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是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情感;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³盒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1个1dm³的盒子。
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³的正方体?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今天我们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绿点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推导1、摆一摆刚才同学们对这个1dm³的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³的正方体进行了猜测,现在我们动手摆一摆。
2、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1分米=(10)厘米学生通过摆设,得出:1分米³=1000厘米³1 升=1000毫升(二)绿点21、小组内摆一摆,并讨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交流:(三)概括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出示:三、巩固练习:课本45页“练一练”第1至5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容积和几个体积单位,谁知道是那几个吗?常见的容积单位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3、那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你想怎么来学?二、研究探讨1、刚才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说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而且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
那么谁来说下我们是怎么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呢?或者他们的推导方法是什么呢?2、对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推导 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3、我们知道1立方米=1米×1米×1米,那么大家想一想,用刚才的推导关系怎样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或者进率?4、好,大家想了一会了,谁来上黑板把你自己的想法用算式书写出来。
5、表扬学生,并且书写正确的推导算式:1平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书写的关系式推导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5立方分米=()立方厘米0.24立方米=()立方分米7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02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03立方米=()立方厘米2、做一做860立方分米=()立方米0.4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50毫升=()升0.82升=()毫升3、判断1、有人说:“3立方米比3平方米大。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导语】《体积单位的换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版教材第⼗册第四单元第50-51页内容。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能运⽤长⽅体和正⽅体的知识解决求表⾯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法:激发学⽣学数学、⽤数学的兴趣,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合作交流,乐于⽤学过的知识解决⽣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根据具体情况,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的长⽅体或正⽅体⼩盒,投影。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练习。
⼆、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积? 抽⽣回答。
2.师:在实际⽣活中,有时不⼀定要求出长⽅体和正⽅体6个⾯的⾯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个长⽅体(正⽅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体(正⽅体)的⼏个⾯的⾯积和? (2)求做长⽅体排⽓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体的⼏个⾯的⾯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体菜窖挖出多少⼟,是求这个长⽅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能垫多长、多宽、多⾼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车的⼀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实践 (1)以⼩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盒⼦,设计⼀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实⽤。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独⽴计算。
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出现的⼀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应⽤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学生准备小正方体木块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10)(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1.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2.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
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及作业设计(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及作业设计(附答案)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在探索体积、容积单位之间进率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直观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操作的能力。
3. 在探索体积、容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习的信心。
重点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进率,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填一填。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2.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师:你发现了什么?二、导入新课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总个数=长的个数×宽的个数×高的个数。
通过复习关于体积单位以及数正方体的个数为后面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做准备。
师:关于体积单位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反馈: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的两个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看来大家最想知道了的是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进率,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体积单位的换算。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学生自由说一说。
先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引入课题,让人感觉顺理成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讲授新课 1.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师:你知道1dm3=( )cm3吗?猜一猜。
反馈:1dm3=1000cm3。
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呢?课件出示:学习任务1.想: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呢?2.做: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3.说:你的结论是: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师:得出结论了吗?学生自由猜一猜学生自由说一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体积单位的概念,如升、毫升、立方厘米等;
2.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够完成常见单位之间的换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体积单位的概念;
2.常用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1.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2.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体积单位和换算知识解决问题。
一、引入
1.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小明家里刚买了一桶 20 升的水,大家知道什么是升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2.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体积单位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性。
二、讲解体积单位的概念
1.什么是体积单位;
2.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不同体积单位之间如何进行换算。
三、练习
1.完成以下换算练习:
(1)2 升 = ____ 毫升
(2)500 毫升 = ____ 升
(3)20 立方厘米 = ____ 毫升
(4)5 升 = ____ 毫升
(5)3 立方米 = ____ 升
2.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小明妈妈买了一箱牛奶,每盒牛奶的体积为 500 毫升,一箱有 24 盒,那么这一箱牛奶一共是多少升?”
四、总结反思
1.总结体积单位的概念和常见单位的换算方法;
2.回顾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激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和书本上相关练习。
同时,让学生整理并记录好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以备课后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体积单位的换算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以体积单位的换算为主题,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应用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2.能够进行适当的估算并进行实际应用;3.养成探究问题的好习惯,懂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2.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要点1. 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1.通过讲解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等于1000立方毫米的运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2.运用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具体换算方法。
2. 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1.带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并估算它的重量;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容器的容积,并将其转换为不同体积单位;3.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1. 通过实物演示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15分钟)1.老师可准备一个较大的盆,用它来演示1立方米的体积;2.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要对厨房橱柜进行升级,购买多少个立方米的板材?3.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掌握1立方米等于多少个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4.最后,让学生练习一些有关单位换算的题目。
2.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35分钟)1.老师可准备一些包装盒、塑料袋等常见容器,让学生试着估算它们的容积,并用不同的体积单位表示;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究不同容器的容积换算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使用不同体积单位时如何进行换算;4.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0分钟)1.让学生带一件日常用品,如电饭锅、电水壶等,通过测量求解其体积并估算其重量;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些有关生活实际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求解;3.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答案,并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讨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体积单位换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通过与同伴合作,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
2.学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练习题、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场景:一个鱼缸,里面养了几条鱼,鱼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需要学生帮忙想办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鱼缸需要换水的体积。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体积单位的换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体积单位换算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时,教师解释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和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然后,教师选取几位学生上台演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并讲解其换算思路。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表中包含几个实际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体积单位换算展开,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通过对这些体积单位的认识与换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并能够灵活地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示换算过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2. 板书内容:体积单位换算关系、实例演示、练习题、小组讨论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提高题: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换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换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换算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换算公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换算公式,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动画和实例。
2. 学具:体积单位换算练习册,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立方米与升、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动画演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换算公式。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技能。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体积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公式和步骤,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过程,理解和记忆换算关系。
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体积单位换算的技能。
2.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家中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和公式。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关于《体积单位的换算》,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三节《体积单位的换算》。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进行换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进行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数学课本、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比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0立方厘米,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换算成立方米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例题,比如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让学生一起跟我计算,并解释换算的原理。
3. 随堂练习:接着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些有关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有关体积单位换算的题目,例如:1. 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2. 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看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我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PPT 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4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数学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立方单位与液体容量单位之间的转换。
学生需要理解单位换算的数学本质,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和实际情境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体积单位换算表。
-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筒、不同容量的容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积单位换算的概念,例如描述一个水杯的容量是多少升,多少毫升,让学生初步感知体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升与毫升的定义,并通过动画演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例演示:通过实物演示和计算示例,展示如何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如将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从立方分米转换为立方米。
4. 学生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问题,并分享解决策略。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步骤和关键点,包括:- 不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对本节课的体积单位换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投影仪。
2.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体积的相关知识,请大家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呢?学生: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对体积单位的换算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
2. 探究新知(1)认识体积单位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你能说出它们的体积单位吗?学生: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
我们知道,1立方厘米等于1厘米×1厘米×1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米等于1米×1米×1米。
(2)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米=10分米=100厘米。
那么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换算关系呢?学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基本概念,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换算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换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如何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体积单位的模型和卡片。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一个鱼缸能装多少升水,引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体积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这些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模型和卡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仓库的体积,一个水果箱的容量等。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之间还有其他的换算关系吗?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更多的换算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计量单位》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
但是,对于体积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
2.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引出体积单位换算的问题。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1升等于多少毫升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解释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和作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实物道具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践操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5.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l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作业设计:练习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通过换算,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自主探究换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体积单位的概念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容易混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换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体积单位换算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换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积单位换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换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完成一些体积单位换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体积单位的换算,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体积单位换算还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制作一个水果沙拉,需要知道苹果的体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苹果的体积,从而引出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积单位的换算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公式。
2.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积的概念和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公式。
2.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黑板、粘贴纸、小纸片、计时器等。
2.学生:学习笔记、教材、习题本、手机等。
五、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体积的概念,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恢复体积的概念,加深学生对体积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35分钟):(1)引出本节课重点:老师通过简要的概述,告诉学生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
(2)学习内容:首先,老师通过黑板上的实物或图片,介绍一下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立方体:V=a³;长方体:V=长×宽×高。
随后,引入其他常见的几何体,如圆柱、球、锥体等,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体积公式,为下面的换算做铺垫。
最后,老师通过实物和图片介绍了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常见的体积单位,并让学生自主思考一下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举例说明换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例题,让他们知道1升等于1立方分米,1升又等于1000毫升,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等等。
学生可以用小纸片折叠成不同体积的几何体进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体积换算的记忆和认识。
3.讲评(10分钟):老师上黑板,让学生自主上台讲解刚才所学习的内容并演示换算,老师适时给出指导和修正。
4.练习(15分钟):老师布置一些习题,在课堂上集体完成,以检验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设计重点是让学生明确体积的概念和常见几何体的体积公式,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如举例讲解、配合实物讲解、学生自主思考等,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体积单位:升、毫升,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2.能够准确地换算体积,掌握换算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体积单位的转换和换算。
2.难点:多个体积单位的综合换算。
三、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举例子、配合练习,由“易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体积单位的转换和换算方法。
2.提高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1L=1000mL”,并让学生思考:“1升等于多少毫升?”通过大家的回答,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 观察、理解(1)通过物品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容量的容器。
教师可出示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如直口杯、水杯、沙漏、汽水瓶等等。
(2)对着展示的各种容器,引导学生感受容器的大小、高低宽窄、与周围空间的关系等,进一步理解容量的概念。
3. 讲解(1)升和毫升的关系:•1升=1000毫升•1毫升=0.001升(2)换算方法:•升换毫升,乘1000•毫升换升,除以1000通过图像比较,让学生看比较清楚其中的换算关系。
4. 练习(1)练习1:将以下体积用毫升表示•5升•8升2毫升•11升5毫升(2)练习2:将以下体积用升表示•3900毫升•6050毫升•999毫升(3)练习3:综合练习。
下面是小雨买牛奶的情景,你知道小雨需要购买多少毫升的牛奶吗?小雨家里有三口人,人均每天需要250毫升的牛奶,所以小雨要购买多少?5.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体积单位的转换和换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物品,引导学生理解了容积的概念。
通过图像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转换和换算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值得反思的是,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从易到难,层层递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 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 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 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 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 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 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
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 1分米3= 1000 厘米
3”。
(1 )学生6 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
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
②先讨论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 2 )全班交流。
预设
①操作验证一一摆:我们发现1分米3= 1000厘米3。
我们
把10 个体积为 1 厘米3 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摆10 排正好是一层,这一层小正方体的体积和就是100 厘米3。
摆这样的10 层就得到一个体积为1 分米 3 的大正方体。
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 个100 厘米3,也就是1000 厘米3。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
②操作验证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块体积为 1 厘米3 的小正方体。
我们比了比,沿着大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可以切成10块,10 x 10 x 10 =1000(块),所以1 分米3=1000 厘米3。
③推理验证一一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
把体积为1分米
3 的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 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0X 10X 10= 1000 (厘米3),所以1 分米3= 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验证——想: 1 分米3= 1 升,
1 厘米3= 1 毫升,而1 升= 1000 毫升,所以1 分米3= 1000 厘米3。
(3)教师小结:大家已经验证了1 分米3= 1000 厘米3。
想一想,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 米 3 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推导过程。
[ 板书:1 米3=( 1000)分米3] 师:你能说一说,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小结: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 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摆、切、算等方法验证了1 分米3= 1000 厘米3,1 米3= 1000 分米3,共同验证了“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板书:1分米3 = 1000厘米3,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液体的体积单位:1L= 1dm3 1米3= 1000分米3)
1 升= 1000 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