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1. 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在我们聊职业卫生之前,先要搞清楚个大概念。
职业卫生,听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在工作时的健康安全。
想象一下,咱们每天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转来转去,结果却因为工作环境差,身体出了问题,这可真是得不偿失嘛!所以,培训内容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明白这些基本概念,能把“职业卫生”这三个字说得像家常便饭一样顺口。
在这个培训中,学员们会了解到什么是有害因素,像化学品、噪音、甚至是过重的体力劳动。
这些东西,听上去就让人打个寒颤。
学员们会被告知,怎样识别这些有害因素,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得学会主动出击,才能保护自己和同事的健康。
更重要的是,学员们还会了解到法律法规,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全和权益。
2. 危害评估与控制2.1 危害识别说到危害评估,这可是个技术活。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培训中,必须学会怎么识别各种潜在的危害。
比如说,某个车间的机器声音大得像打雷,这绝对不是什么小事,长此以往,耳朵可就要吃苦头了。
培训里,老师会教大家用各种工具,像声级计、空气采样器等等,去检测工作环境。
简单来说,就是拿起工具,像个小侦探一样,找出工作环境中的“坏家伙”。
2.2 风险控制当然,发现了危害还不够,接下来得想办法控制这些风险。
培训里会提到许多实用的控制措施,比如改善通风、配置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想象一下,大家戴上帅气的防护面具,像超级英雄一样在车间里工作,听起来是不是很酷?这就是把工作环境搞得安全、舒适的具体体现。
3. 职业病的防治3.1 常见职业病培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职业病的防治,真是一门必修课。
像那些常见的职业病,比如尘肺病、噪音性耳聋等,听起来就让人心里发毛。
讲师会给学员们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大家意识到这些病痛是多么常见。
这些病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在一些高风险行业,随时可能发生。
3.2 预防措施那预防措施呢?培训会告诉大家,从源头控制到个人防护,样样都不能马虎。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一、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在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中,首先需要传授的是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职业病的防治措施等内容。
学员需要了解不同工作环境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
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还需要涉及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学员需要了解国家对于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管理条例》等,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只有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才能更好地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职业卫生风险评估。
在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中,还需要对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进行深入的讲解。
学员需要了解如何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了风险评估,才能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健康。
四、职业卫生监测技术。
职业卫生监测技术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培训中,需要向学员介绍不同的职业卫生监测技术,包括空气污染物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内容。
学员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各种监测设备,以及如何分析监测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还需要涉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学员需要了解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要求,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建立和运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只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企业才能更好地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六、应急预案和危险化学品管理。
在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中,还需要对应急预案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进行详细的讲解。
学员需要了解如何制定职业卫生应急预案,以及如何正确地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品。
这些内容对于预防和应对职业卫生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七、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最后,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还需要包括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学员需要了解如何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
只有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在当今的工作环境中,职业健康卫生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无论是在工厂车间、办公室还是建筑工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都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提高大家对职业健康卫生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一、职业健康卫生的重要性职业健康卫生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个人福祉,也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良好的职业健康状况是他们能够高效工作、享受生活的基础。
如果在工作中受到职业病的侵害,不仅会导致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和未来的发展。
比如,长期接触粉尘可能导致尘肺病,长期伏案工作可能引发颈椎病和腰椎病等。
对于企业来说,重视职业健康卫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因员工生病或受伤导致的缺勤和工作中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一个注重员工健康的企业形象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保障职业健康卫生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常见的职业病及危害因素(一)物理因素1、噪声:在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等行业中,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耳聋。
2、高温:在夏季的户外作业或高温车间工作,容易引发中暑。
3、振动:操作振动工具的工人,如手持风钻的工人,可能患上手臂振动病。
(二)化学因素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在化工、矿山等行业中常见,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有机溶剂:如苯、甲醛等,长期接触可能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
3、粉尘:在矿山开采、建筑施工、纺织等行业,粉尘作业容易引发尘肺病。
(三)生物因素1、细菌和病毒:在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可能感染传染病。
2、寄生虫: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如养殖业,可能接触到寄生虫。
(四)其他因素1、不良体位:长时间保持弯腰、低头等不良姿势,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2、精神压力: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篇)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与预防技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厂生产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职责1.本厂主要负责人负责落实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金。
2.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3.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四、控制程序1.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编制和审批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在每年年底编制年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具体培训项目。
____人员培训(1)本厂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由市级以上安监部门组织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卫生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职业卫生管理资质证书,方可上岗。
(2)新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新进人员入厂时,由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厂级职业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3)“四新”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如果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投产,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应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操作规程等适应性培训。
相关人员未接受专门培训并考核的,不能上岗操作。
3.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1)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2)本厂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明;(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4)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2)是指为了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宣传教育: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了解,让员工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卫生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职业卫生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根据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制定今年度的职业卫生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和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1. 职业病防护知识
2. 职业卫生法规政策
3.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控制
4.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5.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
二、培训方式
1. 线上学习: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考核。
2. 线下培训:邀请职业卫生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互动交流。
三、培训对象
1. 公司所有员工,特别是与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人员。
2. 相关部门负责人,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时间
1. 每月安排一次线上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为2小时。
2. 每季度安排一次线下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1天。
通过以上的培训计划,希望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法规的理解和遵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范本(6篇)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范本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____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环部和总经办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教育培训的对象与方式:1、新员工的培训。
新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三级职业卫生培训,分别为企业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公司级培训由公司安环部____进行,车间级由车间主任____,班组级由班组长____。
培训后应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员工在调动岗位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3、外来临时工人,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确保其从事劳动时不受到危害。
4、各部门对其在职员工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教育学习,生产车间每____个月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辅助单位每季度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并有教育学习记录。
5、所有的职业卫生培训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日期、培训内容、培训老师、培训地点,受培训人签名等。
6、企业定期邀请卫生、疾控等部门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各单位职业卫生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业务能力。
7、所有的培训资料要设立职业卫生培训台账,并有专人保管,各生产单位培训情况应每年11-____月报公司安环部备案。
8、未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员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四、各部门应每年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
企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计划需得到总经理的批准后实施。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意识,降低职业伤害和疾病发生的风险等。
2. 培训内容:涵盖职业卫生的基本知识、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职业病防治措施、紧急处理等内容。
3. 培训方式:可以选择线上培训、面对面培训、工作坊等形式进行培训。
4. 培训对象:确定受训人员范围,包括所有员工、特定岗位员工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5. 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课程安排等。
6.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效果,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7. 持续改进:根据培训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培训计划和内容,确保职业卫生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哎呀,今天咱们聊聊职业卫生知识,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你知道,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大锅,里面煮着各种东西,有好有坏。
我们得学会怎么把锅里的汤弄得美味可口,而不是让它变成一锅苦水。
说到职业卫生,首先得明白,它就是让我们在工作中保持健康、安全的一个大招。
就好比咱们吃饭,得先洗手,才能吃得放心,工作也是这个理儿,只有把环境搞好了,咱才能尽情施展才华。
那我们先聊聊这个工作环境吧,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满是灰尘、噪音、化学品的地方工作,整天像是在一场打仗。
头痛、咳嗽、心烦意乱,没个好心情可想而知。
你说这叫什么工作?简直就是在跟健康过不去。
所以,咱们得搞清楚,职业卫生的核心就是预防,得提前把这些潜在的危害扼杀在摇篮里。
真是“未雨绸缪”啊!咱们得聊聊个人防护装备,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一身装备,像是超级英雄一样。
工作时,别小看那些口罩、手套、护目镜。
它们可都是咱们的“铠甲”,能有效抵挡那些看不见的敌人。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装备,简直就是裸奔啊,危险得很,谁敢这么玩?所以,穿上装备,就像给自己加了道保险,保护好自己最重要!然后呀,咱们得说说卫生习惯,嘿,这个可不能忽视。
每天上班之前,先来个小洗手,保证你的小手干干净净,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别让杂物乱飞。
如果发现什么不对劲,赶紧报告,不要当鸵鸟,头埋沙子,结果搞得自己吃亏。
说到底,职业卫生就像是咱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一天,每一个小细节中。
对了,工作中的饮食也不能忽视,谁说工作就得啃干粮?合理的饮食能让咱的脑袋清晰,身体有劲。
记得多喝水,少喝那些能量饮料,虽然味道不错,但对身体可没什么好处。
饮食要健康,才有劲儿去对抗那些工作中的压力。
哎,说到压力,工作难免有点紧张,但要学会调节,比如说休息一下,喝杯茶,听首歌,瞬间就能让心情好起来。
别忘了定期体检,嘿,听到体检,很多人都想躲,但这可是咱们身体的小保养。
早发现问题,早治疗,才能让健康的花儿在咱的生活中开得灿烂。
企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目录
CONTENTS
01 02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与危害因素的关系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 个体防护
03
04 05 06
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
什么叫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 预防职业的一门预防医学学科。 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 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治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 伤病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病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如下: 1、对个人的危害:一旦患上职业病,往往很容易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 至致残、致死,慢性职业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和康复费用昂贵。 2、对企业的危害:职业病人逐年不断累积的医疗和康复费用会给企业造 成严重的负担,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必须承担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费 用,甚至被罚款)。 3、对国家的危害:由于职业病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直接影响到我国 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较普遍,特别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病故的农 民工,其家中老人和孩子无人抚养,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4)死亡;
(5)潜在性损害; (6)胎儿损害。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
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3、危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条件
(1)人与危害因素有接触机会,危害因素侵害了人体; (2)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剂量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 4、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 (1)年龄(2)性别(3)健康状况(4)营养状况(5)遗传缺陷。
企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企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培训、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培训等,具体安排如下:
一、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
2. 职业病概况及预防知识培训
3. 职业病防治常识及急救知识培训
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培训
1. 职业危害辨识与评价培训
2.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与设施使用培训
3. 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使用及检查培训
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培训
1.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及责任制度培训
2.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措施培训
3.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和报告流程培训
四、其他相关培训
1. 职业卫生监测与检测方法培训
2. 职业卫生知识考核培训
3. 职业卫生意识培养与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公司将安排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师进行培训,确保全员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促进企业职业健康发展。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3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第一篇: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职工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卫生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与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卫生的意义在于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在重视职业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职业环境污染的控制。
在进行职业卫生工作时,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发现和解决职业危害问题,从而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体系,从职业危害识别到职业危害控制,再到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都需要有相应的程序和措施进行实施。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需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人体生理学、毒理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学等,采用科学计量的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价,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第二篇: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生产条件下,由各种工作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特定的发病率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肺癌等多种类型。
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异常职业卫生监测: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工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职业病发生率在控制范围之内。
4.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提供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等综合技术服务,保护职工的健康。
第三篇:职业卫生标准与法规职业卫生标准是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和评价标准等进行规范的文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职业卫生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职业卫生水平。
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误区七:口罩谁不会戴
多数人都有戴纱布口罩的经验,所以很少人认为 戴口罩还有专门的方法,还需要培训。有效的口 罩都是立体的结构,目的就是要与脸部取得密合, 将呼吸区与外界空气隔离,如果留着大胡子戴口 罩就不可能取得密合,如果戴上的口罩四处漏风 也不会保护呼吸。
误区八:戴口罩的人有病
日常生活中也有需要呼吸防护的场合,如出现沙 尘天气,对花粉过敏等等,外出时会有不少人戴 口罩。
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工业噪声分为以下几种:
1、机械噪声:由于机械撞击、摩擦、固体的震动和 转动而产生。如机床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空气动力性噪声:由于空气震动产生。如空气 压缩机、锅炉排气放空时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产生。 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噪声职业危害水平评价
防寒用品和其他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表?按人体防护部位将用品划分为 10大类 :
〔1〕头部护具类 〔2〕呼吸护具类 〔3〕眼〔面〕护具类 〔4〕听力护具类 〔5〕防护手套类
〔6〕防护鞋类 〔7〕防护服类 〔8〕护肤用品类 〔9〕防坠落护具类 〔10〕其他防护装备
品种
呼吸防护
误区二:万能的口罩
“我们现在用的纱布口罩廉价而且好用,夏天吸 汗,冬天保暖,脏了可以洗,用破了拿回家还能 洗碗。〞
而这样“好〞的口罩却不具备必要的防尘功能, 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
误区三:不能洗的口罩怎么会好用
防尘口罩的滤料是不能水洗的。
防尘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滤料通常为无纺材料,有 些还依靠纤维上带有的静电电荷过滤呼吸性粉尘。 水洗后滤料的微观结构会受损,出现肉眼看不见 的裂缝、孔洞,静电电荷也会大量损失,过滤材 料越洗阻力越低,感觉到的是呼吸更舒适,而感 觉不到的是呼吸防护失效。
电力企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电力企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一、背景电力企业作为能源供应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害因素不容忽视,例如高温、高压、噪声、辐射等等。
这些危害因素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就十分必要。
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内容1. 职业病防治电力企业员工长期处于一些危害环境中,导致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
为了保护员工健康,应当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知识培训,包括职业病的概念、预防方法、病因和症状等等。
2. 职业安全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生产法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等等。
3. 环境保护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电力企业员工也应该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例如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等。
4.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对于员工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开展一些与饮食营养相关的知识培训,例如饮食平衡、营养搭配、食品安全与卫生、饮食与健康等等。
三、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形式电力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例如:1. 培训课程电力企业可以邀请专业机构的专家和学者来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
2. 好书分享电力企业也可以邀请一些卫生知识方面专业人士来分享一些好书资源,让员工自行阅读学习相关知识。
3. 社区活动电力企业可以参与一些针对大众的社区卫生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4. 在线培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一些在线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以便员工自主学习。
四、电力企业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应该加强和普及。
不仅可以通过职业病防治、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A. 尘肺B. 噪声聋C. 职业性皮肤病D. 普通感冒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哪些方面的职业卫生培训?A.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B. 职业病防护知识C.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D.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职业病防护措施?A.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B.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C. 增加工作场所的通风D. 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4. 劳动者在发现职业病危害时,应首先向哪个部门报告?A. 用人单位B. 劳动保障部门C. 卫生健康部门D. 工会组织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石棉B. 放射性物质C. 一氧化碳D. 纯净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工程控制B. 管理控制C. 个人防护D. 健康监护E. 以上都是7. 用人单位在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B. 劳动者的数量和健康状况C.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配备情况D. 应急处理措施E. 以上都是8.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高温B. 低温C. 噪声D. 振动E.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职业病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
()10. 用人单位可以不经劳动者同意,自行决定是否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11. 劳动者有权拒绝在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工作。
()1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1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到的所有危害因素都会导致职业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4. 简述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应承担的主要职责。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模版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加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带来的危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
三、培训内容1. 职业病防控政策法规培训1.1. 掌握相关法规政策,如《职业病防治法》等;1.2. 了解公司职业病防控策略和目标;1.3. 熟悉职业病防控的基本要求。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培训2.1. 了解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尘粉、噪声等;2.2. 掌握职业病危害的传播途径及对人体的影响;2.3. 学习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方法;2.4. 掌握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3.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培训3.1. 了解常见职业病的诊断方法和临床表现;3.2. 学习职业病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3.3. 掌握职业病的医疗保健知识,提高职业病自我防护能力。
4. 职业卫生知识宣传4.1. 发放职业卫生宣传资料,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4.2. 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知识讲座,加强员工的宣传教育;4.3. 利用公司内部媒体宣传渠道,推广职业卫生知识。
四、培训形式1. 定期举办职业卫生培训班;2.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测试;3. 建立职业卫生宣传栏目,定期发布宣传内容;4.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宣传计划。
五、培训评估与记录1. 每次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2. 培训记录包括培训人员名单、培训内容、培训日期等;3. 培训记录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六、责任分工1.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培训计划和培训资源;2. 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宣传教育和培训的组织和实施;3. 各部门负责推动员工参加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七、制度宣传1. 将本制度制作成海报、宣传单,张贴在公司显眼处,提醒员工关注;2. 在公司会议上宣传本制度,并强调员工的参与意义;3. 通过公司内部通讯等渠道广泛宣传本制度,并鼓励员工反馈意见和建议。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1
眼 睛 受 伤 急 救 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有延迟,且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 冲洗时,用手将眼睛翻开,并让眼球动,确保眼睑遮盖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液。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 酸灼伤,再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在此基础上,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 眼 睛 受 伤 急 救
一、职业中毒:
职 业 中 毒
二.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
毒物的毒性: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 “剧毒”物质;“中等毒”或“低毒”物质。在生产中應采用某些低毒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 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质防御力量,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当大量毒物侵入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 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良(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
中暑:
高 温 与 中 暑
*
二、中暑: 定义: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 临床表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 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 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工作中出现突然晕厥及热痉挛。
液体化学品的处理注意事项
职 业 中 毒
呼吸系统 窒息状态:有以下原因:呼吸道机械阻塞(氨、氯、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声门水肿和喉痉挛等);呼吸中枢抑制(麻醉性中毒);呼吸肌麻痹(有机磷中毒)以及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氨、氯、二氧化硫等)及主要作用于肺泡的毒气(如光气、氮氧化物等)都能引起肺水肿,有剧烈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 中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吸入氧化锰、大量汽油等也容易引起中毒性 肺炎和支气管炎,表现在呼吸困难症状明显。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多应用版)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本文将对职业卫生培训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发病机制明确、诊断标准明确等特点。
2.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生理因素和劳动心理因素等。
了解这些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危害和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危害程度,为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4.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掌握职业病诊断标准、诊断程序和鉴定方法,提高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
5.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增强法律意识。
三、职业卫生管理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等。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职责:明确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确保职业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措施等。
4.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保管和使用,确保职业卫生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周期、内容和标准,确保劳动者及时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建立和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为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治疗提供依据。
3.职业禁忌症与职业限制作业:掌握职业禁忌症和职业限制作业的定义、范围和判定标准,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3
安全环保处
基本概念
1.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 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 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 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3.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 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4.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 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 过程中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五)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包括急性 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生产性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主要途径); (2)皮肤; (3)消化道。
职业中毒危害类型
1.金属及类金属中毒:主要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不含 四乙基剂中毒:主要包有机溶剂的苯中毒、汽油中 毒、正己烷中毒等。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职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业
病
危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害
因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毒物:如生产性粉尘、铅、汞、苯、一氧化 碳等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 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 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的安排与
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
二、我国规定的法定职业病种类
我国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即:尘肺 (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 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 (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 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 职业病(5种)。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如四川 省油田井喷事故,百余名当地百姓硫化氢中毒死亡, 因不是从事开采油田这项工作,只能认定为意外伤 害事故,不能定为职业病。
确定职业病的条件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某人得了再生障碍 性贫血,生产中虽接触到一些粉尘,但粉尘不能引 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也不能定为职业病。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名单内的。如有些人长 期在计算机前操作,感觉全身乏力,视觉疲劳,腰 酸背痛等,但其未列入职业病目录,因此不能算职 业病。 5.必须符合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
三、职业病的预防原则
预防职业病危害应遵循以下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从根本上使 劳动者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主要工作为 进行职业病危害与健康的早期检查与及时处 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职业病患 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判断作业场所是否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种类、来源、性质、分布等,这是职业卫 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步骤。职业病危害 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 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 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
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
■通过职业病危害控制,防止职业病和职业病 危害发生,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治工 作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职业病知识
一、确定职业病的条件
1.患者必须与用人单位存在实际的劳动雇佣关系,而 用人单位必须有工商营业执照(包括个体经济组织)。 例如因王某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私自刻石碑出售, 而李某长期为王某干活,得了尘肺病,李某就不能 定为职业病。
3.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包括甲醛 、氮氧化合物、二 氧化硫、氨气、氯气等。
4.窒息性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等。
(六)物理性因素
1.噪声和振动:噪声包括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 和电磁性噪声,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 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永久性阈移, 又叫噪声聋。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 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 病。
2.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 低温作业、高气压作业和低气压作业。
工具。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 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 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四)生产性粉尘
1.定义: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 粒叫做粉尘。从胶体化学观念来看,粉尘是固 态分散性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 固体微粒。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 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 的职业病——矽肺。
2.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无机粉尘、有机粉尘 和混合性粉尘。
3.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尘肺是由于吸 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职 业病,一般将尘肺分为五类:矽肺(游离二 氧化硅)、硅酸盐肺(如石棉肺)、炭尘肺 (如煤肺)、混合性尘肺(如电焊工尘肺)、 有机尘肺。
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的 评价即判断职业病危害的程度,主要包括接触 水平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
3.职业危害因素控制:首先,应用有利于职业 病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 危害因素;其次,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 控制和降低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最后, 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加 强个人防护(最后一道防线)。