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水解特性研究_朱运平

合集下载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木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半纤维素水解酶系,能将木聚糖降解为木寡糖和木糖[1],已被用于生物燃料乙醇、食品、医药以及动物饲料等领域[2-3]。

PARAB P等[4]利用芽孢杆菌(sp.)产生的木聚糖酶酶解海藻,得到可发酵的还原糖;DHIMAN S S等[5]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所产木聚糖酶处理柑橘果汁,通过降解其中果胶、淀粉和半纤维素等大分子多糖,获得了高度澄清的柑橘果汁;KHAMBHATY Y等[6]将木聚糖酶用于纸浆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纸浆的白度。

木聚糖酶来源广泛,有微生物、甲壳动物、植物、昆虫、种子等。

其中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如黑曲霉、烟曲霉、米曲霉、木霉、青霉等)、细菌(如地衣芽孢杆菌、黄热芽孢杆菌、嗜热双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和放线菌[7-9]。

一般认为微生物是生产商品木聚糖酶的最佳来源之一[10]。

郑丽丽等[11]从土壤中筛得一株黑曲霉,其所产木聚糖酶酶活为78.34U/mL;KUMAR V等[12]从废弃木材中筛得野生菌疏棉状嗜热霉菌,其所产木聚糖酶酶活为61.09U/mL;吴仁智等[13]从土壤中筛得野生日本曲霉菌,其所产木聚糖酶酶活为26.26U/mL。

由于野生菌所产木聚糖酶酶活较低,而对工业化生产而言,木聚糖酶酶活高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亦能有效节约能源[14],因此可采用一些方法提高野生菌的产酶能力,诱变育种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ARTP富含的活性粒子可以改变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造成组织损伤和遗传物质损伤,微生物细胞被迫启动容错水平高的“SOS修复机制”、出现较多错误倾向修复,引起微生物的基因突变[15-16]。

ARTP诱变技术具有突变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17],已成为诱变领域的研究热点。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及其酶学性质研究朱慧霞1,方桢1,鲁旭峰1,汪水玲1,马晓静1,姚日生1,2*(1.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黑曲霉()FXY进行诱变处理,并对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及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水解特性研究

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水解特性研究

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水解特性研究朱运平;禇文丹;李秀婷;滕超;李娥;杨然【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2(033)021【摘要】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制作选择培养基,利用透明圈法筛选高产木聚糖酶菌株,对其中一株产酶较高的菌株L10608进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并对所产木聚糖酶的水解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菌株L10608最佳产酶条件为以质量浓度25g/L、80目的水不溶性玉米芯木聚糖为碳源,10g/L大豆蛋白胨和5g/L酵母浸膏为复合氮源,初始pH6.0、培养温度40℃、转速200r/min、表面活性剂吐温-80质量浓度4g/L,最佳产酶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达1074.8U/mL。

以桦木木聚糖、榉木木聚糖和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研究菌株L10608所产木聚糖酶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为内切型木聚糖酶,水解主要产物为木二糖和木三糖。

表明菌株L10608有望作为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生产菌株。

【总页数】6页(P177-182)【作者】朱运平;禇文丹;李秀婷;滕超;李娥;杨然【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相关文献】1.毕赤酵母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J], 徐志旭;袁丽娟;卢洪栋;潘春梅2.一株霉菌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J], 吴萍;饶圣宏;马忠友;张生3.一株产γ-氨基丁酸屎肠球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益生特性分析 [J], 孙擎;曾林;谭霄;张恕铭;孙向阳;汪杰;胡琼;张庆4.一株产紫色素放线菌的鉴定及其色素特性研究 [J], 王丽;雷娟;向文良;蒋思远;孙建瑞;杨志荣5.一株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J], 孙振涛;刘建军;赵祥颖;杜金华;黄伟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曲霉S13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黑曲霉S13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黑曲霉S13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占纪勋;刘廷志;王德培;夏兰英;丁友昉【期刊名称】《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2(020)004【摘要】从20株细菌和霉菌中筛选出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13.它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为:半纤维素1%,NH4NO3 0.3%,微量元素液0.005%,吐温0.2%,Vogel's母液4%,麸皮0.25%,起始pH为6.0.种龄36 h,接种量5%,装液量60 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8 h,液体酶活可达400.0 IU/mL.【总页数】4页(P14-17)【作者】占纪勋;刘廷志;王德培;夏兰英;丁友昉【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5;Q939.97【相关文献】1.黑曲霉mAn-1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J], 王德培;徐同宝;房健慧;邓旭衡2.黑曲霉S13所产木聚糖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J], 占纪勋;刘廷志;田胜燕;王德培;丁友昉3.黑曲霉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J], 吕世锋;任建伟;张满;杨付伟;阎振丽4.黑曲霉X-1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J], 黄林;钟敏;涂晓勇;肖四生;涂国全5.黑曲霉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的研究 [J], 彭林才;陈元彩;付时雨;詹怀宇;刘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体发酵制备木聚糖酶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液体发酵制备木聚糖酶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液体发酵制备木聚糖酶及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宋凯;单安山;李锋;程宝晶【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9)001【摘要】采用黑曲霉菌3.3162液体发酵制备木聚糖酶,研究发酵条件对酶活力的影响,按优化条件扩大发酵制备木聚糖酶干粉,研究其添加到小麦日粮中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杜长大三元猪6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型日粮和两种小麦加酶日粮(将日粮中玉米的60%直接用小麦代替,酶制剂添加量均为0.18 g·kg-1,一组为试验中自制木聚糖酶,另一组为市售复合酶木聚糖酶54 000 U·g-1,葡聚糖酶42 000 U·g-1)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黑曲霉茵进行液体发酵是理想的木聚糖酶生产工艺,最适发酵条件为pH 6、麦麸比例2%、吐温80添加量0.1%与摇瓶装液量50 mL.动物试验证明,小麦代替玉米并添加酶制荆饲喂猪可以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但会引起一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总页数】5页(P90-94)【作者】宋凯;单安山;李锋;程宝晶【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集美大学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S819.6;TQ925+.9【相关文献】1.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谢红兵;刘长忠;陈长乐;张峰;王自良2.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赵政3.乳酸菌液体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粪样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J], 张秀江;胡虹;王秋菊;权淑静;冯菲;谷立峰;卓辉4.乳酸菌发酵液体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粪样菌群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胡虹;权淑静;谷立峰;向凌云;刘丽;王秋菊;冯菲;张秀江5.秸秆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王宣力;马敏;黄小乘;田怡豪;李成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木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木聚糖及其相关多糖的酶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体内。

由于其在生物质转化、食品加工、饲料工业以及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木聚糖酶的研究与生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纯化技术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这包括从天然来源中提取木聚糖酶,以及通过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生产木聚糖酶。

在此基础上,还将探讨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关注木聚糖酶的纯化技术。

纯化是获得高质量、高活性木聚糖酶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纯化方法,如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研究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这包括木聚糖酶的分子量、最适pH值、最适温度、动力学参数等基本性质,以及酶的稳定性、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酶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木聚糖酶的作用机制和催化性能,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木聚糖酶的生产及酶学性质,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木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

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因其产量高、成本低、条件温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成为目前木聚糖酶生产的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木聚糖酶主要利用能够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和菌种选育等手段,提高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

目前,黑曲霉、米曲霉和里氏木霉等真菌是木聚糖酶的主要生产菌种。

在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对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碳源包括木聚糖、葡萄糖、果糖等,氮源则包括蛋白胨、酵母粉、豆饼粉等。

木聚糖酶XynGl-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木聚糖酶XynGl-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木聚糖酶XynGl-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王停停;郑宏臣;徐健勇;彭梦;刘逸寒;路福平;宋诙【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7(043)001【摘要】将来源于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GI-1的木聚糖酶编码基因成功整合到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上,构建了高产木聚糖酶XynG1-1的毕赤酵母工程菌.采用响应面法对该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Plackett 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量的3个主要因素,即甲醇含量、生物素含量和培养时间.在此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为:甲醇含量2.28%,培养时间37.29 h,生物素4 mg/L,酵母粉20 g/L,蛋白胨20 g/L,YNB 30 g/L,装液量100 mL/L,转速250 r/min、温度28℃、磷酸缓冲液pH6.0.经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胞外重组酶活达到707.2 IU/mL,与响应面预测结果一致,较优化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7.9倍,较原始菌株产酶量提高了19.8倍.经10 L发酵罐扩大培养之后,重组木聚糖酶的酶活达到2 703 IU/mL.因此,该研究有效提高了木聚糖酶XynG1-1的发酵产量,并且,该重组酶保持了良好的酶学性质,可为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奠定基础.【总页数】7页(P37-43)【作者】王停停;郑宏臣;徐健勇;彭梦;刘逸寒;路福平;宋诙【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津,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津,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津,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津,300308;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津,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系统与过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蚓激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J], 江鹏;汤斌2.葡萄糖醛酸木聚糖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J], 郭亚兰;周雨朦;吴斌;何冰芳3.木聚糖酶xynZF-318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J], 田艳杰;宋兆祥;马振武;王朝阳;徐佳;周晨妍4.耐碱性短小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J], 周煌凯;龚月生;杨明明;张云雁;宋秀平5.蜡样芽孢杆菌M2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J], 王爽;齐俊生;付学池;王琦;梅汝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武振军;石楠;吴启赐;单咸旸;赵宗松;万红贵【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0(000)008【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毕赤酵母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个主要因素,即麸皮水解液浓度、酵母水解液浓度和甲醇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麸皮水解液402.5g/L、酵母水解液49.9g/L和甲醇添加量为28.1mL/L时,木聚糖酶最大理论酶活为6566.79U/mL.经3次试验验证,实际平均酶活与预测酶活相近,比优化前木聚糖酶酶活提高了23.7%.【总页数】4页(P77-80)【作者】武振军;石楠;吴启赐;单咸旸;赵宗松;万红贵【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0.6【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变种米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 [J], 王中兴2.一株霉菌产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吴萍;李正鹏;侯玮玮3.一株霉菌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J], 吴萍;饶圣宏;马忠友;张生4.响应面法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CY30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J], 刘芳; 廖先清; 周荣华; 陈伟; 饶犇; 黄大野5.响应面法优化高山被孢霉发酵培养基研究 [J], 吴彪;贺奕森;付文博;郝光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J

1 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J

1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朱建良,邱晔平,陈晓晔,杨晓瑞(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 [目的]对筛选得到的1株产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酶学性质。

[方法]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观察、18SrD N A 和序列的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1株分离自腐败水葫芦中产纤维素酶真菌D 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产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各种指标鉴定表明其为青霉属真菌斜卧青霉(P en icilliumd ecum b en s)。

该菌株经发酵培养120h,产酶酶活达到最高;活性在pH 值4~6内稳定;pH 值为5时酶活最高,50℃处理1h 活性稳定。

[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纤维素酶;真菌;鉴定中图分类号 S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1-09044-03Id e n t ific a tio n o f on e C e llu lo ly t ic F un gu s an d S tud y on Its C e llu la s e C h a ra c te ris tic s ZHU J ian -lian g e t a l (C o lleg e o f L ife S cien ce and P h a rm acy ,N an ji n g U n ive rs ity o f T ech n o log y ,N an jin g ,J ian g su 210009)A b s tra c t [O b jectiv e]T h e stu dy a i m ed to iden tify on e ce llu lo ly tic f u n gu s an d s tu dy its ce llu lase ch a racte r istics .[M e th od]B y u s i n gth e trad ition a l ta xo-n om ic m e th od s ,e le ctron ic m icro scope e xam i n a tion ,18S rD N A,sequ en ces and ph y lo gen e tic an a lys is ,an ce llu lo ly tic fun gu s D 1iso la ted fromth e W a te r H y acin th w a s iden tified an d its ce llu la se ch a racte r istics w a s s tu d ied.[R e su lt]A ll k in ds o f iden tifica tion s sh ow ed th a t th e ce llu lo ly tic fun gu s w a s Penicilli-um decum ben s .T h e m e tabo lite sh ow ed stron g ce llu la se activ ity a fte r cu ltu red fo r 120h ou rs .T h is activ ity rem a in ed s tab le a t 50℃fo r 1htre a t m en t an d pH va lu e 4-6.[C on clu s ion ]T h e stu dy prov ided th e re fe ren ce fo r sepa ra tion,pu rifica tion an d stab ility stu dy o f ce llu la se.T h ese da ta su gge sted th a t p rope r m e th od s fo r ce llu la se pu r ifica tion an d stab ility s tudy.K e y w o rd s C e llu la se ;F u n gu s ;Iden tifica tion作者简介 朱建良(1964-),男,江苏太仓人,博士,教授,从事可再生资源利用方向的研究。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
第 2 9卷 第 2期
北京工商 大学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Vo、 9 N。 2 12 .
Ma.2 r 0l1 63
2 1 年 3月 01
Ju ao Bin eho g adBs es n e i ( a r c ne di ) or lf ei Tcnl y n u ns Ui rt Nt a Si c i n n jg o i v sy u l e E t o
收 稿 日期 : 0 1 0 —1 2 1 1 5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项 目( 175 1 ; 3 0 1 l ) 北京 市 属 高 等 学 校 人 才 强 教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 HR 0 18 2 P 2 10 7 ) 作 者简 介 : 红 霞 ,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食 品科 学 ; 宋 女 硕 研
素 是 自然 界 中 含 量 最 丰 富 的 多 糖 , 植 物 细 胞 壁 中 在
酵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生 产 木 聚 糖 酶 的 研 究 现 状 进 行
综 述.
1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利 用 现 状
农 业 生 产 和 农 产 品加 工 过 程 产 生 大 量 木 质 纤 维 类 农 业 废 弃 物 , 要 包 括 农 作 物 秸 杆 、 壳 、 壳 及 主 谷 呆 甘 蔗 渣 、 渣 等 农 产 品 加 工 废 弃 物 . 这 些 农 作 物 废 醪
文 章 编 号 :6 1 1 1 ( 01 ) 20 6 .7 1 7 —5 3 2 1 0 —0 3 0
微 生 物 利 用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产 木 聚 糖 酶 研 究 现 状
宋 红 霞 , 李 秀 婷 , 孙 宝 国 , 宋 焕 禄 , 朱运 平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一株具木聚糖酶活性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木质纤维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可再生资源,而每年大量产生的木质纤维绝大部分是作为农业生产废物。

因而完全、彻底、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不仅是农业生产同时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

尽管众多的细菌和真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但是大部分都因缺少完整的酶系统而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纤维。

这些相关的酶系统由分解主链的纤维素酶、内切木聚糖酶及分解支链的阿拉伯糖苷酶、木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等组成。

从购买的草菇接种体中我们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稻草做唯一碳源的菌株并命名为pp2。

本实验对pp2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描述、生理生化试验、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p2与链霉菌属的特征相符,但pp2菌株性质又不完全同于已报道的链霉菌,应是链霉菌属中又一潜在新种。

酶系分析发现pp2菌株能产生内切木聚糖酶、α-L-阿拉伯糖苷酶和β-D-木糖苷酶,酶活分别为30.3U /mg,1.81U/mg和0.04U/mg。

pp2菌株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圈,在枯草芽孢杆菌上产生微弱的抑菌圈,而在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上未观测到抑菌圈的产生。

由此表明pp2菌株是作为一个竞争个体存在于生物量循环之中。

放线菌G30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

放线菌G30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

放线菌G30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摘要研究土壤放线菌G30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谱及其发酵液的稳定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的生物活性,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酵液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在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中,6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在连续传代10代过程中,4 ℃及常温保存条件下,G30菌株的培养特征和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发酵液在60~100 ℃的温度梯度下没有丧失活性,在强酸(pH值2)、强碱(pH值12)条件下也都比较稳定。

G30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强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AbstractAntimicrobial spectrum and stability of the fermentation extracts produced by actinomycete strain G30 were studied,by means of mycelium growth rate and cup-plate method,the fungicidal activity of bioassay was studied,the stability of the fermentation extracts in different condition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x kinds of pathogens with an inhibitory rate more than 80% in twelve kinds of pathogens;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strain G30 were not altered by ten serial subcultures or modifying the preserved temperature in 4 ℃or normal temperature;The fermentation liquid didn′t lose activity in high temperature(60~100 ℃),it was also been stead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rong acid (pH 2)and strong base(pH 12). Metabolic products of actinomycete strain G30 had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rity and strong stability. The actinomycete strain G30 was worthy of develop.Key wordsactinomycete;strain G30;fermentation liquid;antimicrobial spectrum;stability农用抗生素是能够用来杀虫、灭菌、除草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等的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

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白云玲;许正宏;孙微;陶文沂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00(027)004
【摘要】研究了碳源、氮源以及其他因子对木聚糖酶高产菌
WLUN024(Pseudomonassp.)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6g/L、
(NH4)2SO40.8g/L、K2HPO40.4g/L、接种量5%~10%的条件下,37℃培养36h,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600IU/mL.同时研究了在较优条件下该菌的摇瓶产酶曲线.【总页数】3页(P278-280)
【作者】白云玲;许正宏;孙微;陶文沂
【作者单位】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97
【相关文献】
1.产高分子量木聚糖酶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J], 王中月;滕超;汤回花;李秀婷
2.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优化 [J], 刘国锋
3.固态发酵啤酒糟产木聚糖酶的菌种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J], 曾莹;熊志刚;李彦
4.一株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J], 张庆芳;许晶;杨旭立;郭赛

5.产碱性木聚糖酶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J], 税欣;郑连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微生物学书籍

发酵微生物学书籍

发酵微生物学书籍推荐本文推荐了几本关于发酵微生物学的书籍,涵盖了不同方面的内容,包括发酵过程优化、发酵罐设备、发酵染菌防治等。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发酵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发酵微生物学书籍推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酵微生物学书籍推荐》篇1发酵微生物学是研究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和发酵产物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

以下是几本关于发酵微生物学的书籍推荐:1.《发酵工程原理与应用》这本书由华东理工大学的张嗣良教授编写,涵盖了发酵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发酵罐设备、发酵染菌防治、发酵过程优化等。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一些行业的案例,适合工业放大的时候参考。

2.《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这本书由陈坚和堵国成编著,详细介绍了发酵过程优化的技术和方法,如微生物培养环境优化、基于动力学模型的优化、分阶段优化技术等。

书中还介绍了发酵过程的一般放大原理和方法。

3.《发酵工艺与设备》这本书以发酵生产共性工艺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培养、灭菌与除菌工艺及设备、厌氧发酵工艺及设备、好氧发酵工艺及设备等。

这本书适合作为微生物和发酵领域入门书籍,属于必看书籍。

4.《发酵过程检测与控制》这本书也由陈坚和堵国成编著,详细介绍了发酵过程检测与控制、发酵染菌及其防治技术以及发酵过程计算机接口技术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书中还介绍了模糊逻辑推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代谢网络模型等新型的控制、优化、状态预测以及模式识别等方法和技术。

《发酵微生物学书籍推荐》篇2以下是几本与发酵微生物学相关的书籍推荐:1. 《发酵微生物学》作者:张嗣良这本书是非常经典的发酵微生物学教材,全面涵盖了发酵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书中内容包括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等方面,适合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2. 《微生物发酵过程》作者:陈坚,堵国成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原理、技术、设备和应用,涵盖了发酵工程的全面内容。

一株产木聚糖酶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一株产木聚糖酶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构 成绿色 植物 细胞壁 主要成 分 的纤 维素 ,被认 为是世 界上 最丰 富 的可再 生资源 ….如 何对其 进行 充 分利 用 ,对 缓解全 球 能源 危机 、食 品和饲料 资源
紧 张 以及环 境污 染有 着 重大意 义.自然 界 当中能分
解 纤 维 素 的生 物 主 要 为真 菌 类 及 部分 细 菌, 以木 霉 、曲霉 、青霉 的能力 最为突 出I 1 2 .木聚糖 是一类 , 3 重要 的半纤 维素 ,木 聚糖酶 是一类 重要 的半纤维 素
斜面 种子 培养 基 ;P A 培 养基 ;三角瓶 国体发 D
收稿 日期 :2 1_ o — 1 00-7 3 _
2 5 不 同氮源 对产酶 的影 响 .
作者简介:吾 尔恩 .阿合别 尔迪 ( 99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 :微 生物 学; 17一 通讯作者 :刘 东波
第1 期
酶活.
分 别用 10 L的蒸 馏水 , 自来水 ,生 理盐 水 , 0m
p . 的醋酸 一 酸钠缓 冲液 加入 培养 7 h 固态发 H48 醋 2的
酵 培养基 中,置 4 ℃摇床 , l0/ n震 荡培养 1 , 0 2r mi h
尼 龙纱布 过滤 后 ,10 0/ n 4 2 0 r , ℃离心 2 mi mi 0 n除去
备 固体 发酵 酶液 ,适 当稀 释后 测 定酶活 .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一 不 同培养 条件 对产 酶 的影 响
311 不 同碳 源对产 酶 的影 响 ..
2 7 不同起 始 p . H值对 产酶 的影 晌

用磷 酸氢 二钠一 柠檬 酸缓 冲液 将培 养基初 始 p H 分别 调 成 28 .,48 .,68 .,研 究 6个 .,38 .,5 8 .,78 不 同起 始 p H对 菌株 产酶 的影 响. 2 8 不 同培 养 时 间对产 酶 的影 响 . 将新 制备 的孢 子悬 液 ( 0 17个/ mE) ,以 1%的 0 接 种 量接 入灭 菌后 的基 础 固态 发酵 培养基 中 ,2 ℃ 8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

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研究现状宋红霞;李秀婷;孙宝国;宋焕禄;朱运平【期刊名称】《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9)002【摘要】木聚糖酶在食品、饲料、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生产成本是决定微生物木聚糖酶能否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木质纤维原料富含木聚糖,许多能够利用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诱导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得到了分离,有效地降低了酶制剂的生产成本.综述了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产生、特性及发展前景.【总页数】7页(P63-69)【作者】宋红霞;李秀婷;孙宝国;宋焕禄;朱运平【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风味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相关文献】1.木质层孔菌产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研究 [J], 崔艳红;王士长;韩庆功;黄怡2.木质纤维原料组分分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J], 赵婷;惠岚峰;刘忠3.木霉利用木质纤维素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 [J], 李德莹;田毅红;龚大春;徐达林4.从麦草浆污泥中分离产木聚糖酶的木质纤维降解真菌 [J], 陈芝兰;谢响明;李晶晶;赵国柱5.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制取燃料乙醇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幸婷;程可可;张建安;张富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线菌G30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

放线菌G30菌株发酵液抗菌谱及稳定性的研究
sa ii . ea tn my eesr i 0 wa  ̄h fd v lp tblt Th cio c t tan G3 swo yo e eo . y
Ke r s a tn my ee;tanG3 fr nainlq i a t ir b a p cr ;tb ly ywo d cio c t sri 0:e me tto iu d: ni co i s e tum sa ii m l t
(Z o gh nP ltc ncZ o ghnG a go g5 8 0 ; ii n h aB oeh ooyC . t. h n sa oye h i ,h n sa u n d n 2 4 4 Jx Nog u itca lg o Ld)
Ab ta t Ani c o ils e tu a d sa ii fte fr nain e ta t o u e y a tn my ee sr i 0 we e su id. y me n f sr c tmirb a p cr m n tb ly o h eme tto xr csprd c d b ci o c t tan G3 r td e b a s o t my ei cl um rwt ae a d c p— ae meh d,h u ii a ciiy o o s a s sude t e sa l y o h e me tto x rcs i i e e t g o h rt n u plt to t e fngcd la t t fbia s y wa t id,h tbit ft e fr nain e ta t n df rn v i i
c n iinwa e s r d Th eul ho dta i n so ah g n t ni iioyr t r n 8 % i wev n so ah g n T ut rl o d to sm a u e . er s t s we h t xkid fp t o e swiha s s nhb tr aemoet 0 ha nt l ekid fp t o e s: hec lu a c r ceitc n a tro ttca t iyo tan G3 r o tr d b e e i u u tr so d fig te p e ev d tmp rt r n 4 o o haa trsis a d b ce isa i ci t fsri 0 wee n ta e e y tn s ra s bc lu e rmo iyn h r s re e e au ei C r v l l

优化木聚糖酶培养基条件提高酶活

优化木聚糖酶培养基条件提高酶活

优化木聚糖酶培养基条件提高酶活
陈晓旺;朱炎;赵玉萍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3(034)020
【摘要】利用实验室保藏菌种白腐真菌发酵产木聚糖酶,采用麦麸、玉米秸秆及半纤维素作为诱导物,发现诱导物的诱导作用明显,其中以玉米秸秆的诱导效果最为显著,其最佳添加量为2g/L,酶活达到11.8 U/mL,比不添加诱导物提高了61.64%.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发酵产酶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最佳营养基质和配比为酵母膏6g/L,硫酸铵2g/L,氯化钠3 g/L,VB.0.01g/L,pH 6.0,在此基础上获得的最大酶活为21.15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9%.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陈晓旺;朱炎;赵玉萍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环状芽孢杆菌果胶酶及木聚糖酶活性测定条件优化 [J], 李立恒;兰时乐;曹杏芝;谢达平
2.木聚糖酶产生菌Gh-5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J], 杨子荣;王静;许萌;张琇
3.木聚糖酶酶活测定条件的优化 [J], 徐君飞;顾佳佳;刘正初;张居作
4.产木聚糖酶的沿海红树林真菌筛选及其培养与酶活测定条件优化 [J], 袁康培;关利平;冯明光
5.具有高木二糖形成活力的木聚糖酶生产菌株的筛选与产酶培养基的优化 [J], 杨瑞金;许时婴;王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8 2012, Vol.33, No.21

食品科学
※生物工程
微生物来源的木聚糖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且种类繁 多,其中细菌和霉菌来源的木聚糖酶研究较多[4],但放线 菌产木聚糖酶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国内的相关报道 中,仅链霉菌D21的最终酶活力高于1000U/mL[5]。本实 验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放线菌L10608,其产木聚糖 酶活力较高,并通过发酵条件优化进一步提高其产酶水 平,同时运用水解的方法考察其所产木聚糖酶水解特 性,为产木聚糖酶的放线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School of Foo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Beijing Higher Institu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ood Additives and Ingredients, Beijing 100048, China;
Optimization of Liqu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Xylanase Production by a Actinomyc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zyme
ZHU Yun-ping1,2,CHU Wen-dan1,LI Xiu-ting1,3,*,TENG Chao1,2,LI E1,YANG Ran1
method, using xylan as the only carbon source in medium. The cultural condition for xylanase production by strain L10608
was optimized and the hydrolysis property of the enzyme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surfactant polysorbate 80 of 4 g/L .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the enzyme activity reached 1074.8 U/mL. The xylanase
utilized all birch wood xylan, beech wood xylan and oat xylan as the substrate, exhibiting that xylanase produced by L10608
收稿日期:2011-09-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1071511);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20110872);北京市优秀人
才培养资助项目(2010D005003000010) 作者简介:朱运平(1980—),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性食品。E-mail:Zhuyp@ *通信作者:李秀婷(1970—),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E-mail:lixt@
将50mL液体培养基装在250mL三角瓶中,接入 约1.0cm2的平板培养基上生长3~4d的菌丝体,在温度 40℃、140r/min的条件下培养3~5d,取发酵液备用。 1.4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DNS法测定还原糖[6](以木糖为标准品):发酵液经转
速9000r/min离心3min,得到的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将粗 酶液用pH5.3、浓度0.05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稀释适当倍 数,取0.1mL稀释后的酶液,加入到0.9mL、10g/L的桦 木木聚糖底物溶液中。于55℃反应5min后,加入1.0mL DNS溶液终止反应,55℃水浴加热15min,然后加入 1.0mL 40g/L的酒石酸钾钠溶液护色,并在540nm波长处 测吸光度,再和标准曲线对比得出木糖含量,从而计算 出木聚糖酶活力。木聚糖酶活力单位定义:在上述条件 下1min形成1μmol木糖所需要的酶量(U/mL)。 1.5 菌株L10608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1.5.1 碳源对菌株L10608产酶的影响
为提高菌株产酶活力,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和 质量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考察其对菌株L10608的产酶活 力影响。分别选取吐温-60、吐温-80、TritonX-100以及 SDS这4种表面活性剂以4g/L和8g/L两个质量浓度的量添 加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确定最佳添加剂的 种类和质量浓度。 1.5.7 生长曲线
碳源粒度的选择:分别选取40、60、80、100目和 200目的木聚糖以15g/L的质量浓度添加到培养基中进行 发酵实验。
碳源质量浓度的选择:在最佳碳源种类和粒度的条 件下,选择15、20、25、30、35g/L共5个不同质量浓度 进行液体发酵实验,从而最终确定最佳碳源组成。 1.5.2 氮源对菌株L10608产酶的影响
was endo-xylanase with xylobiose and xylotriose as the major hydrate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L10608 could
hopefully be used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xyloolygosaccharides.
来生产功能性低聚木糖,目前已经部分实现工业化应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副产物玉米芯的产量巨大,但目 前还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事实上, 玉米芯中木聚糖含量高达35%,利用木聚糖酶将其转化为 低聚木糖等产品,不仅能提高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的附加 值,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巨大的应用潜力[3]。
Key words:actinomycetes;xylanase;liquid fermentation;optimize;xyloolygosaccharides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2)21-0177-06
木聚糖酶是一类可以将植物半纤维素中的主要成分木 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或木糖的复合酶系,能水解面粉中的 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改善面粉品质、面团流变性及面 制品的品质。我国每年消费面粉上千万吨,大部分用于主 食馒头和面条的加工。木聚糖酶添加到馒头产品中,可以 改善馒头品质[1-2]。同时,木聚糖酶还可以利用农业副产物
高速离心机 美国Sigma公司;恒温摇床 美国精 琪公司。 1.3 培养方法 1.3.1 涂布平板
将土样用无菌水稀释至10-3、10-4两个梯度,用灭菌 枪头吸取0.1mL至于筛选平板的中央,涂匀,在38℃培养 箱培养2~3d。 1.3.2 目的菌株的筛选
观察涂布平板上的菌株形态,将产生透明圈较大、 生长较快的放线菌菌株挑取单菌落。并在平板上划线, 纯化2~3次后接斜面培养基保存。 1.3.3 摇瓶发酵复筛
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组成,开始进行培养温度条件 的优化,选择30、35、40、45、50℃进行发酵培养,通 过最高酶活力判断最佳培养温度。 1.5.5 摇床转速对菌株L10608产酶的影响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2012, Vol.33, No.21 179
在最佳培养基组合和最适培养温度的条件下,选择 110、140、170、200、240r/min进行发酵培养,从而确定 最佳摇床转速。 1.5.6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L10608产酶的影响
碳源种类的选择:按照1.1.2节中培养基的成分,以 15g/L的碳源质量浓度,改变碳源种类,分别选取7种农 业废弃物:豆秆、稻壳、麸皮、豆腐渣、玉米芯、棉籽 壳、稻壳、稻杆和7种不同类型的自制木聚糖:豆秆全溶 木聚糖、燕麦麸皮全溶木聚糖、棉籽壳全溶木聚糖、甘 蔗渣全溶木聚糖、玉米芯全溶木聚糖、玉米芯不溶木聚 糖、玉米芯水溶木聚糖进行液体发酵实验,测其发酵液 木聚糖酶活性。
fermentation medium contained a carbon source of water-insoluble xylan (80 mesh) of 25 g/L, compound nitrogen source of soya peptone of 25 g/L and yeast extract of 5 g/L, initial pH 6.0, cultural temperature 40 ℃, rotational speed of 200 r/min,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2012, Vol.33, No.21 177
一株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 水解特性研究
朱运平1,2,禇文丹1,李秀婷1,3,*,滕 超1,2,李 娥1,杨 然1
(1.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 100048;2.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北京 3.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与培养基 1.1.1 土样
从各地采集土壤样品,取自无人踩踏的地表下 3~4cm土壤。 1.1.2 培养基
平板筛选培养基(g/L):玉米芯木聚糖10、琼脂20、 酵母浸膏2、牛肉蛋白胨3、MgSO4·7H2O 5。液体摇瓶 培养基(g/L):玉米芯木聚糖15、酵母浸膏5、牛肉蛋白胨 10、KH2PO4 6、K2HPO4 1.5、MgSO4·7H2O 0.5。斜面保 藏培养基(g/L):玉米芯木聚糖10、土豆200、琼脂2。 1.2 试剂与仪器
3.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lavor Chemistr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tudy, high-xylanase-producing strain was screened from different soil samples by transparent cir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