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教材第一第三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第一部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 第一部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2
一、建筑业科技发展趋势及新版十 项新技术情 况介绍
支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技术可概括为两大类: 一是适应企业运营一般要求的技术,可称之为“ 共性技术”。包括国家和地区根据行业发展规 律和宏观发展要求,对行业提出的技术原则、规 则、方向和限制措施等。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 遵守的,一般以行业导则、技术政策、规范规 程和法律法规体现。一般为基本要求,也是最 低要求,是所有参与者必须遵守的。
7
二、十二五期间施工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
5、推进结构预制装配化,建筑配件整体安装化,减 少现场湿作业,逐步提高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比重。 6、推进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提高信息化水平 ,ERP在业内有成功范例。 7、预拌砂浆使用率在城市达到50%。 8、在“十一五”基础上,再生混凝土、双掺混凝土 和高效、高强钢筋使用量增加100%。 9、基坑施工采用封闭降水比例超过60% 10、大力推进施工模架体系升级改造,现场不得使用 周转少于十五次的模板和脚手架。
25
四、建筑业10项新技术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1.国内外新形势要求提高建筑业经营生产技术水平 2.研究时点: 1)10项新技术已历经两次升级换版; 2)建筑业新技术出现了快速进展; 3)升华研究既有新技术成果,已成推进建筑业10项新技 术进步的当务之急。 3.新技术示范工程推进需要新的10项新技术支撑,如绿色、 低碳、节能减排等。 4.课题来源
21
三、建筑施工技术政策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进施工图深化设计 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工 程远程数字监控和验收技术、工程项目动态检测和监 测技术、施工过程质量和安全度跟踪及报警技术、数 据交换共享与系统集成技术,应是项目实现施工能力 和施工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教材提纲

绿色建筑教材提纲

《绿色建筑》教材提纲
第一章中国绿色建筑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阐述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策划和生态策略设计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生态体系设计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
第三节绿色建筑的选址
第三章绿色建筑功能系统设计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与设计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植物系统设计与组织
第三节绿色建筑的生态水资源利用与设计
第四节绿色建筑的风环境组织与设计
第五节绿色建筑的光环境组织与设计
第六节绿色建筑的声环境组织与设计
第七节场地的生态道路交通系统的组织与设计第八节绿色建筑的智能化
第九节绿色建筑的空气污染防治及生活垃圾处理第四章绿色建筑的材料系统构成与应用
第一节绿色建筑与绿色材料
第二节绿色建筑常规材料的优化选型
第三节绿色建筑循环再生材料的选型应用
第四节绿色建筑乡土材料的选型应用
第五节绿色建筑特殊功能材料的选型应用
第六节绿色建筑的植物材料的选型应用
第七节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建筑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建筑的生态化改造第一节生态修复的概念
第二节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修复的相关法规
第四节生态修复的类型与对象
第五节建筑环境生态修复的实践
第六节建筑的生态化改造
第六章绿色建筑评估与经济性
第一节绿色建筑评估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第二次变革

实现建筑业生产方式第二次变革

“ 三个 提升 ” :一是 以项 目经理 责 任制 为核 , ,加强 项 目团 队建设 ,提升 工程项 目的管理水 平 ;二是 以建筑节
能 . 绿 色 施 工 为 内 容 , 加 强 建 造 过 程 的 管 理 ,提 升 工 程 项
目的综合效 益 ;三是 以行业 培训 战略要 求 。同时也 是建 筑行业 深化 工程管理
个 理 论 ” : 是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 围 绕 工 程 项 体 制 改 革 的 重 要 举 措 。 现 实 情 况 中 工 程 总 承 包 缺 少 法 律 定
目 的 建 设 目标 提 升 “ 目 生 产 力 ” 理 论 的 内 涵 。 以 生 产 组 位 ,市 场 准 八 缺 乏 监 管 机 制 ,招 投 标 无 法 可 依 ,业 主 认 可 项
建设 方式 以施工 总承包 转向工 程总承 包管 理的新 走 向 ;以 及 从 “ 位 一 体 ” 的 文 明 工 地 管 理 ,上 升 到 以创 新 项 目文 三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 的 战 略 部 署 。 结 合 我 国 建 筑 业 当前 存 在 的 化 建 设 为 标 志 的 新 走 向 。 问 题 , 主 要 有 两 大 突 出 矛 盾 : 一 是 极 不 合 理 的 产 业 结 构 导 在 上 述 “ 个 走 向 ” 中 ,如 果 说 推 行 项 目法 施 工 是 建 四
理 经 验 ,提 出在 企 业 内 部 “ 管 理 层 和 作 业 层 两 个 层 次 组 理 与 建 设 ,提 升 行 业 全 员整 体 素 质 。 按 织 施 工 ,逐 步 改 革 单 一 施 工 的 劳 务 型 企 业 模 式 ,建 立 一 批
“ 四个 走向 ” :当今 世界科 学技 术 日新月异 ,知 识经

二建继续教育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建继续教育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

(74)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视频)考试时长:15 分钟, 总分:100 分,合格分数:60分======单选题部分======•1、在我国,项目生产力理论的来源主要就是( )。

•o A 建筑行业改革的实践o B 建筑行业改革的实践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启迪o C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启迪与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成果o D 理论工作者研究的成果•2、企业层次就是一个法人的责任范畴,包括三个主体:( )。

•o A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约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B 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外开拓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C 质量安全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D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项目利润的主体•3、( )就是提升与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的关键。

•o A 知识管理o B 信息管理o C 集成管理o D 文化管理•4、在( )上,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一体化与多元化发展战略。

•o A 资本运营o B 承包方式o C 生产方式o D 经营方式======多选题部分====== •5、项目经理责任制具有( )的特点。

•o A 对象终一性o B 内容全面性o C 主体直接性o D 责任风险性o E ABC都不对•6、现代项目管理包括( )。

•o A 知识管理o B 信息管理o C 集成管理o D 资源管理o E ABC都不对•7、“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有哪些( )。

•o A 项目经理部就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o B 项目就是一次性的成本管理中心o C 项目经理就是企业法人的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o D 项目经理部就是一次性职位o E A、B、D都就是======判断题部分======•8、中国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变革始于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

( )•对错•9、建筑工业化的重点就是:积极推进建筑标准体系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备化与工程管理科学化。

《建工概论教案》

《建工概论教案》

《建工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念。

4. 提高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建筑工程的定义1.2 建筑工程的分类1.3 建筑工程的特点2. 建筑物的基本构成部分2.1 基础2.2 墙体与柱子2.3 楼板与梁2.4 楼梯2.5 屋顶3. 建筑物的设计原理3.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3.2 建筑物的空间组织3.3 建筑物的造型设计3.4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4. 建筑美学基本观念4.1 建筑美学的定义与特点4.2 建筑物的比例与尺度4.3 建筑物的色彩与材质4.4 建筑物的装饰与细部处理5.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5.1 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5.2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5.3 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5.4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设计原理、美学观念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建筑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或建筑物,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的直观认识。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方便展示PPT和进行板书。

2.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工程相关教材。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建筑工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便于学生查阅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建筑工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建筑工程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筑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2022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已高达15.9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1%,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例近7%。

可以说,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

但是我们要看到,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面对新的形势,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长期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面上的有关描述中比较多见的是向“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转型,也有专家提出了新型产业化等。

2022年底,全国政协组织专家座谈时又提出了“建筑产业化”,一时间人们对此热议较多,即使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对于建筑业发展方向也语焉不详。

2022年,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郑一军会长的指示,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就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

2022年末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深化建筑业改革要把“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

应该说,“建筑产业现代化”命题的定位较为科学,既符合党和政府早就提出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又符合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有利于建筑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强化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发挥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先导和引领作用。

本文综合“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课题研究做如下探讨。

一、建筑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产品表现为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工程行业的建筑科技与科技创新机制

建筑工程行业的建筑科技与科技创新机制
建筑行业科技创新
目录
第1章 建筑科技与科技创新机制 第2章 建筑科技的关键技术领域 第3章 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 第4章 建筑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5章 科技创新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建筑科技与科技创新 机制
建筑科技的定义
建筑科技是指应用科学技 术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 建筑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以 及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的 过程。在建筑行业中,科 技的应用不仅能加快施工 速度,还能提升建筑的安 全性和可持续性。
可再生能源应 用
利用太阳能、风能 等
数字化建筑技术
01 BIM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
02 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03 AR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 02
第2章 建筑科技的关键技术 领域
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节能减排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涵盖建筑材料、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等方面。通过使 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绿色建筑可以降低对环境 的影响,实现更加可持续 的建筑发展。
数据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建 筑运行情况,实现 预测性维护和优化。
定制化建筑
个性定制
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建筑设计和施工方 案,满足个性化需
求。
数字仿真
通过数字化仿真技 术预测建筑效果,
优化设计方案。
灵活设计
采用先进技术实现 建筑结构的灵活设 计,提高建筑的适
应性。
人工智能在建筑 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将在建筑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从建筑设计 到施工以及后期运营,都 将得到智能化的改进。通 过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 建筑工程将更加高效、精 准,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 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 障。
优化工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理论与发展(建筑工程第一章)

工程项目管理前沿理论与发展(建筑工程第一章)

1.1.可持续发展观—设计管理(1)
设计管理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产品应运而生; 设计过程中,开始采用绿色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法来评价、 设计和管理方案,保证这种产品名副其实; 作为产品的检验,管理专家设计出许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评估建筑的绿色“成分”;
1.1.可持续发展观—设计管理(2)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绿色建筑发展日新月异,合 理的设计可将建筑能耗在传统能耗基础上降低70%~80%。 欧美发达国家进而又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等建筑 新理念。
瑞典斯堪斯卡公司简介
瑞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承 包商之一。该公司成立于1887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总部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其主要核心业务是建筑,包括一般 建设和公共工程建设两个领域。另有住宅开发、商业开发与运 营、基础设施(含融资类项目)业务综合形成了上述四种核心 业务结构。2002年,该公司提出“五个零”可持续发展目标, 即零失败的建设项目、零环境事故、零现场事故、零种族侵害 和零缺陷。
2011年3月22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 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长、总裁易军会见了 来访的瑞典斯堪斯卡(SKANSKA AB)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an Karlström先生。会谈之前,斯堪斯卡公司客人一行还参观了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听取了项目有关人员的的介绍,瑞典客人对 该项目的实施给予了中国建筑高度的评价。
1.2.管理方法—承包模式(1)
主要包括:BT、BOT、BOO、 BOOT、EPC、EPCM、 PPP、 FEED等。
1.3.信息技术应用
(1)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

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8

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8

共 享
社会公平正义
课堂检测
1.《重庆市提振工业经济运行若干政策措施》从提振重点产业、实施稳链工程、
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出26条政策措施,其中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等项目
建设,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补助。重庆市采取上述政策措施( )
①坚持了创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②符合开放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生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
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 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 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
知识延伸 虚拟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新的价值,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 虚拟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等。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但发展过度会带来经济泡沫。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钱生钱”)
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③创新财政金融服务方式→加快形成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④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支农机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持续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2022年6月17日人民网报道,近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

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背景和意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2-1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主要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而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能够在各个产业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中,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可以通过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加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联系,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工业作为支撑产业,可以通过与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服务业作为衔接产业,可以通过与农业和工业的融合,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端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推动协同创新和跨界合作。

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因此,研究和实践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三二一产业的概念和特点、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具体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前景。

最后,本文还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推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介绍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会阐述本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其优势和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主要章节。

首先,我们会介绍三二一产业的概念和特点,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第一章 第二部分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第一章 第二部分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当前在我们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进一步了 解研究和深化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发展趋势,对转变建筑业转 变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7
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六个阶段
引进学习阶段 (1982年-1986年) 研究试点阶段 (1987年-1992年) 总结推广阶段 (1993年-1997年) 完善规范阶段 (1998年-2002年) 国际接轨阶段 (2003年-2008年) 创新发展阶段 (2009年-2013年)
3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 创新提升“项目生产力”理论
4
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应成为国 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讲话精神,国家率先将建筑业作为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行业,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提出学习 推广鲁布革管理经验。1987年国家五部委发文在建筑业实 施以“项目法”施工为突破口,进行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 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从推行“项目法”施工到实行企 业内部两层分开、推动施工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新型 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体现了三者之间的 演化路径,构成自洽的逻辑关系。
2020第一我国建筑业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实践经验促使理论认识的升华学习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使我们认识到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严重存在着三个落后时代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严重存在着三个落后即即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方式落后对生产要素的支配方式落后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式落后以企业为单元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旧有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施工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
21
“项目法施工” 其内涵有两个基本点:
一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三级 管理和核算的行政管理机制,以适应施工项目管 理新方式的需要。

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浅析

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浅析

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浅析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的涵义,指出了其四大特征,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0 引言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提炼总结。

对于解放和发展建筑生产力,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曾发挥了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撑作用。

当前,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创新理论,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程施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 涵义项目生产力是项目经理部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综合能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大要素,只有在建设工程层面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

从内涵看,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是指以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为支撑,以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为基础,围绕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反映以人为本的社会大生产;从外延看,这一创新理论是指物质、文化和人才三种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体。

2 溯源我国项目生产力创新理论的两大历史来源:2.1鲁布革工程的探索实践2.1.1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的工程建设项目。

日本大成建筑公司按照规定通过国际招标,并以低于标底44%的价格中标。

工程提前4个月竣工,工程质量优良,竣工结算费用严格控制在合同约定范围内。

工程管理实践中体现的先进管理、精干班子及科学方法给我国当时落后的施工体制以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冲击。

2.1.2 该工程以“项目法施工”为突破口,首先进行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打破三级管理核算,以适应项目管理新方式的需要;其次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组建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组织生产。

2.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启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三个层次的划分,是就普遍现象而言的。

但就具体建筑活动而言,项目才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解放和发展建筑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1、2试题及答案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1、2试题及答案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1、2试题及答案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参考答案附后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1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1分)1.项目文化是以()为重点内容A.品牌形象B.创新理念C.绿色施工D.安全生产2.第三代建筑工业化则以大规模通用体系为特征,以()为核心A.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供应B.减少物耗及资源的循环利用C.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和建筑产品D.建筑构配件和建筑产品的节能和环保性能3.在()上,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A.资本运营B.承包方式C.生产方式D.经营方式4.企业层次是一个法人的责任范畴,包括三个主体:()A.市场竞争的主体、履约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B.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外开拓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C.质量安全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D.市场竞争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项目利润的主体二、多选题:(共3题,每题1分)5.项目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A.效益性特征B.创新性特征C.集约性特征D.多元性特征E.ABC都不对6.在建筑企业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项目管理新型运行机制的内容是()A.总部服务控制B.项目授权管理C.专业施工保障D.社会力量合作E.ABC都不对7.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A.动态管理B.目标控制C.优化配置D.节点考核E.ABC都不对三、判断题:(共3题,每题1分)8.项目管理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管理服务,不直接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A.对B.错9.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在项目上的具体化,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内涵,是对项目主体和客体的全面要求A.对B.错10.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B.错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2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1分)1.在()上,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A.资本运营B.承包方式C.生产方式D.经营方式2.到十一五期间,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20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4万多公里,列世界第()位A.1B.2C.103.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四个阶段不包括哪些()A.策划B.设计C.施工、项目试运行D.执行4.第三代建筑工业化则以大规模通用体系为特征,以()为核心A.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供应B.减少物耗及资源的循环利用C.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和建筑产品D.建筑构配件和建筑产品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二、多选题:(共3题,每题1分)5.在建筑企业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项目管理新型运行机制的内容是()A.总部服务控制B.项目授权管理C.专业施工保障D.社会力量合作E.ABC都不对6.现代项目管理包括()A.知识管理B.信息管理C.集成管理D.资源管理E.ABC都不对7.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施工生产方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A.生产要素产生方式落后B.生产要素支配方式落后C.生产要素流动方式落后D.生产要素占有方式落后E.A、B、C都不正确三、判断题(共3题,每题1分)8.中国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变革始于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A.对B.错9.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A.对B.错10.项目经理是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置的一次性重要的组织领导岗位A.对B.错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1参考答案: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2参考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易树平 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

基础工业工程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易树平 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


13.人的因素;

14.工资管理;

15.人体测量;

16.安全;

17.职业卫生与医学。

IE
2.3.2 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

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

1.制造企业

1)工厂的平面布置十分重要,占地面积必须充分利用,物流需

要最短路径,必须对物流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2)质量意识必须在企业中特别重要,全员参与提倡团队精神。

泰勒的时间研究


改善前
改善后

员工数(个) 400-600 140

铲费
改善后减少50%
工人工资
成本
年节省78000美元
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


改善前
改善后

动作数
18
5

工作效率
120
350
(砌砖数/小时)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rminology,ANSI 94,1982

到研究大系统整体优化和生产率提高,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




工业工程的发展方向
IE

9 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和非营利组织(非制造业工

业工程应用大有可为);
9 应用重点从提升现场生产效率到提高系统的集成化综合效益

(新型工业化);

9 特别依赖于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通信技
应的

宁波继续教育-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视频)(10分)

宁波继续教育-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视频)(10分)

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视频)10分考试时长:15 分钟,总分:10 分,合格分数:6分======单选题部分======• 1.企业层次是一个法人的责任范畴,包括三个主体:()。

•o A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约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B 市场竞争的主体、对外开拓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C 质量安全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企业利益的主体o D 市场竞争的主体、履行合同的责任主体、项目利润的主体• 2.到十一五期间,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20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4万多公里,列世界第()位。

•o A 1o B 2o C 10o D 20• 3.()是提升和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的关键。

•o A 知识管理o B 信息管理o C 集成管理o D 文化管理• 4.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四个阶段不包括哪些()。

•o A 策划o B 设计o C 施工、项目试运行o D 执行======多选题部分====== • 5.项目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

•o A 效益性特征o B 创新性特征o C 集约性特征o D 多元性特征o E ABC都不对• 6.在建筑企业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项目管理新型运行机制的内容是()。

•o A 总部服务控制o B 项目授权管理o C 专业施工保障o D 社会力量合作o E ABC都不对•7.管理创新包括( )。

•o A 管理理念创新o B 管理体制创新o C 管理制度创新o D 管理技术创新o E ABC都不对======判断题部分======•8.项目经理是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置的一次性重要的组织领导岗位。

()•对错•9.建筑工业化是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对错•10.在生产方式上,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实现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对错。

提升和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

提升和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
Ab t a t T e a e caie e r i o te rjcpou t i er. nteaa s f o cp,o t tn hrceiis f sr c : h p r l f dh i n fh oet rd ci t t o O l io cn etcne dcaat s c o p r i t og p vyh y h nys na rt tepoet rd c vt ter,tef me oko o s ut npoetma ae n ae nteter setbi e . he h rjc po u t i h oy h a w r f nt c o rjc n g met sd o oywa s lhd T re i y r c r i b h h a s fc ss r p it u rv eter. i set wees de : o l i f h o s ut npoet u lya dsf y oue e one otoi o e h oy Sxapcs r t id cmpe o o ecnt ci r c a t n ae we d t mp t h u tn t r o j q i t
项 目生 产力 理 论 是 我 国建 设 工 程 管 理 体 制 改 革与 发展 实践经 验 的总结 和升华 ,对于解 放 和发展 建筑业 生产力 ,实现建 设 工程施 工生 产组 织方式 第

制 改革 的突破 口 ,由原来计 划经 济体制 下 的任务 分 配 到承包 制 的开始探 索 ,再 到走 向市场 竞争 下 的招 投标 制 。特别 是鲁 布革水 电站 工程 作为 我 国第 一个 利用 世界银 行 贷款 的建设项 目,按 世行 规定进 行 了
I rv me t n n v t no eP o t r d cii h o y mp o e n dI o ai f h rjc o u t t T e r a n o t e P v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作为新时期实现各项目标的战略选择。
2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再次强调:把握宏观经济政策需要 站稳脚根,着眼升级,要把更多的力气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
推进转型实现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得升级版。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及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 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赋予建筑业的艰巨任务,当前建筑业要加 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筑行 业的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创新提升“一个理论”、明确转变 “两个竞争”、着力坚持“三个提升”、准确把握“四个走 向”,加快实现“五大转型”。
9
这些理论首次突破了建筑业是劳务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对项目生 产力论的研究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包括:关于项目管理 必须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的理论;项目管理是加快企业经营机 制转换有效途径的理论;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管理和生产
要素优化组合的理论;推行项目管理必然实行两层分离,而两层
分离又有不同内涵的理论;项目管理必须以“两制”建设为中心, 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管理责任系统的理
建筑业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速了
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14
自从1991年建设部委托项目管理
委员会负责组织项目经理培训以来, 全国已有 100 多万名项目经理通过培 训取得合格证和上岗证。截止 2002 年取得政府行政审定资质的项目经 理已达 60 万人,其中具有一级资质 证书的 15 万人。 2003 年之后,取消 项目经理行政审批后又培训认证了 近百万注册建造师队伍,其中建筑 工程专业类一级注册建造师约为 16 万人。
总结推广阶段 (1993年-1997年)
完善规范阶段 (1998年-2002年)
国际接轨阶段 (2003年-2008年)
创新发展阶段 (2009年-2013年)
8
1. 从实践创造和理论探讨上把“项目法施工”
初期设想变为可操作的一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
并在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和成熟的阐述,初步形 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项 目生产力论、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比较系 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3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 创新提升“项目生产力”理论
4
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应成为国
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讲话精神,国家率先将建筑业作为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行业,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提出学习 推广鲁布革管理经验。1987年国家五部委发文在建筑业实
施以“项目法”施工为突破口,进行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
论;项目管理必须实行业务工作系统化管理的理论;项目管理要
着力创造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作业层新型关系的理论;项目管 理中必须把培养造就一支项目经理队伍作为战略任务的理论;项 目管理必须创造企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理论;项目管理必须加强 企业全面建设,坚持党政工团协同作战的理论等等。
10
2. 政府主管部门不失时机地抓住建筑业企业管理体 制改革当中的矛盾并及时地进行政策指导,制定和建立
12
3. 进行了建筑业企业内部两层分开建设和适
应市场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 制的转换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企业从新 管理理念的高度来规划多种经营,实行一体化 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经验。
13
4. 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 善管理、敢负责、作风硬、具有一定专业技术
的工程项目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才队伍,明确了项目经理在
了以资质管理为手段的三个层次的企业资质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了以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 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劳务作业队伍为依托,国有与民 营(多种经济成分并举),总包与分包,前方与后方, 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业企业组织
结构。
11
这个组织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这类企业数量不多, 但能量很大,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领军地位,所以称为“龙头 企业”。 第二个层次是具有独立承包能力的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企 业,这类企业数量大,门类多,既是第一个层次的依靠力量, 又是第三个层次的带动力量,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主体地位。 第三个层次是为第一、第二层次提供劳务,既可面向企 业又可面向社会的劳务专业分包企业,是建筑施工生产的主力 军,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关键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实践理论高度做出
了精辟的诠释、科学的阐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和总目 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 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其中特别强调了要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明确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
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从推行“项目法”施工到实行企 业内部两层分开、推动施工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新型 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体现了三者之间的 演化路径,构成自洽的逻辑关系。
5
(一)建筑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和成效
6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有着极其丰富 的内涵。项目管理具有项目单件性、建设周期性、过程渐进性、组织 临时性、目标明确性、管理集成性以及其成果不可挽回性的特点。它 是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和工程 项目形成的全过程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传 播,项目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士所接受。特别是对从事工
程项目管理的注册建造师和业内人士,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当前在我们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进一步了 解研究和深化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发展趋势,对转变建筑业转 变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7
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六个阶段
引进学习阶段 (1982年-1986年) 研究试点阶段 (1987年-1992年)
15
5. 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促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