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2)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构图解史]“一边倒”外交方针信息提取:“一边倒”说明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支持。

这是新中国在严峻国际形势下的外交选择。

[构图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信息提取:图示反映与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西欧国家,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受意识形态影响,奉行“一边倒”政策。

[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作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 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 作用: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 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末 ➢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阶段
➢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 ➢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内容(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 特点:“一边倒”以及后期的“两只拳头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 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进一步促进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出
现。
➢ 背景 ➢ 过程 ➢ 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消息,如同一股旋 风,迅速刮向全球,引起各个国家和各方人士的震惊。 震动力度最大的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新 中国成立以后,日本政府一直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日 本政府顿感措手不及。在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 动下,日本政府明确表示: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国外交-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外交-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干知识运用 材料一 从明代初期起,在东亚和东南亚确立了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 中国在其中占据了领袖的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和东南亚及中亚的 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在这种社会中,“国际关系”乃 是儒家关于个人间恰当关系观念之扩展,正如每个人在国内社会中都有 其恰当特殊位置一样,每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也有其适当的位置。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简述材料一中所示的“藩属朝贡”体系形成的背景和在近代瓦解的原 因。
答案 背景:古代中国相较周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先进;是发达儒 家社会伦理观念的反映;中国与周边地区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列强对中国藩属的 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材料二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神权世界的世界帝国政治理念的合理性, 促成了民族主义和国家至上观念,这种观念根据欧洲逐渐形成的民族国 家的需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表明)近代意 义上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国际会议为相互作用 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在欧洲形成。
(3)洋务运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等行为,表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 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 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 (2)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中国近代外交 体制的重大进步,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 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3)1901年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 式确立。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官僚机构变化是清政府为融入 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促进了 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答案B
4.(2019·江苏高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 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 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 境”是 (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关于新中国初期“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几点思考外交政策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

它反映着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国际处境、国际地位、执政倾向以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各项内政方针的立场和出发点。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密切,相互支援和合作,苏联向中国提供大量贷款,派遣大批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

同时,双方经过协商决定,苏联把在中国大连租用和代管的中国财产、大连的行政权和长春铁路移交给了中国。

“一边倒”的决策功不可没,它使新中国得以站稳脚跟,打破西方的封锁,并发展了自己的经济。

一、“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提出“一边倒”是指在西方国家对我敌视的情况下,我国外交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方面的一个主要标志是1950年初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同盟条约。

但“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两极化方向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必然要有所倾斜。

1949年6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之际,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这就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最早也是最准确的阐述。

因此,新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的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互 不 侵 犯

必然结 果
领互 土相 互 相 完尊 尊 整重 重 主 领 权 土 和 主 权
1955 必备条件和基础, 是核心

1954 实现共处 条件 保 证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 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 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 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 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 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知识梳理
背景
国家 利益 国家 性质 国际 环境 国家 实力
政策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 子 再请客”
成就
出现第一次建交热 初期实践成果: 与苏联结盟
独 立 自 主( 的基 本 和方 平针 外) 交 政 策
外 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 外交政策成熟: 就 参加日内瓦会议 走向
参加万隆会议 国际舞台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 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3、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 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势力 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 C 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外交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外交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 革开放前外交的特点、原因及
目的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50年代
“一边倒”
①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美苏冷战。 ②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国家对华采 取孤立、封锁政 策。③中国需要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生 的民主政权,打破封锁孤 立,恢复发展经济,加强
国防安全等
和平的建设环境
时期
特点特点原因 Nhomakorabea目的
20世纪70年代
①美苏争霸,美趋
改善与美国等国家 的关系
守势。②苏联陈兵 中苏边境,给中国 造成巨大压力。③ 中美双方都有改善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 位,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 胁
关系的要求
原因
目的
20世纪50年代末 至60年代末
反对美苏霸权主 义,“两个拳头出 击”
①美国利用台湾 和越南战争威胁 中国。中苏关系 恶化,中国的外 交环境恶化 ②20世纪50年代 中期,又有更多 国家脱离殖民枷 锁而独立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 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积极创造经济发展的有利 国际环境
时期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外交事务也开始有序开展,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新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中国推行了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建立了一整套的对外政策体系。

这种外交体系除了是新中国建国之初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其主要特征和强大吸引力也被广泛认可,被不少新兴国家所效仿模仿。

因此,本文将从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时新中国处于外交上的万里长城之内,中国需要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新的形象,并与国际接轨。

新中国外交的初期主要依赖苏联这个强大的后盾,但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由友好转向敌对,迫使中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并与国际上的各个国家展开深入的交往。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有以下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在世界上争取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的环境。

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提出自己的对外政策:“一边倒”、“三个世界”和“不结盟”。

2、调整期: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初期,中国与苏联出现矛盾并被孤立,中国认识到必须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这一时期,在争取国际地位和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展自己的经济、建立贸易关系,加强与拉美、中东等国的外交交往。

3、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进一步调整了自己的外交走向。

主张“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

新中国外交在这个时期已成为现代的、既注重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又关注维护和发挥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应有的作用。

二、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避免历史的重复,中国高度重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时代,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原则,在与各国建交后,不仅不会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也绝不容许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涉。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意义:它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 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意义:它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也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 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1950.01.18 越南
1950.04.01 印度
1950.04.13 印度尼西亚 1950.05.09 瑞典
1950.05.11 丹麦
1950.06.08 缅甸
1950.09.14 列支敦士登 1950.09.14 瑞士
最早于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参加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关 系问题谈判的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来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 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 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 定的坚定力量。
三大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含义: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意义:它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 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 原因: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从苏共20大起,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一、中国外交的特点1. 自主性强中国外交在执行上以自主性为核心特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平等互利”,这也成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不受外部干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 多边合作中国外交政策强调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和地区稳定与繁荣,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普遍、平衡的国际关系。

3. 和平发展中国外交政策以和平发展为主旨,主张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促进国际关系和解与合作。

4. 经济外交中国外交政策在执行中重视经济外交,将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关系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倡导“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5.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政策以建设和谐世界为目标,提倡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尊重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1. 多边外交中国外交将继续坚持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事务,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国际关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 大国外交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外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将继续发挥自身作为大国的作用,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推动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继续为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多有力的贡献。

3. 经济外交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经济外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文明交流中国将继续推动文明交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与交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即苏联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美国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中共在美苏之间的选择。

当然,最关键的无疑是中共自己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苏联在中国的选择。

影响其决策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二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需要。

中国的外交事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

中国的外交事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
中美对抗
中美关系正常化 既合作又竞争 在曲折中发展
意义: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表现见“历史纵横”
•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时间、地点、参与国家、主 导力量、性质、作用)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更是一个国 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而新中国对外关系 60多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太多启示,其 中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 哪些? 温馨提示: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历史上经历过冰霜雪雨的中日关系现在又 有寒流侵袭,请你就中日关系的前景发表 你的看法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70年代)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时间、会议、意义) • 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因素 (原因、过程、意义) • 中日关系正常化 (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21世纪,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到亚 太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重 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 以后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原因,并分析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有什么 重要意义?
中日建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新时期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背景、表现及内涵)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提出、内容、意义)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背景、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地点、中国的作用、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特点
(1)革命性
①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依次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③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密切联系。

(2)结盟性
①“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②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